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66112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966112U CN209966112U CN201920611073.2U CN201920611073U CN209966112U CN 209966112 U CN209966112 U CN 209966112U CN 201920611073 U CN201920611073 U CN 201920611073U CN 209966112 U CN209966112 U CN 2099661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upler
- pot
- cavity
- coupler body
-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10293 ceram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68988 Glycine max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0469 Glycine max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15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67 mil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080 mil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36 milk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6709 nutritio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包括内锅及设置在内锅外侧的电热膜;锅盖,锅盖盖设在锅体上;导通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第一耦合器设置在锅盖上,第二耦合器设置在锅体上;加热电路,电热膜设置在加热电路中;其中,锅盖盖设在锅体上的情况下,第一耦合器与第二耦合器接触以使得加热电路导通,电热膜能够通电发热。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电热膜的绝缘层破损时存在触电危险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厨房小家电产品,因电压力锅压力可调范围大,可以针对不同食材选择不同的烹饪压力,最大程度把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和美味激发出来,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相关技术中,加热装置是电压力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电压力锅选择的加热方式不同,就需要采用不同的结构。电压力锅中通常使用的是电热盘加热和电磁加热(或称IH加热) 两种。电热盘加热功率较低,电磁加热(或称IH加热)对内锅有一定的要求,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因此,相关技术中采用了电热膜加热,这种电热膜加热具有速度快,加热效率高,对锅没有特别要求等优点。
但是,采用电热膜加热,将电热膜直接覆在内锅上,电热膜有两个电极通电,在通电情况下,如果电热膜的绝缘层破损,此时用户触碰到内锅,会存在触电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电热膜的绝缘层破损时存在触电危险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包括内锅及设置在内锅外侧的电热膜;锅盖,锅盖盖设在锅体上;导通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第一耦合器设置在锅盖上,第二耦合器设置在锅体上;加热电路,电热膜设置在加热电路中;其中,锅盖盖设在锅体上的情况下,第一耦合器与第二耦合器接触以使得加热电路导通,电热膜能够通电发热。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锅盖盖设在锅体上的情况下,在第一耦合器与第二耦合器接触后以使得加热电路导通,电热膜能够通电发热。这样,即使电热膜的绝缘层出现破损,由于锅盖盖设在锅体上电热膜才会通电,用户不会触碰到内锅或者锅盖内部的结构,进而避免了触电的问题。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电热膜的绝缘层破损时存在触电危险的问题。
进一步地,锅盖上设置有凹腔,第一耦合器包括第一耦合器本体和设置在第一耦合器本体上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置在凹腔内,第二耦合器包括第二耦合器本体和设置在第二耦合器本体上的第二连接部,锅盖盖设在锅体上的情况下,第二连接部伸入至凹腔内并与第一连接部配合。上述的结构使得第一连接部不会突出于锅盖的下表面,便于第一耦合器与第二耦合器实现配合。
进一步地,锅盖包括面盖及设置在面盖下方的内衬,凹腔形成在内衬上,凹腔朝向锅体的一侧具有开口,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一耦合器本体的下方,第一连接部为不突出于开口的插头。上述的结构使得第一连接部不会与用户发生干涉,能够保护第一连接部不易受损。
进一步地,凹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耦合器本体穿设在第一安装孔内,锅盖还包括固定板,第一耦合器本体通过固定板设置在内衬上。上述的固定板使第一耦合器本体牢牢地连接在内衬上。
