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83633U - 转动式伞巢结构及伞 - Google Patents

转动式伞巢结构及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83633U
CN209983633U CN201920682972.1U CN201920682972U CN209983633U CN 209983633 U CN209983633 U CN 209983633U CN 201920682972 U CN201920682972 U CN 201920682972U CN 209983633 U CN209983633 U CN 209983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st
clamping
umbrella
hook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8297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龙
林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an Z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an Z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an Z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an Z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8297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83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83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83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转动式伞巢结构及伞。一种转动式伞巢结构,包括上巢、下巢及用于锁定上巢和下巢的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卡合件和卡钩件;所述上巢包括套管,套管内用于设置伞具中棒,所述套管外侧设置卡合件;所述卡合件上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入面和导入口,相对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出面和导出口,所述卡合件的内部设有卡位;所述下巢上安装有一可转动的卡钩件;所述卡钩件可经由所述第一导入面通过所述导入口卡设在所述卡位中,实现上巢和下巢的锁定;所述卡钩件可经由所述第一导出面从所述导出口脱离所述卡合件,实现上巢和下巢的解锁。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伞,其包括上述的转动式伞巢结构。

Description

转动式伞巢结构及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动式伞巢结构及伞。
背景技术
伞是一种人们常见的生活用品,它主要用于遮挡阳光或雨水,以方便人们出行。目前的转动式伞巢结构主要有按键式或者推拉式,具有按键式转动式伞巢结构的伞具在收伞时,需要按一下按键才能收伞,不方便于收伞,且开伞时扣合的声音比较大;而具有推拉式转动式伞巢结构的伞具虽然易于开收伞,但是结构较复杂,不易于生产线的组装,导致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转动式伞巢结构及伞。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转动式伞巢结构,包括上巢、下巢及用于锁定上巢和下巢的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卡合件和卡钩件;
所述上巢包括套管,套管内用于设置伞具中棒,所述套管外侧设置卡合件;所述卡合件上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入面和导入口,相对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出面和导出口,所述卡合件的内部设有卡位;
所述下巢上安装有一可转动的卡钩件;所述卡钩件可经由所述第一导入面通过所述导入口卡设在所述卡位中,实现上巢和下巢的锁定;所述卡钩件可经由所述第一导出面从所述导出口脱离所述卡合件,实现上巢和下巢的解锁。
优选地,所述卡合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之间形成通道,通道两端形成所述的导入口和导出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合部位于所述第二卡合部上方,所述第二卡合部上朝向所述第一卡合部的一侧设有所述卡位,远离所述第一卡合部的一侧形成第一导入面;所述第一卡合部靠近所述导出口处形成第一导出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卡合部靠近所述导出口处形成第二导出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合部的中部形成一向下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最突出位置位于所述卡位和所述导入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通道呈类V形。
优选地,所述卡钩件包括卡钩部和主体部;所述下巢上设置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主体部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卡钩件的主体部远离所述卡钩部的一端设置拉力件。
优选地,所述转轴上设置扣环,所述扣环设置在所述卡钩件的外侧。
一种伞,包括上述的转动式伞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动式伞巢结构及伞,开伞时,推动下巢向着上巢移动,卡钩件可经由所述第一导入面通过所述导入口卡设在所述卡位中,实现上巢和下巢的锁定;收伞时,拉动下巢朝着远离上巢的方向移动,卡钩件可经由所述第一导出面从所述导出口脱离所述卡合件,实现上巢和下巢的解锁。这样方便收伞,几乎没有扣合的声音,且结构较为简单,易于生产线的组装,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动式伞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动式伞巢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动式伞巢结构的上巢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动式伞巢结构的卡钩件运动方向示意图。
