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40627U - 一种水质保障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质保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40627U
CN209940627U CN201920203998.3U CN201920203998U CN209940627U CN 209940627 U CN209940627 U CN 209940627U CN 201920203998 U CN201920203998 U CN 201920203998U CN 209940627 U CN209940627 U CN 209940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gate valve
pipe
water quality
booster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039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学伟
王建平
刘晓飞
陈凌洁
张国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at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RUNNING WAT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RUNNING WATER CORP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RUNNING WAT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02039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40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40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406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质保障系统,包括用水管、进水管、出水管、加压泵组、供水闸阀和若干个出水闸阀,所述用水管的一端连接进水管的一端,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加压泵组的一端相连,所述加压泵组的另一端分别与出水管的一端和供水闸阀的一端相连,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闸阀的一端相连,所述供水闸阀的另一端连接有供水管,所述出水闸阀的另一端与用水管的另一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保证了用户用水的新鲜度,提高了水的质量和安全。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水质保障系统可广泛应用于供水领域中。

Description

一种水质保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质保障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自来水是普遍使用的一种生活用水,自来水管可以轻松将水从河流、湖泊和江海里运到家家户户,非常方便人们的使用,但是自来水在提供方便的同时,仍然具有其不足之处,自来水在管网运输过程中,由于管网的老化、跑冒滴漏的污染,以及城市建筑多以二次供水的方式进行供水到用户侧用水管,二次供水水箱污染会造成自来水二次污染、浊度偏高等问题,而当用户较少用水时,用户侧用水管中的水很难进行流动更换,因此水管中的自来水几乎是静止不动的,于是自来水在用户侧用水管中产生“死水区”,而自来水长时间没有流动更换,会容易变质和滋生细菌,从而造成水污染,影响居民的生活。因此现有技术具有水质较差、易被污染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质保障系统。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水质保障系统,包括用水管、进水管、出水管、加压泵组、供水闸阀和若干个出水闸阀,所述用水管的一端连接进水管的一端,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加压泵组的一端相连,所述加压泵组的另一端分别与出水管的一端和供水闸阀的一端相连,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闸阀的一端相连,所述供水闸阀的另一端连接有供水管,所述出水闸阀的另一端与用水管的另一端相连。
进一步,所述供水闸阀和若干个出水闸阀均采用电子闸阀。
进一步,还包括若干个闸阀控制器,各所述闸阀控制器与各所述出水闸阀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若干个闸阀控制器均与供水闸阀相连。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处理系统,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的一端与加压泵组相连,所述第一处理系统的另一端分别与出水管的一端和供水闸阀的一端相连。
进一步,所述第一处理系统包括超滤系统、药洗系统和反冲洗系统,所述超滤系统的一端与加压泵组相连,所述超滤系统的另一端分别与出水管的一端和供水闸阀的一端相连,所述超滤系统还分别与药洗系统和反冲洗系统相连。
进一步,还包括粗过滤系统,所述粗过滤系统的一端与第一处理系统的一端相连,所述粗过滤系统的另一端分别与出水管的一端和供水闸阀的一端相连。
进一步,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一端连接加压泵组,所述水箱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处理系统。
进一步,所述进水管包括中区进水管和高区进水管,所述加压泵组包括中区加压泵组和高区加压泵组,所述水箱包括中区水箱和高区水箱,所述中区进水管的一端与用水管相连,所述中区进水管的另一端与中区加压泵组的一端相连,所述中区加压泵组的另一端与中区水箱的一端相连,所述中区水箱的另一端与第一处理系统相连,所述高区进水管的一端与用水管相连,所述高区进水管的另一端与高区加压泵组的一端相连,所述高区加压泵组的另一端与高区水箱的一端相连,所述高区水箱的另一端与第一处理系统相连。