进一步地,锅体还包括设置在内锅外侧的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上方的中板,第二连接部设置在中板上。上述的结构便于第二连接部的安装。
进一步地,中板上设置有与凹腔对应的凸起部,第二连接部为设置在第二耦合器本体内部的插孔,第二耦合器本体设置在凸起部上。上述的凸起部使得中板上的积水不易流入到插孔中。
进一步地,锅盖盖设在锅体上的情况下,凸起部伸入至凹腔内,凸起部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二耦合器本体位于第二安装孔内。上述的第二安装孔便于安装第二耦合器本体。
进一步地,第一耦合器本体与锅盖之间卡接连接或者通过紧固件连接,上述的结构便于第一耦合器本体的连接。第二耦合器本体与锅体之间卡接连接或者通过紧固件连接。上述的结构便于第二耦合器本体的连接。
进一步地,锅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锅体的第一端与锅盖枢转连接,导通机构设置在锅体的第二端处。上述的结构能够保证仅在锅盖盖设在锅体上的情况下,导通机构中的第一耦合器与第二耦合器才会接触配合,进而能够避免用户触电。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者电饭煲,锅盖上设置有凹腔,第一耦合器包括第一耦合器本体和设置在第一耦合器本体上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置在凹腔内,第二耦合器包括第二耦合器本体和设置在第二耦合器本体上的第二连接部,锅盖盖设在锅体上的情况下,第二连接部伸入至凹腔内并与第一连接部配合;锅盖包括面盖及设置在面盖下方的内衬,凹腔形成在内衬上,凹腔朝向锅体的一侧具有开口,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一耦合器本体的下方,第一连接部为不突出于开口的插头;凹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耦合器本体穿设在第一安装孔内,锅盖还包括固定板,第一耦合器本体通过固定板设置在内衬上;锅体还包括设置在内锅外侧的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上方的中板,第二连接部设置在中板上;中板上设置有与凹腔对应的凸起部,第二连接部为设置在第二耦合器本体内部的插孔,第二耦合器本体设置在凸起部上;锅盖盖设在锅体上的情况下,凸起部伸入至凹腔内,凸起部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二耦合器本体位于第二安装孔内;第一耦合器本体与锅盖之间卡接连接或者通过紧固件连接,第二耦合器本体与锅体之间卡接连接或者通过紧固件连接;锅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锅体的第一端与锅盖枢转连接,导通机构设置在锅体的第二端处。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合盖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烹饪器具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的烹饪器具的B处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图4的烹饪器具的C处放大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锅体;11、内锅;12、电热膜;13、外壳;14、中板;141、凸起部;142、第二安装孔;20、锅盖;21、凹腔;211、开口;212、第一安装孔;22、内衬;23、面盖;24、凸台; 25、固定板;26、安装凹腔;30、导通机构;31、第一耦合器;311、第一耦合器本体;312、第一连接部;32、第二耦合器;321、第二耦合器本体;322、第二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锅盖20、导通机构30和加热电路。锅体10包括内锅11及设置在内锅11外侧的电热膜12。锅盖20盖设在锅体10上。导通机构30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耦合器31和第二耦合器32,第一耦合器31设置在锅盖20上,第二耦合器32设置在锅体10上。电热膜12设置在加热电路中。其中,锅盖20盖设在锅体 10上的情况下,第一耦合器31与第二耦合器32接触以使得加热电路导通,电热膜12能够通电发热。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锅盖20盖设在锅体10上的情况下,在第一耦合器31与第二耦合器32接触后使得加热电路导通,电热膜12能够通电发热。这样,即使电热膜12的绝缘层出现破损,由于锅盖20盖设在锅体10上电热膜12才会通电,用户不会触碰到内锅或者锅盖内部的结构,进而避免了触电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电热膜的绝缘层破损时存在触电危险的问题。上述第一耦合器31和第二耦合器32起到开关的作用,决定了加热电路的通断。
本实施中采用的电热膜加热的方式,电热膜为附着在内锅本体外侧的电加热层,只要能够实现加热功能的结构均可。相比于电热盘的加热方式,电热膜与内锅本体的贴合更紧密,加热功率更高、加热速度更快。相比于其他加热方式,例如电磁加热(或称IH加热),电热膜加热方式对内锅的结构要求更低,只需要设置加热电路使电热膜通电发热。
第一耦合器31与第二耦合器32接触以使得加热电路导通的具体原理有以下两种:
第一、第一耦合器31和第二耦合器32与电热膜12串联在加热电路中,加热电路是强电电路,第一耦合器31和第二耦合器32位于加热电路中。加热电路的两端导线连接到锅体10 上的插座内,插座通过的电源线能够与烹饪器具外部的交流电的火线和零线连接。这样,外部的交流电与加热电路导通后,当锅盖20盖设在锅体10上的情况下,当第一耦合器31和第二耦合器32接触时,加热电路导通,电热膜能够通电发热。
