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21021U - 上肢功能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上肢功能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21021U
CN210021021U CN201920416279.XU CN201920416279U CN210021021U CN 210021021 U CN210021021 U CN 210021021U CN 201920416279 U CN201920416279 U CN 201920416279U CN 210021021 U CN210021021 U CN 2100210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cushion
backrest
training device
upper lim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1627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世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41627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210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210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2102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上肢功能训练装置,包括坐垫、靠背和手臂支撑组件,坐垫的中部通过旋转轴与靠背连接,坐垫的底部并位于旋转轴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通过液压升降杆与坐垫连接,手臂支撑组件设置在靠背上,手臂支撑组件包括连接部、球形万向节、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连接部的一端与靠背连接,另一端通过球形万向节与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通过球形万向节与第二支撑板连接,球形万向节内设置有检测手臂支撑组件运动位置的传感器组件,传感器组件和液压升降杆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上肢功能训练装置结构简单,运动模式多样,趣味性强,患者主导性强。

Description

上肢功能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肢功能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脑卒中患者80%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残障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早期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生命体特征稳定即可开始康复训练。目前现有的脑卒中患者康复器具虽然可改善患者功能障碍,但缺乏患者的主动参与、运动模式单一和趣味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肢功能训练装置,其结构简单,运动模式多样,趣味性强,患者主导性强。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上肢功能训练装置,包括坐垫、靠背和手臂支撑组件,所述坐垫的中部通过旋转轴与所述靠背连接,所述旋转轴平行于水平面,所述坐垫可沿所述旋转轴的轴线相对于所述靠背转动,所述坐垫的底部并位于所述旋转轴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支撑腿通过液压升降杆与所述坐垫连接,所述手臂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靠背上,所述手臂支撑组件包括连接部、球形万向节、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靠背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球形万向节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球形万向节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所述球形万向节内设置有检测所述手臂支撑组件运动位置的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和所述液压升降杆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上肢功能训练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球形万向节包括球形轴和传承轴,所述传承轴内设有容纳所述球形轴的容纳腔,所述球形轴卡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球形轴连接,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位置传感器和触发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的数量有四个,呈十字形交叉分布在所述球形轴的表面,在所述手臂支撑组件位于初始位置时,四个所述位置传感器分别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排布,所述触发传感器可择一与所述位置传感器感应。
作为上肢功能训练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四个所述位置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三传感器和所述第四传感器沿竖直方向上下排布,当所述球形万向节转动时所述触发传感器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感应时,所述坐垫沿第一方向绕所述旋转轴的轴线转动;当所述球形万向节转动时所述触发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感应时,所述坐垫沿第二方向绕所述旋转轴的轴线转动;当所述球形万向节转动时所述触发传感器与所述第三传感器感应时,所述坐垫沿竖直方向上升;当所述球形万向节转动时所述触发传感器与所述第四传感器感应时,所述坐垫沿竖直方向下降。
作为上肢功能训练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坐垫的下表面间隔设置支撑底座,所述第一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支撑腿远离所述液压升降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底座固定连接。
作为上肢功能训练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坐垫下表面设置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一端与所述坐垫的中部连接,另一端抵接地面或支撑底座的支撑面。
作为上肢功能训练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靠背包括靠背本体,所述靠背本体的一端通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坐垫连接,另一端连接滑轨,所述连接部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滑轨之间设置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选择性将所述连接部锁定在所述滑轨上。
作为上肢功能训练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球形万向节之间设置伸缩杆。
作为上肢功能训练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均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开口朝向背离地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还设置用于绑定人手臂的绑带。
作为上肢功能训练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靠背上设置有将人身体部分绑定在所述靠背上的安全保护带。
