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55789U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55789U
CN209955789U CN201920302627.0U CN201920302627U CN209955789U CN 209955789 U CN209955789 U CN 209955789U CN 201920302627 U CN201920302627 U CN 201920302627U CN 209955789 U CN209955789 U CN 209955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ircular telegram
pile body
block
equipment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0262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nyang Jinyu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nyang Jinyu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nyang Jinyu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nyang Jinyu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0262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557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55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557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涉及到充电装置领域,包括充电桩体,充电桩体的内腔中开设有收纳腔,收纳腔内活动设置有收卷盘,且收卷盘的上下两端通过轴承与充电桩体转动连接,收卷盘的内腔中开设有第一设备槽,第一设备槽的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通孔,且通孔的一端与第一设备槽相通。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接电块活动卡接在第一通电块和第二通电块之间,利用活动接电块在第一通电块和第二通电块之间上下移动卡接行成一个类似于电源开关,在压杆或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实现断电和通电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安全隐患和减少不充电时电能存在于充电枪头中的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装置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概念的重视,新能源汽车成为了当前的趋势,其中又以电动汽车最为常见。电动汽车由于是采用蓄电池进行供电,进而需要通过充电设备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公开号为CN 106945556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供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以及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及其汽车接口,充电桩内设有收线腔,收线腔右侧的充电桩外侧断面内设有操作槽,操作槽与收线腔之间设有通孔,收线腔右侧内底壁纵向设有顶部与收线腔相连通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中间位置横向贯穿设有第二滑槽且与第一滑槽相连通设置,收线腔内纵向设有转动轴,转动轴顶部与收线电机动力配合连接,转动轴上轴向固定设有收线盘,收线盘上盘绕有充电线,操作槽内设有充电枪头,充电枪头左侧端面设有用以与通孔插接配合的安插头,安插头左侧端面与充电线固定连接,充电枪头内设有连接块,连接块右侧端面设有凸出块;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连接稳固,安全性能高。
但是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充电枪头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时,无法做到充电时电源自动接通,不充电时电源自动关闭,并且充电枪头内始终会存在电源,而充电枪头会造成电能的损耗。因此,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通过活动接电块活动卡接在第一通电块和第二通电块之间,利用活动接电块在第一通电块和第二通电块之间上下移动卡接行成一个类似于电源开关,在压杆或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实现断电和通电的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通过充电枪头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时,无法做到充电时电源自动接通,不充电时电源自动关闭,并且充电枪头内始终会存在电源,而充电枪头会造成电能的损耗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体,所述充电桩体的内腔中开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活动设置有收卷盘,且收卷盘的上下两端通过轴承与充电桩体转动连接,所述收卷盘的内腔中开设有第一设备槽,所述第一设备槽的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通孔,且通孔的一端与第一设备槽相通,所述第一设备槽的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电块和第二通电块,且第一通电块和第二通电块通过连接柱与第一设备槽的上下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电块和第二通电块之间活动卡接有活动接电块,所述活动接电块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压杆,且压杆的顶端通过一侧通孔延伸至收卷盘外壁一侧,所述活动接电块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绝缘柱,所述绝缘柱底部两侧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底端与第一设备槽的底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电块和第二通电块的剖视图形状均设置为直角梯形,所述活动接电块的剖视图形状设置为等腰梯形,且第一通电块和第二通电块的倾斜面与活动接电块两侧的倾斜面斜度相等,所述第一通电块和第二通电块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活动接电块的顶部长度。