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16403U - 一种变频器电源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频器电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16403U
CN210016403U CN201921007574.6U CN201921007574U CN210016403U CN 210016403 U CN210016403 U CN 210016403U CN 201921007574 U CN201921007574 U CN 201921007574U CN 210016403 U CN210016403 U CN 210016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power supply
supply circuit
diode
tr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075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伯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chuan Electric (chongq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chuan Electric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chuan Electric (chongq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chuan Electric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075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16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16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164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频器电源电路,涉及电源技术领域,电源电路包含第一电源电路,第一电源电路包含电容C1、C2,电阻R1‑R6、R8‑R11,MOS管Q1,三极管Q2,二极管D1、D2和变压器T;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入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变压器T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的串联连接至所述MOS管Q1的栅极,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还连接至二极管D2的负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电阻R6的一端,二极管D2的正极和电阻R6的另一端相互连接后接地;本实用新型的变频器电源电路采用稳定可靠的开关元件,在精简电路结构的同时实现了变频器电源的多路输出。

Description

一种变频器电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频器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变频器(Variable-frequency Drive,VFD)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开关电源电路提供变频器的整机控制用电,是变频器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
当前变频器的电源电路主要有:串联稳压电源,集成电路开关电源,串联稳压电源是将220V或380V交流电压通过变压器变成各种所需的低压交流电,通过整流,滤波,稳压后输出稳定的直流电源。但串联稳压电源电路属于早期技术,输入输出性能得不到满足,而集成电路开关电源的输出构成也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变频器电源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变频器电源电路,从而实现简化电源电路结构,同时提供多路电源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变频器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含第一电源电路,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包含电容C1、C2,电阻R1-R6、R8-R11,MOS管Q1,三极管Q2,二极管D1、D2和变压器T;
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入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变压器T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的串联连接至所述MOS管Q1的栅极,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还连接至二极管D2的负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电阻R6的一端,二极管D2的正极和电阻R6的另一端相互连接后接地;
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9连接至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8连接至所述MOS管Q1的源极,所述MOS管的源极还通过电阻R10和电阻R11的并联接地;
所述MOS管的漏极分别连接至变压器T的第二输入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电容C2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还通过电阻R5连接至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变压器T的输出端为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
可选的,所述电源电路还包含第二电源电路,所述变压器T还包含第三输入端和第四输入端,所述变压器T的第三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二电源电路包含三极管Q3,电容C3、C4,电阻R7、R12、R13,二极管D3、D4;
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至三级管Q2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7的一端连接至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4的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至变压器T的第四输入端,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电容C3连接至三极管Q3的基极;
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分别连接至电阻R12和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3的正极,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与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之后连接至所述变压器T的第四输入端。
可选的,所述电源电路还包含第三电源电路,所述第三电源电路包含光耦,二极管D5,电容C5,电阻R15-R17;
所述光耦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光耦的发射极连接至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光耦的阳极连接至电阻R14的一端,光耦的阴极连接至二极管D5的负极,电容C5的一端和电阻R15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接地,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后作为第三电源电路的正极输出端,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通过电阻17接地,所述第三电源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阻R16与电阻R17的串联接地。
可选的,所述二极管D5为可控稳压二极管,所述二极管D5的参考端通过电阻R17接地;
所述电容C5为电解电容,所述电容C5的正极连接至所述光耦的阴极,电容C5的负极通过电阻R17接地。
可选的,所述光耦选用PC817型号光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变频器电源电路采用稳定可靠的开关元件,在精简电路结构的同时实现了变频器电源的多路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频器电源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变频器电源电路,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电路包含四路电源电压输出的功能,其中的第一电源电路包含电容C1、C2,电阻R1-R6、R8-R11,MOS管Q1,三极管Q2,二极管D1、D2和变压器T。
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入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变压器T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的串联连接至所述MOS管Q1的栅极,电阻R1-R4串联构成第一电源电路的启动电阻,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还连接至二极管D2的负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电阻R6的一端,二极管D2的正极和电阻R6的另一端相互连接后接地。
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9连接至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8连接至所述MOS管Q1的源极,所述MOS管的源极还通过电阻R10和电阻R11的并联接地。
所述MOS管的漏极分别连接至变压器T的第二输入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电容C2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还通过电阻R5连接至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变压器T的输出端为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其中变压器T选择高频变压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源电路实现两路电源输出,可以为两路+15V,也可以根据变压器T的编组组合选择+15V和+12V。
可选的,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的电源电路还包含第二电源电路,所述变压器T还包含第三输入端和第四输入端,所述变压器T的第三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二电源电路包含三极管Q3,电容C3、C4,电阻R7、R12、R13,二极管D3、D4;
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至三级管Q2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7的一端连接至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4的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至变压器T的第四输入端,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电容C3连接至三极管Q3的基极;
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分别连接至电阻R12和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3的正极,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与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之后连接至所述变压器T的第四输入端。
在本实施例中,二极管D3、D4选用两只小电压开关二极管IN4148实现整个电路的控制输出,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源电路输出+5V的电压。
可选的,所述电源电路还包含第三电源电路,所述第三电源电路包含光耦,二极管D5,电容C5,电阻R15-R17;
所述光耦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光耦的发射极连接至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光耦的阳极连接至电阻R14的一端,光耦的阴极连接至二极管D5的负极,电容C5的一端和电阻R15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接地,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后作为第三电源电路的正极输出端,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通过电阻17接地,所述第三电源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阻R16与电阻R17的串联接地。
可选的,所述二极管D5为可控稳压二极管,所述二极管D5的参考端通过电阻R17接地;
所述电容C5为电解电容,所述电容C5的正极连接至所述光耦的阴极,电容C5的负极通过电阻R17接地。
可选的,所述光耦选用PC817型号光耦。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电路还提供一路+5V的电压输出,采用PC817A单通道光耦和可控稳压二极管D5配合电解电容实现旁路电压输出,PC817A自身体积小、寿命长、无触点、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因此在前述三路电源电路的基础上,进一步还提供一组可靠性较高的旁路+5V电源输出,从而便于变频器的控制和提供更多的接线选择。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变频器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含第一电源电路,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包含电容C1、C2,电阻R1-R6、R8-R11,MOS管Q1,三极管Q2,二极管D1、D2和变压器T;
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入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变压器T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的串联连接至所述MOS管Q1的栅极,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还连接至二极管D2的负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电阻R6的一端,二极管D2的正极和电阻R6的另一端相互连接后接地;
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9连接至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8连接至所述MOS管Q1的源极,所述MOS管的源极还通过电阻R10和电阻R11的并联接地;
所述MOS管的漏极分别连接至变压器T的第二输入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电容C2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还通过电阻R5连接至第一电源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变压器T的输出端为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还包含第二电源电路,所述变压器T还包含第三输入端和第四输入端,所述变压器T的第三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二电源电路包含三极管Q3,电容C3、C4,电阻R7、R12、R13,二极管D3、D4;
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至三级管Q2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7的一端连接至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4的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至变压器T的第四输入端,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电容C3连接至三极管Q3的基极;
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分别连接至电阻R12和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3的正极,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与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之后连接至所述变压器T的第四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频器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还包含第三电源电路,所述第三电源电路包含光耦,二极管D5,电容C5,电阻R15-R17;
所述光耦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光耦的发射极连接至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光耦的阳极连接至电阻R14的一端,光耦的阴极连接至二极管D5的负极,电容C5的一端和电阻R15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接地,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后作为第三电源电路的正极输出端,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通过电阻17接地,所述第三电源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阻R16与电阻R17的串联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频器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D5为可控稳压二极管,所述二极管D5的参考端通过电阻R17接地;
所述电容C5为电解电容,所述电容C5的正极连接至所述光耦的阴极,电容C5的负极通过电阻R17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频器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选用PC817型号光耦。
CN201921007574.6U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变频器电源电路 Active CN210016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7574.6U CN210016403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变频器电源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7574.6U CN210016403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变频器电源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16403U true CN210016403U (zh) 2020-02-04

