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47020U - 提高控温性能的料管组件 - Google Patents

提高控温性能的料管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47020U
CN210047020U CN201920568112.5U CN201920568112U CN210047020U CN 210047020 U CN210047020 U CN 210047020U CN 201920568112 U CN201920568112 U CN 201920568112U CN 210047020 U CN210047020 U CN 210047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body
oil
temperature control
control performance
feed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681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春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STAR METAL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STAR METAL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STAR METAL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STAR METAL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6811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47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47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47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提高控温性能的料管组件,包括有管体及设置于管体上的水圈、油套;管体具有进料通道,进料通道的左、右端分别贯通管体并形成有相应的出料口、第一进料口,管体开设有第二、第三进料口;水圈套设于管体的右段部位外侧,水圈与管体之间形成环绕管体设置的冷却水流道;油套套设于管体的左段部位外侧,油套和管体之间形成环绕管体设置的保温油槽;如此,通过保温油槽的设计,使得保温油槽内的热油于相应的进油孔和出油孔循环流入和流出,确保了原料在料管内的温度在预定的范围内,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温控性能精确,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同时,结合水圈的设置,对第一进料口流入进料通道内的原料进行及时冷却。

Description

提高控温性能的料管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管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提高控温性能的料管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注塑机如果单次注入原料量过大,不能在限定时间内将原料注塑成型时,容易使多余部分的原料留在料管上,并因料管内的原料长时间停留导致原料冷却定型而形成废料,从而影响了产品的成型质量,还可能造成料管的堵塞,导致注塑机出现故障而经常检修,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及质量。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控温性能的料管组件,其通过保温油槽的设计,确保了原料在料管内的温度在预定的范围内,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温控性能精确,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同时,结合水圈的设置,对第一进料口流入进料通道内的原料进行及时冷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控温性能的料管组件,包括有管体及设置于管体上的水圈、油套;其中,所述管体具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的左、右端分别贯通管体并形成有相应的出料口、第一进料口,所述管体中段部位的侧面开设有第二进料口、第三进料口,第二进料口位于第三进料口的右侧,所述第二进料口、第三进料口分别连通于进料通道;
所述水圈套设于管体的右段部位外侧,所述水圈位于第二进料口与第一进料口之间;所述水圈具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水圈与管体之间形成环绕管体设置的冷却水流道;
所述油套是套设于管体的左段部位外侧,所述油套对应第二进料口、第三进料口设置有避让缺口,所述第二进料口、第三进料口均于油套的避让缺口露于管体的外侧;所述油套和管体之间形成环绕管体设置的保温油槽,所述油套的左端设置有进油孔、右端设置有出油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料通道的内壁面设置有若干导向均化槽,所述导向均化槽与管体同向延伸,所述导向均化槽的右端延伸至对应第二进料口所在管体部位,所述导向均化槽的左端延伸至出料口,所有导向均化槽沿进料通道的内壁面周向间距布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温油槽包括有若干沿管体延伸方向间距布置的环形槽,相邻环形槽依次连通,所述进油孔设置于最左端的环形槽的上侧,所述出油孔设置于最右端的环形槽的下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体的左、右端分别组装有前法兰、后法兰,所述油套的左端受限于前法兰,所述水圈的右侧受限于后法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体的上端向下凹设有凹位,所述凹位上具有第一台阶面,第一台阶面的右侧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第二台阶面于油套的避让缺口露于管体的外侧,所述第二进料口设置于凹位的第一台阶面上,所述第三进料口位于第二台阶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均为平面设置,其平行于管体延伸的轴向。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体的外侧凸设有若干凸环,相邻凸环间距设置,所述环形槽形成于相邻的凸环之间,每个凸环设置有用于连通相邻环形槽的连通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保温油槽的设计,使得保温油槽内的热油于相应的进油孔和出油孔循环流入和流出,确保了原料在料管内的温度在预定的范围内,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温控性能精确,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质量稳定,尤其是,防止了原料注入料管时因长时间停留导致原料冷却定型而形成废料,导致料管的堵塞而使得注塑机出现故障,实用性强;同时,结合水圈的设置,对第一进料口流入进料通道内的胶料进行及时冷却;如此,依需分段控温,进料稳定,有利于提高成型质量;
