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76018U - 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76018U
CN209976018U CN201920346805.XU CN201920346805U CN209976018U CN 209976018 U CN209976018 U CN 209976018U CN 201920346805 U CN201920346805 U CN 201920346805U CN 209976018 U CN209976018 U CN 209976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bench formwork
formwork
reinforcements
reinfor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468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麒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nuine Treas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nuine Treas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nuine Treas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nuine Treas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468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76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76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76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其包括台模支撑部、台模增强部、台模板、脚手架以及移动装置,台模增强部设于台模支撑部的上端,台模增强部具有多个模板增强点,台模板设于台模增强部,脚手架下端的多个底架支撑件分别对应位于多个台模板增强点的正上方,移动装置可拆卸的连接于台模支撑部的下端。本申请的实用新型通过台模支撑部、台模增强部、台模板、脚手架以及移动装置的配合设置,满足了高层、超高层楼面浇筑混凝土的支撑需要,并实现了脚手架的快速移动装拆,提升了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时间,此外,还减少了脚手架的数量,节省了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屡见不鲜,而这些建筑都离不开建筑模板工程。现有技术中,高层、超高层楼面的支撑通常采用脚手架搭设配合楼面模板进行支撑,进而浇筑楼面混凝土,如果楼面面积较大,会采用分段浇筑,多次完成;但在整个过程中,脚手架需要进行多次装拆,因为支撑高度高,且施工面积大,导致整个过程耗时耗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
一种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包括:台模支撑部;
台模增强部,其设于台模支撑部的上端;台模增强部包括多个第一增强件以及多个第二增强件;多个第一增强件与多个第二增强件交错设置,第一增强件以及第二增强件的交错部位形成台模板增强点;
台模板,其设于台模增强部;
脚手架,其下端具有多个底架支撑件;多个底架支撑件分别设于台模板,且多个底架支撑件分别对应位于多个台模板增强点的正上方;以及
移动装置,其可拆卸的连接于台模支撑部的下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一增强件以及第二增强件纵横交错。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一增强件以及第二增强件是纵截面为″工″字的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一增强件以及第二增强件为钢材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牵引装置;牵引装置与台模支撑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台模支撑部包括多个伸缩支撑件;多个伸缩支撑件分别对应位于多个台模板增强点的正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移动装置包括多个移动滚轮件;多个移动滚轮件分别对应可拆卸连接于多个伸缩支撑件的下端。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台模支撑部、台模增强部、台模板、脚手架以及移动装置的配合设置,满足了高层、超高层楼面浇筑混凝土的支撑需要,并实现了脚手架的快速移动装拆,提升了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时间,此外,还减少了脚手架的数量,节省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一中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台模增强部以及台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台模增强部以及台模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台模板、加强锁紧结构以及台模增强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图1的A部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牵引装置及台模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