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86662U - 一种五工位机器人自动打磨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五工位机器人自动打磨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86662U
CN209986662U CN201920322226.1U CN201920322226U CN209986662U CN 209986662 U CN209986662 U CN 209986662U CN 201920322226 U CN201920322226 U CN 201920322226U CN 209986662 U CN209986662 U CN 209986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motor
fixed
polish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222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to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to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to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to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222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86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86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866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五工位机器人自动打磨线,包括框架、第一工位、第二工位、控制面板和凹槽,所述框架内部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工位,第一工位一侧的框架内部安装有第二工位,所述第二工位远离第一工位一侧的框架内部安装有第三工位,第三工位一侧的框架内部固定有第四工位,板体的底端固定有等间距的滑块,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以及第五工位的顶端皆设有滑槽,滑槽的内侧壁上皆安装有单向伸缩杆,所述单向伸缩杆一侧的滑槽内部皆固定有支架,且支架的顶端皆延伸至滑槽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自动打磨线使用时的工作效率,加强了自动打磨线使用时的便捷程度,而且扩大了自动打磨线的使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五工位机器人自动打磨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打磨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五工位机器人自动打磨线。
背景技术
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含有较高硬度颗粒的砂纸等)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
现五工位机器人自动打磨线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传统的此类自动打磨线在使用时由于不具有五工位同时打磨的功能,使得五工位机器人自动打磨线在使用时打磨效果低下;
2、传统的此类自动打磨线在使用时由于不具有便于安装的功能,使得五工位机器人自动打磨线在使用时及其不便;
3、传统的此类自动打磨线在使用时由于不具有尺寸调节的功能,使得五工位机器人自动打磨线在使用时范围限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工位机器人自动打磨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装置打磨效果低下、使用不便以及范围限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五工位机器人自动打磨线,包括框架、第一工位、第二工位、控制面板和凹槽,所述框架内部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工位,第一工位一侧的框架内部安装有第二工位,所述第二工位远离第一工位一侧的框架内部安装有第三工位,第三工位一侧的框架内部固定有第四工位,所述第四工位一侧的框架内部安装有第五工位,所述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以及第五工位的顶端皆设有腔体,腔体的内部皆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外侧壁上皆设有等间距的凹槽,所述凸块的上方皆固定有底座,底座的顶端的内部皆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皆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轴柱,所述第三电机外侧的底座内部皆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上方皆设有板体,板体的底端固定有等间距的滑块,且滑块与弧形槽相互配合,所述板体顶端一侧皆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一侧的板体顶端皆固定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上方皆通过中轴铰接有支柱,且支柱的外侧壁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支柱的上方皆通过中轴铰接有支板,支板的一侧皆安装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内部皆固定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皆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皆固定有连接块,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以及第五工位的顶端皆设有滑槽,滑槽的内侧壁上皆安装有单向伸缩杆,所述单向伸缩杆一侧的滑槽内部皆固定有支架,且支架的顶端皆延伸至滑槽的外部,所述滑槽一侧的外壁上皆安装有底托,底托的顶端皆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框架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内部 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滑槽、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以及第三电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工位下方的框架内部皆固定有横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皆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延伸至单向伸缩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单向伸缩杆远离第一电机一侧的外壁上皆设有卡接槽,且卡接槽的一端延伸至单向伸缩杆的内部并与第一转轴相铰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内部皆铰接有打磨头,且打磨头的底端皆延伸至连接块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腔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等间距的内腔,内腔内侧壁的两端皆固定有弹簧,而且弹簧一侧的内腔内部皆设有卡块,且卡块的一端延伸至凹槽的外部,卡块与凹槽相互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五工位机器人自动打磨线不仅提高了自动打磨线使用时的工作效率,加强了自动打磨线使用时的便捷程度,而且扩大了自动打磨线的使用范围;
