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61996U - 光学成像系统及移动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成像系统及移动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61996U
CN209961996U CN201921097720.9U CN201921097720U CN209961996U CN 209961996 U CN209961996 U CN 209961996U CN 201921097720 U CN201921097720 U CN 201921097720U CN 209961996 U CN209961996 U CN 2099619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ing system
optical imaging
abbe number
paraxial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977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弼镐
赵镛主
白在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801217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00009980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619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619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six component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more than six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45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two or more image sensors being of different type or operating in different modes, e.g. with a CMOS sensor for moving im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for still im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0Arrangement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e.g. multiple cameras in TV studios or sports stadi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5Mix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光学成像系统及移动电子装置,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从物侧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凹入,以及包括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的光学成像系统的视场角是100°或更大。在第一透镜的焦距是f1_1,以及包括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是F1时,满足1.0<|f1_1/F1|<2.0。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具有宽视场角且明亮并能在各种距离处拍摄对象。

Description

光学成像系统及移动电子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0月12日提交至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8-0121780号韩国专利申请和于2018年7月20日提交至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8-0084858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上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成像系统和移动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移动通信终端已经提供有相机模块,能够进行视频通话和图像拍摄。另外,随着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中的相机模块的使用增加,已经逐渐要求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相机模块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高的性能。
然而,由于存在移动通信终端逐渐小型化和轻量化的趋势,因此在实现具有高分辨率和高性能的相机模块方面存在限制。
具体地,由于尺寸限制,难以在用于移动通信终端中的相机中获得光学变焦效果,并且难以在各种距离处拍摄对象。
以上信息仅作为背景信息呈现,以帮助理解本公开。关于上述任何内容是否可用作相对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没有做出任何确定,也没有断言。
实用新型内容
提供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旨在以简要的形式介绍对实用新型构思的选择,而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将进一步描述这些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目的不在于确认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在一个总的方面,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从物侧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凹入,以及包括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的光学成像系统的视场角是100°或更大。在第一透镜的焦距是f1_1,并且包括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是F1时,满足1.0<|f1_1/F1|<2.0。
在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图像传感器的成像面的距离是TTL1时,可以满足TTL1/F1>2.0。
在第三透镜的焦距是f3_1时,可以满足-1.0<f3_1/f1_1<0。
在第一透镜的阿贝数是v1_1并且第二透镜的阿贝数是v2_1时,可以满足v1_1-v2_1>30。
可以满足v2_1<26。
在第三透镜的阿贝数和第四透镜的阿贝数的平均值是AVR(v3_1,v4_1),第五透镜的阿贝数和第六透镜的阿贝数的平均值是AVR(v5_1,v6_1),第三透镜的阿贝数是v3_1,第四透镜的阿贝数是v4_1,第五透镜的阿贝数是v5_1并且第六透镜的阿贝数是v6_1时,可以满足AVR(v3_1,v4_1)>55和AVR(v5_1,v6_1)<21。
在第三透镜的阿贝数和第五透镜的阿贝数的平均值是AVR(v3_1,v5_1),第四透镜的阿贝数和第六透镜的阿贝数的平均值是AVR(v4_1,v6_1)时,可以满足AVR(v3_1,v5_1)>55和AVR(v4_1,v6_1)<24。
在第三透镜的阿贝数是v3_1并且第六透镜的阿贝数是v6_1时,可以满足v2_1+v6_1<v3_1。
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各自可具有正屈光力。
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可以由塑料材料制成,以及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制成。
第五透镜至第六透镜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制成。
移动电子装置可包括光学成像系统,光学成像系统还可包括图像传感器和显示单元,其中,图像传感器用于将通过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入射的光转换成电信号,显示单元设置在移动电子装置的表面上,以基于电信号显示图像。
移动电子装置还可包括具有第二图像传感器的第二光学成像系统和具有第三图像传感器的第三光学成像系统,光学成像系统、第二光学成像系统和第三光学成像系统可具有彼此不同的视场角,并且显示单元可显示从图像传感器、第二图像传感器和第三图像传感器合成的图像。
在另一总的方面中,光学成像系统包括第一光学成像系统、第二光学成像系统和第三光学成像系统,第一光学成像系统、第二光学成像系统和第三光学成像系统具有彼此不同的视场角。在第一光学成像系统至第三光学成像系统之中,在具有最宽视场角的光学成像系统的视场角是FOV1,并且具有最窄视场角的光学成像系统的视场角是FOV3时,满足1.5<FOV1/FOV3<4.0,在第一光学成像系统至第三光学成像系统之中具有最宽视场角的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从物侧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凹入,以及包括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的光学成像系统的视场角是100°或更大。在第一透镜的焦距是f1_1,并且包括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是F1时,满足1.0<|f1_1/F1|<2.0。
在通过将第一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转换成35mm格式而获得的焦距是F1',并且将第三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转换成35mm格式而获得的焦距是F3'时,可以满足2.5≤F3'/F1'。
在通过将第二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转换成35mm格式而获得的焦距是F2'时,可以满足1.5≤F2'/F1'≤2.5。
光学成像系统可以包括在移动电子装置中,并且移动电子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图像传感器和显示单元,其中,第一图像传感器用于将通过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入射的光转换成电信号,显示单元设置在移动电子装置的表面上,以基于电信号显示图像。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具有宽视场角且明亮并能在各种距离处拍摄对象。
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附图和权利要求,其它特征和方面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移动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光学成像系统的配置图。
图3是表示图2中所示的第一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曲线。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光学成像系统的配置图。
图5是表示图4中所示的第一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曲线。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光学成像系统的配置图。
图7是表示图6中所示的第一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曲线。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光学成像系统的配置图。
图9是表示图8中所示的第一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曲线。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一光学成像系统的配置图。
图11是表示图10中所示的第一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曲线。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第一光学成像系统的配置图。
图13是表示图12中所示的第一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曲线。
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光学成像系统的配置图。
图15是表示图14中所示的第二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曲线。
图16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光学成像系统的配置图。
图17是表示图16中所示的第二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曲线。
图18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光学成像系统的配置图。
图19是表示图18中所示的第二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曲线。
图20是图14中所示的第二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一透镜的局部放大图。
图21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光学成像系统的配置图。
图22是表示图21中所示的第三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曲线。
图23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光学成像系统的配置图。
图24是表示图23中所示的第三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曲线。
图25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三光学成像系统的配置图。
图26是表示图25中所示的第三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曲线。
在所有附图和详细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出于清楚、说明和方便的目的,附图可能未按照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元件的相对尺寸、比例和描绘可能被夸大。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详细描述以帮助读者获得对本申请中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本申请中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和等同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本申请中描述的操作顺序仅仅是示例,并且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不限于在本申请中所阐述的顺序,而是可以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做出显而易见的改变。另外,为了更加清楚和简洁,可省略对本领域公知的特征的描述。
本申请中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被理解为限于本申请中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提供本申请所描述的示例仅仅是为了说明实施本申请中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方式,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这些方式将是显而易见的。在下文中,尽管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但是应注意,示例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诸如层、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描述为位于另一元件“上”、“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该元件与该另一元件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相反地,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可不存在介于该元件与该另一元件之间的其它元件。
