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04063U - 一种智能会议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会议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04063U
CN210004063U CN201920817989.3U CN201920817989U CN210004063U CN 210004063 U CN210004063 U CN 210004063U CN 201920817989 U CN201920817989 U CN 201920817989U CN 210004063 U CN210004063 U CN 2100040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main body
conference terminal
intelligent conference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1798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辉
杜庆灵
刘琦
刘磊
梁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Xin Ya Technology Co Ltd Touam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Xin Ya Technology Co Ltd Toua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Xin Ya Technology Co Ltd Touam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Xin Ya Technology Co Ltd Touam
Priority to CN20192081798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040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040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040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会议终端,包括:主体和摄像部;其中,摄像部可以沉降于主体内部;摄像部还设置有水平位置上的滑动槽和位于滑动槽内的摄像头,摄像头基于在滑动槽内进行水平位置的滑动持续获取目标影像信息。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大提升摄像头的拍摄广角,获取更好的会议图像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会议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会议终端。
背景技术
智能会议终端,是一种能实现方便人们举行各类远程会议的服务型终端,其功能主要包括签到、表决、语言翻译、现场摄像、视频通话、数据同步共享、投影等,使远程会议一键掌控。
一般来说,智能会议终端需要固定在参与会议人员的正面,以获取会议人员在发言或宣讲时的正面影像,再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方式发送至大屏TV或其他会议终端上。而现有的智能会议终端由于一直处于固定位置,因此当会议人员的位置发生改变时,无法保证人的影像位于图像正中位置,这会对会议效果造成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会议终端,能够跟随会议人员的位置进行移动,实现更好的远程会议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本新型提供一种智能会议终端,包括主体和摄像部;其中,摄像部可以沉降于主体内部;摄像部还设置有水平位置上的滑动槽和位于滑动槽内的摄像头,摄像头基于在滑动槽内进行水平位置的滑动持续获取目标影像信息。
进一步地,摄像头为可变焦的自动跟踪摄像头。
进一步地,自动跟踪摄像头配备有红外发射和接收装置,并基于红外测距进行目标跟踪。
进一步地,摄像部沉降于主体内部的方式,具体包括:摄像部与主体之间具有轴连接,摄像部以轴旋转沉降于主体内部。
进一步地,摄像部沉降于主体内部的方式,还包括:在主体内部两侧内壁上设置有垂直角度的传动装置,摄像部通过传动装置垂直沉降于主体内部。
进一步地,智能会议终端还包括由支架和底座组成的支撑结构,其中,支架和底座之间、支架和主体之间都采用轴连接。
进一步地,底座的结构中包括万向夹。
进一步地,智能会议终端在面板上至少具有以下接口:SIM卡槽、SD卡槽、DC插孔、耳机插孔、麦克风插孔、USB接口、光纤接口和HDMI接口。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新型的方案中,会议终端可以跟随会议人员位置的移动在水平方向进行移动,保证显示中人物影像一直位于图像的正中位置。
2、本新型的方案中,会议终端的摄像部分具有升降功能,当结束使用时,摄像头能沉降入于终端主体中,这样对摄像头可以进行有效遮蔽,既能防止摄像头落灰对使用造成影响,也对摄像头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本新型的方案中,设置有包括两个转轴的支撑结构,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终端的仰角和俯角,实现更好的拍摄效果。进一步地,使用万向夹作为支撑底座,这样可以将终端固定于显示屏上,也可以随意改变终端的摄像方向,这样扩展了会议终端的使用场景,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会议终端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会议终端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摄像下降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摄像下降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智能会议终端正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智能会议终端侧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智能会议终端侧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主体,2-摄像部,3-跟踪式摄像头,4-滑动槽,5-支架,6-底座,7-定位轴,8-万向夹,9-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智能会议终端,包括主体1和摄像部2;其中,摄像部2可以沉降于主体1内部;在摄像部2上还设置有水平位置上的滑动槽4,摄像头3位于滑动槽内,通过在滑动槽4内进行水平位置的滑动运动持续获取目标影像信息。