伸缩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中外铝支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一中内铝支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一中安全手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一中第一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一中第二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一中安全手扣安装于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二中采用移动支撑装置浇筑混凝土的应用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移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1为实施例一中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包括台模支撑部1、台模增强部2、台模板3、脚手架4以及移动装置5。台模增强部2设于台模支撑部1的上端,台模增强部2包括多个第一增强件21以及多个第二增强件22,多个第一增强件21与多个第二增强件22交错设置,第一增强件21以及第二增强件22的交错部位形成台模板增强点23。台模板3设于台模增强部2。脚手架4下端具有多个底架支撑件41,多个底架支撑件41分别设于台模板3,且多个底架支撑件41分别对应位于多个台模板增强点23的正上方。移动装置5可拆卸的连接于台模支撑部1的下端。
通过台模支撑部1、台模增强部2、台模板3、脚手架4以及移动装置5的配合设置,即由上至下的叠合设置,满足了高层、超高层楼面浇筑混凝土的支撑需要;同时,移动装置5使得整个支撑装置可移动,实现了脚手架4的快速移动装拆,提升了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时间,此外,还减少了脚手架4的数量,节省了施工成本。其中,脚手架4下端的底架支撑件41与台模板增强点23的正对,使得台模板3上的脚手架4传力能够稳定落于台模板增强点23,传导至第一增强件21以及第二增强件22组成的加强结构上,为脚手架4提供一个稳固的底盘,进而使得脚手架4上端可以稳定的进行混凝土浇筑,并提供一个稳固的支撑。
复参照图1,进一步,台模支撑部1包括多个伸缩支撑件11。多个伸缩支撑件11分别对应位于多个台模板增强点23的正下方。伸缩支撑件11是台模支撑部1提供支撑力的主体,其与台模板增强点23的正对设置,进一步增加了台模支撑部1对脚手架4的支撑作用。而且伸缩支撑件11是可以进行伸缩的,具体应用时,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例如,根据浇筑楼面混凝土的高度进行调整设置。
继续参照图2和图3,图2为实施例一中台模增强部以及台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台模增强部以及台模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进一步,第一增强件21以及第二增强件22纵横交错,纵横交错设置的第一增强件21以及第二增强件22便于脚手架4结构的适配设置,且横纵交错的结构较为稳定。本实施例中第一增强件21叠合设置于第二增强件22上,形成交错纵横的结构。
第一增强件21以及第二增强件22是纵截面为″工″字的结构,且第一增强件21以及第二增强件22由钢材质制成,使得第一增强件21以及第二增强件22形成工字型的钢结构,工字型的钢结构稳固,能够提升较大的支撑力。同时第一增强件21以及第二增强件22纵横交错设置后,使得第一增强件21以及第二增强件22的工字型钢结构叠合交叉,相对于单一的工字钢结构,此种交叉结构能够提供更大的支撑力,以满足对脚手架4以及脚手架4支撑的浇筑混凝土的稳固支撑。
复参照图3,更进一步,台模板3内设置有多个加强筋31,加强筋31沿着台模板3的厚度方向设置,且加强筋31的两端分别与台模板增强点23以及底架支撑件41正对。通过加强筋31的设置增加台模板3传导力部位的强度,满足对脚手架4支撑。本实施例中每一台模板增强点23对应设置有两个加强筋31。
复参照图3,更进一步,台模板3内还设置有多个吕工字结构32,吕工字结构32沿着台模板3的厚度方向设置,多个吕工字结构32于台模板3内均匀分布。通过多个吕工字结构32的设置以增加台模板3自身的强度,使得台模板3自身的强度增加,以便于其余物品的放置或工人的行走。本实施例中台模板3可采用铝材质。
继续参照图4,图4为实施例一中台模板、加强锁紧结构以及台模增强部的结构示意图;更进一步,台模增强部2还包括多个加强锁紧结构24。每一加强锁紧结构24分别与加强筋31以及第一增强件21连接。具体的,每一加强锁紧结构24包括两个加强连接板241、第一锁紧件242以及两个第二锁紧件243。两个加强连接板241设置于台模板3内,并分别位于加强筋31的两侧;且每一加强连接板241面向加强筋31的一侧设置有竖侧壁2411,其面向第一增强件21的一侧设置有横侧壁2412。第一锁紧件242依次与一竖侧壁2411、加强筋31以及另一竖侧壁2411固定连接,每一第二锁紧件243依次与横侧壁2412以及第一增强件2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锁紧件242以及两个第二锁紧件243可采用螺栓与螺母的配合。通过加强锁紧结构24的设置使得台模增强部2的第一增强件21与台模板3的加强筋31形成稳固的连接,同时增加了整体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继续参照图1和图5,图5为实施例一中图1的A部放大图;更进一步,移动装置5包括多个移动滚轮件51。多个移动滚轮件51分别对应可拆卸连接于多个伸缩支撑件11的下端。当进行建筑楼面混凝土时,移动滚轮件51从伸缩支撑件11的下端拆卸出去,当缓凝土浇筑完成后,伸缩支撑件11的下端装配上移动滚轮件51,可使得整个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可移动,移动至下一个需要浇筑混凝土的位置时再重新拆卸出移动滚轮件51,之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值得说明的是,在装配移动滚轮件51时,需要脚手架4先与浇筑成型的缓凝土脱离,而后缩短脚手架4或者缩短伸缩支撑件11的高度,留出移动滚轮件51的装配空间,之后再进行移动滚轮件51的装配。
