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85824U - 一种纱棒分类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纱棒分类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85824U
CN209985824U CN201920426473.6U CN201920426473U CN209985824U CN 209985824 U CN209985824 U CN 209985824U CN 201920426473 U CN201920426473 U CN 201920426473U CN 209985824 U CN209985824 U CN 2099858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conveying
unit
rods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264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家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ui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ui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ui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ui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264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858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858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858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纱棒分类机,包括:输送单元,用于输送纱棒;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区分出输送单元上卷绕有纱线的纱棒和未卷绕有纱线的纱棒;第一出料单元,与输送单元相连接,且可调节输送单元上未卷绕有纱线的纱棒的方向,并将未卷绕有纱线的纱棒从输送单元上输出;第二出料单元,与输送单元相连接,且用于将输送单元上卷绕有纱线的纱棒从输送单元上输出。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卷绕有少部分纱线、卷绕有大部分纱线、未卷绕有纱线以及不同颜色的纱棒进行识别,并将识别出的纱棒进行分类整理,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对纱棒进行高效的回收归类整理,无需人工手动分类操作,减少了人工劳动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纱棒的分类回收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纱棒分类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纱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纱棒分类机。
背景技术
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纱线生产一般包含下工序:(1)纺纱阶段:一股为环锭纺纱,产生筒管纱;(2)卷绕工序:纱线被从筒管(纱棒)上退绕,清除其疵点并再卷绕成卷装,卷装纱包含更多数量的纱线。
纱线进入卷绕工序,从纱棒上退绕之后,纱棒会存在四种状态,第一种为纱棒上的纱线未成功实现退绕,即为依然完整的筒管纱;第二种为纱棒上的纱线小部分实现退绕,即残留大部分纱线;第三种为纱棒上的纱线大部分实现退绕,即残留小部分纱线;第四种为纱棒上的纱线完全实现退绕,即为未卷绕有纱线的纱棒。另外,不同类型的纱线通常通过不同颜色的纱棒进行区分。
结束退绕工序之后,需要对纱棒进行回收再利用,但是由于纱棒存在上述状态,对于纱棒的回收归类整理来说,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现有工艺中,大多通过人工手动分类的方式进行分类整理,该种方式效率较低,而且给生产加工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纱棒分类机,对纱棒进行分类整理,提高纱棒的分类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纱棒分类机,包括:
输送单元,用于输送纱棒;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区分出输送单元上卷绕有纱线的纱棒和未卷绕有纱线的纱棒;
第一出料单元,与输送单元相连接,且可调节输送单元上未卷绕有纱线的纱棒的方向,并将未卷绕有纱线的纱棒从输送单元上输出;
第二出料单元,与输送单元相连接,且用于将输送单元上卷绕有纱线的纱棒从输送单元上输出。
需要进行分类整理的纱棒输送至本实用新型中的输送单元上,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识别单元识别区分出卷绕有纱线的纱棒(包括有大部分纱线和少部分分纱线,其中本实用新型中卷绕有少部分纱线与卷绕有大部分纱线的判断是一个相对概念,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定义)和未卷绕有纱线的纱棒(空棒),然后卷绕有纱线的纱棒和未卷绕有纱线的纱棒分别经由第二出料单元和第一出料单元输出,其中纱棒的两端的直径大小不一样,即具有大头端和小头端,在回收整理纱棒时,为了便于整理,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在第一出料单元处进行大小头的方向调整,使得回收得到的空棒的大头端和小头端摆放一致。