其次是,进料通道的内壁面设置有若干导向均化槽,有利于对三种物料进入进料通道后的均匀混合,同时,导向性好,进一步提高进料顺畅性;
以及,第一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有前法兰、后法兰,使得料管具有较好的安装和支撑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之料管组件,其结构设计合理,零部件简单,易于组装,适于推广应用。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A向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B向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C向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D-D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E-E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F-F剖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管体 11、水圈
111、冷却水流道 112、进水口
113、出水口 12、油套
121、避让缺口 122、保温油槽
123、进油孔 124、出油孔
125、环形槽 126、凸环
13、进料通道 131、出料口
132、第一进料口 133、第二进料口
134、第三进料口 135、凹位
136、第一台阶面 137、第二台阶面
138、导向均化槽 14、前法兰
141、第一连接孔 15、后法兰
151、限位槽 152、第二连接孔
16、定位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一种提高控温性能的料管组件,包括有管体10及设置于管体10上的水圈11、油套12;其中,所述管体10具有进料通道13,所述进料通道13的左、右端分别贯通管体10并形成有相应的出料口131、第一进料口132,所述管体10中段部位的侧面开设有第二进料口133、第三进料口134,第二进料口133位于第三进料口134的右侧,所述第二进料口133、第三进料口134分别连通于进料通道13;
所述水圈11套设于管体10的右段部位外侧,所述水圈11位于第二进料口133与第一进料口132之间;所述水圈11具有进水口112、出水口113,所述水圈11与管体10之间形成环绕管体10设置的冷却水流道111;
所述油套12是套设于管体10的左段部位外侧,所述油套12对应第二进料口133、第三进料口134设置有避让缺口121,所述第二进料口133、第三进料口134均于油套12的避让缺口121露于管体10的外侧;所述油套12和管体10之间形成环绕管体10设置的保温油槽122,所述油套12的左端设置有进油孔123、右端设置有出油孔124;如此,通过保温油槽122的设计,确保了原料在料管内的温度在预定的范围内,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温控性能精确,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同时,结合水圈11的设置,对第一进料口132流入进料通道13内的原料进行及时冷却。
如图5、图6所示,所述进料通道13的内壁面设置有若干导向均化槽138,所述导向均化槽138与管体10同向延伸,所述导向均化槽138的右端延伸至对应第二进料口133所在管体10部位,所述导向均化槽138的左端延伸至出料口131,所有导向均化槽138沿进料通道13的内壁面周向间距布置;这样,导向均化槽138的设置,有利于对三种物料进入进料通道13后的均匀混合,同时,导向性好,进一步提高进料顺畅性。
如图1、图5、图6所示,所述保温油槽122包括有若干沿管体延伸方向间距布置的环形槽125,相邻环形槽125依次连通,所述进油孔123设置于最左端的环形槽125的上侧,所述出油孔124设置于最右端的环形槽125的下侧;优选地,所述管体10的外侧凸设有若干凸环126,相邻凸环126间距设置,所述环形槽125形成于相邻的凸环126之间,每个凸环126设置有用于连通相邻环形槽125的连通槽。
如图1、图3、图4所示,所述管体10的左、右端分别组装有前法兰14、后法兰15,所述油套12的左端受限于前法兰14,所述水圈11的右侧受限于后法兰15;如此,通过前法兰14和后法兰15的设置,使得料管具有较好的安装和支撑稳定性。
此处,所述前法兰14呈圆形结构,所述前法兰14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41,第一连接孔141围绕前法兰14端面的周缘间距式布置,且,所述管体10的右端凸设有定位凸部16,出料口131贯通定位凸部16设置;
所述后法兰15呈矩形结构,所述后法兰15的端面凹设有限位槽151,所述第一进料口132藏于限位槽151的内端面,所述后法兰15的端面还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52,所述第二连接孔152沿限位槽151的边缘间距式布置;优选地,所述后法兰15设置有倒圆角,倒圆角对应后法兰15的四个角设置;这样,限位槽151和定位凸部16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料管和注塑机之间的安装定位和支撑稳定性。
如图1、图2、图5、图6所示,所述管体10的上端向下凹设有凹位135,所述凹位135上具有第一台阶面136,第一台阶面136的左侧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二台阶面137,所述第一、第二台阶面于油套12的避让缺口121露于管体10的外侧,所述第二进料口133设置于凹位135的第一台阶面136上,所述第三进料口134位于第二台阶面137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台阶面136和第二台阶面137均为平面设置,其平行于管体10延伸的轴向。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保温油槽的设计,使得保温油槽内的热油于相应的进油孔和出油孔循环流入和流出,确保了原料在料管内的温度在预定的范围内,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温控性能精确,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质量稳定,尤其是,防止了原料注入料管时因长时间停留导致原料冷却定型而形成废料,导致料管的堵塞而使得注塑机出现故障,实用性强;同时,结合水圈的设置,对第一进料口流入进料通道内的胶料进行及时冷却;如此,依需分段控温,进料稳定,有利于提高成型质量;
