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53574U - 一种滚槽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滚槽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953574U CN209953574U CN201920613833.3U CN201920613833U CN209953574U CN 209953574 U CN209953574 U CN 209953574U CN 201920613833 U CN201920613833 U CN 201920613833U CN 209953574 U CN209953574 U CN 2099535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
- rotating shaft
- main rotating
- assembly
- rot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滚槽机构。该滚槽机构包括主旋转轴、压料组件和滚刀组件。压料组件连接主旋转轴,压料组件包括压头,压头可被驱动自转,以在抵压电池壳体的端部后可带动电池壳体自转。滚刀组件连接主旋转轴,用于对电池壳体进行滚槽。其中由主旋转轴带动压料组件和滚刀组件绕主旋转轴公转,并且主旋转轴和压头分别由不同的动力装置驱动转动。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损坏的电池壳体的数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滚槽机构。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滚槽机中,驱动装置驱动工位上的电池壳体公转的同时,驱动抵压电池壳体的压头自转,这就导致在电池壳体上、下料时,压头仍处于旋转的状态,旋转的压头可能会压坏或者带偏电池壳体,致使大量的电池壳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滚槽机构,能够降低电池壳体损坏的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滚槽机构,该滚槽机构包括主旋转轴、压料组件和滚刀组件。压料组件连接主旋转轴,压料组件包括压头,压头可被驱动自转,以在抵压电池壳体的端部后可带动电池壳体自转。滚刀组件连接主旋转轴,用于对电池壳体进行滚槽。其中由主旋转轴带动压料组件和滚刀组件绕主旋转轴公转,并且主旋转轴和压头分别由不同的动力装置驱动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滚槽机构还包括第一动力装置,第一动力装置连接主旋转轴的一端,用于驱动主旋转轴绕其中心轴自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压料组件还包括第二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压头,用于带动压头自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动力装置包括驱动件、导向旋转轴以及联动件,驱动件的输出端和导向旋转轴之间通过联动件连接,导向旋转轴的一端连接压头,驱动件的输出端通过联动件带动导向旋转轴自转,进而带动压头自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滚槽机构还包括第一导向座,主旋转轴转动支撑于第一导向座中且主旋转轴可相对第一导向座自转,第一导向座上设置有围绕主旋转轴的第一导轨;滚槽机构还包括托料组件,托料组件连接主旋转轴且用于承托电池壳体,托料组件上设置有滚轮,托料组件的滚轮抵接至第一导轨表面,主旋转轴用于带动托料组件沿第一导轨绕主旋转轴公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导轨包括第一子导轨段和第二子导轨段,第一子导轨段的轨面高度高于第二子导轨段的轨面高度;其中,托料组件与主旋转轴滑动连接且能够沿主旋转轴的轴向运动,压料组件固定于主旋转轴;当压料组件和托料组件运动至第一子导轨段时,托料组件沿主旋转轴的轴向靠近压料组件至压头抵压至电池壳体的端部并带动电池壳体自转;而当压料组件和托料组件运动至第二子导轨段时,托料组件沿主旋转轴的轴向远离压料组件至压头远离电池壳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导轨还包括第三子导轨段,第一子导轨段和第二子导轨段的首尾通过第三子导轨段衔接,第三子导轨段的轨面高度沿自第一子导轨段至第二子导轨段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