图5是图2中S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动式伞巢结构的卡钩件的受力方向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动式伞巢结构一变形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动式伞巢结构一变形实施例中下巢及拉力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转动式伞巢结构,包括上巢10、下巢20及用于锁定上巢10和下巢20的锁定组件30;所述锁定组件30包括卡合件40和卡钩件50;所述上巢10包括套管11,套管11内用于设置伞具中棒60,所述套管11外侧设置卡合件40。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卡合件40上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入面431和导入口401,相对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出面441和导出口402,所述卡合件40的内部设有卡位421。
所述下巢20上安装有一可转动的卡钩件50;所述卡钩件50可经由所述第一导入面431通过所述导入口401卡设在所述卡位411中,实现上巢10和下巢20的锁定;所述卡钩件50可经由所述第一导出面441从所述导出口402脱离所述卡合件40,实现上巢10和下巢20的解锁。
开伞时,推动下巢20向着上巢10移动,卡钩件50可经由所述第一导入面431通过所述导入口401卡设在所述卡位421中,实现上巢10和下巢20的锁定;收伞时,推动下巢20向着上巢10移动,卡钩件50可经由所述第一导出面441从所述导出口402脱离所述卡合件40,实现上巢10和下巢20的解锁。
具体来说,就是开伞时,使用者用手推动下巢20向着上巢10移动,在下巢20移动的带动下,卡钩件50到达所述第一导入面431;下巢20继续移动,由于卡钩件50可转动,即可沿着第一导入面431到达导入口401,并进入所述卡位421中;收伞时,使用者先用手推动下巢20向着上巢10移动,在下巢20移动的带动下,卡钩件50到达所述第一导出面441,松开手,卡钩件50即会经由导出口402脱离所述卡合件40。
优选地,所述卡合件4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合部41和第二卡合部42,所述第一卡合部41和第二卡合部42之间形成通道,通道两端形成所述的导入口401和导出口402。可以理解,所述导入口401与所述导出口402不同,且分别位于卡合件40相对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合部41位于所述第二卡合部42上方,所述第二卡合部42上朝向所述第一卡合部41的一侧设有所述卡位421,远离所述第一卡合部41的一侧形成第一导入面431;所述第一卡合部41靠近所述导出口402处形成第一导出面441。这样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
更好的是,所述第二卡合部42靠近所述导出口402处形成第二导出面442,便于所述卡钩件50滑出。所述第一卡合部41靠近所述导入口401处形成第二导入面432,这样在卡钩件50移动至导入口401时,能顺着第二导入面432进入卡位421。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卡位421为卡槽,也即在所述第二卡合部42上开槽即可。进一步的是,所述卡槽底部为弧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合部41的中部形成一向下的凸起411;所述凸起411的最突出位置位于所述卡位421和所述导入口401之间,进一步保证所述卡钩件50顺利进入卡位421中。可以理解,所述凸起411的两侧即分别形成第二导入面432和第一导出面441。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入面431、第二导入面432、第一导出面441和第二导出面442为斜面,可以理解,也可为弧面,只要能达到可以导入或导出的效果即可。
优选地,所述通道呈类V形。请一并参阅图4,卡钩件50的运动方向为D→F→E→C→A→B。由于B低,A高,C低,D低,E高,F低,且F到E、C到A是平顺增高的,而B到A、C到E是突然增高的,所以,当卡钩件50从F到E和C到A过渡时,是顺畅过渡的,且卡钩件50到了C后,就无法回到E,卡钩件50到了B后,也无法回到A,所以,就保证了卡钩件50能顺利地从上巢10上脱离开来。针对卡钩件50的运行轨迹作进一步解释,即为,D为低位,卡钩件50先从D点出发,顺着第一导入面431走,由于F比D还要低,所以卡钩可以顺利地走到F点,接着卡钩件50又顺着E上的第二导入面432往上爬到E上的最高处,从E到C是突然的下降到最低点,到这里为止就是开伞的过程;在收伞时,推动下巢20,卡钩件50接触第一导出面441,因此卡钩件50只能顺着第一导出面441走,由于E比C高,E到C之间相当于有一堵挡墙(也即凸起411),卡钩件50也会被E到C之间的墙挡住而返回不了C处,所以卡钩件50只能顺着第一导出面441移动来到A处的高点,继续向上推动下巢20直至下巢20无法推动时(可以通过设置限位结构实现,具体的,可以是如图2中所示,下巢20靠近上巢10的一端形成定位面21,所述上巢10靠近下巢20的一端形成定位骨12;当定位面21与定位骨相接触时,下巢20不能再继续移动),卡钩件50仍然与第一导出面410接触且从A掉入B(B比A低),同理地,由于A比B高,B到A之间相当于有一堵挡墙,卡钩也会被B到A之间的挡墙挡住而返回不了A处,只能顺着第二导出面442下落,达到收伞的目的。
请一并参阅图5,优选地,所述卡钩件50包括卡钩部51和主体部52;所述下巢20上设置转轴90,所述转轴80与所述主体部52转动连接。可以理解,所述卡钩部51即为前文中用于与所述卡合件40相配合进行卡合的部分,而主体部52则用于安装并实现转动的部分。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更好的是,所述转轴90上设置扣环80,所述扣环80设置在所述卡钩件50的外侧,能有效防止卡钩件50从转轴90上沿轴芯的方向脱落。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扣环80为E形扣环。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卡钩件50的主体部52远离所述卡钩部51的一端设置拉力件70。如图6中(2)所示,由于拉力件70所装的位置在卡钩件50的主体部52远离所述卡钩部51的一端,也即拉住卡钩件50的下部(见力F1),所以有一个力F2可使卡钩件50永远贴紧上巢10的表面,以及拉力件70装在卡钩件50的下面,在拉力(见F1)的作用下,如图6中(1)所示,有一个力F3会使无论卡钩件50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拉力都会有阻止卡钩件50转动的趋势。请一并参阅图4,由于拉力件70的拉力在,可以保证卡钩件50(也即卡钩部51)能顺利从E到达C及从A到B。
如图1、图2中所示,所述拉力件70可以是弹簧。在一些变形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所述拉力件70有可以是有弹性的塑胶件。具体的,所述拉力件70包括两第一塑胶件71和一第二塑胶件72。
第一塑胶件71的作用是可以使卡钩件50无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转动,都会向卡钩件50提供回到正六点钟的方向,第二塑胶件72的作用是可以使卡钩件50的卡钩部51有向上巢10轴心线压的力。即下巢20上有两个分别控制左右、上下运动的弹臂,提供卡钩件50左右运动时,恢复居中的弹力,和保证卡钩件50顶部靠上巢10一侧往下的弹力。
实施例二
一种伞,包括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转动式伞巢结构。

