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62537U - 一种婴儿模型内部支撑骨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婴儿模型内部支撑骨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962537U CN209962537U CN201821659071.2U CN201821659071U CN209962537U CN 209962537 U CN209962537 U CN 209962537U CN 201821659071 U CN201821659071 U CN 201821659071U CN 209962537 U CN209962537 U CN 2099625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work
- connecting rod
- ball
- limiting
- mov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模型内部支撑骨架,其包括:四肢骨架、头部连接骨架、上身支架和下肢连接骨架,头部连接骨架连接上身支架,上身支架连接下肢连接骨架,头部连接骨架、下肢连接骨架与四肢骨架连接,四肢骨架包括连接节、连接杆一、限位连接节和连接杆二,连接节与连接杆一活动连接,连接杆一下端与限位连接节连接,限位连接节另一侧与连接杆二连接,连接杆二下端连接有连接节。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活动球、插槽球和连接节的相互作用,可实现人体骨架的转动,通过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柱和挡板,能对婴儿模型的动作转动角度进行合理限制,更加符合人体关节的灵活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型支撑骨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婴儿模型内部支撑骨架。
背景技术
婴儿模型在育婴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用来进行育婴教学,设置在婴儿模型内部的支撑骨架是帮助人们认识婴儿模型进行活动的关键所在。
大多数婴儿模型内部的支撑骨架不能较好的还原人体动作,导致婴儿模型只能进行较少的动作变化,且关节处的转动角度没有进行限制,会出现还原人体动作过度的现象,不能满足人们在育婴教学时对婴儿模型的要求,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模型内部支撑骨架,以解决婴儿模型内部的支撑骨架不能较好的还原人体动作,且关节处的转动角度没有进行限制,会出现还原人体动作过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婴儿模型内部支撑骨架,其包括:四肢骨架、头部连接骨架、上身支架和下肢连接骨架,所述头部连接骨架连接上身支架,所述上身支架连接下肢连接骨架,所述头部连接骨架、下肢连接骨架与四肢骨架连接,所述四肢骨架包括连接节、连接杆一、限位连接节和连接杆二,所述连接节与连接杆一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一下端与限位连接节连接,所述限位连接节另一侧与连接杆二连接,所述连接杆二下端连接有连接节;
所述头部连接骨架包括横杆一、第一圆柱块、托垫和支撑连接柱,所述第一圆柱块两侧活动连接有横杆一,所述第一圆柱块上方设有支撑连接柱,所述支撑连接柱上方设有托垫,所述第一圆柱块下端设有连接杆三;
所述下肢连接骨架包括横杆二和第二圆柱块,所述第二圆柱块两侧活动连接有横杆二,第二圆柱块上端固连有连接杆四,所述连接杆三和连接杆四通过连接节活动连接组成上身支架。
本实用新型如上述的婴儿模型内部支撑骨架,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一上端与连接节固连,所述连接杆一下端设有活动球,所述连接杆一下端的活动球安装在限位连接节上端,所述连接杆二上端设有限位球,所述限位球安装在限位连接节下端,所述连接杆二下端设有活动球,所述连接杆二下端的活动球连接有另一连接节。
本实用新型如上述的婴儿模型内部支撑骨架,进一步,所述连接节包括两块钢板、活动块和插槽球,两块钢板通过销轴进行连接,所述钢板两侧穿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球上设有通孔,所述活动轴插接在活动球的通孔内;所述活动块一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开有球形凹槽,所述球形凹槽直径大于插槽的直径,所述插槽球直径略小于所述球形凹槽的直径,且略大于插槽的直径,所述插槽球通过短杆连接有活动球。
本实用新型如上述的婴儿模型内部支撑骨架,进一步,所述限位连接节包括连接块、挡板,所述连接块底部设有挡板,所述连接块上端设有活动轴,所述限位连接节上端的活动轴与连接杆一下端的活动球连接,所述连接块内设有活动球槽,所述连接块与挡板一侧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球插接进活动球槽内,所述限位球上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限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如上述的婴儿模型内部支撑骨架,进一步,所述横杆一和横杆二外侧设有活动球,所述活动球与四肢骨架上端的连接节连接。
本实用新型如上述的婴儿模型内部支撑骨架,进一步,所述支撑连接柱由多根韧性铁丝编织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活动球、插槽球和连接节的相互作用,可实现人体骨架的转动,进而可将婴儿模型的形状进行多种变化;通过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柱和挡板,能对婴儿模型的动作转动角度进行限制,更加符合人体关节的灵活度,设置的托垫可对婴儿模型的脑部位置进行填充并且起到托住头部的作用,利用可支撑连接柱可实现婴儿模型头部位置的不同变化,通过各个构件之间的配合作用,婴儿模型能够较大程度的还原人体动作,满足人们对婴儿模型的要求。