1、通过在框架内部的一侧固定第一工位,第一工位一侧的框架内部安装第二工位,第二工位远离第一工位一侧的框架内部安装第三工位,第三工位一侧的框架内部固定第四工位,第四工位一侧的框架内部安装第五工位,实现了自动打磨线五工位同时打磨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自动打磨线使用时的工作效率;
2、通过在第四工位一侧的框架内部安装第五工位,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以及第五工位的顶端设腔体,腔体的内部设凸块,凸块的外侧壁上设凹槽,腔体的内侧壁上设内腔,内腔内侧壁的两端固定弹簧,弹簧一侧的凹槽内部设卡块,实现了自动打磨线便于安装的功能,从而加强了自动打磨线使用时的便捷程度;
3、通过在底座一侧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以及第五工位的顶端设滑槽,滑槽的内侧壁上安装单向伸缩杆,单向伸缩杆一侧的滑槽内部固定支架,实现了自动打磨线尺寸调节的功能,从而扩大了自动打磨线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电机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凹槽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2、第一工位;3、底座;4、第二工位;5、滑槽;6、单向伸缩杆;7、横板;8、第三工位;9、支架;10、控制面板;11、第四工位;12、底托;13、第五工位;14、第一电机;15、第一转轴;16、卡接槽;17、凸块;18、第二电机;19、第一气缸;20、支板;21、第二气缸;22、第三电机;23、打磨头;24、支柱;25、滑块;26、弧形槽;27、第二转轴; 28、连接块;29、置物槽;30、凹槽;31、卡块;32、腔体;33、弹簧;34、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五工位机器人自动打磨线,包括框架1、第一工位2、第二工位4、控制面板10和凹槽30,框架1 内部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工位2,第一工位2一侧的框架1内部安装有第二工位 4,第二工位4远离第一工位2一侧的框架1内部安装有第三工位8,第三工位8一侧的框架1内部固定有第四工位11,第四工位11一侧的框架1内部安装有第五工位13,第一工位2、第二工位4、第三工位8、第四工位11以及第五工位13的顶端皆设有腔体32,腔体32的内侧壁上设有等间距的内腔34,内腔34内侧壁的两端皆固定有弹簧33,而且弹簧33一侧的内腔34内部皆设有卡块31,且卡块31的一端延伸至凹槽30的外部,卡块31与凹槽30相互配合,便于自动打磨线的安装,腔体32的内部皆设有凸块17,凸块17的外侧壁上皆设有等间距的凹槽30,凸块17的上方皆固定有底座3,底座3的顶端的内部皆安装有第三电机22,该第三电机22的型号可为Y112M-2,第三电机22的输出端皆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轴柱,第三电机22外侧的底座3内部皆设有弧形槽26,弧形槽26的上方皆设有板体,板体的底端固定有等间距的滑块25,且滑块25与弧形槽26相互配合,板体顶端一侧皆安装有第一气缸19,该第一气缸19的型号可为SC63X250,第一气缸19一侧的板体顶端皆固定有第二气缸21,该第二气缸21的型号可为SU32X75,第二气缸21的上方皆通过中轴铰接有支柱24,且支柱24的外侧壁与第一气缸19的输出端通过导线相连接,支柱24的上方皆通过中轴铰接有支板20,支板20的一侧皆安装有置物槽29,置物槽29的内部皆固定有第二电机18,该第二电机18的型号可为Y90S-2,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皆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二转轴27,第二转轴27的底端皆固定有连接块28,连接块28的内部皆铰接有打磨头23,且打磨头23的底端皆延伸至连接块28的外部,便于自动打磨线的使用,底座3 一侧的第一工位2、第二工位4、第三工位8、第四工位11以及第五工位13 的顶端皆设有滑槽5,滑槽5的内侧壁上皆安装有单向伸缩杆6,该单向伸缩杆6的型号可为TJC-C1,单向伸缩杆6一侧的滑槽5内部皆固定有支架9,且支架9的顶端皆延伸至滑槽5的外部,滑槽5一侧的外壁上皆安装有底托12,底托12的顶端皆固定有第一电机14,该第一电机14的型号可为Y-160M 2-2,第一电机14的输出端皆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一转轴15,且第一转轴 15远离第一电机14的一端延伸至支架9,单向伸缩杆6远离第一电机14一侧的外壁上皆设有卡接槽16,且卡接槽16的一端延伸至单向伸缩杆6的内部并与第一转轴15相铰接,便于自动打磨线的尺寸调节,框架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10,该控制面板10的型号可为M580,且控制面板10内部PLC 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滑槽5、第一电机14、第二电机18、第一气缸19、第二气缸21以及第三电机2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框架1内部皆固定有横板7,便于自动打磨线的使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框架1内部的第一工位2、第二工位4、第三工位8、第四工位11以及第五工位13顶端的打磨头23同时工作,以实现自动打磨线五工位同时打磨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自动打磨线使用时的工作效率,之后将底座3底端的凸块17放置于腔体32的内部,在旋转凸块17致使卡块31放置于凹槽30的内部,以实现自动打磨线便于安装的功能,从而加强了自动打磨线使用时的便捷程度,最后将手机壳放置于卡接槽16之间通过控制面板10控制滑槽5内部的单向伸缩杆6致使支架9之间的尺寸发生变化,以实现自动打磨线尺寸调节的功能,从而扩大了自动打磨线的使用范围,完成五工位机器人自动打磨线的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五工位机器人自动打磨线,包括框架(1)、第一工位(2)、第二工位(4)、控制面板(10)和凹槽(3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内部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工位(2),第一工位(2)一侧的框架(1)内部安装有第二工位(4),所述第二工位(4)远离第一工位(2)一侧的框架(1)内部安装有第三工位(8),第三工位(8)一侧的框架(1)内部固定有第四工位(11),所述第四工位(11)一侧的框架(1)内部安装有第五工位(13),所述第一工位(2)、第二工位(4)、第三工位(8)、