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体的内腔且位于收纳腔的底端开设有第二设备槽,所述第二设备槽内固定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收卷盘的底端轴承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电块一侧固定设置有电源线,且电源线贯穿第一设备槽和顶端所述轴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通电块一侧固定设置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一端贯穿另一侧所述通孔而缠绕于收卷盘外表面,直至活动贯穿充电桩体一侧壁而延伸至充电桩体外部,且位于所述通孔内的充电线在通孔内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体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一侧固定设置有挂杆,所述挂杆上挂设有充电枪头,且充电枪头的输入端与延伸至外部的充电线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电线上固定套设有定位环,且定位环设置于凹槽内,所述充电桩体外壁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转动电机通过控制器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接电块活动卡接在第一通电块和第二通电块之间,利用活动接电块在第一通电块和第二通电块之间上下移动卡接行成一个类似于电源开关,在压杆或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实现断电和通电的效果,进而实现了充电时电源自动接通,不充电时电源自动关闭,从而提高了安全隐患和减少不充电时电能存在于充电枪头中的损耗;
(2)本实用新型通过收卷盘在转动时达到对充电线的的收卷效果,与现有直接将充电线随意的放置或者钩挂在充电桩体外壁相比,可以减缓雨水和阳光对充电线造成的老化效果,从而延长充电线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卷盘通电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卷盘断电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通电块、第二通电块和活动接电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充电桩体,2-收纳腔,3-收卷盘,4-第一设备槽,5-通孔,6-第一通电块,7-第二通电块,8-连接柱,9-活动接电块,10-压杆,11-绝缘柱,12-复位弹簧,13-第二设备槽,14-转动电机,15-电源线,16-充电线,17-凹槽,18-挂杆,19-充电枪头,20-定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之前,需要对一些必要的术语进行解释。例如:
若本申请中出现使用“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由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因此,下文所讨论的“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应当理解的是,若提及一元件“连接”或者“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地,当提及一元件“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各种术语仅仅用于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
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包括有”时,这些术语指明了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也不排除一个以上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和/或附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体1、收卷盘3和充电线16,并且收卷盘3设置于充电桩体1的内腔中,在对新能源汽车充满电后,直接通过转动收卷盘3达到对充电线16收卷的效果,并且收纳于充电桩体1的内腔中,减缓雨水和阳光对充电线16造成的老化效果,从而延长充电线16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安全隐患。
如图1所示,在充电桩体1的内腔中开设收纳腔2,并且将收卷盘3安装于收纳腔2内,同时收卷盘3的上下两端通过轴承与充电桩体1转动连接,以保证收卷盘3在收纳腔2内可以进行正常的转动,在充电桩体1的内腔且位于收纳腔2的底端开设第二设备槽13,并且第二设备槽13内固定设置有转动电机14,转动电机14的输出端与收卷盘3的底端轴承传动连接,以便于通过转动电机14的运行而利用轴承带动收卷盘3进行转动,从而达到对充电线16的收卷效果。
另外在充电桩体1的一侧设置凹槽17,在凹槽17的内腔一侧固定设置挂杆18,然后通过挂杆18挂设充电枪头19,并且充电枪头19的输入端与延伸至外部的充电线16一端连接,需用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时,直接从挂杆18上取出充电枪头19插入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位置即可达到充电效果,最后在充电线16上固定套设有定位环20,且定位环20设置于凹槽17内,利用定位环20达到限位的效果,避免了收卷盘3在收卷时将延伸至充电桩体1外部的充电线16收卷至收纳腔2内,从而不利于充电枪头19挂设在挂杆18上。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收卷盘3的内腔中开设第一设备槽4,在收卷盘3的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通孔5,且通孔5的一端与第一设备槽4相通,用于一些结构进行穿过,在第一设备槽4的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电块6和第二通电块7,且第一通电块6和第二通电块7通过连接柱8与第一设备槽4的上下壁固定连接,然后第一通电块6和第二通电块7之间活动卡接有活动接电块9,如图4所示,第一通电块6和第二通电块7的剖视图形状均设置为直角梯形,活动接电块9的剖视图形状设置为等腰梯形,且第一通电块6和第二通电块7的倾斜面与活动接电块9两侧的倾斜面斜度相等,第一通电块6和第二通电块7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活动接电块9的顶部长度,这样不仅通过第一通电块6和第二通电块7达到对活动接电块9限位的效果,避免了活动接电块9的顶部延伸至第一通电块6和第二通电块7之间的顶部,而且在活动接电块9的两侧壁与第一通电块6和第二通电块7的侧壁进行接触时,如图2所示,可以利用活动接电块9接通第一通电块6和第二通电块7之间的电性连接,从而便于电能从第一通电块6经活动接电块9传递到第二通电块7中实现接电的效果,另外在活动接电块9与第一通电块6和第二通电块7不接触时,如图3所示,此时第一通电块6的电能无法传递到第二通电块7上,从而实现断电的效果。
