CN210061934U - 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吸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吸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61934U
CN210061934U CN201920862296.6U CN201920862296U CN210061934U CN 210061934 U CN210061934 U CN 210061934U CN 201920862296 U CN201920862296 U CN 201920862296U CN 210061934 U CN210061934 U CN 210061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master batch
mixing tank
production line
main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6229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星雨
杨炎军
李军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Aia Nonwove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Aia Nonwove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Aia Nonwove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Aia Nonwove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6229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619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61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619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吸料装置,吸料主机进料端通过吸料管与储料仓连接;吸料主机出料端通过进料管与料仓本体连接;料仓本体包括混料罐、母粒罐和主料罐;主料罐设置在混料罐上;主料罐的出料口与混料罐相连;母粒罐设置在主料罐上;母粒罐的出料口与主料罐相连;吸料主机设置在混料罐上且吸料主机通过进料管与主料罐连接;混料罐底部设置有出料腔;出料腔上设置有出料管;混料罐内还设置有内壁自清洁机构;内壁自清洁机构底端还连接有防堵机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母粒和主料混合后具有一定的黏性,主料和母粒容易粘接在料仓本体的内壁上,导致下料缓慢、原料利用率降低且导致混料仓底部出料口处下料不畅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吸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生产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吸料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无纺布生产过程中广泛运用吸料装置用于原料输送,用于将地面储料仓里的原料(PP)传输至三层平台挤出机料仓中,简化人员上料工作强度,是实现完全自动化生产的辅助设备;利用吸料装置上料时,一般会同时添加色母粒、亲水母粒、阻燃或抗老化母粒,这些母粒和主料混合后具有一定的黏性,主料和母粒容易粘接在料仓本体的内壁上,导致下料缓慢、原料利用率降低且导致混料仓的底部堵塞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吸料装置,解决母粒和主料混合后具有一定的黏性,主料和母粒容易粘接在料仓本体的内壁上,导致下料缓慢、原料利用率降低且导致混料仓底部出料口处下料不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吸料装置,包括有吸料主机和料仓本体;所述吸料主机进料端通过吸料管与储料仓连接;所述吸料主机出料端通过进料管与料仓本体连接;所述料仓本体包括有混料罐、母粒罐和主料罐;所述主料罐设置在混料罐上;所述主料罐的出料口与混料罐相连;所述母粒罐设置在主料罐上;所述母粒罐的出料口与主料罐相连;所述吸料主机设置在混料罐上且吸料主机通过进料管与主料罐连接;所述混料罐底部设置有出料腔;所述出料腔上设置有出料管;所述混料罐内还设置有内壁自清洁机构;所述内壁自清洁机构底端还连接有防堵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内壁自清洁机构包括有电机、转动轴和U型臂;所述U型臂位于混料罐内,且所述U型臂的外侧边缘与混料罐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电机位于混料罐顶部,并通过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U型臂,以驱动所述U型臂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U型臂边缘还设置有橡胶挤压柱;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上端与U型臂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下端穿过U型臂连接有齿轮盘;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盘包括有主动轮和与主动轮啮合的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套装在转动轴上;所处传动轮通过连接轴和轴承件与齿轮盘下表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堵机构包括有连接杆和锥形凸起;所述锥形凸起设置在连接杆底部;所述连接杆表面上还设置有螺旋叶片;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杆与从动轮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1、将母粒罐、主料罐、混料罐依次相连,便于控制母粒和主料的加入量,将母粒和主料在混料罐中进行混合,便于混合物料直接进入下一加工工序,提高加工效率,同时减少粘连堵塞的发生;
