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20036U - 拉手机构和医用床 - Google Patents

拉手机构和医用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20036U
CN210020036U CN201920180057.2U CN201920180057U CN210020036U CN 210020036 U CN210020036 U CN 210020036U CN 201920180057 U CN201920180057 U CN 201920180057U CN 210020036 U CN210020036 U CN 210020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seat
pull rod
base
j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8005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宇豪
沈益
杨雨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ghui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ghui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ghui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ghui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8005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20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20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200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手机构和包括该拉手机构的医用床,涉及医用设备领域,用于解决现有医用床的拉手无法灵活调整使用状态和使用位置的问题。该拉手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基座、旋转座和夹紧座,设于基座、旋转座和夹紧座的内部空间的中轴,与中轴一起紧固基座、旋转座和夹紧座的凸轮手柄,以及穿过夹紧座和旋转座、伸入中轴的拉杆。通过凸轮手柄转动实现基座、旋转座和夹紧座之间的压紧和松开,进而锁紧和松开拉杆。当基座、旋转座和夹紧座之间松开时,拉杆可转动以调整使用位置,或带动旋转座和夹紧座相对基座转动以在使用状态和隐藏状态之间切换,实现灵活调整拉杆的使用状态和使用位置,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拉手机构和医用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拉手机构和包括该拉手机构的医用床。
背景技术
医用床的两侧通常会设置拉手以方便患者扶用。现有医用床的拉手一般只能拉到一个单一的使用位置,无法适应不同患者的不同需求。有些医用床的拉手可以调整,但调节不方便,多次调节后可能发生卡死或无法固定的问题,影响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手机构和包括该拉手机构的医用床,可以灵活调整使用状态和使用位置,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拉手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基座、旋转座和夹紧座,所述基座的内壁设有内肩台、端面设有第一齿面,所述旋转座的第一端的端面设有咬合所述第一齿面的第二齿面、第二端的侧壁设有第一缺槽,所述夹紧座的第一端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缺槽拼合成第一插孔的第二缺槽、第二端的端面设有通孔;中轴,位于所述基座、旋转座和夹紧座的内部空间,所述中轴的第一端的外壁设有抵顶所述内肩台的外肩台、侧壁设有对应所述第一插孔的第二插孔、第二端的端面设有对应所述通孔的安装孔;拉杆,具有轴段,所述轴段自所述第一插孔伸入所述第二插孔;以及凸轮手柄,具有旋转轴、套设于所述旋转轴外、且能以所述旋转轴为支点转动的偏心轮、和第一端垂直连接所述旋转轴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第二端自所述通孔伸入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孔,所述偏心轮抵顶所述连接段,随所述偏心轮转动,所述拉杆锁紧和松开。
