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34362U - 汽车变速器内轴系润滑导油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变速器内轴系润滑导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34362U
CN210034362U CN201920368254.7U CN201920368254U CN210034362U CN 210034362 U CN210034362 U CN 210034362U CN 201920368254 U CN201920368254 U CN 201920368254U CN 210034362 U CN210034362 U CN 210034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bricating oil
transmission
guide member
shaft system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682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奇
藏迎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Qingshan Industry Co Ltd
Chongqing Tsingsha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Qingsha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Qingsha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Qingsha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682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343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34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343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变速器内轴系润滑导油装置,变速器壳体内设有位于轴承室内的且与变速器壳体整体成型的支承座;变速器壳体的内壁面上设有与该变速器壳体整体成型的导油组件,导油组件位于轴承室内,且支承座环绕在导油组件的周围,导油组件包括:将润滑油导入到转轴内孔中的导入部件,该导入部件的一端设置于变速器壳体的内壁面上,导入部件的另一端为延伸到转轴内孔中的自由端;以及设置于变速器壳体的内壁面上的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的一端与支承座的内壁面连接,引导部件另一端设置于导入部件的周面,引导部件将从所述缺口流出的润滑油的一部分引导到所述导入部件中。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导油装置与轴系组件装配难度的优点。

Description

汽车变速器内轴系润滑导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变速器内轴系润滑导油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及汽车厂商的大批量涌现,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很普通的代步工具,几乎每家都有至少一辆车,人们也对汽车的各方面要求越老越高。其中低成本、高性能成为大多数消费者关注的指标之一。
目前汽车变速器内轴系润滑结构的是润滑液通过集油盘的输导进入轴系组件(轴系组件包括转轴、轴承组件等),对各轴承组件中的滚动体进行润滑,集油盘是一个单独的机构安装在变速器壳体上。整套润滑系统中集油盘为塑料薄壁件,集油盘的一端形成有出油嘴,出油嘴的端部伸入到空心轴内,在装配过程中,集油盘被压紧在轴承座与变速器壳体之间,由于装配误差的问题,难免会造成集油盘变形,不但严重影响装配效率,而且还可能使油嘴与转轴的中心孔无法对正,不利于自动化生产,而且成本较贵。并且,现有的集油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老化并变形,造成集油盘的出油嘴与空心轴的内壁面抵顶,当轴转动时,造成出油嘴被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导油装置与轴系组件装配难度的汽车变速器内轴系润滑导油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汽车变速器内轴系润滑导油装置,包括变速器壳体,变速器壳体内设有轴承室,变速器壳体内设有位于轴承室内的且与变速器壳体整体成型的支承座;
所述支承座上设有供润滑油流入到轴承室内的缺口,该缺口沿着支承座的径向布置;
变速器壳体的内壁面上设有与该变速器壳体整体成型的导油组件,导油组件位于轴承室内,且支承座环绕在导油组件的周围,导油组件包括:
将润滑油导入到转轴内孔中的导入部件,该导入部件的一端设置于变速器壳体的内壁面上,导入部件的另一端为延伸到转轴内孔中的自由端;以及
设置于变速器壳体的内壁面上的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的一端与支承座的内壁面连接,引导部件另一端设置于导入部件的周面,引导部件将从所述缺口流出的润滑油的一部分引导到所述导入部件中。
进一步,所述导入部件包括设置有输油通道的导入体。
进一步,所述导入体包括周面设有开口的开口环,开口环上的开口沿着导入体的轴向延伸。
进一步,所述开口环的开口与所述支承座上的缺口对应。
进一步,所述引导部件包括条状部件。
进一步,所述条状部件的高度为3至4mm。