托料组件包括底座和承载件,底座连接主旋转轴,承载件位于底座上且承载件与底座转动连接,承载件用于承托电池壳体,电池壳体能够带动承载件相对底座自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滚槽机构还包括第二导向座,主旋转轴转动支撑于第二导向座中且主旋转轴可相对第二导向座自转,第二导向座上设置有围绕主旋转轴的第二导轨;滚刀组件对应第二导轨设置有滚轮,滚刀组件的滚轮用于抵接第二导轨的表面,滚刀组件还包括滚刀;其中,第二导轨包括第四子导轨段,当滚刀组件的滚轮在第四子导轨段上运动时,滚刀抵接至电池壳体表面并对电池壳体进行滚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导轨还包括第五子导轨段,第五子导轨段连接于第四子导轨段的两端;其中,第五子导轨段上各处至主旋转轴中心轴的距离小于第四子导轨段上各处至主旋转轴中心轴的距离,并且第五子导轨段上各处至主旋转轴中心轴的距离沿远离第四子导轨段的方向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滚槽机构,其主旋转轴带动压料组件和滚刀组件绕主旋转轴公转,并且压料组件的压头可被驱动自转以带动其所抵压的电池壳体自转,配合滚刀组件完成滚槽。其中,主旋转轴和压头分别由不同的动力装置驱动转动。如此一来,在生产过程中主旋转轴对应的动力装置驱动主旋转轴始终处于转动状态,而允许压头对应的动力装置控制压头在电池壳体上、下料的过程中不转动,以避免转动的压头压坏或带偏电池壳体,从而降低电池壳体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滚槽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料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滚槽机构一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滚刀摆臂及其上的滚刀、滚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滚槽机构另一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滚槽机构省略部分部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导向座与滚刀组件的配合形式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解决现有的滚槽机构中电池壳体损坏的风险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滚槽机构,该滚槽机构包括主旋转轴、压料组件和滚刀组件。压料组件连接主旋转轴,压料组件包括压头,压头可被驱动自转,以在抵压电池壳体的端部后可带动电池壳体自转。滚刀组件连接主旋转轴,用于对电池壳体进行滚槽。其中由主旋转轴带动压料组件和滚刀组件绕主旋转轴公转,并且主旋转轴和压头分别由不同的动力装置驱动转动。以下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滚槽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滚槽机构包括主旋转轴11、压料组件2和滚刀组件3。压料组件2包括压头21,压头21可被驱动自转,以在抵压电池壳体4的端部后带动电池壳体4自转。电池壳体4自转,配合滚刀组件3对电池壳体4进行滚槽。
压料组件2和滚刀组件3分别连接主旋转轴11,主旋转轴11能够绕其中心轴自转并由主旋转轴11带动压料组件2和滚刀组件3绕主旋转轴11公转,从而使得送入滚槽机构的待加工电池壳体4依次完成滚槽机构的上料、滚槽以及下料等工序,循环地对传送而来的待加工电池壳体4进行滚槽。
在传统的滚槽机构中,主旋转轴和压料组件的压头由同一动力装置驱动转动,而在电池壳体的滚槽工序中动力装置通常驱动主旋转轴始终处于转动状态,以配合流水线的生产特性,不断地对传送而来的待加工电池壳体进行滚槽,提高滚槽机构的生产效率。由于动力装置始终驱动主旋转轴转动,也就意味着动力装置同样始终压头转动,但是待加工的电池壳体需要上料、完成加工的电池壳体需要下料,而传统的滚槽机构中在电池壳体上、下料的过程中压头始终处于转动状态,转动的压头在电池壳体上、下料的过程中极大概率地会压坏或者带偏电池壳体,造成大量的电池壳体损坏,影响滚槽机构的产能。
