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80969U - 一种电流互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流互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80969U
CN209980969U CN201920988031.0U CN201920988031U CN209980969U CN 209980969 U CN209980969 U CN 209980969U CN 201920988031 U CN201920988031 U CN 201920988031U CN 209980969 U CN209980969 U CN 2099809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ntact pin
current transformer
jack
contact p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880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圣相
朱科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ongfa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ongkai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ongkai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ongkai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880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809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809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809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包括壳体、两插针、设置于壳体中的互感器绕组;所述壳体设有两插孔,各插孔的轴线均与互感器绕组的轴线平行;所述壳体外部设有与两插孔一一对应连通的两定位槽,该两定位槽均沿垂直于互感器绕组轴线的方向设置;两插针一一穿过两插孔,且两插针与互感器绕组的漆包线两端一一电连接;各插针位于壳体外的部分分别沿垂直于互感器绕组的轴线方向折弯后卡于相应的定位槽。本实用新型使插针与漆包线能够在壳体外进行连接固定,使插针与漆包线具有足够的连接操作空间,从而方便插针与漆包线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电流互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插针与漆包线连接的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微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引出结构包括两种,其中一种是采用软导线直接引出,另一种采用插针的引出结构。采用软导线的引出结构虽然简单,但不便于互感器自身的自动化装配以及互感器作为配件与其他元器件的自动化装配,从而使得装配效率较低。采用插针的引出结构,可以解决采用软导线的引出结构的上述问题,但也存在以下问题:若采用一字型的插针,则由于插针位于电流互感器外的部分需与互感器绕组的轴线垂直,导致插针与互感器绕组的漆包线连接时只能在互感器的壳体内部进行,而互感器内部的空间有限,因而不方便插针与漆包线焊接;若采用L字型的插针,由于插针与互感器的壳体注塑成型,无法移动插针,无法实现插针与漆包线在壳体外部焊接的方式,因而,依然不方便插针与漆包线焊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流互感器,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电流互感器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流互感器,包括壳体、两插针、设置于壳体中的互感器绕组;所述壳体设有两插孔,各插孔的轴线均与互感器绕组的轴线平行;所述壳体外部设有与两插孔一一对应连通的两定位槽,该两定位槽均沿垂直于互感器绕组轴线的方向设置;两插针一一穿过两插孔,且两插针与互感器绕组的漆包线两端一一电连接;各插针位于壳体外的部分分别沿垂直于互感器绕组的轴线方向折弯后卡于相应的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在所述插孔所在的位置处设有两组卡爪,该两组卡爪与两插针一一对应,且各组分别包括两卡爪,该两卡爪位于插针相对的两侧,且两卡爪分别与插针之间具有预设间隙,以容纳插针与所述漆包线的连接部位。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在所述插孔所在的位置处设有凸块,所述两插孔分别贯穿该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外部在所述插孔所在的位置处设有便于所述插针折弯的让位槽,所述插孔、定位槽位于该让位槽的同一槽面。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基座和罩壳,罩壳盖接于基座,且二者围成所述互感器的容纳腔;所述插孔和定位槽设于罩壳。
进一步的,所述罩壳与基座卡接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插针为铜包钢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两插针分别与互感器绕组的漆包线两端在所述壳体外进行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插孔、定位槽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的插针与漆包线连接时能够在壳体外部进行,待二者连接好后,再调整插针位置和折弯插针,并利用所述定位槽定位插针,从而解决了现有互感器不便于插针与漆包线连接的不足之处。
2、所述卡爪/凸块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对插针进一步提供定位,另一方面能够起加强筋作用,使得折弯插针时,不易破坏壳体的相应部位。
3、所述让位槽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更便于插针的折弯操作。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流互感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罩壳组装插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不含基座);
图6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一图6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罩壳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罩壳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罩壳组装插针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罩壳组装插针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不含基座);
图13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流互感器,包括壳体、两插针2、设置于壳体中的互感器绕组3,互感器绕组3包括磁芯和绕设在磁芯上的漆包线。所述壳体设有两插孔12,各插孔12的轴线均与互感器绕组3的轴线平行;所述壳体外部设有与两插孔12一一对应连通的两定位槽14,该两定位槽14均沿垂直于互感器绕组3轴线的方向设置。两插针2一一穿过两插孔12,且两插针2与互感器绕组3的漆包线两端一一电连接,具体,所述两插针2分别与互感器绕组3的漆包线两端在所述壳体外进行连接。各插针2位于壳体外的部分分别沿垂直于互感器绕组3的轴线方向折弯后卡于相应的定位槽14。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体包括基座4和罩壳1,罩壳1盖接于基座4,且二者围成所述互感器的容纳腔;所述插孔12和定位槽14设于罩壳1,具体,所述插孔12和定位槽14位于所述罩壳1远离其开口端的一端,且定位槽14一端连通所述插孔12,定位槽14另一端贯穿罩壳1侧壁。所述罩壳1与基座4卡接配合,具体,罩壳1开口端内壁分布若干卡块11,所述基座4外周分布若干卡槽41,卡块11与卡槽41一一卡接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部在所述插孔12所在的位置处设有两组卡爪13,该两组卡爪13与两插针2一一对应,且各组分别包括两卡爪13,该两卡爪13位于插针2相对的两侧,且两卡爪13分别与插针2之间具有预设间隙,以容纳插针2与所述漆包线的连接部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插针2为铜包钢材质,即插针2包括钢针还包裹在该钢针外部的导电铜层,如此,使插针2刚性足够、导电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流互感器,组装时,先将各插针2(此时,插针2尚未折弯,呈一字型)分别穿过罩壳1相应的插孔12,再将各插针2里端(指插针2最终位于罩壳1内部的一端)与漆包线在罩壳1外部进行焊接固定,但不局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先将各插针与漆包线在罩壳外部进行焊接固定,再将各插针分别穿过罩壳相应的插孔。