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89308U - 一种笔记本显示屏光源反射薄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笔记本显示屏光源反射薄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89308U
CN209989308U CN201920774358.8U CN201920774358U CN209989308U CN 209989308 U CN209989308 U CN 209989308U CN 201920774358 U CN201920774358 U CN 201920774358U CN 209989308 U CN209989308 U CN 209989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 glass
film
double
glass membrane
sided t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7435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虎
杜宏举
梁祥勇
陈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Weij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Weij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Weij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Weij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7435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89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89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89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笔记本显示屏光源反射薄膜,包括透明离型膜以及设置在透明离型膜上的双面胶带,所述双面胶带上设置有一层可剥离的蓝色玻璃膜,所述蓝色玻璃膜与双面胶带之间设置有反射膜,所述反射膜设置于双面胶带上侧,并通过胶水与蓝色玻璃膜连接,所述蓝色玻璃膜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蓝色玻璃膜、第二蓝色玻璃膜和第三蓝色玻璃膜,所述第三蓝色玻璃膜与双面胶带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粘贴,与传统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反射薄膜通过设置的第一蓝色玻璃膜、第二蓝色玻璃膜和第三蓝色玻璃膜进行依次剥离,从而有效减少反射膜上的双面胶起皱以及移胶和跑胶的问题,且粘贴方便,不易变形和移位。

Description

一种笔记本显示屏光源反射薄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射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笔记本显示屏光源反射薄膜。
背景技术
笔记本显示屏、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等产品中的液晶面板是被动显示器件,自身无法发光,只能通过外部光源的照射来显示图像。目前液晶面板中通常使用背光源作为照明光源,而背光源主要包括冷阴极荧光灯管和发光二极管LED两种。
其中,以冷阴极荧光灯管作为背光源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但是冷阴极荧光灯管也具有其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其能够达到的色域较小,还有其灯管中含有汞,不符合环保要求等。而以发光二极管作为背光源则可以克服上述问题,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广色域等优点,是未来液晶面板发展的大趋势。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点状光源,可将其视为点光源,而晶面板需要的是均匀的面光源,因此需要一种匀光装置,将所述线光源或点光源转换为面光源。所述匀光装置中 具有能够反射光线的反射片。
申请号为CN201020250480.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背光源板的液晶显示屏,包括有由上至下依次层叠的前框、液晶玻璃、上扩、聚光板、下扩、导光板、端面反射片、反射片,还包括有替代中框、反射片和后铁框的三合一反射胶框,三合一反射胶框设于液晶显示屏的底部。所述三合一反射胶框由聚碳酸脂普通塑料颗粒、硫酸钡颗粒或二氧化锆颗粒或二氧化钛颗粒混合后注塑出而成。由上可知,该实用新型为一种只需要开一套注塑模具、成本低、结构简单牢固的具有新型背光源板的液晶显示屏。
综合上述所述,目前,现有的端面反射片主要是通过双面胶粘贴在液晶显示屏中,而使用的双面胶由于比较的薄,在粘贴时很容易变形导致跑胶或移胶而影响反射片的安装,因此,我们有必要解决此类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笔记本显示屏光源反射薄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粘贴,且贴合时双面胶不易起皱、移胶和跑胶,而且反射膜不易变形和移位。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笔记本显示屏光源反射薄膜,包括透明离型膜以及设置在透明离型膜上的双面胶带,所述双面胶带上设置有一层可剥离的蓝色玻璃膜,所述蓝色玻璃膜与双面胶带之间设置有反射膜,所述反射膜设置于双面胶带上侧,并通过胶水与蓝色玻璃膜连接,所述蓝色玻璃膜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蓝色玻璃膜、第二蓝色玻璃膜和第三蓝色玻璃膜,所述第三蓝色玻璃膜与双面胶带连接,所述第二蓝色玻璃膜和第一蓝色玻璃膜与反射膜上胶水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蓝色玻璃膜的厚度设置在0.03-0.05mm,其蓝色玻璃膜的一侧设置有手撕区。
作为优选,所述反射膜设置为白色PET薄膜,所述白色PET薄膜的厚度设置在0.05-0.1mm。
作为优选,所述反射膜的宽度设置在双面胶带宽度的3/5;所述第一蓝色玻璃膜的宽度设置在反射膜4宽度的1/3。
作为优选,所述双面胶带的厚度设置在0.03-0.05mm,其双面胶带中的基材设置为透明薄膜。
作为优选,所述胶水设置为透明胶水,所述透明胶水的厚度设置在0.015-0.0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粘贴,与传统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反射薄膜通过设置的第一蓝色玻璃膜、第二蓝色玻璃膜和第三蓝色玻璃膜进行依次剥离,从而有效减少反射膜上的双面胶起皱以及移胶和跑胶的问题,且粘贴方便,不易变形、移位。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透明离型膜1,双面胶带2,蓝色玻璃膜3,反射膜4,胶水5,第一蓝色玻璃膜301,第二蓝色玻璃膜302,第三蓝色玻璃膜303,手撕区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2示,一种笔记本显示屏光源反射薄膜,包括透明离型膜1以及设置在透明离型膜1上的双面胶带2,所述双面胶带2上设置有一层可剥离的蓝色玻璃膜3,所述蓝色玻璃膜3与双面胶带2之间设置有反射膜4,所述反射膜4设置于双面胶带2上侧,并通过胶水5与蓝色玻璃膜3连接,所述蓝色玻璃膜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蓝色玻璃膜301、第二蓝色玻璃膜302和第三蓝色玻璃膜303,所述第三蓝色玻璃膜303与双面胶带2连接,所述第二蓝色玻璃膜302和第一蓝色玻璃膜301与反射膜4上胶水5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带有双面胶带的反射膜粘贴以及剥离。其中,胶水5连接蓝色玻璃膜3的粘度大于双面胶带2连接离型膜1的粘度,用于在剥离时,先将反射膜4所连接的双面胶带2和蓝色玻璃膜3从离型膜1上剥离。