Family

ID=69319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07574.6U Active CN210016403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变频器电源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164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4531B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电路、驱动电源和照明装置
CN103219878B (zh) 一种电容放电电路及功率变换器
CN102570861B (zh) 无电解电容的高功率因数led恒流驱动电源
CN201001217Y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
CN103179764A (zh) 一种具有自适应驱动电路的led灯和自适应驱动电路
CN103841725A (zh) 泄放控制模块、可控硅调光led驱动电路及系统
CN103269164B (zh) 原边恒流控制的准单级高功率因数电路及装置
CN105515412B (zh) 自动软上电整流电路
CN203313500U (zh) 一种可控硅调光led驱动电路
CN210609810U (zh) 一种led应急电源电路
CN210016403U (zh) 一种变频器电源电路
CN205160859U (zh) 超长使用寿命无频闪驱动电源
CN204392101U (zh) Ac/dc电路及开关电源
CN101394135B (zh) 一种电器的控制系统及控制器电源
CN203788514U (zh) 泄放控制模块、可控硅调光led驱动电路及系统
CN107666305B (zh) 智能开关
CN207531122U (zh) 一种led集鱼灯电源输出切换电路
CN209497396U (zh) 一种功率开关前置的ac-dc电路
CN209949483U (zh) 单极式多模态宽范围输入电压无电解电容led驱动器
CN209151047U (zh) 一种变频压缩机驱动电路
CN202679708U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
CN205596403U (zh) 一种轨道车辆车厢led照明驱动电源
CN105450050B (zh) 电解电容串上电电阻的软上电整流电路
CN109005624A (zh) 一种无桥式无电解电容led驱动电源及切换方法
CN210986534U (zh) 一种驱动电源的主动放电回路、驱动电源以及led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