之后,拉动或推动各插针2,使插针2里端进入罩壳1内,同时,插针2与漆包线的连接部位卡入相应的两卡爪13之间;最后,将各插针2位于罩壳1外的部分分别沿垂直于互感器绕组3的轴线方向折弯后卡于相应的定位槽14。因此,本实用新型使插针2与漆包线能够在壳体外进行焊接固定,使插针2与漆包线具有足够的焊接操作空间,从而方便焊接操作。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8-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流互感器,其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壳体内部在所述插孔12所在的位置处设有凸块16,所述两插孔12分别贯穿该凸块16。所述壳体外部在所述插孔12所在的位置处设有便于所述插针2折弯的让位槽15,所述插孔12、定位槽14位于该让位槽15的同一槽面。所述凸块16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对插针2进一步提供定位,另一方面能够起加强筋作用,使得折弯插针2时,不易破坏壳体的相应部位。所述让位槽15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更便于插针2的折弯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同样包括所述基座4和罩壳1,所述插孔12、定位槽14、凸块16、让位槽15设于所述罩壳1。具体,所述让位槽15位于罩壳1远离其开口端的一端,并贯穿罩壳1侧壁,所述插孔12、定位槽14位于让位槽15的同一槽面,该槽面与互感器绕组3的轴线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流互感器,组装时,同样先将各插针2(此时,插针2尚未折弯,呈一字型)分别穿过罩壳1的插孔12,再将各插针2里端(指插针2最终位于罩壳1内部的一端)与漆包线在罩壳1外部进行焊接固定,但不局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先将各插针与漆包线在罩壳外部进行焊接固定,再将各插针分别穿过罩壳相应的插孔。之后,拉动或推动各插针2,使插针2里端进入罩壳1内;最后,将各插针2位于罩壳1外的部分分别沿垂直于互感器绕组3的轴线方向折弯后卡于相应的定位槽14。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流互感器,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流互感器,包括壳体、两插针、设置于壳体中的互感器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两插孔,各插孔的轴线均与互感器绕组的轴线平行;所述壳体外部设有与两插孔一一对应连通的两定位槽,该两定位槽均沿垂直于互感器绕组轴线的方向设置;两插针一一穿过两插孔,且两插针与互感器绕组的漆包线两端一一电连接;各插针位于壳体外的部分分别沿垂直于互感器绕组的轴线方向折弯后卡于相应的定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在所述插孔所在的位置处设有两组卡爪,该两组卡爪与两插针一一对应,且各组分别包括两卡爪,该两卡爪位于插针相对的两侧,且两卡爪分别与插针之间具有预设间隙,以容纳插针与所述漆包线的连接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在所述插孔所在的位置处设有凸块,所述两插孔分别贯穿该凸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部在所述插孔所在的位置处设有便于所述插针折弯的让位槽,所述插孔、定位槽位于该让位槽的同一槽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基座和罩壳,罩壳盖接于基座,且二者围成所述互感器的容纳腔;所述插孔和定位槽设于罩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与基座卡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为铜包钢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插针分别与互感器绕组的漆包线两端在所述壳体外进行连接。
CN201920988031.0U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电流互感器 Active CN2099809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8031.0U CN209980969U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电流互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8031.0U CN209980969U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电流互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80969U true CN209980969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66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88031.0U Active CN209980969U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电流互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809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76996B2 (en) Resolver external conductor fixing structure
US10431374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filter structure
CN103427230A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5264722A (zh) 用于端接绕线型电子装置的方法及设备
CN209980969U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
CN115642449A (zh) 一种滤波器铜排组件及其安装方法
CN210805424U (zh) 一种新型加底座电感
CN208337277U (zh) 电机接线结构及电机
JP3215194U (ja) ケーブル接続固定装置
CN220420940U (zh) 一种矩形插孔及大电流连接器
CN215378601U (zh) 接线端子、定子、电机及电动设备
CN214897993U (zh) 一种一体式电流互感器
JP2021058041A (ja) ジョイントボックス、屋内配線用ユニットケーブル、及び屋内配線用ユニット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CN217444206U (zh) 电感接线装置
CN218482163U (zh) 继电器
CN212062136U (zh) 多用途集成变压器
CN216529525U (zh) 一种便携可调式排插
CN218826578U (zh) 一种高效率组装式网络变压器
CN214101074U (zh) 一种步进电机
CN108667187B (zh) 电机接线结构及电机
CN217405761U (zh) 一种接线插座
KR102262613B1 (ko) 평판형 변압기용 코일체 어셈블리 및 평판형 변압기
CN210074325U (zh) 一种联接器的组装结构
CN213635677U (zh) 一种带有安装组件的电流互感器
CN209881019U (zh) Pdu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6000 1st floor, No.8 workshop, 220 Xinma Avenue, Xingang Park, Zhou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Baiquan Town, Dinghai District, Zhoushan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ongfa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6000 1st floor, No.8 workshop, 220 Xinma Avenue, Xingang Park, Zhou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Baiquan Town, Dinghai District, Zhoushan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HONGKAIJI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