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96308U - 脉诊仪机械手指 - Google Patents

脉诊仪机械手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96308U
CN209996308U CN201920406353.XU CN201920406353U CN209996308U CN 209996308 U CN209996308 U CN 209996308U CN 201920406353 U CN201920406353 U CN 201920406353U CN 209996308 U CN209996308 U CN 209996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sensor
axis
mechanical finger
pulse diagno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063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勃
杜斌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mei Kangmin (Zhuha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Wanao Te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Wanao Te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Wanao Te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063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96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96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96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脉诊仪机械手指,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其可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一驱动装置,其与立柱连接,用于驱动立柱绕第一轴线转动;传感器组件,其包括传感器安装件和安装在传感器安装件上的传感器,传感器安装件安装在立柱上,且可绕第二轴线转动,第二轴线与第一轴线垂直;以及第二驱动装置,其安装在立柱上,用于驱动传感器安装件绕第二轴线转动。本实用新型的脉诊仪机械手指,传感器可在两个自由度摆动,当传感器与人体皮肤接触时可获得压力值信号,再根据压力值信号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压力感测面调节至合理的角度,以得到更精确的脉象信号。此外,该脉诊仪机械的第二驱动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的优点。

Description

脉诊仪机械手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脉诊仪机械手指。
背景技术
脉诊作为我国传统中医的诊断手段,经过历代中医上千年的探究与实践,逐步形成了28种脉象的诊断体系。目前中医脉诊的主要方式依然是中医医师通过手指对患者脉象进行感知,再根据医师经验和手部触觉诊断疾病。这种诊断方式判断标准模糊,容易受医师的个人经验和主观因素影响导致误判,且无法对脉象进行量化和有效的记录。
为此,市面上出现了用于诊脉的脉诊仪,此种脉诊仪主要由用于固定手腕的手腕固定装置、用于采集被测者的脉搏信号的机械手指机构和用于对脉搏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的主机组成。机械手指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机械手指和调整该至少一个机械手指的三维位置的手指驱动装置。现有的机械手指机构的机械手指通常只有X,Y,Z三个方向的自由度,无法调平传感器的感测面与手腕的脉搏平面,因此很难获取具有一致性及高品质的脉象信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脉诊仪的机械手指机构,其可以实现传感器的感测面与手腕的脉搏平面的调平,以获取具有一致性及高品质的脉象信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脉诊仪机械手指,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其可绕第一轴线转动;
第一驱动装置,其与所述立柱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立柱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
传感器组件,其包括传感器安装件和安装在所述传感器安装件上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件安装在所述立柱上,且可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垂直,且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传感器的感测面之间的距离小于5mm;以及
第二驱动装置,其安装在所述立柱上,用于驱动所述传感器安装件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
上述的脉诊仪机械手指,传感器安装件可绕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转动,使得传感器可在两个自由度摆动,当传感器与人体皮肤接触时可获得压力值信号,再根据压力值信号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压力感测面调节至合理的角度,以得到更精确的脉象信号。此外,该脉诊仪机械的第二驱动装置采用双平行四边形机构,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的优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传感器安装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沿所述立柱的纵向上下间隔布置,所述第一连杆或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沿所述立柱的横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的中部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安装件通过铰链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中的之一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另一个通过支承轴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立柱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安装件包括底板部和自底板部的两端斜向上延伸的侧板部,所述底板部与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的下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底板部的底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沿所述立柱的纵向延伸的竖杆和沿所述立柱的横向延伸的横杆,所述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竖杆的上端与所述横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传感器安装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立柱的上端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附加技术特征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将在本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脉诊仪机械手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脉诊仪机械手指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脉诊仪机械手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脉诊仪机械手指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脉诊仪机械手指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立柱;101、安装部;102、轴孔;2、传感器安装件; 202、底板部;203、侧板部;3、传感器;4、第三连杆;5、第四连杆;6、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9、第一驱动电机;10、支承轴;11、电机安装板;12、销轴;13、第二驱动电机;152、竖杆;154、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脉诊仪机械手指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脉诊仪机械手指的爆炸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脉诊仪机械手指包括立柱1、第一驱动装置、传感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装置,其中,立柱1竖直设置,立柱1用于与手指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连接,立柱1可绕第一轴线转动。
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立柱1绕所述第一轴线L1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1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3安装在电机安装板11上,第二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与所述立柱1的上端传动连接。优选地,立柱1的上端具有横向向外延伸的安装部101,安装部101上设置有轴孔10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插入固定在轴孔102内。第二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与所述立柱1的上端之间可以直接连接,或者通过减速器连接。
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安装件2和传感器3,传感器安装件2位于立柱1的下方,且可绕与第一轴线L1垂直的第二轴线L2转动,在传感器安装件2的底面设置有传感器安装面。传感器3安装在传感器安装件2的传感器安装面上,传感器3包括用于采集脉搏信号的多个传感器单元(图中未示出),多个传感器单元沿所述传感器安装件2的转动方向间隔布置,优选地,多个传感器单元采用矩阵布置。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3还包括柔性的安装带,所述多个传感器单元固定在所述安装带上,所述安装带贴附在所述传感器安装面上。作为替代方案,多个传感器单元还可以直接贴附在传感器安装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安装件2包括底板部202和自底板部202的两端斜向上延伸的侧板部203,所述传感器3固定在所述底板部202的底面上。
