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42128U - 一种新型扣合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扣合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42128U
CN209942128U CN201822127750.1U CN201822127750U CN209942128U CN 209942128 U CN209942128 U CN 209942128U CN 201822127750 U CN201822127750 U CN 201822127750U CN 209942128 U CN209942128 U CN 209942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er
arm
buckle
clamp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277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engwei Yazh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engwei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engwei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engwei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277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42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42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4212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扣合组件,涉及扣件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扣件、第二扣件和补强件。第一扣件具有卡合槽。第二扣件包括基板、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均设于基板同一侧且间隔设置。补强件包括支座、横梁和两个延伸臂,横梁架设于支座,两个延伸臂分设于横梁的两端。延伸臂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两个延伸臂的第一臂体均朝横梁的远离支座的一侧延伸设置,两个延伸臂的第二臂体均连接于第一臂体的靠近支座的一端,且第二臂体均朝远离横梁的一侧弯折。其安装组合非常方便,卡扣效果好,配合强度高,可重复利用且卡扣性能稳定。墙板组合件利用新型扣合组件完成墙板安装,安装方便,稳定性高,便于拆装,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洁净度。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扣合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扣件技术领域,特别是墙板安装扣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扣合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扣合件和卡合件中,经常出现扣合或卡合不稳的情况,且在反复使用一定次数之后,扣合和卡合效果会急剧下降。
另外,在目前的装修工作中,墙板的安装方式还非常传统,安装过程复杂,且会大量使用装修胶水,不仅工作量大,且还会导致室内的甲醛含量大大增加。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扣合组件,其安装组合非常方便,卡扣效果好,配合强度高,可重复利用且卡扣性能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板组合件,其安装方便,安装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便于拆卸和重装,适用于室内个性化装修;且其安装简单高效,无需使用装修胶水,还大大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洁净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扣合组件,其包括:第一扣件、第二扣件和补强件。第一扣件具有卡合槽。第二扣件包括基板、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均设于基板同一侧且二者间隔设置,以使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能够分别同卡合槽的两侧槽壁卡合。
补强件包括支座、横梁和两个延伸臂,横梁架设于支座,两个延伸臂分设于横梁的两端。延伸臂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两个延伸臂的第一臂体均朝横梁的远离支座的一侧延伸设置,两个延伸臂的第二臂体均连接于第一臂体的靠近支座的一端,且第二臂体均朝远离横梁的一侧弯折。补强件用于填充于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之间,以利用延伸臂将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抵接于卡合槽的槽壁。
进一步地,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的内侧均设置有卡合齿,延伸臂的外侧设有用于同卡合齿卡合的卡合部。
进一步地,卡合齿沿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的板面连续设置。卡合部包括第一卡合筋条和第二卡合筋条,第一卡合筋条设于第一臂体的远离第二臂体的一端,第二卡合筋条设于第二臂体。第一卡合筋条的横截面呈半圆形。第二卡合筋条的横截面呈楔形,第二卡合筋条的外壁包括用于引导卡合齿卡入的导向壁和用于同卡合齿抵接并卡合的抵接壁,抵接壁位于第二卡合筋条的远离第一臂体的一侧。
进一步地,导向壁由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二者的连接部位向第二臂体延伸。
进一步地,支座的远离横梁的一端端面设有凹槽。
进一步地,支座的远离横梁的一端端面作磨砂处理。
进一步地,两个延伸臂的第一臂体之间平行且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横梁垂直于支座设置。
一种墙板组合件,其包括:墙板和上述的新型扣合组件。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中任一者用于同墙体连接,另一者用于同墙板连接,以将墙板安装于墙体表面。
