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39946U - 一种新型铝电解电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铝电解电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39946U
CN210039946U CN201921109521.5U CN201921109521U CN210039946U CN 210039946 U CN210039946 U CN 210039946U CN 201921109521 U CN201921109521 U CN 201921109521U CN 210039946 U CN210039946 U CN 210039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um
screw bolt
aluminum shell
shell
electrolytic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0952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冬菊
杜旭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dian Group DMEGC Magne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dian Group DMEGC Magne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dian Group DMEGC Magne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dian Group DMEGC Magne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0952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39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39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399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铝电解电容器,包括大铝壳,大铝壳的内部连接有小铝壳,大铝壳与小铝壳构成的空腔内放置有素子,大铝壳的上方连接有盖板,盖板的上方分别连接有正极螺柱和负极螺柱,正极螺柱位于负极螺柱的一侧,且正极螺柱和负极螺柱分别与素子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大铝壳的内部嵌套一个小铝壳,大铝壳与小铝壳的底部为密封结构,使素子中心处的热量可以直接通过小铝壳的空腔散出,增大了素子的散热面积;本实用新型大铝壳采用内翻的封口形式,小铝壳采用外翻的封口形式,两者的卷边紧紧扣在盖板的密封圈上,保证了整个电容器的密封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铝电解电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电解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铝电解电容器。
背景技术
常规螺栓型铝电解电容器,产品容量大、体积大,产品热量高。特别是使用在户外或者大型开采机中的产品,外部温度加上电容器使用中产生的热度,使得电容器使用寿命缩短。根据《铝电解电容器》文献中说明,温度每升高5℃,电容器使用寿命降低一半。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型散热效果好的螺栓型电容器,来提高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铝电解电容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铝电解电容器,具有散热效果好以及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铝电解电容器,包括大铝壳,大铝壳的内部连接有小铝壳,大铝壳与小铝壳构成的空腔内放置有素子,大铝壳的上方连接有盖板,盖板的上方分别连接有正极螺柱和负极螺柱,正极螺柱位于负极螺柱的一侧,且正极螺柱和负极螺柱分别与素子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素子主要由阳极箔、第一电解纸、阴极箔和第二电解纸卷绕组成,其中,阳极箔的四周连接有第一电解纸,阴极箔的四周连接有第二电解纸,阳极箔和第一电解纸位于阴极箔和第二电解纸的内侧,素子的外侧连接有绝缘电子胶带。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阳极箔上连接有正极引条,阴极箔上连接有负极引条。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引条与正极螺柱连接,负极引条与负极螺柱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素子的内部设有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大铝壳的外部包裹有绝缘胶管。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小铝壳与大铝壳为一体成型结构或可拆卸式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大铝壳的内部的底端连接有螺纹柱,小铝壳与大铝壳连接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小铝壳与大铝壳通过螺纹啮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的新型铝电解电容器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在大铝壳的内部嵌套一个孔径为φ10~40mm的小铝壳;
(二)、通过外径为11~41mm的卷针对素子进行卷绕成型,素子内部通孔的孔径为φ12~42mm;
(三)、将浸过电解液的素子放入小铝壳和大铝壳组成的空腔内;
(四)、将正极引条与正极螺柱进行连接,负极引条与负极螺柱进行连接;
(五)、将盖板压紧与大铝壳内,并通过封口机进行封口;