优选地,上述的拉手机构中,所述偏心轮的外周面各点到所述旋转轴的轴心的径向厚度渐变,随所述偏心轮的最大径向厚度抵顶所述连接段,所述第一插孔夹紧所述轴段,所述第二齿面咬紧所述第一齿面,所述拉杆锁紧;随所述偏心轮的最大径向厚度转离所述连接段,所述第一插孔松开所述轴段,所述第二齿面松开所述第一齿面,所述拉杆可绕所述轴段转动,和带动所述旋转座相对所述基座转动。
优选地,上述的拉手机构中,随所述拉杆绕所述轴段转动,所述拉杆可在使用状态下的不同使用位置之间切换;随所述拉杆带动所述旋转座相对所述基座转动,所述拉杆可在使用状态和隐藏状态之间切换。
优选地,上述的拉手机构中,所述第一插孔为多边形孔,所述轴段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多边形孔相适配的凸起部;当所述偏心轮的最大径向厚度抵顶所述连接段,所述第一插孔夹紧所述凸起部;当所述偏心轮的最大径向厚度转离所述连接段,所述凸起部可抽离所述第一插孔,使所述轴段在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中转动。
优选地,上述的拉手机构中,所述第一插孔为方形孔,所述凸起部为与所述方形孔相适配的方形凸起部。
优选地,上述的拉手机构中,所述凸轮手柄包括与所述偏心轮连接的作动段,所述作动段可带动所述偏心轮绕所述旋转轴转动。
优选地,上述的拉手机构中,所述连接段和所述安装孔之间螺纹配合。
优选地,上述的拉手机构中,所述旋转座的第二端的侧壁设有对应所述第一缺槽的第三缺槽,所述夹紧座的第一端的侧壁设有对应所述第二缺槽的第四缺槽,所述第四缺槽与所述第三缺槽拼合成对应所述第一插孔的第三插孔;所述轴段的第二端自所述第三插孔伸出,且所述轴段的第二端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将所述轴段的第二端限位于所述第三插孔的一侧。
优选地,上述的拉手机构中,所述拉杆包括与所述轴段的第一端连接的拉手段,所述拉手段将所述轴段的第一端限位于所述第一插孔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医用床,所述医用床包括:床体和上述的拉手机构,所述拉手机构通过所述基座装配于所述床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凸轮手柄的连接段与中轴固定连接,紧固基座、旋转座和夹紧座;
通过凸轮手柄的偏心轮转动实现拉杆锁紧和松开,当偏心轮的最大径向厚度抵顶连接段,则夹紧座和旋转座通过第一插孔夹紧拉杆的轴段,且旋转座和基座的齿面咬紧不松动,从而锁紧拉杆;
随着偏心轮的最大径向厚度转离连接段,夹紧座、旋转座和基座之间渐渐松开,则第一插孔不再夹紧拉杆的轴段,旋转座和基座的齿面也不再咬紧,拉杆可以绕其轴段转动以调整使用位置,或者带动夹紧座和旋转座一起相对基座转动,以在使用状态和隐藏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实现灵活调整使用状态和使用位置,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实施例中拉手机构的爆炸图;
图2示出图1中基座、旋转座、夹紧座、中轴和凸轮手柄的放大图;
图3示出实施例中基座的剖视图;
图4示出实施例中旋转座的剖视图;
图5示出实施例中夹紧座的剖视图;
图6示出实施例中中轴的剖视图;
图7示出实施例中拉手机构的装配图;
图8示出实施例中拉手机构的剖视图;
图9示出实施例中拉手机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示出实施例中拉手机构的隐藏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图1示出实施例中拉手机构的爆炸图,图2示出其中基座、旋转座、夹紧座、中轴和凸轮手柄的放大图,图3示至图6分别示出其中基座、旋转座、夹紧座、中轴的剖视图,图7和图8分别示出拉手机构的装配图和剖视图。结合图1至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拉手机构包括:
依次设置的基座1、旋转座2和夹紧座3,基座1、旋转座2和夹紧座3均呈中空的筒形,且均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仅用于区分部件相对的两端,并不对方向、顺序等造成限制。
