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66664U - 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66664U
CN209966664U CN201920611008.XU CN201920611008U CN209966664U CN 209966664 U CN209966664 U CN 209966664U CN 201920611008 U CN201920611008 U CN 201920611008U CN 209966664 U CN209966664 U CN 209966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ducing
anchor
opening area
piece
mit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110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祥德
穆元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a Nantong Lifescie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angw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angw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angw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110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66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66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66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该装置包括锚定件、封堵件和连接绳,锚定件适于与二尖瓣环相连,封堵件具有两个盘体,两个盘体之间具有间隙,两个盘体分别位于房间隔的两边,以实现封堵件与房间隔相连,连接绳的两端分别于锚定件和封堵件相连通过调整锚定件与封堵件的之间的距离,以实现调整二尖瓣环的开口面积。该装置采用连接绳连接锚定件和封堵件,较为容易地实现了锚定件与封堵件之间距离的调整,较好地实现了减小了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功能。与此同时,锚定件直接连接在二尖瓣环上降低了该装置对静脉的不利影响,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
背景技术
每个人的心脏内都有四个瓣膜。即连结左心室和主动脉的主动脉瓣、连结右心室和肺动脉的肺动脉瓣、连结左心房和左心室的二尖瓣和连结右心房和右心室的三尖瓣。它们均起单向阀门作用,使血液只能从一个方向流向另一个方向而不能倒流。
正常的二尖瓣关闭功能取决于瓣叶、瓣环、腱索、乳头肌、左心室这5个部分的完整结构和正常功能。这5个部分中的任一部分发生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均可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即二尖瓣瓣环开口面积较大的现象)。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在心收缩期,左心室一部分血液通过关闭不全的二尖瓣口返流到左心房内,加上肺静脉输入的血液,左心房血容量较正常增加,压力升高。久之,患者会出现左心房代偿性肥大的症状。在心舒张期,大量的血液涌入左心室,使左心室因收缩加强而发生代偿性肥大。之后,左心室和左心房均可发生代偿失调(左心衰竭),从而依次出现肺淤血、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和右心房代偿性肥大、右心衰竭及大循环淤血等症状。二尖瓣关闭不全引起的轻度反流会使得患者出现轻微劳力性呼吸困难的症状。重度反流很快会出现急性左心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该装置能够较好地减小二尖瓣环的开口面积,缓解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症状,降低心脏反流出现的几率。
一种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包括:锚定件,所述锚定件适于与二尖瓣环相连;封堵件,所述封堵件具有两个盘体,所述两个盘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两个盘体分别位于房间隔的两边,以实现所述封堵件与所述房间隔相连;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两端分别于所述锚定件和所述封堵件相连;其中,通过调整所述锚定件与所述封堵件的之间的距离,以实现调整所述二尖瓣环的开口面积。
可选地,所述封堵件的一端设有连接夹,所述连接绳的一端夹设在所述连接夹上。
可选地,所述连接绳的一端直接与所述封堵件相连,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设在所述锚定件的第一连通孔、设在所述封堵件上且穿过所述两个盘体的第二连通孔延伸至患者体外。
可选地,所述锚定件包括:放置部,所述放置部形成为柱状,所述放置部适于与放置仪器相连,以将所述锚定件放入患者体内;锚定部,所述锚定部连接在所述二尖瓣环上。
进一步地,所述锚定部形成为螺旋型、弯钩型和箭齿型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封堵件还包括两个连接头,所述两个连接头分别连接在所述两个盘体的远离彼此的一端,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连接绳相连,另一个所述连接头适于与放置仪器相连,以将所述封堵件放入患者体内。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盘体由多根记忆合金金属丝编织而成,每个所述盘体的所述多根记忆合金金属丝的收缚端分别与一个所述连接头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收缚端为圆周均匀收缚端或者无序紧密收缚端。
可选地,两个盘体形成为在远离彼此的方向上直径逐渐缩小的圆盘。
可选地,所述连接绳为聚四氟乙烯绳、聚乙烯绳、聚丙烯绳和聚酰胺绳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大小的装置具有一下优点:
(1)采用连接绳连接锚定件和封堵件,较为容易地实现了锚定件与封堵件之间距离的调整,较好地实现了减小了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功能。
