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79658U - 一种血沉测试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血沉测试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79658U
CN209979658U CN201920628727.2U CN201920628727U CN209979658U CN 209979658 U CN209979658 U CN 209979658U CN 201920628727 U CN201920628727 U CN 201920628727U CN 209979658 U CN209979658 U CN 2099796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tube
sample
sedimentation
tube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287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军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ONCI WEIY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ONCI WEIY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ONCI WEIY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ONCI WEIY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287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796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796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796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沉测试仪,属于医药检测技术领域。该血沉测试仪包括:进样装置,被配置为能够驱动第一试管沿进样方向移动;扫码装置,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试管的标识码进行扫描;混匀拔盖装置,被配置为能够混匀所述第一试管中的液体,并拔出所述第一试管的试管帽;加样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将所述第一试管中的液体输送至第二试管中;测试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对所述第二试管中的液体进行液面监测;显示装置,被配置为能够输出测试结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沉测试仪能够代替人工操作,自动监测标准血沉玻璃管中血样的液面,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率。

Description

一种血沉测试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沉测试仪。
背景技术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简称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将抗凝的血样静置于垂直竖立的玻璃管中,由于红细胞的比重较大,受重力作用而自然下沉,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血沉通常用来作为某些疾病,如风湿热、结核的预后及治疗指标,也可作为鉴别某些功能性疾病及器质性疾病的参考标准。
现在国际上通用的血沉检测是采用魏氏法进行,魏氏法将采血管中采集的外周静脉血经枸橼酸钠抗凝后,加样至标准血沉玻璃管中,在室温下测定红细胞在1h内沉降率。魏氏法使用标准血沉玻璃管测定,直接读数,方便直接,但是需要人员在测试前手工摇匀血样和人工读数,费时费力的同时,人工计时不易准确,人工读数也有误差,使得血沉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都无法有效提高。
因此,亟待提供一种血沉检测仪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沉测试仪,能够代替人工操作,自动检测血样的血沉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血沉测试仪,包括:
进样装置,被配置为能够驱动第一试管沿进样方向移动;
扫码装置,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试管的标识码进行扫描;
混匀拔盖装置,被配置为能够混匀所述第一试管中的液体,并拔出所述第一试管的试管帽;
加样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将所述第一试管中的液体输送至第二试管中;
测试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对所述第二试管中的液体进行液面监测;
显示装置,被配置为能够输出测试结果。
作为优选,还包括:
扫码调整装置,被配置为能够调整所述第一试管的标识码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试管设置有多个。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试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试管架设于样品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进样装置包括滑台机构和拨动机构,所述滑台机构包括滑台本体,所述样品架通过所述拨动机构的驱动在所述滑台本体上滑动进样。
作为优选,所述滑台本体上设有滑槽,所述样品架滑动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样品架的底部至少开设有一个卡槽;
所述拨动机构设于所述滑槽的下方,包括皮带传送结构和挂钩;所述皮带传送结构包括主动轮、拖挂轮和绕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拖挂轮外围的皮带;所述挂钩设于所述皮带上;所述皮带绕所述主动轮和所述拖挂轮转动,使得所述挂钩能够伸出所述滑槽,并与所述样品架的所述卡槽抵接,进而带动所述样品架在所述滑槽内滑动进样。
作为优选,所述拨动机构还包括通过弹性件连接的端座支架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滑台本体固接;
所述拖挂轮转动设于所述端座支架上;所述弹性件在所述皮带的张紧力作用下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端座支架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架。
作为优选,所述扫码调整装置包括:
安装座;
第二驱动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且能够在竖直平面内翻转;
第一旋转轮,其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
第一压紧件,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且能够在竖直平面内翻转,所述第一压紧件始终与所述第一旋转轮接触;
第二旋转轮,其与所述第一旋转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轮能够与所述第一试管接触,通过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以使所述第二旋转轮与所述第一试管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混匀拔盖装置包括:
拔盖机构,其包括提升叉和提升电机,所述提升叉能够夹持所述试管帽,所述试管帽盖在所述第一试管上;所述提升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提升叉运动,以使所述试管帽和所述第一试管随所述提升叉运动;
翻转机构,其包括轨道板,所述轨道板包括轨道槽,所述提升叉能够沿所述轨道槽滑动,所述提升叉通过沿所述轨道槽往复滑动,以使所述第一试管内的样品混匀。
作为优选,所述混匀拔盖装置还包括:
夹持机构,其用于夹持所述第一试管,以使所述试管帽在所述提升叉的驱动下脱离所述第一试管;