具体的,移动滚轮件51包括滚轮511、滚轮连接台512以及可拆卸连接卡位513。滚轮511转动连接于滚轮连接台512的下端,可拆卸连接卡位513设置于滚轮连接台512的上端。伸缩支撑件11的下端设置有可拆卸连接扣位111,可拆卸连接卡位513与可拆卸连接扣位111相适配,装配时,可拆卸连接卡位513可直接卡设于可拆卸连接扣位111内,使得两者之间形成拆卸方便,且连接时稳固的卡扣结构。当然,也可采用螺钉等加固件进行增强固定。本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扣位111具体为开设于伸缩支撑件11下端的内部。
优选的,伸缩支撑件11的下端还设置有台模支撑底盘112,可拆卸连接卡位513穿设过台模支撑底盘112后与可拆卸连接扣位111卡接。在移出移动滚轮件51后,台模支撑底盘112铺设在地面上,可保持整个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的稳固。
继续参照图6,图6为实施例一中牵引装置及台模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更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的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还包括牵引装置6。牵引装置6与台模支撑部1连接。牵引装置6包括牵引驱动件61以及牵引拉手环62。牵引拉手环62的两端分别通过绳索与牵引驱动件61以及台模支撑部1连接。通过牵引驱动件61带动这个移动支撑装置移动,以提升整体效率。本实施例中牵引驱动件61可采用市面上的牵引机或者提升机,如SA-YQ30液压牵引机。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通过人工作动整个支撑装置进行移动。
复参照图1,更进一步,台模支撑部1还包括多个工作平台12以及多个踢脚板13。多个工作平台12以及多个踢脚板13分别设置于伸缩支撑件11,并位于台模支撑底盘112与台模增强部2之间,其中,踢脚板13与工作平台12的数量一致,多个踢脚板13分别对应设置于工作平台12的上。优选的,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台面支撑部1的外部设置工作平台12,扩展作业范围;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工作平台12上或者第二增强件22的底部设置工具箱,便于工具的拿取。
继续参照图7至图9,图7为实施例一中伸缩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一中外铝支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一中内铝支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更进一步,伸缩支撑件11还包括多个伸缩铝支顶113、多个调节螺丝114及多个标尺115,多个调节螺丝114设置于多个伸缩铝支顶113。多个标尺115设置于多个伸缩铝支顶113,并位于多个调节螺丝114的一侧。具体应用时,单个伸缩铝支顶113包括外铝支顶1131及内铝支顶1132,内铝支顶1132镶套于外铝支顶1131的内部。使得伸缩支撑件11可进行高度调节。本实施例中台模支撑底盘112设于内铝支顶1132的下端。
具体调节时,松开调节螺丝114,而后根据标尺115的尺寸调节内铝支顶1132镶套于外铝支顶1131的长度,内铝支顶1132镶套于外铝支顶1131的长度达到预定长度后,拧紧调节螺丝114,从而达到高度调节的目的。
复参照图1,更进一步,台模支撑部1还包括爬梯14。爬梯14的设置于伸缩支撑件11的一侧,且其两端分别连接于工作平台12以及地面,方便工人爬上工作平台12。本实施例中的爬梯14的一端铰接于内铝支顶1132的外壁,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移动时,爬梯14收起,当浇筑混凝土施工时,爬梯14放下。
复参照图1,更进一步,台模支撑部1还包括护栏15。护栏15设置于伸缩支撑件11,并位于工作平台12以及台模增强部2之间,为工人在工作平台12上工作时提供防坠落保护。
继续参照图1、图10、图11、图12以及图13,图10为实施例一中安全手扣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一中第一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一中第二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实施例一中安全手扣安装于支撑结构的示意图;更进一步,台模支撑部1还包括安全手扣16,安全手扣16固定于伸缩铝支顶113,并与工作平台12的底面抵接。通过安全手扣16的设置,以提升工作平台12的稳固性。
具体的,安全手扣16包括第一夹板161、第二夹板162、连接件163以及连接装置164。第一夹板161包括具有一定夹角的第一固定板1611和第一连接板1612,第一固定板1611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孔16111,第一固定孔16111沿第一固定板1611的宽度方向贯穿第一固定板1611,第一固定板1611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板1612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板1612的另一端开设有固定卡槽16121。