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43600U - 一种人体工程学腰靠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体工程学腰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43600U
CN210043600U CN201920707925.8U CN201920707925U CN210043600U CN 210043600 U CN210043600 U CN 210043600U CN 201920707925 U CN201920707925 U CN 201920707925U CN 210043600 U CN210043600 U CN 210043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ist
lumbar support
leans
ergonomic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079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磊
李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i Slee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i Slee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i Slee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i Slee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079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43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43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436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体工程学腰靠。该种人体工程学腰靠包括腰靠本体,腰靠本体包括上端的腰靠部、中部的支撑部、下端的收尾部,腰靠本体厚度由中部朝向上下两端逐渐减小,腰靠本体表面分布有多个硬度调节孔。通过硬度调节孔调节腰靠本体局部的硬度,以此匹配人体腰背结构特点,起到了更好的支撑效果,并且硬度调节孔还可以作为散热孔,使该种人体工程学腰靠具有良好的散热性。

Description

一种人体工程学腰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靠垫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腰靠。
背景技术
靠垫是卧室内不可缺少的织物制品,它使用舒适并具有其它物品不可替代的装饰作用,用靠垫来调节人体与座位、床位的接触点以获得更舒适的角度来减轻疲劳,因靠垫使用方便、灵活,便于人们用于各种场合环境,市面上的办公座椅各式各样,很多产品缺乏对腰背的合理支撑,上班族长期久坐、伏案工作,加上使用不舒适的座椅,坐姿不正确等,容易使腰椎、脊椎劳损,长此以往容易亚健康并引发疾病。
中国数据库公开了一篇名为一种天然乳胶靠垫的专利,申请号201720278969,申请日2017-03-21,公开号CN207370402U,授权公告日2018-05-18。该种天然乳胶靠垫包括垫体,所述垫体从上往下依次包括背靠部、腰靠部和收尾部,所述垫体与座椅贴合的一面为平面,所述垫体的厚度从背靠部往腰靠部逐渐变大,再从腰靠部往收尾部逐渐变小。其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根据人体腰背区域结构特点去采用不同软硬度支撑结构,不够符合人体工程学特点,并且该种靠垫表面开设平行凹槽会让使用者感受到支撑的不连贯性,影响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腰靠,它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能够起到更好的支撑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人体工程学腰靠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体工程学腰靠,包括腰靠本体,所述腰靠本体竖向中部依次设置有多个按摩块,所述按摩块为圆弧凸起,所述腰靠本体表面分布有多个硬度调节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按摩块按摩腰背缓解疲劳,保护腰椎脊椎的健康,通过硬度调节孔调节腰靠本体局部的硬度,以此匹配人体腰背结构特点,起到了更好的支撑效果,并且硬度调节孔还可以作为散热孔,使该种人体工程学腰靠具有良好的散热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硬度调节孔的孔径及分布密度根据人体工程学发生变化。本步的有益效果:根据人体工程学去设计硬度调节孔的孔径及密度,以此改变本实用新型局部的硬度及散热性。
进一步地:所述硬度调节孔可为通孔或者盲孔。本步的有益效果:盲孔或者通孔一方面调节本实用新型局部的硬度,另一方面改变散热性。
进一步地:所述按摩块为三个。本步的有益效果:根据人体脊柱特点,采用合理的三点凸起分段支承,减少人体受力点,按摩腰背。
进一步地:所述腰靠本体两侧设置有支撑翼,所述支撑翼与所述腰靠本体之间通过凹弧过渡。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圆弧过渡,使支撑翼能够托举人体腰部两侧,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支撑性。