出料斗,所述轨道槽的一端朝向所述出料斗的入口,所述提升叉能够沿所述轨道槽滑动,以使所述试管帽运动至所述出料斗的入口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沉测试仪能够代替人工操作,自动监测标准血沉玻璃管中血样的液面,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还能减少人工读数的误差,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血沉测试仪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血沉测试仪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样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样品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样品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样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扫码装置设于滑台本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扫码调整装置及部分扫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扫码调整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匀拔盖装置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匀拔盖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匀拔盖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匀拔盖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匀拔盖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四;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样装置的立体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样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样装置的剖视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试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标准血沉玻璃管和封堵组件的主视图;
图23是图22中B-B截面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试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试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图2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阀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升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试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四;
图30是图29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检测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检测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采血管;101-试管帽;200-样品架;201-卡槽;202-凹槽;300-标准血沉玻璃管;
1-进样装置;11-滑台机构;111-滑台本体;1111-滑槽;1112-扫码窗口;112-下压臂组件;1121-下压座;1122-压轮轴;1123-卡接体;1124-第一微动开关;113-定位微动开关;12-拨动机构;121-主动轮;122-拖挂轮;123-皮带;124-第一驱动机构;125-弹性件;126-端座支架;127-支撑架;1271-第一光轴;128-挂钩;129-挂钩基座;13-位置光耦;
2-扫码装置;21-扫描头;22-第一检测装置;221-对射光耦柱;
3-扫码调整装置;31-安装座;32-第二驱动机构;33-第一旋转轮;34-第一压紧件;35-第二旋转轮;36-张紧件;37-电机座;371-支柱;
4-混匀拔盖装置;41-夹持机构;42-拔盖机构;421-提升叉;422-提升电机;423-滑动组件;4231-滚轴;4232-托举块;4233-滑动座;424-第一丝杠;425-第二光轴;43-出料斗;44-废品盒;45-翻转机构;451-轨道板;4511-轨道槽;452-支板;453-连接柱;454-第一立板;455-第二立板;456-翻转基座;46-推叉机构;461-推叉电机;462-伸缩块;463-推叉轮座;4631-卡接槽;464-第二丝杠;47-压帽机构;471-压板;48-第二检测装置;49-第三检测装置;491-第一光耦;492-第二光耦;493-第三光耦;410-第四检测装置;
5-加样装置;51-加样针管;511-加样端;512-取样端;52-第一基座;521-针孔;522-进液流道;523-排液流道;53-针座;54-第二基座;55-导杆;56-密封座;57-第三驱动机构;571-第一同步带轮;572-第二同步带轮;573-同步带;574-电动机;58-夹紧座;581-触头;59-第二微动开关;
6-测试装置;61-封堵组件;611-封堵接头;6111-开口;6112-侧开口;6113-尖端;6114-卡接凹槽;612-管套;6121-第一接口;6122-第二接口;613-弹性管;614-密封件;615-锁紧件;62-提升组件;621-第四驱动机构;622-提升件;6221-缺口;623-第五检测装置;63-管架盘组件;631-第一管架盘;632-第二管架盘;633-第一支柱;634-第二支柱;64-阀盘组件;641-阀盘;6411-扇区;642-提升块;6421-牙口槽;643-阀盘支柱;65-旋转组件;651-第五驱动机构;652-开阀臂;653-传动组件;654-旋转轴;66-检测单元;661-检测托盘;6611-安装通槽;6612-安装凹槽;662-检测组件;6621-检测板;6622-滑套;6623-检测元件;663-第六驱动机构;6631-第三丝杠;664-第二压紧件;
7-显示装置;71-触控显示屏;72-打印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考图1和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血沉测试仪,包括进样装置1、扫码装置2、扫码调整装置3、混匀拔盖装置4、加样装置5、测试装置6和显示装置7。
进样装置1被配置为能够驱动第一试管沿进样方向移动,将第一试管输送至血沉测试仪的不同工位。具体地,参考图3,进样装置1包括滑台本体111,第一试管架设于样品架200上,进样装置1驱动样品架200在滑台本体111上的多个工位之间移动。具体地,滑台本体111的工位包括沿着进样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样开始区、扫码区、混匀拔盖区、加样区和进样完成区。第一试管由进样开始区进入,在相应的工位依次完成扫码工序、混匀工序、拔盖工序和加样工序,最终再被输送至滑台本体111的进样完成区,完成进样过程。
扫码装置2被配置为对第一试管的标识码进行扫描,对每个第一试管进行信息识别,便于血沉测试完成后测试结果的自动对应。
扫码调整装置3被配置为能够调整所述第一试管的标识码位置,以使标识码对正扫码装置2的扫描头21,提高扫码效率和准确度。
混匀拔盖装置4被配置为能够混匀第一试管中的液体,并拔出第一试管的试管帽,便于后续加样装置完成加样工序。采用混匀拔盖装置4进行液体的自动混匀,减少了人为摇匀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人为手动拔出试管帽,开启较为费劲、速度慢,效率低,一致性差,且多次拔盖时第一试管中的液体容易飞溅,造成交叉感染,甚至会因用力过猛打碎试管。采用该混匀拔盖装置进行机械拔盖,能够提高效率,保护人员的安全。
加样装置5被配置为将第一试管中的液体输送至测试装置6的第二试管中。
测试装置6被配置为能够对所述第二试管中的液体进行液面监测,获得沉降数据。可选地,测试装置6采用红外扫描方式进行液体液面的监测,有利于获得准确的测试值。可选地,测试装置6的第二试管设为多个,每个第二试管的进样和检测过程均相互独立,能够实现多通道同时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
显示装置7被配置为能够输出检测结果,并可根据测试过程自动绘制动态曲线在触控显示屏上71显示;同时可通过打印机72进行测试结果的打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试管可选地为采血管100,采血管100上盖有试管帽101,采血管内液体为待检测血样;第二试管可选地为标准魏氏法中的标准血沉玻璃管300,内径为2.40-2.70mm,外径为7mm,长度为300mm。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血沉测试仪并不仅限于测试血样的血沉指数,根据测试对象和测试指数的不同,该测试仪还可用于其他需要进行样品检测的领域,并可选择性地完成样品的进样工序、扫码工序、混匀工序、拔盖工序、加样工序、和测试工序。其中测试工序中,测试装置也并不仅限于对液体液面进行检测,根据测试对象和测试指数的要求,测试装置进行相应的其他指数的监测。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血沉测试仪具有样品自动进样功能、具有标识码自动调整、扫描功能、具有自动混匀功能、具有自动拔盖功能、具有自动加样功能、具有红外扫描检测功能、具有多通道同时测试功能、以及具有显示打印功能。血沉测试仪的结构可靠,稳定性高,使得血沉测试过程采用自动化方式运行;自采血过程完成,将样品架200放入滑台本体111上为始,全程无需人工操作,自动监测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中血样的液面,并直接通过显示装置7直观地输出测试结果,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还能减少人工读数的误差,提高了血沉检测的工作效率和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下面将对上述各个装置的具体结构分别进行描述。
