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04817U - 一种螺旋扰流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旋扰流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04817U
CN210004817U CN201920540862.1U CN201920540862U CN210004817U CN 210004817 U CN210004817 U CN 210004817U CN 201920540862 U CN201920540862 U CN 201920540862U CN 210004817 U CN210004817 U CN 210004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e tube
tube
casing
spi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408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Friends Of Container Equipment Co Ltd Ze Chamber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Friends Of Container Equipment Co Ltd Ze Chamb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Friends Of Container Equipment Co Ltd Ze Chamber filed Critical Qingdao Friends Of Container Equipment Co Ltd Ze Chamber
Priority to CN2019205408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04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04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048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扰流式换热器,包括前管箱、壳体以及后管箱,前管箱下端固定加热介质进口,前管箱下端焊接加热介质出口,前管箱中间位置设有隔板,隔板将前管箱分隔成上腔体以及下腔体,前管箱右端固定壳体,壳体内部设有交叉设置的换热管一以及换热管二,换热管一以及换热管二内部均设有螺旋管,换热管一左端穿过壳体且延伸至前管箱的下腔体内部,换热管二左端穿过壳体且延伸至前管箱的上腔体内部,壳体右端固定后管箱,换热管一右端以及换热管二右端均穿过壳体且延伸至后管箱内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螺旋扰流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螺旋扰流式换热器,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螺旋扰流式换热器用于流体内含颗粒多容易结垢及其它场合等,螺旋扰流装置放置在换热管内,在流体的作用下,在管内沿轴向伸缩振动,它破坏了管内侧的层流层起到扰流作用,提高了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提高5~40%)。同时对减缓结垢延长换热器的工作周期,达到长期高效运行的功能。
现有的螺旋扰流式换热器的加热介质从壳体的一端进入到水平设置的换热管中,然后加热介质从换热管右端流出,然后从壳体右端移出,导致加热介质在壳体中停留的时间较短,加热介质上的热量不能充分的被利用,加热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扰流式换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加热介质的热量利用率低,加热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螺旋扰流式换热器,包括前管箱、壳体以及后管箱,所述前管箱下端固定加热介质进口,所述前管箱下端焊接加热介质出口,所述前管箱中间位置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前管箱分隔成上腔体以及下腔体,所述前管箱右端固定壳体,所述壳体左端中间位置固定隔板,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交叉设置的换热管一以及换热管二,所述换热管一以及换热管二内部均设有螺旋管,所述换热管一左端穿过壳体且延伸至前管箱的下腔体内部,所述换热管二左端穿过壳体且延伸至前管箱的上腔体内部,所述壳体右端固定后管箱,所述换热管一右端以及换热管二右端均穿过壳体且延伸至后管箱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后管箱下端设有排水口,所述后管箱上端安装排气口,所述排水口以及排气口上均安装开关阀。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左右两端均焊接端盖板,两个所述端盖板分别与前管箱以及后管箱固定连接,所述端盖板与前管箱以及后管箱接触位置均设有密封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一以及换热管二均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一以及换热管二交叉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壁上对称固定两个支撑网,两个所述支撑网内部设有至少两个倾斜孔,所述换热管一以及换热管二均设在倾斜孔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下端对称固定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均设在待加热进口