进一步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中任一者同墙体连接,另一者同墙板连接,补强件填充于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之间,延伸臂将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抵接于卡合槽的槽壁。相邻两个墙板之间预留用于埋设灯管、流光带或彩灯的缝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扣合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分别同需要连接的两个物件进行连接,再利用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之间的装配作用实现两个物件之间的装配连接。
在上述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将补强件的延伸臂的第一臂体伸入到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之间,使补强件利用两个延伸臂初步贴合到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之间,此时再将整个第二扣件卡入第一扣件的配合槽中。在卡入时,随着第二扣件逐渐进入卡合槽,补强件的支座会先于第二扣件同卡合槽的槽底接触,随着第二扣件继续卡入卡合槽,且补强件已经无法进一步随第二扣件运动,此时,随着第二扣件继续卡入第一扣件,补强件也会相对第二扣件运动并继续卡入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之间。
当第二扣件完全卡入第一扣件之后,补强件也充分地卡入到了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之间。此时,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也完全进入到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之间。其中,由于第二臂体原本由第一臂体朝远离横梁的一侧弯折,因此第二臂体在卡入到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之间时会受到挤压力,并将第二臂体朝靠近横梁的一侧挤压。当第二臂体受到挤压后,整个延伸臂会受到一个拨动力使延伸臂发生偏转弹性形变,相应的第一臂体在以上拨动力的作用下会具有朝远离横梁一侧运动的趋势。
当第二臂体和第一臂体都卡入到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之间后,整个延伸臂会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即第一臂体会朝远离横梁的一侧发生偏转变形,而第二臂体会朝靠近横梁的一侧发生偏转变形,通过上述变化,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二者同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之间的压力急剧增大,使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都能被延伸臂抵压到卡合槽的槽壁上,以稳固和加强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之间的卡合效果。
通过以上设计,利用延伸臂的弹性变形作用大大提升了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之间的配合强度,同时,当第二臂体还未进入到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之间时,延伸臂不会发生偏转变形,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二者同第一臂体之间的挤压力都较小,补强件的前期安装也非常方便。其中,为了便于拆卸,卡合槽的至少一端贯穿第一扣件,从而使卡合槽的槽腔暴露出来,当需要拆卸时,利用顶杆将补强件沿着卡合槽的长度方向从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之间顶出,即可解除锁定效果,第二扣件的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的弹性被释放,能够更容易地从卡合槽中取出。
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扣合组件安装组合非常方便,卡扣效果好,配合强度高,可重复利用且卡扣性能稳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板组合件利用上述的新型扣合组件作为依托来完成墙板的安装,安装方便,安装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便于拆卸和重装,适用于室内个性化装修;且其安装简单高效,无需使用装修胶水,还大大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洁净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扣合组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新型扣合组件的第一配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新型扣合组件的第二配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新型扣合组件的第三配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5图1中新型扣合组件设置了第一卡合筋条和第二卡合筋条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新型扣合组件的第一配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新型扣合组件的第二配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板组合件的示意图。
图标:1000-新型扣合组件;100-第一扣件;110-卡合槽;200-第二扣件;210-基板;220-第一扣板;230-第二扣板;300-补强件;310-支座;311-凹槽;320-横梁;330-第一臂体;340-第二臂体;350-第一卡合筋条;360-第二卡合筋条;361-导向壁;362-抵接壁;400-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扣合组件1000。新型扣合组件1000包括:第一扣件100、第二扣件200和补强件300。
第一扣件100具有卡合槽110。
第二扣件200包括基板210、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均设于基板210同一侧且二者间隔设置,以使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能够分别同卡合槽110的两侧槽壁卡合。