如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任何一项以及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相似地,“……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任何一项以及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尽管在本申请中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措辞来描述各种构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受这些措辞的限制。更确切地,这些措辞仅用于将一个构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构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中所描述的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这些示例中提及的第一构件、第一部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部分也可以被称作第二构件、第二部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部分,并且类似地,第二构件、第二部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部分也可以被称作第一构件、第一部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部分。
诸如“在……之上”、“较上”、“在……之下”和“较下”的空间相对措辞可以在本申请中为了描述便利而使用,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相对于另一个元件的关系。除了涵盖附图中所描绘的定向之外,这些空间相对措辞旨在还涵盖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的定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翻转,则描述为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相对于另一元件“较上”的元件将位于该另一元件“之下”或相对于该另一元件“较下”。因此,根据装置的空间定向,措辞“在……之上”涵盖“在......之上”和“在......之下”两种定向。该装置还可以以其它方式定向(例如,旋转90度或在其它定向上),并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措辞应被相应地解释。
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而不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冠词“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措辞“包括”、“包含”和“具有”说明所陈述的特征、数字、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能发生附图中所示形状的变化。因此,本申请中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发生的形状变化。
可以以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组合本申请中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另外,尽管本申请中描述的示例具有多种配置,但是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配置也是可行的。
在本申请中,应注意,关于示例(例如关于示例可包括或实施的内容)使用措辞“可以”意味着存在其中包括或实施这样的特征的至少一个示例,然而所有的示例不限于此。
在下面的透镜配置图中,为了便于说明,略微夸大了镜头的厚度、尺寸和大小。特别地,在透镜配置图中建议的球面表面或非球面表面的形状是通过示例的方式建议的。球面表面或非球面表面的形状不限于透镜配置图中所示的那些形状。
另外,在每个透镜中,第一面可以指的是靠近物侧的表面(物侧面),而第二面可以指的是靠近像侧的表面(像侧面)。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透镜的曲率半径、厚度、距离、焦距等的数值全部可以以mm表示,以及角度的单位以度表示。
在对每个透镜的形状的说明中,一个表面的凸出形状可以表示该表面的近轴区域可以凸出,而一个表面的凹入形状可以表示该表面的近轴区域可以凹入。因此,即使在将透镜的一个表面描述为凸出形状时,该透镜的边缘部分也可以凹入。类似地,即使在将透镜的一个表面描述为凹入形状时,该透镜的边缘部分也可以凸出。
近轴区域可以表示靠近并包括光轴的窄区域。
同时,透镜的非球面表面可以由下面的等式1表示。
[等式1]
其中,c是透镜的曲率(曲率半径的倒数),K是圆锥常数,以及Y是从透镜的非球面表面上的任意点至光轴的距离。另外,常数A至H可表示非球面常数。Z(或SAG)可表示在光轴方向上的、从透镜的非球面表面上的任意点至非球面表面的顶点的距离。
本公开的一方面是提供具有宽视场角且明亮的光学成像系统。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能够在各种距离处拍摄对象的光学成像系统。
参考图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移动电子装置4可提供有显示器5和光学成像系统,并且光学成像系统可包括多个光学成像系统。另外,各个光学成像系统可包括多个透镜。
例如,移动电子装置4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提供有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和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
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和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可配置成具有彼此不同的视场角。
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可配置成具有最宽的视场角(例如,广角镜头),而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可配置成具有最窄的视场角(例如,长焦镜头)。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可具有比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窄的视场角并且可具有比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宽的视场角。
作为示例,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的视场角(FOV1)可以是FOV1≥100°,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视场角(FOV2)可以是70°≤FOV2<100°,以及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视场角(FOV3)可以是FOV3<54°。同时,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视场角(FOV2)可以是60°≤FOV2<100°。
另外,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和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TTL/F分别可以为1.0或更大,而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TTL/F可以小于1.0。这里,TTL可以是从每个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图像传感器的成像面的距离,并且F可以是每个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
通过将三个光学成像系统的视场角实施为彼此不同,可以以各种距离拍摄对象的图像,并且可以实现变焦功能。
例如,通过在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与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之间进行转换,可以获得针对相同对象的光学变焦效果。
另外,由于可以使用(例如,合成)针对一个对象的三个图像来生成高分辨率图像或明亮图像,因此即使在低光环境中也可以清晰地拍摄对象的图像。
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至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1]1.5<FOV1/FOV3<4.0
[条件表达式2]2.5≤F3'/F1'
[条件表达式3]1.5≤F2'/F1'≤2.5
在条件表达式中,FOV1可表示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的视场角,FOV3可表示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视场角,F1'可表示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的总焦距被转换为35mm格式(基于35mm胶片相机的图像传感器尺寸)的情况下的焦距,F2'可表示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总焦距被转换成35mm格式的情况下的焦距,以及F3'可表示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总焦距被转换成35mm格式的情况下的焦距。
表1示出了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和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每个实施方式的总焦距和转换焦距的示例。在表1中,F表示每个实施方式的总焦距,而F'表示基于35mm胶片相机的图像传感器尺寸转换的焦距。单位可以是mm。
[表1]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091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101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2至图13描述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
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中的至少一个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4]FOV1≥100°
[条件表达式5]Fno1≤2.4
[条件表达式6]TTL1/F1>2.0
[条件表达式7]1.0<|f1_1/F1|<2.0
[条件表达式8]-1.0<f3_1/f1_1<0
[条件表达式9]0.5<R2_1/F1<2.0
[条件表达式10]v2_1<26
[条件表达式11]v1_1-v2_1>30
[条件表达式12]AVR(v3_1,v4_1)>55
[条件表达式13]AVR(v5_1,v6_1)<21
[条件表达式14]AVR(v3_1,v5_1)>55
[条件表达式15]AVR(v4_1,v6_1)<24
[条件表达式16]v2_1+v6_1<v3_1
TTL1可以是从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的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图像传感器的成像面的距离,F1可以是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的总焦距,f1_1可以是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的第一透镜的焦距,f3_1可以是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的第三透镜的焦距,R2_1可以是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的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v1_1可以是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的第一透镜的阿贝数,v2_1可以是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的第二透镜的阿贝数,v3_1可以是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的第三透镜的阿贝数,v4_1可以是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的第四透镜的阿贝数,v5_1可以是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的第五透镜的阿贝数,v6_1可以是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的第六透镜的阿贝数,以及Fno1可以是表示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的亮度的数(f数)。
另外,AVR(v3_1,v4_1)可以是第三透镜的阿贝数和第四透镜的阿贝数的平均值,AVR(v5_1,v6_1)可以是第五透镜的阿贝数和第六透镜的阿贝数的平均值,AVR(v3_1,v5_1)可以是第三透镜的阿贝数和第五透镜的阿贝数的平均值,以及AVR(v4_1,v6_1)可以是第四透镜的阿贝数和第六透镜的阿贝数的平均值。
参考图2和图3,本公开的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的第一实施方式可具有包括第一透镜11、第二透镜12、第三透镜13、第四透镜14、第五透镜15和第六透镜16的光学系统,并且还可包括红外阻挡滤光片17(在下文中,被称为“滤光片”)和图像传感器18。
第一透镜11至第六透镜16可以设置成沿着光轴分别以预定距离彼此间隔开。第一透镜11至第六透镜16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
表2示出了各个透镜的透镜特性(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或透镜之间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以及焦距)。
[表2]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111
同时,在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中,总焦距F1可以是2.21mm,视场角FOV1可以是117.4°,Fno1可以是2.2,TTL1可以是5.12mm,以及BFL1可以是1.101mm。
这里,Fno1可以是表示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的亮度的数(f数),TTL1可以是从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的第一透镜11的物侧面至图像传感器18的成像面的距离,以及BFL1可以是从第六透镜16的像侧面至图像传感器18的成像面的距离。
在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11可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1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另外,在第一透镜11的第一面上可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第一透镜11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凸出。
第二透镜12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二透镜12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二透镜12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一透镜11和第二透镜12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一透镜11和第二透镜12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
光阑ST可设置在第一透镜11与第二透镜12之间。
第三透镜13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三透镜13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第三透镜13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第二透镜12和第三透镜13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二透镜12和第三透镜13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
第四透镜14可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14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第五透镜15可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15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六透镜16可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16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六透镜16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另外,在第六透镜16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可以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第六透镜16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凹入。第六透镜16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凸出。