进一步,所述导入体包括周面设有开口的开口环,所述引导部件包括截面呈U型的引导体,该引导体的侧部设有使润滑油分流到轴承室内的分流口,引导体的一端与所述开口环上的开口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导油组件与变速器壳体一体成型后,在装配轴系组件时,导油组件中的导入部件直接伸入到转轴的内孔中,因此,装配时无需找正导入部件的位置,使得装配过程获得了优化,解决了装配困难问题,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并入与变速器壳体一体成型的导油组件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因此不会老化而变形,导入部件更不会与转轴形成抵顶,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导入部件不会被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器外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器壳体内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1中A-A线的局部剖面部;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轴承室以及第一种导油组件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种导入部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种引导部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种引导部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四种引导部件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
1为变速器壳体,2为轴承室,3为支承座,4为缺口,5为导入部件,50为开口环,51为开口,52为输油通道,6为引导部件,60为引导体,61为分流口,62为溢流口。
A为转轴,B为轴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汽车变速器内轴系润滑导油装置,包括变速器壳体1,变速器壳体1内设有轴承室2,变速器壳体1内设有位于轴承室2内的且与变速器壳体1整体成型的支承座3;所述支承座3上设有供润滑油流入到轴承室内的缺口4,该缺口4沿着支承座3的径向布置。
变速器壳体1的内壁面上设有与该变速器壳体1整体成型的导油组件,变速器壳体1与导油组件采用铝材整体压铸成型,然后再经过机械加工而成,这种导油装置不仅优化了装配过程,解决了装配困难问题,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导油组件位于轴承室2内,且支承座3环绕在导油组件的周围,导油组件包括导入部件5和引导部件6。导入部件5将润滑油导入到转轴A的内孔中,该导入部件5的一端设置于变速器壳体1的内壁面上,导入部件5的另一端为延伸到转轴内孔中的自由端。导入部件5的高度大于支承座3的高度。
所述导入部件5包括设置有输油通道52的导入体。所述导入体包括周面设有开口51的开口环50,开口环50上的开口51沿着导入体的轴向延伸,使开口51贯穿开口环的两个轴向端部。所述开口环50的开口51与所述支承座3上的缺口4对应。开口环50的截面呈弧形,开口环50上设置了开口51后,开口环50的弧度优先选用180度,因此,开口环50为半圆环。
引导部件6设置于变速器壳体1的内壁面上,该引导部件6的一端与支承座3的内壁面连接,引导部件6另一端设置于导入部件5的周面,引导部件6将从所述缺口4流出的润滑油的一部分引导到所述导入部件5中。采用这样的结构,当润滑油从缺口4中流出后,一部分润滑油顺着引导部件6向导入部件5流动,从而将一部分润滑油引入到导入部件5中。
所述引导部件6包括条状部件,所述条状部件的高度为3至4mm。引导部件6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支承座3的高度,优选的,引导部件6的高度小于支承座3的高度,从缺口4中流出的润滑油进入到轴承室2内时,一部分润滑油被引入到导入部件5中,一部分润滑油从引导部件6的一侧进入到轴承室2内,一部分润滑油越过引导部件6到达引导部件6的另一侧,从而使润滑油能迅速地填充到轴承室2内,均匀地分散地轴承室2内,对安装在轴承室2内的轴承组件进行润滑。如果引导部件6的高度与支承座3的高度相等,则引导部件6轴承组件之间的间隙太小,不容易越过引导部件6,因此,润滑油不能在轴承室2内均匀地分散,从而对轴承组件的润滑不均匀。
在变速器壳体1的内壁面上设置导油组件,不仅将润滑油引导到转轴A的内孔中,还使变速器壳体1上的轴承室2处的强度获得了提升。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
(a),所述导入体包括周面设有开口51的开口环50,所述引导部件6包括截面呈U型的引导体60,该引导体60的侧部设有使润滑油分流到轴承室内的分流口61,引导体61的一端与所述开口环50上的开口51配合。本实施例中,开口环50整体呈圆筒形,开口环50周面上的一部分设置开口51,即,开口51不会贯穿开口环50两个轴向端部。
(b),所述导入体包括周面设有开口51的开口环50,所述引导部件6包括截面呈L型的引导体60,该引导体60的顶部设有溢流口62,引导体60的一端与所述开口环50上的开口51配合。润滑油的一部分通过溢流口62溢流到轴承室内。本实施例中,开口环50整体呈圆筒形,开口环50周面上的一部分设置开口51,即开口51不会贯穿开口环50两个轴向端部。
(c),所述导入体包括周面设有开口51的开口环50,所述引导部件6包括截面呈U型的引导体60,该引导体60的侧部设有使润滑油分流到轴承室内的分流口61,引导体60的顶部设有溢流口62,引导体61的一端与所述开口环50上的开口51配合。本实施例中,开口环50整体呈圆筒形,开口环50周面上的一部分设置开口51,即开口51不会贯穿开口环50两个轴向端部。
另外,引导体60的截面还可以选用C字形,在这种形状的引导体60的周面上开设分流口61和/或溢流口62,以供润滑油流出。

Claims (7)

1.汽车变速器内轴系润滑导油装置,包括变速器壳体,变速器壳体内设有轴承室,变速器壳体内设有位于轴承室内的且与变速器壳体整体成型的支承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座上设有供润滑油流入到轴承室内的缺口,该缺口沿着支承座的径向布置;
变速器壳体的内壁面上设有与该变速器壳体整体成型的导油组件,导油组件位于轴承室内,且支承座环绕在导油组件的周围,导油组件包括:
将润滑油导入到转轴内孔中的导入部件,该导入部件的一端设置于变速器壳体的内壁面上,导入部件的另一端为延伸到转轴内孔中的自由端;以及