作为上肢功能训练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靠背上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手臂支撑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手臂支撑组件的球形万向节内设置传感器,上肢动作时,球形万向节转动会给传感器组件信号,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控制液压升降杆升降动作,以驱动坐垫转动或者升降,实现不同的运动模式,此结构可以由患者上肢动作主导运动模式,提升了趣味性,更便于患者康复训练。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肢功能训练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臂支撑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的分布位置示意图(初始位置时)。
图中:
1、坐垫;2、靠背;21、靠背本体;22、滑轨;3、手臂支撑组件;31、连接部;32、球形万向节;321、球形轴;322、传承轴;33、第一支撑板;331、弧形槽;34、第二支撑板;4、旋转轴;5、第一支撑腿;6、第二支撑腿;7、液压升降杆;8、位置传感器;81、第一传感器;82、第二传感器;83、第三传感器;84、第四传感器;9、触发传感器;10、支撑底座;11、限位架;12、伸缩杆;13、绑带;14、安全保护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肢功能训练装置,包括坐垫1、靠背2和手臂支撑组件3,所述坐垫1的中部通过旋转轴4与所述靠背2连接,所述旋转轴4平行于水平面,所述坐垫1可沿所述旋转轴4的轴线相对于所述靠背2转动,所述坐垫1的底部并位于所述旋转轴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腿5和第二支撑腿6,所述第一支撑腿5和所述第二支撑腿6通过液压升降杆7与所述坐垫1连接,所述手臂支撑组件3设置在所述靠背2上,所述手臂支撑组件3包括连接部31、球形万向节32、第一支撑板33和第二支撑板34,所述连接部31的一端与所述靠背2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球形万向节32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3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球形万向节32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4连接,所述球形万向节32内设置有检测所述手臂支撑组件3运动位置的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和所述液压升降杆7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在手臂支撑组件3的球形万向节32内设置传感器组件,上肢动作时,球形万向节32转动会给传感器组件信号,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控制液压升降杆7升降动作,以驱动坐垫1转动或者升降,实现不同的运动模式,此结构可以由患者上肢动作主导运动模式,提升了趣味性,更便于患者康复训练。另外,两个球形万向节32可进行水平和垂直的结合移动,实行多种运动模式的设定,使手臂可做内收外展和屈伸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腿5和第二支撑腿6均为X型支撑腿,即包括两个支撑杆,其中一个支撑杆的上端与靠背2的下端固定连接,另一个支撑杆的上端通过所述液压升降杆7与坐垫1底部连接,两个支撑杆中部相交并固定,两个支撑杆的下端均与地面或者支撑面抵接。X型支撑腿支撑更加平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球形万向节32包括球形轴321和传承轴322,所述传承轴322内设有容纳所述球形轴321的容纳腔,所述球形轴321卡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连接部31与所述球形轴321连接,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位置传感器8和触发传感器9,所述位置传感器8的数量有四个,呈十字形交叉分布在所述球形轴321的表面,在所述手臂支撑组件3位于初始位置时,四个所述位置传感器8分别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排布,所述触发传感器9可择一与所述位置传感器8感应。
如图3所示,四个所述位置传感器8分别为第一传感器81、第二传感器82、第三传感器83和第四传感器84,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81和第二传感器82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三传感器83和所述第四传感器84沿竖直方向上下排布,当所述球形万向节32转动时所述触发传感器9与所述第一传感器81感应时,所述坐垫1沿第一方向绕所述旋转轴4的轴线转动;当所述球形万向节32转动时所述触发传感器9与所述第二传感器82感应时,所述坐垫1沿第二方向绕所述旋转轴4的轴线转动;当所述球形万向节32转动时所述触发传感器9与所述第三传感器83感应时,所述坐垫1沿竖直方向上升;当所述球形万向节32转动时所述触发传感器9与所述第四传感器84感应时,所述坐垫1沿竖直方向下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靠背2上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手臂支撑组件3。两个手臂支撑组件3分别用于支撑患者的左右手。
另外,每个球形万向节32上还设置调节螺钉,具体地,传承轴322上开设螺纹孔,调节螺钉穿过螺纹孔选择性抵紧位于容纳腔内的球形轴321,使球形轴321选择性转动。通过调节螺母可固定球形万向节32,使第一支撑板33和第二支撑板34实现独立转动,实现不同的训练模式。
一实施例中,所述坐垫1的下表面间隔设置支撑底座10,所述第一支撑腿5和所述第二支撑腿6远离所述液压升降杆7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底座10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支撑底座10,可以便于移动整个上肢功能训练装置。
一实施例中,所述坐垫1下表面设置有限位架11,所述限位架11的一端与所述坐垫1的中部连接,另一端抵接地面或支撑底座10的支撑面。通过设置限位架11,可以增加坐垫1绕旋转轴4转动时的稳定性。
一实施例中,所述靠背2包括靠背本体21,所述靠背本体21的一端通过所述旋转轴4与所述坐垫1连接,另一端连接滑轨22,所述连接部31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22上,所述连接部31与所述滑轨22之间设置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选择性将所述连接部31锁定在所述滑轨22上。通过设置滑轨22,并将连接部31滑动设置在滑轨22上,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身高调整手臂支撑组件3的位置,提升训练时的舒适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31与所述球形万向节32之间设置伸缩杆12。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33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4上均设置有弧形槽331,所述弧形槽331的开口朝向背离地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33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4上还设置用于绑定人手臂的绑带13。通过设置弧形槽331,可便于支撑不同患者的不同大小的手臂,而设置绑带13,还可以防止手臂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槽331的半径为6cm。