同时,第五透镜15和第六透镜16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五透镜15和第六透镜16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另外,第五透镜15和第六透镜16的阿贝数可以是22或更小。
同时,第一透镜11至第六透镜16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可以全部是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一透镜11至第六透镜16的每个表面可具有如表3中所示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3]
K A B C D E F G H
S1 0.383517 0.509874 -0.76166 1.228256 -1.53364 1.315349 -0.70922 0.214811 -0.02765
S2 15.75935 0.391738 3.988743 -32.3712 136.6511 -324.331 424.4204 -263.113 45.62338
S3 -12.8954 -0.05628 -0.36079 -0.79442 3.085484 -22.6953 54.94171 -47.9911 0
S4 99 0.17198 -1.2445 11.07723 -49.7164 115.2839 -143.356 75.35661 0
S5 -35.1844 0.067687 0.421988 1.563292 -4.95337 1.194026 6.22432 -4.54715 0
S6 0.354807 0.209891 -1.03819 3.221125 -0.79106 -18.3475 48.3397 -50.0839 19.27644
S7 -38.4699 0.126642 -0.93239 2.884888 -5.0212 5.27206 -3.01827 0.684177 0
S8 2.708338 0.584433 -2.97325 7.83848 -11.4932 8.588369 -1.18423 -2.30266 1.027511
S9 0.149678 0.615758 -1.95322 3.856699 -4.28251 1.105887 2.554504 -2.62588 0.763076
S10 1.112265 0.187466 0.008211 -0.45112 0.582211 -0.36362 0.117567 -0.0157 0
S11 -6.56077 -0.12142 -0.00555 0.03359 -0.02194 0.007567 -0.0013 8.8E-05 0
S12 -0.74052 -0.24748 0.103115 -0.03794 0.00942 -0.00144 0.000105 -1.6E-06 0
另外,如此配置的光学成像系统可具有如图3中所示的像差特性。
参考图4和图5,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可具有包括从物侧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21、第二透镜22、第三透镜23、第四透镜24、第五透镜25和第六透镜26的光学系统,并且还可包括滤光片27和图像传感器28。
第一透镜21至第六透镜26可以设置成沿着光轴分别以预定距离彼此间隔开。第一透镜21至第六透镜26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
表4示出了每个透镜的透镜特性(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或透镜之间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以及焦距)。
[表4]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131
同时,在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中,总焦距F1可以是2.14mm,视场角FOV1可以是117°,Fno1可以是2.26,TTL1可以是5.121mm,以及BFL1可以是1.109mm。
在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21可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21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另外,在第一透镜21的第一面上可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第一透镜21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凸出。
第二透镜22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二透镜22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二透镜22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一透镜21和第二透镜22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一透镜21和第二透镜22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
第三透镜23可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23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第三透镜23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第二透镜22和第三透镜23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二透镜22和第三透镜23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
光阑ST可设置在第二透镜22与第三透镜23之间。
第四透镜24可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24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第五透镜25可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25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六透镜26可具有正屈光力,第六透镜26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六透镜26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另外,在第六透镜26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可以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第六透镜26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凹入。第六透镜26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凸出。
同时,第五透镜25和第六透镜26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五透镜25和第六透镜26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另外,第五透镜25和第六透镜26的阿贝数可以是22或更小。
同时,第一透镜21至第六透镜26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可以全部是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一透镜21至第六透镜26的各个表面可具有如表5中所示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5]
K A B C D E F G
S1 0 0.417375 -0.50416 0.630108 -0.56681 0.333316 -0.11294 0.017182
S2 3.437091 0.681586 0.169306 -6.39824 40.46252 -120.254 185.2559 -118.319
S3 0 -0.06345 -0.56035 5.073793 -57.4869 277.9519 -688 674.4575
S4 0 0.120851 0.218756 -3.10847 20.29634 -71.2031 111.7326 -65.5863
S5 -33.5067 0.101666 0.42272 -1.89908 17.66911 -59.5811 83.57319 -42.803
S6 0.419298 -0.10736 0.81216 -3.00489 9.711379 -18.9891 21.22636 -9.00593
S7 -252.971 -0.05899 0.070133 -0.73876 2.83771 -4.78613 3.897587 -1.24087
S8 1.156652 0.642046 -2.23005 4.0212 -4.57893 3.572002 -1.87938 0.539453
S9 1 0.82133 -1.75515 2.578652 -2.8132 2.044485 -0.97817 0.244166
S10 0 0.144303 0.22809 -0.63909 0.550139 -0.2241 0.040006 -0.00164
S11 -8.7844 -0.05242 -0.09475 0.068483 -0.02537 0.007137 -0.00129 9.92E-05
S12 -0.81081 -0.20422 0.059903 -0.01304 0.000771 0.000437 -0.00013 1.08E-05
另外,如此配置的光学成像系统可具有如图5中所示的像差特性。
参考图6和图7,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可具有包括从物侧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31、第二透镜32、第三透镜33、第四透镜34、第五透镜35和第六透镜36的光学系统,并且还可包括滤光片37和图像传感器38。
第一透镜31至第六透镜36可以设置成沿着光轴分别以预定距离彼此间隔开。第一透镜31至第六透镜36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
表6示出了每个透镜的透镜特性(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或透镜之间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以及焦距)。
[表6]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151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161
同时,在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中,总焦距F1可以是1.837mm,视场角FOV1可以是117.8°,Fno1可以是2.25,TTL1可以是5.18mm,以及BFL1可以是1.107mm。
在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31可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31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在第一透镜31的第一面上可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第一透镜31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凸出。
第二透镜32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二透镜32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二透镜32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一透镜31和第二透镜32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一透镜31和第二透镜32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
第三透镜33可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3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第二透镜32和第三透镜33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二透镜32和第三透镜33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
光阑ST可设置在第二透镜32与第三透镜33之间。
第四透镜34可具有负屈光力,第四透镜34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五透镜35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五透镜35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第六透镜36可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36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六透镜36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另外,在第六透镜36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可以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第六透镜36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凹入。第六透镜36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凸出。
同时,第五透镜35和第六透镜36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五透镜35和第六透镜36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另外,第六透镜36的阿贝数可以是26或更小。
同时,第一透镜31至第六透镜36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可以全部是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一透镜31至第六透镜36的每个表面可具有如表7中所示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7]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171
如此配置的光学成像系统可具有如图7中所示的像差特性。
参考图8和图9,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可具有包括第一透镜41、第二透镜42、第三透镜43、第四透镜44、第五透镜45和第六透镜46的光学系统,并且还可包括滤光片47和图像传感器48。
第一透镜41至第六透镜46可以设置成沿着光轴分别以预定距离彼此间隔开。第一透镜41至第六透镜46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
表8示出了每个透镜的透镜特性(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或透镜之间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以及焦距)。
[表8]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172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181
同时,在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中,总焦距F1可以是1.804mm,FOV1可以是121.4°,Fno1可以是1.97,TTL1可以是5.85mm,以及BFL1可以是1.072mm。
在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41可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41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另外,在第一透镜41的第一面上可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第一透镜41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凸出。
第二透镜42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二透镜42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二透镜42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一透镜41和第二透镜42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一透镜41和第二透镜42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
第三透镜43可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43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第二透镜42和第三透镜43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二透镜42和第三透镜43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
