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80120U - 一种计算机防撞机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防撞机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80120U
CN209980120U CN201920447824.1U CN201920447824U CN209980120U CN 209980120 U CN209980120 U CN 209980120U CN 201920447824 U CN201920447824 U CN 201920447824U CN 209980120 U CN209980120 U CN 2099801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base
shell
casing
compu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478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继红
刘全升
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44782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801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801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801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防撞机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端中心位置通过螺钉连接有重力传感器,所述壳体的四个顶角内腔的内侧底端通过螺钉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通过螺钉锁紧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内腔对称设置有处于收紧状态下的第一弹簧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对称设置有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的外侧设置有卡块的一端,两个所述卡块的另一端延伸出底座的内腔且与壳体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底座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的一端。该计算机防撞机壳,该装置可有效的对计算机的外壳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当计算机显示屏发生倾倒或掉落时对外壳造成损坏,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计算机防撞机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防撞机壳。
背景技术
电脑是一种利用电子学原理根据一系列指令来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设备,计算机由运算逻辑单元、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设备、记忆单元五大单元组成,以二进制为计算机基本单位,电脑可以分为两部分,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第一台电脑是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ENIAC通用电子计算机,1954年5月24日,晶体管电子计算机诞生,人们把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新出现一些新型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的计算机电脑的显示屏为立式放置到桌面上,显示屏的外壳多采用硬塑料材质,日常使用过程中经过容易刮碰到显示屏,导致显示屏倾倒或掉落地面,硬塑料材质受到外界的撞击很容易破碎,导致电脑显示屏外壳碎裂,增加维修成本,降低了计算机电脑的实用性,不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防撞机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防撞机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端中心位置通过螺钉连接有重力传感器,所述壳体的四个顶角内腔的内侧底端通过螺钉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通过螺钉锁紧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内腔对称设置有处于收紧状态下的第一弹簧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对称设置有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的外侧设置有卡块的一端,两个所述卡块的另一端延伸出底座的内腔且与壳体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底座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外侧顶端、左侧以及左侧顶角均设置有第三弹簧的一端,三个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壳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内壁对称开设有与外侧表面相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插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腔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外壁一端延伸出通孔的内腔,所述插杆的外壁过盈配合有连接板,所述插杆的外壁套接有第四弹簧,且第四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连接板和挡板的外壁相焊接,所述插杆的内侧一端设置有矩形块。
优选的,所述每个支撑座的外侧设置有三个第三弹簧。
优选的,所述四个支撑板分别位于壳体的四个顶角。
优选的,所述插杆的外壁形状呈“T”字形。