可以理解地,智能会议终端是一种专门用于远程会议的终端,其主要用途是使用摄像头拍摄会议图像并将图像数据通过WIFI或者其他无线方式进行远程数据共享,使其他会议终端能够对图像数据进行直接显示或投影显示。在终端获取会议图像时,由于其摄像头往往位于终端前面板的固定位置,因此其获取图像的视角有限,当目标人物左右走动时无法进行有效的对焦;并且,当目标人物走出摄像头视角时,终端除了缩小焦距,别无其他有效办法,由于缩小了焦距就无法获取清晰细致的画面信息,因此会极大地影响会议效果。而本新型的方案通过在终端前面板上设置一道滑动槽4,使摄像头3具有了水平方向的位移,基于水平方向的位移,摄像头3可以对会议人物进行跟随,这样在保持焦距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保证目标人物一直处于画面的中心位置,保障了远程会议的顺利实施。
具体地,本新型的摄像头3是可变焦的自动跟踪摄像头。一般来说,此处自动跟踪摄像头主要基于自动跟踪方法对目标人物进行跟踪,从而保持画面和焦距不随目标人物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摄像头获取的图像信息中包括了背景图像信息和目标人物图像信息,当摄像头的位置不变化时,背景图像信息也应是静止的,但是目标人物的图像信息可能发生变化(比如,人会走来走去,或者体态和动作发生改变),此时,终端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可以基于预定算法对前一帧和当前帧的图像进行差分对比,当对比度达到阈值时筛选出图像中产生变化的图像数据,从而甄别出图像信息中的目标人物信息并对焦。如此完成对于移动人体的跟踪,当目标人物要脱离摄像头视角范围时,终端中央处理器控制摄像头在滑动槽中向人物运动方向移动,持续获取目标人物的图像。
在另一种可实现方式中,会议终端基于标签定位技术控制摄像头在滑动槽中移动,具体来说,是在会议目标人物身上放置有定位标签,在会议终端中设置定位基站,基于定位技术获取目标人物的定位,当人物定位发生改变时,定位坐标也就会发生改变,会议终端基于获知的人物坐标变化方向控制摄像头在滑动槽中运动。
在一种优选可实现方式中,本新型终端的摄像头配备有红外发射和接收装置,并基于红外测距进行目标跟踪。具体来说,摄像头的红外发射装置以固定频率沿摄像方向发射红外测距信号,当信号接触到障碍物(比如:人体)后反射,摄像头的接收装置获取倒红外测距的反射信号,可以基于发射时间与接收时间的时间差乘以光速计算出障碍物与摄像头镜头之间的距离。由此可见,当人体的位置发生改变时,必然人体与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会发生改变,终端根据距离变化值调整摄像头,保持与人体之间的距离在合理的阈值区间,从而保证摄像头对人物图像的对焦不变。
可以理解地,当同一个画面中出现多个人物图像时,摄像头应优先对焦最近的人物,从而获取较好的画面显示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地,对于摄像头3,其变焦时镜头长度会发生变化,但是不应超出主体1的面板边界厚度,以免当摄像部2沉入主体1内部时发生干涉。如图2 所示本新型的会议终端侧面图,可见主体1的厚度明显大于摄像头3镜头和摄像部2的总厚度。
可以理解地,本新型中,主体1具有主槽体,摄像部2可以沉降于主体1 的主槽体内部,从而当会议终端结束使用时,保护摄像部的摄像头和电子元件不受潮气和灰尘影响,同时降低摄像部被磕碰的概率并提升机体美观度。此处,用户可以通过与会议终端配套的遥控器控制摄像部的升降,也可以在会议终端上设置预定功能的按钮,通过功能按钮一键控制摄像部的升降。
如图3所示,在一种摄像下降的可实现方式中,摄像部2与主体1之间具有轴连接,摄像部2以轴旋转方式沉降于主体1内部或从主体1内部旋转抬升。具体地,摄像部2与主体1上端面盖板相连,并受连接轴的旋转导向能够进行上升或下降。当盖板下降至与主体1内部下端面向接触构成支撑结构时,摄像部2 完全沉入主体1中;而当盖板上升至水平位置时,摄像部2完全升起至主体1 外部进行图像获取。
可选地,此处可以在主体1内部设置泵体结构控制盖板的升降,比如,当终端开机时,终端的中央处理器向泵体发送信号,泵体工作支撑盖板和盖板上面的摄像部2升起;而当终端关机时,终端的中央处理器向泵体发送信号,泵体以预定方式降低支撑力,使盖板和摄像部2缓缓沉入主体1内部槽体中。
具体地,此处的泵体结构可以是气泵或者弹簧泵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在另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在主体1内部两侧内壁上设置有垂直角度的传动装置,摄像部2通过传动装置垂直沉降于主体1内部或从主体1内部升出。
具体地,此处在摄像部2对应位置设置有齿轮,传动装置由电动机、链带和齿轮组成,通过电动机转轴控制齿轮转向变化,并通过链带带动摄像部2的齿轮,从而实现摄像部2的上升和下降。
可以理解地,本新型智能会议终端的主体1为长方体结构,从而可以实现可以直接平稳放置于平面上。在此基础上,可以设置相关样式的底座结构从而应对不同的使用场景。
如图5和图6所示,其分别示出了本新型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智能会议终端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可见在该可实现方式中,本新型的智能会议终端采用由支架5和底座6组成的支撑结构,其中,支架5和底座6之间、支架5和主体1 之间都采用定位轴7连接,通过两个定位轴7实现对本新型智能会议终端的仰角β调整,同时保证终端的平衡性。可以理解地,在一种会议的使用场景中,对于使用者而言需要尽量隐藏智能会议终端的位置以提升会议观感效果,为了达到这种目的,使用者往往会将智能会议终端置于地面等水平低的位置,这时需要智能会议终端获取较大的仰角才能采集到目标人物的全身图像,而这种设计明显可以满足用户需求,扩大了本新型智能会议终端的应用场景。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底座6包括万向夹8。在万向夹8不夹物体时,可以作为底座放置于平面上;与此同时,也可以将万向夹8 夹在显示屏9上对智能会议终端进行固定,方便用户在电脑或电视屏幕前进行会议操作,进一步扩大了本新型智能会议终端的应用场景。
可以理解地,本新型的智能会议终端主要采用无线方式进行通讯,因此其电路结构中设置有WIFI模组、蓝牙模组等无线模组,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地,本新型的智能会议终端在其后面板上至少具有以下接口:SIM 卡槽、SD卡槽、DC插孔、耳机插孔、麦克风插孔、USB接口、光纤接口和HDMI 接口,以实现相关记录存储、音频输出、有线通讯连接等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总之,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智能会议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和摄像部(2);其中,摄像部(2)可以沉降于主体(1)内部;摄像部(2)还设置有水平位置上的滑动槽(4)和位于滑动槽内的摄像头(3),摄像头(3)基于在滑动槽(4)内进行水平位置的滑动持续获取目标影像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会议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3)为可变焦的自动跟踪摄像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会议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跟踪摄像头配备有红外发射和接收装置,并基于红外测距进行目标跟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会议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部(2)沉降于主体(1)内部的方式,具体包括:
摄像部(2)与主体(1)之间具有轴连接,摄像部(2)以轴旋转沉降于主体(1)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会议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部沉降于主体内部的方式,还包括:
在主体(1)内部两侧内壁上设置有垂直角度的传动装置,摄像部(2)通过传动装置垂直沉降于主体(1)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会议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会议终端还包括由支架和底座组成的支撑结构,其中,支架和底座之间、支架和主体之间都采用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会议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结构中包括万向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会议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会议终端在面板上至少具有以下接口:SIM卡槽、SD卡槽、DC插孔、耳机插孔、麦克风插孔、USB接口、光纤接口和HDMI接口。
CN201920817989.3U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智能会议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040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7989.3U CN210004063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智能会议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7989.3U CN210004063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智能会议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04063U true CN210004063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08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1798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04063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智能会议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040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8224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maging device, image reproduction method, image reproduction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with image reproduction program recorded thereupon, and 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
WO2018068689A1 (zh) 音量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4992141B (zh) 基于双虹膜、立体人脸和声纹识别的智能生物特征监控总成及监控方法
US20110317031A1 (en) Image pickup device
WO2021036318A1 (zh) 一种视频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890813A (zh) 图像拍摄组件的增益值
CN103858234A (zh) 超广角影像的处理系统与方法
CN105554475A (zh) 具有全双工通讯功能的物联网智能设备
WO2020015532A1 (zh) 图像传感器、移动终端及拍摄方法
US20200363704A1 (en) Easy to use, multi-functional shooting system
CN113870274A (zh)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3973965A (zh) 图像拍摄设备、图像拍摄方法以及图像拍摄程序
CN111526280A (zh) 一种摄像头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0004063U (zh) 一种智能会议终端
CN110868525A (zh) 一种人脸识别摄像装置、设备及系统
US11412149B1 (en) Autonomous positioning system for in interchangeable camera devices
CN112468722B (zh) 一种拍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125387A (zh) 摄影导引方法与电子装置
CN103546668A (zh) 一种图像采集装置、电子设备及辅助拍摄方法
KR101768576B1 (ko) 셀프 촬영 장치
CN205946041U (zh) 一种用于拍摄vr图像的移动终端及其vr图像拍摄系统
CN214369010U (zh) 一种智能化人脸识别系统
CN220980806U (zh) 一种全息三维互动展示系统
JPH06153051A (ja) 移動物体追尾撮像装置
EP2602993A1 (e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face tracking in video conference and video chat commun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31

Termination date: 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