补强件300包括支座310、横梁320和两个延伸臂,横梁320架设于支座310,两个延伸臂分设于横梁320的两端。延伸臂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臂体330和第二臂体340,两个延伸臂的第一臂体330均朝横梁320的远离支座310的一侧延伸设置,两个延伸臂的第二臂体340均连接于第一臂体330的靠近支座310的一端,且第二臂体340均朝远离横梁320的一侧弯折。
其中,补强件300用于填充于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以利用延伸臂将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抵接于卡合槽110的槽壁。
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第一扣件100和第二扣件200分别同需要连接的两个物件进行连接,再利用第一扣件100和第二扣件200之间的装配作用实现两个物件之间的装配连接。
在上述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将补强件300的延伸臂的第一臂体330伸入到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使补强件300利用两个延伸臂初步贴合到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如图2所示。此时再将整个第二扣件200卡入第一扣件100的配合槽中。在卡入时,随着第二扣件200逐渐进入卡合槽110,补强件300的支座310会先于第二扣件200同卡合槽110的槽底接触,如图3所示,随着第二扣件200继续卡入卡合槽110,且补强件300已经无法进一步随第二扣件200运动,此时,随着第二扣件200继续卡入第一扣件100,补强件300也会相对第二扣件200运动并继续卡入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
当第二扣件200完全卡入第一扣件100之后,补强件300也充分地卡入到了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如图4所示。此时,第一臂体330和第二臂体340也完全进入到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其中,由于第二臂体340原本由第一臂体330朝远离横梁320的一侧弯折,因此第二臂体340在卡入到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时会受到挤压力,并将第二臂体340朝靠近横梁320的一侧挤压。当第二臂体340受到挤压后,整个延伸臂会受到一个拨动力使延伸臂发生偏转弹性形变,相应的第一臂体330在以上拨动力的作用下会具有朝远离横梁320一侧运动的趋势。
当第二臂体340和第一臂体330都卡入到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后,整个延伸臂会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即第一臂体330会朝远离横梁320的一侧发生偏转变形,而第二臂体340会朝靠近横梁320的一侧发生偏转变形,如图4所示。通过上述变化,第一臂体330和第二臂体340二者同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的压力急剧增大,使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都能被延伸臂抵压到卡合槽110的槽壁上,以稳固和加强第一扣件100和第二扣件200之间的卡合效果。
通过以上设计,利用延伸臂的弹性变形作用大大提升了第一扣件100和第二扣件200之间的配合强度,同时,当第二臂体340还未进入到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时,延伸臂不会发生偏转变形,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二者同第一臂体330之间的挤压力都较小,补强件300的前期安装也非常方便。其中,为了便于拆卸,卡合槽110的至少一端贯穿第一扣件100,从而使卡合槽110的槽腔暴露出来,当需要拆卸时,利用顶杆将补强件300沿着卡合槽110的长度方向从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顶出,即可解除锁定效果,第二扣件200的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的弹性被释放,能够更容易地从卡合槽110中取出。
总体而言,新型扣合组件1000利用补强件300实现了安装强度的加强,且安装操作十分方便,卡扣效果好,配合强度高,可重复利用且卡扣性能稳定。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卡合槽110的两侧槽壁都设有卡合齿,第一扣板220的远离第二扣板230的一侧(第一扣板220的外侧)和第二扣板230的远离第一扣板220的一侧(第二扣板230的外侧)也设置有卡合齿,第二扣件200和第一扣件100之间通过卡合齿实现卡合。当补强件300被从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顶出后,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的弹性被完全释放,采用通过拨动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的方式,或者采用将第二扣件200沿着卡合槽110的长度方向滑动并从其端部滑出的方式均可以很容易地将第二扣件200从第一扣件100中取出,实现拆卸。
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二者的内侧也可以设置有卡合齿,二延伸臂的外侧相应地也可以设置用于同卡合齿卡合的卡合部。卡合齿沿着卡合槽110的槽壁、第一扣板220的板面和第二扣板230的板面均为连续设置,
其中,卡合部包括第一卡合筋条350和第二卡合筋条360,第一卡合筋条350设于第一臂体330的远离第二臂体340的一端,第二卡合筋条360设于第二臂体340,如图5所示。第一卡合筋条350的横截面呈半圆形。第二卡合筋条360的横截面呈楔形,第二卡合筋条360的外壁包括用于引导卡合齿卡入的导向壁361和用于同卡合齿抵接并卡合的抵接壁362,抵接壁362位于第二卡合筋条360的远离第一臂体330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导向壁361由第一臂体330和第二臂体340二者的连接部位向第二臂体340延伸。