一实施例中,所述靠背2上设置有将人身体部分绑定在所述靠背2上的安全保护带14。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上肢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靠背和手臂支撑组件,所述坐垫的中部通过旋转轴与所述靠背连接,所述旋转轴平行于水平面,所述坐垫可沿所述旋转轴的轴线相对于所述靠背转动,所述坐垫的底部并位于所述旋转轴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支撑腿通过液压升降杆与所述坐垫连接,所述手臂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靠背上,所述手臂支撑组件包括连接部、球形万向节、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靠背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球形万向节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球形万向节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所述球形万向节内设置有检测所述手臂支撑组件运动位置的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和所述液压升降杆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万向节包括球形轴和传承轴,所述传承轴内设有容纳所述球形轴的容纳腔,所述球形轴卡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球形轴连接,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位置传感器和触发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的数量有四个,呈十字形交叉分布在所述球形轴的表面,在所述手臂支撑组件位于初始位置时,四个所述位置传感器分别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排布,所述触发传感器可择一与所述位置传感器感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肢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位置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三传感器和所述第四传感器沿竖直方向上下排布,当所述球形万向节转动时所述触发传感器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感应时,所述坐垫沿第一方向绕所述旋转轴的轴线转动;当所述球形万向节转动时所述触发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感应时,所述坐垫沿第二方向绕所述旋转轴的轴线转动;当所述球形万向节转动时所述触发传感器与所述第三传感器感应时,所述坐垫沿竖直方向上升;当所述球形万向节转动时所述触发传感器与所述第四传感器感应时,所述坐垫沿竖直方向下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的下表面间隔设置支撑底座,所述第一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支撑腿远离所述液压升降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底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下表面设置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一端与所述坐垫的中部连接,另一端抵接地面或支撑底座的支撑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包括靠背本体,所述靠背本体的一端通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坐垫连接,另一端连接滑轨,所述连接部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滑轨之间设置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选择性将所述连接部锁定在所述滑轨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球形万向节之间设置伸缩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均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开口朝向背离地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还设置用于绑定人手臂的绑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上肢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上设置有将人身体部分绑定在所述靠背上的安全保护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上肢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上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手臂支撑组件。
CN201920416279.XU 2019-03-29 2019-03-29 上肢功能训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210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6279.XU CN210021021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上肢功能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6279.XU CN210021021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上肢功能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21021U true CN210021021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57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1627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21021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上肢功能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2102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8963A (zh) * 2020-03-31 2020-07-10 太和县卡巴拉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臂康复训练装置
CN111743701A (zh) * 2020-06-30 2020-10-09 中山市中医院 一种康复座椅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8963A (zh) * 2020-03-31 2020-07-10 太和县卡巴拉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臂康复训练装置
CN111743701A (zh) * 2020-06-30 2020-10-09 中山市中医院 一种康复座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21021U (zh) 上肢功能训练装置
KR20140102394A (ko) 체중을 이용한 요추 감압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7477878U (zh) 一种锻炼腰腹力量的安全健身设备
CN210750108U (zh) 一种脚踏可拆卸式下肢康复器及康复训练床
CN216012935U (zh) 一种粗孔高回弹海绵的回弹率测试仪
CN111904752B (zh) 一种护理用下肢抬高装置
CN102691702B (zh) 一种对接锁紧装置
CN213076438U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用训练装置
CN213347643U (zh) 一种用于重症患者早期活动锻炼装置
CN103315879A (zh) 一种改变重心位置实现摆动的健身装置
CN208481624U (zh) 一种具有头部翻折防护功能的护理床
CN109528438B (zh) 一种多连杆式骨折康复设备
CN209188016U (zh) 一种体育老师训练用腹肌板
CN204766366U (zh) 一种新型偏瘫站立训练床
CN213759380U (zh) 一种足底按摩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艾灸床
CN211131933U (zh) 一种检查起立床
CN111195419A (zh) 一种医疗康复用上肢恢复训练装置
CN219721110U (zh) 一种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
CN215350396U (zh) 一种儿童神经康复架
CN215025702U (zh) 一种军事训练考核用仰卧起坐板
CN219480680U (zh) 一种卧式动态扭腰训练用腰枕
CN219089974U (zh) 卧床患者的腰部防护装置
CN207493118U (zh) 一种体育用腹肌板
CN219397961U (zh) 一种具有侧翻功能的护理床
CN221061090U (zh) 一种脚部抬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