设置于变速器壳体的内壁面上的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的一端与支承座的内壁面连接,引导部件另一端设置于导入部件的周面,引导部件将从所述缺口流出的润滑油的一部分引导到所述导入部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变速器内轴系润滑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部件包括设置有输油通道的导入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变速器内轴系润滑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体包括周面设有开口的开口环,开口环上的开口沿着导入体的轴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变速器内轴系润滑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环的开口与所述支承座上的缺口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变速器内轴系润滑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件包括条状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变速器内轴系润滑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部件的高度为3至4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变速器内轴系润滑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体包括周面设有开口的开口环,所述引导部件包括截面呈U型的引导体,该引导体的侧部设有使润滑油分流到轴承室内的分流口,引导体的一端与所述开口环上的开口配合。
CN201920368254.7U 2019-03-22 2019-03-22 汽车变速器内轴系润滑导油装置 Active CN2100343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8254.7U CN210034362U (zh) 2019-03-22 2019-03-22 汽车变速器内轴系润滑导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8254.7U CN210034362U (zh) 2019-03-22 2019-03-22 汽车变速器内轴系润滑导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34362U true CN210034362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55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68254.7U Active CN210034362U (zh) 2019-03-22 2019-03-22 汽车变速器内轴系润滑导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343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7682A (zh) * 2019-03-22 2019-08-09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变速器内轴系润滑导油结构
JP7481188B2 (ja) 2020-07-27 2024-05-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構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7682A (zh) * 2019-03-22 2019-08-09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变速器内轴系润滑导油结构
JP7481188B2 (ja) 2020-07-27 2024-05-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構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34362U (zh) 汽车变速器内轴系润滑导油装置
US7950856B2 (en) Tapered roller bearing
CN105008746B (zh) 单向离合器支架组件
KR101321627B1 (ko) 변속기
CN210034363U (zh) 汽车变速器壳体润滑油路装置
US20140230422A1 (en) Transmission Thrust Washer with Circulation Circuit
EP4001649B1 (en) Crankshaft,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device
CN204037339U (zh) 汽车传动轴中间支撑托架总成
CN201031716Y (zh) 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离心过滤装置
CN108561542B (zh) 减速器轴承润滑结构
CN110206609A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导油结构
CN111271440B (zh) 汽车变速器轴系润滑机构
JP2003139220A (ja) ウォームホイ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696214B2 (en) Drawn bushing, particularly in form of a raceway bushing for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14857251A (zh) 一种变速器轴组件的润滑结构
CN110067849A (zh) 汽车变速器壳体润滑油路结构
CN110107682A (zh) 汽车变速器内轴系润滑导油结构
CN210034351U (zh) 两挡电动变速器的输入轴结构
CN203476708U (zh) 支承构件以及包括这种支承构件的压缩机
CN109973634A (zh) 一种变速器润滑装置
CN216555281U (zh) 一体式的导油嘴及其润滑结构
CN213176048U (zh) 车载空调压缩机的曲轴
CN219866134U (zh) 一种高速行星齿轮减震降噪结构
CN218543028U (zh) 一种单筒减振器的扣压封口定位装置
CN217502297U (zh) 一种齿轮箱低速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