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单元的结构形式有多种,采用现有多种常规的输送单元结构形式即可,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单元包括用于支撑纱棒的支撑板、位于支撑板两侧的传送件,及多个与传送件的传送方向相垂直且等间距布置于支撑板板面上的推送件,所述推送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传送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与两个相邻推送件围成的区域形成放置纱棒的容纳区域。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固定不动,输送纱棒时,将纱棒至于容纳区域内,传送件带动推送件移动,即可推动在支撑板上的纱棒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单元还包括沿着传送件的传送方向布置且相对布置于推送件两端的两个护栏板。
作为优选,所述推送件上设置有限位凸块。
本实用新型中识别单元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作为优选,所述识别单元包括用于识别出卷绕有大部分纱线的纱棒的光纤对射位移传感器以及用于拍摄纱棒图像信息的视觉拍摄装置。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光纤对射位移传感器识别出卷绕有大部分纱线的纱棒,通过视觉拍摄装置可识别出纱棒的颜色以及卷绕有少部分纱线的纱棒,根据识别的信息,即可判断此时的纱棒的类型,若纱棒为空棒时,当输送至第一出料单元时,经由此处输出;若纱棒卷绕有纱线时,当输送至第二出料单元时,则可经由第二出料单元输出。
本实用新型中用于识别出卷绕有大部分纱线的纱棒,还可以有其他的结构形式,作为优选,所述识别单元包括用于识别出卷绕有大部分纱线的多纱识别机构,所述多纱识别机构包括安装座、与安装座连接且可相对于连接处摆动的摆动杆以及设置于安装座上的接近开关;所述摆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延伸至输送单元处且可与输送单元上的纱棒接触的接触件以及靠近接近开关的感应件。当纱棒在输送单元上输送并且输送至多纱识别机构工位处时,纱棒在输送过程中,纱棒将与接触件接触,由于纱棒处于输送中并且摆动杆可绕连接处摆动,因此纱棒将推动接触件运动,进而带动摆动杆摆动,当摆动杆摆动之后,位于摆动杆另一端的感应件伴随摆动件一起摆动,使得感应件与接近开关之间发生位移变化。当纱棒上卷绕有不同厚度的纱线时,接近开关感应到的位移变化大小不相同,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可以根据接近开关感应到的位移变化情况判断出纱棒上是否卷绕有大部分纱线。
本实用新型中接触件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作为优选,所述接触件为滚轮。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滚轮的结构形式,可以减少与纱棒纱线的摩擦力,避免弄坏纱线。
作为优选,所述多纱识别机构包括设置于安装座上且用于限制摆动杆转动角度范围的限位杆。
作为优选,所述摆动杆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杆相配合的限位凹槽。
为了保持识别精确度,作为优选,所述多纱识别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安装座和摆动杆之间的复位弹簧。识别完成一个纱棒之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得摆动杆恢复原位,便于下一个纱棒的识别。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柱,所述摆动杆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安装柱和连接柱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识别纱棒的大头端和小头端所处位置方向的大小头识别机构,所述大小头识别机构包括:
两个识别组件,所述识别组件包括可沿着传送方向发生位移变化的测试臂、沿着传送方向布置的内导向片、与内导片相对布置的外导向片以及用于感知测试臂位移信息的位移传感器,所述内导向片和外导向片之间的区域形成供纱棒的端部通过的识别通道;
导向件,设置于支撑板上且用于引导纱棒移动以使得纱棒的端部进入识别通道内;
所述外导向片上开设有沿着传送方向布置的条形限位槽,所述测试臂的一端穿过条形限位槽并延伸至所述识别通道内,所述纱棒从识别通道内通过时,所述纱棒的端部可推动所对应的测试臂在所述条形限位槽内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大小头识别机构的原理为:
在输送单元上输送的纱棒,输送至大小头识别机构工位处时,在一边输送的过程中经由导向件导向,使得纱棒经由识别通道内穿过,纱棒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识别通道对应,随着纱棒的移动,由于纱棒的大头端直径较大,因此纱棒的大头端将优先与大头端位置对应的测试臂相接触,推动测试臂移动,当测试臂发生位移变化时,与之对应的位移传感器将感应出测试臂发生位移变化,即可判断得出纱棒的大头端和小头端所在位置方向。
本实用新型中导向件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所述导向件可以为弹簧导向片。作为优选,所述导向件包括尼龙块,所述尼龙块上设置有导向面。作为优选,所述导向件还包括复位弹片,所述尼龙块和复位弹片之间通过钣金连接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大小头识别机构还包括用于安装测试臂的安装板,所述测试臂包括与安装板连接且可相对于安装板运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纱棒穿过测试通道之后,为了便于下一纱棒的测试,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可以使得测试臂恢复原位,以待对下一纱棒的大头端和小头端的识别。
作为优选,所述位移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并调整位移传感器位置的位置调整槽。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位移传感器在位置调整槽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与安装板之间铰接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大小头识别机构还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定位卡槽,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与定位卡槽相配合的定位部。
