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60644U - 加热组件和空调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加热组件和空调室外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960644U CN209960644U CN201920468935.0U CN201920468935U CN209960644U CN 209960644 U CN209960644 U CN 209960644U CN 201920468935 U CN201920468935 U CN 201920468935U CN 209960644 U CN209960644 U CN 2099606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housing
- heating assembly
- heating element
- electromagnetic c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组件和空调室外机,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限定出前端敞开的安装腔;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换热器内限定出冷媒通道;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在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一侧,所述加热件包括电磁线圈盘且可加热所述冷媒通道内的冷媒;接线构件,所述接线构件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接线构件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接线座,所述接线座安装在所述固定件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组件,便于加热组件的电磁线圈盘导线的转接操作,加热组件电磁线圈盘导线接线更加方便,连接可靠,提升了生产效率,实现在低温环境下启动阶段快速制热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热组件和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低温环境中大部分空调器由于系统本身的限制,在启动阶段不能快速地提升制冷剂热量,制热速度十分缓慢,室内温度不能快速制热,无法满足用户冬天开机快速制热的需求,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上的接线座通过其两个侧面设定螺丝过孔,再通过螺丝紧固,在紧固过程需要通过操作工人一边托着一边手操作,这样在拧紧螺丝的过程中,不仅动作紧急、不易操作,且接线座由于没有限位而旋转,装配工艺差,不利于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热组件,该加热组件的方便接线,提升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加热组件的空调室外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加热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限定出前端敞开的安装腔;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换热器内限定出冷媒通道;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在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一侧,所述加热件包括电磁线圈盘且可加热所述冷媒通道内的冷媒;接线构件,所述接线构件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接线构件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接线座,所述接线座安装在所述固定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组件,通过在壳体敞开一侧设有接线构件,将电磁线圈盘的导连接在接线座上,这样,便于加热组件的电磁线圈盘导线的转接操作,加热组件电磁线圈盘导线接线更加方便,连接可靠,提升了生产效率,进一步地,实现在低温环境下启动阶段快速制热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件设在所述壳体的前侧且向右延伸,所述固定件上限定出安装槽,所述接线座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设有向前延伸的第一加强筋,所述基座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设有向前延伸的第二加强筋,所述基座上限定出安装槽;卡面,所述卡面连接在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之间,所述卡面、所述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和所述基座共同限定出卡位孔,所述卡位孔和所述安装槽相连通,所述接线座在所述安装槽内和所述卡位孔卡接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的示例,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固定柱,所述接线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柱上,所述接线座的另一端插设在所述卡位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腔的敞开端设有加强凸件,所述加强凸件封闭所述敞开端且限定出让位缺口,所述固定件设在所述加强凸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凸件上设有第一卡线部,所述第一卡线部位于所述让位缺口的边缘处,所述第一卡线部被构造成为前端敞开且左右贯通的槽孔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线部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卡线部的敞开端且向下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线部包括在加强凸件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开布置的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卡线部均位于在所述加强凸件上所述固定件的同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的示例,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卡线部,所述第二卡线部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固定