有鉴于此,本实施例中的主旋转轴11和压头21分别由不同的动力装置驱动转动。如此一来,在主旋转轴11对应的动力装置驱动主旋转轴11转动时,允许压头21对应的动力装置控制压头21不转动,从而至少在电池壳体4上、下料时可以控制压头21不转动,即在电池壳体4的上、下料期间主旋转轴11处于转动状态而压头21处于非转动状态(压头21不转动),进而避免压坏或者带偏电池壳体4,以降低滚槽机构中电池壳体4损坏的风险,提高滚槽机构的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及的自转定义为物体绕自身中心轴转动,例如主旋转轴11自转即主旋转轴11绕其中心轴转动,压头21自转即压头21绕其中心轴转动;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及的公转定义为物体绕外部的旋转轴转动,例如压料组件2和滚刀组件3绕主旋转轴11公转即压料组件2和滚刀组件3以主旋转轴11为旋转轴转动。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滚槽机构还包括第一动力装置12。第一动力装置12连接主旋转轴11的一端,用于驱动主旋转轴11绕其中心轴自转。第一动力装置12优选为电机,第一动力装置12的输出端连接主旋转轴11的端部,驱动主旋转轴11自转,以便于实现主旋转轴11的自转动作。
请参阅图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料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压料组件2还包括第二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压头21,用于带动压头21自转。
具体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驱动件22、导向旋转轴23以及联动件24,驱动件22的输出端和导向旋转轴23之间通过联动件24连接,导向旋转轴23的一端连接压头21,用于带动压头21自转。驱动件22同样优选为电机,以便于实现压头21的自转动作。驱动件22的输出端通过联动件24带动导向旋转轴23自转(即导向旋转轴23绕其中心轴转动),并通过导向旋转轴23自转进而带动位于导向旋转轴23端部的压头21自转。联动件24优选为同步带组件,包括连接驱动件22输出端的主动轮221、设于导向旋转轴23另一端的从动轮231以及连接主动轮221和从动轮231的同步带241。
在电池壳体4的滚槽工序中,电池壳体4完成上料后跟随主旋转轴11的转动运动至滚槽机构进行电池壳体4滚槽的位置,在滚槽时压料组件2的压头21抵压至电池壳体4的端部,同时第二动力装置驱动压头21自转进而带动电池壳体4自转,并配合滚刀组件3完成电池壳体4滚槽,完成滚槽后,第二动力装置停止驱动压头21自转,电池壳体4跟随主旋转轴11的转动运动至滚槽机构进行电池壳体4上、下料的位置,完成下料,以更换下一个需要滚槽的电池壳体4再重复上述滚槽工序,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地对传送而来的电池壳体4进行滚槽。
进一步地,主旋转轴11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承托电池壳体4的工位,各工位分别承放一个电池壳体4并且各工位中的电池壳体4依序沿主旋转轴11的周向运动,依序完成电池壳体4上料、滚槽和下料的工序,从而提高滚槽机构的处理效率。图1展示了滚槽机构的其中一个工位的情况,其他工位均同理设置于滚槽机构中。
具体地,主旋转轴11上设置有绕主旋转轴11周向间隔分布的若干托架13,各托架13分别对应一个承托电池壳体4的工位。并且对于上文所述的压料组件2和滚刀组件3而言,同样对应一个承托电池壳体4的工位分别设置一组压料组件2和一组滚刀组件3。通过上述方式,滚槽机构多工位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滚槽机构的滚槽效率。
压料组件2还包括轴承座25。导向旋转轴23转动支撑于轴承座25中,导向旋转轴23可相对轴承座25在轴承座25中自转。并且轴承座25固定于托架13上,使得压料组件2与托架13相对固定,而托架13与主旋转轴11固定连接,进而使得压料组件2与主旋转轴11固定连接,即各工位所对应的压料组件2与主旋转轴11固定连接。驱动件22驱动其输出端的主动轮221转动,并通过同步带241传动使得从动轮231从动跟转,从而带动导向旋转轴23自转,进而带动导向旋转轴23端部的压头21自转。其中导向旋转轴23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轴承座25中,在导向旋转轴23自转的过程中轴承座25固定不动。
可选地,导向旋转轴23优选为花键轴,利用花键轴的高精度以及良好的传动效果,准确控制压头21动作。
