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77146U - 一种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77146U
CN209977146U CN201920669066.8U CN201920669066U CN209977146U CN 209977146 U CN209977146 U CN 209977146U CN 201920669066 U CN201920669066 U CN 201920669066U CN 209977146 U CN209977146 U CN 2099771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plate
end part
state switching
active susp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6906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冼鸿威
邓雄志
刘泰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6906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771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771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771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包括:外壳;橡胶主簧;流道上板;流道下板,在流道下板和流道上板之间形成第一密封槽;皮碗;底座,底座的端部紧固在外壳的端部将橡胶主簧、流道上板、流道下板及皮碗的端部依次压紧密封;连接有一顶杆的驱动机构,顶杆上设有第二密封槽;以及解耦膜,解耦膜的外圈密封卡持在第一密封槽中,解耦膜的内圈卡持在第二密封槽中,其中:驱动机构联同顶杆上下移动,顶杆联动解耦膜在多个不同的紧绷状态间进行切换,以改变解耦膜的刚度。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调整解耦膜的初始紧绷与放松程度,实现顶杆对解耦膜刚度的直接多状态切换,满足车辆在多个不同工况下对悬置动态特性的不同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车辆的主要振动和噪声源之一,汽车动力总成悬置一般指动力总成与车身或副车架之间的弹性连接部件,其性能对车辆的NVH性能及乘坐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性能优秀的动力总成悬置能有效减少发动机传递到车身的振动,从而提升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而影响到悬置隔振性能的主要特性是悬置的动刚度和阻尼这两项动态特性。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希望液压悬置能在不同的工况下表现出不同的动态特性,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满足隔振降噪要求。
现有的半主动悬置由于需在悬置内部设计额外的独立空气腔,造成悬置结构复杂,体积大,布置空间要求高,解耦膜刚度调节效果不明显等缺点。惯性通道调整型半主动悬置由于需要利用外部驱动机构对浸满液体的流道进行调节,密封困难,容易发生液体渗出,对制造精度要求较高。液体粘度调整型半主动悬置中灌注的电流变或磁流变液体成本高,且液体中的颗粒容易出现沉降,造成悬置性能损失,耐用性一般。
此外,现有的半主动悬置一般采用电磁阀作为驱动机构,仅能实现两种状态的切换,对要求悬置在多个不同工况下获得多种动态特性的要求无法满足,具有一定局限性。而主动悬置由于结构复杂,控制精度要求高,同时需要对作动机构进行持续能量输入,能耗大,成本高,适用面较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调整解耦膜的初始紧绷与放松程度,实现顶杆对解耦膜刚度的直接多状态切换,满足车辆在多个不同工况下对悬置动态特性的不同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包括:外壳;与外壳相连,且紧固连有一动力总成连接座的橡胶主簧;流道上板,流道上板的端部密封连接在橡胶主簧上;流道下板,流道下板的端部密封连接在流道上板上,流道下板围挡流道上板,且在流道下板和流道上板之间形成第一密封槽,流道下板的中部设有开孔;皮碗,皮碗的端部密封连接在流道下板上;底座,底座的端部紧固在外壳的端部将橡胶主簧、流道上板、流道下板及皮碗的端部依次压紧密封;连接有一顶杆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紧固在底座上,顶杆穿过开孔,顶杆上设有第二密封槽;以及解耦膜,解耦膜的外圈密封卡持在第一密封槽中,解耦膜的内圈卡持在第二密封槽中,其中:驱动机构联同顶杆上下移动,顶杆联动解耦膜在多个不同的紧绷状态间进行切换,以改变解耦膜的刚度。
其中,流道上板和橡胶主簧之间形成上液室;解耦膜和流道上板之间形成与上液室相连通的上液腔。
其中,流道上板上开设多个通液孔,将上液室和上液腔相连通。
其中,流道上板和流道下板之间形成与上液室相连通的环形流道。
其中,皮碗和流道下板之间形成与环形流道相连通的下液室,其中:液体经由环形流道在上液室和下液室之间流动。
其中,流道下板上开设有述第三密封槽,皮碗的内圈卡持在第三密封槽中。
其中,皮碗为环形橡胶结构,皮碗的外圈压紧密封在流道下板和橡胶主簧之间。
其中,驱动机构为能够控制顶杆在垂直方向上上下移动的步进电机。
其中,解耦膜的内圈硫化连接在顶杆的第二密封槽中,解耦膜的内圈可随顶杆上下移动,以调整改变解耦膜的绷紧和放松程度。
其中,动力总成连接座和外壳通过橡胶主簧硫化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流道下板和流道上板之间形成第一密封槽,驱动机构紧固在底座上,顶杆穿过开孔,顶杆上设有第二密封槽,解耦膜的外圈密封卡持在第一密封槽中,解耦膜的内圈卡持在第二密封槽中,其中:驱动机构联同顶杆在多个位置保持固定,顶杆联动解耦膜在多个不同的紧绷状态间进行切换,以改变解耦膜的刚度,通过对解耦膜刚度的多状态切换可实现对液压悬置动态特性的多状态切换,满足车辆在多个不同工况下对悬置动态特性的不同要求。