第二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立柱1上,用于驱动传感器安装件2绕第二轴线 L2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传动机构和第一驱动电机9,本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第三连杆4和第四连杆5,所述第一连杆 6和所述第二连杆7沿所述立柱1的纵向上下间隔布置,所述第三连杆4和所述第四连杆5沿所述立柱1的横向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三连杆4和所述第四连杆5 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6的两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三连杆4和所述第四连杆5的中部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杆7的两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三连杆4和所述第四连杆5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安装件2的两侧通过铰链连接,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第三连杆4、第四连杆5和传感器安装件2组成双平行四边形机构,第二轴线L2靠近传感器3的感测面,与感测面的距离小,第二轴线L2与传感器3安装面的距离小于3mm。由于传感器3的感测面与人体皮肤接触后,当机械手指8绕第一轴线L1转动的时候,感测面随之转动会带来感测面与皮肤的摩擦力,第一轴线L1与感测面的距离越小,感测面的摆幅越小,感测面与人体皮肤之间的摩擦越小,舒适性越高;而且,传感器3的感测面与人体皮肤接触后,传感器3与人体皮肤接触后会对手指产生侧向的反作用力,第一轴线L1与感测面的距离越小,反作用力越小。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的两端为叉形,第三连杆4和第四连杆5的上端分别插入第一连杆6的两端内,并通过销轴12连接在一起;第三连杆4和第四连杆5的中部分别插入第二连杆7的两端内,并通过销轴12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连杆6或所述第二连杆7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机9固定在立柱1的上端上,第一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连杆6传动连接,第二连杆7可转动地支承在支承轴10上,支承轴10安装在立柱1的下端上。这样,第一驱动电机9远离传感器组件,避免对传感器组件的运动造成干涉。第一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连杆6 之间可以直接连接,或者通过减速器、联轴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脉诊仪机械手指,传感器安装件2可绕第一轴线L1和第二轴线L2转动,使得传感器3可在两个自由度摆动,当传感器3与人体皮肤接触时可获得压力值信号,再根据压力值信号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压力感测面调节至合理的角度,以得到更精确的脉象信号。此外,该脉诊仪机械的第二驱动装置采用双平行四边形机构,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的优点。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脉诊仪机械手指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脉诊仪机械手指的爆炸图。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脉诊仪机械手指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包括沿所述立柱1的纵向延伸的竖杆152和沿所述立柱1的横向延伸的横杆154,所述竖杆15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竖杆152的上端与所述横杆154的一端连接,所述横杆154的另一端与所述传感器安装件2连接。如图5所示,第二轴线L2与传感器3的感测面重合,第二轴线L2与传感器3的感测面的距离为零,感测面的摆幅更小,感测面与人体皮肤之间的摩擦更小,舒适性更高;而且,传感器3与人体皮肤接触后会对手指产生侧向的反作用力更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脉诊仪机械手指,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其可绕第一轴线转动;
第一驱动装置,其与所述立柱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立柱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
传感器组件,其包括传感器安装件和安装在所述传感器安装件上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件安装在所述立柱上,且可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垂直,且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传感器的感测面之间的距离小于5mm;以及
第二驱动装置,其安装在所述立柱上,用于驱动所述传感器安装件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诊仪机械手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传感器安装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诊仪机械手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沿所述立柱的纵向上下间隔布置,所述第一连杆或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沿所述立柱的横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的中部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安装件通过铰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诊仪机械手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中的之一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另一个通过支承轴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立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诊仪机械手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安装件包括底板部和自底板部的两端斜向上延伸的侧板部,所述底板部与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的下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底板部的底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诊仪机械手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沿所述立柱的纵向延伸的竖杆和沿所述立柱的横向延伸的横杆,所述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竖杆的上端与所述横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传感器安装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脉诊仪机械手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立柱的上端传动连接。
CN201920406353.XU 2019-03-27 2019-03-27 脉诊仪机械手指 Active CN209996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06353.XU CN209996308U (zh) 2019-03-27 2019-03-27 脉诊仪机械手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06353.XU CN209996308U (zh) 2019-03-27 2019-03-27 脉诊仪机械手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96308U true CN209996308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02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06353.XU Active CN209996308U (zh) 2019-03-27 2019-03-27 脉诊仪机械手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963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0874A (zh) * 2019-03-27 2019-05-21 珠海市万瑙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脉诊仪机械手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0874A (zh) * 2019-03-27 2019-05-21 珠海市万瑙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脉诊仪机械手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251334A1 (en) Balance function diagnostic system and method
EP3469983B1 (en) Portable smart health monitoring device
US7353058B2 (en) Bio-impedance sensing device for homecare and eHealth
CN106175728A (zh) 平躺式体征检测装置及方法
US6544189B2 (en) Handheld sensor for acoustic data acquisition
CN106003097A (zh) 一种监护机器人
CN209996308U (zh) 脉诊仪机械手指
JP2010500143A (ja) 患者のための統合センサユニットを備えたベッド
CN108837422A (zh) 一种新型手腕康复机器人
CN109303550A (zh) 用于脉诊仪的机械手指
CN109924954B (zh) 一种智能中医脉象仪
CN109303551A (zh) 用于脉诊仪的机械手指
CN209915965U (zh) 脉诊仪机械手指
CN209915960U (zh) 脉诊仪机械手指
CN209915964U (zh) 脉诊仪机械手指
CN209996309U (zh) 脉诊仪机械手指
CN209915961U (zh) 脉诊仪机械手指
CN109303552A (zh) 用于脉诊仪的机械手指
CN209252847U (zh) 用于脉诊仪的机械手指
CN115670175A (zh) 一种床垫的测试设备
CN109770874A (zh) 脉诊仪机械手指
CN109770873A (zh) 脉诊仪机械手指
CN206659795U (zh) 中医腕带式柔性阵列传感器脉型采集装置
CN209285482U (zh) 用于脉诊仪的机械手指
JP2018506338A (ja) Ecg電極スナップコネクタ及び関連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7

Address after: Room 1001, unit 3, building 1, No. 145, Mingzhu North Road,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imei Kangmin (Zhuha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702-2, 7th floor, No. 18 Futian Road,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HAI WANNAOTE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