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27010U - 一种悬置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置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27010U
CN210027010U CN201822172429.5U CN201822172429U CN210027010U CN 210027010 U CN210027010 U CN 210027010U CN 201822172429 U CN201822172429 U CN 201822172429U CN 210027010 U CN210027010 U CN 210027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bracket
damping
subassembly
underse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7242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运延
吴玉婷
王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BYD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BYD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BYD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BYD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7242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27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27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27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置装置,包括悬置下支座和悬置上支座,所述悬置上支座和所述悬置下支座通过一级减振组件连接,所述悬置装置还包括二级减振组件,所述二级减振组件的一端固定在车身上,所述二级减振组件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悬置下支座的上方,所述一级减振组件失效时,所述二级减振组件向所述悬置下支座方向移动且与所述悬置下支座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的悬置装置进行改进,在原有的一级减振组件的基础上增加二级减振组件,克服了原有一级减振组件失效时上方发动机或驾驶室与下方结构干涉的缺点,利用新增的二级减振组件限制上方发动机或驾驶室的下移,加强整体悬置装置的减振限位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悬置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附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悬置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悬置装置大多采用气囊弹簧和高度调节阀配合来限位,当发动机或驾驶室下移时,高度调节阀调节气囊弹簧的进气量,从而抬升气囊弹簧,以达到限制发动机或驾驶室位置的目的,同时也起到减振缓冲的作用。然而当气囊没气时,发动机或驾驶室会有较大的下移量,容易造成与下方结构干涉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附件领域,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的悬置装置进行改进,在原有的一级减振组件的基础上增加二级减振组件,克服了原有一级减振组件失效时上方发动机或驾驶室会与下方结构干涉的缺点,利用新增的二级减振组件限制上方发动机或驾驶室的下移,加强整体悬置装置的减振限位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置装置,包括悬置下支座和悬置上支座,所述悬置上支座和所述悬置下支座通过一级减振组件连接,所述悬置装置还包括二级减振组件, 所述二级减振组件的一端固定在车身上,所述二级减振组件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悬置下支座的上方,所述一级减振组件失效时,所述二级减振组件向所述悬置下支座方向移动且与所述悬置下支座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二级减振组件包括限位结构和支架,所述限位结构为弹性件,所述限位结构固定在所述支架的下方,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车身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结构向所述悬置下支座方向移动且与所述悬置下支座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结构为圆柱状或者立方体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一级减振组件包括气囊弹簧,所述气囊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悬置上支座和所述悬置下支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一级减振组件还包括高度调节阀,所述高度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一级减振组件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高度调节阀一端固定在所述悬置下支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气囊弹簧的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一级减振组件的失效情况包括所述一级减振组件所能支撑的最大压力小于施加在所述一级减振组件上的压力,或者所述一级减振组件中的气囊弹簧漏气,或者所述一级减振组件中的气囊弹簧处于充气不足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一级减振组件还包括横向减振器、液压锁和锁体支架,所述锁体支架与所述气囊弹簧固定连接并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悬置上支座固定在所述车身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悬置上支座还包括第一销轴,所述液压锁通过所述第一销轴固定在所述悬置上支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液压锁固定在所述锁体支架上,所述横向减振器一端与所述悬置下支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锁体支架铰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横向减振器与所述悬置下支座的连接处以及所述横向减振器与所述锁体支架的连接处分别套有橡胶衬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横向减振器还包括第二销轴,所述高度调节阀通过所述第二销轴固定在所述气囊弹簧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包括驾驶室、车身和车架,还包括所述的悬置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置装置对现有的悬置装置进行了改进,在现有的一级减振组件的基础上增加二级减振组件,克服了现有一级减振组件失效时上方发动机或驾驶室会与下方结构干涉的缺点,利用新增的二级减振组件限制上方发动机或驾驶室的下移,加强整体悬置装置的减振限位效果。当一级减振组件失效,即一级减振组件所能支撑的最大压力小于施加在其上的压力,或者一级减振组件中的气囊弹簧漏气或者处于充气不足状态时,一级减振组件的减振限位能力会大幅度降低,此时其上的发动机或驾驶室会有较大的下跳量,使得与下方的其余结构干涉。而此时新增的二级减振组件会在上方发动机或驾驶室下移的过程中,其限位结构与下悬置支座接触并阻止发动机或驾驶室的下移趋势,提高了整体悬置装置的减振限位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悬置装置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悬置装置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减振组件结构图。