第四工位(11)以及第五工位(13)的顶端皆设有腔体(32),腔体(32)的内部皆设有凸块(17),所述凸块(17)的外侧壁上皆设有等间距的凹槽(30),所述凸块(17)的上方皆固定有底座(3),底座(3)的顶端的内部皆安装有第三电机(22),所述第三电机(22)的输出端皆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轴柱,所述第三电机(22)外侧的底座(3)内部皆设有弧形槽(26),弧形槽(26)的上方皆设有板体,板体的底端固定有等间距的滑块(25),且滑块(25)与弧形槽(26)相互配合,所述板体顶端一侧皆安装有第一气缸(19),第一气缸(19)一侧的板体顶端皆固定有第二气缸(21),所述第二气缸(21)的上方皆通过中轴铰接有支柱(24),且支柱(24)的外侧壁与第一气缸(19)的输出端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支柱(24)的上方皆通过中轴铰接有支板(20),支板(20)的一侧皆安装有置物槽(29),所述置物槽(29)的内部皆固定有第二电机(18),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皆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二转轴(27),所述第二转轴(27)的底端皆固定有连接块(28),所述底座(3)一侧的第一工位(2)、第二工位(4)、第三工位(8)、第四工位(11)以及第五工位(13)的顶端皆设有滑槽(5),滑槽(5)的内侧壁上皆安装有单向伸缩杆(6),所述单向伸缩杆(6)一侧的滑槽(5)内部皆固定有支架(9),且支架(9)的顶端皆延伸至滑槽(5)的外部,所述滑槽(5)一侧的外壁上皆安装有底托(12),底托(12)的顶端皆固定有第一电机(14),所述框架(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10),且控制面板(10)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滑槽(5)、第一电机(14)、第二电机(18)、第一气缸(19)、第二气缸(21)以及第三电机(2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工位机器人自动打磨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位(2)下方的框架(1)内部皆固定有横板(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工位机器人自动打磨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14)的输出端皆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一转轴(15),且第一转轴(15)远离第一电机(14)的一端延伸至单向伸缩杆(6)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工位机器人自动打磨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伸缩杆(6)远离第一电机(14)一侧的外壁上皆设有卡接槽(16),且卡接槽(16)的一端延伸至单向伸缩杆(6)的内部并与第一转轴(15)相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工位机器人自动打磨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8)的内部皆铰接有打磨头(23),且打磨头(23)的底端皆延伸至连接块(28)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工位机器人自动打磨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32)的内侧壁上设有等间距的内腔(34),内腔(34)内侧壁的两端皆固定有弹簧(33),而且弹簧(33)一侧的内腔(34)内部皆设有卡块(31),且卡块(31)的一端延伸至凹槽(30)的外部,卡块(31)与凹槽(30)相互配合。
CN201920322226.1U 2019-03-14 2019-03-14 一种五工位机器人自动打磨线 Active CN209986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22226.1U CN209986662U (zh) 2019-03-14 2019-03-14 一种五工位机器人自动打磨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22226.1U CN209986662U (zh) 2019-03-14 2019-03-14 一种五工位机器人自动打磨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86662U true CN209986662U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89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22226.1U Active CN209986662U (zh) 2019-03-14 2019-03-14 一种五工位机器人自动打磨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866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02629U (zh) 一种磁铁生产用加工装置
CN209986676U (zh) 一种手机壳生产用成品加工装置
CN209986662U (zh) 一种五工位机器人自动打磨线
CN208644951U (zh) 一种光学镜片磨边机主轴校正装置
CN209774292U (zh) 一种电子产品生产用外壳打磨装置
CN216504166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汽车设备用金属零部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08072192U (zh) 一种桥梁伸缩缝安装调节工具
CN216542370U (zh) 一种电机铁芯生产用表面去毛刺装置
CN210849525U (zh) 一种五金件生产用出料装置
CN212718794U (zh) 一种机电设备安装支架
CN212705990U (zh) 一种水暖活接生产用抛光装置
CN210360785U (zh) 一种室外装修支撑架除锈装置
CN208005335U (zh) 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2095595U (zh) 一种钢管打磨用机械手臂
CN207027150U (zh) 一种玻璃制造用磨边机构
CN211565415U (zh) 一种机器人零件打磨用固定装置
CN205552222U (zh) 一种矩形阵列的砂轮微震打磨机构
CN220481359U (zh) 一种可翻转的手机壳中框打磨用夹具
CN213659822U (zh) 一种智慧城市用展示装置
CN206578699U (zh) 一种卡托抛光冶具
CN208468091U (zh) 一种外罩生产用定位工装夹具
CN217255342U (zh) 一种打磨装置用升降机构
CN215300282U (zh) 一种组合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CN210132358U (zh) 一种耳机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9684448U (zh) 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用焊接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