请参阅图1、3-4,图3是图1所示滚槽机构一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滚刀摆臂及其上的滚刀、滚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滚刀组件3包括滚刀31、滚刀安装架32和滚刀摆臂33。滚刀安装架32连接托架13,滚刀摆臂33位于滚刀安装架32的一端,而滚刀31位于滚刀摆臂33上。滚刀摆臂33与滚刀安装架32之间通过一转轴连接,使得滚刀摆臂33能够相对滚刀安装架32摆动一定角度,进而实现滚刀31的进给和脱离。其中在给电池壳体4滚槽时,滚刀31进给至抵接电池壳体4的侧面,配合电池壳体4的自转完成电池壳体4周向凹槽的滚制。
进一步地,滚刀摆臂33与其所对应的压料组件2的轴承座25之间连接有弹性件34。在滚刀31进给时,滚刀摆臂33摆动一定角度,使得滚刀摆臂33与轴承座25之间的弹性件34被拉伸而产生弹性回复力,以在需要滚刀31脱离电池壳体4时,由弹性件34受拉伸产生的弹性回复力驱使滚刀摆臂33复位,进而使得滚刀31脱离电池壳体4。以上可以看出,滚刀31通过滚刀摆臂33的摆动,以一定角度摆动进给至抵接电池壳体4的侧面。其中,弹性件34优选为拉簧。
请参阅图1、5,图5是图1所示滚槽机构另一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滚槽机构还包括托料组件5,并且对应上述的各个用于承托电池壳体4工位分别对应设置一组托料组件5,托料组件5即用于承托电池壳体4。
具体地,托料组件5包括底座51,底座51上设置有承载件52(例如托杯等)和托背53,分别用于承托电池壳体4的底部和侧面,以固定电池壳体4和压头21的相对位置,避免在滚槽过程中电池壳体4的位置发生偏移,导致滚槽失败。
压头21抵压电池壳体4的过程体现为压料组件2和托料组件5相互靠近,使得压头21和电池壳体4相互靠近,进而使得压头21抵压住电池壳体4。
鉴于托料组件5需要具备升降功能,因此托架13上对应托料组件5设置有沿主旋转轴11的轴向(优选为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向件131,导向件131优选为导轨,托料组件5的底座51与导向件131滑动连接,托料组件5的底座51能够沿导向件131运动,进而沿主旋转轴11的轴向运动,使得底座51上所承托的电池壳体4能够沿主旋转轴11的轴向升降,进而相对靠近或远离压料组件2的压头21。在滚槽时,托料组件5的底座51所承托的电池壳体4抬升至压头21抵压住电池壳体4进行滚槽,而在完成滚槽后,托料组件5的底座51所承托的电池壳体4下降脱离压头21,方便电池壳体4上、下料。
进一步地,由于在滚槽时,压头21会带动电池壳体4自转。为避免由于电池壳体4与承载件52之间的摩擦力过大导致划伤电池壳体4,承载件52与底座51转动连接,具体地承载件52的下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51中,承载件52能够相对底座51自转,以在电池壳体4自转时,承托电池壳体4的承载件52能够相对底座51从动跟转,从而减小电池壳体4与承载件52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电池壳体4划伤,而此时底座51不会从动跟转。
请参阅图1、6,图6是图1所示滚槽机构省略部分部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在图1的基础上省略了压料组件、滚刀组件、托料组件以及托架。
在一实施例中,滚槽机构还包括第一导向座6。主旋转轴11转动支撑于第一导向座6中且主旋转轴11可相对第一导向座6自转。具体地,主旋转轴11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导向座6中,并能够在第一导向座6中相对第一导向座6自转。其中第一导向座6保持固定。
第一导向座6上设置有围绕主旋转轴11的第一导轨61。托料组件5的端部设置有滚轮7。具体地,托料组件5的滚轮7设置于底座51上远离承载件52的一侧。托料组件5的滚轮7抵接至第一导轨61的表面,主旋转轴11用于带动托料组件5沿第一导轨61绕主旋转轴11公转,进而带动压料组件2和托料组件5共同绕主旋转轴11公转。其中托料组件5的滚轮7始终抵接第一导轨61的表面运动。
进一步地,第一导轨61包括第一子导轨段611和第二子导轨段612。第一子导轨段611的轨面高度高于第二子导轨段612的轨面高度。如图6所示,第一子导轨段611和第二子导轨段612二者轨面高度的差为w。
如此一来,当压料组件2和托料组件5运动至第一子导轨段611时,压料组件2和托料组件5相互靠近,可以是托料组件5沿主旋转轴11的轴向靠近压料组件2至压头21抵压至电池壳体4的端部并带动电池壳体4自转,托料组件5被抬升以进行滚槽;而当压料组件2和托料组件5运动至第二子导轨段612时,压料组件2和托料组件5相互远离,可以是托料组件5沿主旋转轴11的轴向远离压料组件2至压头21脱离电池壳体4,托料组件5下降以进行电池壳体4的上、下料工序。