基座1的内壁设有内肩台11、端面设有第一齿面12。具体来说,内肩台11设于基座1的第二端1b的内壁,第一齿面12设于基座1的第二端1b的端面,基座1的第一端1a用于固定于需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拉手机构的物体上,如可固定于医用床上。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内肩台11是围绕基座1的内壁一圈设置的环形内肩台,在其他实施例中,内肩台11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内肩台,只要其自基座1的内壁向基座1的内部空间延伸,形成连续或间断的径向内缩的台阶结构即可。
旋转座2的第一端2a的端面设有咬合第一齿面12的第二齿面21、第二端2b的侧壁设有第一缺槽22。第一缺槽22从旋转座2的第二端2b的端面向其第一端2a开设,开设尺寸需视拉杆5的轴段51尺寸而定。
夹紧座3的第一端3a的侧壁设有与第一缺槽22拼合成第一插孔2231的第二缺槽31、第二端3b的端面设有通孔32。第二缺槽31从夹紧座3的第一端3a的端面向其第二端3b开设,开设尺寸需视拉杆5的轴段51尺寸而定。其中,所述的拼合并不一定需要夹紧座3的第一端3a端面完全贴合旋转座2的第二端2b端面,也可以在夹紧座3的第一端3a端面与旋转座2的第二端2b端面间隔一定距离相对的状态下形成第一插孔2231。
中轴4,位于基座1、旋转座2和夹紧座3的内部空间,中轴4的第一端4a的外壁设有抵顶内肩台11的外肩台41、侧壁设有对应第一插孔2231的第二插孔42、第二端4b的端面设有对应通孔32的安装孔43。外肩台41的内径小于内肩台11的内径,使外肩台41可以抵顶内肩台11,对中轴4起到限位作用。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外肩台41是围绕中轴4的内壁一圈设置的环形内肩台,在其他实施例中,内肩台11可以是其他连续或间断的径向外扩的台阶结构。第二插孔42的位置与第一插孔2231相对,且尺寸大于第一插孔2231。安装孔43的位置与通孔32相对。
拉杆5,具有轴段51,轴段51自第一插孔2231伸入第二插孔42。其中,第一插孔2231的尺寸小于或等于轴段51的尺寸,确保锁紧时第一插孔2231夹紧轴段51;第二插孔42的尺寸可大于轴段51的尺寸,以方便调整使用位置时轴段51在第二插孔42内转动。
凸轮手柄6,具有旋转轴61、套设于旋转轴61外、且能以旋转轴61为支点转动的偏心轮62、和第一端63a垂直连接旋转轴61的连接段63,连接段63的第二端63b自通孔32伸入安装孔43、并固定连接安装孔43,偏心轮62抵顶连接段63,随偏心轮62转动,拉杆5锁紧和松开。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轮手柄6还可以包括与偏心轮62连接的作动段65,作动段65供使用者操动,通过作动段65可带动偏心轮62绕旋转轴61转动。
连接段63的第二端63b与安装孔43之间可以通过螺纹配合实现紧固连接。在装配拉手机构时,可参照图8所示,将中轴4置于基座1、旋转座2和夹紧座3的内部空间,拉杆5从夹紧座3和旋转座2之间的第一插孔2231插入中轴,凸轮手柄6通过连接段63与中轴4螺接。随着连接段63与中轴4的螺接,凸轮手柄4将夹紧座3压向旋转座2方向,夹紧座3通过拉杆5的轴段51将旋转座2压向基座1方向,即在螺接力的作用下,凸轮手柄6、夹紧座3、拉杆5、旋转座2均沿图8中A方向移动。中轴4在螺接力的作用下沿与A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至连接段63与中轴4螺紧、且中轴4的外肩台41抵顶基座1的内肩台11,从而中轴4被限位,拉手机构装配完成。此时,夹紧座3的第二端3b的端面内壁与中轴4的第二端4b的端面外壁之间留有间距H,该间距H配合凸轮手柄6的偏心轮62的转动增大和减小,实现拉杆5的锁紧和松开。
具体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轴61和连接段63组成T字形的结构,连接段63上可以设置一凸起结构64,偏心轮62套设于旋转轴61外,偏心轮62始终抵顶凸起结构64。偏心轮62的外周面各点到旋转轴61的轴心O的径向厚度渐变,在偏心轮62绕旋转轴61转动过程中,偏心轮62的转动方向可参照图8中B方向所示,随偏心轮62的最大径向厚度L抵顶连接段63,第一插孔2231夹紧51轴段,第二齿面21咬紧第一齿面12,拉杆5锁紧。也即在偏心轮62转动到最大径向厚度L通过凸起结构64抵顶夹紧座3的过程中,夹紧座3与中轴4之间的间距H减小(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间距H减小至夹紧座3的第二端3b的端面内壁与中轴4的第二端4b的端面外壁压紧),向夹紧座3和旋转座2施加图示A方向的推压力,使夹紧座3和旋转座2通过第一插孔2231夹紧轴段51,且旋转座2通过第二齿面21咬紧基座1的第一齿面12,从而旋转座2相对基座1固定、且旋转座2和夹紧座3将拉杆5锁紧。
