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35814U - 换电站及其送风管道系统 - Google Patents

换电站及其送风管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35814U
CN210035814U CN201920033260.7U CN201920033260U CN210035814U CN 210035814 U CN210035814 U CN 210035814U CN 201920033260 U CN201920033260 U CN 201920033260U CN 210035814 U CN210035814 U CN 210035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ranch
duct system
target area
cond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332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永跃
李楠
田小涛
丁习坤
刘俊
朱江涛
丁艳领
林海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O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332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35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35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35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电站及其送风管道系统。所述送风管道系统包括:管道,所述管道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连接到所述空调设备;分支管道,所述分支管道从所述主管道延伸出,所述分支管道至少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并且所述分支管道包括在所述第一末端上的第一出风口和在所述第二末端上的第二出风口,经处理的空气经由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分别排放到对应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第一目标区域和对应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二目标区域中。本申请涉及的送风管道系统将经处理的空气送到指定的换电站内的空间。

Description

换电站及其送风管道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换电站的送风管道系统。本申请还涉及一种设置有所述送风管道系统的换电站。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发展,电动汽车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目前,电动汽车有充电和换电两种方式来进行能源补充从而为车辆提供动力。就其中的换电方式而言,电动汽车上加载着电池,当电池电量较低时,需为电动汽车更换电量较充足的电池。换电站用于电池的更换。现有一种建筑物式的换电站,该换电站与外界隔开,车辆在其中进行换电作业。这种换电站内部被分成多个独立区间,包括车辆进行作业的作业区间,工作人员和驾驶人员所在并且监控作业过程的控制室以及存储电池的仓库等,这些区间彼此分开且各有其功能和作用。因此存在对换电站的热能进行管理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换电站并且为换电站内的空间送风以改变所述空间的空气环境的送风管道系统。
所述送风管道系统连接到空调设备,所述空调设备用于吸入空气、在其中处理空气并将经处理的空气排出;所述送风管道系统包括管道,所述管道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连接到所述空调设备;分支管道,所述分支管道从所述主管道延伸出,所述分支管道至少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并且所述分支管道包括在所述第一末端上的第一出风口和在所述第二末端上的第二出风口,经处理的空气经由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分别排放到对应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第一目标区域和对应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二目标区域中。
可选地,在所述送风管道系统中,所述分支管道包括第一分支管道和第二分支管道,所述第一分支管道和所述第二分支管道分别从所述主管道上延伸出,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支管道上,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分支管道上。
可选地,在所述送风管道系统中,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内布置有所述第一分支管道;所述第二目标区域内布置有所述第二分支管道。
可选地,在所述送风管道系统中,所述空调设备为一体式设备并且与所述主管道布置在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内。
可选地,在所述送风管道系统中,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中的至少一者构造成具有可对排放的空气量进行调节的至少一个窗口。
可选地,在所述送风管道系统中,所述第一分支管道具有第一截面尺寸,所述第二分支管道具有第二截面尺寸,根据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的供气需求确定所述第一截面尺寸和所述第二截面尺寸。