(2)锚定件直接连接在二尖瓣环上,降低了该装置对静脉的不利影响,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减小二尖瓣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个用于减小二尖瓣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锚定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个锚定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封堵件的前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封堵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1、
锚定件11、放置部111、锚定部112、第一连通孔1111、
封堵件12、盘体121、连接头122、第二连通孔1221、
连接绳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减小二尖瓣开口面积的装置1的具体结构。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1包括锚定件11、封堵件12和连接绳13,锚定件11适于与二尖瓣环相连,封堵件12具有两个盘体121,两个盘体121之间具有间隙,两个盘体121分别位于房间隔的两边,以实现封堵件12与房间隔相连,连接绳13的两端分别于锚定件11和封堵件12相连,通过调整锚定件11与封堵件12的之间的距离,以实现调整二尖瓣环的开口面积。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使用中,将锚定件11、连接绳13以及封堵件12通过相关医疗器械送入患者体内,由于锚定件11连接在二尖瓣环上,封堵件12连接在房间隔上,根据心脏的结构特征,锚定件11与封堵件12的距离越近,二尖瓣环的开口面积就越小。因此,只需减小锚定件11与封堵件12之间的连接绳13的长度,就能够减小锚定件11与封堵件12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了减小二尖瓣环的开口面积,降低心脏反流的目的。通过减小连接绳13的长度实现减小二尖瓣环的开口面积的方式简单易行,降低了手术难度,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与此同时,锚定件11是直接连接在二尖瓣环上,这样的连接方式既能保证锚定件11与二尖瓣环的稳定连接,又降低了锚定件11被静脉的不利影响,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1,由于采用连接绳13连接锚定件11和封堵件12的结构,较为容易地实现了锚定件11与封堵件12之间距离的调整,较好地实现了减小了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功能。与此同时,锚定件11直接连接在二尖瓣环上,降低了该装置对静脉的不利影响,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前文所述的锚定件11与封堵件12的间距可调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手术前根据患者的心脏大小调整所需连接绳13的长度,之后将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1放置进入患者体内,即可直接实现缩小二尖瓣环的开口面积的功能。在此种情况下,锚定件11与封堵件12的间距可调指的是体外可调或者术前可调。而另一中是,选用一根较长的连接绳13将锚定件11与封堵件12连接起来后送入患者体内,然后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连接绳13的长度,从而实现缩小二尖瓣环的开口面积的功能,在此种情况下,锚定件11与封堵件12的间距可调长度可调指的是体内可调或者术中可调。
有利地,连接绳13可以为一股或者多股。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实际选择连接绳13的股数能够较好地保证连接绳13的强度,避免手术过程中连接绳13断裂的现象发生,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可选地,封堵件12的一端设有连接夹,连接绳13的一端夹设在连接夹上。可以理解的是,封堵件12的一端设有夹住连接绳13的连接夹,这样只需调整连接夹与连接绳13的配合点,即可实现调整封堵件12与锚定件11之间的间距,这种调整方法简单易行,降低了手术难度,从而保证了手术安全性。
可选地,如图2所示,连接绳13的一端直接与封堵件12相连,连接绳1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设在锚定件11的第一连通孔1111、设在封堵件12上且穿过两个盘体121的第二连通孔1221延伸至患者体外。这样只需拉动从第二连通孔1221中穿出的连接绳13的一端,即可调整封堵件12与锚定件11之间的间距,这种调整方法一方面简单易行,降低了手术难度,保证了手术安全性,另一方面,采用这种调整方法时,可以将连接绳13的另一端缝合在皮肤上(类似于起搏器的电池缝合在组织中),这样当出现病人病情加重的情况时,可直接通过拉动连接绳13的另一端再次调节封堵件12与锚定件11间的距离,从而使二尖瓣环再次缩小,而无需采用二次手术,较好地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可选地,如图3-图4所示,锚定件11包括放置部111和锚定部112,放置部111形成为柱状,放置部111适于与放置仪器相连,以将锚定件11放入患者体内,锚定部112连接在二尖瓣环上。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锚定件11与二尖瓣环的稳定连接,锚定部112可形成为钩状,而直接将钩状的锚定部112与放置仪器连接可能出现连接稳定性较低的现象,而设计一个形成为柱状的放置部111与放置仪器相连,较好地保证了锚定部112与放置仪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保证了放置仪器能够稳定地将锚定部112放入患者体内。这里需要额外说明的是,放置部111可以形成为方柱形、圆柱形等各种柱状,在此不对放置部111的形状、尺寸做出具体限定,放置部111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出选择。
进一步地,如图3-图4所示,锚定部112形成为螺旋型、弯钩型和箭齿型中的至少一种。由此,可以较好地保证锚定部112与二尖瓣环的连接,避免了锚定部112从二尖瓣环上脱落的现象发生。此外,锚定部112可以包括多个弯钩或者箭齿用于进一步提升二尖瓣环与锚定部112的连接稳定性。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锚定部112的具体形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出选择,并不限于上述描述。