进一步的,随偏心轮62的最大径向厚度L转离连接段63,第一插孔2231松开轴段51,第二齿面21松开第一齿面12,拉杆5可绕轴段51转动,和带动旋转座2相对基座1转动。具体来说,在偏心轮62的最大径向厚度L渐渐转离凸起结构64的过程中,夹紧座3与中轴4之间的间距H增大,使得夹紧座3和旋转座2之间、以及旋转座2和基座1之间产生松动。此时第一插孔2231松开,不再夹紧轴段51,且第二齿面21和第一齿面12松开,不再咬紧。则拉杆5可以绕轴段51转动,参照图8所示箭头C方向,调整拉杆5的使用位置。并且,拉杆5可以带动旋转座2、夹紧座3、以及中轴4和凸轮手柄6一起绕基座1转动,参照图9所示箭头D方向,从而在图9所示的使用状态和图10所示的隐藏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拉杆5可以呈L形拉杆,L形拉杆5具有自轴段51倾斜延伸的拉手段54。所述的倾斜延伸是指拉手段54与轴段51之间具有一定夹角,可以垂直可以呈锐角可以呈钝角,以方便调整使用状态和使用位置时通过操作拉手段54带动轴段51。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拉手段54与轴段51垂直,以增加结构的稳固性,并方便操作拉手段54时力的传递。
也就是说,随拉杆5绕轴段51转动,拉杆5可在使用状态下的不同使用位置之间切换;随拉杆5带动旋转座2相对基座1转动,拉杆5可在使用状态和隐藏状态之间切换。使用时,拉手机构通过基座1装配于医用床7的侧面,拉杆5可以绕其轴段51转动以调整使用位置,如将拉杆5由图9所示的第一使用位置调整至箭头E所示的第二使用位置。拉杆5也可以沿其轴段51移动以调整使用高度,只要调整使用高度后第一插孔2231能夹紧轴段51即可。当不需要使用拉杆5时,可以先将拉杆5转动至箭头F所指方向,然后沿箭头D所示方向通过拉杆5带动旋转座2、夹紧座3、以及中轴4和凸轮手柄6一起转动,使拉手机构隐藏于医用床7的侧面,呈现如图10所示的状态。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孔2231为多边形孔,轴段51的第一端51a设有与该多边形孔的第一插孔2231相适配的凸起部52;当偏心轮62的最大径向厚度L抵顶凸起结构64,第一插孔2231夹紧凸起部52;当偏心轮62的最大径向厚度L转离凸起结构64,凸起部52可抽离第一插孔2231,使轴段51在第一插孔2231和第二插孔42中转动。通过多边形的第一插孔2231与相适配的多边形的凸起部52之间角部契合抵顶,保证拉杆5被锁紧时不会打滑产生轻微移动。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从简化工艺的角度出发,同时利用角部契合抵顶,第一插孔2231设计为方形孔,则凸起部52为与方形孔相适配的方形凸起部。当第一插孔2231的横截面和凸起部52的横截面是相适配的正方形时,拉杆5的使用位置可以以90°为单位调整,相当于拉杆5可以分别调整至朝向“前”、“后”、“左”、“右”的使用位置。当第一插孔2231的横截面和凸起部52的横截面是相适配的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等等,则拉杆5分别可以具有六个、八个使用位置。第一插孔2231的横截面和凸起部52的横截面的边数越多,拉杆5的使用位置调整越灵活。另外,由于凸起部52沿轴向具有一定厚度,因此拉杆5的使用高度也可以相应调整。凸起部52沿轴向的厚度越大,拉杆5的使用高度的调整范围越大,也即拉杆5可以相对基座1升高或降低,只要保证凸起部52的部分区域被第一插孔2231夹紧即可。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座2的第二端2b的侧壁设有对应第一缺槽22的第三缺槽23,夹紧座3的第一端3a的侧壁设有对应第二缺槽31的第四缺槽33,第四缺槽33与第三缺槽23拼合成对应第一插孔2231的第三插孔2333。第三插孔2333不需要特殊的形状,只要供轴段51伸出即可。轴段51的第二端51b自第三插孔2333伸出,且轴段51的第二端51b连接有限位件53,限位件53将轴段51的第二端51b限位于第三插孔2333的一侧。限位件53的尺寸大于第三插孔2333的尺寸,以确保拉杆5在调整使用位置时,轴段51的第二端51b不会脱离第三插孔2333。同时,拉手段54的尺寸大于第一插孔2231的尺寸,以将轴段51的第一端51a限位于第一插孔2231的一侧,确保拉杆5在调整使用位置时不会脱落。限位件53与轴段51的第二端51b之间可拆卸,当需要取出拉杆5,可以先取下限位件53,将轴段51抽离第一插孔2231即可。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医用床,该医用床的两侧装配有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拉手机构,供患者扶用。拉手机构可通过基座1的第一端1a固定于医用床的侧面,可参照图9和图10所示。该拉手机构可以灵活调整使用位置和使用高度,并在使用状态和隐藏状态之间切换,使拉手机构适应不同体型患者的各种不同的使用需求。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拉手机构至少具备以下优点:
通过凸轮手柄6的连接段63与中轴4固定连接,紧固基座1、旋转座2和夹紧座3;通过凸轮手柄6的偏心轮62转动实现拉杆5锁紧和松开。当偏心轮62的最大径向厚度L通过凸起结构64抵顶夹紧座3,夹紧座3与中轴4之间的间距H减小,使夹紧座3和旋转座2通过第一插孔2231夹紧拉杆5的轴段51,且旋转座2和基座1的齿面咬紧,从而锁紧拉杆5;随着偏心轮62的最大径向厚度L转离连接段,夹紧座3与中轴4之间的间距H增大,夹紧座3、旋转座2和基座1之间渐渐松开,则第一插孔2231不再夹紧拉杆5的轴段51,旋转座2和基座1的齿面也不再咬紧,拉杆5可以绕其轴段51转动以调整使用位置,或者带动夹紧座3和旋转座2、以及中轴4和凸轮手柄6一起相对基座1转动,以在使用状态和隐藏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实现灵活调整使用状态和使用位置,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拉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设置的基座、旋转座和夹紧座,所述基座的内壁设有内肩台、端面设有第一齿面,所述旋转座的第一端的端面设有咬合所述第一齿面的第二齿面、第二端的侧壁设有第一缺槽,所述夹紧座的第一端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缺槽拼合成第一插孔的第二缺槽、第二端的端面设有通孔;
中轴,位于所述基座、旋转座和夹紧座的内部空间,所述中轴的第一端的外壁设有抵顶所述内肩台的外肩台、侧壁设有对应所述第一插孔的第二插孔、第二端的端面设有对应所述通孔的安装孔;
拉杆,具有轴段,所述轴段自所述第一插孔伸入所述第二插孔;以及
凸轮手柄,具有旋转轴、套设于所述旋转轴外、且能以所述旋转轴为支点转动的偏心轮、和第一端垂直连接所述旋转轴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第二端自所述通孔伸入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孔,所述偏心轮抵顶所述连接段,当所述偏心轮绕所述旋转轴转动时所述拉杆锁紧和松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的外周面各点到所述旋转轴的轴心的径向厚度渐变,
当所述偏心轮的最大径向厚度抵顶所述连接段时,所述第一插孔夹紧所述轴段,所述第二齿面咬紧所述第一齿面,所述拉杆锁紧;
当所述偏心轮的最大径向厚度转离所述连接段时,所述第一插孔松开所述轴段,所述第二齿面松开所述第一齿面,所述拉杆可绕所述轴段转动,和带动所述旋转座相对所述基座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手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拉杆绕所述轴段转动时,所述拉杆可在使用状态下的不同使用位置之间切换;
当所述拉杆带动所述旋转座相对所述基座转动时,所述拉杆可在使用状态和隐藏状态之间切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孔为多边形孔,所述轴段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多边形孔相适配的凸起部;
当所述偏心轮的最大径向厚度抵顶所述连接段,所述第一插孔夹紧所述凸起部;当所述偏心轮的最大径向厚度转离所述连接段,所述凸起部可抽离所述第一插孔,使所述轴段在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中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孔为方形孔,所述凸起部为与所述方形孔相适配的方形凸起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手柄包括与所述偏心轮连接的作动段,所述作动段可带动所述偏心轮绕所述旋转轴转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和所述安装孔之间螺纹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的第二端的侧壁设有对应所述第一缺槽的第三缺槽,所述夹紧座的第一端的侧壁设有对应所述第二缺槽的第四缺槽,所述第四缺槽与所述第三缺槽拼合成对应所述第一插孔的第三插孔;