可选地,在所述送风管道系统中,所述主管道、所述第一分支管道和所述第二分支管道中的至少一者包覆有隔热材料。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了一种配备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送风管道系统的换电站。其中所述换电站至少包括经处理的空气排放到其中的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目标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二出风口。
其中,所述换电站还包括一体式地集成到所述换电站内的所述空调设备。
本申请涉及的送风管道系统将经处理的空气送到指定的换电站内的空间,并且经由不同的管道的出风口可以将经处理的空气送到对应于出风口的多个空间内,而不是使经处理的空气从一个空间流动到另一个空间来改变站内空气环境。通过送风管道系统可以将经处理的空气送到本申请涉及的换电站内的每个空间内,所以提高了整个换电站的热管理效率。
因为可以为不同空间分别提供经处理的空气,通过设置对出风口设置为可调节就可以控制各个空间里的输出空气量,由此实现了不同空间内的个性化空调服务。还可以通过设计各个分支管道的截面面积来实现对经处理的空气总量的分配,从而实现送到各空间的不同的空气量。
一体式的空调设备集成在换电站内,可以省去在换电站外部挂外机,因此为换电站节省了空间。并且通过一套空调设备来控制多个空间的空气的排放,节省空间,节省设备投入,因此也节省了成本费用。
通过对管道的至少一部分包覆隔热材料可以降低经处理的空气在管道传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他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申请的范围的限定,这是因为其应当参考附加的权利要求。还应当知道,附图仅仅意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参阅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将更加充分地理解本申请,附图中同样的参考附图标记始终指代视图中同样的元件。其中:
图1为本申请涉及的换电站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涉及的送风管道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确切地理解本申请要求保护的主题,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申请涉及的换电站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该换电站10为房屋结构,其具有顶部和围起来的侧壁,其内部根据多种功能被分隔出多个空间,例如包括汽车驶入后驻车进行换电作业的操作室2、用于储存电池的仓库3以及对换电作业进行控制的控制室4等。其中,操作室2不限于仅进行换电作业,如进行其他的维保作业等,当然换电站可以分隔成更多空间来实现多种功能。仓库3内设置有电池仓,电池堆叠在电池仓上,电池可以从电池仓上卸载并运往操作室2或者从车上拆下的电池可以运到仓库3并加载到电池仓上。
换电站10配备有空调设备52,以对换电站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从而为换电站10提供适当的换电环境。空调设备52借助送风管道系统将经处理的空气送到换电站内的空间中。送风管道系统可针对不同的空间分别排放经处理的空气。在图示实施例中,换电站10被分成两个区域,分别是控制室4所在的第一目标区域11和由操作室2和仓库3组成的第二目标区域12。送风管道系统将经处理的空气排放到第一目标区域11,而且将经处理的空气排放到第二目标区域12。换电站10可以包括更多个目标区域,如第三目标区域、第四目标区域……。送风管道系统可以将经处理的空气分别送到这些目标区域。
图2示出为本申请涉及的送风管道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送风管道系统包括空调设备和管道。空调设备52用于吸入空气、在空调设备52中进行空气处理,并且最终将经处理的空气排放出。空调设备52为一体式设备,即作为组成部分的各机组组装在一起。空调设备52连接管道。管道包括主管道62和从主管道62延伸出的分支管道64。主管道62连接到空调设备52的排放口。对应于第一目标区域11和第二目标区域12,分支管道64包括第一分支管道72和第二分支管道74,它们分别从主管道62延伸出。第一分支管道72和第二分支管道74各自具有第一末端76和第二末端78。在这些末端上分别设置有出风口,即第一分支管道72设置第一出风口82,第二分支管道74设置第二出风口84。经处理的空气沿图中箭头所示经主管道62后其一部分进入第一分支管道72,并最终经由第一出风82口排放到第一目标区域11;剩余部分进入第二分支管道74,并最终经由第二出风口84排放到第二目标区域12。
除了第一分支管道和第二分支管道都从主管道延伸出外,如果换电站的设计需要,还可以有其他的分支管道如第三分支管道从主管道上延伸出,并且该第三分支管道上的第三出风口对应于有别于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的第三目标区域。另外,第一分支管道或者第二分支管道也可以再分支出其他的分支管道如第四分支管道,该第四分支管道的出风口也可以对应于上述的第三目标区域。例如但非限制的,换电站内的控制室为第一目标区域,操作室为第二目标区域,接收或提供电池的仓库为第三目标区域,那么,对应于第一目标区域的第一出风口在第一分支管道的末端上,对应于第二目标区域的第二出风口在第二分支管道的末端上,对应于第三目标区域的为第三出风口。第一分支管道和第二分支管道的排布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第三出风口既可以在第三分支管道的末端上,即该第三分支管道从主管道分岔延伸出,也可以在第四分支管道的末端上,即该第四分支管道从第二分支管道上分叉延伸出。