进一步地,第一导轨61还包括第三子导轨段613。第一子导轨段611和第二子导轨段612的首尾通过第三子导轨段613衔接。第三子导轨段613的轨面高度沿自第一子导轨段611至第二子导轨段612的方向逐渐减小。也就是说,第三子导轨段613的轨道面过渡衔接第一子导轨段611和第二子导轨段612的轨道面,使得托料组件5的滚轮7在自第一子导轨段611运动至第二子导轨段612的过程中,或在自第二子导轨段612运动至第一子导轨段611的过程中运动更加平稳,有利于维持托料组件5及其所承托的电池壳体4的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托料组件5在第三子导轨段613运动的过程中,压料组件2和托料组件5执行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动作,使得压头21和电池壳体4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而在第一子导轨段611和第二子导轨段612上,压头21和托料组件5中所承托的电池壳体4的相对距离保持不变。
请参阅图1、6-7,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导向座与滚刀组件的配合形式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滚槽机构还包括第二导向座8。主旋转轴11转动支撑于第二导向座8中且主旋转轴11可相对第二导向座8自转。具体地,主旋转轴11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导向座8中,并能够在第二导向座8中相对第二导向座8自转。其中第二导向座8保持固定。
第二导向座8上设置有围绕主旋转轴11的第二导轨81。第二导轨81的轨道面为第二导向座8的侧面。滚刀组件3的滚刀摆臂33上设置有对应第二导轨81的滚轮7,滚刀组件3的滚轮7用于抵接第二导轨81的表面,以沿第二导轨81运动。
第二导轨81包括第四子导轨段811。当滚刀组件3的滚轮7在第四子导轨段811上运动时,滚刀组件3的滚刀摆臂33摆动了一定角度,使得滚刀31摆动进给至抵接到电池壳体4的表面并配合电池壳体4的自转进行滚槽。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导轨81的第四子导轨段811和第一导轨61的第一子导轨段611对应,均设置于滚槽机构对电池壳体4进行滚槽的位置,使得在驱动压头21抵压电池壳体4后,配合滚刀31进给,以对电池壳体4进行滚槽。
进一步地,第二导轨81还包括第五子导轨段812。第五子导轨段812连接于第四子导轨段811的两端。第五子导轨段812上各处至主旋转轴11中心轴的距离D2小于第四子导轨段811上各处至主旋转轴11中心轴的距离D1,并且第五子导轨段812上各处至主旋转轴11中心轴的距离D2沿远离第四子导轨段811的方向逐渐减小。通过上述方式,滚刀组件3的滚轮7在到达第四子导轨段811之前或离开第四子导轨段811之后,能够在第五子导轨段812上运动过渡,避免滚刀组件3的滚轮7运动状态突变,有利于保持滚刀组件3的稳定。
进一步地,第二导轨81还包括第六子导轨段813。第四子导轨段811和第六子导轨段813首尾通过第五子导轨段812衔接。第六子导轨段813上各处至主旋转轴11中心轴的距离D3小于第四子导轨段811上各处至主旋转轴11中心轴的距离D1,使得滚刀组件3的滚轮7在第六子导轨段813上运动时,滚刀31远离电池壳体4,以方便电池壳体4上、下料。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导轨81可以不包括第六子导轨段813,在此不做限定。
以下大致阐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滚槽机构的工作过程,其中以滚槽机构的一个工位为例进行阐述:
托料组件5的滚轮7运动至第二子导轨段612时,底座51及其上的承载件52、托背53、及承托的电池壳体4运动至最低位置,便于电池壳体4上、下料。该工位的电池壳体4下料后,下一个待加工的电池壳体4被置入该工位的承载件52中。第一动力装置12驱动主旋转轴11持续自转,该工位的压料组件2、滚刀组件3托料组件5运动至上升的第三子导轨段613,托料组件5的底座51的位置不断升高,带动电池壳体4不断靠近压料组件2的压头21。此时,滚刀组件3的滚轮7在第五子导轨段812或第六子导轨段813上向第四子导轨段811运动,滚刀31不接触电池;
在该工位的电池壳体4运动至第一子导轨段611时,托料组件5的底座51抬升至最大高度,电池壳体4上升至抵靠压头21,压头21压紧电池壳体4,驱动件22启动,驱动导向旋转轴23转动,进而带动压头21转动,而压头21带动其所抵压的电池壳体4及承载件52转动。此时,滚刀组件3的滚轮7在第五子导轨段812向第四子导轨段811上运动,最终进入第四子导轨段811,滚刀31逐渐靠近至抵靠电池壳体4。旋转的电池壳体4带动滚刀31转动,以在电池壳体4上实现滚槽;
在该工位的电池壳体4完成滚槽,离开第一子导轨段611时,驱动件22停止驱动导向旋转轴23自转,进而压头21不再自转;