光阑ST可设置在第二透镜42与第三透镜43之间。
第四透镜44可具有负屈光力,第四透镜44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第四透镜44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第五透镜45可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45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第六透镜46可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46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六透镜46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另外,在第六透镜46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可以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第六透镜46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凹入。第六透镜46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凸出。
同时,第五透镜45和第六透镜46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五透镜45和第六透镜46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另外,第六透镜46的阿贝数可以是26或更小。
同时,第一透镜41至第六透镜46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可以全部是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一透镜41至第六透镜46的每个表面可具有如表9中所示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9]
K A B C D E F G H
S1 0 0.13461 -0.11275 0.07155 -0.03302 0.01064 -0.00225 0.00028 -0.00002
S2 -0.12380 0.15303 -0.12086 0.04324 -0.00701 -0.00075 0 0 0
S3 0.36526 -0.00989 0.04598 -0.16314 0.30176 -0.13581 0 0 0
S4 9.74753 0.04119 0.04536 -0.18594 0.70953 -0.32574 0 0 0
S6 16.55517 -0.02366 0.07207 -0.22846 0.19689 0 0 0 0
S7 2.41508 -0.08211 -0.56627 3.77134 -13.65308 28.03459 -33.64668 22.16565 -6.01660
S8 4.88732 -0.27254 -0.36865 2.15281 -2.91809 -3.85609 13.73763 -12.04532 3.44030
S9 0 -0.17059 -0.51107 2.45925 -4.80991 5.08864 -3.01988 0.99032 -0.14835
S10 -15.57278 0.01072 -0.39935 1.00426 -1.27255 0.92269 -0.39324 0.09455 -0.01042
S11 0.31182 -0.38854 0.98521 -1.60100 1.72351 -1.14397 0.45209 -0.09779 0.00890
S12 -5.15036 -0.19741 0.03887 0.01071 -0.00269 -0.00402 0.00219 -0.00041 0.00003
S13 -3.18332 -0.16964 0.09686 -0.04171 0.01326 -0.00306 0.00047 -0.00004 0.00000
另外,如此配置的光学成像系统可具有如图9中所示的像差特性。
参考图10和图11,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方式,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可具有包括从物侧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51、第二透镜52、第三透镜53、第四透镜54、第五透镜55和第六透镜56的光学系统,并且还可包括滤光片57和图像传感器58。
第一透镜51至第六透镜56可以设置成沿着光轴分别以预定距离彼此间隔开。第一透镜51至第六透镜56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
表10示出了每个透镜的透镜特性(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或透镜之间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以及焦距)。
[表10]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191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201
同时,在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中,总焦距F1可以是1.804mm,视场角FOV1可以是126.9°,Fno1可以是1.97,TTL1可以是5.875mm,以及BFL1可以是1.348mm。
在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的第五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51可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51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另外,在第一透镜51的第一面上可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第一透镜51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凸出。
第二透镜52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二透镜52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二透镜52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一透镜51和第二透镜52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一透镜51和第二透镜52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
第三透镜53可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53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第二透镜52和第三透镜53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二透镜52和第三透镜53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
光阑ST可设置在第二透镜52与第三透镜53之间。
第四透镜54可具有负屈光力,第四透镜54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第四透镜54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第五透镜55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五透镜55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第五透镜55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第六透镜56可具有负屈光力,第六透镜56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六透镜56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另外,在第六透镜56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可以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第六透镜56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凹入。第六透镜56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凸出。
同时,第五透镜55和第六透镜56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五透镜55和第六透镜56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另外,第六透镜56的阿贝数可以是26或更小。
同时,第一透镜51至第六透镜56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一透镜51至第六透镜56的每个表面可具有如表11中所示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11]
K A B C D E F G
S1 0 0.065483 -0.03968 0.021116 -0.00729 0.001519 -0.00017 8.24E-06
S2 0 -0.09097 0.395797 -1.45063 2.964288 -3.52209 2.314678 -0.64529
S3 0 -0.04163 0.200214 -0.63045 1.68779 -2.44313 2.013245 -0.71923
S4 0 0.221164 -0.44254 5.02223 -23.3665 66.00539 -96.5244 57.78121
S5 50.82239 -0.02851 1.221194 -12.1101 64.87433 -197.804 313.9412 -205.553
S6 0 0 0 0 0 0 0 0
S7 0 -0.14895 -0.64199 3.174452 -4.72626 -0.08198 5.943744 -3.70163
S8 0 0.057288 -0.43514 1.089528 -0.98837 0.10879 0.448187 -0.21469
S9 -13.8144 0.197387 -0.36466 0.38509 -0.23848 0.090741 -0.01938 0.001674
S10 -0.74756 0.329506 -0.48181 0.538028 -0.39467 0.181283 -0.04473 0.004471
S11 0 -0.1697 -0.10039 0.104605 -0.05156 0.011925 -0.00046 -0.00014
S12 -4.28179 -0.07105 -0.00668 0.016414 -0.0079 0.001912 -0.00024 1.2E-05
另外,如此配置的光学成像系统可具有如图11中所示的像差特性。
参考图12和图13,根据本公开的第六实施方式,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可具有包括从物侧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61、第二透镜62、第三透镜63、第四透镜64、第五透镜65和第六透镜66的光学系统,并且还可包括滤光片67和图像传感器68。
第一透镜61至第六透镜66可以设置成沿着光轴分别以预定距离彼此间隔开。第一透镜61至第六透镜66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
表12示出了每个透镜的透镜特性(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或透镜之间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以及焦距)。
[表12]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211
同时,在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中,总焦距F1可以是1.8mm,视场角(FOV1)可以是127.1°,Fno1可以是2.17,TTL1可以是6.018mm,以及BFL1可以是1.259mm。
在第一光学成像系统1的第六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61可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61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另外,在第一透镜61的第一面上可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第一透镜61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凸出。
第二透镜62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二透镜62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二透镜62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一透镜61和第二透镜62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一透镜61和第二透镜62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
第三透镜63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三透镜63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第二透镜62和第三透镜63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二透镜62和第三透镜63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
光阑ST可设置在第二透镜62与第三透镜63之间。
第四透镜64可具有负屈光力,第四透镜64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四透镜64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五透镜65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五透镜65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第五透镜65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第六透镜66可具有负屈光力,第六透镜66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六透镜66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另外,在第六透镜66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可以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第六透镜66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凹入。第六透镜66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凸出。
同时,第五透镜65和第六透镜66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五透镜65和第六透镜66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另外,第六透镜66的阿贝数可以是26或更小。
同时,第一透镜61至第六透镜66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可以全部是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一透镜61至第六透镜66的每个表面可具有如表13中所示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13]
K A B C D E F G
S1 0 0.068509 -0.03163 0.013978 -0.00417 0.000691 -4.7E-05 0
S2 0 -0.03209 -0.01392 0.174166 -0.3508 0.365799 -0.13659 0
S3 0 -0.06331 0.139087 -0.03644 0.104628 -0.07923 0 0
S4 0 0.112458 0.02736 0.780831 -1.34047 0.936652 0 0
S5 5.827832 -0.04723 0.411412 -2.81044 6.648248 -5.55443 -3.43272 0
S6 1.481986 -0.38011 1.542717 -3.5706 5.197627 -4.52795 1.785504 0
S7 0 -0.7141 1.581408 -2.88402 3.42128 -2.62129 0.84099 0
S8 -11.3523 -0.26206 0.299755 -0.18079 0.046521 0.001724 -0.0024 0
S9 -89.0846 0.129618 -0.28423 0.296445 -0.16288 0.049159 -0.00664 0
S10 -0.71623 0.241603 -0.26091 0.23643 -0.13975 0.049332 -0.00707 0
S11 0 -0.257 0.031918 -0.02082 0.02795 -0.01658 0.004655 -0.0005