第二,将解耦膜直接连接在顶杆上,密封性好,通过单个驱动机构实现悬置的多状态切换,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布置,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的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的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包括:外壳1;与外壳1相连,且紧固连有一动力总成连接座T的橡胶主簧2;流道上板3,流道上板3的端部3a密封连接在橡胶主簧2上;流道下板4,流道下板4的端部4a 密封连接在流道上板3上,流道下板4围挡流道上板3,且在流道下板4和流道上板3之间形成第一密封槽K1,流道下板4的中部设有开孔4b;皮碗5,皮碗5的端部5a 密封连接在流道下板4上;底座6,底座6的端部6a 紧固在外壳1的端部1a将橡胶主簧2的端部2a 、流道上板3的端部3a、流道下板4的端部4a及皮碗5的端部5a依次压紧密封。
连接有一顶杆71的驱动机构7,驱动机构7紧固在底座6上,顶杆71穿过开孔4b,顶杆71上设有第二密封槽K2;以及解耦膜8,解耦膜8的外圈8a密封卡持在第一密封槽K1中,解耦膜8的内圈8b卡持在第二密封槽K2中,其中:驱动机构7联同顶杆71在多个位置保持固定,顶杆71联动解耦膜8在多个不同的紧状态间进行切换,以改变解耦膜8的刚度。
具体实施时,动力总成连接座T和外壳1通过橡胶主簧2硫化连接为一体。外壳1为两端设有开口的环形筒状结构,橡胶主簧2呈柱状,其紧固连接在外壳1的内壁上,外壳1的端部1a和橡胶主簧2的端部2a密封相连。
进一步的,流道上板3和流道下板4分别为异形板状,呈圆形。橡胶主簧2的端部2a、流道上板3的端部3a、流道下板4的端部4a依次密封相连。流道上板3上开设多个通液孔31。
流道下板4围挡流道上板3,且在流道下板4和流道上板3之间形成用以固定解耦膜8的第一密封槽K1。流道下板4的中部设有用以供顶杆71穿过的开孔4b。此外,流道下板4的底部还开设有用以连接皮碗5的第三密封槽K3。
皮碗5为环形橡胶结构,皮碗5的内圈5b卡持在第三密封槽K3中。皮碗5的外圈5a过盈压紧密封在流道下板4的端部4a和橡胶主簧2的端部2a之间。此外,皮碗5的下表面与底座6之间具有下气室95,下气室95的作用是:为皮碗6提供膨胀变形空间。
底座6为一端设有开口的中空结构,底座6的端部6a为一翻边,该翻边端部紧固在外壳1的端部1a上将橡胶主簧2的端部2a 、流道上板3的端部3a、流道下板4的端部4a及皮碗5的端部5a依次压紧密封。
进一步的,驱动机构7联同顶杆71固定在底座6上,驱动机构7在本实施例中为能够上下移动的步进电机,驱动机构7的作用是控制其上的顶杆71能够在垂直方向上上升、下降,且悬停在任一预定的位置上,可使顶杆71在多个不同位置上保持固定。装配时,顶杆71穿过开孔4b;装配后,顶杆71端部置于流道下板4和流道上板3之间,顶杆71的外周设有呈环形的第二密封槽K2。
解耦膜8呈环状,解耦膜8的外圈8a密封卡持在第一密封槽K1中,解耦膜8的内圈8b硫化卡持在第二密封槽K2中,其中:驱动机构7联同顶杆71上下移动,解耦膜8的内圈8b可随顶杆71上下移动,以调整改变解耦膜8的绷紧和放松程度,以改变解耦膜8的刚度。
上述装配结构中,流道上板3围挡橡胶主簧2在两者之间形成上液室91;解耦膜8和流道上板3之间形成与上液室91相连通的上液腔92。上液室91和上液腔92之间通过多个通液孔31相连通。同时,流道上板3和流道下板4之间形成与上液室92相连通的环形流道93,皮碗5和流道下板4之间形成与环形流道93相连通的下液室94,其中:液体经由环形流道93在上液室91和下液室94之间流动。
优选的,环形流道93和上液室91之间、环形流道93和下液室94之间分别开设流道孔,以使上述结构件间的液体连通。
优选的,解耦膜8的上下跳动变形受相邻装配件的结构制约,例如:流道下板4的位置和形状,流道上板3的位置和形状。
本实施例中的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在具体实施时,驱动机构7可根据电子控制信号控制顶杆71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并使顶杆71在不同位置保持固定,具体固定位置通过前期车辆各工况试验标定,如怠速工况、过坎工况以及加速工况等,根据不同工况下对悬置动态特性的需求确定不同的解耦膜刚度,从而确定顶杆位置。例如:通过预先标定,根据输入信号调整顶杆71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从而调整解耦膜8的初始紧绷与放松程度。
与此同时, 顶杆71联动解耦膜8在多个不同的紧崩状态间进行切换,实现顶杆71对解耦膜8刚度的直接多状态切换。由于液压悬置的动态特性随解耦膜刚度变化而变化,因而通过对解耦膜刚度的多状态切换可实现对液压悬置动态特性的多状态切换,满足车辆在不同工况下对悬置动态特性的不同要求。
可以理解的是:顶杆71的行程越大,解耦膜8越紧绷,使解耦膜8刚度越大。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流道下板和流道上板之间形成第一密封槽,驱动机构紧固在底座上,顶杆穿过开孔,顶杆上设有第二密封槽,解耦膜的外圈密封卡持在第一密封槽中,解耦膜的内圈卡持在第二密封槽中,其中:驱动机构联同顶杆在多个位置保持固定,顶杆联动解耦膜在多个不同的紧绷状态间进行切换,以改变解耦膜的刚度,通过对解耦膜刚度的多状态切换可实现对液压悬置动态特性的多状态切换,满足车辆在多个不同工况下对悬置动态特性的不同要求。
第二,将解耦膜直接连接在顶杆上,密封性好,通过单个驱动机构实现悬置的多状态切换,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布置,适应性强。

Claims (10)

1.一种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与所述外壳相连,且固连有一动力总成连接座的橡胶主簧;
流道上板,所述流道上板的端部密封连接在所述橡胶主簧上;
流道下板,所述流道下板的端部密封连接在所述流道上板上,所述流道下板围挡所述流道上板,且在所述流道下板和所述流道上板之间形成第一密封槽,所述流道下板的中部设有开孔;
皮碗,所述皮碗的端部密封连接在所述流道下板上;
底座,所述底座的端部紧固在所述外壳的端部将所述橡胶主簧、所述流道上板、所述流道下板及所述皮碗的端部依次压紧密封;
连接有一顶杆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紧固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顶杆穿过所述开孔,所述顶杆上设有第二密封槽;以及
解耦膜,所述解耦膜的外圈密封卡持在所述第一密封槽中,所述解耦膜的内圈卡持在所述第二密封槽中,其中:
所述驱动机构联同所述顶杆上下移动,所述顶杆联动所述解耦膜在多个不同的紧绷状态间进行切换,以改变所述解耦膜的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上板和所述橡胶主簧之间形成上液室;