在该工位的电池壳体4进入下降的第三子导轨段613后,托料组件5的底座51逐渐下降,带动其上的电池壳体4逐渐下降、远离压头21。此时,滚刀组件3的滚轮7离开第四子导轨段811,在弹性件34的弹性回复力驱使下滚刀31远离电池;
在该工位的电池壳体4回到第二子导轨段612后,完成滚槽的电池壳体4被下料,可以置入新的电池壳体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滚槽机构,其主旋转轴带动压料组件和滚刀组件绕主旋转轴公转,并且压料组件的压头可被驱动自转以带动其所抵压的电池壳体自转,配合滚刀组件完成滚槽。其中,主旋转轴和压头分别由不同的动力装置驱动转动。如此一来,在生产过程中主旋转轴对应的动力装置驱动主旋转轴始终处于转动状态,而允许压头对应的动力装置控制压头在电池壳体上、下料的过程中不转动,以避免转动的压头压坏或带偏电池壳体,从而降低电池壳体损坏的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滚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槽机构包括:
主旋转轴;
压料组件,所述压料组件连接所述主旋转轴,所述压料组件包括压头,所述压头可被驱动自转,以在抵压电池壳体的端部后带动电池壳体自转;
滚刀组件,所述滚刀组件连接所述主旋转轴,用于对电池壳体进行滚槽;
其中由所述主旋转轴带动所述压料组件和所述滚刀组件绕所述主旋转轴公转,并且所述主旋转轴和所述压头分别由不同的动力装置驱动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槽机构还包括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连接所述主旋转轴的一端,用于驱动所述主旋转轴绕其中心轴自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组件还包括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压头,用于带动所述压头自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驱动件、导向旋转轴以及联动件,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和所述导向旋转轴之间通过所述联动件连接,所述导向旋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压头,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联动件带动所述导向旋转轴自转,进而带动所述压头自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槽机构还包括第一导向座,所述主旋转轴转动支撑于所述第一导向座中且所述主旋转轴可相对所述第一导向座自转,所述第一导向座上设置有围绕所述主旋转轴的第一导轨;
所述滚槽机构还包括托料组件,所述托料组件连接所述主旋转轴且用于承托电池壳体,所述托料组件上设置有滚轮,所述托料组件的所述滚轮抵接至所述第一导轨表面,所述主旋转轴用于带动所述托料组件沿所述第一导轨绕所述主旋转轴公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包括第一子导轨段和第二子导轨段,所述第一子导轨段的轨面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子导轨段的轨面高度;
其中,所述托料组件与所述主旋转轴滑动连接且能够沿所述主旋转轴的轴向运动,所述压料组件固定于所述主旋转轴;
当所述压料组件和所述托料组件运动至所述第一子导轨段时,所述托料组件沿所述主旋转轴的轴向靠近所述压料组件至所述压头抵压至电池壳体的端部并带动电池壳体自转;而当所述压料组件和所述托料组件运动至所述第二子导轨段时,所述托料组件沿所述主旋转轴的轴向远离所述压料组件至所述压头远离电池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还包括第三子导轨段,所述第一子导轨段和所述第二子导轨段的首尾通过所述第三子导轨段衔接,所述第三子导轨段的轨面高度沿自所述第一子导轨段至所述第二子导轨段的方向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料组件包括底座和承载件,所述底座连接所述主旋转轴,所述承载件位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承载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承载件用于承托电池壳体,电池壳体能够带动所述承载件相对所述底座自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槽机构还包括第二导向座,所述主旋转轴转动支撑于所述第二导向座中且所述主旋转轴可相对所述第二导向座自转,所述第二导向座上设置有围绕所述主旋转轴的第二导轨;