作为优选,所述蓝色玻璃膜的3厚度设置在0.03-0.05mm,其蓝色玻璃膜3的一侧设置有手撕区6。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将反射膜3从离型膜1上剥离以及将其自身从反射膜4上剥离。
作为优选,所述反射膜4设置为白色PET薄膜,所述白色PET薄膜的厚度设置在0.05-0.1mm。
作为优选,所述反射膜4的宽度设置在双面胶带2宽度的3/5;所述第一蓝色玻璃膜301的宽度设置在反射膜4宽度的1/3。
作为优选,所述双面胶带2的厚度设置在0.03-0.05mm,其双面胶带2中的基材设置为透明薄膜。
作为优选,所述胶水5设置为透明胶水,所述透明胶水的厚度设置在0.015-0.03mm。
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使用时,先将反射膜连同蓝色玻璃膜和双面胶带从离型膜上剥离,然后,在蓝色玻璃膜和反射膜的支撑下将其平整的贴合在导光板的一侧;在需要使用时,依次剥离反射膜上的第一蓝色玻璃、第二蓝色玻璃膜和第三蓝色玻璃膜,从而使贴合在导光板上的双面胶以及反射膜不易起皱以及移胶、变形和移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笔记本显示屏光源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离型膜(1)以及设置在透明离型膜(1)上的双面胶带(2),所述双面胶带(2)上设置有一层可剥离的蓝色玻璃膜(3),所述蓝色玻璃膜(3)与双面胶带(2)之间设置有反射膜(4),所述反射膜(4)设置于双面胶带(2)上侧,并通过胶水(5)与蓝色玻璃膜(3)连接,所述蓝色玻璃膜(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蓝色玻璃膜(301)、第二蓝色玻璃膜(302)和第三蓝色玻璃膜(303),所述第三蓝色玻璃膜(303)与双面胶带(2)连接,所述第二蓝色玻璃膜(302)和第一蓝色玻璃膜(301)与反射膜(4)上胶水(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显示屏光源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色玻璃膜(3)的厚度设置在0.03-0.05mm,其蓝色玻璃膜(3)的一侧设置有手撕区(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显示屏光源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4)设置为白色PET薄膜,所述白色PET薄膜的厚度设置在0.05-0.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显示屏光源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4)的宽度设置在双面胶带(2)宽度的3/5;所述第一蓝色玻璃膜(301)的宽度设置在反射膜(4)宽度的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显示屏光源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胶带(2)的厚度设置在0.03-0.05mm,其双面胶带(2)中的基材设置为透明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显示屏光源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5)设置为透明胶水,所述透明胶水的厚度设置在0.015-0.03mm。
CN201920774358.8U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笔记本显示屏光源反射薄膜 Active CN209989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4358.8U CN209989308U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笔记本显示屏光源反射薄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4358.8U CN209989308U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笔记本显示屏光源反射薄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89308U true CN209989308U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95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74358.8U Active CN209989308U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笔记本显示屏光源反射薄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893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0266B (zh) 双面胶带
US10078177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241255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4964213B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WO2016173026A1 (zh) 用于液晶显示模组的双面胶以及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
US1155602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07516697U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WO2016206147A1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WO2020133685A1 (zh) 液晶显示器装置
WO2020252964A1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1394345U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206378665U (zh) 一种背光源及显示模组
CN102635810A (zh) 背光模组
CN209989308U (zh) 一种笔记本显示屏光源反射薄膜
CN210270448U (zh) 一种背光源高精度一体化的背光源结构
CN207601465U (zh) 一种波浪形黑白双面胶与使用该双面胶的背光模组
CN207181889U (zh) 一种背光模组的防漏光结构
CN207845546U (zh) 一种oca光学胶
CN219752217U (zh) 一种电子产品用遮光胶带
CN212647044U (zh) 一种显示器用导光板
CN205899198U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5720758U (zh) 一种导光板组
WO2020168632A1 (zh) 液晶显示器
CN217562217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2255955U (zh) 一种背光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