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93095U - 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93095U
CN209993095U CN201921004186.2U CN201921004186U CN209993095U CN 209993095 U CN209993095 U CN 209993095U CN 201921004186 U CN201921004186 U CN 201921004186U CN 209993095 U CN209993095 U CN 209993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hell fragment
fire alarm
sheet
alarm bu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0418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新忠
吕东成
赵世清
蔡彦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HUANGDAO NEA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HUANGDAO NEA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HUANGDAO NEA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0418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93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93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930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 Alar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涉及消防报警控制技术领域,其中,上述动作装置包括:按键板、线路板和弹片组,按键板与弹片组之间接触连接,弹片组与线路板弹性接触,形成导通回路,上述弹片组包括至少两个弹片,即用弹片代替了传统的带回弹按键,各个弹片之间接触连接,其中,弹片的材质为金属,在弹片相接触连接后能形成导电体,这样由按键的点接触改变为金属片线接触,加强了触点的接触稳定性,在使用过程中,当按键板受到外部按压触发时,各个弹片之间的接触连接断开,以切断导通回路,即动作检测由按键的常开转常闭,更改为金属片的常闭转常开,有效避免了不能及时检测到按键失效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报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
背景技术
火灾的发生会对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了及时有效控制火情,在住宅、办公楼以及公共区域等都安装有报警设备,以方便人们在发现火情后及时报警。目前,常见的报警设备包括火灾探测器、消火栓系统以及火灾报警按钮等。
现有的手动报警按钮的动作机构多数采用启动零件加按键模式实现,常见的按键均采用常开触点作为动作采样,按键的触点接触面积普遍较小,长期高湿环境下,上述触点容易氧化、腐蚀,进而导致整个按键失效,造成无法有效检测按键故障、紧急状况下按下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后却不能成功报警的现象。在有些应用场合,虽然采用密封按键,但也很难达到较高的防护,按键失效现象时有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通过设置按键板、线路板和弹片组,提高了报警按钮检测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包括:按键板、线路板和弹片组;
所述按键板与所述弹片组之间接触连接;
所述弹片组与所述线路板弹性接触,形成导通回路;
所述弹片组包括至少两个弹片,各个所述弹片之间接触连接,其中,所述弹片的材质为金属;
当所述按键板受到外部按压触发时,各个所述弹片之间的接触连接断开,以切断所述导通回路。
进一步的,所述按键板包括凸起块;
所述凸起块设置在与所述弹片组接触的一侧;
所述凸起块用于在所述按键板受到外部按压触发时,断开各个所述弹片之间的接触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片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一接触片、第二限位部、冲压片和第二接触片;
所述第一限位部呈突出的片状结构,所述第一限位部水平设置;
所述第一接触片呈条状,所述第一接触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两侧,所述第一接触片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第二限位部呈T字型,且,所述T字型的末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
所述冲压片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垂直设置;
所述第二接触片为弧形片状结构,各个所述弹片通过所述第二接触片接触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封盖,所述封盖安装在所述按键板与所述线路板之间;
所述封盖包括中间孔、支撑柱和中间孔壁;
所述中间孔为中空的空隙,所述凸起块透过所述中间孔与所述弹片接触连接;
所述支撑柱的长度大于所述中间孔的高度,所述支撑柱用于支撑所述按键板;
所述中间孔壁设置在所述中间孔的内侧,所述中间孔壁与所述按键板围成空腔,以容纳各个所述弹片。
进一步的,所述按键板还包括第一中间轴和滑动限位;
所述第一中间轴和所述滑动限位分别设置在所述按键板的两侧;
所述第一中间轴呈圆柱状;
所述滑动限位呈片状。
进一步的,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上安装有弹簧和所述按键板;
所述上盖包括第二中间轴、第一限位、第二限位、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所述第二中间轴与所述第一中间轴配合使用,且所述第二中间轴的直径与所述第一中间轴的直径相等;
所述第一限位设置在所述上盖内侧的四周,用于限制所述按键板左右移动;
所述第二限位设置在所述上盖内侧的同一条水平线上,用于限制所述按键板前后移动;