(六)、在大铝壳的外部裹上绝缘胶管。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的新型铝电解电容器的实现方法,素子主要由阳极箔、第一电解纸、阴极箔和第二电解纸卷绕组成,其中,阳极箔的四周连接有第一电解纸,阴极箔的四周连接有第二电解纸,阳极箔和第一电解纸位于阴极箔和第二电解纸的内侧,阳极箔上连接有正极引条,阴极箔上连接有负极引条,正极引条与正极螺柱连接,负极引条与负极螺柱连接,素子的内部设有通孔,大铝壳的外部包裹有绝缘胶管,小铝壳与大铝壳为一体成型结构或可拆卸式结构,大铝壳的内部的底端连接有螺纹柱,小铝壳与大铝壳连接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小铝壳与大铝壳通过螺纹啮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大铝壳的内部嵌套一个小铝壳,大铝壳与小铝壳的底部为密封结构,使素子中心处的热量可以直接通过小铝壳的空腔散出,增大了素子的散热面积,或者在小铝壳的空腔注入冷却剂,帮助素子散热;
2、本实用新型包裹在素子外侧的为阴极箔,热量可以直接通过阴极箔向外传导,散热效果更快;
3、本实用新型大铝壳采用内翻的封口形式,小铝壳采用外翻的封口形式,两者的卷边紧紧扣在盖板的密封圈上,保证了整个电容器的密封性;
4、本实用新型盖板上开设有与小铝壳相匹配的通孔,从而不会影响热量的散出,加快了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大铝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素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素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绝缘胶管;2、盖板;3、正极螺柱;4、小铝壳;5、负极螺柱;6、大铝壳;7、绝缘电子胶带;8、素子;81、阳极箔;82、第一电解纸;83、阴极箔;84、第二电解纸;9、正极引条;10、负极引条;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铝电解电容器,包括大铝壳6,大铝壳6的内部连接有小铝壳4,大铝壳6与小铝壳4构成的空腔内放置有素子8,大铝壳6的上方连接有盖板2,盖板2的上方分别连接有正极螺柱3和负极螺柱5,盖板2上还开设有与小铝壳4相匹配的通孔,正极螺柱3位于负极螺柱5的一侧,且正极螺柱3和负极螺柱5分别与素子8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素子8主要由阳极箔81、第一电解纸82、阴极箔83和第二电解纸84卷绕组成,其中,阳极箔81的四周连接有第一电解纸82,阴极箔83的四周连接有第二电解纸84,阳极箔81和第一电解纸82位于阴极箔83和第二电解纸84的内侧,素子8的外侧连接有绝缘电子胶带7。
进一步地,所述阳极箔81上连接有正极引条9,阴极箔83上连接有负极引条10。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引条9与正极螺柱3连接,负极引条10与负极螺柱5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素子8的内部设有通孔11。
进一步地,所述大铝壳6的外部包裹有绝缘胶管1。
进一步地,所述小铝壳4与大铝壳6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大铝壳6的内部的底端连接有螺纹柱,小铝壳4与大铝壳6连接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小铝壳4与大铝壳6通过螺纹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铝电解电容器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在大铝壳6的内部嵌套一个孔径为φ10mm的小铝壳4;
(二)、通过外径为11mm的卷针对素子8进行卷绕成型,素子8内部通孔11的孔径为φ12mm;
(三)、将浸过电解液的素子8放入小铝壳4和大铝壳6组成的空腔内;
(四)、将正极引条9与正极螺柱3进行连接,负极引条10与负极螺柱5进行连接;
(五)、将盖板2压紧与大铝壳6内,并通过封口机进行封口;
(六)、在大铝壳6的外部裹上绝缘胶管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地,所述小铝壳4与大铝壳6为可拆卸式结构,所述大铝壳6的内部的底端连接有螺纹柱,小铝壳4与大铝壳6连接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小铝壳4与大铝壳6通过螺纹啮合连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铝电解电容器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在大铝壳6的内部嵌套一个孔径为φ20mm的小铝壳4;
(二)、通过外径为21mm的卷针对素子8进行卷绕成型,素子8内部通孔11的孔径为φ22mm;
(三)、将浸过电解液的素子8放入小铝壳4和大铝壳6组成的空腔内;
(四)、将正极引条9与正极螺柱3进行连接,负极引条10与负极螺柱5进行连接;
(五)、将盖板2压紧与大铝壳6内,并通过封口机进行封口;
(六)、在大铝壳6的外部裹上绝缘胶管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铝电解电容器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在大铝壳6的内部嵌套一个孔径为φ40mm的小铝壳4;
(二)、通过外径为41mm的卷针对素子8进行卷绕成型,素子8内部通孔11的孔径为φ42mm;
(三)、将浸过电解液的素子8放入小铝壳4和大铝壳6组成的空腔内;
(四)、将正极引条9与正极螺柱3进行连接,负极引条10与负极螺柱5进行连接;
(五)、将盖板2压紧与大铝壳6内,并通过封口机进行封口;
(六)、在大铝壳6的外部裹上绝缘胶管1。