其次是,进料通道的内壁面设置有若干导向均化槽,有利于对三种物料进入进料通道后的均匀混合,同时,导向性好,进一步提高进料顺畅性;
以及,第一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有前法兰、后法兰,使得料管具有较好的安装和支撑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之料管组件,其结构设计合理,零部件简单,易于组装,适于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提高控温性能的料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管体及设置于管体上的水圈、油套;其中,所述管体具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的左、右端分别贯通管体并形成有相应的出料口、第一进料口,所述管体中段部位的侧面开设有第二进料口、第三进料口,第二进料口位于第三进料口的右侧,所述第二进料口、第三进料口分别连通于进料通道;
所述水圈套设于管体的右段部位外侧,所述水圈位于第二进料口与第一进料口之间;所述水圈具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水圈与管体之间形成环绕管体设置的冷却水流道;
所述油套是套设于管体的左段部位外侧,所述油套对应第二进料口、第三进料口设置有避让缺口,所述第二进料口、第三进料口均于油套的避让缺口露于管体的外侧;所述油套和管体之间形成环绕管体设置的保温油槽,所述油套的左端设置有进油孔、右端设置有出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控温性能的料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通道的内壁面设置有若干导向均化槽,所述导向均化槽与管体同向延伸,所述导向均化槽的右端延伸至对应第二进料口所在管体部位,所述导向均化槽的左端延伸至出料口,所有导向均化槽沿进料通道的内壁面周向间距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控温性能的料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油槽包括有若干沿管体延伸方向间距布置的环形槽,相邻环形槽依次连通,所述进油孔设置于最左端的环形槽的上侧,所述出油孔设置于最右端的环形槽的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控温性能的料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左、右端分别组装有前法兰、后法兰,所述油套的左端受限于前法兰,所述水圈的右侧受限于后法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控温性能的料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上端向下凹设有凹位,所述凹位上具有第一台阶面,第一台阶面的右侧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第二台阶面于油套的避让缺口露于管体的外侧,所述第二进料口设置于凹位的第一台阶面上,所述第三进料口位于第二台阶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控温性能的料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均为平面设置,其平行于管体延伸的轴向。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控温性能的料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外侧凸设有若干凸环,相邻凸环间距设置,所述环形槽形成于相邻的凸环之间,每个凸环设置有用于连通相邻环形槽的连通槽。
CN201920568112.5U 2019-04-24 2019-04-24 提高控温性能的料管组件 Active CN210047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68112.5U CN210047020U (zh) 2019-04-24 2019-04-24 提高控温性能的料管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68112.5U CN210047020U (zh) 2019-04-24 2019-04-24 提高控温性能的料管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47020U true CN210047020U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80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68112.5U Active CN210047020U (zh) 2019-04-24 2019-04-24 提高控温性能的料管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470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68521U (zh) 一种冷却油缸及热流道油缸冷却系统
CN210047020U (zh) 提高控温性能的料管组件
CN209210621U (zh) 一种玻璃绝缘子生产模具
CN108339946B (zh) 点喷式冷却环及其应用的轮毂模具
CN218966093U (zh) 一种发泡型绝缘缆芯用挤出模具
CN213119077U (zh) 一种炉头的引风结构
CN219338484U (zh) 用于模腔的冷却槽结构、模腔及注坯模具
CN218803606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料管
CN219338483U (zh) 一种模腔冷却槽结构、模腔及注坯模具
CN219256374U (zh) 电线电缆专用料管
CN218083696U (zh) 一种模腔底、模腔结构及注坯模具
CN216760608U (zh) 用于发泡的料管
CN114714599B (zh) 一种pe波纹管材冷却装置
CN220661460U (zh) 一种用于塑料在高温场合的上料机构
CN211518345U (zh) 一种高效冷却模具
CN213618273U (zh) 一种带有降温装置的片材挤出机料筒
CN220261835U (zh) 一种均匀导流型分流板
CN219095817U (zh) 一种单杆斜顶冷却机构及注塑模具
CN212888789U (zh) 一种镶嵌式冷却结构
CN205631298U (zh) 注塑机射嘴
CN116238121A (zh) 模腔冷却槽结构、模腔及注坯模具
CN210415468U (zh) 一种挤出机的动态混合装置
CN213671765U (zh) 一种温调熔杯
CN115384016A (zh) 一种成型组件及注坯模具
CN220393538U (zh) 一种玻璃器皿圆形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