可选地,如图5所示,封堵件12还包括两个连接头122,两个连接头122分别连接在两个盘体121的远离彼此的一端,其中一个连接头122与连接绳13相连,另一个连接头122适于与放置仪器相连,以将封堵件12放入患者体内。由此,既能较好地保证封堵件12与连接绳13的连接稳定性,又能较好地保证封堵件12与放置仪器的连接稳定性,从而保证了放置仪器能够较好地将封堵件12放置入患者体内。这里需要额外说明的是,连接头122可以形成为圆柱形、方柱形、半球形等各种形状,在此不对连接头122的具体形状做出限定,连接头122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每个盘体121由多根记忆合金金属丝编织而成,每个盘体121的多根记忆合金金属丝的收缚端分别于一个连接头122相连。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封堵件12与房间隔的连接稳定性,盘体121一般做的较大。采用记忆合金金属丝编织成盘体121,由于记忆合金的特殊性能,在将封堵件12放置在放置仪器上时可以向盘体121施加外力使其减小,待进入患者体内后,由记忆合金金属丝编织成的盘体121可恢复原形从而完成盘体121与房间隔的连接。这样减小了手术创口面积,降低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
更进一步地,盘体121的收缚端的收缚方式为圆周均匀收缚或者无序紧密收缚。由此,可以较为容易地实现多根记忆合金金属丝的收缚端与连接头122的连接,从而方便了封堵件12的制造,提升了封堵件12的生产制造效率。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盘体121的收缚段的收缚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选择。
有利地,记忆合金金属丝个数为28-72根。
可选地,如图5所示,两个盘体121形成为在远离彼此的方向上直径逐渐缩小的圆盘。由此,在保证了封堵件12与房间隔的连接稳定性的前提下,减小了两个盘体121的体积,降低了封堵件12对患者的不利影响。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两个盘体121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并不限于上述描述。
可选地,所述连接绳13为聚四氟乙烯绳、聚乙烯绳、聚丙烯绳和聚酰胺绳中的一种。由此,在保证了连接绳13的强度的情况下降低了连接绳13的生产成本。
可选地,所述锚定件11由镍钛合金材料、钛合金、不锈钢中的一种材料等制备。
实施例1:
下面参考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1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1包括锚定件11、封堵件12和连接绳13。锚定件11包括锚定件11包括放置部111和锚定部112,放置部111适于与放置仪器相连,以将锚定件11放入患者体内,锚定部112形成为螺旋型且连接在二尖瓣环上。封堵件12包括两个盘体121和连接在两个盘体121的远离彼此一端的端面的连接头122,两个盘体121之间具有间隙,两个盘体121分别位于房间隔的两边,以实现封堵件12与房间隔相连,连接绳13的两端分别于放置部111和封堵件12的其中一个连接头122相连。每个盘体121由多根记忆合金金属丝编织而成,每个盘体121的多根记忆合金金属丝的收缚端分别于一个连接头122相连。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1包括锚定件11、封堵件12和连接绳13。锚定件11包括锚定件11包括放置部111和锚定部112,放置部111适于与放置仪器相连以将锚定件11放入患者体内,所述放置部111上形成有第一连通孔1111,锚定部112形成为螺旋型且连接在二尖瓣环上。封堵件12包括两个盘体121和连接在两个盘体121的远离彼此一端的端面的连接头122,两个盘体121之间具有间隙,两个盘体121分别位于房间隔的两边,以实现封堵件12与房间隔相连,连接绳13的两端分别于放置部111和封堵件12的其中一个连接头122相连。每个盘体121由多根记忆合金金属丝编织而成,每个盘体121的多根记忆合金金属丝的收缚端分别于一个连接头122相连。每个盘体121的收缚端的收缚方式为圆周均匀收缚,封堵件12上设有贯穿两个盘体121及两个连接头122的第二连通孔1221。连接绳13的一端直接与封堵件12相连,连接绳1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设在锚定件11的第一连通孔1111、第二连通孔1221延伸缝合在患者皮肤组织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
锚定件(11),所述锚定件(11)适于与二尖瓣环相连;
封堵件(12),所述封堵件(12)具有两个盘体(121),所述两个盘体(12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两个盘体(121)分别位于房间隔的两边,以实现所述封堵件(12)与所述房间隔相连;
连接绳(13),所述连接绳(13)的两端分别于所述锚定件(11)和所述封堵件(12)相连;其中:
通过调整所述锚定件(11)与所述封堵件(12)的之间的距离,以实现调整所述二尖瓣环的开口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12)的一端设有连接夹,所述连接绳(13)的一端夹设在所述连接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13)的一端直接与所述封堵件(12)相连,所述连接绳(1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设在所述锚定件(11)的第一连通孔(1111)、设在所述封堵件(12)上且穿过所述两个盘体(121)的第二连通孔(1221)延伸至患者体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件(11)包括:
放置部(111),所述放置部(111)形成为柱状,所述放置部(111)适于与放置仪器相连,以将所述锚定件(11)放入患者体内;
锚定部(112),所述锚定部(112)连接在所述二尖瓣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部(112)形成为螺旋型、弯钩型和箭齿型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12)还包括两个连接头(122),所述两个连接头(122)分别连接在所述两个盘体(121)的远离彼此的一端,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头(122)与所述连接绳(13)相连,另一个所述连接头(122)适于与放置仪器相连,以将所述封堵件(12)放入患者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盘体(121)由多根记忆合金金属丝编织而成,每个所述盘体(121)的所述多根记忆合金金属丝的收缚端分别与一个所述连接头(122)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缚端为圆周均匀收缚端或者无序紧密收缚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两个盘体(121)形成为在远离彼此的方向上直径逐渐缩小的圆盘。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13)为聚四氟乙烯绳、聚乙烯绳、聚丙烯绳和聚酰胺绳中的一种。
