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86107U - 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 - Google Patents

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86107U
CN209986107U CN201920681605.XU CN201920681605U CN209986107U CN 209986107 U CN209986107 U CN 209986107U CN 201920681605 U CN201920681605 U CN 201920681605U CN 209986107 U CN209986107 U CN 209986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body
plate
flanging
shaping
wedge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816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进开
朱钦杰
廖家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Zhenhua Auto Parts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Zhenhua Auto Parts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Zhenhua Auto Parts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Zhenhua Auto Parts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816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86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86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86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包括第一模体,所述第一模体上的一侧设有用于翻边和整形的刀块,所述第一模体的另一侧设有第一防侧板,所述第一模体的另一侧还设有第一导滑面,所述第一模体上还设有第一驱动块;第二模体,所述第二模体上的一侧上设有第二导板和第二导滑板,所述第二模体设有第二导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模体设有第一防侧板的一侧相对设置;所述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包括正翻边和侧整形两种状态。其缩减模具数量,提高生产零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冷冲压翻边模具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冷冲压模具,对板件的立面和侧立面成型时,因为板件调整回弹时产生负角等因数需要,需要先对板件进行正翻边然后进行侧整形,正翻边和侧整形分别需要两个模具来实现,先进行正翻边工艺,再进行侧整形工艺。采用两个模具,生产成本较大、冲压成本高,稳定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其缩减模具数量,提高生产零件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包括:第一模体1,所述第一模体1上的一侧设有用于翻边和整形的刀块,所述第一模体1的另一侧设有第一防侧板,所述第一模体1的另一侧还设有第一导滑面,所述第一模体1上还设有第一驱动块;第二模体,所述第二模体上的一侧上设有第二导板和第二导滑板,所述第二模体设有第二导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模体1设有第一防侧板的一侧相对设置;所述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包括正翻边和侧整形两种状态;当所述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处于正翻边状态时,所述第二模体上的第二导板与所述第一模体1空开,所述第一模体1上的第一防侧板与所述第二模体上的第二导滑板接触,所述第一模体1的刀块对物料进行正翻边;当所述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处于侧整形状态时,所述第一模体1上的第一防侧板与所述第二模体上的第二导滑板脱离,所述第二模体上的第二导板与所述第一模体1上的第一导滑面接触,所述第一模体1的刀块对所述物料进行侧整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侧板为直角梯形体,所述第一防侧板的斜面朝向所述第二模体。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滑板为直角梯形体,所述第二导滑板的斜面朝向所述第一模体1。当所述第一模体1向所述第二模体行进时,所述第一防侧板的斜面最先与所述第二导滑板的斜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板为长方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在冷冲压工艺中,减少整套模具的数量,降低模具制造的难度,降低制造生产的成本。
2、提高生产过程中物料尺寸的稳定性。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处于正翻边状态时第二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处于正翻边状态时第一防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处于侧整形状态时第二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处于侧整形状态时第一防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1、第一模体1;11、刀块;12、第一防侧板;13、第一导滑面;14、第一驱动块;
2、第二模体;21、第二导板;22、第二导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包括:第一模体1,所述第一模体1上的一侧设有用于翻边和整形的刀块11,所述第一模体1的另一侧设有第一防侧板12,所述第一模体1的另一侧还设有第一导滑面13,所述第一模体1上还设有第一驱动块14;第二模体2,所述第二模体2上的一侧上设有第二导板21和第二导滑板22,所述第二模体设有第二导板21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模体1设有第一防侧板12的一侧相对设置;所述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包括正翻边和侧整形两种状态;当所述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处于正翻边状态时,所述第二模体2上的第二导板21与所述第一模体1空开,所述第一模体1上的第一防侧板12与所述第二模体2上的第二导滑板22接触,所述第一模体1的刀块11对物料进行正翻边;当所述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处于侧整形状态时,所述第一模体1上的第一防侧板12与所述第二模体上的第二导滑板22脱离,所述第二模体上的第二导板21与所述第一模体1上的第一导滑面13接触,所述第一模体1的刀块11对所述物料进行侧整形。