结合图1,管道被安排布置在换电站10的顶部。第一出风口82设置在第一目标区域11即控制室的大致中央位置,第二出风口84设置在第二目标区域12(即操作室加上仓库的空间)的靠近操作室的位置。因为在第一目标区域11和第二目标区域12分别设置了虚线示出的出风口,经处理的空气可以在配置下排放到不同区域内,而不是空气由一个区域流动到另一个区域,保证了每个区域都有经处理的空气的直接供应,提高了空调作业效率。
一体式的空调设备52被安排布置在第一目标区域11内,如图1示出的空调设备52设置在控制室4的一处侧壁之上,主管道62也布置在控制室2的顶部。因为空调设备52所有的机组都设置在第一目标区域11内,不会在换电站10的外部设置一部分机组,由此为换电站10节省了体积和空间。空调设备52将第一目标区域11内的空气吸入,通过处理后,经由主管道62和第一、第二分支管道72,74将经处理的空气投放到不同的目标区域。
空调设备52可以设置为制冷、制热或循环等多个模式,为两个目标区域提供多种空调服务。另外,因为空气被排放到了多个区域,由此可以为各个区域供应针对性的空调服务。在第一目标区域11内,第一出风口72设置为一个窗口86。见图2,该窗口86能对所排放的空气量进行调节。通过控制经处理的空气穿过窗口86的间隙的大小,能使较少或较多的空气经由窗口86进入到第一目标区域11中。在第二目标区域12内,第二出风口84为末端上的两个窗口88,任意一个窗口88都是间隙可调的,从而经过间隙的经处理的空气量是可变的。窗口86,88可以设置成任意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得到的可调形式,如设置一个叶片或多个叶片,通过叶片的位移或角度变化来改变通过间隙的空气量。可以通过自动调节或手动调节来实现空气量的改变。甚至当不需要空调时,可以使输送的空气量减为零,从而关闭该窗口86,88。在制冷模式下,第一出风口82或第二出风口84的输出空气量越大,相应的目标区域的温度越低,制冷效果更好;反之输出空气量越小,则相应的目标区域的温度偏高。在制热模式下,同样遵循该原理。对于第一目标区域11而言,其空气量的调节更多地是为了使该区域内的人员提供舒适的体感。对于第二目标区域12而言,其空气量的调节更多地是为了满足车辆和/或电池的工况要求。此外,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二目标区域12比第一目标区域11的面积大得多,因此在第二目标区域12多设置窗口88有利于经处理的空气更快地在第二目标区域12中扩散开。当然,不同目标区域的窗口数量可以根据换电站的各空间要求来制定。正是由于经处理的空气可以被排放到多个目标区域,使得各个目标区域的环境温度控制能够彼此独立开,并且多个环境温度仅由一套空调设备来控制和实现,节省了设备投入、占地空间以及成本开销。
经处理的空气经由主管道62后被分配到第一分支管道72和第二分支管道74上。被分配的空气的多少取决于第一分支管道72和第二分支管道74各自的大小。第一分支管道72和第二分支管道74的管道截面都经过设计和计算,因此也决定了经过第一分支管道72和第二分支管道74的空气量。
无论是主管道62还是第一分支管道72或第二分支管道74,都可以包覆有未示出的隔热材料以确保管道内的经处理的空气在传输过程中其温度不受影响。特别是对于离空调设备较远的分支管道的出风口,在图示实施例中,如第二出风口84,因为隔热材料的设置,经处理的空气能在最大限度的不损失能量的情况下以较为理想的温度经过第二出风口84排放到第二目标区域12内。隔热材料可以是例如但非限制于保温棉这样的具有保温功能的热传导率较低的材料。
虽然已详细地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以说明本申请的原理,但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可以其它方式实施而不脱离这样的原理。

Claims (10)

1.一种送风管道系统,所述送风管道系统连接到空调设备(52),所述空调设备(52)用于吸入空气、在其中处理空气并将经处理的空气排出,其特征是所述送风管道系统包括:
管道,所述管道包括:
主管道(62),所述主管道(62)连接到所述空调设备;
分支管道(64),所述分支管道(64)从所述主管道(62)延伸出,所述分支管道(64)至少具有第一末端(76)和第二末端(78),并且所述分支管道(64)包括在所述第一末端(76)上的第一出风口(82)和在所述第二末端(78)上的第二出风口(84),经处理的空气经由所述第一出风口(82)和所述第二出风口(84)分别排放到对应于所述第一出风口(82)的第一目标区域和对应于所述第二出风口(84)的第二目标区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管道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分支管道(64)包括第一分支管道(72)和第二分支管道(74),所述第一分支管道(72)和所述第二分支管道(74)分别从所述主管道(62)上延伸出,所述第一出风口(82)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支管道(72)上,所述第二出风口(84)设置在所述第二分支管道(7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管道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分支管道(72)布置在第一目标区域内;所述第二分支管道(74)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第二目标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管道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空调设备(52)为一体式设备并且与所述主管道(62)布置在第一目标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管道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出风口(82)和所述第二出风口(84)中的至少一者构造成具有可对排放的空气量进行调节的至少一个窗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管道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