另外活动接电块9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压杆10,且压杆10的顶端通过一侧通孔5延伸至收卷盘3外壁一侧,这样在压杆10受到外界的作用力时,如图3所示,压杆10会向通孔5内进行移动以至于推动活动接电块9逐渐远离第一通电块6和第二通电块7,实现断电的效果,活动接电块9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绝缘柱11,绝缘柱11底部两侧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12,且复位弹簧12的底端与第一设备槽4的底壁固定连接,在压杆10失去作用力后,复位弹簧12会对活动接电块9提供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使得活动接电块9向第一通电块6和第二通电块7之间移动,直至活动接电块9卡接在第一通电块6和第二通电块7之间,利用活动接电块9接通第一通电块6和第二通电块7之间的电性连接,从而便于电能从第一通电块6经活动接电块9传递到第二通电块7中实现接电的效果。
另外在第一通电块6一侧固定设置电源线15,且电源线15贯穿第一设备槽4和顶端所述轴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在第二通电块7一侧固定设置充电线16,且充电线16的一端贯穿另一侧所述通孔5而缠绕于收卷盘3外表面,直至活动贯穿充电桩体1一侧壁而延伸至充电桩体1外部,且位于所述通孔5内的充电线16在通孔5内固定连接,避免了长时间在对充电线16的收缩时,充电线16与第二通电块7的接触点产生松动,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最后在充电桩体1外壁一侧设置控制器,并且将转动电机14通过控制器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便于通过控制器控制转动电机14的运行而实现对充电线16的收卷效果。
本实用工作原理:
操作时,首先通过控制器控制转动电机14运行,然后通过转动电机14的运行带动收卷盘3顺时针转动,以达到放松充电线16的效果,此时将充电枪头19从挂杆18上取出,在取出充电枪头19拉伸充电线16的过程中,缠绕在收卷盘3且位于压杆10上的充电线16此时消失,复位弹簧12会对活动接电块9提供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使得活动接电块9向第一通电块6和第二通电块7之间移动,直至活动接电块9卡接在第一通电块6和第二通电块7之间,利用活动接电块9接通第一通电块6和第二通电块7之间的电性连接,从而便于电能从第一通电块6经活动接电块9传递到第二通电块7中实现接电的效果,然后将充电枪头19插入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位置即可达到充电效果。
当新能源汽车充电结束后,从新能源汽车充电位置取出充电枪头19,并且通过控制器控制转动电机14运行,使得转动电机14的运行带动收卷盘3逆时针转动,以达到收卷充电线16的效果,在收卷盘3对充电线16进行收卷时,并且充电线16会收卷至1位于压杆10上,充电线16会对压杆10提供一个向下的推力,压杆10会向通孔5内进行移动以至于推动活动接电块9逐渐远离第一通电块6和第二通电块7,实现断电的效果,此时充电枪头19内无电源通过。
在本实施例中的其余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用以满足不同的具体实际需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组成,结构或部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限定技术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均是广义含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或整体地连接,或局部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即,文字语言的表达与实际技术的实施可以灵活对应,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文字语言(包括附图)的表达不构成对权利要求的任何单一的限制性解释。
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在以上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技术,例如具体的施工细节,作业条件和其他的技术条件等。

Claims (6)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体(1)的内腔中开设有收纳腔(2),所述收纳腔(2)内活动设置有收卷盘(3),且收卷盘(3)的上下两端通过轴承与充电桩体(1)转动连接,所述收卷盘(3)的内腔中开设有第一设备槽(4),所述第一设备槽(4)的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通孔(5),且通孔(5)的一端与第一设备槽(4)相通,所述第一设备槽(4)的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电块(6)和第二通电块(7),且第一通电块(6)和第二通电块(7)通过连接柱(8)与第一设备槽(4)的上下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电块(6)和第二通电块(7)之间活动卡接有活动接电块(9),所述活动接电块(9)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压杆(10),且压杆(10)的顶端通过一侧通孔(5)延伸至收卷盘(3)外壁一侧,所述活动接电块(9)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绝缘柱(11),所述绝缘柱(11)底部两侧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12),且复位弹簧(12)的底端与第一设备槽(4)的底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电块(6)和第二通电块(7)的剖视图形状均设置为直角梯形,所述活动接电块(9)的剖视图形状设置为等腰梯形,且第一通电块(6)和第二通电块(7)的倾斜面与活动接电块(9)两侧的倾斜面斜度相