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82967U - 一种大功率机车变流器用水冷却管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功率机车变流器用水冷却管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82967U
CN209982967U CN201822255182.3U CN201822255182U CN209982967U CN 209982967 U CN209982967 U CN 209982967U CN 201822255182 U CN201822255182 U CN 201822255182U CN 209982967 U CN209982967 U CN 2099829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water
water cooling
pipe section
transformer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551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卫钢
刘立刚
张修同
赵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Zhongche Yongj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Zhongche Yongj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Zhongche Yongj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Zhongche Yongji Electric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829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829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功率机车变流器用水冷却管路结构,包括处于上方的膨胀水箱,膨胀水箱连接有水冷却主管路,水冷却主管路分别连接有主变分支管路总成和辅变分支管路总成;膨胀水箱通过入水管路连接有水泵的出水口;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水冷却主管路的进水口;在入水管路的上部设置有管路控制阀门;水冷却主管路的入水口连接至膨胀水箱的底部出水口;主变分支管路总成和辅变分支管路总成均由柔性管路构成。本实用新型管路采用柔性和硬性管路相结合的设计,解决了对设计尺寸精度要求比较高的问题;并且冷却主管路设计采用柜内、柜外的整体化连接方式,内部管路采用整体加分支管路分配的结构方式,减少了因连接问题引起漏液的可能。

Description

一种大功率机车变流器用水冷却管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流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冷系统,尤其是一种大功率机车变流器用水冷却管路结构。
背景技术
变流器是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内部除了电气元件、功率元件、控制单元以外,水冷却管路是变流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水冷却管路主要是解决变流器功率元件的散热问题,是保障变流器的稳定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部分。变流器用水冷却管路中应用大量的冷却管路,形成冷却液的流动通道,同时完成冷却管路中冷却液的分配功能,使用管路进行连接是目前最简单易行的方式。
现有技术的水冷却管路中柜内、柜外两种管路通过紧固连接而成,水冷却管路主要是硬性管路连接,对设计尺寸精度要求比较高,具体存在以下缺陷:
(1)柜内、柜外两种管路通过紧固连接,容易引起漏液。
(2)水冷却管路主要是硬性管路连接,对设计尺寸精度要求比较高,硬性管路之间连接,方位不够灵活,安装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大功率机车变流器用水冷却管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这种大功率机车变流器用水冷却管路结构,包括处于上方的膨胀水箱,所述膨胀水箱通过排气细管连接到水冷却主管路,所述水冷却主管路分别连接有主变分支管路总成和辅变分支管路总成;所述膨胀水箱通过压力管路连接有水泵的出水口;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连接至水冷却主管路;在所述水泵入水管路的同柜外进水口相连,柜外进水口路上部设置有管路控制阀门;所述水冷却主管路上方管路为主管路出水管路,经过出水管路连接到柜外出水口;所述主变分支管路总成和辅变分支管路总成均由柔性管路构成。
进一步,与所述水泵出水口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上述水泵设置在柜体内部下端;所述水冷却主管路、主变分支管路总成和辅变分支管路总成均设置在柜体内;所述主变分支管路总成和辅变分支管路总成分别连接至需要冷却的功率模块水冷却基板构成循环水冷结构。
进一步,上述膨胀水箱通过排气细管分别与水冷却主管路的入水口和出水口连接,且水泵出水口和柜外出水管路与水冷却主管路之间通过波纹管连接。
进一步,上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波纹管与水冷却主管路的进水口连接。
进一步,上述水泵的进水口处管路上设置有注水接头。