图中标记如下:
1为悬置下支座,2为横向减振器,3为二级减振组件,4为悬置上支座,5为液压锁,6为锁体支架,7为高度调节阀,8为气囊弹簧,9为限位结构,10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 /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如图1-图3所述,本实施方式中,该种悬置装置包括悬置下支座1和悬置上支座4,悬置上支座4和悬置下支座1通过一级减振组件5-8连接,悬置装置还包括二级减振组件3,二级减振组件3的一端固定在车身上,另一端置于悬置下支座1的上方,一级减振组件5-8失效时,二级减振组件3向悬置下支座1方向移动且与悬置下支座1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置装置对现有的悬置装置进行了改进,在现有的一级减振组件的基础上增加二级减振组件,克服了现有一级减振组件失效时上方发动机或驾驶室会与下方结构干涉的缺点,利用新增的二级减振组件限制上方发动机或驾驶室的下移,加强整体悬置装置的减振限位效果。当一级减振组件失效,即一级减振组件所能支撑的最大压力小于施加在其上的压力,或者一级减振组件中的气囊弹簧漏气或者处于充气不足状态时,一级减振组件的减振限位能力会大幅度降低,此时其上的发动机或驾驶室会有较大的下跳量,使得与下方的其余结构干涉。而此时新增的二级减振组件会在上方发动机或驾驶室下移的过程中,其限位结构与下悬置支座接触并阻止发动机或驾驶室的下移趋势,提高了整体悬置装置的减振限位能力。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二级减振组件3包括限位结构9和支架10,限位结构9为弹性件,限位结构9固定在支架10的下方,支架10固定在车身上。
本实施方式中,限位结构可为橡胶垫,通过螺纹连接或其它方式固定在支架上,再将该二级减振组件整体固定在车身上,车身连接上方发动机或者驾驶室。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限位结构9向悬置下支座1方向移动且与悬置下支座1接触。
本实施方式中,当车身受到一定压力,即发动机或驾驶室向下运动时,连接在其上的二级减振组件的限位结构会与悬置下支座接触,阻止其下移运动,同时减弱传递到下方结构的冲击载荷与振动,悬置下支座与下方的其余结构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限位结构9为圆柱状或者立方体形状。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一级减振组件5-8包括气囊弹簧8,气囊弹簧8的两端分别连接悬置上支座4和悬置下支座1。
本实施方式中,当车身受到一定压力,即发动机或驾驶室向下运动时,气囊弹簧在车身和悬置下支座之间起到一定的支撑限位作用,防止发动机或驾驶室与下方的结构干涉,同时也起到了减振缓冲的作用。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一级减振组件5-8还包括高度调节阀7,高度调节阀7用于调节一级减振组件5-8高度。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高度调节阀7一端固定在悬置下支座1上,另一端固定在气囊弹簧8的端部。
本实施方式中,利用高度调节阀调节气囊弹簧的进气量,从而抬升气囊弹簧,保证其具有一定的限位减振支撑效果。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一级减振组件5-8的失效情况包括一级减振组件5-8所能支撑的最大压力小于施加在其上的压力,或者一级减振组件5-8中的气囊弹簧8漏气或者处于充气不足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所谓一级减振组件的失效情况至少包括以下三种:一为施加在悬置上支座上的压力大于一级减振组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其中一级减振组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根据各结构材料特点实际设定;二为气囊弹簧由于破损等漏气;三为由于一级减振组件其余结构损坏或故障等导致气囊弹簧充气不足。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一级减振组件5-8还包括横向减振器2、液压锁5和锁体支架6,锁体支架6与气囊弹簧8固定连接并一体成型。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悬置上支座4固定在车身上。
本实施方式中,一级减振组件通过悬置上支座固定在车身上,从而发挥其减振缓冲作用。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悬置上支座4还包括第一销轴,液压锁5通过第一销轴固定在悬置上支座4上。
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在悬置上支座上的液压锁用于锁紧发动机或驾驶室。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液压锁5固定在锁体支架6上,横向减振器2一端与悬置下支座1铰接,另一端与锁体支架6铰接。
本实施方式中,横向减振器一端与悬置下支座铰接,另一端与锁体支架铰接,在保持其运动余量的同时,也发挥良好的减振防侧倾效果。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横向减振器2与悬置下支座1的连接处以及横向减振器2 与锁体支架6的连接处分别套有橡胶衬套。
本实施方式中,橡胶衬套可用橡胶球绞代替,用来保护横向减振器,避免冲击载荷直接传递到其上导致损坏。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横向减振器2还包括第二销轴,高度调节阀7通过第二销轴固定在气囊弹簧8的端部。
工作过程:该种悬置在工作时,悬置上支座4和二级减速件3均安装在车身上,悬置下支座1紧固连接在车架上,液压锁5通过悬置上支座4上的销轴固定在其上并锁紧其上的发动机或驾驶室,气囊弹簧8的下端铰接在悬置下支座1上,上端和锁体支架6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横向减振器2一端与悬置下支座1铰接,一端与锁体支架6铰接,而高度调节阀7一端固定在悬置下支座1上,另一端固定在横向减振器2的销轴上。
当发动机或驾驶室承受冲击载荷下移时,施加给其下的一级减振组件5-8一个压力,此时高度调节阀7通过调节气囊弹簧8的进气量,抬升气囊弹簧8,从而削弱其所承受的压力,达到减振缓冲的效果。而当一级减振组件5-8失效时,即:一施加在悬置上支座上4的压力大于一级减振组件5-8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其中一级减振组件5-8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根据各结构材料特点实际设定;二气囊弹簧8由于破损等漏气;三为由于一级减振组件5-8其余结构损坏或故障等导致气囊弹簧8充气不足,当发动机或驾驶室承受冲击载荷下移时,带动二级减振组件3下移使得其与悬置下支座1接触,从而阻止了发动机或驾驶室的下移运动,以达到减振缓冲的效果。其中,二级减振组件3由限位结构9和支架10构成,限位结构9可为橡胶垫或其它弹性材料并固定在支架10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置装置对现有的悬置装置进行了改进,在现有的一级减振组件的基础上增加二级减振组件,克服了现有一级减振组件失效时上方发动机或驾驶室会与下方结构干涉的缺点,利用新增的二级减振组件限制上方发动机或驾驶室的下移,加强整体悬置装置的减振限位效果。当一级减振组件失效,即一级减振组件所能支撑的最大压力小于施加在其上的压力,或者一级减振组件中的气囊弹簧漏气或者处于充气不足状态时,一级减振组件的减振限位能力会大幅度降低,此时其上的发动机或驾驶室会有较大的下跳量,使得与下方的其余结构干涉。而此时新增的二级减振组件会在上方发动机或驾驶室下移的过程中,其限位结构与下悬置支座接触并阻止发动机或驾驶室的下移趋势,提高了整体悬置装置的减振限位能力。