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卡线部包括相互垂直布置的基体和延伸部,所述基体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且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延伸,所述延伸部连接在所述基体的端部,所述基体和所述延伸部限定出过线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可选的示例,在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卡线部邻近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可选的示例,所述第二卡线部包括间隔开排布的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卡线部均位于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固定件的同一侧。
可选地,所述加强凸件和所述固定件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贯通的散热孔,多个所述散热孔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间隔开排布。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右侧壁和所述电磁线圈盘间隔开布置。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顶端被构造成向外凸出的弧形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将所述外壳内部空间分隔出压缩室和风机室;风机和第二换热器,所述风机位于所述风机室内,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至少一部分对应所述风机设置;压缩机和电控盒,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电控盒均位于所述压缩室内,且所述电控盒位于所述压缩机的上方;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在所述压缩室内且固定在所述中隔板上,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电控盒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压缩机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通过在壳体敞开一侧设有接线构件,将电磁线圈盘的导连接在接线座上,这样,便于加热组件的电磁线圈盘导线的转接操作,加热组件电磁线圈盘导线接线更加方便,提升了生产效率,进一步地,实现在低温环境下启动阶段快速制热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座上设有接线柱,所述电磁线圈盘的导线和所述电控盒内的导线通过所述接线柱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分解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外机1000,
加热组件100,外壳200,风机300,第二换热器400,压缩机500,电控盒600,
壳体10,加强凸件11,让位缺口12,第一卡线部13,限位部131,第二卡线部14,基体141,固线孔1411,延伸部142,导向斜面1421,散热槽15,弧形面16,螺丝柱 17,横向限位筋位18,卡扣19,卡槽20,连接孔21,螺丝孔22,安装板23,外罩24,第一换热器20,加热件30,电磁线圈盘31,传热板32,
接线构件40,固定件41,基座411,安装槽411a,第一加强筋4111,第二加强筋4112,固定柱4113,卡面412,卡位孔412a,接线座42,第一接线柱421,第二接线柱422,中隔板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加热组件100,该加热组件100用于空调压缩机500的排气侧。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组件100包括壳体10、第一换热器20、加热件30和接线构件40,其中在壳体10上限定出前端敞开的安装腔,例如在图1中壳体10上限定出向前侧敞开的安装腔,第一换热器20设在安装腔内,在第一换热器20内限定出冷媒通道,加热件30设在安装腔内第一换热器20的一侧,例如在图1 中加热件30可以设置在第一换热器20的右侧。具体地,加热件30包括电磁线圈盘31 和冷媒,冷媒可加热冷媒通道内的介质。
进一步地,接线构件40设在壳体10上且位于安装腔敞开的一侧,例如安装腔敞开的一侧为壳体10的前侧,则接线构件40也设置在壳体10的前侧,具体地接线构件40 包括固定件41和接线座42,固定件41固定连接在壳体10上,接线座42安装在固定件 41上,这样,可以将接线座42通过固定件41固定在壳体10上,即将接线座42直接安装在固定件41上,将安装有接线座42的固定件41固定在壳体10的前侧,不仅接线方便、顺畅,且操作简单、容易,提升了操作和装配工艺性,有利于批量生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组件100,通过在壳体10敞开一侧设有接线构件40,将电磁线圈盘31的导连接在接线座42上,这样,便于加热组件100的电磁线圈盘31 导线的转接操作,加热组件100电磁线圈盘31导线接线更加方便,连接可靠,提升了生产效率,进一步地,实现在低温环境下启动阶段快速制热的效果。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加热组件100还包括传热板32,通过电磁线圈盘31的电磁发生体,使之对加热组件100的磁性传热板32产生电磁感应加热,并将热量传递给第一换热器20,冷媒与第一换热器20的冷媒流道内壁循环流动接触进行热量交换传热而快速获取热量,进而迅速提升冷媒的温度,从而实现在低温环境下开机快速制热的效果。
可选地,固定件41设置在壳体10的前侧,且固定件41沿着左右方向上的向右侧延伸,固定件41上限定出安装槽411a,可以用于将接线座42安装在安装槽411a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固定件41包括基座411和卡面412,基座411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设有第一加强筋4111,基座411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加强筋4112,第一加强筋4111和第二加强筋4112均向壳体10的前侧延伸,如图2和图3所示,基座411的宽度方向即为上下方向,第一加强筋4111设在基座411的上侧,第二加强筋4112设在基座411的下侧,通过基座411上的第一加强筋4111和第二加强筋4112 可以加强固定件41的结构强度。
此外,卡面412连接在第一加强筋4111和第二加强筋4112之间,通过卡面412、第一加强筋4111、第二加强筋4112和基座411共同限定出卡位孔412a,卡位孔412a 和安装槽411a相连通,便于将接线座42卡接在卡位孔412a内,方便将接线座42固定在固定件41上,如图2和图3所示,卡位孔412a设于固定件41的右端,用于固定接线座42的右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示例,接线座42设在安装槽411a内且和卡位孔412a卡接相连,方便将接线座42安装在固定件41上。