1、进样装置
参考图1-7,本实施例中,进样装置1包括滑台机构11和拨动机构12,样品架200通过拨动机构12的驱动在滑台机构11上滑动进样。样品架200上放置有多个呈线性排列的采血管100。具体地,样品架200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卡槽201;滑台机构11包括滑台本体111,滑台本体111上设有沿进样方向设置的滑槽1111,样品架200滑动设于滑槽1111内;拨动机构12设于滑槽1111的下方,拨动机构12包括皮带传送结构、第一驱动机构124和挂钩128;皮带传送结构包括主动轮121、拖挂轮122和绕设于主动轮121和拖挂轮122外围的皮带123;挂钩128设于皮带123上;皮带123的传送方向沿着进样方向延伸设置。第一驱动机构124驱动主动轮121转动,进而带动皮带123绕主动轮121和拖挂轮122转动,使得挂钩128能够伸出滑槽1111,并与样品架200的卡槽201抵接,进而带动样品架200在滑槽1111内滑动进样。可选地,第一驱动机构124为拨动电机。拨动机构12还包括通过弹性件125连接的端座支架126和支撑架127;支撑架127与滑台本体111固接,拖挂轮122转动设于端座支架126上;弹性件125在皮带123的张紧力作用下处于压缩状态;端座支架126能够靠近或远离支撑架127。可选地,支撑架127上设有第一光轴1271,端座支架126上设有通槽,第一光轴1271滑动插设于通槽中,实现端座支架126与支撑架127的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可选地,弹性件125为弹簧,弹簧套设于第一光轴1271的外围。本实施例提供的进样装置1通过弹性件125实现负载不同时,皮带123通过自适应变形适应阻力的变化,防止出现打滑和卡死现象,保证了进样过程连续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进样过程的稳定性,即实现柔性进样。
进一步地,挂钩128通过挂钩基座129设于皮带123上;滑槽1111下方设有位置光耦13,位置光耦13靠近支撑架127设置。可选地,位置光耦13采用对射光耦,当挂钩基座129移动至对射光耦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时,对射光耦发出信号,挂钩128复位。滑槽1111上设有长条孔,挂钩128伸出长条孔后与卡槽201抵接;挂钩128在复位点时,挂钩128探入滑槽1111的下方设置。进一步地,设定挂钩128的复位点在进样开始区。如此设置,使得每个样品架200在进样完成区完成进样后,挂钩128都能返回进样开始区的复位点,继续完成下一样品架200的进样。
为了对样品架200的进样过程实现自动监测,滑台机构11还包括下压臂组件112;下压臂组件112包括设于滑台本体111上的下压座1121、转动设于所述下压座1121上的压轮轴1122和设于压轮轴1122端部的卡接体1123。在样品架200上还设有多个凹槽202;凹槽202与采血管100为一一对应设置。下压座1121上还设有第一微动开关1124;第一微动开关1124设于压轮轴1122未设有卡接体1123的端部的上方;样品架200进样时,卡接体1123沿着进样方向由样品架200一个凹槽202卡入另一个凹槽202中,压轮轴1122未设有卡接体1123的一端则周期性地与第一微动开关1124的弹片接触,触发第一微动开关1124产生周期性信号。下压臂组件112实现了样品架200上采血管100逐个进样的周期性信号的反馈,该周期性信号能够传递至血沉测试仪的控制系统,便于系统了解进样情况,并反馈信号给其他工序,保证测试过程循序渐进地进行。可选地,根据滑台本体111的长度,下压臂组件112可沿着进样方向设置多个,保证能够连续反馈样品架200在进样方向上逐个进样的信号。
进一步地,滑台机构11还包括沿着进样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定位微动开关113;定位微动开关113设于滑槽1111的下方,且其弹片伸出滑槽1111设置;样品架200经过任一定位微动开关113时,均可通过压动定位微动开关113的弹片,触发定位微动开关113产生样品架200到达该处的信号。可选地,在滑台本体111的每个工位均设置至少一个定位微动开关113。定位微动开关113的设置,便于系统了解样品架200的进样过程,并根据样品架200的进样位置启动其他工序。当一个样品架200全部进样完成进入进样完成区,触碰进样完成区的定位微动开关113时,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及时提醒人员放置新的样品架200。
2、扫码装置及扫码调整装置
在医疗检测领域,采血管100的外侧壁贴设有标识码,用于标记和区分不同采血管100中的血样。检验人员在放置和周转采血管100时无需一一核对,只需将周转来的多个采血管100随机放置到样品架200上,再由进样装置1输送滑台本体111的扫码区,扫码装置2对采血管100的标识码自动进行扫描和信息识别。血沉测试仪测试完成后,显示装置7能够对号入座,输出每一标识码所标记的采血管100中血样的测试结果。具体地,参考图8和9,在滑台本体111的侧壁上开设有扫码窗口1112,样品架200和扫码装置2的扫描头21位于滑台本体111的两侧。随着样品架200在滑台本体111上滑动,样品架200上的每个采血管100均能够与扫码窗口1112正对。扫描头21用于扫描标识码,与扫码窗口1112正对设置。
由于贴设的标识码并无法完全覆盖采血管100的外侧壁,且检验人员将采血管100随意放在样品架200上,使得采血管100上的标识码朝向不一。因此,当扫码装置2扫描采血管100上的标识码时,常会由于标识码没有对正扫描头21,使得扫描失败,影响扫描效率,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扫码调整装置3,以使标识码对正扫码窗口1112,以提高扫码效率和准确度。
参考图10和11,该扫码调整装置3包括安装座31、第二驱动机构32、第一旋转轮33、第一压紧件34和第二旋转轮35。整个扫码调整装置3设于滑台本体111远离扫描头21的一侧,其安装座31与滑台本体111固定连接。第二驱动机构32设置于安装座31上,且能够在竖直平面内翻转。第一旋转轮33与第二驱动机构3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压紧件34设置于安装座31上,第一压紧件34能够在竖直平面内翻转,通过翻转使其始终与第一旋转轮33接触。第二旋转轮35与第一旋转轮33同轴连接,且第二旋转轮35能够与采血管100接触。第二驱动机构32驱动第一旋转轮33和第二旋转轮35旋转,第一压紧件34与第一旋转轮33摩擦,使得第二驱动机构32绕安装座31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旋转轮35与第一旋转轮33旋转,从而使第二旋转轮35靠近并接触采血管100,采血管100在第二旋转轮35的摩擦作用下绕采血管100自身的轴线旋转,完成调整采血管100标识码这一动作。本实施例提供的扫码调整装置3仅依靠第二驱动机构32这一单动力源,实现了第二旋转轮35的旋转和靠近采血管100这两个动作,结构简单,不需额外的运动空间,不需频繁更换零部件,提高了扫码效率和准确度。
具体地,第二旋转轮35由弹性材料制成。当第二旋转轮35接触采血管100的侧壁时,会形成稳定的挤压而不损坏采血管100。相应地,第一旋转轮33由金属材料制成。第一旋转轮33与第一压紧件34摩擦接触,为第二驱动机构32提供了靠近采血管100的趋势,使得第二驱动机构32绕安装座31转动,从而使与第二驱动机构32同轴连接的第二旋转轮35完成靠近采血管100这一动作。进一步地,压紧件34的一端转动设置于安装座31上,另一端包裹弹性套,弹性套始终与第一旋转轮33接触。扫码调整装置3还包括张紧件36,张紧件36的一端固定于安装座31上,另一端固定于第一压紧件34上,用于将第一压紧件34压紧在第一旋转轮33上。具体地,张紧件36为弹簧。弹簧始终处于拉紧的状态,进而使第一压紧件34始终与第一旋转轮33接触。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机构32为电机,电机通过电机座37安装于安装座31上。具体地,电机座37上对称设置两个支柱371,两个支柱371转动设置于安装座31上,支柱371的轴线与第二驱动机构32输出端的轴线垂直,便于电机座37和第二驱动机构32一起绕支柱371的轴线旋转。
扫码调整装置3的实施过程如下:初始状态时,第二旋转轮35与采血管100不接触。第二驱动机构35输出动力F1,第一旋转轮33与第一压紧件34滚动摩擦产生阻力F2,F1>F2,使第二驱动机构32绕支柱371的轴线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旋转轮35与第一旋转轮33绕支柱371的轴线转动,从而使第二旋转轮35靠近采血管100,直至接触采血管100。此后,第二旋转轮35对采血管100挤压产生阻力F3,第二旋转轮35与采血管100之间为滚动摩擦,F1>F2+F3,第二旋转轮35继续靠近采血管100,第二旋转轮35对采血管100挤压变形增大,则第二旋转轮35对采血管100挤压产生阻力F3增大。当第一旋转轮33与第一压紧件34之间由滚动状态变为滑动状态时,第二旋转轮35带着采血管100转动,从而完成调整采血管100上标识码位置这一动作。
本实施例中,在滑台本体111的扫码区设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与扫码窗口1112正对,运行至第一位置的采血管100通过扫码装置2进行扫码操作。沿样品架200的滑动方向,第二位置设置于第一位置的上游,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采血管100之间的距离。扫码装置2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22,第一检测装置22用于检测与第二位置正对的样品架200上是否放置采血管100,即进行空管监测,若第一检测装置22检测到样品架200上该位置处没有采血管100,则向控制系统反馈信号,及时安排下续工序的具体操作。