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均竖直设置在所述上盖的内侧,用于限制所述按键板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与所述第一中间轴以及所述第二中间轴同轴设置;
所述按键板通过所述弹簧嵌入到所述上盖中。
进一步的,还包括封壳,所述封壳与所述上盖配合使用,用于密封所述按键板、所述线路板和所述弹片组。
进一步的,所述封壳包括配合机构,所述配合机构的个数与所述弹片的个数相一致;
所述配合机构包括第一配合部、第二配合部、保护支柱和卡接部;
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接触连接;
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接触连接;
所述保护支柱用于保护所述冲压片;
所述卡接部用于卡接所述冲压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包括:按键板、线路板和弹片组,按键板与弹片组之间接触连接,弹片组与线路板弹性接触,形成导通回路,上述弹片组包括至少两个弹片,即用弹片代替了传统的带回弹按键,各个弹片之间接触连接,其中,弹片的材质为金属,在弹片相接触连接后能形成导电体,这样由按键的点接触改变为金属片线接触,加强了触点的接触稳定性,在使用过程中,当按键板受到外部按压触发时,各个弹片之间的接触连接断开,以切断导通回路,即动作检测由按键的常开转常闭,更改为金属片的常闭转常开,有效避免了不能及时检测到按键失效的风险。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方式,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可以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中上盖和弹簧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中上盖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中按键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中封盖和线路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中封盖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中封盖A-A方向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中封盖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中弹片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中封壳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中封壳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的第一使用状态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的第二使用状态图;
图中:1-上盖、2-弹簧、3-按键板、4-封盖、5-线路板、6-弹片组、7-封壳、11-第二中间轴、12-第一卡槽、13-第一限位、14-第二限位、15-第二卡槽、31-第一中间轴、32-滑动限位、33-凸起块、41-中间孔、42-支撑柱、43-中间孔壁、61-第一限位部、62-第一接触片、63-冲压片、64-第二限位部、65-第二接触片、71-配合机构、711-第一配合部、712-保护支柱、713-第二配合部、714-卡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考虑到现有的火灾报警按键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失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该技术可以应用于手动报警按钮、报警器等火灾报警装置中,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首先,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和图14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
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包括:按键板3、线路板5和弹片组6,通常,按键板为PC注塑件,按键板与弹片组之间接触连接,弹片组与线路板弹性接触,形成导通回路,可见,在人们未按下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时,弹片组构成线路板的电连接通路的一部分。
具体的,弹片组包括至少两个弹片,各个弹片之间接触连接,与传统的带回弹按键相比,使得按键接触面积显著增大,本实施例实现了按键采样,属于一种新型动作机构。需要说明的是,弹片的材质为金属,优选的,弹片为不锈钢304,这样在弹片相接触连接后能形成导电体,由于弹片多为片状金属,本实施例实现了由按键的点接触改变为金属片线接触,从而加强了触点的接触稳定性。
当人们按下火灾报警按钮时,即当按键板受到外部按压触发时,各个弹片之间的接触连接断开,上述导通回路中的弹片组部分断开,进而切断导通回路,即由弹片的常闭转为了常开,进而实现了电路状态由通到断的改变。
由于,按键板和线路板通常都是刚性平板,在设置过程中,弹片的一端通常与线路板固定连接,弹片的另一端可分开或者粘连在一起,以实现弹片之间的弹性接触与断开连接。实施过程中,为了使弹片能够有效的与按键板弹性接触,按键板包括凸起块33,凸起块设置在与弹片组接触的一侧,凸起块用于在按键板受到外部按压触发时,断开各个弹片之间的接触连接,即通过凸起块来实现弹片之间的断开,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按键板没有受到外部按压触发(即火灾报警按钮未被按下)时,通过凸起块与弹片组接触来实现各个弹片之间的接触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弹片包括第一限位部61、第一接触片62、第二限位部64、冲压片63和第二接触片65,第二接触片65设计为斜面,确保与凸起块所示部位配合时顺利导入断开,上述第一限位部呈突出的片状结构,第一限位部水平设置,第一限位部主要用来限定整个弹片的基准位置。第一接触片呈条状,第一接触片设置在第一限位部的两侧,与设置一个第一接触片的方式相比,在第一限位部的两侧都设置第一接触片能够使与按键板之间的配合更加稳固,并且,第一接触片与第一限位部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一接触片在受到外部触发前后形变会发生较大变化,以带动弹片与按键板之间的接触连接与断开。上述第二限位部呈T字型,并且,T字型的末端与第一限位部连接,通过T字型的设计能够更好的与封壳中的配合机构嵌合。上述冲压片与第二限位部垂直设置,当弹片嵌入到封壳中的配合机构后,冲压片通过弹性卡入封壳的卡接部里,从而保证弹片纵向不脱落。上述第二接触片为弧形片状结构,各个弹片通过第二接触片接触连接,即在弹片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接触片的片状结构实现各个弹片之间的线接触,与传统按键的点接触方式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中触点的接触稳定性更强,有效规避了按键误触发的情况。