CN201920611008.XU 2019-04-29 2019-04-29 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 Active CN209966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1008.XU CN209966664U (zh) 2019-04-29 2019-04-29 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1008.XU CN209966664U (zh) 2019-04-29 2019-04-29 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66664U true CN209966664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60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11008.XU Active CN209966664U (zh) 2019-04-29 2019-04-29 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666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5096A (zh) * 2019-04-29 2019-06-25 上海方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5096A (zh) * 2019-04-29 2019-06-25 上海方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122700A1 (en) Prosthetic valve and deployment system
US10799355B2 (en) Apical implantation mitral valve balloon closure plate blocking body and implantation method
EP3500184B1 (en) Apparatus for mitral valve repair
US11007060B2 (en) Transapically-implanted mitral valve flexible coaptation plate blocking body and implantation method
EP3520735B1 (en) Heart valve prosthesis fixed through interventricular septum
US8167933B2 (en) Annuloplasty apparatus and methods
JP6740140B2 (ja) インプラントを固定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7144363B2 (en) Systems for heart treatment
US6406420B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improving cardiac function in hearts
US710139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ssue connection
JP2021506461A (ja) 人工腱索修復デバイス及びそのデリバリー
JP5371440B2 (ja) 乳頭筋位置制御装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210315564A1 (en) Securing bidirectional suture loops using coaxial fasteners
US20110029071A1 (en) Elongated body for deployment in a coronary sinus
EP2231028A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 heart
SE531468C2 (sv) En anordning för styrning av blodflöde
JP7423614B2 (ja) コイルデバイスを使用した心室再造形
US11648108B2 (en) Heart valve prosthesis
WO2023045326A1 (zh) 经导管植入的二尖瓣瓣膜装置
CN109925096A (zh) 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
CN209966664U (zh) 用于减小二尖瓣环开口面积的装置
WO2022241755A1 (zh) 二尖瓣瓣环的环缩装置
CN219896033U (zh) 一种三尖瓣修复装置
CN212234800U (zh) 一种瓣膜环缩装置
US20200078175A1 (en) System for treating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and 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obstru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n Xiangde

Inventor before: Lin Xiangde

Inventor before: Mu Yuanp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6

Address after: No.10 Yongfu Road, shibeikeji City, Gangzha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000

Patentee after: KEKAI (NANTONG) LIFE SCIE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47, Building 93, No. 4399, Wusi Road, Haiwan Town,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December 2014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FANGWEI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