具体地,第一检测装置22为对射光耦,对射光耦与第二位置正对设置。对射光耦包括相对设置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对射光耦的发射端固定于对射光耦柱221上,对射光耦柱221与扫码调整装置3位于滑台本体111的同一侧;对射光耦的接收端固定于滑台本体111的侧壁上,使得对射光耦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位于样品架200的两侧。若第二位置上没有设置采血管100,则采血管100不会遮挡对射光耦的发射端发出的光信号,则对射光耦的接收端能够接收到该光信号,则对射光耦的接收端将该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获得空管信号。反之,若第二位置上设置采血管100,则采血管100会遮挡对射光耦的发射端发出的光信号,则对射光耦的接收端接收不到该光信号,则对射光耦的接收端不会形成电信号。
3、混匀拔盖装置
测试血沉用的采血管100都带有试管帽101,采血管100内有一定的负压值,医护人员使用含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100对病人静脉抽血,抽血完毕后,采血管100被放置到样品架200上,同时样品架200被转移到检验室,利用血沉测试仪进行血沉测试。这个周转过程会消耗一定的时间,而采血管100如果5分钟内不进行血沉测试,血液中的红细胞就会自然发生沉降,所以在利用该血沉测试仪进行血沉测试前需要对采血管100内的血样进行轻轻颠倒混匀,让血液内的红细胞均匀分布,再开始测试血沉才能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同时需要在血样摇匀后,将试管帽101拔出,便于后续加样装置5将采血管100里的血样吸取至测试装置6的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中完成检测。本实施例中,进样装置1将样品架200输送至滑台本体111的混匀拔盖区后,通过混匀拔盖装置4完成采血管100的混匀和拔盖工序。
参考图12-17,混匀拔盖装置4包括夹持机构41、拔盖机构42、出料斗43和翻转机构45。夹持机构41夹持住采血管100的管体,防止拔除试管帽101时带走采血管100的管体。具体参考图13,拔盖机构42包括提升叉421和提升电机422,提升叉421能够夹持试管帽101,提升电机422能够驱动提升叉421远离采血管100,进而使得试管帽101远离采血管100,完成从采血管100上拔除的动作。翻转机构45包括轨道板451,轨道板451上设置轨道槽4511,轨道槽4511的一端朝向出料斗43的入口,提升叉421能够沿轨道槽4511滑动。提升叉421沿轨道槽4511滑动,进而带动试管帽101沿轨道槽4511滑动,直至试管帽101运动至出料斗43的入口中,完成丢弃试管帽101的动作。血沉测试仪内还设有废品盒44,出料斗43的出口延伸至废品盒44中,便于将试管帽101统一收集。出料斗43的安装位置可根据轨道槽4511进行调整,不需限制出料斗43的安装位置,也不必考虑其他部件对试管帽101掉落的运动干涉,拔盖的稳定性好。
进一步地,轨道槽4511包括相互连接的直槽和圆弧槽,圆弧槽的一端朝向出料斗43的入口。提升叉421依次沿直槽和圆弧槽滑动,使得先完成试管帽101由采血管100竖直向上拔出的动作,再根据出料斗43的位置合理设计圆弧槽的轨迹,使得试管帽101顺利达到出料斗43入口处。
参考图14,翻转机构45还包括支板452和连接柱453,支板452与轨道板451相对设置,连接柱453的两端分别与轨道板451和支板452连接,以增加轨道板451的强度。翻转机构45还包括底座组件,轨道板451和支板452均固定在底座组件上。具体地,底座组件包括第一立板454、第二立板455和翻转基座456,轨道板451和支板452均固定在翻转基座456的顶面上,第一立板454和第二立板455均固定在翻转基座456的底面上,第一立板454和第二立板455相对设置。滑台本体111可选地架设于第一立板454和第二立板455上;拔盖机构42与扫码头21可选地位于滑台本体111的同侧设置。可选地,由于扫码调整装置3的安装座31与第二立板455均起到支撑作用,且扫码区和混匀拔盖区相邻,因此本实施例中,安装座31与第二立板455为同一部件,避免设置过多的支撑架体,简化了血沉测试仪的内部结构。混匀拔盖装置4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48,第二检测装置48用于检测采血管100是否到位至混匀拔盖区。第二检测装置48可选地为对射光耦。具体地,第二检测装置48的对射光耦的发射端固定于第二立板455上,其接收端则设于滑台本体111的侧壁上。当采血管100移动至混匀拔盖区后,则采血管100会遮挡对射光耦的发射端发出的光信号,则对射光耦的接收端接收不到该光信号,进而产生采血管100到位的信号。
再次参考图13,拔盖机构42还包括滑动组件423,滑动组件423用于辅助提升叉421沿轨道槽4511滑动。提升电机42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丝杠424,滑动组件423分别与第一丝杠424和提升叉421连接,滑动组件424包括滚轴4231,滚轴4231滚动设置于轨道槽4511中。提升电机422驱动第一丝杠424转动,进而带动滑动组件423和提升叉421沿竖直方向运动,滚轴4231沿轨道槽4511滑动,便于将试管帽101丢弃至出料斗43的入口处。具体地,提升电机422固定在翻转基座456上,滚轴4231能够在直槽和圆弧槽内滚动。滚轴4231滑入圆弧槽后,试管帽101发生翻转。具体地,滑动组件423还包括托举块4232和滑动座4233,托举块4232与滑动座4233转动连接,托举块4232与第一丝杠424连接,滑动座4233与提升叉421连接,滚轴4231转动设置于滑动座4233上。进一步地,托举块4232通过第一丝母与第一丝杠424连接,滑动座4233通过第二光轴425与提升叉421连接,提升电机422驱动第一丝杠424旋转,第一丝杠424带动托举块4232沿竖直方向运动,滑动座4233和提升叉421跟随托举块4232沿竖直方向运动,滚轴4231沿直槽滚动,直槽对滚轴4231起导向作用。当滚轴4231沿直槽滚动时,滑动座4233与托举块4232垂直;当滚轴4231运动至直槽和圆弧槽的交界处时,托举块4232与滑动座4233之间发生旋转,滑动座4233与托举块4232的夹角呈钝角,直至滚轴4231运动至圆弧槽的终端。
进一步地,参考图15,混匀拔盖装置4还包括第三检测装置49,第三检测装置49用于检测拔盖机构42的行走位置。具体地,第三检测装置49包括第一光耦491、第二光耦492和第三光耦493,第一光耦491、第二光耦492和第三光耦493可选地均固定于支板452上,第一光耦491用于检测拔盖机构42是否运动至最低点,第三光耦493用于检测拔盖机构42是否运动至最高点。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三检测装置49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只要能够检测拔盖机构42的行走位置即可。可选地,第一光耦491、第二光耦492和第三光耦493可为对射光耦。
参考图16,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匀拔盖装置4还包括推叉机构46,推叉机构46用于将提升叉421沿水平方向靠近或远离试管帽101,以使提升叉421插接住试管帽101,便于实现拔盖机构42的拔盖动作。推叉机构46包括推叉电机461、伸缩块462和推叉轮座463,推叉电机461的主体固设于翻转基座456上,推叉电机46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丝杠464,第二丝杠464与伸缩块462连接,伸缩块462卡接于推叉轮座463上,推叉轮座463与提升叉421连接。推叉电机461驱动第二丝杠464,第二丝杠464带动伸缩块462沿水平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推叉轮座463沿水平方向运动,推动与推叉轮座463相连接的提升叉421插接试管帽101,以完成夹持试管帽101的动作。具体地,第二丝杠464与伸缩块462通过第二丝母连接。
进一步地,混匀拔盖装置4还包括第四检测装置410,第四检测装置410用于检测推叉机构46的行走位置,具体地,第四检测装置410用于检测伸缩块462是否到达距离试管帽101的最远点。本实施例中,对于第四检测装置410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只要能够检测推叉机构46的行走位置即可。可选地,第四检测装置46也为对射光耦。
推叉轮座463上设置卡接槽4631,卡接槽4631沿竖直方向延伸,伸缩块卡462接于卡接槽4631内,用于在水平方向上限位伸缩块462,推叉轮座463沿着轨道槽4511的直槽在竖直方向滑出,伸缩块462与卡接槽4631发生相对滑动,以使推叉轮座463脱离伸缩块462。第二光耦492能够用于检测推叉轮座463是否完全脱离伸缩块462。当推叉机构46启动时,通过推叉轮座463带动提升叉421沿水平方向运动,以完成夹持试管帽101的动作;当拔盖机构42启动时,推叉轮座463通过卡接槽4631的设置脱离伸缩块462,托举块4232、滑动座4233、第二光轴452、推叉轮座463和提升叉421均向上提起。卡接槽4631的设置使得在完成拔盖动作后,不必带着整个推叉机构46运动,减少了重量。
参考图17,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匀拔盖装置4还包括压帽机构47,压帽机构47用于阻挡试管帽101在拔盖过程中弹起而脱离提升叉。压帽机构47包括压板471,压板471转动设置于轨道板451上,当试管帽101未脱离采血管100时,压板471盖在试管帽101上方;当试管帽101脱离采血管100后,压板471呈竖直状态,不再阻挡试管帽101,不影响提升叉421的继续向上运动的动作。