进一步地,在安装槽411a内设有固定柱4113,接线座42的一端(如图4所示的接线座42的左端)固定在固定柱4113上,接线座42的另一端(如图4所示的接线座42 的左端)插设在卡位孔412a内,便于接线座42在固定件41上的安装和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安装腔的敞开侧设有加强凸件11,如图2所示,加强凸件11设在壳体10的前侧,通过在壳体10的前侧增设加强凸件11可以增加壳体 10前侧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加强凸件11封闭在安装腔的敞开侧,且在加强凸件11 上限定出让位缺口12,便于电磁线圈盘31的导线接线,固定件41连接在加强凸件11 上,保证固定件41和壳体1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加强凸件11上设有第一卡线部13,第一卡线部13朝向让位缺口12 设置,第一卡线部13设在让位缺口12的边沿,第一卡线部13被构造成为前端敞开且左右贯通的槽孔结构,该槽孔结构形成为卡线槽,如图2所示,开口朝向前侧设置,这样,电磁线圈盘31上的导线可以穿出让位缺口12并从开口绕进卡线槽内,通过卡线槽对电磁线圈盘31上的导线进行限位。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第一卡线部13上设有限位部131,限位部131位于第一卡线部13的敞开端且向下延伸。其中限位部131和卡线槽内壁限定出开口,限位部131 挡设在卡线槽的开口处,这样,可以减小卡线槽的开口大小,通过卡线槽上的限位部131 可以将电磁线圈盘31上的导线限定在卡线槽内,避免导线脱离出卡线槽外,可以使得走线更加整齐,同时提升了加热组件100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第一卡线部13包括多个,多个第一卡线部13在加强凸件11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开布置,多个第一卡线部13均位于在加强凸件11上固定件41的同一侧,如图2 所示,在加强凸件11上固定件41的下侧设有两个第一卡线部13,两个第一卡线部13 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设置,这样,电磁线圈盘31上不同位置的导线可以分别经过对应的第一卡线部13进行限位,使得电磁线圈盘31的走线更加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的示例,在壳体10上设有第二卡线部14,第二卡线部14设在壳体10上固定件41的一侧,如图2所示,第二卡线部14设在壳体10上固定件41的上侧,其中第二卡线部14包括基体141和延伸部142,基体141和延伸部142 相互垂直布置,且基体141和延伸部142之间圆滑过渡,基体141固定连接在壳体10 上,并且基体141向远离壳体10的方向延伸,如图2所示基体141向壳体10的前侧延伸,延伸部142连接在基体141的端部,可以向左侧或者右侧延伸,以便基体141和延伸部142限定出过线孔,可以将固定件41上方的导线卡入过线孔内,对固定件41上方的导线进行限位,使得走线更加整齐,此外提升了加热组件100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可选的示例,在壳体10的高度方向上第二卡线部14邻近壳体10的上端设置,参照图2,第二卡线部14位于固定件41的上侧,这样,通过第二卡线部14可以将固定部上方的导线卡入过线孔内,使得固定件41上侧的走线整齐,同时也便于固定件41上侧的导线接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可选的示例,第二卡线部14包括多个,多个第二卡线部14在壳体10的前侧间隔开排布,多个第一卡线部13均位于在壳体10上固定件41的同一侧,例如多个第一卡线部13均设在固定件41的上侧,进一步地,多个第二卡线部14 在壳体10的前侧交错间隔开布置,如图2所示,多个第二卡线部14在上下方向上错开且沿水平方向上相对布置,在延伸部142的端部形成为导向面,在将导线卡入第二卡线部14内时,有利于导线沿着导向面滑入过线孔内。
如图2和图4所示,在壳体10的前侧壁上的两个第二卡线部14相对而设,两个第二卡线部14形成为将固定件41上方的导线捋在一起的组合卡位特征。每个第二卡线部 14均包括基体141和延伸部142,基体141的后端连接在壳体10的前侧面上,在基体 141上还设有固线孔1411,用于固定导线的走线位置,延伸部142垂直于基体141延伸,在延伸部142的端部形成为导向斜面1421,这样,导线可以沿着导向斜面1421滑入第二卡线部14内,且通过两个第二卡线部14的一起配合对导线进行限位。
可选地,加强凸件11和固定件41一体成型,不仅方便加工成型,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提升了装配操作效率,还可以节约生产成本。
可选地,在壳体10上设有多个散热槽15,多个散热槽15分别在左右方向上贯通,多个散热槽15在壳体10的侧壁上间隔开排布,加热组件100在运行时,电磁线圈盘31 上发热,可以通过壳体10上的多个散热槽15进行散热,及时地将热量排出壳体10外,满足空气流通散热,避免壳体10内部热量积聚影响电磁线圈盘31的工作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可选地,如图1所示,壳体10的右侧壁和电磁线圈盘31间隔开布置,如图1所示,壳体10远离电磁线圈盘31的一侧(如图1所示壳体10的左侧壁)形成为安装板23,壳体10朝向电磁线圈盘31的一侧形成为外罩24,安装板23和外罩24共同配合限定出安装腔,这样,通过将外罩24和电磁线圈盘31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开布置,防止外罩24 外侧水流渗入壳体10内的电磁线圈盘31上。
可选地,壳体10的顶端被构造成向外凸出的弧形面16,这样,可以使得水流导向外罩24的右侧壁方向,同时还有效地防止导线触碰到高温物件,保证加热组件100的安全运行。
如图1所示,在电磁线圈盘31上设有固定耳311,电磁线圈盘31的固定耳311上的固定孔与电磁线圈盘31上的螺丝柱17通过螺丝固定,并受电磁线圈盘31的横向限位筋位18进行横向限位,同时,通过壳体10的外罩24上的卡扣19卡入壳体10的安装板23的卡槽20内限位且预固定,然后外罩24上的连接孔21与安装板23上的螺丝孔22配合通过螺丝固定。
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0,包括外壳200、风机300、第二换热器400、压缩机500、电控盒600和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加热组件 100。