等,所述第一通电块(6)和第二通电块(7)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活动接电块(9)的顶部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体(1)的内腔且位于收纳腔(2)的底端开设有第二设备槽(13),所述第二设备槽(13)内固定设置有转动电机(14),所述转动电机(14)的输出端与收卷盘(3)的底端轴承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电块(6)一侧固定设置有电源线(15),且电源线(15)贯穿第一设备槽(4)和顶端所述轴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通电块(7)一侧固定设置有充电线(16),所述充电线(16)的一端贯穿另一侧所述通孔(5)而缠绕于收卷盘(3)外表面,直至活动贯穿充电桩体(1)一侧壁而延伸至充电桩体(1)外部,且位于所述通孔(5)内的充电线(16)在通孔(5)内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体(1)一侧开设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的内腔一侧固定设置有挂杆(18),所述挂杆(18)上挂设有充电枪头(19),且充电枪头(19)的输入端与延伸至外部的充电线(16)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16)上固定套设有定位环(20),且定位环(20)设置于凹槽(17)内,所述充电桩体(1)外壁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转动电机(14)通过控制器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CN201920302627.0U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Active CN2099557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02627.0U CN209955789U (zh)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02627.0U CN209955789U (zh)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55789U true CN209955789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38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02627.0U Active CN209955789U (zh)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5578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3924A (zh) * 2020-08-10 2020-11-27 上海赋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
CN112172557A (zh) * 2020-08-13 2021-01-05 大连海洋大学 一种新能源充电用收卷式充电接头
CN112173896A (zh) * 2020-11-02 2021-01-05 赵申云 一种自保护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3924A (zh) * 2020-08-10 2020-11-27 上海赋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
CN111993924B (zh) * 2020-08-10 2021-11-02 义乌市一平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
CN112172557A (zh) * 2020-08-13 2021-01-05 大连海洋大学 一种新能源充电用收卷式充电接头
CN112172557B (zh) * 2020-08-13 2021-10-26 大连海洋大学 一种新能源充电用收卷式充电接头
CN112173896A (zh) * 2020-11-02 2021-01-05 赵申云 一种自保护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112173896B (zh) * 2020-11-02 2022-08-26 深圳市沃马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保护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5578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WO2003088373A3 (en) Hybrid battery configuration
CN110137753B (zh) 一种可自调节充电电流大小的充电枪
CN207889540U (zh) 集电器及应用其的集电系统
CN207671607U (zh) 高度可调的电动千斤顶
CN202798110U (zh) 移动终端
CN204992887U (zh) 电机启动电容接线盒
CN11114653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温控装置
CN207800746U (zh) 锂电池连接接头
CN203387001U (zh) 电源插座
CN210201097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插座
CN212324038U (zh) 一种具有收纳太阳能板的绿色建筑结构
CN113036632B (zh) 一种便于连接接口配电控制箱
CN107415731B (zh) 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的电动汽车多路快速充电装置
CN202009132U (zh) 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连接器
CN102480139A (zh) 充电器自动断电装置
CN220172875U (zh) 一种移动电源的电线收纳结构
CN221250654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车载充电头
CN215647885U (zh) 便于调节的光伏锂电控制器
CN208157481U (zh) 一种分体式多用手机电池
CN218616271U (zh) 一种电动车用发电机
CN209283066U (zh) 一种高扭矩步进电机
CN215057942U (zh) 一种户外应急用发电装置
CN214625241U (zh) 一种安装效果好的固态电池
CN109586376B (zh) 一种组合型磁力吸附式无线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