具体实施时,需要先利用上述混匀拔盖装置4进行采血管100的混匀工序,再进行拔盖工序。在混匀工序中,夹持机构41不通电,则采血管100无法被夹紧,拔盖机构42能够带动试管帽101及采血管100管体整体沿着轨道槽4511往复移动,进而进行血样的颠倒混匀。通过控制提升电机422的转速,能够控制混匀动作的剧烈程度,为了不破坏红细胞,混匀速度应为缓慢进行。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匀拔盖装置4的工作过程如下:
S'1:对整个混匀拔盖装置4进行校验复位,并做预工作状态调整。
S'2:样品架200沿滑槽1111进样入至混匀拔盖区后,样品架200停止运动;
S'3:推叉机构46工作,提升叉421向前运动,直至提升叉421插到试管帽101;
S'4:拔盖机构42工作,压板471转换至竖直状态,提升叉421带着试管帽101及采血管100管体整体上升;提升叉421沿着轨道槽4511上来回移动,将采血管100中的血样混合均匀,混匀工序完成;
S'5:混匀工序结束后,提升叉421将采血管100放回至样品架200上,夹持机构41工作,直至将采血管100夹紧;
S'6:拔盖机构42工作,提升叉421带着试管帽101上升,压板471盖在试管帽101上方,直至试管帽101完全脱离采血管100。压板471转换至竖直状态,提升叉421带着试管帽101继续上升,直至上行至圆弧槽,提升叉421开始发生翻转。滚轴4231继续在圆弧槽滚动,直至运行至圆弧槽的终端,将试管帽101抛至出料斗43的入口处,至此,拔盖工序完成。
本实施例的混匀和拔帽工序均由混匀拔盖装置自动完成,无需人工操作,减少人的劳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检验人员的自身安全。
4、加样装置
通过混匀拔盖装置4完成混匀和拔盖动作后,拨动机构12驱动样品架200前进,将拔盖后的采血管100移动至加样区,由加样装置5进行血样由采血管100到标准血沉玻璃管300的输送。参考图18-20,加样装置5包括加样针管51和第一基座52。加样针管51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用于输送采血管100中的血样。加样针管51的一端为与标准血沉玻璃管300连通的加样端511,加样针管51的另一端为与采血管100连通的取样端512;第一基座52上设有针孔521,加样针管51活动穿设于针孔521内且与针孔521同轴设置,取样端512能够伸出针孔521并伸入至采血管100中进行取样。
为了避免不同采血管100中血样之间不发生相互干涉,加样针管51每完成一次加样,就需要对加样针管51的外壁残留物进行清洗。但是由于加样针管51的外壁残留物的附着面积比较大,且处于开放外露的状态,采用传统的清洗池内返流冲刷的方式,不仅水流的冲刷压力不够大,加样针管51的外壁残留物不易清除,清洗时间延长;还会增加清洗装置设计的复杂程度,不利于提高血沉测试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基座52上设有用于吸入清洗液的进液流道522和用于排出清洗液的排液流道523,进液流道522和排液流道523与针孔521连通。用于清洗加样针管51外壁的清洗液依次流过进液流道522、针孔521和排液流道523,加样针管51与针孔521间形成的狭小环形缝隙能够增加清洗液的冲刷压力,并在加样针管51外壁上形成环流,从而能够将加样针管51外壁上的残留物冲刷带走。具体地,进液流道522连通有用于将清洗液输送至针孔521内的进液泵,排液流道523连通有用于将清洗液由针孔521内排出的排液泵。
加样针管51的加样端511上连接有针座53。加样装置5还包括第二基座54和导杆55,第一基座52通过导杆55固定连接于第二基座54上。其中,导杆55与加样针管51平行设置,针座53通过滑动轴承活动套设于导杆55上且设于第一基座52和第二基座54之间。针孔521朝向针座53的一端螺接有密封座56,加样针管51穿过密封座56并伸入针孔521中,密封座56用于密封针孔521朝向针座53的一端,使得第一基座52内形成半封闭腔体。在冲洗作业时,排液泵工作,半封闭腔体处在负压状态,由于半封闭腔体只有下端开口,清洗液在重力和负压下进入到排液流道523进行排出。待加样针管51在采血管100吸样完成后,其外壁有样品的残留物,加样针管51上升,在上升到上限位的过程中,进液泵和排液泵持续工作,按照上述流程进行外壁清洗,直到加样针管51到达上限位,清洗干净。
在本实施例中,加样装置5还包括第三驱动机构57,第三驱动机构57能够通过针座53驱动加样针管51沿针孔521的轴线移动。其中,第三驱动机构57包括第一同步带轮571、第二同步带轮572、用于驱动第二同步带轮572的电动机574和绕设于第一同步带轮571和第二同步带轮572上的同步带573,第一同步带轮571转动连接于第一基座52上,第二同步带轮573转动连接于第二基座54上,电动机574安装于第二基座54上,针座53固定连接于同步带573上。具体地,针座53靠近同步带573的一侧安装有夹紧座58,第一同步带轮571和第二同步带轮572靠近针座53的一侧的同步带573固定地夹设于针座53和夹紧座58之间。在加样时,通过电动机574的反转使得针座53及加样针管51朝向第一基座52移动,从而使得取样端512伸出针孔521并伸入采血管100中,通过加样泵进行取样,将血样输送至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中。在加样后,通过电动机574的正转使得针座53及加样针管51朝向第二基座54移动,同时通过进液泵和排液泵利用清洗液对加样针管51的外壁进行清洗。
为了实现加样过程的可控,第一基座52和第二基座54之间设有用于控制电动机574的第二微动开关59,夹紧座58上设有用于触发第二微动开关59开启与关闭的触头581。其中,第二微动开关59靠近第二基座54设置;触头581可选地为U形结构,触头581的两端固定连接于夹紧座58。具体地,第二微动开关59与电动机574的控制系统电连接。加样时,通过电动机574反转使得针座53及加样针管51下行,伸入至采血管100中。在加样后,通过电动机574的正转使得针座53及加样针管51上行朝向第二基座54移动,直至触头581触发第二微动开关59产生电信号,第二微动开关59将电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了解到加样完成,使得电动机574断电,从而实现针座53及加样针管51的自动复位。
5、测试装置
本实施例中,加样装置5将采血管100中的血样输送至测试装置6中的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中,进行血沉测试。由于测试装置6中的标准血沉玻璃管300设置有多个,因此加样针管51和多个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之间可选地通过一分多连接管路连通。
具体地,参考图21-32,测试装置6包括封堵组件61、提升组件62和检测单元66。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两端均设置封堵组件61,封堵组件61能够将标准血沉玻璃管300堵住,每组封堵组件61均对应一组提升组件62。首先,提升组件62提起封堵组件61,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与加样针管51连通,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中吸入待测血样,当该吸入量达到预设吸入量时,提升组件62下压封堵组件61,将标准血沉玻璃管300封堵住,采样的工作结束。将标准血沉玻璃管300垂直静置,利用检测单元66监测标准血沉玻璃管300内液面的变化,即监测红细胞在1h内下沉的距离,进而得到血沉的测量结果。提升组件62和封堵组件61相配合,使得标准血沉玻璃管300能够随时吸入和停止吸入血样,通过调整提升组件62来实现对血样吸入标准血沉玻璃管300的吸入量的控制,提高血沉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具体地,参考图22和23,封堵组件61包括封堵接头611和管套612,封堵接头611包括开口6111、多个侧开口6112和尖端6113,每个侧开口6112均与开口6111连通,管套612包括第一接口6121和第二接口6122,第一接口6121与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一端连通,尖端6113能够插接于第二接口6122上。本实施例中,尖端6113位于侧开口6112的下方,当尖端6113插在第二接口6122上时,能够封堵第二接口6122。侧开口6112为斜孔,经由开口6111流入的血样被分流,减小了封堵接头611的液体压力,延长了封堵接头611的使用寿命。封堵组件61还包括弹性管613,弹性管613一端套设于封堵接头611上,另一端套接于管套612上,弹性管613对流入封堵接头611的血样有导流作用。弹性管613具有良好的弹性,使得封堵接头611和管套612均能够紧贴弹性管613的内壁,便于密封。优选地,弹性管613为硅胶管。进一步地,封堵组件61还包括密封件614,密封件614固定于第二接口6122上,且能够使得尖端6113与第二接口6122之间无泄漏。优选地,密封件614为密封圈。进一步地,封堵组件还包括锁紧件615,锁紧件615套设于弹性管613上。利用锁紧件615能够调节弹性管613的松紧程度,进而使得封堵接头611挤压密封件614,从而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优选地,锁紧件615为锁紧螺母。
本实施例中,位于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两端的两个开口6111分别与吸样泵和加样针管51连接,当尖端6113不插接在第二接口6122上时,多个侧开口6112均能够和第二接口6122连通,在吸样泵的吸力下,标准血沉玻璃管300能够顺利地吸入待测血样。