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单元的布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全部保持水平布置,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单元包括竖直布置的竖直输送段以及位于竖直输送段下游位置的水平输送段。竖直输送段和水平输送段的结构形式,可以减少本实用新型的占地空间。
为了便于将纱棒输送至输送单元,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将纱棒输送至输送单元上的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左挡板、右挡板、后挡板以及倾斜布置且用于将纱棒导入竖直输送段上的底板。进料时,将纱棒从上投入至底板上,由于底板倾斜布置,因此纱棒可以自动滑落至输送单元上。
作为优选,所述后挡板的两端开设有分别与左挡板和右挡板连接的位置调整槽,所述底板与左挡板以及右挡板对应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左挡板和右挡板连接的位置调整槽。本实用新型中可以调节左挡板和右挡板的位置,以实现对进料容纳空间的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输送段上设置有与第一出料单元对应的第一出料工位,所述第一出料工位处的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单元包括:
位于第一出料口下方的第一出料斗;
两个相对布置且位于出料斗两端的挡料板;
两个分别用于驱动两个挡料板运动以使搭接于挡料板上的纱棒下落至第一出料斗内的驱动机构。
经由识别单元以及大小头识别机构识别之后,可以识别出空棒以及空棒的大头端和小头端所处方向,当空棒输送至第一出料工位时,纱棒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挡料板上,根据大小头识别机构识别出的方向,若需要出料时,纱棒的大头端先下落,则可以经由大头端所在侧的驱动机构驱动挡料板运动,使得搭接于该挡料板上的大头端失去支撑而落入第一出料斗内,进而使得纱棒下落的同时调整了纱棒的大头端和小头端的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挡料板连接的驱动板以及用于驱动驱动板运动的气缸。
由于纱棒具有多种长度,为了适用于多种长度大小的纱棒,作为优选,所述挡料板包括用于支撑纱棒的水平支撑部以及与驱动板通过螺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腰型连接孔,所述驱动板上开设有与腰型连接孔相配合的定位孔。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输送段上设置有与第二出料单元对应的第二出料工位,所述第二出料工位处的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二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中识别区分出不同类型的纱棒之后,卷绕有大部分纱线和卷要有少部分纱线的纱棒可以经由第二出料单元输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出料单元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可以采用与第一出料单元相同的结构形式,也可以采用与第一出料单元相近的结构形式,即只设置一个驱动机构,使得一端的挡料板可以移动,只要使得纱棒一端可以下落,不需要调整纱棒的大小头方向。
在实际生产中,不同类型的纱线可以经由不同颜色的纱棒进行区分,作为优选,还包括承接于水平输送段输送终端处的分料机构,所述分料机构包括:
两个相对布置的竖直挡板;
用于将水平输送段输送终端处的纱棒导入竖直挡板之间的导料板;
设置于两个竖直挡板之间且可翻转运动的上出料导板;
用于驱动上出料导板移动的动力机构。
本实用新型中识别之后的纱棒,还可以经由分料机构进行分类处理,纱棒输送至输送终端处之后,经由导料板导入下落至两个竖直挡板之间,若需要纱棒从上出料导板处导出,则动力机构不工作,即可使得纱棒下落至上出料导板上,并经由上出料导板导出;若不需要纱棒从上出料导板上导出时,则动力机构驱动上出料导板移动,使得下落至上出料导板上的纱棒从上出料导板上掉落至上出料导板下方,即可从上出料导板下方导出。本实用新型中分料机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识别出来的纱棒进行分类,例如可以分类整理不同颜色的纱棒。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机构为气缸或电缸。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于两个竖直挡板之间且位于上出料导板下方的下出料导板。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在竖直挡板上设置槽口,需要将纱棒从下出料导板处导出时,动力机构驱动下出料导板从槽口处移出,即可使得纱棒直接下落至下出料导板上,进而从下出料导板处导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出料口为两个,所述第二出料口为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卷绕有少部分纱线、卷绕有大部分纱线、未卷绕有纱线以及不同颜色的纱棒进行识别,并将识别出的纱棒进行分类整理,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对纱棒进行高效的回收归类整理,无需人工手动分类操作,减少了人工劳动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纱棒的分类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大小头识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