Claims (10)

1.一种转动式伞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巢、下巢及用于锁定上巢和下巢的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卡合件和卡钩件;
所述上巢包括套管,套管内用于设置伞具中棒,所述套管外侧设置卡合件;所述卡合件上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入面和导入口,相对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出面和导出口,所述卡合件的内部设有卡位;
所述下巢上安装有一可转动的卡钩件;所述卡钩件可经由所述第一导入面通过所述导入口卡设在所述卡位中,实现上巢和下巢的锁定;所述卡钩件可经由所述第一导出面从所述导出口脱离所述卡合件,实现上巢和下巢的解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式伞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之间形成通道,通道两端形成所述的导入口和导出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式伞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位于所述第二卡合部上方,所述第二卡合部上朝向所述第一卡合部的一侧设有所述卡位,远离所述第一卡合部的一侧形成第一导入面;所述第一卡合部靠近所述导出口处形成第一导出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式伞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部靠近所述导出口处形成第二导出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式伞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的中部形成一向下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最突出位置位于所述卡位和所述导入口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式伞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呈类V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式伞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件包括卡钩部和主体部;所述下巢上设置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主体部转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动式伞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件的主体部远离所述卡钩部的一端设置拉力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动式伞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设置扣环,所述扣环设置在所述卡钩件的外侧。
10.一种伞,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中所述的转动式伞巢结构。
CN201920682972.1U 2019-05-14 2019-05-14 转动式伞巢结构及伞 Active CN209983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82972.1U CN209983633U (zh) 2019-05-14 2019-05-14 转动式伞巢结构及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82972.1U CN209983633U (zh) 2019-05-14 2019-05-14 转动式伞巢结构及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83633U true CN209983633U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94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82972.1U Active CN209983633U (zh) 2019-05-14 2019-05-14 转动式伞巢结构及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836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5103A (zh) * 2019-05-14 2019-07-19 深圳减字科技有限公司 转动式伞巢结构及伞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5103A (zh) * 2019-05-14 2019-07-19 深圳减字科技有限公司 转动式伞巢结构及伞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83633U (zh) 转动式伞巢结构及伞
US20200347635A1 (en) Button-type central locking device for folding tent
CN108669712A (zh) 一种自动插合分离锁扣
US20110025075A1 (en) Window tilt latch
US20110167883A1 (en) Side hung type door or window handle lock
CN216529574U (zh) 一种对插自锁式防水连接器
WO2018068348A1 (zh) 锁紧装置
CN209469184U (zh) 一种锁扣结构
CN211287084U (zh) 一种新型无声锁
CN214246985U (zh) 门扣式自锁门吸
CN209482930U (zh) 一种拉链锁
CN214170257U (zh) 一种自锁门吸
CN219091356U (zh) 提手式弹扣结构
WO2020259373A1 (zh) 一种自锁式拉杆及拉杆箱
CN220307248U (zh) 一种便于解锁上锁的折叠屏手机保护壳
CN214190856U (zh) 一种伸缩锁紧装置和收纳盒
CN220749015U (zh) 一种换挡核心操纵杆锁止结构
CN210382944U (zh) 一种伞巢结构及伞
CN220326080U (zh) 一种具有依序开闭功能的滑轨
CN218605413U (zh) 伞具的推拉式下巢结构
CN212787742U (zh) 伞骨机构以及伞具
KR200422205Y1 (ko) 지퍼용 슬라이더
CN218999724U (zh) 推拉式伞巢结构
CN219962722U (zh) 伸缩式马桶锁
CN213154402U (zh) 一种单向滑动纽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