2、主料罐通过进料管、吸料主机和吸料管与储料仓连接,便于将储料仓中的原料主料上料到主料罐中,从而将地面储料仓里的原料(PP)传输至三层平台挤出机料仓中,简化人员上料工作强度;
3、在混料罐中设置的内壁自清洁机构,能够将粘附在混料罐上的物料清洁下来,减少对主料和母料配比的影响,提高下料速度;
4、由于黏性混合物料,容易在混料罐底部的出料口处成膜导致下料不畅,设置在内壁自清洁机构底端的防堵机构,能够用于将物料形成的膜破除,提高下料的流畅性和下料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壁自清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U型臂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混料罐仰视图。
附图中:1.吸料主机;2.料仓本体;3.吸料管;4.储料仓;5.进料管;6.混料罐;7.母粒罐;8.主料罐;9.出料腔;10.出料管;11.内壁自清洁机构;12.防堵机构;13.电机;14.转动轴;15.U型臂;16.橡胶挤压柱;17.齿轮盘;18.主动轮;19.从动轮;20.连接杆;21.锥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一种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吸料装置,包括有吸料主机1和料仓本体2;所述吸料主机1进料端通过吸料管3与储料仓4连接;所述吸料主机1出料端通过进料管5与料仓本体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本体2包括有混料罐6、母粒罐7和主料罐8;所述主料罐8设置在混料罐6上;所述主料罐8的出料口与混料罐6相连;所述母粒罐7设置在主料罐8上;所述母粒罐7的出料口与主料罐8相连;所述吸料主机1设置在混料罐6上且吸料主机1通过进料管5与主料罐8连接;所述混料罐6底部设置有出料腔9;所述出料腔9上设置有出料管10;所述混料罐6内还设置有内壁自清洁机构11;所述内壁自清洁机构11底端还连接有防堵机构12;本实施例中,吸料主机1可以采用目前常规的泵送主机,即在吸料主机1内安装有泵,通过泵提供动力,将地面储料仓4内的主料上到料仓本体2中;泵可选择任意一种常规且合理的型号,吸料主机1选择现有机型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出料管10上安装有常规法兰件,母粒罐7、主料罐8的出料口处均安装有适配的阀门,可采用任意一种合理的阀门型号。将母粒罐7、主料罐8、混料罐6依次相连,便于控制母粒和主料的加入量,将母粒和主料在混料罐6中进行混合,便于混合物料直接进入下一加工工序,提高加工效率,同时减少粘连堵塞的发生;主料罐8通过进料管5、吸料主机1和吸料管3与储料仓4连接,便于将储料仓4中的原料主料上料到主料罐8中,从而将地面储料仓4里的原料(PP)传输至三层平台挤出机料仓中,简化人员上料工作强度;在混料罐6中设置的内壁自清洁机构11,能够将粘附在混料罐6上的物料清洁下来,减少对主料和母料配比的影响,提高下料速度;由于黏性混合物料,容易在混料罐6底部的出料口处成膜导致下料不畅,设置在内壁自清洁机构11底端的防堵机构12,能够用于将物料形成的膜破除,提高下料的流畅性和下料速度。
所述内壁自清洁机构11包括有电机13、转动轴14和U型臂15;所述U型臂15位于混料罐6内,且所述U型臂15的外侧边缘与混料罐6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电机13位于混料罐6顶部,并通过所述转动轴14连接所述U型臂15,以驱动所述U型臂15转动。
转动轴14由电机13驱动转动后,带动设置在转动轴14上的U型臂15转动,U型臂15外侧边缘与混料罐6的内壁接触,当U型臂15转动起来后,即可将粘附在混料罐6内壁上的物料刮下,减少对物料配比的影响,提高下料速度。
所述U型臂15边缘还设置有橡胶挤压柱16。
橡胶挤压柱16能够提高刮料效果的同时,减少对混料罐6内壁的磨损,提高使用周期。橡胶挤压柱16可通过卡接的方式与U型臂15外侧边缘可拆卸连接。即在U型臂15外侧边缘上设置卡槽,在橡胶挤压柱16上设置卡筋,将橡胶挤压柱16卡设在卡槽内即可。
所述转动轴14上端与U型臂15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14下端穿过U型臂15连接有齿轮盘17。
转动轴14上端与U型臂15两端固定连接,转动轴14转动即可带动U型臂15稳定转动,齿轮盘17用于传动,带动设置在内壁自清洁装置底端的防堵机构12转动。
所述齿轮盘17包括有主动轮18和与主动轮18啮合的从动轮19;所述主动轮18套装在转动轴14上;所处传动轮通过连接轴和轴承件与齿轮盘17下表面连接。
齿轮盘17上设置有通孔,转动轴14穿过通孔后与主动轮18固定连接,从动轮19分布在主动轮18周围,且与主动轮18啮合,主动轮18转动时即可带动从动轮19转动。从动轮19通过套装在连接轴件上,再通过设置在齿轮盘17下表面上的轴承件与齿轮盘17连接,从而提高从动轮19转动的稳定性。
所述防堵机构12包括有连接杆20和锥形凸起;所述锥形凸起设置在连接杆20底部;所述连接杆20表面上还设置有螺旋叶片。
防堵机构12连接杆20上的螺旋叶片和锥形凸起,均能够便于将混料罐6出料口处的膜破裂掉,便于下料流畅进行,提高下料速度。
所述连接杆20与从动轮19固定连接。
从动轮19转动后,即可带动连接杆20转动,转动杆在出料口处转动,能够从各个方向破膜,提高效率。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7)