综上所述,本申请在大铝壳6的内部嵌套一个小铝壳4,大铝壳6与小铝壳4的底部为密封结构,使素子8中心处的热量可以直接通过小铝壳4的空腔散出,增大了素子8的散热面积;包裹在素子8外侧的为阴极箔83,热量可以直接通过阴极箔83向外传导,散热效果更快;大铝壳6采用内翻的封口形式,小铝壳4采用外翻的封口形式,两者的卷边紧紧扣在盖板的密封圈上,保证了整个电容器的密封性;盖板2上开设有与小铝壳4相匹配的通孔,从而不会影响热量的散出,加快了散热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新型铝电解电容器,包括大铝壳(6),其特征在于:大铝壳(6)的内部连接有小铝壳(4),大铝壳(6)与小铝壳(4)构成的空腔内放置有素子(8),大铝壳(6)的上方连接有盖板(2),盖板(2)的上方分别连接有正极螺柱(3)和负极螺柱(5),正极螺柱(3)位于负极螺柱(5)的一侧,且正极螺柱(3)和负极螺柱(5)分别与素子(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素子(8)主要由阳极箔(81)、第一电解纸(82)、阴极箔(83)和第二电解纸(84)卷绕组成,其中,阳极箔(81)的四周连接有第一电解纸(82),阴极箔(83)的四周连接有第二电解纸(84),阳极箔(81)和第一电解纸(82)位于阴极箔(83)和第二电解纸(84)的内侧,素子(8)的外侧连接有绝缘电子胶带(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箔(81)上连接有正极引条(9),阴极箔(83)上连接有负极引条(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引条(9)与正极螺柱(3)连接,负极引条(10)与负极螺柱(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素子(8)的内部设有通孔(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铝壳(6)的外部包裹有绝缘胶管(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铝壳(4)与大铝壳(6)为一体成型结构或可拆卸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铝壳(6)的内部的底端连接有螺纹柱,小铝壳(4)与大铝壳(6)连接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小铝壳(4)与大铝壳(6)通过螺纹啮合连接。
CN201921109521.5U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新型铝电解电容器 Active CN210039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9521.5U CN210039946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新型铝电解电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9521.5U CN210039946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新型铝电解电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39946U true CN210039946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49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09521.5U Active CN210039946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新型铝电解电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399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77174U (zh) 一种铝壳密封电解电容器
CN210039946U (zh) 一种新型铝电解电容器
CN206282737U (zh) 一种铝电解电容
CN211907261U (zh) 超高压长寿命电容器芯子、电容器、充电模块、充电桩
CN205828159U (zh)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
CN208608240U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电极盖板
CN207818392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铝电解电容器
CN110867323A (zh) 一种超高压长寿命电容器芯子、电容器、充电模块、充电桩
CN203466078U (zh) 一种新型铝电解电容器
CN109037508A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电极盖板
CN210073630U (zh) 一种卷绕式超级电容器
CN211364805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包
CN209232887U (zh) 一种弧形软包装锂电池
CN212848064U (zh) 一种抗压型铝电解电容器
CN110379621A (zh) 一种新型铝电解电容器及其实现方法
CN104681285B (zh) 贴片式固态电解电容器
CN203536229U (zh) 铝电解电容器
CN205406301U (zh) 铝电解电容器
CN203826477U (zh) 一种镁储备一次电池
CN211555701U (zh) 一种具有防止拉拽功能的铝电解电容器
CN205828158U (zh) 一种双向铝电解电容器
CN207353300U (zh) 一种柱状锂电池
CN209912745U (zh) 一种气密性增强的焊针型铝电解电容器
CN219534305U (zh) 一种新型结构防爆泄压阀电容器
CN213150590U (zh) 一种易制造的螺栓式铝电解电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Hengdian group dongci Co., Ltd

Assignor: Hengdian group dongci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330000680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new type of alumin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7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1104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