参考图24,测试装置6还包括管架盘组件63,管架盘组件63用于对测试装置6的其他部分起支撑作用。管架盘组件63包括同心设置的第一管架盘631和第二管架盘632,第一管架盘631位于第二管架盘632上方,第一管架盘631和第二管架盘632之间通过第一支柱633连接。管架盘组件63还包括第二支柱634,第二支柱634固定在第二管架盘632远离第一管架盘631的一侧,第二支柱634对第二管架盘632起支撑作用。第一管架盘631和第二管架盘632上安装多个两端设置封堵组件61的标准血沉玻璃管300,多个标准血沉玻璃管300沿第一管架盘631和第二管架盘632的周向均匀设置,可以同时对多个待测血样进行血沉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参考图25-28,测试装置6还包括阀盘组件64,阀盘组件64辅助提升组件提升封堵接头611。因此,为了与提升组件52一一对应,本实施例中,阀盘组件64的数量也为两组,两组阀盘组件64分别对应辅助设于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两端的两个提升组件52工作。具体地,两组阀盘组件64分设于管架盘组件63的上下两侧。阀盘组件64包括阀盘641和提升块642,提升块642与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一一对应设置。封堵接头611卡接于阀盘641上,提升块642固定于阀盘641上,提升组件62提起提升块642,提升块642带动封堵组件61运动,使得标准血沉玻璃管300能够随时吸入和停止吸入血样。具体地,阀盘641通过阀盘支柱643与管架盘连接,阀盘支柱643对阀盘641起到支撑作用。提升块642沿阀盘641的周向均匀设置。阀盘641包括多个独立的扇区6411,扇区6411与提升块642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个扇区6411卡接一个封堵接头611。具体地,每个扇区6411上设有卡口,封堵接头611还包括卡接凹槽6114,卡口卡接于卡接凹槽6114中。
进一步地,阀盘641由弹性材料制成,每个扇区6411都具有单独变形的能力和恢复能力。当提升组件62提升提升块642时,与该提升块642相连接的扇区6411发生变形,其他扇区6411不发生明显的变形,可以单独提升某一个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上的封堵组件61,而不影响其他标准血沉玻璃管300的工作,操作简单可靠。优选地,阀盘641由弹簧钢制成。
提升组件62用于提升封堵接头611,以使多个侧开口6112均与第二接口6122连通。具体地,提升组件61提升封堵接头611,使尖端6113不插接在第二接口6122上,进而使得多个侧开口6112均与第二接口6122连通。具体参考图27,提升组件62包括第四驱动机构621和提升件622,第四驱动机构621的输出端与提升件622的输入端连接,提升件622具有偏心端,偏心端与封堵接头611连接。具体地,提升块642上设置牙口槽6241,偏心端活动设置于牙口槽6241内,提升块642固定于阀盘641上,封堵接头611的卡接凹槽6114卡在阀盘641的卡口上。第四驱动机构621驱动提升件622旋转,在偏心端的作用下,提升块642沿竖直方向运动,进而带动封堵接头611沿竖直方向运动,尖端6113跟随封堵接头611沿竖直方向运动,尖端6113离开密封件624,且不插接在第二接口6122上,从而实现多个侧开口6112均与第二接口6122的连通,即完成开阀动作。通过控制偏心端的转动角度,控制提升642块提起的距离,进而控制血样进入第二接口6122的流通面积,实现对血样流量的控制,精确控制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中血样的吸入量,提高血沉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图28,提升件622还包括缺口6221,当偏心端位于最低点时,缺口6221竖直向上,将该位置定义为复位位置。提升组件62还包括第五检测装置623,第五检测装置623用于检测该缺口6221是否位于复位位置。当第五检测装置623出现检测信号时,提升件622位于复位位置。可选地,第五检测装置623可为对射光耦。当提升件622的缺口6221设于对射光耦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时,对射光耦的接收端能够接收发射端光信号,反之,则提升件622遮挡,对射光耦的接收端无法接收发射端的光信号。通过第五检测装置623实现提升件622的位置检测。复位完成后,控制系统发出转动指令,两个第四驱动机构621同时同速转动,两个偏心端同时接触与之对应的提升块642,并使提升块642产生相同的位移,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两端同时被打开,在吸样泵的吸取下,血样被吸入标准血沉玻璃管300内。当控制系统发出截止指令时,两个第四驱动机构621同时同速转动,提升件622的偏心端不再抵接提升块642的牙口槽6421的槽壁,在弹性管613的弹力和阀盘641的刚性恢复力的共同作用下,封堵组件61的尖端6113和密封件614挤压,将标准血沉玻璃管300封堵住,采样的工作结束。这样的设置,使得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两端同时开闭,无时间偏差,能够精确控制标准血沉玻璃管300内血样的吸入量。可选地,在标准血沉玻璃管300外围设置高度检测传感器,用于监测到血样的高度位置,当抽取的血样到达规定刻度时,高度检测传感器发送信号给控制系统,吸样泵停止工作,标准血沉玻璃管300取样完成。
再次参考图25,测试装置6还包括旋转组件65,两组提升组件62均安装于旋转组件65上,旋转组件65用于带动两组提升组件62转动相同的角度,使得两组提升组件62同时对同一个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两端的封堵组件61进行提升,以实现对血样吸入标准血沉玻璃管的吸入量的控制,提高血沉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调整提升组件62的转动角度,可以任意选择管架盘上任意一个标准血沉玻璃管300,并将样品架200上盛有不同血样的采血管100中的血样吸取至不同的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中进行检测。具体地,旋转组件65包括第五驱动机构651和开阀臂652,开阀臂652与第五驱动机构621的输出端连接,提升组件62固定于开阀臂652上,开阀臂652能够绕阀盘641的轴线旋转。进一步地,旋转组件65还包括传动组件653和旋转轴654,传动组件653的输入端与第五驱动机构651的输出端连接,传动组件653的输出端与旋转轴654同轴连接,旋转轴654的两端还连接有开阀臂652。第五驱动机构651驱动传动组件653运动,进而带动旋转轴654绕自身轴线旋转,两个开阀臂652跟随旋转轴654旋转,进而使得两个提升组件62同步旋转,使得两组提升组件62同时对同一个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两端的封堵组件61进行提升。
参考图29-32,检测单元66包括检测托盘661、设于检测托盘661上的检测组件662和用于驱动检测托盘661上下升降的第六驱动机构663。检测托盘661设于第一管架盘631与第二管架盘632之间,并能在第六驱动机构663的驱动下在第一管架盘631与第二管架盘632之间上下循环升降。检测托盘661上设置有多个检测组件662,且与标准血沉玻璃管300的数量一一对应,每个检测组件662均对应检测一个标准血沉玻璃管300。具体可选地,检测组件662靠近检测托盘661的外边缘设置。检测组件622包括检测板6221和设于检测板6221上的滑套6222。检测板6221设于检测托盘661上,滑套6222套设于标准血沉玻璃管300的外围。当第六驱动机构663驱动检测托盘661上下升降时,检测组件662也跟随检测托盘661升降,同时滑套6222与标准血沉玻璃管300发生相对滑动。可选地,检测板6221与滑套6222之间通过卡接结构连接。
测试装置6的标准血沉玻璃管300和检测组件662设置为多个时,由于装配误差的存在,无法保证每组检测组件662的滑套6222与相应的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之间均保持同心,即使安装初始时保证了同心,在第六驱动机构663驱动升降的时候,也会发生同心度无法一致的问题,影响检测组件662升降过程的顺畅性。因此,设置检测板6621相对于检测托盘661的位置能够在水平方向微调。可选地,在检测托盘661上开设有安装通槽6611,安装通槽6611贯穿检测托盘66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安装通槽6611提供了标准血沉玻璃管300的容纳空间。可选地,安装通槽6611的自由端延伸至检测托盘661的外边缘设置。可选地,安装通槽6611的上表面还开设有安装凹槽6612,检测板6621设于该安装凹槽6612内。进一步地,设置检测板6621与安装凹槽6612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则检测板661能够在安装凹槽6612内水平晃动,当检测板6621跟随检测托盘661上升时,根据检测板6621的水平晃动,滑套6622能够自动调节与标准血沉玻璃管300的同心度,使得滑套6622能够时刻紧贴标准血沉玻璃管300,并实现顺畅滑动。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检测板6621在安装凹槽6612内的稳定放置,使得检测板6621不发生竖直方向的位移,仅在水平方向移动,设置安装凹槽6612的深度略大于检测板6621的厚度,并将检测板6621通过第二压紧件(664)压设于安装凹槽6612内,使得检测板6621在竖直方向的位移受限,但不影响水平方向的移动。可选地,第二压紧件(664)为带垫螺钉。
进一步地,检测组件662还包括焊装于检测板6621上的检测元件6623,检测元件6623采用红外扫描的方式实现样品液面的检测。具体地,检测元件6623包括位于同一轴线上的发射元件和接收元件。发射元件与接收元件相对设置,且标准血沉玻璃管300设于发射元件与接收元件之间,发射元件发出红外光线,光线穿过标准血沉玻璃管300后由接收元件接收。由于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中存在红细胞的沉降,因此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不同高度处的透光率不同。检测组件662升降的过程中,根据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中液体透光率的不同,接收元件接收到的信号也不同,接收元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检测红细胞下沉距离的目的。