具体地,在外壳200内设有中隔板50,中隔板50将外壳200限定出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压缩室和风机室,如图5所示,压缩室位于风机室的右侧,风机300位于风机室内,第二换热器400的至少一部分和风机300对应设置,压缩机500和电控盒600均位于压缩室内,且电控盒600位于压缩机500的上方,加热组件100设在压缩室内且固定在中隔板50上,加热组件100位于电控盒600的下方且位于压缩机500的上方,且加热组件100连接在压缩机500的排气端用于加热压缩机500的排气,实现在低温环境下开机快速制热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接线构件40也位于电控盒600的下方和压缩机500的上方,这样使得加热组件100设置在空调室外机1000中的工作导线通过接线构件40的固定件41上的接线座42接线转接,可以顺畅、方便接线,有效地固线到接线构件40上,满足生产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具有电磁线圈盘31的加热组件100设置在空调室外机1000 的压缩机500排气侧回路中,通过在压缩机500排气侧的电磁线圈盘31,使之对加热件 30的磁性传热板32产生电磁感应加热,并将热量传递给加热组件100内的第一换热器 20,冷媒与第一换热器20的冷媒通道内壁循环流动接触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快速获取热量,进而迅速提升排气的温度,从而实现在低温环境下开机快速制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0,通过在壳体10敞开一侧设有接线构件40,将电磁线圈盘31的导连接在接线座42上,这样,便于加热组件100的电磁线圈盘 31导线的转接操作,加热组件100电磁线圈盘31导线接线更加方便,提升了生产效率,进一步地,实现在低温环境下启动阶段快速制热的效果。
进一步地,加热组件100包括壳体10、第一换热器20、加热件30和接线构件40,壳体10上限定出安装腔,该安装腔的一端在压缩室正前侧敞开,第一换热器20设在安装腔内,第一换热器20内限定出冷媒通道,加热件30设在安装腔内第一换热器20一侧,加热件30包括电磁线圈盘31和可加热冷媒通道内的冷媒,接线构件40设在壳体 10上安装腔敞开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接线构件40位于壳体10上压缩室的正前侧,这样,电磁线圈盘31从安装腔的敞开侧出来的导线可以向上接入接线构件40上,电控盒600出来的导线也可以向下接入接线构件40上,接线方便、提升了操作效率。
接线构件40包括固定件41和接线座42,将固定件41固定连接在壳体10上,接线座42安装在固定件41上,在接线座42上设有第一接线柱421和第二接线柱422,第一接线柱421位于第二接线柱422的下方,电磁线圈盘31的导线向上通过第一卡线部13 限位并和第一接线柱421相连,电控盒600内的导线向下通过第二卡线部14限位并和和第二接线柱422相连,便于加热组件100设置在空调室外机1000中的工作导线通过接线构件40的接线座42接线转接。
如图3、4所示,接线座42的右端插入固定件41的卡位孔412a内,实现一端限位并预固定,接线座42的左端通过螺丝固定到固定柱4113上。电磁线圈盘31的第一导线、电磁线圈盘31的第二导线经让位缺口12先卡入卡线槽内并通过限位部131固线,然后分别将电磁线圈盘31的第一导线、第二导线接在接线座42对应的第一接线柱421 上,电控盒600控制电磁线圈盘31工作状态的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通过两个第二卡线部14相对而设所形成的组合卡位特征内并固线,然后将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分别接在接线座42的第二接线柱422上,通过固定件41上的接线座42进行转接,使得电磁线圈盘31的工作导线在生产线上快速、高效地接到电控盒600上的加热组件100控制单元主板中。
如图5,接线构件40设在壳体10的前侧壁面上,同时将加热组件100设在中隔板 50上,接线构件40处于压缩机500之上和电控盒600之下,使得电磁线圈盘31上的导线及其电控盒600上的导线通过接线构件40的接线座42进行接线转接,可以顺畅方便接线、有效固线到接线座42上,满足生产操作、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地,实现具有电磁线圈盘31的加热组件100在空调压缩机500的排气侧回路中,通过在压缩机500 排气侧的电磁线圈盘31,使之对加热件30的磁性传热板32产生电磁感应加热,并将热量传递给加热组件100内的第一换热器20,冷媒与第一换热器20的冷媒通道内壁循环流动接触进行热量交换而快速获取热量,进而迅速提升排气的温度,从而实现在低温环境下开机快速制热效果。
可选地,如图1和图5所示,壳体10包括安装板23和外罩24,通过安装板23可以将加热组件100固定在中隔板50上,外罩24配合安装板23限定出安装腔,外罩24 的前侧敞开,加强凸件11设在外罩24的前侧,并将接线构件40连接在加强凸件11上,这样,接线构件40朝向壳体10的最前侧布置。
另外,多个散热槽15形成在外罩24的右侧壁上,用于加热组件100的通风散热,弧形面16形成外罩24的顶部结构,使得水可以沿着弧形面16流向外罩24的右侧壁上,用于防水渗入加热组件100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7)
1.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限定出前端敞开的安装腔;
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换热器内限定出冷媒通道;
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在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一侧,所述加热件包括电磁线圈盘且可加热所述冷媒通道内的冷媒;
接线构件,所述接线构件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接线构件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接线座,所述接线座安装在所述固定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设在所述壳体的前侧且向右延伸,所述固定件上限定出安装槽,所述接线座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设有向前延伸的第一加强筋,所述基座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设有向前延伸的第二加强筋;
卡面,所述卡面连接在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之间,所述卡面、所述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和所述基座共同限定出卡位孔,所述卡位孔和所述安装槽相连通,所述接线座在所述安装槽内和所述卡位孔卡接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固定柱,所述接线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柱上,所述接线座的另一端插设在所述卡位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敞开端设有加强凸件,所述加强凸件封闭所述敞开端且限定出让位缺口,所述固定件设在所述加强凸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凸件上设有第一卡线部,所述第一卡线部位于所述让位缺口的边缘处,所述第一卡线部被构造成为前端敞开且左右贯通的槽孔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线部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卡