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38262U - 光纤激光装置及输出机构 - Google Patents

光纤激光装置及输出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38262U
CN210038262U CN201920795859.4U CN201920795859U CN210038262U CN 210038262 U CN210038262 U CN 210038262U CN 201920795859 U CN201920795859 U CN 201920795859U CN 210038262 U CN210038262 U CN 210038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base
output mechanism
optical cable
inner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958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修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uozhi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uozhi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uozhi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uozhi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958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38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38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38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纤激光装置及输出机构,光纤激光装置包括过渡光缆、连接过渡光缆的护壳组件、连接护壳组件的QBH光缆及分别连接过渡光缆与QBH光缆的熔接夹具;过渡光缆包括第一套管及穿设在第一套管中的第一内光纤;第一内光纤延伸至护壳组件内;QBH光缆包括第二套管及穿设在第二套管中的第二内光纤;第二内光纤延伸至护壳组件内;第一内光纤的端部与第二内光纤的端部在护壳组件内对接;熔接夹具对第一内光纤与第二内光纤的对接段进行夹持。通过第一内光纤的端部与第二内光纤的端部在护壳组件内对接,在需要更换QBH光缆时,仅拆开护壳组件及切断第一内光纤与第二内光纤之间的连接段,无需将光模块打开,因而降低了维修过程对环境洁净度的要求。

Description

光纤激光装置及输出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纤激光装置及输出机构。
背景技术
光纤激光装置具有高光束质量、紧凑型强和高效率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加工领域中。光纤激光装置一般通过QBH光纤输出器件输出激光,QBH通常包括连接激光模块的光缆部分及连接光缆部分的输出端帽。然而,由于输出端帽暴露在空气环境中,容易因污染或激光反射原因而损坏,导致QBH光纤输出器件需要更换;在更换QBH时,需拆开光纤激光装置的光模块,切断QBH光缆的裸纤,重新熔接新的QBH光缆。由于光纤激光装置的光模块内有大量精密光学器件,需要在高度无尘环境拆装,而用户处一般不具备这种条件;因此,QBH器件损坏后,需要将激光装置返厂,在高度无尘环境拆开光模块,更换新的QBH器件,导致维修过程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更换QBH器件过程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光纤激光装置及输出机构。
一种输出机构,包括:过渡光缆、连接所述过渡光缆的护壳组件、连接所述护壳组件的QBH光缆及分别连接所述过渡光缆与所述QBH光缆的熔接夹具;所述过渡光缆包括第一套管及穿设在所述第一套管中的第一内光纤;所述第一内光纤延伸至所述护壳组件内;所述QBH光缆包括第二套管及穿设在所述第二套管中的第二内光纤;所述第二内光纤延伸至所述护壳组件内;所述第一内光纤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内光纤的端部在所述护壳组件内对接;所述熔接夹具对所述第一内光纤与所述第二内光纤的对接段进行夹持。
上述输出机构,通过过渡光缆连接至封装光学组件的光模块,且第一内光纤的端部与第二内光纤的端部在护壳组件内对接,在需要更换QBH光缆时,仅需要拆开护壳组件及切断第一内光纤与第二内光纤之间的连接段,无需将光模块打开,因而降低了维修过程对环境洁净度的要求,方便对光纤激光装置进行现场维护,提高维修过程的便捷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壳组件包括底座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上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沿边缘设置的密封槽;所述护壳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密封槽对应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局部容置在所述密封槽中;所述密封垫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内的光敏监测器;所述底座上设有信号接口,所述光敏监测器与所述信号接口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壳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固定头,所述第一套管的端部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头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壳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二固定头,所述第二套管的端部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头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光纤在所述护壳组件中环绕设置,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内光纤对应的第一光纤槽,环绕设置的所述第一内光纤容置在所述第一光纤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光纤在护壳组件中环绕设置,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内光纤对应的第二光纤槽,环绕设置的所述第二内光纤容置在所述第二光纤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护壳组件中的包层光滤除器,所述护壳组件中的第二内光纤穿设在所述包层光滤除器上。