进一步,上述膨胀水箱的下端入水口通过管路与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水冷却主管路出水管与连接的管路先设置有第一水平向管段,然后第一水平向管段通过弯管变为第一竖直向管段,所述第一水平向管段上设置有排气阀,所述第一竖直向管段设置管路控制阀门,所述管路控制阀门里侧连接设计有第二竖直向管段,该段管路为水冷装置进水口,第二竖直向管段设置管路控制阀门,同第二竖直向管段连接的有第二水平向管段,所述第二水平管段的一端通过弯管变为第三竖直向管段;所述第二竖直向管段通过多段管段和弯管连接至水泵的入水口。
进一步,上述膨胀水箱设置有液位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机机车变流器用水冷却管路,管路中所用的管路主要由硬性和柔性两种管路组成,管路之间的连接形成了液体流通通道。冷却主管路设计采用柜内、柜外的整体化连接方式,内部管路采用整体加分支管路分配的结构方式,减少了因连接问题引起漏液的可能。而且分支管路应用了柔性管路,减少了纯硬性水冷却管路存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却管路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水冷却主管路;2为水泵;3为注水接头;4为温度传感器;5为压力传感器;6为膨胀水箱;7为主变分支管路总成;8 为辅变分支管路总成;9为管路控制阀门;10为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大功率机车变流器用水冷却管路结构,包括处于上方的膨胀水箱6,膨胀水箱6通过排气细管连接有水冷却主管路1,水冷却主管路1分别连接有主变分支管路总成7和辅变分支管路总成8;柜外进水管路连接到水泵2的入水口;水泵2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水冷却主管路1的进水口;水冷却主管路1的上部管路为出水管路,在出水管路连接的外部出水口设置有管路控制阀门 9;主变分支管路总成7和辅变分支管路总成8均由柔性管路构成。所述膨胀水箱6设置有液位计。
与水泵2出水口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和温度传感器4。水泵设置在柜体内部下端;水冷却主管路1、主变分支管路总成7和辅变分支管路总成8均设置在柜体内;主变分支管路总成7和辅变分支管路总成8分别连接至需要冷却的功率模块水冷却基板构成循环水冷结构。
膨胀水箱6与水冷却主管路1的入水口和出水口通过排气细管连接。水冷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到水泵2的进水口,水泵2的出水口处管路上设置有注水接头3。水泵2的出水口通过波纹管与水冷却主管路1的进水口连接。
膨胀水箱6的下端入水口通过管路与水泵2的入水口连接;水冷却主管路1出水口连接的管路先设置有第一水平向管段,然后第一水平向管段通过弯管变为第一竖直向管段,第一水平向管段上设置有排气阀10,第一竖直向管段设置管路控制阀门9,该阀门与出水口相连,管路控制阀门9里侧有第二竖直向管段,第二竖直向管段为进水口,且连接有第二水平向管段,第二水平管段的一端通过弯管变为第三竖直向管段;第三竖直向管段通过多段管段和弯管连接至水泵2的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却管路中冷却管路设计采用柜内、柜外的整体化连接方式,内部管路采用水冷却主管路加分支管路的结构方式。水冷却管路中水冷却主管路1主要是由硬性钢管制成,通过它实现柜体内冷却液总的流入流出。主变分支管路总成7和辅变分支管路总成 8的设计主要是由柔性材料制成,实现了同主管路和功率模块之间的严密连接,减少了安装设计时在对设计尺寸精度的严格要求,安装起来方便易行。通过主变分支管路总成7和辅变分支管路总成8同功率模块水冷却基板之间连接,实现对功率器件的冷却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通过注水接头3为变流器冷却管路注液,在注液时打开管路控制阀门9,保证冷却液在水冷管路中循环流动,由膨胀水箱6观察是否注液完成。当液体注满后,运行水泵2,使整个冷却管路中冷却液循环流动,通过水冷管路排气阀10,排除管路中存在的气体。通过温度传感器4和压力传感器5,监测和保护水循环冷却,确保水冷却管路循环连通,并实现系统的过温、过压及欠压保护。

Claims (8)

1.一种大功率机车变流器用水冷却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处于上方的膨胀水箱(6),所述膨胀水箱(6)通过排气细管连接到水冷却主管路(1),所述水冷却主管路(1)分别连接有主变分支管路总成(7)和辅变分支管路总成(8);进水管路连接到水泵(2)的进水口;所述水泵(2)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水冷却主管路(1)的入水口;在入水管路的上部设置有管路控制阀门;所述水冷却主管路(1)的入水口通过主变分支管路总成(7)和辅变分支管路总成(8)连接到模块水冷基板;所述主变分支管路总成(7)和辅变分支管路总成(8)均由柔性管路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机车变流器用水冷却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水泵(2)出水口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和温度传感器(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功率机车变流器用水冷却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设置在柜体内部下端;所述水冷却主管路(1)、主变分支管路总成(7)和辅变分支管路总成(8)均设置在柜体内;所述主变分支管路总成(7)和辅变分支管路总成(8)分别连接至需要冷却的功率模块水冷却基板构成循环水冷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机车变流器