第二夹板162包括具有一定夹角的第二固定板1621和第二连接板1622,第二固定板1621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孔16211,第二固定孔16211沿第二固定板1621的宽度方向贯穿第二固定板1621,第二固定板162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1622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板1622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固定孔16221,第三固定孔16221沿第二固定板1621的宽度方向贯穿第二连接板1622。连接件163分别穿设于第一固定孔16111和第二固定孔16211,使第一固定板1611和第二固定板1621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接装置164的一端穿设于第三固定孔16221,其另一端卡设于固定卡槽16121上,使第一连接板1612和第二连接板1622的一端活动连接。其中第一固定板1611和第一连接板1612以及第二固定板1621和第二连接板1622均采用一体成型技术固定连接,提高第一夹板161和第二夹板162的可靠性,提高安全手扣16的可靠性。其中连接装置164包括定位件1641、卡位件1642以及固定件1643,定位件1641的两端分别穿设第三固定孔16221,卡位件1642的其中一端固定于定位件1641的中部,另一端卡设于固定卡槽16121上,固定件1643套设于卡位件1642上,其位于第一连接板1612的外侧。其中,连接件163和定位件1641为销钉或者柳钉中的一种,卡位件1642为螺杆或者螺丝中的一种,固定件1643为丝母或者螺母中的一种。通过定位件1641、卡位件1642以及固定件1643使第一夹板161和第二夹板162的一端活动连接,采用丝母或者螺母与螺杆或者螺丝的组合连接,通过固定卡槽16121进行限位固定,使安全手扣的设计简单,操作便利,提高安全手扣16的施工速度。
安装安全手扣16时,设置第一固定板1611和第二固定板1621的中部凸起的内夹角,使第一固定板1611和第二固定板1621能最大程度贴合伸缩铝支顶113的外壁;使用时,旋转固定件1643,使卡位件1642可从第一连接板1612上松脱,打开第一夹板161和第二夹板162,将安全手扣16扣合在伸缩铝支顶113的外壁上使第一固定板1611和第二固定板1621的内壁贴合伸缩铝支顶113的外壁,此时将卡位件1642卡入第一连接板1612上的固定卡槽16121内,同时旋转固定件1643,使第一夹板161与第二夹板162之间紧密固定,使安全手扣16与伸缩铝支顶113牢牢相扣。
实施例二
参照图14,图14为实施例二中采用移动支撑装置浇筑混凝土的应用过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的应用方法即是采用实施例一中的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来实现的,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需要浇筑混凝土楼层的高度计算出所需的台模支撑部1、台模增强部2、台模板3以及脚手架4的高度。在具体浇筑混凝土时,脚手架4、台模板3、台模增强部2以及台模支撑部1是沿着楼层的高度方向依次叠合设置,浇筑楼面混凝土是浇筑于脚手架4上端的楼面模板42上,而台模支撑部1下端的台模支撑底盘112是设置在地面上,因此脚手架4、台模板3、台模增强部2以及台模支撑部1四者的高度之和,正是所需要浇筑楼面混凝土的位置,所以,需要合理设置台模支撑部1、台模增强部2、台模板3以及脚手架4的高度结构,尤其是台模支撑部1以及脚手架4的高度,才能进行准确的浇注施工。
步骤2,根据步骤1中的计算高度分别制作出相适配的的台模支撑部1、台模增强部2、台模板3以及脚手架4,并进行装配。值得说明的是,根据浇筑混凝土的厚度不同以及施工环境的不同,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所要承载的力是不同的,所要施工的空间环境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尺寸大小和结构设置的台模支撑部1、台模增强部2、台模板3以及脚手架4进行配合,例如,在浇筑混凝土厚度较大,施工环境较宽松的地方选择尺寸较大的台模支撑部1、台模增强部2、台模板3以及脚手架4的进行装配配合。
步骤3,移动装置5装配于台模支撑部1的下端,并移动至需要浇筑的混凝土下方。移动装置5装配于台模支撑部1的下端,使得整个移动支撑装置可移动,此时就可通过人力,或者通过牵引装置6把移动支撑装置移动至所需要浇筑楼面混凝土的下方。值得说明的是,在移动前,需要调节伸缩支撑件11的高度,使得整个移动支撑装置的高度降低,因为装配移动装置5之后,台模支撑部1、台模增强部2、台模板3以及脚手架4整体高度会增加,使得整体装置的高度高于需要浇筑楼面的高度,不便于装置整体移动至所需浇筑楼面的下方,需要降低装置的整体高度才能流畅的移动至需要浇筑楼面混凝土的指定位置。
步骤4,移去步骤3中的移动装置5,进行混凝土浇筑。移去移动装置5之后,再根据标尺115的尺寸调节内铝支顶1132镶套于外铝支顶1131的长度,使得,伸缩支撑件11伸长,装置的整体高度重新调节至原有的计算高度。值得说明是,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严格检查整个装置各个节点的连接情况,保证装置的可靠性。
步骤5,重复步骤3及步骤4,分多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所浇筑楼面的面积较大时,需要采用分段浇筑,多次完成。具体而言,在完成第一次的步骤4之后,需要先把楼面模板42与浇筑的楼面混凝土脱离,而后,缩短伸缩支撑件11,降低装置的整体高度,之后装配上移动装置5,移动整体装置至下一个浇筑点,移去移动装置5,拉长伸缩支撑件11,调节装置整体高度重新回到计算高度,再进行浇筑。通过多次浇筑完成整个大楼面的浇筑。
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另外一种施工方式,即在步骤2中,根据步骤1中的计算高度分别制作出相适配的台模支撑部1、台模增强部2以及台模板3,并进行装配。步骤4中,移去步骤3中的移动装置5,并装配脚手架4于台模板3上,进行混凝土浇筑。
综上:采用本实施例中的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来进行楼面混凝土的浇筑,首先可以减少传统施工中脚手架的数量,数量减少,其拆卸工作量也随之减少,而且,通过移动支撑装置可同时带动脚手架一起移动,进一步减少了脚手架的拆装工作,提升了施工效率,节省了施工时间和成本。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台模支撑部(1);