一种光纤激光装置,包括输出机构及连接所述输出机构的光模块;所述光模块与所述过渡光缆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光纤激光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的护壳组件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的输出机构的内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光纤激光装置100,用于输出激光。该光纤激光装置100包括光模块20及连接光模块20的输出机构30;输出机构30包括过渡光缆40、连接过渡光缆40的护壳组件50、连接护壳组件50的QBH光缆60及分别连接过渡光缆40与QBH光缆60的熔接夹具70;过渡光缆40包括第一套管41及穿设在第一套管41中的第一内光纤42;第一内光纤42延伸至护壳组件50内;QBH光缆60包括第二套管61及穿设在第二套管61中的第二内光纤62;第二内光纤62延伸至护壳组件50内;第一内光纤42的端部与第二内光纤62的端部在护壳组件50内对接;熔接夹具70对第一内光纤42与第二内光纤62的对接段进行夹持;光模块20与过渡光缆40连接。
通过过渡光缆40连接至封装光学组件的光模块20,且第一内光纤42的端部与第二内光纤62的端部在护壳组件50内对接,在需要更换QBH光缆60时,仅需要拆开护壳组件50及切断第一内光纤42与第二内光纤62之间的连接段,无需将光模块20打开,因而降低了维修过程对环境洁净度的要求,方便对光纤激光装置100进行现场维护,提高维修过程的便捷性。
请参阅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方便打开护壳组件50,以进行第一内光纤42与第二内光纤62之间分离及QBH光缆60的更换,护壳组件50包括底座51及安装在底座51上的上盖52。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提高护壳组件50的密封性,以避免灰尘进入到护壳组件50内,对第一内光纤42及第二内光纤62造成污损,底座51上设有沿边缘设置的密封槽511;护壳组件50还包括与密封槽511对应的密封垫53,密封垫53局部容置在密封槽511中;密封垫53设置在底座51与上盖52之间;从而避免了灰尘从底座51与上盖52之间的间隙进入至护壳组件50内,对第一内光纤42及第二内光纤62的传输效果造成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监测护壳组件50内是否出现异常杂光,输出机构30还包括安装在底座51内的光敏监测器80;底座51上设有信号接口512,光敏监测器80与信号接口512连接;光敏监测器80通过信号接口512向外部设备输出监测信号,在上盖52安装到底座51上后,若护壳组件50内存在异常杂光时,光敏监测器80通过监测信号向外部设备发出异常通知,方便维护人员及时检测第一内光纤42及第二内光纤62的传输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使第一套管41的端部相对底座51固定,护壳组件50还包括安装在底座51上的第一固定头54,第一套管41的端部与底座51之间通过第一固定头54连接,从而避免第一套管41的端部相对底座51移动,对第一内光纤42提供保护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使第二套管61的端部相对底座51固定,护壳组件50还包括安装在底座51上的第二固定头55,第二套管61的端部与底座51之间通过第二固定头55连接,从而避免第二套管61的端部相对底座51移动,对第二内光纤62提供保护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提高在护壳组件50中的第一内光纤42的散热性能及稳定性,第一内光纤42在护壳组件50中环绕设置,底座51上设有与第一内光纤42对应的第一光纤槽513,环绕设置的第一内光纤42容置在第一光纤槽513中;由于受到第一光纤槽513的限制,从而避免第一内光纤42在护壳组件50中移动,同时增大了底座51与第一内光纤42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护壳组件50内的第一内光纤42的散热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提高在护壳组件50中的第二内光纤62的散热性能及稳定性,第二内光纤62在护壳组件50中环绕设置,底座51上设有与第二内光纤62对应的第二光纤槽514,环绕设置的第二内光纤62容置在第二光纤槽514中;由于受到第二光纤槽514的限制,从而避免第二内光纤62在护壳组件50中移动,同时增大了底座51与第二内光纤62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护壳组件50中的第二内光纤62的散热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过滤输出机构30上的包层光,输出机构30还包括安装在护壳组件50中的包层光滤除器90,护壳组件50中的第二内光纤62穿设在包层光滤除器90上。
具体地,底座51上设有若干螺孔,熔接夹具70、光敏监测器80及包层光滤除器90通过螺孔固定在底座51上。光纤激光装置100在运行时,光模块20通过过渡光缆40向输出机构30输出激光,过渡光缆40与QBH光缆60在护壳组件50内对接,而主要精密的光学器件则封装在光模块20中;在装配时,第一内光纤42的端部及第二内光纤62的端部夹持在熔接夹具70,配合熔接器,从而实现第一内光纤42与第二内光纤62的对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过渡光缆连接至封装光学组件的光模块,且第一内光纤的端部与第二内光纤的端部在护壳组件内对接,在需要更换QBH光缆时,仅需要拆开护壳组件及切断第一内光纤与第二内光纤之间的连接段,无需将光模块打开,因而降低了维修过程对环境洁净度的要求,方便对光纤激光装置进行现场维护,提高维修过程的便捷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渡光缆、连接所述过渡光缆的护壳组件、连接所述护壳组件的QBH光缆及分别连接所述过渡光缆与所述QBH光缆的熔接夹具;所述过渡光缆包括第一套管及穿设在所述第一套管中的第一内光纤;所述第一内光纤延伸至所述护壳组件内;所述QBH光缆包括第二套管及穿设在所述第二套管中的第二内光纤;所述第二内光纤延伸至所述护壳组件内;所述第一内光纤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内光纤的端部在所述护壳组件内对