第二、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耦合器31和第二耦合器32及加热电路连接。加热电路是强电电路,控制器设置在弱电电路(也称控制电路)中,弱电电路与加热电路之间通过继电器连接。继电器包括四个引脚,四个引脚中的两个引脚连接在弱电电路中,四个引脚中的另外两个引脚与连接在加热电路中。加热电路的两端导线连接到锅体10上的插座内,插座通过的电源线能够与烹饪器具外部的交流电的火线和零线连接。这样,外部的交流电与加热电路导通后,当第一耦合器31和第二耦合器32接触触发时,加热电路导通,电热膜能够通电发热。当锅盖20盖设在锅体10上的情况下,第一耦合器31与第二耦合器32 接触,发送导通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继电器的与加热电路连接的两个引脚之间导通,进而使加热电路导通。当控制器未接收到第一耦合器31和第二耦合器32接触发送导通信号时,控制器控制继电器的与加热电路连接的两个引脚之间断开,此时加热电路的两端即使与交流电连接,加热电路依然处于断开状态。
如图3所示,锅盖20上设置有凹腔21,第一耦合器31包括第一耦合器本体311和设置在第一耦合器本体311上的第一连接部312,第一连接部312设置在凹腔21内。在本实施例中,凹腔21设置在锅盖20上,凹腔21的开放端朝向锅体10的一侧。一方面,凹腔21内不会积存水,能够保护第一连接部312的导电材质;另一方面,在锅盖20处于打开的情况下,用户在拿取内锅11的过程中,不会碰触第一连接部312,使得第一连接部312不会与用户发生干涉。第二耦合器32包括第二耦合器本体321和设置在第二耦合器本体321上的第二连接部322。锅盖20盖设在锅体10上的情况下,第二连接部322伸入至凹腔21内并与第一连接部312配合。凹腔21的设置使得第一连接部312不会突出于锅盖20的下表面,便于第一连接部312与第二连接部322实现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耦合器优选为公插,第二耦合器优选为母插。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内衬22上设置有安装凹腔26,安装凹腔26内设置有凸台 24,凹腔21形成在凸台24内,这样便于在凸台24的下表面上加工成型。
如图2和图3所示,锅盖20包括面盖23及设置在面盖23下方的内衬22,凹腔21形成在内衬22上,凹腔21朝向锅体10的一侧具有开口211。第一连接部312位于第一耦合器本体311的下方,第一连接部312为不突出于开口211的插头。这样,在锅盖20处于打开的情况下,用户在拿取内锅11的过程中,不会碰触第一连接部312,使得第一连接部312不会与用户发生干涉,进而起到了保护第一连接部312的作用。
如图3至图5所示,为了便于第一耦合器31安装在凹腔21上,凹腔2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2,第一耦合器本体311穿设在第一安装孔212内。锅盖20还包括固定板25,第一耦合器本体311通过固定板25设置在内衬22上。固定板25的设置能够使第一耦合器本体311牢牢地连接在内衬22上,便于第一耦合器31与内衬22实现连接。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锅体10还包括设置在内锅11外侧的外壳13和设置在外壳13上方的中板14,第二连接部322设置在中板14上,这样便于安装,也便于第二连接部322与第一连接部312实现配合。
如图3和图6所示,中板14上设置有与凹腔21对应的凸起部141,第二连接部322为设置在第二耦合器本体321内部的插孔,第二耦合器本体321设置在凸起部141上。凸起部141 的设置使得第二耦合器本体321高于中板14的上表面,使得中板14上的积水不易流入到第二连接部322中,防止第二耦合器32发生损坏。
如图3所示,锅盖20盖设在锅体10上的情况下,凸起部141伸入至凹腔21内,凸起部141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42,第二耦合器本体321位于第二安装孔142内。这样,一方面便于第二耦合器本体321进行安装,另一方面便于第二连接部322与第一连接部312实现配合。此外,第一连接部312、第二连接部322和部分第二耦合器本体321均位于凹腔21内,便于第一耦合器31与第二耦合器32接触配合。
如图3至图6所示,为了第一耦合器31与锅盖20实现连接,第一耦合器本体311与锅盖 20之间卡接连接或者通过紧固件连接。
优选地,固定板25朝向第二耦合器32的一侧上设置有安装凹槽,部分第一耦合器本体 311位于安装凹槽内,安装凹槽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耦合器本体311的第一卡台连接的第一卡槽,第一卡台与第一卡槽配合便于第一耦合器31通过固定板25连接在内衬22上。固定板25 上设置有连接臂,连接臂上设置有通孔,凸台24上设置有与通孔对应的螺孔,锅盖20还包括螺钉,螺钉穿过通孔以将固定板25固定在内衬22上。
为了第二耦合器32与锅体10实现连接,第二耦合器本体321与锅体10之间卡接连接或者通过紧固件连接。优选地,第二安装孔14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二耦合器本体321的第二卡台连接的第二卡槽,第二卡台与第二卡槽配合便于第二耦合器32与凸起部141连接在一起。
如图2所示,锅体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锅体10的第一端与锅盖20枢转连接,在锅盖20盖设在锅体10上的过程中,导通机构30设置在锅体的第二端处,能够保证仅在锅盖20盖设在锅体10上的情况下,导通机构30中的第一耦合器31与第二耦合器32才会接触配合,进而避免用户触电的问题。导通机构30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锅体10的第一端上的枢轴及套在枢轴上的扭簧,扭簧的第一扭臂与锅盖20配合,扭簧的第二扭臂与锅体10配合。在扭簧的作用下便于锅盖20相对于锅体10能够实现开盖或者合盖动作。
电热膜12优选包括依次设置的绝缘导热涂层、半导体涂层和保温涂层,绝缘导热涂层设置在内锅11的表面。