通过以上设计,可以先将第一卡合筋条350同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内侧的卡合齿相卡合,如图6所示,这样就能够很方便地完成补强件300的预装,还能避免在将第二扣件200朝第一扣件100中扣合时补强件300从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脱出。而当第二臂体340即将卡入到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时,导向壁361能够有效地对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的远离基板210的一端进行引导,一方面便于第二臂体340顺利卡入到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另一方便能够避免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卡死在第一臂体330和第二臂体340的连接处。此外,设置导向壁361还能够减小卡合齿的磨损量,并且利用导向壁361引导卡合齿顺利通抵接壁362卡合,从而进一步提升补强件300在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的配合强度,如图7所示。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支座310的远离横梁320的一端端面设有凹槽311,通过设置凹槽311可以提升支座310端面与卡合槽110的槽底之间的摩擦力,使槽底上的凸点或毛刺能沟通凹槽311配合。在加强支座310与槽底之间的配合稳定性、减少打滑的前提下,降低了对配合槽槽底的光滑度要求,降低了加工成本。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实施例中,支座310的远离横梁320的一端端面也可以作磨砂处理。
回到本实施例中,两个延伸臂的第一臂体330之间平行且间隔设置,而横梁320垂直于支座310设置。通过该设计,进一步提升了补强件30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一方面在补强件300的装配过程中不容易发生非正常形变,另一方面第一臂体330配合到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的难度也不高,同时还可以兼具足够的贴合力,便于对补强件300进行预装。
除此之外,请参阅图8,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墙板组合件。墙板组合件包括:墙板和新型扣合组件1000。第一扣件100和第二扣件200中任一者用于同墙体连接,另一者用于同墙板连接,以将墙板安装于墙体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扣件100同墙体连接,第二扣件200同强墙板连接。
墙板组合件利用新型扣合组件1000作为基本依托,实现墙板的快速安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扣件100的远离卡合槽110的一侧用于同墙体贴合并同墙体连接,第二扣件200的基板210的远离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的一侧用于同墙板贴合并同墙板连接。
总体而言,墙板组合件安装方便,安装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便于拆卸和重装,适用于室内个性化装修;且其安装简单高效,无需使用装修胶水,还大大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洁净度。需要拆卸时,将顶杆伸入到墙板和墙体之间的间隙中,将补强件300从第一扣板220和第二扣板230之间顶出即可。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墙板之间预留用于埋设灯管、流光带或彩灯的缝隙400。根据墙板的大小调节第一扣件100的在墙体上的安装位置,使相邻两个墙板之间留出一定的缝隙400,将缝隙400作为安装灯管、流光带或彩灯等装饰品的埋设部位,可以大大节约装修空间,并足够美观。缝隙400的宽度、数量以及分布方式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节,适合个性化装修设计,且墙板的拆装都非常方便,安装强度高,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新型扣合组件1000安装组合非常方便,卡扣效果好,配合强度高,可重复利用且卡扣性能稳定。墙板组合件安装方便,安装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便于拆卸和重装,适用于室内个性化装修;且其安装简单高效,无需使用装修胶水,还大大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洁净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扣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扣件、第二扣件和补强件;所述第一扣件具有卡合槽;所述第二扣件包括基板、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所述第一扣板和所述第二扣板均设于所述基板同一侧且二者间隔设置,以使所述第一扣板和所述第二扣板能够分别同所述卡合槽的两侧槽壁卡合;
所述补强件包括支座、横梁和两个延伸臂,所述横梁架设于所述支座,两个所述延伸臂分设于所述横梁的两端;所述延伸臂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两个所述延伸臂的所述第一臂体均朝所述横梁的远离所述支座的一侧延伸设置,两个所述延伸臂的所述第二臂体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臂体的靠近所述支座的一端,且所述第二臂体均朝远离所述横梁的一侧弯折;所述补强件用于填充于所述第一扣板和所述第二扣板之间,以利用所述延伸臂将所述第一扣板和所述第二扣板抵接于所述卡合槽的槽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扣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板和所述第二扣板的内侧均设置有卡合齿,所述延伸臂的外侧设有用于同所述卡合齿卡合的卡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扣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齿沿所述第一扣板和所述第二扣板的板面连续设置;所述卡合部包括第一卡合筋条和第二卡合筋条,所述第一卡合筋条设于所述第一臂体的远离所述第二臂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卡合筋条设于所述第二臂体;所述第一卡合筋条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第二卡合筋条的横截面呈楔形,所述第二卡合筋条的外壁包括用于引导所述卡合齿卡入的导向壁和用于同所述卡合齿抵接并卡合的抵接壁,所述抵接壁位于所述第二卡合筋条的远离所述第一臂体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扣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壁由所述第一臂体和所述第二臂体二者的连接部位向所述第二臂体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扣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的远离所述横梁的一端端面设有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扣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的远离所述横梁的一端端面作磨砂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扣合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延伸臂的所述第一臂体之间平行且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扣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垂直于所述支座设置。