优选的,所述每个底座的内腔设置有两个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计算机防撞机壳,通过当壳体发生倾倒或从桌面掉落时,通过电动伸缩杆正常启动后促使底座带动第二弹簧、支撑座、第三弹簧和支撑板向外侧移动,支撑板向外侧移动出壳体的内腔,当底座带动卡块向外侧移动与壳体内腔的通孔相对时,通过第一弹簧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连接座和卡块向外侧移动,并移动进通孔的内腔,对底座进行固定,通过支撑板可以对壳体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壳体与地面或桌面直接接触,造成损坏,该装置可有效的对计算机的外壳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当计算机显示屏发生倾倒或掉落时对外壳造成损坏,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计算机电脑的实用性,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重力传感器,3、电动伸缩杆,4、底座,5、第一弹簧,6、连接座,7、卡块,8、第二弹簧,9、支撑座,10、第三弹簧,11、支撑板,12、挡板,13、插杆,14、连接板,15、第四弹簧,16、矩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防撞机壳,包括壳体1,壳体1的底端中心位置通过螺钉连接有重力传感器2,重力传感器2的型号为E3Z-LS61-TB,壳体1的四个顶角内腔的内侧底端通过螺钉连接有电动伸缩杆3,电动伸缩杆3的顶端通过螺钉锁紧有底座4,通过电动伸缩杆3正常启动后促使底座4向外侧移动,当底座4带动卡块7向外侧移动与壳体1内腔的通孔相对时,通过第一弹簧5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连接座6和卡块7向外侧移动,并移动进通孔的内腔,对底座4进行固定,通过底座4对第二弹簧8、支撑座9、第三弹簧10和支撑板11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底座4的左右两侧内腔对称设置有处于收紧状态下的第一弹簧5的一端,第一弹簧5为螺旋弹簧,弹性系数为20N/CM,第一弹簧5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两个第一弹簧5的另一端对称设置有连接座6,两个连接座6的外侧设置有卡块7的一端,两个卡块7的另一端延伸出底座4的内腔且与壳体1的内壁相接触,底座4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8的一端,第二弹簧8为螺旋弹簧,弹性系数为18N/CM,第二弹簧8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第二弹簧8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座9,支撑座9的外侧顶端、左侧以及左侧顶角均设置有第三弹簧10的一端,第三弹簧10为螺旋弹簧,弹性系数为19N/CM,第三弹簧10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通过每个支撑座9的外侧设置有三个第三弹簧10,可以对支撑板11的三个方向起到缓冲作用,当作用在支撑板11上的外力较大时,通过第二弹簧8对支撑座9和支撑板11起到缓冲作用,可以有效的保护支撑板11,避免造成损坏,三个第三弹簧10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板11,通过当壳体1发生倾倒或从桌面掉落时,通过电动伸缩杆3正常启动后促使底座4带动第二弹簧8、支撑座9、第三弹簧10和支撑板11向外侧移动,支撑板11向外侧移动出壳体1的内腔,当底座4带动卡块7向外侧移动与壳体1内腔的通孔相对时,通过第一弹簧5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连接座6和卡块7向外侧移动,并移动进通孔的内腔,对底座4进行固定,通过支撑板11可以对壳体1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壳体1与地面或桌面直接接触,造成损坏,壳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内壁对称开设有与外侧表面相通的通孔,通孔的内腔插接有挡板12,挡板12的内腔插接有插杆13,插杆13的外壁一端延伸出通孔的内腔,插杆13的外壁过盈配合有连接板14,通过施加给插杆13向内侧的外力,促使插杆13带动连接板14和矩形块16向内侧移动挤压第四弹簧15,矩形块16向内侧移动与卡块7接触,并推动卡块7向内侧移动挤压第一弹簧5,当卡块7移出通孔的内腔后,通过电动伸缩杆3将底座4、第二弹簧8、支撑座9、第三弹簧10和支撑板11向内侧拉动复位,插杆13的外壁套接有第四弹簧15,第四弹簧15为螺旋弹簧,弹性系数为20N/CM,第四弹簧15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且第四弹簧1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连接板14和挡板12的外壁相焊接,插杆13的内侧一端设置有矩形块16。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每个支撑座9的外侧设置有三个第三弹簧10,通过每个支撑座9的外侧设置有三个第三弹簧10,可以对支撑板11的三个方向起到缓冲作用,当作用在支撑板11上的外力较大时,通过第二弹簧8对支撑座9和支撑板11起到缓冲作用,可以有效的保护支撑板11,避免造成损坏。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四个支撑板11分别位于壳体1的四个顶角,通过当壳体1发生倾倒或从桌面掉落时,通过电动伸缩杆3正常启动后促使底座4带动第二弹簧8、支撑座9、第三弹簧10和支撑板11向外侧移动,支撑板11向外侧移动出壳体1的内腔,当底座4带动卡块7向外侧移动与壳体1内腔的通孔相对时,通过第一弹簧5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连接座6和卡块7向外侧移动,并移动进通孔的内腔,对底座4进行固定,通过支撑板11可以对壳体1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壳体1与地面或桌面直接接触,造成损坏。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插杆13的外壁形状呈“T”字形,通过施加给插杆13向内侧的外力,促使插杆13带动连接板14和矩形块16向内侧移动挤压第四弹簧15,矩形块16向内侧移动与卡块7接触,并推动卡块7向内侧移动挤压第一弹簧5,当卡块7移出通孔的内腔后,通过电动伸缩杆3将底座4、第二弹簧8、支撑座9、第三弹簧10和支撑板11向内侧拉动复位。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每个底座4的内腔设置有两个卡块7,通过电动伸缩杆3正常启动后促使底座4向外侧移动,当底座4带动卡块7向外侧移动与壳体1内腔的通孔相对时,通过第一弹簧5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连接座6和卡块7向外侧移动,并移动进通孔的内腔,对底座4进行固定,通过底座4对第二弹簧8、支撑座9、第三弹簧10和支撑板11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使用时,接通重力传感器2和电动伸缩杆3的电源,使用者刮碰到壳体1时,通过重力传感器2对壳体1的状态进行检测,当壳体1发生倾倒或从桌面掉落时,通过重力传感器2启动电动伸缩杆3,电动伸缩杆3正常启动后促使底座4带动第二弹簧8、支撑座9、第三弹簧10和支撑板11向外侧移动,支撑板11向外侧移动出壳体1的内腔,当底座4带动卡块7向外侧移动与壳体1内腔的通孔相对时,通过第一弹簧5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连接座6和卡块7向外侧移动,并移动进通孔的内腔,对底座4进行固定,通过支撑板11可以对壳体1起到保护作用,当支撑板11与桌面或地面接触时,促使支撑板11向壳体1的内腔移动挤压第三弹簧10,第三弹簧10受力形变收紧给支撑板11反向的推力,通过每个支撑座9的外侧设置有三个第三弹簧10,可以对支撑板11的三个方向起到缓冲作用,当作用在支撑板11上的外力较大时,通过第二弹簧8对支撑座9和支撑板11起到缓冲作用,可以有效的保护支撑板11,避免造成损坏,当需要将支撑板11复位时,使用者施加给插杆13向内侧的外力,促使插杆13带动连接板14和矩形块16向内侧移动,连接板14向内侧移动挤压第四弹簧15,第四弹簧15受力形变收紧给连接板14反向的推力,矩形块16向内侧移动与卡块7接触,并推动卡块7向内侧移动挤压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受力形变收紧给卡块7反向的推力,当卡块7移出通孔的内腔后,通过电动伸缩杆3将底座4、第二弹簧8、支撑座9、第三弹簧10和支撑板11向内侧拉动复位,撤掉施加给插杆13的外力,通过第四弹簧15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插杆13复位,该装置结构简单,操控使用方便,提高计算机电脑的实用性,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Claims (5)

