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00112U - 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00112U
CN210000112U CN201920297651.XU CN201920297651U CN210000112U CN 210000112 U CN210000112 U CN 210000112U CN 201920297651 U CN201920297651 U CN 201920297651U CN 210000112 U CN210000112 U CN 210000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ump
way valve
cooling system
cooling channel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9765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忠亮
李贵宾
蒋孝渊
杨大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Liankong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9765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00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00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00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包括内循环回路、外循环回路和电池加热回路;所述内循环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水泵、充电机的冷却通道、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通道和电机的冷却通道,所述外循环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水泵、充电机的冷却通道、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通道、电机的冷却通道和散热器,所述电池加热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水泵、电池的冷却通道和热交换器的第一管道;所述电机的冷却通道出口还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管道进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管道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散热器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可以在满足电动部分冷却需求的同时使电动部分部件的温度保持在可靠的工作范围内,并减少能耗,节约能源。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能源匮乏问题的日益严重,节能和环保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由于国家政策的指引以及排放的日益严苛,新能源汽车受到空前的重视和发展,成为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由于新能源汽车没有传统的发动机,其动力由电机提供,机舱温度较高,电动部分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因此对电动部分的散热要求较高。新能源汽车的冷却系统涉及到电机、电机控制器、充电机、电池包等部件的散热,如果设计不合理,会造成电能浪费或者损坏相关部件。
汽车的冷却系统目前主要采用水冷的方式进行串联冷却,电机开始工作的同时启动水泵对电机进行冷却。但是在低温环境时,如果冷却循环经过散热器后水温较低,容易导致电机、电机控制器不处于最佳工作温度,导致工作效率偏低,因此存在既需要冷却又不能温度太低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将汽车电动部分产生的热量直接散发到车外,没有对这些热量加以利用,极大地浪费了能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又节能的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包括内循环回路、外循环回路和电池加热回路;所述内循环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水泵、充电机的冷却通道、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通道和电机的冷却通道,所述外循环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水泵、充电机的冷却通道、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通道、电机的冷却通道和散热器,所述电池加热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水泵、电池的冷却通道和热交换器的第一管道;所述电机的冷却通道出口还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管道进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管道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散热器连通。
具体地,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第一水泵之间设置有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水泵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进口分别与所述电机的冷却通道出口和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管道出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进口与所述散热器连通。
具体地,所述电机的冷却通道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设置有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进口与所述电机的冷却通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散热器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出口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管道进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水壶,所述水壶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机的冷却通道出口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液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池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的电芯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冷却系统控制器,所述冷却系统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散热器、第二水泵、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三通阀为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第二三通阀为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为电动泵。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保护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在不同的温度下采用不同的循环回路进行散热,可以在满足电动部分冷却需求的同时使电动部分部件的温度保持在可靠的工作范围内。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将汽车电动部分散发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对电池进行加热,既满足了电池加热的需要,又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中:1-第一水泵,2-充电机,3-电机控制器,4-电机,5-散热器,6-第二水泵,7-电池,8-热交换器,9-第一三通阀,10-第二三通阀,11-水壶,12-第一温度传感器,13-第二温度传感器,14-冷却系统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考说明书附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包括内循环回路、外循环回路和电池加热回路;所述内循环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水泵1、充电机2的冷却通道、电机控制器3的冷却通道和电机4的冷却通道,所述外循环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水泵1、充电机2的冷却通道、电机控制器3的冷却通道、电机4的冷却通道和散热器5,所述电池加热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水泵6、电池7的冷却通道和热交换器8的第一管道;所述电机4的冷却通道出口还与所述热交换器8的第二管道进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8的第二管道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1和所述散热器5连通。
具体地,所述散热器5与所述第一水泵1之间设置有第一三通阀9,所述第一三通阀9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水泵1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9的第一进口分别与所述电机4的冷却通道出口和所述热交换器8的第二管道出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9的第二进口与所述散热器5连通;所述电机4的冷却通道与所述热交换器8之间设置有第二三通阀10,所述第二三通阀10的进口与所述电机4的冷却通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10的第一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1和所述散热器5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10的第二出口与所述热交换器8的第二管道进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9和第二三通阀10为电磁阀,所述第一水泵1和第二水泵6为电动泵。
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水壶11、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二温度传感器13和冷却系统控制器14,所述水壶11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1和所述第二水泵6连通,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设置于所述电机4的冷却通道出口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用于检测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液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3设置于所述电池7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3用于检测所述电池7的电芯温度,所述冷却系统控制器14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1、散热器5、第二水泵6、第一三通阀9、第二三通阀10、第一温度传感器1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3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的冷却过程如下: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检测所述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3检测所述电池7的电芯温度。当所述冷却液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充电机2、所述电机控制器3和所述电机4局部温度升高但散热需求不高,此时所述冷却系统控制器14控制所述第一水泵1开启,所述第一三通阀9开启第一进口,所述第二三通阀10开启第一出口,启动内循环回路,使所述充电机2、所述电机控制器3和所述电机4快速预热并处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