S12 -4.07704 -0.11987 0.034196 -0.00521 -0.00045 0.000345 -5.6E-05 3.28E-06
另外,如此配置的光学成像系统可具有如图13中所示的像差特性。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4至图20描述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
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中的至少一个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17]Fno2<1.7
[条件表达式18]TTL2/ImgH2<2.0
[条件表达式19]70°≤FOV2
[条件表达式20]-1.0<(R11_2+R12_2)/(R11_2-R12_2)<1.0
[条件表达式21]-1.0<(R9_2-R10_2)/(R9_2+R10_2)<1.0
[条件表达式22]35<v1_2-v2_2
[条件表达式23]-31<v3_2-v4_2
[条件表达式24]1.5<Th1_2/Sag1_2
[条件表达式25]55<v7_2
[条件表达式26]1.66≤Nd2_2
[条件表达式27]1.65≤Nd5_2
[条件表达式28]1.61≤Nd6_2
[条件表达式29]1.60<(Nd2_2+Nd5_2+Nd6_2)/3<1.66
[条件表达式30]1.59<(Nd2_2+Nd3_2+Nd4_2+Nd5_2+Nd6_2)/5<1.61
[条件表达式31]50<|f5_2/F2|
[条件表达式32]50<|f6_2/F2|
Fno2可以是表示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亮度的数(f数),TTL2可以是从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图像传感器的成像面的距离,F2可以是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总焦距,ImgH2可以是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图像传感器的成像面的对角线长度的1/2,FOV2可以是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视场角,R9_2可以是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0_2可以是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1_2可以是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_2可以是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v1_2可以是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第一透镜的阿贝数,v2_2可以是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第二透镜的阿贝数,v3_2可以是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第三透镜的阿贝数,v4_2可以是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第四透镜的阿贝数,v7_2可以是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第七透镜的阿贝数,Th1_2可以是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Sag1_2可以是在光轴方向上的、从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表面的端部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表面的顶点的距离,Nd2_2可以是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第二透镜的折射率,Nd3_2可以是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第三透镜的折射率,Nd4_2可以是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第四透镜的折射率,Nd5_2可以是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第五透镜的折射率,Nd6_2可以是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第六透镜的折射率,f5_2可以是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第五透镜的焦距,以及f6_2可以是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第六透镜的焦距。
同时,有效表面可以表示在透镜的每个表面上光实际上照射的部分。
参考图14和图15,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可具有包括从物侧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第六透镜160和第七透镜170的光学系统,并且还可包括红外阻挡滤光片180(在下文中,被称为“滤光片”)和图像传感器190。
第一透镜110至第七透镜170可以设置成沿着光轴分别以预定距离彼此间隔开。第一透镜110至第七透镜170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
表14示出了每个透镜的透镜特性(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或透镜之间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以及焦距)。
[表14]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251
同时,在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中,总焦距F2可以是4.3mm,视场角FOV2可以是76.72°,Fno2可以是1.57,TTL2可以是5.185mm,以及BFL2可以是1.067mm。
这里,BFL2可以是从第七透镜170的像侧面至图像传感器190的成像面的距离。
在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11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11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一透镜11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二透镜12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12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二透镜12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一透镜110和第二透镜120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一透镜110和第二透镜120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
第三透镜13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三透镜13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三透镜13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二透镜120和第三透镜130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二透镜120和第三透镜130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
光阑ST可设置在第二透镜120与第三透镜130之间。
第四透镜14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四透镜14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四透镜14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五透镜15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五透镜15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第五透镜15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第六透镜16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六透镜16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另外,在第六透镜16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可以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第六透镜16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凹入。第六透镜16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凹入。
第七透镜17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七透镜17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七透镜17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另外,在第七透镜17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可以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第七透镜17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凹入。第七透镜17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凸出。
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可包括多个具有高折射率的透镜。例如,第二透镜120、第五透镜150和第六透镜160可具有1.6或更大的折射率。例如,第二透镜120和第五透镜150的折射率可以等于或大于1.65且小于1.75,而第六透镜160的折射率可以大于1.61。
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第五透镜150和第六透镜160可具有相当长的焦距。例如,第五透镜150的焦距f5_2的绝对值和第六透镜160的焦距f6_2的绝对值可以是200或更大。
同时,第一透镜110至第七透镜17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可以全部是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一透镜110至第七透镜170的每个表面可具有如表15中所示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15]
K A B C D E F G H J
S1 -1.655 0.012 0.097 -0.316 0.610 -0.741 0.564 -0.262 0.068 -0.007
S2 -24.000 -0.013 -0.036 0.041 -0.043 0.043 -0.036 0.021 -0.007 0.001
S3 -50.687 -0.039 -0.031 0.000 0.220 -0.442 0.448 -0.255 0.079 -0.010
S4 4.824 -0.043 -0.063 0.151 -0.383 0.818 -1.051 0.767 -0.288 0.042
S5 -12.799 -0.008 0.162 -0.939 2.417 -3.962 4.125 -2.590 0.900 -0.134
S6 -42.892 -0.108 0.317 -0.851 1.291 -1.549 1.597 -1.138 0.454 -0.075
S7 -0.353 -0.237 0.581 -1.663 3.444 -5.297 5.688 -3.834 1.427 -0.223
S8 -4.250 -0.025 -0.042 0.311 -1.013 1.759 -1.809 1.126 -0.397 0.061
S9 0.000 0.083 -0.811 2.302 -4.184 5.047 -4.049 2.072 -0.610 0.078
S10 0.000 0.263 -1.139 2.072 -2.444 1.918 -0.991 0.323 -0.060 0.005
S11 0.000 0.463 -1.112 1.591 -1.606 1.086 -0.477 0.130 -0.020 0.001
S12 0.000 0.146 -0.170 0.112 -0.063 0.029 -0.009 0.002 0.000 0.000
S13 -10.824 -0.201 0.053 0.010 -0.009 0.002 0.000 0.000 0.000 0.000
S14 -5.597 -0.136 0.063 -0.025 0.008 -0.001 0.000 0.000 0.000 0.000
另外,如此配置的光学成像系统可具有如图15中所示的像差特性。
参考图16和图17,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可具有包括第一透镜210、第二透镜220、第三透镜230、第四透镜240、第五透镜250、第六透镜260和第七透镜270的光学系统,并且还可包括红外阻挡滤光片280(在下文中,被称为“滤光片”)和图像传感器290。
第一透镜210至第七透镜270可以设置成沿着光轴分别以预定距离彼此间隔开。第一透镜210至第七透镜270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
表16示出了每个透镜的透镜特性(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或透镜之间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以及焦距)。
[表16]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281
同时,在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中,总焦距F2可以是4.31mm,视场角FOV2可以是76.5°,Fno2可以是1.57,TTL2可以是5.166mm,以及BFL2可以是1.021mm。
在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21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一透镜21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二透镜22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22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二透镜22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一透镜210和第二透镜220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一透镜210和第二透镜220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
第三透镜23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三透镜23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三透镜23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二透镜220和第三透镜230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二透镜220和第三透镜230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
光阑ST可设置在第二透镜220与第三透镜230之间。
第四透镜24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四透镜24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四透镜24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五透镜25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五透镜25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第五透镜25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第六透镜260可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26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另外,在第六透镜26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可以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第六透镜26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凹入。第六透镜26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凹入。