接;所述熔接夹具对所述第一内光纤与所述第二内光纤的对接段进行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壳组件包括底座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上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沿边缘设置的密封槽;所述护壳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密封槽对应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局部容置在所述密封槽中;所述密封垫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内的光敏监测器;所述底座上设有信号接口,所述光敏监测器与所述信号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壳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固定头,所述第一套管的端部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壳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二固定头,所述第二套管的端部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光纤在所述护壳组件中环绕设置,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内光纤对应的第一光纤槽,环绕设置的所述第一内光纤容置在所述第一光纤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光纤在护壳组件中环绕设置,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内光纤对应的第二光纤槽,环绕设置的所述第二内光纤容置在所述第二光纤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护壳组件中的包层光滤除器,所述护壳组件中的第二内光纤穿设在所述包层光滤除器上。
10.一种光纤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输出机构及连接所述输出机构的光模块;所述光模块与所述过渡光缆连接。
CN201920795859.4U 2019-05-29 2019-05-29 光纤激光装置及输出机构 Active CN210038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5859.4U CN210038262U (zh) 2019-05-29 2019-05-29 光纤激光装置及输出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5859.4U CN210038262U (zh) 2019-05-29 2019-05-29 光纤激光装置及输出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38262U true CN210038262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45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95859.4U Active CN210038262U (zh) 2019-05-29 2019-05-29 光纤激光装置及输出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382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6347927B2 (en) System for plugging a fibre optic cable into a fibre optic receptacle and cable adaptor therefor
US791861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chanically splicing optic fibers
CN105659133A (zh) 光电子组件
US7236669B2 (en) Fiber fuse stopper
JP5106309B2 (ja) 投写型表示装置
CN210038262U (zh) 光纤激光装置及输出机构
JP2010238709A (ja) ファイバレーザ装置
CN114207493A (zh) 户外用现场组装防水光连接器插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09283628B (zh) 一种具有故障可视功能的预埋式光纤快速连接器及故障检测方法
US6338579B1 (en) Fiber optic sleeve assembly for use at a splice junction of a fiber optic cable
EP3173753B1 (en) Optical power monitor device and optical power monitor method
US20230324613A1 (en) Terminated hollow-core fiber with suspended fiber-end
KR200479528Y1 (ko) 열융착형 광섬유 커넥터 보호 슬리브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섬유 커넥터
US6108359A (en) Laser diode module
CN210779476U (zh) 光纤熔点保护装置
CN209911602U (zh) 一种光纤适配器
US2008012403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tecting Optical Cables
US20080217303A1 (en) Optical fiber fusion splice device for use in confined spaces
CN115720637A (zh) 光纤耦合器
CN112904504B (zh) 一种预成端型延长接续盒
CN210498793U (zh) 一种中部可拆分式激光切割头
EP3140687A1 (en) An optical fiber cable end adapter, a cable connection assembly and a method for obtaining a cable connection
CN215769116U (zh) 带模式转化的光纤阵列
CN211508171U (zh) 一种用于保护激光镜头上保护镜的新型保护塞
KR100407353B1 (ko) 광성단 케이블의 분기부 홀딩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