台模增强部(2),其设于所述台模支撑部(1)的上端;所述台模增强部(2)包括多个第一增强件(21)以及多个第二增强件(22);多个所述第一增强件(21)与多个所述第二增强件(22)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增强件(21)以及第二增强件(22)的交错部位形成台模板增强点(23);
台模板(3),其设于所述台模增强部(2);
脚手架(4),其下端具有多个底架支撑件(41);多个所述底架支撑件(41)分别设于所述台模板(3),且多个所述底架支撑件(41)分别对应位于多个所述台模板增强点(23)的正上方;以及
移动装置(5),其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台模支撑部(1)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强件(21)以及第二增强件(22)纵横交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强件(21)以及第二增强件(22)是纵截面为″工″字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强件(21)以及第二增强件(22)为钢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牵引装置(6);所述牵引装置(6)与所述台模支撑部(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模支撑部(1)包括多个伸缩支撑件(11);多个所述伸缩支撑件(11)分别对应位于多个所述台模板增强点(23)的正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5)包括多个移动滚轮件(51);多个所述移动滚轮件(51)分别对应可拆卸连接于多个所述伸缩支撑件(11)的下端。
CN201920346805.XU 2019-03-19 2019-03-19 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 Active CN209976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6805.XU CN209976018U (zh) 2019-03-19 2019-03-19 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6805.XU CN209976018U (zh) 2019-03-19 2019-03-19 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76018U true CN209976018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54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46805.XU Active CN209976018U (zh) 2019-03-19 2019-03-19 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76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42693B (zh) 一种快速移动安装支撑系统
CN104831922A (zh) 一种可调节的方柱钢模板
KR101710536B1 (ko) 건축물 슬라브시공방법 및 그에 사용되는 건축자재
CN113931313A (zh) 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
CN211313477U (zh) 一种后浇悬挑板的三角支撑模板结构
CN209976018U (zh) 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
US11479929B2 (en) Formwork system and method
CN112518960A (zh) 阳台预制模具及其施工方法
CN115306136B (zh) 一种斜墙外翻爬升式钢平台施工装置及方法
CN111550041A (zh) 一种穿板爬模
KR100816493B1 (ko) 수직터널 콘크리트 주벽 성형용 슬립폼과 그 콘크리트 주벽시공방법
CN110043026A (zh) 建筑用移动支撑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212583242U (zh) 一种楼面早拆模板装置
CN212802516U (zh) 一种高层建筑爬升浇筑系统
CN212802515U (zh) 整体吊升式吊装平台
KR20100042377A (ko) 건축물의 슬래브 성형을 위한 거푸집 받침장치
KR100879970B1 (ko) 건축물의 슬래브 축조를 위한 거푸집 보조 받침장치
KR101769041B1 (ko) 작업발판 승강용 작업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거푸집 시스템
CN214384047U (zh)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爬升浇筑的液压系统
DE102004020345B4 (de) Trägersystem für ein Konsolgerüst sowie Konsolgerüst aufweisend das Trägersystem
CN113279569B (zh) 超高楼层水平模板早拆头支撑方法
CN114086461B (zh) 一种高墩组合装配式钢筋内支架配合翻模法快速施工方法
CN215859043U (zh) 新型液压爬模
CN210686011U (zh) 钢模台车用快速拆卸底模机构及钢模台车
CN219752999U (zh) 一种装配式定位安装一体化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