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管左端安装固定环且延伸至固定环内部,所述固定环内壁上对称固定两个连杆,两个所述连杆对称固定在螺旋管左部上下两端,所述固定环安装在换热管一左端且延伸至换热管一内部,所述固定环与换热管一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隔板将前管箱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加热介质通过加热介质进口进入到前管箱的下腔体中,然后进入到换热管一中,然后从换热管一中进入到后管箱内部,然后从后管箱底部进入到换热管二中,然后从换热管二中到前管箱内部上腔体中,然后从加热介质出口中排出,进入的加热介质通过换热管一以及换热管二实现在壳体内部进行来回流动,提高了对加热介质的热量利用,提高了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扰流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扰流式换热器中换热管一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扰流式换热器中A部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扰流式换热器中螺旋管的示意图;
图中:1-前管箱、2-隔板、3-壳体、4-换热管一、5-换热管二、6-后管箱、7-螺旋管、11-加热介质进口、12-加热介质出口、31-待加热出口、32-待加热进口、61-排水口、62-排气口、71-连杆、72-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螺旋扰流式换热器,包括前管箱1、壳体3以及后管箱6,前管箱1下端焊接加热介质进口11,前管箱1下端焊接加热介质出口12,前管箱1中间位置焊接隔板2,隔板2将前管箱1分隔成上腔体以及下腔体,前管箱1右端固定壳体3,壳体3左端中间位置固定隔板2,壳体3内部设有交叉设置的换热管一4以及换热管二5,换热管一4以及换热管二5内部均设有螺旋管7,换热管一4左端穿过壳体3且延伸至前管箱1的下腔体内部,换热管二5左端穿过壳体3且延伸至前管箱1的上腔体内部,壳体3右端固定后管箱6,换热管一4右端以及换热管二5右端均穿过壳体3且延伸至后管箱6内部,壳体3上端左部位置固定待加热出口31,壳体3下端右部位置固定待加热进口32。
后管箱6下端设有排水口61,后管箱6上端安装排气口62,排水口61以及排气口62上均安装开关阀,排水口61便于排出后管箱6内部残留水,排气口62便于排气。
壳体3左右两端均焊接端盖板,两个端盖板分别与前管箱1以及后管箱6固定连接,端盖板与前管箱1以及后管箱6接触位置均设有密封垫圈,端盖板实现对壳体3进行两端密封,密封垫圈提高了壳体3与前管箱1以及后管箱6的连接密封效果。
换热管一4以及换热管二5均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换热管一4以及换热管二5交叉间隔设置,换热管一4的左端为进水口,换热管二5的右端为进水口,换热管一4的进水口高度与换热管二5的进水口高度相同,换热管一4的右端为出水口,换热管二5的左端为出水口,换热管一4的出水口高度高于换热管二5的出水口高度,便于加热介质的流动。
壳体3内壁上对称固定两个支撑网,两个支撑网内部设有至少两个倾斜孔,换热管一4以及换热管二5均设在倾斜孔内部,支撑板便于对换热管一4以及换热管二5进行支撑,且便于水流的顺畅流动。
壳体3下端对称固焊接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均设在待加热进口32左侧,支撑杆便于对壳体3进行支撑。
螺旋管7左端安装固定环72且延伸至固定环72内部,固定环72内壁上对称焊接两个连杆71,两个连杆71对称焊接在螺旋管7左部上下两端,固定环72安装在换热管一4左端且延伸至换热管一4内部,固定环72与换热管一4焊接连接,螺旋管7通过连杆71以及固定环72与换热管一4连接,同理螺旋管7通过相同的方式与换热管二5进行连接。
工作原理:人员将加热介质通过加热介质进口11输送到前管箱1的下腔体内部,然后加热介质沿着换热管一4流动,由于换热管一4内部设有螺旋管7,故加热介质通过换热管一4时,换热管一4内加热介质沿螺旋管7以螺旋状态在换热管一4内流动,使加热介质在紊流的状态以一定的角度直接冲到的换热管一4内壁,增强换热管一4内扰动,强化换热,大大提高换热系数,由于换热管一4为左端低右端高的倾斜管,故前管箱1内部进入加热介质后稍短时间后就会进入到换热管一4中,便于加热工作的快速进行,同时待加热的液体通过待加热进口32进入到壳体3内部,然后换热管一4内部的加热介质流动到后管箱6内部,后管箱6内部底端的加热介质进入到换热管二5中,同理由于换热管二5设置为右端低左端高的倾斜管,故后管箱6内部的加热介质的液面高度只需高于换热管二5的进液口高度便可进入到换热管二5中,无需过多的等待,然后加热介质通过换热管二5流入到前管箱1内部的上腔体中,然后从加热介质出口11中排出,换热管一4以及换热管二5与3内部的待加热液体进行热量交换,经过加热后的液体从待加热出口31中排出,换热管二5内部的螺旋管7同理便于提高换热效果,换热管一4以及换热管二5的设计增加了加热介质在壳体3内部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了对加热介质的热量利用率,提高了加热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螺旋扰流式换热器,包括前管箱(1)、壳体(3)以及后管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管箱(1)下端固定加热介质进口(11),所述前管箱(1)下端焊接加热介质出口(12),所述前管箱(1)中间位置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前管箱(1)分隔成上腔体以及下腔体,所述前管箱(1)右端固定壳体(3),所述壳体(3)左端中间位置固定隔板(2),所述壳体(3)内部设有交叉设置的换热管一(4)以及换热管二(5),所述换热管一(4)以及换热管二(5)内部均设有螺旋管(7),所述换热管一(4)左端穿过壳体(3)且延伸至前管箱(1)的下腔体内部,所述换热管二(5)左端穿过壳体(3)且延伸至前管箱(1)的上腔体内部,所述壳体(3)