所述解耦膜和所述流道上板之间形成与所述上液室相连通的上液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上板上开设多个通液孔,将所述上液室和所述上液腔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上板和所述流道下板之间形成与所述上液室相连通的环形流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碗和所述流道下板之间形成与所述环形流道相连通的下液室,其中:液体经由所述环形流道在所述上液室和所述下液室之间流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下板上开设有第三密封槽,所述皮碗的内圈卡持在所述第三密封槽中。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碗为环形橡胶结构,所述皮碗的外圈压紧密封在所述流道下板和所述橡胶主簧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能够控制所述顶杆在垂直方向上上下移动的步进电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耦膜的内圈硫化连接在所述顶杆的所述第二密封槽中,所述解耦膜的内圈可随所述顶杆上下移动,以调整改变所述解耦膜的绷紧和放松程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连接座和所述外壳通过所述橡胶主簧硫化连接为一体。
CN201920669066.8U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 Active CN2099771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9066.8U CN209977146U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9066.8U CN209977146U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77146U true CN209977146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61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69066.8U Active CN209977146U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771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16173B2 (en) Pneumatically switchable type fluid-filled engine mount
EP0809040B1 (en) Fluid-filled elastic mount having orifice passages tuned to damp input vibrations in respective different frequency ranges
US4657219A (en) Fluid-filled engine mount device
US20080054152A1 (en) Series-type engine mou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ries-type engine mount
EP0930447B1 (en)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having fluid chambers on opposite sides of partition structure having movable rubber plate
CN109424694B (zh) 可切换液压安装件
EP0851146A1 (en) Fluid-filled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having pneumatically oscillated members partially defining primary and auxiliary fluid chambers
CN105626768A (zh) 一种混合模式半主动悬置及其控制系统
CN100371624C (zh) 气动切换型流体充填发动机架
US7172057B2 (en) Vibration damper with amplitude-dependent damping force
KR0174047B1 (ko) 액체봉입식 엔진 마운트
EP0851144B1 (en)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including pneumatically oscillated member partially defining fluid-filled pressure-receiving chamber
CN209977146U (zh) 一种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
CN111911582A (zh) 一种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
CN102207165A (zh) 一种电控液压悬置
JP4198771B2 (ja) 制御型の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CN202108920U (zh) 一种电控液压悬置
JP3698186B2 (ja) 液体封入式マウント
JPH0236813B2 (zh)
JP3721913B2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CN218644711U (zh) 车辆的悬置以及车辆
JP2014098445A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KR100478778B1 (ko) 자동차용 진공 제어 액체 봉입형 고무 마운트
JP2005291447A (ja) 流体封入式の防振連結ロッド
JP2657550B2 (ja) 流体封入式マウン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