当所述冷却液温度高于第一预设值但低于第二预设值并且所述电池7的电芯温度低于第三预设值时,所述充电机2、所述电机控制器3和所述电机4需要进行散热而所述电池7需要进行加热,所述冷却系统控制器14控制所述第二水泵6开启,所述第二三通阀10切换到第二出口,启动电池加热回路,此时所述内循环回路与所述电池加热回路同时运行,通过所述热交换器8将所述充电机2、所述电机控制器3和所述电机4散发的热量用于所述电池7的加热,同时保证所述充电机2、所述电机控制器3和所述电机4处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
当所述冷却液温度高于第二预设值并且所述电池7的电芯温度低于第三预设值时,所述充电机2、所述电机控制器3和所述电机4需要进行大量散热,所述冷却系统控制器14控制所述散热器5开启,所述第一三通阀9切换到第二进口,关闭内循环回路,启动外循环回路,此时所述外循环回路与所述电池加热回路同时运行,通过所述散热器5进行散热保证所述充电机2、所述电机控制器3和所述电机4处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同时通过所述热交换器8将所述充电机2、所述电机控制器3和所述电机4散发的热量用于所述电池7的加热,保证所述电池7的工作温度。
当所述电池7的电芯温度高于第三预设值时,所述冷却系统控制器14控制所述第二三通阀10切换到第一出口,关闭所述电池加热回路,此时所述外循环回路单独运行,保证所述充电机2、所述电机控制器3和所述电机4处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具体地,所述第一预设值可以设置为所述电机4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的下限值,所述第二预设值可以设置为所述电机4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的上限值,所述第三预设值可以设置为所述电池7的最佳工作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冷却系统控制器14可以通过调节所述第一三通阀9和所述第二三通阀10实时控制所述内循环回路、所述外循环回路和所述电池加热回路的启闭,既保障电池的加热需要,又保证所述充电机2、所述电机控制器3和所述电机4的散热需求。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在不同的温度下采用不同的循环回路进行散热,可以在满足电动部分冷却需求的同时使电动部分部件的温度保持在可靠的工作范围内。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将汽车电动部分散发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对电池进行加热,既满足了电池加热的需要,又节约了能源。
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循环回路、外循环回路和电池加热回路;所述内循环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水泵(1)、充电机(2)的冷却通道、电机控制器(3)的冷却通道和电机(4)的冷却通道,所述外循环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水泵(1)、充电机(2)的冷却通道、电机控制器(3)的冷却通道、电机(4)的冷却通道和散热器(5),所述电池加热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水泵(6)、电池(7)的冷却通道和热交换器(8)的第一管道;所述电机(4)的冷却通道出口还与所述热交换器(8)的第二管道进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8)的第二管道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1)和所述散热器(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5)与所述第一水泵(1)之间设置有第一三通阀(9),所述第一三通阀(9)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水泵(1)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9)的第一进口分别与所述电机(4)的冷却通道出口和所述热交换器(8)的第二管道出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9)的第二进口与所述散热器(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的冷却通道与所述热交换器(8)之间设置有第二三通阀(10),所述第二三通阀(10)的进口与所述电机(4)的冷却通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10)的第一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1)和所述散热器(5)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10)的第二出口与所述热交换器(8)的第二管道进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壶(11),所述水壶(11)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1)和所述第二水泵(6)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3),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设置于所述电机(4)的冷却通道出口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用于检测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液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3)设置于所述电池(7)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3)用于检测所述电池(7)的电芯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系统控制器(14),所述冷却系统控制器(14)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1)、散热器(5)、第二水泵(6)、第一三通阀(9)、第二三通阀(10)、第一温度传感器(1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3)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阀(9)为电磁阀。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三通阀(10)为电磁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泵(1)和第二水泵(6)为电动泵。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
CN201920297651.XU 2019-03-08 2019-03-08 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 Active CN210000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97651.XU CN210000112U (zh) 2019-03-08 2019-03-08 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97651.XU CN210000112U (zh) 2019-03-08 2019-03-08 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00112U true CN210000112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01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97651.XU Active CN210000112U (zh) 2019-03-08 2019-03-08 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001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3984A (zh) * 2020-10-16 2020-12-25 喻贞烈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仓温控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3984A (zh) * 2020-10-16 2020-12-25 喻贞烈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仓温控系统
CN112133984B (zh) * 2020-10-16 2022-11-25 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仓温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4336B (zh) 一种混动汽车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CN107097664B (zh) 一种智能化多回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N207045140U (zh) 一种智能化多回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08749609B (zh) 一种lng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6025428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532565A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246807B (zh)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方法、车辆及介质
CN109572486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281735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保温系统及其方法
CN109367438A (zh) 一种应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6585414A (zh) 一种智能化多回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
CN110077197A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6985657A (zh) 新能源纯电动客车电池电机联合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
CN108232235B (zh) 一种用于甲醇燃料电池汽车的智能热管理系统
CN206364154U (zh) 一种电动车辆液冷电池箱的散热装置
CN206301916U (zh) 电池加热系统以及车辆
CN206532827U (zh)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温度管理系统
CN109103548A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温度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9466314A (zh) 一种纯电动商用车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054061B (zh) 一种智能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
CN206602155U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电池舱温度控制系统
CN208267952U (zh) 混动汽车的发动机快速暖机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CN21000011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
CN206749518U (zh) 新能源纯电动客车电池电机联合热管理系统
CN206306827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散热与加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30

Address after: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lianko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8000 Chengdong gate head, Linhai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