所述轴段的第二端自所述第三插孔伸出,且所述轴段的第二端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将所述轴段的第二端限位于所述第三插孔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包括与所述轴段的第一端连接的拉手段,所述拉手段将所述轴段的第一端限位于所述第一插孔的一侧。
10.一种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床包括:
床体;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拉手机构,所述拉手机构通过所述基座装配于所述床体。
CN201920180057.2U 2019-02-01 2019-02-01 拉手机构和医用床 Active CN210020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0057.2U CN210020036U (zh) 2019-02-01 2019-02-01 拉手机构和医用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0057.2U CN210020036U (zh) 2019-02-01 2019-02-01 拉手机构和医用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20036U true CN210020036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52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80057.2U Active CN210020036U (zh) 2019-02-01 2019-02-01 拉手机构和医用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200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2850A (zh) * 2019-02-01 2019-04-23 太仓市康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拉手机构和医用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2850A (zh) * 2019-02-01 2019-04-23 太仓市康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拉手机构和医用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179705A1 (en) Fishing pole handle hinge assembly and fishing pole handle
CN210020036U (zh) 拉手机构和医用床
US8065936B2 (en) Offset pass through device
DE202005010320U1 (de) Trägersystem für zahnärztliche Anwendungen
CN104768492B (zh) 器械保持架
CN111298358A (zh) 一种健身单杠
JPH0365196B2 (zh)
WO2021219097A1 (zh) 滚筒刷夹持装置及滚筒刷
US5940933A (en) Telescopic handle for a mop
JP7187465B2 (ja) 医療装置用のポールクランプ組立体
JP5784975B2 (ja) 歯科用ハンドピース
JPH0313110Y2 (zh)
CN211244365U (zh) 一种手术搁手板
CN110693588A (zh) 一种防回转的颌骨牵引器
CN201836160U (zh) 家具壁板强力联接件
KR100633186B1 (ko) 의료장비의 고정장치
CN211271079U (zh) 一种防回转的颌骨牵引器
US7887481B2 (en) Mountable top-loading surgical retractor
WO2021258355A1 (zh) 扶镜臂、扶镜器和手术床
CN217080022U (zh) 一种用于把手的快装结构及门窗把手
CN217471477U (zh) 一种夹持机构及矫正器
CN219962773U (zh) 一种清洁滚筒用联轴易拆装端头
CN219720629U (zh) 内窥镜角度调节锁紧机构和内窥镜
CN215129969U (zh) 自持起子
CN214969764U (zh) 一种可控防失效负压吸引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