1.一种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吸料装置,包括有吸料主机(1)和料仓本体(2);所述吸料主机(1)进料端通过吸料管(3)与储料仓(4)连接;所述吸料主机(1)出料端通过进料管(5)与料仓本体(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本体(2)包括有混料罐(6)、母粒罐(7)和主料罐(8);所述主料罐(8)设置在混料罐(6)上;所述主料罐(8)的出料口与混料罐(6)相连;所述母粒罐(7)设置在主料罐(8)上;所述母粒罐(7)的出料口与主料罐(8)相连;所述吸料主机(1)设置在混料罐(6)上且吸料主机(1)通过进料管(5)与主料罐(8)连接;所述混料罐(6)底部设置有出料腔(9);所述出料腔(9)上设置有出料管(10);所述混料罐(6)内还设置有内壁自清洁机构(11);所述内壁自清洁机构(11)底端还连接有防堵机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自清洁机构(11)包括有电机(13)、转动轴(14)和U型臂(15);所述U型臂(15)位于混料罐(6)内,且所述U型臂(15)的外侧边缘与混料罐(6)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电机(13)位于混料罐(6)顶部,并通过所述转动轴(14)连接所述U型臂(15),以驱动所述U型臂(15)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臂(15)边缘还设置有橡胶挤压柱(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4)上端与U型臂(15)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14)下端穿过U型臂(15)连接有齿轮盘(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盘(17)包括有主动轮(18)和与主动轮(18)啮合的从动轮(19);所述主动轮(18)套装在转动轴(14)上;所处传动轮通过连接轴和轴承件与齿轮盘(17)下表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机构(12)包括有连接杆(20)和锥形凸起(21);所述锥形凸起(21)设置在连接杆(20)底部;所述连接杆(20)表面上还设置有螺旋叶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0)与从动轮(19)固定连接。
CN201920862296.6U 2019-06-10 2019-06-10 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吸料装置 Active CN210061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62296.6U CN210061934U (zh) 2019-06-10 2019-06-10 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吸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62296.6U CN210061934U (zh) 2019-06-10 2019-06-10 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吸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61934U true CN210061934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56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62296.6U Active CN210061934U (zh) 2019-06-10 2019-06-10 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吸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619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06688U (zh) 一种新型三合板生产用加工装置
CN210061934U (zh) 用于无纺布生产线的吸料装置
CN110373748B (zh) 一种纺织业废丝回收喂料装置及其回收工艺
CN108820890A (zh) 一种多通道粉料颗粒料通用吸料装置
CN205934160U (zh) 一种除尘式开棉机
CN207273829U (zh) 螺杆吸料式自清洁连续过滤器
CN217597759U (zh) 涤纶缝纫线长丝生产用原料挤出装置
CN207120473U (zh) 逆向冲洗自清洁连续过滤器
CN112895263A (zh) 一种丁腈超薄防滑劳保手套制作装置
CN205870992U (zh)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的全自动生产线
CN208164059U (zh) 一种用于橡胶捏炼的回料装置
CN207327387U (zh) 一种用于丁基胶生产设备的进料口
CN211763329U (zh)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加工用挤出机
CN104153045A (zh) 一种双刀式防跑棉纤维切断机
CN217534404U (zh) 一种基于混纺纱原料自动上料装置
CN107856274A (zh) 螺杆吸料式自清洁连续过滤器
CN216862943U (zh) 一种避免堵料的气力输送设备的出料筒结构
CN218711952U (zh) 一种透气型塑胶跑道自动加料装置
CN109137107A (zh) 一种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开棉机
CN216836194U (zh) 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玻璃纤维制品生产设备
CN219448532U (zh) 一种自动吸料装置
CN219078339U (zh) 一种连续法聚丙烯工艺高透明度聚丙烯专用进料装置
CN212703203U (zh) 一种棉籽脱绒集绒装置
CN218854280U (zh) 一种面料化学原料制造用反应釜
CN220146431U (zh) 废旧编织袋再生改性的塑料生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