进一步地:所述腰靠本体与所述支撑翼一体成型。本步的有益效果:一体成型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进一步地:它的轮廓及边角均为圆弧过渡。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圆弧过渡减小使用过中撕裂及磨损的可能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腰靠本体包括上端的腰靠部、中部的支撑部、下端的收尾部,所述腰靠本体厚度由中部朝向上下两端逐渐减小。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腰靠部、收尾部、支撑部的分段设计,使得本产品能够更加匹配人体腰背结构,具有良好的支撑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与收尾部、支撑部与腰靠部之间通过圆弧过渡。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圆弧过渡,使该种人体工程学腰靠更加符合腰背特征,提高了舒适度。
进一步地:腰靠本体呈上下对称结构。本步的有益效果:上下对称结构,使得本产品上下颠倒后都可以使用,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沿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沿B-B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沿C-C的剖视图;
图7为图5中沿D-D的剖视图;
图8位实施例二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其中,1腰靠本体,101腰靠部,102支撑部,103收尾部,2硬度调节孔,3按摩块,4支撑翼,5腰靠本体,6按摩块,7硬度调节孔,8支撑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一种人体工程学腰靠,包括腰靠本体1,腰靠本体竖向中部依次设置有多个按摩块3,按摩块为圆弧凸起,本具体实施例中按摩块有三块,以此实现三点凸起分段支承,减少人体受力点,按摩腰背缓解疲劳,腰靠本体表面分布有多个硬度调节孔2,根据人体工程学,硬度调节孔的孔深、孔径及其分布密度发生相应变化,以此改变该种人体工程学腰靠局部的硬度,改变硬度调节孔相对于腰靠本体表面的角度也可以改变该种人体工程学腰靠的局部硬度,以此适配人体背部结构特征,使其具有更好的支撑效果,而硬度调节孔同样可以作为散热孔,以此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性。
如图2所示,腰靠本体包括上端的腰靠部101、中部的支撑部102、下端的收尾部103,支撑部为圆弧凸起,腰靠本体厚度由中部朝向上下两端逐渐减小,即支撑部朝向收尾部、支撑部朝向腰靠部的厚度逐渐减小,通过收尾部、支撑部、腰靠部的分段设计,使得本产品能够更加匹配人体腰背结构,具有良好的支撑性能;支撑部与收尾部、腰靠部之间通过圆弧过渡,通过圆弧过渡,使该种人体工程学腰靠更加符合腰背特征,提高了舒适度。
如图3所示,腰靠本体两侧设置有支撑翼4,支撑翼沿竖向最外侧的厚度大于与腰靠本体连接处的厚度,支撑翼与腰靠本体之间通过凹弧过渡。
如图2所示,腰靠背面上下两端为圆弧面,中部为平面,使其能够更好匹配不同座椅的造型。
该种人体工程学腰靠,采用天然乳胶为发泡材料,通过一体模具注塑成型,且该种人体工程学腰靠轮廓及边角均为圆弧过渡,本产品外侧还套设有与其外形相匹配的枕套。
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硬度调节孔的孔深、孔径及分布密度优化了产品的结构,使成型后的产品,局部具有不同硬度的软硬分区,以实现腰背区域的不同承托。
2、硬度调节孔作为透气孔,能进一步有效改善成型乳胶的透气性能。
3、多方位人体工学设计及支撑翼包围式轮廓结构帮助固定正确的坐姿,贴合人体腰背结构的自然生理曲线。
4、采用合理的三点凸起分段支承,减少人体受力点,按摩腰背缓解疲劳,保护腰椎脊椎的健康。
5、一副模具一体成型,简化了加工工序,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高纯度乳胶发泡成型,材料具有更好的柔韧性和支撑性。
6、腰靠背面由直面到弧面过渡,更好匹配不同座椅的造型。
7、整体轮廓及边角均采用圆角及为圆弧面过度,不使用直角面及尖锐点,避免使用过程易造成的产品撕裂及磨损,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如图5-8所示,一种人体工程学腰靠,包括腰靠本体5,腰靠本体竖向中部依次设置有多个按摩块6,按摩块为圆弧凸起,本具体实施例中按摩块有三块,以此实现三点凸起分段支承,减少人体受力点,按摩腰背缓解疲劳,腰靠本体表面分布有多个硬度调节孔7,根据人体工程学,硬度调节孔的孔深、孔径及其分布密度发生相应变化,以此改变该种人体工程学腰靠局部的硬度,改变硬度调节孔相对于腰靠本体表面的角度也可以改变该种人体工程学腰靠的局部硬度,以此适配人体背部结构特征,使其具有更好的支撑效果,而硬度调节孔同样可以作为散热孔,以此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性。
如图6所示,腰靠本体呈上下对称结构,上下对称结构的设计,使得本产品上下颠倒后都可以使用,使用便捷。
如图7所示,腰靠本体两侧设置有支撑翼8,支撑翼沿竖向最外侧的厚度大于与腰靠本体连接处的厚度,支撑翼与腰靠本体之间通过凹弧过渡。
如图6所示,腰靠背面上下两端为圆弧面,中部为平面,使其能够更好匹配不同座椅的造型。
该种人体工程学腰靠,采用天然乳胶为发泡材料,通过一体模具注塑成型,且该种人体工程学腰靠轮廓及边角均为圆弧过渡,本产品外侧还套设有与其外形相匹配的枕套。
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硬度调节孔的孔深、孔径及分布密度优化了产品的结构,使成型后的产品,局部具有不同硬度的软硬分区,以实现腰背区域的不同承托。
2、硬度调节孔作为透气孔,能进一步有效改善成型乳胶的透气性能。
3、腰靠本体上下对称结构的设计,使得本产品上下颠倒后都可以使用,使用便捷。
4、多方位人体工学设计及支撑翼包围式轮廓结构帮助固定正确的坐姿,贴合人体腰背结构的自然生理曲线。
5、采用合理的三点凸起分段支承,减少人体受力点,按摩腰背缓解疲劳,保护腰椎脊椎的健康。
6、一副模具一体成型,简化了加工工序,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高纯度乳胶发泡成型,材料具有更好的柔韧性和支撑性。