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悬置装置,包括悬置下支座和悬置上支座,所述悬置上支座和所述悬置下支座通过一级减振组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装置还包括二级减振组件,所述二级减振组件的一端固定在车身上,所述二级减振组件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悬置下支座的上方,所述一级减振组件失效时,所述二级减振组件向所述悬置下支座方向移动且与所述悬置下支座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减振组件包括限位结构和支架,所述限位结构为弹性件,所述限位结构固定在所述支架的下方,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车身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向所述悬置下支座方向移动且与所述悬置下支座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圆柱状或者立方体形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减振组件包括气囊弹簧,所述气囊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悬置上支座和所述悬置下支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减振组件还包括高度调节阀,所述高度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一级减振组件高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阀一端固定在所述悬置下支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气囊弹簧的端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减振组件的失效情况包括所述一级减振组件所能支撑的最大压力小于施加在所述一级减振组件上的压力,或者所述一级减振组件中的气囊弹簧漏气,或者所述一级减振组件中的气囊弹簧处于充气不足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减振组件还包括横向减振器、液压锁和锁体支架,所述锁体支架与所述气囊弹簧固定连接并一体成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上支座固定在所述车身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上支座还包括第一销轴,所述液压锁通过所述第一销轴固定在所述悬置上支座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锁固定在所述锁体支架上,所述横向减振器一端与所述悬置下支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锁体支架铰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减振器与所述悬置下支座的连接处以及所述横向减振器与所述锁体支架的连接处分别套有橡胶衬套。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减振器还包括第二销轴,所述高度调节阀通过所述第二销轴固定在所述气囊弹簧的端部。
15.一种车辆,包括驾驶室、车身和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悬置装置。
CN201822172429.5U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悬置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210027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72429.5U CN210027010U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悬置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72429.5U CN210027010U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悬置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27010U true CN210027010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43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72429.5U Active CN210027010U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悬置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2701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6308A (zh) * 2020-04-08 2020-08-25 浙江勤泽美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降噪油污冲洗车
CN114701576A (zh) * 2022-04-02 2022-07-05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后悬空气弹簧减振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6308A (zh) * 2020-04-08 2020-08-25 浙江勤泽美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降噪油污冲洗车
CN114701576A (zh) * 2022-04-02 2022-07-05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后悬空气弹簧减振装置
CN114701576B (zh) * 2022-04-02 2023-10-27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后悬空气弹簧减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73045B (zh) 组合弹簧补偿悬挂装置
US6378881B2 (en) Wheel suspension for a vehicle
CN210027010U (zh) 一种悬置装置及车辆
KR19990041125A (ko) 자동차의 현가장치
KR100795553B1 (ko) 소형차용 현가장치
CN108706055B (zh) 一种重卡驾驶室前悬置装置及汽车
CN201205932Y (zh) 一种带有减振功能的半挂车鹅颈牵引销总成
CN212555725U (zh) 一种集成变刚度气动阻尼半挂车空气悬架
EP2076423B1 (en) Cab suspension system
WO2020224326A1 (zh) 一种独立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CN210101232U (zh) 一种独立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US11548336B1 (en) Suspension system having rebound control for a vehicle
US8517456B1 (en) Cab suspension member for terminal tractors
JP4810860B2 (ja) 懸架装置
KR100667424B1 (ko) 보조 풀 범프 구속 수단을 구비한 차량용 현가장치
KR100579227B1 (ko) 자동차의 후륜 현가장치
CN110281722B (zh) 一种独立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JP5504733B2 (ja) 荷台防振構造
CN215096870U (zh) 一种汽车悬架的减震板托结构
KR0120252Y1 (ko) 자동차용 현가장치
KR200140934Y1 (ko) 거친도로에 적합한 현가장치
KR100261428B1 (ko) 자동차의 현가장치
KR20240002065A (ko) 차량의 독립현가 스프링식 쇽업소버 댐퍼 연결힌지 구조
KR100192406B1 (ko) 현가장치의 스트러트 인슐레이터
CN116834490A (zh) 减震悬挂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