第七透镜27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七透镜27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七透镜27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另外,在第七透镜27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可以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第七透镜27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凹入。第七透镜27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凸出。
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可具有多个具有高折射率的透镜。例如,第二透镜220、第五透镜250和第六透镜260可具有1.6或更大的折射率。例如,第二透镜220和第五透镜250的折射率可以等于或大于1.65且小于1.75,而第六透镜260的折射率可以大于1.61。
在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中,第五透镜250和第六透镜260可具有相当长的焦距。例如,第五透镜250的焦距f5_2的绝对值和第六透镜260的焦距f6_2的绝对值可以是200或更大。
同时,第一透镜210至第七透镜27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可以全部是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一透镜210至第七透镜270的每个表面可具有如表17中所示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17]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291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301
另外,如此配置的光学成像系统可具有如图17中所示的像差特性。
参考图18和图19,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可具有包括从物侧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310、第二透镜320、第三透镜330、第四透镜340、第五透镜350、第六透镜360和第七透镜370的光学系统,并且还可包括红外阻挡滤光片380(在下文中,被称为“滤光片”)和图像传感器390。
第一透镜310至第七透镜370可以设置成沿着光轴分别以预定距离彼此间隔开。第一透镜310至第七透镜370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
表18示出了每个透镜的透镜特性(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或透镜之间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以及焦距)。
[表18]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302
同时,在第一光学成像系统2中,总焦距F2可以是4.29mm,视场角FOV2可以是76.46°,Fno2可以是1.55,TTL2可以是5.166mm,以及BFL2可以是0.997mm。
在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31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31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一透镜31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二透镜32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32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二透镜32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一透镜310和第二透镜320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一透镜310和第二透镜320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光阑ST可设置在第一透镜310与第二透镜320之间。
第三透镜33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三透镜33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三透镜33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二透镜320和第三透镜330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二透镜320和第三透镜330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
第四透镜34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四透镜34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四透镜34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五透镜35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五透镜35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第五透镜35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第六透镜36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六透镜36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另外,在第六透镜36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可以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第六透镜36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凹入。第六透镜36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凹入。
第七透镜37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七透镜37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七透镜37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另外,在第七透镜37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可以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第七透镜37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凹入。第七透镜37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凸出。
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可包括多个具有高折射率的透镜。例如,第二透镜320、第五透镜350和第六透镜360可具有1.6或更大的折射率。例如,第二透镜320和第五透镜350的折射率可以等于或大于1.65且小于1.75,而第六透镜360的折射率可以大于1.61。
在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中,第五透镜350和第六透镜360可具有相当长的焦距。例如,第五透镜350的焦距f5_2的绝对值和第六透镜360的焦距f6_2的绝对值可以是200或更大。
同时,第一透镜310至第七透镜37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可以全部是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一透镜310至第七透镜370的每个表面可具有如表19中所示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19]
K A B C D E F G H J
S1 -1.462 0.013 0.061 -0.172 0.294 -0.317 0.216 -0.090 0.021 -0.002
S2 -17.911 -0.014 -0.068 0.144 -0.186 0.173 -0.121 0.058 -0.016 0.002
S3 -86.751 -0.039 -0.086 0.224 -0.222 0.132 -0.068 0.039 -0.015 0.002
S4 4.714 -0.039 -0.046 -0.031 0.481 -1.188 1.542 -1.167 0.490 -0.088
S5 -12.795 -0.003 0.041 -0.082 -0.210 0.766 -1.086 0.789 -0.273 0.034
S6 -29.088 -0.120 0.394 -1.126 2.317 -3.527 3.656 -2.421 0.933 -0.159
S7 -1.084 -0.220 0.409 -1.013 1.921 -2.623 2.393 -1.384 0.469 -0.072
S8 -31.367 -0.022 -0.035 0.002 0.091 -0.209 0.203 -0.091 0.012 0.002
S9 0.000 0.126 -0.931 2.533 -4.488 5.319 -4.223 2.151 -0.636 0.083
S10 0.000 0.366 -1.533 2.855 -3.430 2.735 -1.430 0.467 -0.086 0.007
S11 0.000 0.527 -1.377 1.940 -1.926 1.304 -0.578 0.159 -0.024 0.002
S12 0.000 0.243 -0.388 0.308 -0.167 0.065 -0.018 0.003 0.000 0.000
S13 -8.977 -0.217 0.056 0.022 -0.019 0.006 -0.001 0.000 0.000 0.000
S14 -6.875 -0.133 0.049 -0.010 0.00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另外,如此配置的光学成像系统可具有如图19中所示的像差特性。
表20示出了根据每个实施方式的第二光学成像系统2的条件表达式的值。
[表20]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331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21至图26描述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
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中的至少一个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33]0.7<TTL3/F3<1.0
[条件表达式34]0.15<R1_3/F3<0.32
[条件表达式35]-3.5<F3/f2_3<-0.5
[条件表达式36]0.1<d45_3/TTL3<0.7
[条件表达式37]1.6<Nd6_3<1.75
[条件表达式38]0.3<tanθ_3<0.5
[条件表达式39]2.0<Fno3<2.7
TTL3可以是从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图像传感器的成像面的距离,F3可以是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总焦距,f2_3可以是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第二透镜的焦距,R1_3可以是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d45_3可以是从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距离,Nd6_3可以是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第六透镜的折射率,θ_3可以是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半视场角,以及Fno3可以是表示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亮度的数(f数)。
条件表达式33可以是用于小型化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条件。例如,当超过条件表达式33的上限值时,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难以小型化,并因此难以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而当超过条件表达式33的下限值时,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难以制造。
条件表达式34可以是用于制造将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视场角构造得相对窄的第一透镜的条件表达式。例如,超过条件表达式34的上限值的第一透镜可增加纵向球面像差并缩短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焦距,而超过条件表达式34的下限值的第一透镜可增加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焦距,但是透镜可能难以制造。另外,超过条件表达式34的下限值的第一透镜可在透镜边缘部分中具有更薄的厚度,使得其难以制造。
条件表达式35可以是用于实现高分辨率的第二透镜的设计条件。例如,超过条件表达式35的数值的第二透镜可增加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像散,从而导致图像劣化。
条件表达式36可以是用于将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视场角构造得相对窄的设计条件。例如,当超过条件表达式36的下限值时,焦距可能较短并且难以用于远摄。当超过条件表达式36的上限值时,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总长度TTL可能变大并且难以小型化。
条件表达式37可以是用于实现高分辨率的第六透镜的设计条件。例如,满足条件表达式37的数值范围的第六透镜可具有26或更小的低阿贝数,使得第六透镜有利于校正像散、纵向色差和放大像差。
条件表达式38可以是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视场角,并且条件表达式39可以是用于实现高分辨率的Fno3的数值范围。
在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中,透镜的屈光力(焦距的绝对值的倒数)可以按预定顺序设置。作为示例,设置在像侧上的奇数透镜的屈光力可以大于偶数透镜的屈光力。例如,第一透镜的屈光力可以大于第二透镜的屈光力,第三透镜的屈光力可以大于第四透镜的屈光力,以及第五透镜的屈光力可以大于第六透镜的屈光力。
在第三光学成像系统中,具有最大屈光力的透镜可以靠近物侧设置,具有最小屈光力的透镜可以靠近像侧设置。例如,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第一透镜可具有最大屈光力,而第四透镜或第六透镜可具有最小屈光力。
在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中,第一透镜可具有最凸出的表面。例如,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可以是每个透镜的表面之中的最凸出的表面。在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中,第二透镜可具有最凹入的表面。例如,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可以是最凹入的表面。在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中,第四透镜可具有大致平坦的表面。例如,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可以是接近平面的形状。
在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中,彼此相邻的三个或更多个透镜可具有基本上相似的折射率。例如,第二透镜至第四透镜可具有基本上相同或相似的折射率。第二透镜至第四透镜的折射率可以在1.63至1.68的范围内选择。
参考图21至图22,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可具有包括从物侧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1100、第二透镜1200、第三透镜1300、第四透镜1400、第五透镜1500和第六透镜1600的光学系统,并且还可包括红外阻挡滤光片1700(在下文中,被称为“滤光片”)和图像传感器1800。
第一透镜1100至第六透镜1600可以沿着光轴以预定距离彼此间隔开。第一透镜1100至第六透镜1600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
表21示出了每个透镜的透镜特性(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或透镜之间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以及焦距)。
[表21]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351
同时,在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中,总焦距F3可以是5.997mm,视场角FOV3可以是47.594°,Fno3可以是2.48,TTL3可以是5.391mm,以及BFL3可以是0.877mm。