分支管道(72)具有第一截面尺寸,所述第二分支管道(74)具有第二截面尺寸,根据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的供气需求确定所述第一截面尺寸和所述第二截面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管道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主管道(62)包覆有隔热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2-3、6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管道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分支管道(72)和所述第二分支管道(74)中的至少一者包覆有隔热材料。
9.一种换电站,其特征是所述换电站包括第一目标区域(11)和第二目标区域(12),并且配备有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管道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电站,其特征是:所述换电站包括一体式地集成到所述换电站内的所述空调设备。
CN201920033260.7U 2019-01-09 2019-01-09 换电站及其送风管道系统 Active CN210035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3260.7U CN210035814U (zh) 2019-01-09 2019-01-09 换电站及其送风管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3260.7U CN210035814U (zh) 2019-01-09 2019-01-09 换电站及其送风管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35814U true CN210035814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51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33260.7U Active CN210035814U (zh) 2019-01-09 2019-01-09 换电站及其送风管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358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7401A (zh) * 2020-06-25 2022-01-14 帝亚一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便携式换电电动车的换电柜及其远程管控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7401A (zh) * 2020-06-25 2022-01-14 帝亚一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便携式换电电动车的换电柜及其远程管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17031B2 (en) Heat exchanger arrangement for heat uptake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of a motor vehicle
JP2012012010A (ja) 電池冷却装置を備える車両用空調システム
KR101430336B1 (ko) 차량 공기 조화 시스템
CN102444943B (zh) 用于车辆的辅助空气调节设备
CN107230812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的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
US20150013367A1 (en) Vehicle cooling with adjustable flow expansion valve
CN107891725A (zh) 使用多余客室空调容量来冷却电动车辆电池
CN103912957A (zh) 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机组
CN210035814U (zh) 换电站及其送风管道系统
CN204757138U (zh) 一种室内机
CN207279847U (zh) 一种带温湿度传感器的组合空调
CN211828868U (zh) 一种电池储能舱及其温度调节系统
CN211167364U (zh) 一种船用双风温变频组合式空调装置
CN105337002B (zh) 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
KR100915340B1 (ko) 냉난방 공기조화기
CN213300443U (zh) 一种用于空调风系统的风量分配装置
CN211617484U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8417927A (zh) 一种动力电池散热管理系统
CN103465750B (zh) 基于动态id的汽车多温区电动压缩机运行智能控制方法
CN205481548U (zh) 给热交换器双温进风的新风系统
CN114144051A (zh) 电控箱的散热系统、散热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13148096A (zh) 一种船舶空调送风系统及送风方法
CN113056163A (zh) 集装箱式hvac控制
CN101726070B (zh) 电气控制室室内空气温度的调节方法
CN216790390U (zh) 一种组合柜和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