此外,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还包括封盖4,通常,封盖为ABS注塑件,封盖安装在按键板与线路板之间,常见的封盖为一个绝缘的壳体,封盖设置在按键板与线路板之间主要起协助安装的作用。上述封盖包括中间孔41、支撑柱42和中间孔壁43,中间孔为中空的空隙,这样,在人们按下按键后,凸起块透过中间孔与弹片接触连接,实施过程中,中间孔的形状与凸起块相适配,中间孔的尺寸略大于凸起块即可。上述支撑柱的长度大于中间孔的高度,支撑柱用于支撑按键板,中间孔壁设置在中间孔的内侧,中间孔壁与按键板围成空腔,以容纳各个弹片,通过中间孔壁的设置有效防止了中间孔被弹片挤压变形的情况出现。
此外,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还包括上盖1,优选的,上盖为ABS注塑件,上盖与封壳扣合后设置在动作装置的最外围,通常,上盖朝向使用者设置,并且,上盖还用来辅助安装按键板。
具体的,上盖上安装有弹簧2和按键板,通常,弹簧为65Mn,上盖包括第二中间轴11、第一限位13、第二限位14、第一卡槽12和第二卡槽15,第二中间轴与第一中间轴配合使用,并且第二中间轴的直径与第一中间轴的直径相等,弹簧与第一中间轴以及第二中间轴同轴设置,按键板通过弹簧嵌入到上盖中。第二中间轴、第一中间轴以及弹簧相抵接,用来将按键板嵌入到上盖中。进一步的,第一限位设置在上盖内侧的四周,用于限制按键板左右移动,第二限位设置在上盖内侧的同一条水平线上,用于限制按键板前后移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均竖直设置在上盖的内侧,用于限制按键板上下移动,在实施过程中,上述第一限位、第二限位、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尺寸大小可依据按键板的尺寸进行灵活设置。
此外,按键板还包括第一中间轴31和滑动限位32,第一中间轴和滑动限位分别设置在按键板的两侧,上述第一中间轴呈圆柱状,第一中间轴与弹簧配合使用,即该第一中间轴伸入到弹簧中部的空隙中,滑动限位呈片状,以与上盖相抵接。
此外,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还包括封壳7,封壳为ABS注塑件,封壳与上盖配合使用,用于密封按键板、线路板和弹片组,在实施过程中,通常,封壳设置在动作装置背离使用者的一侧。
具体的,封壳包括配合机构71,配合机构的个数与弹片的个数相一致,当然,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配合机构的个数也可以多于弹片的个数。较佳的,配合机构的个数与弹片的个数均为两个。配合机构包括第一配合部711、第二配合部713、保护支柱712和卡接部714,第一配合部与第一限位部接触连接,第二配合部与第二限位部接触连接,保护支柱用于保护冲压片,卡接部用于卡接冲压片,通过上述第一配合部、第二配合部、保护支柱和卡接部的设置能够更加有效稳固的连接弹片。
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接触片与线路板弹性接触导通,按键板在如图14中的3-状态1的情况下,弹片为常闭状态(如图14中的6-状态1)。当按下按键板时变为如图14中的3-状态2,按键板的凸起块插入弹片的第二接触片所示部位处,使得两个弹片分离,变为常开状态(如图14中的6-状态2),进而断开导通回路。后端电路通过检测是否形成闭合回路,来判断是否有报警按钮按下动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包括:按键板、线路板和弹片组,按键板与弹片组之间接触连接,弹片组与线路板弹性接触,形成导通回路,上述弹片组包括至少两个弹片,在常规未按下报警时,各个弹片之间接触连接,其中,弹片的材质为金属,在弹片相接触连接后能形成导电体,这样由按键的点接触改变为金属片线接触,加强了触点的接触稳定性,当按键板受到外部按压触发时,各个弹片之间的接触连接断开,以切断导通回路,即动作检测由现有的按键的常开转常闭,更改为金属片的常闭转常开,有效避免了不能及时检测到按键失效的风险,加强了按键触发的有效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键板、线路板和弹片组;
所述按键板与所述弹片组之间接触连接;
所述弹片组与所述线路板弹性接触,形成导通回路;
所述弹片组包括至少两个弹片,各个所述弹片之间接触连接,其中,所述弹片的材质为金属;
当所述按键板受到外部按压触发时,各个所述弹片之间的接触连接断开,以切断所述导通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板包括凸起块;
所述凸起块设置在与所述弹片组接触的一侧;
所述凸起块用于在所述按键板受到外部按压触发时,断开各个所述弹片之间的接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一接触片、第二限位部、冲压片和第二接触片;
所述第一限位部呈突出的片状结构,所述第一限位部水平设置;
所述第一接触片呈条状,所述第一接触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两侧,所述第一接触片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第二限位部呈T字型,且,所述T字型的末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
所述冲压片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垂直设置;
所述第二接触片为弧形片状结构,各个所述弹片通过所述第二接触片接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盖,所述封盖安装在所述按键板与所述线路板之间;
所述封盖包括中间孔、支撑柱和中间孔壁;
所述中间孔为中空的空隙,所述凸起块透过所述中间孔与所述弹片接触连接;
所述支撑柱的长度大于所述中间孔的高度,所述支撑柱用于支撑所述按键板;
所述中间孔壁设置在所述中间孔的内侧,所述中间孔壁与所述按键板围成空腔,以容纳各个所述弹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板还包括第一中间轴和滑动限位;
所述第一中间轴和所述滑动限位分别设置在所述按键板的两侧;
所述第一中间轴呈圆柱状;
所述滑动限位呈片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上安装有弹簧和所述按键板;