所述滚刀组件对应所述第二导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刀组件的所述滚轮用于抵接所述第二导轨的表面,所述滚刀组件还包括滚刀;
其中,所述第二导轨包括第四子导轨段,当所述滚刀组件的所述滚轮在所述第四子导轨段上运动时,所述滚刀抵接至电池壳体表面并对电池壳体进行滚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滚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还包括第五子导轨段,所述第五子导轨段连接于所述第四子导轨段的两端;
其中,所述第五子导轨段上各处至所述主旋转轴中心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四子导轨段上各处至所述主旋转轴中心轴的距离,并且所述第五子导轨段上各处至所述主旋转轴中心轴的距离沿远离所述第四子导轨段的方向逐渐减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13833.3U CN209953574U (zh) | 2019-04-29 | 2019-04-29 | 一种滚槽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13833.3U CN209953574U (zh) | 2019-04-29 | 2019-04-29 | 一种滚槽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953574U true CN209953574U (zh) | 2020-01-17 |
Family
ID=69244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613833.3U Active CN209953574U (zh) | 2019-04-29 | 2019-04-29 | 一种滚槽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953574U (zh) |
-
2019
- 2019-04-29 CN CN201920613833.3U patent/CN20995357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498603U (zh) | 一种等离子切割机用输送装置 | |
CN110356623B (zh) | 面饼覆膜连续分切机 | |
CN202079637U (zh) | 棒料切割卸料装置中的辅助送料机构 | |
CN209953574U (zh) | 一种滚槽机构 | |
CN113381265A (zh) | 一种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端子插针整形设备 | |
CN211109823U (zh) | 搬运装置 | |
CN106903198B (zh) | 轧线装置 | |
CN112224854A (zh) | 铝基轴瓦展成上料处理工艺 | |
CN108328257B (zh) | 一种弹簧转向供给装置 | |
CN209021874U (zh) | 一种轴承内圈滚道磨床上下料机构 | |
CN211029328U (zh) | 一种电机定子冲片去毛刺装置 | |
CN212834467U (zh) | 一种绣花机用落珠组件 | |
CN104175195A (zh) | 一种带式抛光机 | |
CN213731036U (zh) | 一种用于石英石板材的抛光装置 | |
WO2021132156A1 (ja) | 板材切断装置 | |
CN211112535U (zh) | 圆筒形服装送料机构及圆筒形服装加工装置 | |
CN216759102U (zh) | 一种自动化铣床的多工位下料工具 | |
CN207827368U (zh) | 自动化上料整形机 | |
CN221164469U (zh) | 一种用于轴承挡圈工装的自动上料装置 | |
CN211732093U (zh) | 自动调节上压输送装置 | |
CN211413531U (zh) | 一种锻造机上料装置 | |
CN218753831U (zh) | 一种用于电池连接片的连续上料装置 | |
CN218134548U (zh) | 一种压力机送料装置 | |
CN110193550A (zh) | 一种旋转移动式型钢冲孔装置 | |
CN117719266B (zh) | 一种铅笔组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