大小头识别机构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大小头识别机构的俯向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出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出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料机构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多纱识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多纱识别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多纱识别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
输送单元1,用于输送纱棒;
识别单元2,用于识别区分出输送单元1上卷绕有纱线的纱棒和未卷绕有纱线的纱棒;
第一出料单元3,与输送单元1相连接,且可调节输送单元1上未卷绕有纱线的纱棒的方向,并将未卷绕有纱线的纱棒从输送单元1上输出;
第二出料单元8,与输送单元1相连接,且用于将输送单元1上卷绕有纱线的纱棒从输送单元1上输出。
需要进行分类整理的纱棒输送至本实用新型中的输送单元1上,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识别单元2识别区分出卷绕有纱线的纱棒(包括有大部分纱线和少部分分纱线,其中本实用新型中卷绕有少部分纱线与卷绕有大部分纱线的判断是一个相对概念,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定义)和未卷绕有纱线的纱棒(空棒),然后卷绕有纱线的纱棒和未卷绕有纱线的纱棒分别经由第二出料单元8和第一出料单元3输出,其中纱棒的两端的直径大小不一样,即具有大头端和小头端,在回收整理纱棒时,为了便于整理,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在第一出料单元3处进行大小头的方向调整,使得回收得到的空棒的大头端和小头端摆放一致。
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单元1的结构形式有多种,采用现有多种常规的输送单元1结构形式即可,例如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单元1可以包括用于支撑纱棒的支撑板11、位于支撑板11两侧的传送件12,及多个与传送件12的传送方向相垂直且等间距布置于支撑板11板面上的推送件13,推送件13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传送件12固定连接,支撑板11与两个相邻推送件13围成的区域形成放置纱棒的容纳区域。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11固定不动,输送纱棒时,将纱棒至于容纳区域内,传送件12带动推送件13移动,即可推动在支撑板11上的纱棒移动。
输送单元1还包括沿着传送件12的传送方向布置且相对布置于推送件13两端的两个护栏板14。推送件13上可设置有限位凸块131。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用于调节两个护栏板14之间的相对距离大小的距离调节机构7。护栏板14上开设有槽口,距离调节7包括滑动穿过槽口的调节板71以、固定于护栏板14上的连接板72以及用于将调节板71与连接板72固定连接的73,调节板上设置有安装槽孔,连接板上设置有与安装槽孔相配合的调节槽,螺栓穿过调节槽并延伸至安装槽孔内。
本实用新型中识别单元2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识别单元2可以包括用于识别出卷绕有大部分纱线的纱棒的光纤对射位移传感器21以及用于拍摄纱棒图像信息的视觉拍摄装置2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光纤对射位移传感器21识别出卷绕有大部分纱线的纱棒,通过视觉拍摄装置22可识别出纱棒的颜色以及卷绕有少部分纱线的纱棒,根据识别的信息,即可判断此时的纱棒的类型,若纱棒为空棒时,当输送至第一出料单元3时,经由此处输出;若纱棒卷绕有纱线时,当输送至第二出料单元8时,则可经由第二出料单元8输出。
如图2、图4~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用于识别纱棒的大头端和小头端所处位置方向的大小头识别机构4,大小头识别机构4包括:
两个识别组件41,识别组件41包括可沿着传送方向发生位移变化的测试臂411、沿着传送方向布置的内导向片412、与内导片相对布置的外导向片413以及用于感知测试臂411位移信息的位移传感器414,内导向片412和外导向片413之间的区域形成供纱棒的端部通过的识别通道;
导向件42,设置于支撑板11上且用于引导纱棒移动以使得纱棒的端部进入识别通道内;本实用新型中导向件42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导向件42为弹簧导向片,见图1。本实用新型中导向件42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形式,如图14所示,导向件42包括尼龙块421,所述尼龙块上设置有导向面,导向件还包括复位弹片422,所述尼龙块421和复位弹片422之间通过钣金连接件423连接。
外导向片413上开设有沿着传送方向布置的条形限位槽4131,测试臂411的一端穿过条形限位槽并延伸至识别通道内,纱棒从识别通道内通过时,纱棒的端部可推动所对应的测试臂411在条形限位槽内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大小头识别机构4的原理为:
在输送单元1上输送的纱棒,输送至大小头识别机构4工位处时,在一边输送的过程中经由导向件42导向,使得纱棒经由识别通道内穿过,纱棒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识别通道对应,随着纱棒的移动,由于纱棒的大头端直径较大,因此纱棒的大头端将优先与大头端位置对应的测试臂411相接触,推动测试臂411移动,当测试臂411发生位移变化时,与之对应的位移传感器414将感应出测试臂411发生位移变化,即可判断得出纱棒的大头端和小头端所在位置方向。