线部的敞开端且向下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线部包括在加强凸件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开布置的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卡线部均位于在所述加强凸件上所述固定件的同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卡线部,所述第二卡线部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固定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卡线部包括相互垂直布置的基体和延伸部,所述基体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且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延伸,所述延伸部连接在所述基体的端部,所述基体和所述延伸部限定出过线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卡线部邻近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线部包括间隔开排布的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卡线部均位于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固定件的同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凸件和所述固定件一体成型。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贯通的散热孔,多个所述散热孔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间隔开排布。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右侧壁和所述电磁线圈盘间隔开布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端被构造成向外凸出的弧形面。
16.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将所述外壳内部空间分隔出压缩室和风机室;
风机和第二换热器,所述风机位于所述风机室内,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至少一部分对应所述风机设置;
压缩机和电控盒,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电控盒均位于所述压缩室内,且所述电控盒位于所述压缩机的上方;
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在所述压缩室内且固定在所述中隔板上,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电控盒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压缩机的上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座上设有接线柱,所述电磁线圈盘的导线和所述电控盒内的导线通过所述接线柱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68935.0U CN209960644U (zh) | 2019-04-08 | 2019-04-08 | 加热组件和空调室外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68935.0U CN209960644U (zh) | 2019-04-08 | 2019-04-08 | 加热组件和空调室外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960644U true CN209960644U (zh) | 2020-01-17 |
Family
ID=69241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68935.0U Active CN209960644U (zh) | 2019-04-08 | 2019-04-08 | 加热组件和空调室外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960644U (zh) |
-
2019
- 2019-04-08 CN CN201920468935.0U patent/CN20996064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763320U (zh) | 空调器 | |
CN110932415B (zh) | 一种无线充电器 | |
CN106931541B (zh) | 空调器室外机 | |
CN106839164B (zh) | 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106839162B (zh) | 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106969430B (zh) | 室外机及空调器 | |
AU2006317274A1 (en) | Out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 |
CN106931537B (zh) | 空调器室外机 | |
CN209960644U (zh) | 加热组件和空调室外机 | |
CN106716022A (zh) | 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外单元 | |
US20130025822A1 (en) | Ventilation apparatus | |
CN215929899U (zh) | 一种电控盒、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7209590U (zh) | 空调器室外机 | |
CN215637643U (zh) | 电控盒、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 |
CN112432251B (zh) | 空调室外机 | |
JP2004125260A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
CN210153880U (zh) | 一种改进线圈盘散热的电磁灶 | |
CN219868203U (zh) | 一种马鞍式窗机 | |
CN220044004U (zh) | 电控箱及马鞍式窗机 | |
CN219868202U (zh) | 一种马鞍式窗机 | |
CN219868391U (zh) | 电控箱及马鞍式窗机 | |
CN219868201U (zh) | 一种马鞍式窗机 | |
CN213810895U (zh) | 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220017817U (zh) | 冰箱 | |
CN219868200U (zh) | 一种窗式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