一般地,检测元件6623与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之间会设有一定的距离,避免在检测组件662升降时检测元件6623与标准血沉玻璃管300发生干涉。但是,由于标准血沉玻璃管300的内径只有2.5mm左右,外径在7mm左右,而发射元件的光线具有一定的发射角。若发射元件与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之间的距离越远,则发射的光线的光衰越严重,在标准血沉玻璃管300的截面上的光线也就越宽越分散,并很有可能使光线从标准血沉玻璃管300的管壁绕行通过,造成光衰及散光现象,影响接收元件对信号的接收,造成检测结果不能准确呈现。同时接收元件如果距离标准血沉玻璃管300越远,则外界的干扰光也会越多,也影响接收元件接收信号的准确性,无法反应正确的检测值。因此,本实施例中,检测元件6623设于检测板6621上,同时在滑套6622的侧壁上贯穿设有两个定位孔,分别供发射元件和接收元件的检测头插入,检测头能够尽可能地靠近标准血沉玻璃管300。由于滑套6622是紧贴标准血沉玻璃管300设置的,因此检测元件6623与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之间的距离就能够减小至很小,发射元件的发射光的光衰变小,也不会从标准血沉玻璃管300的管壁绕行,使得发射光在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上形成的光斑尺寸很小,光线穿过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中的液体后由接收元件接收,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此外,由于检测头设于滑套6622内部,而滑套6622能够跟随检测板6621一同升降,因此检测头会一直设于滑套6622内部,与滑套6622形成整体共同运动,不会与标准血沉玻璃管300发生干涉。进一步地,由于滑套6622是紧贴标准血沉玻璃管300设置的,而检测元件6623的检测头又伸入滑套6622内设置,相当于检测头处于暗室之中进行光线的发射与接收,排除了外界光线对检测元件6623的干扰;保证了检测环境的稳定,使得整个检测系统能够反映准确的检测值。
具体地,第六驱动机构663为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检测托盘661在竖直方向的升降,便于检测托盘661上的检测组件662进行血沉下降距离的检测。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六驱动机构663包括升降电机和第三丝杠6632,第三丝杠6632由下至上依次穿过第二管架盘632和检测托盘661,并平行于标准血沉玻璃管300设置,第三丝母则固设于检测托盘661上;升降电机可选地设于第二管架盘632的下表面,升降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三丝杠6632连接。升降电机转动,带动第三丝杠6632转动,通过第三丝杠6632与第三丝母之间的螺纹配合,将转动力矩转化成了检测托盘661在竖直方向的升降。
本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装置6的工作过程如下:
S''1:提升件622复位,使得偏心端位于最低点;
S''2:启动旋转组件65,旋转轴654带动两个开阀臂652转动至指定的扇区6411上,且提升件622的偏心端位于提升块642的牙口槽6421内;
S''3:同时启动两组提升组件62,在两个偏心端的作用下,两个提升块642均沿竖直方向运动,但运动方向相反,进而带动封堵接头611沿竖直方向运动,尖端6113跟随封堵接头611运动,尖端6113离开密封件614,多个侧开口6112均与第二接口6122连通,从而使得标准血沉玻璃管300内吸入血样;
S''4:当标准血沉玻璃管300的吸入量达到预设吸入量时,两个第四驱动机构621同时同速转动,提升件622的偏心端不再抵接提升块642的牙口槽6421的槽壁,在弹性管613的弹力和阀盘641的刚性恢复力的共同作用下,封堵组件611的尖端6113和密封件614挤压,将标准血沉玻璃管300封堵住,采样的工作结束;
S''5:标准血沉玻璃管300垂直静置,利用检测单元66的第六驱动机构663驱动检测组件662沿着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上下升降,检测元件6623实时监测标准血沉玻璃管300内液面的变化,即监测红细胞在1h内的沉降数据,并传递至控制系统,进而得到血沉的测量结果。
6、显示装置
显示装置7包括设置于血沉测试仪前端的触控显示屏71和打印机72,血沉测试的各个操作过程均能够在触控显示屏71上实时显示,方便工作人员了解测试进度;在测试完成后显示测试结果并通过打印机72自动打印测试报告。显示装置7还能够根据测试过程自动绘制各个参数的动态曲线并显示,方便人员直观了解血沉指数。
实施例二
本实施公开了一种血沉测试方法,其利用实施例一中的血沉测试仪进行血沉测试,测试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载有采血管100的样品架200由进样开始区放入滑台本体111,由进样装置1驱动样品架200沿着滑台本体111滑动进样;
S2:待样品架200进入扫码区,由扫码调整装置3调整采血管100的位置,使得采血管100的标识码正对扫码窗口1112,扫描装置2的扫描头21完成扫码工序;
S3:样品架200进样至混匀拔盖区,利用混匀拔盖装置4依次完成混匀工序和拔盖工序;
S4:样品架200进入加样区,利用加样装置5完成血样由采血管100至标准血沉玻璃管300的输送;
S5:测试装置6对标准血沉玻璃管300中的血样进行液面监测,获得1h后的沉降数据,并由显示装置7输出。
其中,步骤S5中,设置测试装置6中的检测组件662以2min为一个扫描周期,对标准血沉玻璃管300进行1h的液面检测,通过检测组件662的反复扫描得出动态曲线,提供动态血沉值,并根据扫描数据报告多个指数,如ESR-T血沉动态过程,ESR的最终沉降值,Vm红细胞最大沉降速度,Tm红细胞最大沉降速度终末时间,STBS红细胞沉降前停滞时间,ESR血沉方程K值等,能给医生诊断病情提供更多依据。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血沉测试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测试过程流程化、标准化,测试原理与标准魏氏法相同,并尽可能地避免了人为操作的各种干扰因素,测试结果具有客观性,可靠可信;有利于推动血沉检测向可靠性、准确性、便捷性等方向发展;
2)能够允许多个标准血沉玻璃管300同时测试,测试过程互不影响,适合批量检测,显著提高了测试效率。
此外,由于血沉指数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高,则血沉速度快,温度低,血沉速度慢,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无法进行温度修正,造成测试结果误差大,本实施例采用血沉测试仪自动测量,可以在血沉测试仪中设置温度检测元件,并在输出最终结果前对测量值进行温度修正,进一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血沉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样装置(1),被配置为能够驱动第一试管沿进样方向移动;
扫码装置(2),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试管的标识码进行扫描;
混匀拔盖装置(4),被配置为能够混匀所述第一试管中的液体,并拔出所述第一试管的试管帽(101);
加样装置(5),被配置为能够将所述第一试管中的液体输送至第二试管中;
测试装置(6),被配置为能够对所述第二试管中的液体进行液面监测;
显示装置(7),被配置为能够输出测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沉测试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扫码调整装置(3),被配置为能够调整所述第一试管的标识码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沉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试管设置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沉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试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试管架设于样品架(20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沉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装置(1)包括滑台机构(11)和拨动机构(12),所述滑台机构(11)包括滑台本体(111),所述样品架(200)通过所述拨动机构(12)的驱动在所述滑台本体(111)上滑动进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沉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本体(111)上设有滑槽(1111),所述样品架(200)滑动设于所述滑槽(1111)内;所述样品架(200)的底部至少开设有一个卡槽(201);