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婴儿模型内部支撑骨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连接节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限位连接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连接块、挡板和限位槽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一种实施例的连接杆二、限位球和限位柱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一种实施例的横杆二、第二圆柱块和连接杆四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横杆一、第一圆柱块、托垫、韧性铁和连接杆三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四肢骨架;11、连接节;111、活动块;112、插槽;113、插槽球; 114、钢板;115、球形凹槽;116、第一尼龙粘;117、活动球;12、连接杆一;13、限位连接节;131、连接块;132、限位槽;133、活动球槽;134、第二尼龙粘;135、挡板;14、连接杆二;15、限位球;16、限位柱;20、头部连接骨架;21、横杆一;22、第一圆柱块;23、支撑连接柱;24、托垫; 25、连接杆三;30、上身支架;40、下肢连接骨架;41、横杆二;42、第二圆柱块;43、连接杆四。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婴儿模型内部支撑骨架的实施例。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图1-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婴儿模型内部支撑骨架,其包括:四肢骨架10、头部连接骨架20、上身支架30和下肢连接骨架40,头部连接骨架20连接上身支架30,上身支架30连接下肢连接骨架40,头部连接骨架20、下肢连接骨架40与四肢骨架10连接,四肢骨架10包括连接节 11、连接杆一12、限位连接节13和连接杆二14,连接节11与连接杆一12活动连接,连接杆一12下端与限位连接节13连接,限位连接节13另一侧与连接杆二14连接,连接杆二14下端连接有连接节11;
头部连接骨架20包括横杆一21、第一圆柱块22、托垫23和支撑连接柱24,第一圆柱块22两侧活动连接有横杆一21,第一圆柱块22上方设有支撑连接柱24,支撑连接柱23上方设有托垫24,第一圆柱块22下端设有连接杆三25;
下肢连接骨架40包括横杆二41和第二圆柱块42,第二圆柱块42两侧活动连接有横杆二41,第二圆柱块42上端固连有连接杆四43,连接杆三25 和连接杆四43通过连接节11活动连接组成上身支架30。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连接杆一12上端与连接节11固连,连接杆一12下端设有活动球117,连接杆一12下端的活动球117安装在限位连接节13上端,连接杆二14上端设有限位球15,限位球15安装在限位连接节13下端,连接杆二14下端设有活动球117,连接杆二14下端的活动球 117连接有另一连接节11。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连接节11包括两块钢板114、活动块111 和插槽球113,两块钢板114通过销轴进行连接,钢板114两侧穿接有活动轴,活动球117上设有通孔,活动轴插接在活动球117的通孔内;活动块111 一侧设有插槽112,插槽112内开有球形凹槽115,球形凹槽115直径大于插槽112的直径,插槽球113直径略小于球形凹槽115的直径,且略大于插槽112的直径,插槽球113通过短杆连接有活动球117,从而保证插槽球113 可在球形凹槽115内转动,且不会脱离出球形凹槽115。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限位连接节13包括连接块131、挡板135,连接块131底部设有挡板135,连接块131上端设有活动轴,限位连接节13 上端的活动轴与连接杆一12下端的活动球117连接,连接块131内设有活动球槽133,连接块131与挡板135一侧上设有限位槽132,限位球15插接进活动球槽132内,限位球15上设有限位柱16,限位柱16位于限位槽132 内,通过挡板135、限位槽132的设置,可正确的还原人类四肢关节的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横杆一21和横杆二41外侧设有活动球117,活动球117与四肢骨架10上端的连接节11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支撑连接柱24由多根韧性铁丝编织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钢板141侧端第一尼龙粘116,连接块131 侧端设有第二尼龙粘134,第一尼龙粘116、第二尼龙粘134与婴儿模型内部设的尼龙粘进行粘接,可增加连接节11和限位连接节13的固定度。
使用原理及流程:四肢骨架10通过连接节11、连接杆一12、限位连接节13、连接杆二14之间的连接进行活动,上身支架30可通过连接节11进行转动与仰卧,头部连接骨架20与上身支架30、上侧四肢骨架10连接,下肢连接骨架40与上身支架30、下侧四肢骨架10连接,从而初步实现模型骨架的搭设;
连接块131与挡板135一侧上设有限位槽132,限位柱16和限位球15 为一体,从而限位球15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90°,活动球槽133内的活动球117会受挡板135的限制,限位球15带动连接杆二14只能在挡板135 以上范围活动,防止连接杆二14活动到挡板135以下,从而可正确模仿人类的四肢与四肢关节的活动;
头部连接骨架20上的横杆一21可模仿人类肩部转动,下肢连接骨架40 可模仿人类大腿的转动,头部连接骨架20上的托垫24可更好的连接婴儿模型头部,托垫24下方的支撑连接柱23可模仿颈部的复杂活动,将连接节11 和限位连接节13上的第一尼龙粘116和第二尼龙粘134固定在婴儿模型内部,可对连接节11和限位连接节13进行固定,便于进行婴儿多种动作的演示。
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发明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准。
Claims (6)
1.一种婴儿模型内部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四肢骨架、头部连接骨架、上身支架和下肢连接骨架,所述头部连接骨架连接上身支架,所述上身支架连接下肢连接骨架,所述头部连接骨架、下肢连接骨架与四肢骨架连接,所述四肢骨架包括连接节、连接杆一、限位连接节和连接杆二,所述连接节与连接杆一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一下端与限位连接节连接,所述限位连接节另一侧与连接杆二连接,所述连接杆二下端连接有连接节;