BFL3可以是从第六透镜1600的像侧面至图像传感器1800的成像面的距离。
在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110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110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第二透镜120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120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二透镜120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一透镜1100和第二透镜1200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一透镜1100和第二透镜1200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
第三透镜130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三透镜130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二透镜1200和第三透镜1300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二透镜1200和第三透镜1300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
第四透镜140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四透镜140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光阑ST可设置在第三透镜1300与第四透镜1400之间。
第五透镜150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五透镜150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另外,在第五透镜150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可以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第五透镜150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凸出。第五透镜150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凸出。
第六透镜160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六透镜160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另外,在第六透镜160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可以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第六透镜160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凹入。第六透镜160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凹入。
在第一透镜1100至第六透镜1600之中,第一透镜1100的焦距的绝对值可以是最小的,而第六透镜1600的焦距的绝对值可以是最大的。
同时,第一透镜1100至第六透镜160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可以全部是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一透镜1100至第六透镜1600的每个表面可具有如表22中所示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22]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371
另外,如此配置的光学成像系统可具有如图22中所示的像差特性。
参考图23至图24,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可具有包括从物侧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2100、第二透镜2200、第三透镜2300、第四透镜2400、第五透镜2500和第六透镜2600的光学系统,并且还可包括红外阻挡滤光片2700(在下文中,被称为“滤光片”)和图像传感器2800。
第一透镜2100至第六透镜2600可以设置成沿着光轴分别以预定距离彼此间隔开。第一透镜2100至第六透镜2600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
表23示出了每个透镜的透镜特性(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或透镜之间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以及焦距)。
[表23]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381
同时,在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中,总焦距F3可以是6.001mm,视场角(FOV3)可以是47.594°,Fno3可以是2.488,TTL3可以是5.389mm,以及BFL3可以是0.876mm。
在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210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210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第二透镜220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220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二透镜220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一透镜2100和第二透镜2200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一透镜2100和第二透镜2200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
第三透镜230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230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二透镜2200和第三透镜2300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二透镜2200和第三透镜2300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
第四透镜2400可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240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光阑ST可设置在第三透镜2300与第四透镜2400之间。
第五透镜250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五透镜250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另外,在第五透镜250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可以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第五透镜250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凸出。第五透镜250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凸出。
第六透镜2600可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260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在第六透镜260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可以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第六透镜260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凹入。第六透镜260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凹入。
在第一透镜2100至第六透镜2600之中,第一透镜2100的焦距的绝对值可以是最小的,而第六透镜2600的焦距的绝对值可以是最大的。
同时,第一透镜2100至第六透镜260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可以全部是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一透镜2100至第六透镜2600的每个表面可具有如表24中所示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24]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391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401
另外,如此配置的光学成像系统可具有如图24中所示的像差特性。
参考图25至图26,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可具有包括从物侧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3100、第二透镜3200、第三透镜3300、第四透镜3400、第五透镜3500和第六透镜3600的光学系统,并且还可包括红外阻挡滤光片3700(在下文中,被称为“滤光片”)和图像传感器3800。
第一透镜3100至第六透镜3600可以设置成沿着光轴分别以预定距离彼此间隔开。第一透镜3100至第六透镜3600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
表25示出了每个透镜的透镜特性(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或透镜之间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以及焦距)。
[表25]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402
同时,在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中,总焦距F3可以是6.001mm,视场角(FOV3)可以是47.594°,Fno3可以是2.59,TTL3可以是5.395mm,以及BFL3可以是0.881mm。
在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310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310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一透镜310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二透镜320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320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二透镜320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第一透镜3100和第二透镜3200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一透镜3100和第二透镜3200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
第三透镜3300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三透镜330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第三透镜330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第二透镜3200和第三透镜3300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作为示例,第二透镜3200和第三透镜3300的阿贝数可以彼此不同。
第四透镜340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340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第四透镜340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光阑ST可设置在第三透镜3300与第四透镜3400之间。
第五透镜3500可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350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
另外,在第五透镜350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可以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第五透镜350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凸出。第五透镜350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凹入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凸出。
第六透镜3600可具有正屈光力,第六透镜360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
另外,在第六透镜360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可以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第六透镜3600的第一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凹入。第六透镜3600的第二面可以在近轴区域凸出并且可以在边缘处凹入。
在第一透镜3100至第六透镜3600之中,第一透镜3100的焦距的绝对值可以是最小的,而第四透镜3400的焦距的绝对值可以是最大的。
同时,第一透镜3100至第六透镜360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可以全部是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一透镜3100至第六透镜3600的每个表面可具有如表26中所示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26]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421
另外,如此配置的光学成像系统可具有如图26中所示的像差特性。
表27示出了根据每个实施方式的第三光学成像系统3的条件表达式的值。
[表27]
Figure BDA0002127877370000422
如上所阐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在各种距离处拍摄对象。
虽然上文已经示出并描述了具体示例,但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案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这些示例作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本申请中所描述的示例应仅被认为是描述性意义的,而非出于限制的目的。对每个示例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应被认为可适用于其它示例中的相似的特征或方面。如果以不同的顺序执行所描述的技术,和/或如果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和/或通过其它部件或它们的等同件替换或增补所描述的系统、架构、装置或电路中的部件,也可以获得合适的结果。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通过详细描述限定,而是通过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案限定,并且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案的范围之内的全部变型应被理解为包括在本公开中。

Claims (17)

1.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包括:
从物侧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凹入,以及包括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的光学成像系统的视场角是100°或更大,以及