在内锅11制作成型时可以在内锅11的外表面粗糙处理后,先喷涂耐高温绝缘导热涂层,然后丝印或者喷涂耐高温半导体陶瓷材料,再喷涂耐高温绝缘保温涂料。电极设在半导体陶瓷材料和耐高温绝缘保温涂料之间。
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当然,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可以是电饭煲、低压饭煲、豆浆机、料理机、电炖锅等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10),包括内锅(11)及设置在所述内锅(11)外侧的电热膜(12);
锅盖(20),所述锅盖(20)盖设在所述锅体(10)上;
导通机构(30),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耦合器(31)和第二耦合器(32),所述第一耦合器(31)设置在所述锅盖(20)上,所述第二耦合器(32)设置在所述锅体(10)上;
加热电路,所述电热膜(12)设置在所述加热电路中;
其中,所述锅盖(20)盖设在所述锅体(10)上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耦合器(31)与所述第二耦合器(32)接触以使得所述加热电路导通,所述电热膜(12)能够通电发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0)上设置有凹腔(21),所述第一耦合器(31)包括第一耦合器本体(31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耦合器本体(311)上的第一连接部(312),所述第一连接部(312)设置在所述凹腔(21)内,所述第二耦合器(32)包括第二耦合器本体(32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耦合器本体(321)上的第二连接部(322),所述锅盖(20)盖设在所述锅体(10)上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连接部(322)伸入至所述凹腔(21)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2)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0)包括面盖(23)及设置在所述面盖(23)下方的内衬(22),所述凹腔(21)形成在所述内衬(22)上,所述凹腔(21)朝向所述锅体(10)的一侧具有开口(211),所述第一连接部(312)位于所述第一耦合器本体(311)的下方,所述第一连接部(312)为不突出于所述开口(211)的插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2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2),所述第一耦合器本体(311)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212)内,所述锅盖(20)还包括固定板(25),所述第一耦合器本体(311)通过所述固定板(25)设置在所述内衬(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锅(11)外侧的外壳(13)和设置在所述外壳(13)上方的中板(14),所述第二连接部(322)设置在所述中板(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14)上设置有与所述凹腔(21)对应的凸起部(141),所述第二连接部(322)为设置在所述第二耦合器本体(321)内部的插孔,所述第二耦合器本体(321)设置在所述凸起部(14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0)盖设在所述锅体(10)上的情况下,所述凸起部(141)伸入至所述凹腔(21)内,所述凸起部(141)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42),所述第二耦合器本体(321)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42)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器本体(311)与所述锅盖(20)之间卡接连接或者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耦合器本体(321)与所述锅体(10)之间卡接连接或者通过紧固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锅体(10)的第一端与所述锅盖(20)枢转连接,所述导通机构(30)设置在所述锅体(10)的第二端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者电饭煲,所述锅盖(20)上设置有凹腔(21),所述第一耦合器(31)包括第一耦合器本体(31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耦合器本体(311)上的第一连接部(312),所述第一连接部(312)设置在所述凹腔(21)内,所述第二耦合器(32)包括第二耦合器本体(32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耦合器本体(321)上的第二连接部(322),所述锅盖(20)盖设在所述锅体(10)上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连接部(322)伸入至所述凹腔(21)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2)配合;所述锅盖(20)包括面盖(23)及设置在所述面盖(23)下方的内衬(22),所述凹腔(21)形成在所述内衬(22)上,所述凹腔(21)朝向所述锅体(10)的一侧具有开