如图4~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大小头识别机构4还包括用于安装测试臂411的安装板43,测试臂411包括与安装板43连接且可相对于安装板43运动的连接部,连接部与安装板43之间铰接配合,连接部与安装板4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44。纱棒穿过测试通道之后,为了便于下一纱棒的测试,在复位弹簧44的作用下,可以使得测试臂411恢复原位,以待对下一纱棒的大头端和小头端的识别。位移传感器414安装于安装板43上。安装板43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并调整位移传感器414位置的位置调整槽431。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位移传感器414在位置调整槽431的位置。
如图4~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大小头识别机构4还包括定位板45,定位板45上开设有定位卡槽,安装板43上设置有与定位卡槽相配合的定位部。
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单元1的布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全部保持水平布置,作为优选,输送单元1包括竖直布置的竖直输送段以及位于竖直输送段下游位置的水平输送段。竖直输送段和水平输送段的结构形式,可以减少本实用新型的占地空间。
为了便于将纱棒输送至输送单元1,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用于将纱棒输送至输送单元1上的进料机构5,进料机构5包括左挡板51、右挡板52、后挡板53以及倾斜布置且用于将纱棒导入竖直输送段上的底板54。进料时,将纱棒从上投入至底板54上,由于底板54倾斜布置,因此纱棒可以自动滑落至输送单元1上。后挡板53的两端开设有分别与左挡板51和右挡板52连接的位置调整槽,底板54与左挡板51以及右挡板52对应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左挡板51和右挡板52连接的位置调整槽。本实用新型中可以调节左挡板51和右挡板52的位置,以实现对进料容纳空间的调节。
如图2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水平输送段上设置有与第一出料单元3对应的第一出料工位,第一出料工位处的支撑板11上开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单元3包括:
位于第一出料口下方的第一出料斗31;
两个相对布置且位于出料斗两端的挡料板32;
两个分别用于驱动两个挡料板32运动以使搭接于挡料板32上的纱棒下落至第一出料斗31内的驱动机构33。
经由识别单元2以及大小头识别机构4识别之后,可以识别出空棒以及空棒的大头端和小头端所处方向,当空棒输送至第一出料工位时,纱棒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挡料板32上,根据大小头识别机构4识别出的方向,若需要出料时,纱棒的大头端先下落,则可以经由大头端所在侧的驱动机构33驱动挡料板32运动,使得搭接于该挡料板32上的大头端失去支撑而落入第一出料斗31内,进而使得纱棒下落的同时调整了纱棒的大头端和小头端的方向。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机构33包括与挡料板32连接的驱动板34以及用于驱动驱动板34运动的气缸。
由于纱棒具有多种长度,为了适用于多种长度大小的纱棒,如图7所示,挡料板32包括用于支撑纱棒的水平支撑部以及与驱动板34通过螺栓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上开设有腰型连接孔,驱动板34上开设有与腰型连接孔相配合的定位孔。
如图2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水平输送段上设置有与第二出料单元8对应的第二出料工位,第二出料工位处的支撑板11上开设有第二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中识别区分出不同类型的纱棒之后,卷绕有大部分纱线和卷要有少部分纱线的纱棒可以经由第二出料单元8输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出料单元8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可以采用与第一出料单元3相同的结构形式,也可以采用与第一出料单元3相近的结构形式,即只设置一个驱动机构33,使得一端的挡料板32可以移动,只要使得纱棒一端可以下落,不需要调整纱棒的大小头方向。
在实际生产中,不同类型的纱线可以经由不同颜色的纱棒进行区分,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承接于水平输送段输送终端处的分料机构6,分料机构6包括:
两个相对布置的竖直挡板61;
用于将水平输送段输送终端处的纱棒导入竖直挡板61之间的导料板62;
设置于两个竖直挡板61之间且可翻转运动的上出料导板63;
用于驱动上出料导板移动的动力机构64。
本实用新型中识别之后的纱棒,还可以经由分料机构进行分类处理,纱棒输送至输送终端处之后,经由导料板62导入下落至两个竖直挡板32之间,若需要纱棒从上出料导板处导出,则驱动机构33不工作,即可使得纱棒下落至上出料导板上,并经由上出料导板导出;若不需要纱棒从上出料导板63上导出时,则动力机构64驱动上出料导板移动,使得下落至上出料导板上的纱棒从上出料导板63上掉落至上出料导板63下方,即可从上出料导板63下方导出。本实用新型中分料机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识别出来的纱棒进行分类,例如可以分类整理不同颜色的纱棒。本实用新型中动力机构64为气缸或电缸。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设置于两个竖直挡板32之间且位于上出料导板63下方的下出料导板65。从上出料导板63上落下的纱棒可以经由下出料导板65导出。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在竖直挡板61上设置槽口,需要将纱棒从下出料导板65处导出时,动力机构64驱动下出料导板65从槽口处移出,即可使得纱棒直接下落至下出料导板65上,进而从下出料导板65处导出。