1.一种计算机防撞机壳,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端中心位置通过螺钉连接有重力传感器(2),所述壳体(1)的四个顶角内腔的内侧底端通过螺钉连接有电动伸缩杆(3),所述电动伸缩杆(3)的顶端通过螺钉锁紧有底座(4),所述底座(4)的左右两侧内腔对称设置有处于收紧状态下的第一弹簧(5)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一弹簧(5)的另一端对称设置有连接座(6),两个所述连接座(6)的外侧设置有卡块(7)的一端,两个所述卡块(7)的另一端延伸出底座(4)的内腔且与壳体(1)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底座(4)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8)的一端,所述弹簧(8)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座(9),所述支撑座(9)的外侧顶端、左侧以及左侧顶角均设置有第三弹簧(10)的一端,三个所述第三弹簧(10)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板(11),所述壳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内壁对称开设有与外侧表面相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插接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的内腔插接有插杆(13),所述插杆(13)的外壁一端延伸出通孔的内腔,所述插杆(13)的外壁过盈配合有连接板(14),所述插杆(13)的外壁套接有第四弹簧(15),且第四弹簧(1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连接板(14)和挡板(12)的外壁相焊接,所述插杆(13)的内侧一端设置有矩形块(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防撞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支撑座(9)的外侧设置有三个第三弹簧(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防撞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支撑板(11)分别位于壳体(1)的四个顶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防撞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3)的外壁形状呈“T”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防撞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底座(4)的内腔设置有两个卡块(7)。
CN201920447824.1U 2019-04-04 2019-04-04 一种计算机防撞机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801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47824.1U CN209980120U (zh) 2019-04-04 2019-04-04 一种计算机防撞机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47824.1U CN209980120U (zh) 2019-04-04 2019-04-04 一种计算机防撞机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80120U true CN209980120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56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4782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80120U (zh) 2019-04-04 2019-04-04 一种计算机防撞机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801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3442A (zh) * 2021-08-25 2021-11-05 杭州中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uwb小型定位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3442A (zh) * 2021-08-25 2021-11-05 杭州中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uwb小型定位卡
CN113613442B (zh) * 2021-08-25 2022-09-23 杭州中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uwb小型定位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80120U (zh) 一种计算机防撞机壳
ES2103891T3 (es) Composiciones detergentes en forma de pastillas.
CN214179444U (zh) 一种数显车轮检测器用oled屏手提箱
CN214848544U (zh) 硅片承载工装
CN211308659U (zh) 一种具有调节固定功能的计算机箱转移装置
CN204576387U (zh) 一种计算机防震硬盘
CN209970706U (zh) 太阳能电池板堆放装置
CN206998416U (zh) 一种数控机床用拔料器
CN214876442U (zh) 一种人工智能教学一体机
CN213750819U (zh) 一种平板电脑的外壳保护装置
CN215461589U (zh) 一种便于日常巡检的固定式灭火器箱
CN211732303U (zh) 一种板状电子器件的分隔包装架
CN213485264U (zh) 一种便于快速固定的计算机主板蚀刻装置
CN212276737U (zh) 一种智能音箱led数码显示屏
CN207161994U (zh) 一种防震动力柜安装底座
CN214661711U (zh) 一种具有抗震效果的区块链计算机箱体
CN220974917U (zh) 一种pcb板托盘
CN215045363U (zh) 一种充气式缓冲固定装置
CN217375394U (zh) 一种具有防水防破损功能的包装箱
CN210605551U (zh) 一种工业平板电脑
CN214377472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液晶屏
CN212567510U (zh) 一种瓦楞纸生产车间温湿度智能监测装置
CN211925333U (zh) 一种外置电源适配器固定支架和工业平板电脑
CN215526667U (zh) 一种人机交互式的存储设备病毒检测装置
CN218634463U (zh) 一种智能终端硬件外壳防碰撞保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4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