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第一模体1的左下侧设有第一导滑面13和第一防侧板12,所述第一导滑面13设置在内侧,所述第一防侧板12设置在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第一模体1的上部还设有所述第一驱动块14。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第一防侧板12为直角梯形体,所述直角梯形体的斜面设置在下部,且朝向所述第二模体2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第一模体1的右下侧还设有用于正翻边和侧整形的刀块11。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第二模体2的右上侧设有所述第二导板21和所述第二导滑板22。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第二导板21与所述第一模体1的第一导滑面13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导滑面与所述第一模体1的第一防侧板12对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第二导板21为长方体,所述第二导体的最大的面相对所述第一模体1设置,所述第二导体整体与所述第一模体1的第一导滑面13平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第二导滑板22也是
借由上述结构,请参考图1、图2和图5,驱动所述第一模体1上的第一驱动块14,所述第一驱动块14驱动所述第一模体1运动,当所述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的第一模具行进到行程到底前35mm-90mm时,所述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处于正翻边状态。
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第二模体2的第二导板21与所述第一模体1的第一导滑面13空开,所述第一模体1的第一防侧板12与所述第二模体2的第二导滑板22相接触,所述刀块11对物料进行正翻边。
请参考图3、图4和图5,所述第一模体1在所述第一驱动块14的驱动下继续向下运动,当所述第一模体1行进到行程到底前0-35mm时,所述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处于侧整形状态。
请参考图3和图4,所述第二模体2的第二导板21与所述第一模体1的第一导滑面13接触,所述第一模体1的第一防侧板12与所述第二模体2的第二导滑板22空开,所述刀块11对物料进行侧整形。
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能够使用一套模具在一个冲压行程完成正翻边和侧整形两个工艺。有效减少模具的制作成本、维修成本、安装陈本,有效提高冷冲压工艺的效率,提高生产零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4)

1.一种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体,所述第一模体上的一侧设有用于翻边和整形的刀块,所述第一模体的另一侧设有第一防侧板,所述第一模体的另一侧还设有第一导滑面,所述第一模体上还设有第一驱动块;
第二模体,所述第二模体上的一侧上设有第二导板和第二导滑板,所述第二模体设有第二导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模体设有第一防侧板的一侧相对设置;
所述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包括正翻边和侧整形两种状态;
当所述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处于正翻边状态时,所述第二模体上的第二导板与所述第一模体空开,所述第一模体上的第一防侧板与所述第二模体上的第二导滑板接触,所述第一模体的刀块对物料进行正翻边;
当所述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处于侧整形状态时,所述第一模体上的第一防侧板与所述第二模体上的第二导滑板脱离,所述第二模体上的第二导板与所述第一模体上的第一导滑面接触,所述第一模体的刀块对所述物料进行侧整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侧板为直角梯形体,所述第一防侧板的斜面朝向所述第二模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滑板为直角梯形体,所述第二导滑板的斜面朝向所述第一模体,当所述第一模体向所述第二模体行进时,所述第一防侧板的斜面最先与所述第二导滑板的斜面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板为长方体。
CN201920681605.XU 2019-05-14 2019-05-14 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 Active CN209986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81605.XU CN209986107U (zh) 2019-05-14 2019-05-14 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81605.XU CN209986107U (zh) 2019-05-14 2019-05-14 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86107U true CN209986107U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93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81605.XU Active CN209986107U (zh) 2019-05-14 2019-05-14 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861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86107U (zh) 冷冲压翻边整形斜楔机构
CN210045866U (zh) 一种上下同步成型结构
CN205096352U (zh) 一种斜面冲孔模具
CN217474583U (zh) 一种解决毛刺方向的连切带折结构
CN206048371U (zh) 一种侧边多工位 imf 深边膜预成型装置
CN203281735U (zh) 刹车片拉簧连接弯条的一体成型冲压模具
CN207308728U (zh) 带圆弧的负角折弯装置
CN215544205U (zh) 一种微晶芯片屏蔽罩封闭式侧边成型模具
CN205414161U (zh) 一种生产电器类弹簧片的连续冲压模具
CN205439121U (zh) 一种塑胶模具的送芯机构
CN208696082U (zh) 带负角侧整斜楔机构的整形模具
CN210010355U (zh) 一种吊挂式大角度侧冲模具
CN210146765U (zh) 一种圆管侧切模
CN210115374U (zh) 一种成型后双侧吊冲孔模具
CN203370913U (zh) 一种地板类模具的斜楔机构
CN203426244U (zh) 一种工件冲孔模具
CN202725769U (zh) 一种自动模压模切机
CN210586708U (zh) 负角折弯机构
CN214023027U (zh) 便于顶出的冲压模具
CN215965598U (zh) 一种翼子板的侧整形机构
CN214683851U (zh) 一种用于硬盘外壳的尖角挤卡钩模具
CN214556775U (zh) 一种极高支架多工位成型模
CN213968834U (zh) 一种双头挂钩一次墩头模具结构
CN218835824U (zh) 一种铝塑膜冲压模具
CN213350382U (zh) 一种顶盖天窗废料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