本实用新型中用于识别出卷绕有大部分纱线的纱棒,还可以有其他的结构形式,如图11~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识别单元包括用于识别出卷绕有大部分纱线的多纱识别机构9,所述多纱识别机构9包括安装座91、与安装座91连接且可相对于连接处摆动的摆动杆92以及设置于安装座91上的接近开关93;所述摆动杆92的两端分别设有延伸至输送单元处且可与输送单元上的纱棒接触的接触件94以及靠近接近开关93的感应件95。当纱棒在输送单元上输送并且输送至多纱识别机构9工位处时,纱棒运输至接触件94与输送单元之间时,停止运输,纱棒与接触件94接触,由于摆动杆92可绕连接处摆动,因此纱棒将推动接触件94运动,进而带动摆动杆92摆动,当摆动杆92摆动之后,位于摆动杆92另一端的感应件95伴随摆动件一起摆动,使得感应件95与接近开关93之间发生位移变化。当纱棒上卷绕有不同厚度的纱线时,接触件94移动的位移不相同,进而接近开关93感应到的位移变化大小不相同,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可以根据接近开关93感应到的位移变化情况判断出纱棒上是否卷绕有大部分纱线。
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接触件94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例如接触件94为滚轮。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滚轮的结构形式,可以减少与纱棒纱线的摩擦力,避免弄坏纱线。多纱识别机构9包括设置于安装座91上且用于限制摆动杆92转动角度范围的限位杆99。摆动杆92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杆相配合的限位凹槽921。
如图11和图12所示,为了保持识别精确度,多纱识别机构9还包括设置于安装座91和摆动杆92之间的复位弹簧96。识别完成一个纱棒之后,在复位弹簧96的作用下,使得摆动杆92恢复原位,便于下一个纱棒的识别。安装座91上设置有安装柱97,所述摆动杆92上设置有连接柱98,所述复位弹簧9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安装柱97和连接柱98上。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沿着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设置多个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感应出纱棒的运输位置,进而与各个工位进行配合衔接。

Claims (10)

1.一种纱棒分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单元,用于输送纱棒;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区分出输送单元上卷绕有纱线的纱棒和未卷绕有纱线的纱棒;
第一出料单元,与输送单元相连接,且可调节输送单元上未卷绕有纱线的纱棒的方向,并将未卷绕有纱线的纱棒从输送单元上输出;
第二出料单元,与输送单元相连接,且用于将输送单元上卷绕有纱线的纱棒从输送单元上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棒分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包括用于支撑纱棒的支撑板、位于支撑板两侧的传送件,及多个与传送件的传送方向相垂直且等间距布置于支撑板板面上的推送件,所述推送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传送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与两个相邻推送件围成的区域形成放置纱棒的容纳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棒分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还包括沿着传送件的传送方向布置且相对布置于推送件两端的两个护栏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棒分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单元包括用于识别出卷绕有大部分纱线的多纱识别机构以及用于拍摄纱棒图像信息的视觉拍摄装置,所述多纱识别机构包括安装座、与安装座连接且可相对于连接处摆动的摆动杆以及设置于安装座上的接近开关;所述摆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延伸至输送单元处且可与输送单元上的纱棒接触的接触件以及靠近接近开关的感应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棒分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识别纱棒的大头端和小头端所处位置方向的大小头识别机构,所述大小头识别机构包括:
两个识别组件,所述识别组件包括可沿着传送方向发生位移变化的测试臂、沿着传送方向布置的内导向片、与内导片相对布置的外导向片以及用于感知测试臂位移信息的位移传感器,所述内导向片和外导向片之间的区域形成供纱棒的端部通过的识别通道;
导向件,设置于支撑板上且用于引导纱棒移动以使得纱棒的端部进入识别通道内;
所述外导向片上开设有沿着传送方向布置的条形限位槽,所述测试臂的一端穿过条形限位槽并延伸至所述识别通道内,所述纱棒从识别通道内通过时,所述纱棒的端部可推动所对应的测试臂在所述条形限位槽内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纱棒分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小头识别机构还包括用于安装测试臂的安装板,所述测试臂包括与安装板连接且可相对于安装板运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棒分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包括竖直布置的竖直输送段以及位于竖直输送段下游位置的水平输送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棒分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纱棒输送至输送单元上的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左挡板、右挡板、后挡板以及倾斜布置且用于将纱棒导入竖直输送段上的底板。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纱棒分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输送段上设置有与第一出料单元对应的第一出料工位,所述第一出料工位处的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单元包括:
位于第一出料口下方的第一出料斗;
两个相对布置且位于出料斗两端的挡料板;
两个分别用于驱动两个挡料板运动以使搭接于挡料板上的纱棒下落至第一出料斗内的驱动机构。
10.如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纱棒分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接于水平输送段输送终端处的分料机构,所述分料机构包括:
两个相对布置的竖直挡板;
用于将水平输送段输送终端处的纱棒导入竖直挡板之间的导料板;
设置于两个竖直挡板之间且可移动的上出料导板;
用于驱动上出料导板移动的动力机构。
CN201920426473.6U 2019-03-30 2019-03-30 一种纱棒分类机 Active CN2099858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26473.6U CN209985824U (zh) 2019-03-30 2019-03-30 一种纱棒分类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26473.6U CN209985824U (zh) 2019-03-30 2019-03-30 一种纱棒分类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85824U true CN209985824U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90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26473.6U Active CN209985824U (zh) 2019-03-30 2019-03-30 一种纱棒分类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8582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7063A (zh) * 2019-03-30 2019-06-14 杭州锐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纱棒分类机
CN109941708A (zh) * 2019-03-30 2019-06-28 杭州锐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纱棒大小头方向识别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7063A (zh) * 2019-03-30 2019-06-14 杭州锐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纱棒分类机
CN109941708A (zh) * 2019-03-30 2019-06-28 杭州锐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纱棒大小头方向识别装置
CN109877063B (zh) * 2019-03-30 2024-02-27 杭州锐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纱棒分类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23536B (zh)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内组件全自动装配机
CN209985824U (zh) 一种纱棒分类机
US3987974A (en) Movable bobbin transport apparatus
CN202667161U (zh) 一种电池验电机
US4776468A (en) Bobbin conveying system
CN106276416A (zh) 细纱管高速整理装置
US5165615A (en) Take-up package doffing apparatus for textile yarn processing machine
CN206343861U (zh) 一种轴承装配机的滚子进料机构
CN109877063B (zh) 一种纱棒分类机
CN211968924U (zh) 自动分页、喷码、检测生产线
CN109013376A (zh) 一种原木自动分级分拣装备结构
CN206343883U (zh) 一种轴承装配机的分拣机构
US5791575A (en) System for handling and distributing spools for an automatic coning machine
CN111675041B (zh) 一种松式筒子纱自动分类运输规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8382928B (zh) 一种自动理管机
CN111112117B (zh) 自动络筒机后空管与疵纱管分拣装置
JPH06200434A (ja) 給糸交換方法
CN209988897U (zh) 一种纱棒输送装置
EP0145981A2 (en) Handling of conical thread packages
CN115158752B (zh) 电缆码垛打捆设备及其方法
CN111014076B (zh) 细络联动疵纱管对应落后锭子自动追溯定位系统
CN206343860U (zh) 一种轴承装配机的保持架进料机构
CN209849335U (zh) 一种纱棒分料装置
CN210392714U (zh) 一种纱棒大小头方向识别装置
US5168696A (en) Arrangement for conveying packages away from a spinn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