口(211),所述第一连接部(312)位于所述第一耦合器本体(311)的下方,所述第一连接部(312)为不突出于所述开口(211)的插头;所述凹腔(2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2),所述第一耦合器本体(311)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212)内,所述锅盖(20)还包括固定板(25),所述第一耦合器本体(311)通过所述固定板(25)设置在所述内衬(22)上;所述锅体(1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锅(11)外侧的外壳(13)和设置在所述外壳(13)上方的中板(14),所述第二连接部(322)设置在所述中板(14)上;所述中板(14)上设置有与所述凹腔(21)对应的凸起部(141),所述第二连接部(322)为设置在所述第二耦合器本体(321)内部的插孔,所述第二耦合器本体(321)设置在所述凸起部(141)上;所述锅盖(20)盖设在所述锅体(10)上的情况下,所述凸起部(141)伸入至所述凹腔(21)内,所述凸起部(141)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42),所述第二耦合器本体(321)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42)内;所述第一耦合器本体(311)与所述锅盖(20)之间卡接连接或者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耦合器本体(321)与所述锅体(10)之间卡接连接或者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锅体(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锅体(10)的第一端与所述锅盖(20)枢转连接,所述导通机构(30)设置在所述锅体(10)的第二端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11073.2U CN209966112U (zh) | 2019-04-29 | 2019-04-29 | 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11073.2U CN209966112U (zh) | 2019-04-29 | 2019-04-29 | 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966112U true CN209966112U (zh) | 2020-01-21 |
Family
ID=69260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611073.2U Active CN209966112U (zh) | 2019-04-29 | 2019-04-29 | 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966112U (zh) |
-
2019
- 2019-04-29 CN CN201920611073.2U patent/CN20996611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63520B (zh) | 压力烤箱 | |
CN201773768U (zh) | Ptc人工干预复位限温式温控器 | |
CN206166609U (zh) | 烹饪器具 | |
CN103960971B (zh) | 防溢结构的养生壶 | |
CN209966112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3676842U (zh) | 智能控制水壶 | |
CN209951025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9966100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8957705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9966113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3852205U (zh) | 防溢结构的养生壶 | |
CN209966111U (zh) | 烹饪器具 | |
WO2022057570A1 (zh) | 分体式烹饪器具 | |
CN210961566U (zh) | 一种电烤箱的烤架安装结构 | |
CN209966097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9733607U (zh) | 烤盘组件和烹饪装置 | |
GB2509697A (en) | Cordless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witch but no thermal sensor | |
CN208837620U (zh) | 一种带防溢功能的电磁加热器具 | |
CN210446692U (zh) | 内锅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09202985U (zh) | 料理机 | |
CN103829800B (zh) | 智能咖啡壶 | |
CN215777219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3909822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1533983U (zh) | 防溢结构、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1212598U (zh) |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