9.一种墙板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扣合组件;所述第一扣件和所述第二扣件中任一者用于同墙体连接,另一者用于同所述墙板连接,以将所述墙板安装于墙体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墙板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件和所述第二扣件中任一者同墙体连接,另一者同所述墙板连接,所述补强件填充于所述第一扣板和所述第二扣板之间,所述延伸臂将所述第一扣板和所述第二扣板抵接于所述卡合槽的槽壁;相邻两个所述墙板之间预留用于埋设灯管、流光带或彩灯的缝隙。
CN201822127750.1U 2018-12-18 2018-12-18 一种新型扣合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942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27750.1U CN209942128U (zh) 2018-12-18 2018-12-18 一种新型扣合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27750.1U CN209942128U (zh) 2018-12-18 2018-12-18 一种新型扣合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42128U true CN209942128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19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27750.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942128U (zh) 2018-12-18 2018-12-18 一种新型扣合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421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0770A (zh) * 2018-12-18 2019-04-12 四川衡为营造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扣合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0770A (zh) * 2018-12-18 2019-04-12 四川衡为营造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扣合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CN109610770B (zh) * 2018-12-18 2024-02-20 四川衡为雅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扣合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85095B (zh) 物品支架
CN209942128U (zh) 一种新型扣合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CN204361963U (zh) 太阳能模块的组装架
CN210737985U (zh) 一种卡扣式墙板安装结构
CN109610770B (zh) 一种扣合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CN217840344U (zh) 一种卡吸组件
CN210482848U (zh) 一种新型连接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CN209942130U (zh) 一种新型连接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CN210395924U (zh) 卡条结构件
CN113445662A (zh) 一体挤出式跌级连接件
CN209943260U (zh) 一种高拔出力弹性紧固件
CN2162847Y (zh) 抽屉
CN210599719U (zh) 一种锁扣装置
CN209942119U (zh) 一种新型连接组件及墙板组合件
CN111446915B (zh) 太阳能电池板的边框组件
CN219204913U (zh) Led显示模组以及具有其的led显示装置
CN218714509U (zh) 一种拼接结构及带有拼接功能的新型铝复合板
CN218843353U (zh) 岩棉板快装连接机构
CN212478171U (zh) 一种组合结构
CN217535104U (zh) 一种轿壁及其电梯
CN218597598U (zh) 一种便于拼装的铝蜂窝装饰复合一体板
CN218479452U (zh) 墙面组装板
CN218118220U (zh) 一种用于与铝合金装配的塑料结构
CN217241161U (zh) 调平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09972805B (zh) 一种装配式内墙面转角板的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 12th Floor, Unit 1, Building A, Huirong Plaza (Jinhua), No. 88, Section 3, Jinhua Road, Jinjiang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00

Patentee after: Sichuan HENGWEI Yazh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3, floor 3, No.3, Chenhui North Road, Jinji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HENGWEI YINGZAO INDUSTR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2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2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