其中,在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是f1_1,以及包括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的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是F1时,满足1.0<|f1_1/F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图像传感器的成像面的距离是TTL1时,满足TTL1/F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是f3_1时,满足-1.0<f3_1/f1_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是v1_1并且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是v2_1时,满足v1_1-v2_1>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v2_1<2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透镜的阿贝数和所述第四透镜的阿贝数的平均值是AVR(v3_1,v4_1),所述第五透镜的阿贝数和所述第六透镜的阿贝数的平均值是AVR(v5_1,v6_1),所述第三透镜的阿贝数是v3_1,所述第四透镜的阿贝数是v4_1,所述第五透镜的阿贝数是v5_1并且所述第六透镜的阿贝数是v6_1时,满足AVR(v3_1,v4_1)>55和AVR(v5_1,v6_1)<2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透镜的阿贝数和所述第五透镜的阿贝数的平均值是AVR(v3_1,v5_1),所述第四透镜的阿贝数和所述第六透镜的阿贝数的平均值是AVR(v4_1,v6_1),所述第三透镜的阿贝数是v3_1,所述第四透镜的阿贝数是v4_1,所述第五透镜的阿贝数是v5_1并且所述第六透镜的阿贝数是v6_1时,满足AVR(v3_1,v5_1)>55和AVR(v4_1,v6_1)<24。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透镜的阿贝数是v3_1并且所述第六透镜的阿贝数是v6_1时,满足v2_1+v6_1<v3_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各自具有正屈光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由塑料材料制成,以及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塑料材料制成。
12.一种移动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子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图像传感器,用于将通过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入射的光转换成电信号;以及
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移动电子装置的表面上,以基于所述电信号显示图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子装置还包括:
第二光学成像系统,包括第二图像传感器;以及
第三光学成像系统,包括第三图像传感器,
其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所述第二光学成像系统和所述第三光学成像系统具有彼此不同的视场角,以及
其中,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从所述图像传感器、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和所述第三图像传感器合成的图像。
14.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包括:
第一光学成像系统、第二光学成像系统和第三光学成像系统,所述第一光学成像系统、所述第二光学成像系统和所述第三光学成像系统具有彼此不同的视场角,
其中,在所述第一光学成像系统至所述第三光学成像系统之中,在具有最宽视场角的光学成像系统的视场角是FOV1,并且具有最窄视场角的光学成像系统的视场角是FOV3时,满足1.5<FOV1/FOV3<4.0,以及
其中,在所述第一光学成像系统至所述第三光学成像系统之中具有所述最宽视场角的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从物侧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凹入,以及包括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的光学成像系统的视场角是100°或更大,以及
其中,在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是f1_1,以及包括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的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是F1时,满足1.0<|f1_1/F1|<2.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通过将所述第一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转换成35mm格式而获得的焦距是F1',并且通过将所述第三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转换成35mm格式而获得的焦距是F3'时,满足2.5≤F3'/F1'。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通过将所述第二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转换成35mm格式而获得的焦距是F2'时,满足1.5≤F2'/F1'≤2.5。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包括在移动电子装置中,所述移动电子装置包括:
第一图像传感器,用于将通过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入射的光转换成电信号;以及
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移动电子装置的表面上,以基于所述电信号显示图像。
CN201921097720.9U 2018-07-20 2019-07-12 光学成像系统及移动电子装置 Active CN20996199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80084858 2018-07-20
KR10-2018-0084858 2018-07-20
KR10-2018-0121780 2018-10-12
KR1020180121780A KR20200009980A (ko) 2018-07-20 2018-10-12 촬상 광학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61996U true CN209961996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16239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28444.2A Active CN110737070B (zh) 2018-07-20 2019-07-12 光学成像系统及移动电子装置
CN201921097720.9U Active CN209961996U (zh) 2018-07-20 2019-07-12 光学成像系统及移动电子装置
CN202210920653.6A Pending CN115202006A (zh) 2018-07-20 2019-07-12 光学成像系统及移动电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28444.2A Active CN110737070B (zh) 2018-07-20 2019-07-12 光学成像系统及移动电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20653.6A Pending CN115202006A (zh) 2018-07-20 2019-07-12 光学成像系统及移动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11320632B2 (zh)
KR (1) KR20230042450A (zh)
CN (3) CN11073707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7070A (zh) * 2018-07-20 2020-01-3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及移动电子装置
WO2022016392A1 (en) * 2020-07-21 2022-01-2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ptical imaging lens, camera module and imaging device
CN114200642A (zh) * 2021-11-17 2022-03-18 珠海视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系统、成像模组及相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3442B (zh) * 2018-08-15 2019-06-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影光學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KR102386596B1 (ko) * 2020-06-05 2022-04-25 (주)코아시아옵틱스 고화소 슈퍼 광각 모바일 광학계
CN111965787B (zh) * 2020-08-25 2023-05-16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2198631A (zh) * 2020-10-29 2021-01-08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组
CN112748546B (zh) * 2021-02-01 2022-04-12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4967073B (zh) * 2022-06-28 2023-08-01 东莞晶彩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短焦望远光学镜头
CN115128778B (zh) * 2022-09-02 2023-01-20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N117406398B (zh) * 2023-12-14 2024-03-08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7596B (zh) 2011-02-16 2013-12-01 Largan Precision Co 廣視角攝影鏡頭
JP5659846B2 (ja) * 2011-02-18 2015-01-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結像レンズおよびカメラ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TWI546560B (zh) * 2014-11-06 2016-08-2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KR101759058B1 (ko) * 2015-01-30 2017-07-31 주식회사 코렌 촬영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촬영 장치
TWI572892B (zh) 2015-02-26 2017-03-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透鏡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83988B (zh) 2015-05-22 2017-05-2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TWI598627B (zh) * 2015-09-03 2017-09-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KR101792345B1 (ko) * 2015-10-19 2017-11-0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CN107479170B (zh) * 2016-06-08 2020-06-23 今国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角六片式镜头
CN107065125A (zh) * 2016-12-14 2017-08-1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KR20180076164A (ko) 2016-12-27 2018-07-0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KR101946261B1 (ko) 2016-12-28 2019-02-11 삼성전기 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CN107295256A (zh) 2017-06-23 2017-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与设备
US10764512B2 (en) * 2018-03-26 2020-09-01 Mediatek Inc. Method of image fusion on camera device equipped with multiple cameras
US11320632B2 (en) * 2018-07-20 2022-05-03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Optical imaging system and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7070A (zh) * 2018-07-20 2020-01-3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及移动电子装置
WO2022016392A1 (en) * 2020-07-21 2022-01-2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ptical imaging lens, camera module and imaging device
CN114200642A (zh) * 2021-11-17 2022-03-18 珠海视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系统、成像模组及相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789241B2 (en) 2023-10-17
US20230418031A1 (en) 2023-12-28
US11320632B2 (en) 2022-05-03
CN115202006A (zh) 2022-10-18
US20200026043A1 (en) 2020-01-23
CN110737070B (zh) 2022-08-23
CN110737070A (zh) 2020-01-31
KR20230042450A (ko) 2023-03-28
US20220221695A1 (en) 2022-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61996U (zh) 光学成像系统及移动电子装置
CN109521550B (zh) 摄像镜头
CN108241199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8254855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9725403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8241200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7942475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11206933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11653283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5911673B (zh) 成像镜头和包括成像镜头的设备
CN117369091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13715586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9814230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8351495B (zh) 成像镜头
CN113534405B (zh) 成像透镜系统
CN217561818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17385964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4609760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20526091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20491110U (zh) 光学成像系统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14859519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6266008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6953893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4895433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7148550A (zh) 光学成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