右端固定后管箱(6),所述换热管一(4)右端以及换热管二(5)右端均穿过壳体(3)且延伸至后管箱(6)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扰流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管箱(6)下端设有排水口(61),所述后管箱(6)上端安装排气口(62),所述排水口(61)以及排气口(62)上均安装开关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扰流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左右两端均焊接端盖板,两个所述端盖板分别与前管箱(1)以及后管箱(6)固定连接,所述端盖板与前管箱(1)以及后管箱(6)接触位置均设有密封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扰流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一(4)以及换热管二(5)均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一(4)以及换热管二(5)交叉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扰流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内壁上对称固定两个支撑网,两个所述支撑网内部设有至少两个倾斜孔,所述换热管一(4)以及换热管二(5)均设在倾斜孔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扰流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下端对称固定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均设在待加热进口(32)左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扰流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7)左端安装固定环(72)且延伸至固定环(72)内部,所述固定环(72)内壁上对称固定两个连杆(71),两个所述连杆(71)对称固定在螺旋管(7)左部上下两端,所述固定环(72)安装在换热管一(4)左端且延伸至换热管一(4)内部,所述固定环(72)与换热管一(4)焊接连接。
CN201920540862.1U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螺旋扰流式换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04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40862.1U CN210004817U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螺旋扰流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40862.1U CN210004817U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螺旋扰流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04817U true CN210004817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04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4086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04817U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螺旋扰流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048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7857B (zh) 一种适用于三流体换热的管壳式换热器
CN201535499U (zh) 节能减排锅炉
CN210004817U (zh) 一种螺旋扰流式换热器
CN209857695U (zh) 一种增强热量回收的换热器
CN202973986U (zh) 一种换热器
CN105546823B (zh) 框架式板热交换装置及热水器、壁挂炉、商用锅炉
CN106152160A (zh) 燃气采暖炉烟囱
CN201653209U (zh) 一种换热器
CN209229709U (zh) 一种消声器及应用其的锅炉
CN204239049U (zh) 一种船用柴油发动机及其换热器
CN207540398U (zh) 一种燃气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107388585A (zh) 一种换热器
CN202329295U (zh) 潜热式热交换器
CN207112773U (zh) 应用于蒸汽锅炉的冷凝器
CN207247568U (zh) 一种换热器
CN108954815A (zh) 一种带导气孔与紊流凸起的稳定高效燃烧锅炉
CN206582881U (zh) 一种烟道冷却反吹装置
CN209782961U (zh) 一种即热式加热体
CN204572268U (zh) 汽车egr系统用废气冷却机
CN205425426U (zh) 卧式单回程燃气热水锅炉
CN204388365U (zh) 冷凝式燃气热交换器水路循环结构
CN104566985B (zh) 冷凝式燃气热交换器水路循环结构
CN216591672U (zh) 一种立式热管水热器
CN203980333U (zh) 换热器
CN213129107U (zh) 一种可回收余热的蒸饭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31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