所述上盖包括第二中间轴、第一限位、第二限位、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所述第二中间轴与所述第一中间轴配合使用,且所述第二中间轴的直径与所述第一中间轴的直径相等;
所述第一限位设置在所述上盖内侧的四周,用于限制所述按键板左右移动;
所述第二限位设置在所述上盖内侧的同一条水平线上,用于限制所述按键板前后移动;
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均竖直设置在所述上盖的内侧,用于限制所述按键板上下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与所述第一中间轴以及所述第二中间轴同轴设置;
所述按键板通过所述弹簧嵌入到所述上盖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壳,所述封壳与所述上盖配合使用,用于密封所述按键板、所述线路板和所述弹片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壳包括配合机构,所述配合机构的个数与所述弹片的个数相一致;
所述配合机构包括第一配合部、第二配合部、保护支柱和卡接部;
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接触连接;
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接触连接;
所述保护支柱用于保护所述冲压片;
所述卡接部用于卡接所述冲压片。
CN201921004186.2U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 Active CN209993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4186.2U CN209993095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4186.2U CN209993095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93095U true CN209993095U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97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04186.2U Active CN209993095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930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1351A (zh) * 2019-07-01 2019-09-06 秦皇岛尼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1351A (zh) * 2019-07-01 2019-09-06 秦皇岛尼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2220B (zh) 电子设备及按键安装结构
CN209993095U (zh) 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
US5175478A (en) Electrically operated driving shaft control device for a window blind
CN201219080Y (zh) 一种电气编码锁
EP3151209B1 (en) Fire alarm device
CN107843777B (zh) 线簧式保护压板投退状态检测装置及具有其的保护压板
US20220367129A1 (en) Indicating device for a dual-power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
CN215527596U (zh) 一种带按钮缓冲机构的电磁继电器
EP2553701A1 (en) Manual alarm switching device
CN110211351A (zh) 一种用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装置
CN214670969U (zh) 一种消防站用消防火灾报警装置
CN109378244A (zh) 一种安全防水闸刀
CN212084872U (zh) 防拆开关
RU2402073C1 (ru) Извещатель пожарный ручной
CN208581271U (zh) 侧键结构和终端
CN110149431B (zh) 移动终端
CN113380580A (zh) 一种带按钮缓冲机构的电磁继电器
CN219832446U (zh) 一种防误触的急停按钮
CN215418049U (zh) 一种防误触断路器
CN211125458U (zh) 一种金属薄膜开关用隔片结构
CN217360845U (zh) 壁挂式人脸门禁考勤机
CN216250572U (zh) 一种具有快速断电结构的继电保护装置
WO2019115505A1 (en) An alarm peripheral with an anti-tampering arrangement and an anti-tampering arrangement
CN102157287A (zh) 安防开关
CN211201657U (zh) 具有防护结构的猫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066000 No. 66 West Harbor North Road, seaport District, Hebei, Qinhuangdao

Patentee after: Nitip Fir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66000 No. 66 West Harbor North Road, seaport District, Hebei, Qinhuangdao

Patentee before: QINHUANGDAO NEA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066000 No.66 Xigang North Road, Haigang District, Qinhuangdao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66000 No.66 Xigang North Road, Haigang District, Qinhuangdao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tip Fir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