所述拨动机构(12)设于所述滑槽(1111)的下方,包括皮带传送结构和挂钩(128);所述皮带传送结构包括主动轮(121)、拖挂轮(122)和绕设于所述主动轮(121)和所述拖挂轮(122)外围的皮带(123);所述挂钩(128)设于所述皮带(123)上;所述皮带(123)绕所述主动轮(121)和所述拖挂轮(122)转动,使得所述挂钩(128)能够伸出所述滑槽(1111),并与所述样品架(200)的所述卡槽(201)抵接,进而带动所述样品架(200)在所述滑槽(1111)内滑动进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沉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机构(12)还包括通过弹性件(125)连接的端座支架(126)和支撑架(127);所述支撑架(127)与所述滑台本体(111)固接;
所述拖挂轮(122)转动设于所述端座支架(126)上;所述弹性件(125)在所述皮带(123)的张紧力作用下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端座支架(126)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架(127)。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沉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码调整装置(3)包括:
安装座(31);
第二驱动机构(32),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31)上,且能够在竖直平面内翻转;
第一旋转轮(33),其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2)的输出端连接;
第一压紧件(34),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31)上,且能够在竖直平面内翻转,所述第一压紧件(34)始终与所述第一旋转轮(33)接触;
第二旋转轮(35),其与所述第一旋转轮(33)同轴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轮(35)能够与所述第一试管接触,通过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2)以使所述第二旋转轮(35)与所述第一试管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沉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拔盖装置(4)包括:
拔盖机构(42),其包括提升叉(421)和提升电机(422),所述提升叉(421)能够夹持所述试管帽(101),所述试管帽(101)盖在所述第一试管上;所述提升电机(422)能够驱动所述提升叉(421)运动,以使所述试管帽(101)和所述第一试管随所述提升叉(421)运动;
翻转机构(45),其包括轨道板(451),所述轨道板(451)包括轨道槽(4511),所述提升叉(421)能够沿所述轨道槽(4511)滑动,所述提升叉(421)通过沿所述轨道槽(4511)往复滑动,以使所述第一试管内的样品混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沉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拔盖装置(4)还包括:
夹持机构(41),其用于夹持所述第一试管,以使所述试管帽(101)在所述提升叉(421)的驱动下脱离所述第一试管;
出料斗(43),所述轨道槽(4511)的一端朝向所述出料斗(43)的入口,所述提升叉(421)能够沿所述轨道槽(4511)滑动,以使所述试管帽(101)运动至所述出料斗(43)的入口中。
CN201920628727.2U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血沉测试仪 Active CN2099796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8727.2U CN209979658U (zh)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血沉测试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8727.2U CN209979658U (zh)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血沉测试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79658U true CN209979658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61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28727.2U Active CN209979658U (zh)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血沉测试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7965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1433A (zh) * 2019-05-05 2019-07-09 北京众驰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血沉测试仪及血沉测试方法
CN111610339A (zh) * 2020-05-26 2020-09-01 山东艾科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魏氏法血沉分析仪
CN112816719A (zh) * 2020-12-25 2021-05-18 重庆康巨全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oct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1433A (zh) * 2019-05-05 2019-07-09 北京众驰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血沉测试仪及血沉测试方法
CN109991433B (zh) * 2019-05-05 2024-04-16 北京众驰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血沉测试仪及血沉测试方法
CN111610339A (zh) * 2020-05-26 2020-09-01 山东艾科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魏氏法血沉分析仪
CN111610339B (zh) * 2020-05-26 2023-06-27 山东艾科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魏氏法血沉分析仪
CN112816719A (zh) * 2020-12-25 2021-05-18 重庆康巨全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oct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
CN112816719B (zh) * 2020-12-25 2023-12-12 重庆康巨全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oct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91433B (zh) 一种血沉测试仪及血沉测试方法
CN209979658U (zh) 一种血沉测试仪
CN107328950B (zh) 一种用于细胞分析中样品管提升及清洗的自动进样系统
CN101603968B (zh) 血流变测量的封闭式自动检测装置
CN201497691U (zh) 封闭式测量血液粘度的自动检测装置
CN110398597A (zh) 全自动进样血细胞分析测量方法及装置、试管类型的确定方法
CN110883001A (zh) 一种分析仪磁珠清洗装置
CN111610339B (zh) 一种全自动魏氏法血沉分析仪
CN109239018B (zh) 一种全自动凝血分析系统
CN112630215B (zh) 一种多反应杯连续测量的发光测量装置及发光测量方法
WO2023098148A1 (zh) 一种魏氏法全自动血沉动态分析仪及检测方法
CN106483316B (zh) 全自动免疫定量分析仪液路控制系统及其冲洗方法
CN112378855A (zh) 一种测量室注液及吸液装置
CN106443034A (zh) 全自动免疫定量分析仪
CN107831040A (zh) 一种液体样品取样装置
CN211757232U (zh) 一种分析仪磁珠清洗装置
CN207380068U (zh) 一种微流控化学发光分析仪
CN106370476A (zh) 全自动免疫定量分析仪压管机构及其压合方法
CN210427602U (zh) 一种全自动气液置换加样器
CN209446593U (zh) 一种微流控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14994343A (zh) 一种体外诊断系统移动扫码装置及体外诊断系统
CN214097251U (zh) 电解质分析仪
CN113155580B (zh) 一种肿瘤血液细胞捕获染色仪
CN213023185U (zh) 一种自动测量多个溶出杯中溶液紫外光谱的仪器
CN213275629U (zh) 一种穿刺加液混匀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