7、腰靠背面由直面到弧面过渡,更好匹配不同座椅的造型。
8、整体轮廓及边角均采用圆角及为圆弧面过度,不使用直角面及尖锐点,避免使用过程易造成的产品撕裂及磨损,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人体工程学腰靠,包括腰靠本体,所述腰靠本体竖向中部依次设置有多个按摩块,所述按摩块为圆弧凸起,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靠本体表面分布有多个硬度调节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工程学腰靠,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度调节孔的孔径及分布密度根据人体工程学发生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工程学腰靠,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度调节孔可为通孔或者盲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工程学腰靠,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块为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工程学腰靠,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靠本体两侧设置有支撑翼,所述支撑翼与所述腰靠本体之间通过凹弧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体工程学腰靠,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靠本体与所述支撑翼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体工程学腰靠,其特征在于:它的轮廓及边角均为圆弧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人体工程学腰靠,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靠本体包括上端的腰靠部、中部的支撑部、下端的收尾部,所述腰靠本体厚度由中部朝向上下两端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体工程学腰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收尾部、支撑部与腰靠部之间通过圆弧过渡。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人体工程学腰靠,其特征在于:腰靠本体呈上下对称结构。
CN201920707925.8U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人体工程学腰靠 Active CN210043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07925.8U CN210043600U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人体工程学腰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07925.8U CN210043600U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人体工程学腰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43600U true CN210043600U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96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07925.8U Active CN210043600U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人体工程学腰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436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55957B2 (en) Health pillow
US11246421B2 (en) Breathable cushion
US20170000263A1 (en) Toroidal seating cushion
US9723928B2 (en) Sitting bones cushion
JP2008259811A (ja) 背凭れ部に形状記憶スポンジが設けられた椅子
CN204071226U (zh) 一种办公室用健身休闲椅
CN210043600U (zh) 一种人体工程学腰靠
KR100565003B1 (ko) 버섯 형상의 베개
JPH11510712A (ja) 支持シート
CN109288298A (zh) 可调节座垫
CN214595335U (zh) 一种tpe乳胶护颈枕
CN203873356U (zh) 具缓冲调适的弹性椅具结构
JP3204103U (ja) 健康椅子
CN201684051U (zh) 多功能脊椎平衡坐卧养生垫
CN205285788U (zh) 靠垫型蘑菇枕
CN204519969U (zh) 沙发结构
KR200351308Y1 (ko) 척추교정용 방석
CN210581830U (zh) 一种多功能腰靠
KR102597324B1 (ko) 척추교정이 가능한 등받이가 구비되는 좌대로 이루어진 의자.
CN208658358U (zh) 座椅联动双腰枕支撑
CN220713573U (zh) 一种透气性水滴形弓形枕芯
CN212307446U (zh) 一种蝶形枕头
CN213429243U (zh) 一种按摩椅的一体式坐垫靠背
CN218853069U (zh) 一种气压按摩座椅
CN215021876U (zh) 一种带按摩功能的颈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