所述头部连接骨架包括横杆一、第一圆柱块、托垫和支撑连接柱,所述第一圆柱块两侧活动连接有横杆一,所述第一圆柱块上方设有支撑连接柱,所述支撑连接柱上方设有托垫,所述第一圆柱块下端设有连接杆三;
所述下肢连接骨架包括横杆二和第二圆柱块,所述第二圆柱块两侧活动连接有横杆二,第二圆柱块上端固连有连接杆四,所述连接杆三和连接杆四通过连接节活动连接组成上身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模型内部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一上端与连接节固连,所述连接杆一下端设有活动球,所述连接杆一下端的活动球安装在限位连接节上端,所述连接杆二上端设有限位球,所述限位球安装在限位连接节下端,所述连接杆二下端设有活动球,所述连接杆二下端的活动球连接有另一连接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模型内部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节包括两块钢板、活动块和插槽球,两块钢板通过销轴进行连接,所述钢板两侧穿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球上设有通孔,所述活动轴插接在活动球的通孔内;所述活动块一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开有球形凹槽,所述球形凹槽直径大于插槽的直径,所述插槽球直径略小于所述球形凹槽的直径,且略大于插槽的直径,所述插槽球通过短杆连接有活动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模型内部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连接节包括连接块、挡板,所述连接块底部设有挡板,所述连接块上端设有活动轴,所述限位连接节上端的活动轴与连接杆一下端的活动球连接,所述连接块内设有活动球槽,所述连接块与挡板一侧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球插接进活动球槽内,所述限位球上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限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模型内部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一和横杆二外侧设有活动球,所述活动球与四肢骨架上端的连接节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模型内部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接柱由多根韧性铁丝编织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59071.2U CN209962537U (zh) | 2018-10-13 | 2018-10-13 | 一种婴儿模型内部支撑骨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59071.2U CN209962537U (zh) | 2018-10-13 | 2018-10-13 | 一种婴儿模型内部支撑骨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962537U true CN209962537U (zh) | 2020-01-17 |
Family
ID=69233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65907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62537U (zh) | 2018-10-13 | 2018-10-13 | 一种婴儿模型内部支撑骨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962537U (zh) |
-
2018
- 2018-10-13 CN CN201821659071.2U patent/CN20996253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932231B1 (ko) | 체감형 운동 시뮬레이터용 운동판 | |
CN106428290B (zh) | 一种柔性四足机器人 | |
CN109069938B (zh) | 建造玩具 | |
CN103260715A (zh) | 玩具搭建组件 | |
CN105216901B (zh) | 一种步行机器人的并联四自由度腿部机构 | |
CN107127740A (zh) | 基于气动肌肉与气缸混联的浮动系统 | |
CN209962537U (zh) | 一种婴儿模型内部支撑骨架 | |
CN202686559U (zh) | 仿生机械恐龙 | |
CN201760094U (zh) | 一种球形多关节仿真人体娃娃 | |
CN205499110U (zh) | 一种腰部使用八杆变胞机构的多足仿生机器人 | |
CN109107170B (zh) | 一种仿生象鼻机构及应用其的游乐设备 | |
CN2915200Y (zh) | 可拼装玩具的活动关节连接机构 | |
CN108000551B (zh) | 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胸-背关节系统 | |
CN207324090U (zh) | 一种益智拼装玩具 | |
CN112298398B (zh) | 仿生四足机器人 | |
CN211050895U (zh) | 一种拼装式玩具娃娃 | |
CN205343137U (zh) | 一种新型的吊环竞技仿生智能机器人 | |
CN218076350U (zh) | 一种拼装玩具机甲的通用骨架结构 | |
CN206663239U (zh) | 一种双三棱柱移动机器人 | |
CN203724735U (zh) | 一种骑乘运动装置 | |
KR102604752B1 (ko) | 공연 로봇 및 공연 로봇을 포함하는 로봇 공연 시스템 | |
CN205586559U (zh) | 互动智能玩具动物 | |
CN211561827U (zh) | 一种骨架式布绒玩偶 | |
CN110076795A (zh) | 一种新型科教智能机器人 | |
CN204236617U (zh) | 新型双足机器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7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