用水冷却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箱(6)通过排气管路与水冷却主管路(1)的入水口和出水口连接,且水冷却主管路(1)出水管通过软管与控制阀门(9)的管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机车变流器用水冷却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2)的出水口与水冷却主管路(1)的入水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机车变流器用水冷却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2)的入水口处管路上设置有注水接头(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机车变流器用水冷却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箱(6)的下端入水口通过管路与水泵(2)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水冷却主管路(1)出水管与连接的管路先设置有第一水平向管段,然后第一水平向管段通过弯管变为第一竖直向管段,所述第一水平向管段上设置有排气阀(10),所述第一竖直向管段设置管路控制阀门(9),所述管路控制阀门(9)里侧设计有第二竖直向管段,该段管路为水冷装置进水口,第二竖直向管段设置管路控制阀门,同第二竖直向管段连接的有第二水平向管段,第二水平向管段的一端通过弯管变为第三竖直向管段;第二竖直向管段通过多段管段和弯管连接至水泵(2)的入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机车变流器用水冷却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箱(6)设置有液位计。
CN201822255182.3U 2018-04-28 2018-12-29 一种大功率机车变流器用水冷却管路结构 Active CN20998296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321476 2018-04-28
CN201820632147 2018-04-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82967U true CN209982967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51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55182.3U Active CN209982967U (zh) 2018-04-28 2018-12-29 一种大功率机车变流器用水冷却管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829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4914A (zh) * 2020-07-27 2020-10-02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及电池包水冷系统
CN112714591A (zh) * 2020-12-21 2021-04-27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电力机车变流器用u形水冷循环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4914A (zh) * 2020-07-27 2020-10-02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及电池包水冷系统
CN112714591A (zh) * 2020-12-21 2021-04-27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电力机车变流器用u形水冷循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8536B (zh) 变流器冷却装置
CN207053380U (zh) 一种新型水冷管路
CN209982967U (zh) 一种大功率机车变流器用水冷却管路结构
CN210075051U (zh) 一种大功率机车变流器用新型水冷系统
CN202059310U (zh) 电力机车主变流器功率模块冷却水管
CN210773643U (zh) 一种四级冷水循环系统
CN213041068U (zh) 一种换热效率好的多套管高效换热器
CN210219959U (zh) 一种太阳能常压集热承压运行的地暖供热系统
CN104101116A (zh) 套管循环泵
CN216205523U (zh) 一种大型设备用气体冷却器
CN207922904U (zh) 一种冷却循环水机组
CN206919726U (zh) 一种新型换热器结构
CN203081911U (zh) 用于液压系统的冷却器
CN213450532U (zh) 一种疏水设施
CN214120877U (zh) 一种可快速换热的环保型板式换热器
CN203251218U (zh) 水冷系统
CN219013063U (zh) 一种外置式液压油冷却器
CN211549798U (zh) 油冷却器
CN103437876A (zh) 柴油发电机组辅助水冷却系统
CN210291393U (zh) 热动力式疏水扩容器
CN216288644U (zh) 一种电池模组冷却系统
CN212205739U (zh) 一种高炉软水循环水冷装置
CN210292925U (zh) 一种带疏冷段的卧式四流程换热器
CN213027576U (zh) 一种电机绕组冷却系统
CN218030462U (zh) 一种风电机组机舱集成式空水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