进一步,还包括水质监测系统,所述水质监测系统包括余氯仪和浊度仪,所述水质监测系统的一端连接加压泵组,所述水质监测系统的另一端连接水箱。
进一步,所述加压泵组的加压泵均采用变频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水质保障系统通过用水管、进水管、出水管、加压泵组、供水闸阀和若干个出水闸阀形成循环结构,使得用户侧用水管的水能循环流动,而且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供水闸阀和若干个出水闸阀可以使得用户侧用水管的水回流,从而重新进入用户侧用水管,使得用户侧用水管的水处于流动状态,杜绝了“死水区”,保证了用户用水的新鲜度,提高了水的质量,避免了因细菌滋生而导致的水污染,提高了用户用水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质保障系统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质保障系统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质保障系统最优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质保障系统,包括用水管1、进水管2、出水管3、加压泵组4、供水闸阀5和若干个出水闸阀6,所述用水管1的一端连接进水管2的一端,所述进水管2的另一端与加压泵组4的一端相连,所述加压泵组4的另一端分别与出水管3的一端和供水闸阀5的一端相连,所述出水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闸阀6的一端相连,所述供水闸阀5的另一端连接有供水管7,所述出水闸阀6的另一端与用水管1的另一端相连。
其中,用水管1可位于用户侧,供用户用水;供水管7可为常见的市政来水管。所述供水闸阀5关闭的同时打开出水闸阀6,即可将用水管1的水回流进入进水管2,再次将供水闸阀5打开,同时关闭出水闸阀6,恢复成正常状态,当用户侧使用水时,加压泵组4对水加压可使得水再次流入用水管1,从而达到水循环的效果,并且使得用户侧用水管的水处于流动状态,不易变质,也不易因滋生细菌而造成水污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供水闸阀5和若干个出水闸阀6均采用电子闸阀。电子闸阀的作用是为了更加便利和稳定地控制闸阀的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还包括若干个闸阀控制器,各所述闸阀控制器与各所述出水闸阀6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若干个闸阀控制器均与供水闸阀5相连。例如:第一层楼的出水闸阀可对应连接第一闸阀控制器,第二层楼的出水闸阀可对应连接第二闸阀控制器,以此类推,每一层楼均可对应连接一个闸阀控制器,而且所有的闸阀控制器均与供水闸阀相连接;
所述闸阀控制器可采用现有的PLC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单片机等等,其控制过程不涉及任何软件方法上的改进。当本系统正常工作时,闸阀控制器控制供水闸阀5打开的同时关闭出水闸阀6,用户正常用水,当本系统进行回流工作时(工作时间可为夜间凌晨,大部分用户的休息时间),闸阀控制器控制供水闸阀5关闭的同时打开出水闸阀6,使得用水管1的水回流,可见,使用闸阀控制器可以更加方便且智能地控制电子闸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还包括第一处理系统8,所述第一处理系统8的一端与加压泵组4相连,所述第一处理系统8的另一端分别与出水管3的一端和供水闸阀5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处理系统8设置在加压泵组4和出水管3之间,用于对用水管1回流的水进行净化过滤处理,第一处理系统8同时还设置在加压泵组4和供水闸阀5之间,用于对供水管来水进行净化过滤,使得最终流入用户侧的自来水的质量更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处理系统8包括超滤系统、药洗系统和反冲洗系统,所述超滤系统的一端与加压泵组4相连,所述超滤系统的另一端分别与出水管3的一端和供水闸阀5的一端相连,所述药洗系统与超滤系统相连,所述反冲洗系统与超滤系统相连。使用超滤系统对自来水进行深度处理,可去除水中的藻类、胶体物质和微小的颗粒物质及大部分的细菌,降低浑浊度;反冲洗系统可去除超滤系统的超滤膜表面存留的污染物,再通过正洗的方式排除污染液以节约用水,有效延长膜组件的使用寿命,提高深度处理的效果;当超滤系统的跨膜压差(即超滤膜的前后水压差)达到0.1Mpa时,对超滤膜进行高浓度化学药物清洗,消除膜表面由于长期运行累积的污染物(无论是反冲洗系统还是药洗系统,在对超滤膜进行冲洗之后的水是会从专门的水通道排出的,不会进入用户使用的水循环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还包括粗过滤系统9,所述粗过滤系统9的一端与第一处理系统8的一端相连,所述粗过滤系统9的另一端分别与出水管3的一端和供水闸阀5的一端相连。所述粗过滤系统9可采用PAPE微孔精密过滤器、钛棒过滤器、聚醚砜滤芯、聚四氟乙烯滤芯、微孔膜筒式过滤器、活性炭和纱网等结构,所述粗过滤系统9设置在第一处理系统8之前,可过滤掉自来水中的细小悬浮物,有效延长第一处理系统8的超滤膜组件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还包括水箱10,所述水箱10的一端连接加压泵组4,所述水箱10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处理系统8。水箱10主要用于存储用水,可为用户大量用水提供稳定的供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进水管2包括中区进水管11和高区进水管12,所述加压泵组4包括中区加压泵组13和高区加压泵组14,所述水箱10包括中区水箱15和高区水箱16,所述中区进水管11的一端与用水管1相连,所述中区进水管11的另一端与中区加压泵组13的一端相连,所述中区加压泵组13的另一端与中区水箱15的一端相连,所述中区水箱15的另一端与第一处理系统8相连,所述高区进水管12的一端与用水管1相连,所述高区进水管12的另一端与高区加压泵组14的一端相连,所述高区加压泵组14的另一端与高区水箱16的一端相连,所述高区水箱16的另一端与第一处理系统8相连。所述高区加压泵组14用于对高层用户20的用水进行二次加压供水,所述中区加压泵组13用于对中层用户19的用水进行二次加压供水,低层用户18的用水不需要加压,直接由供水管7进行供水输送,对不同楼层用户采用不一样的加压泵组来对其供水加压,有利于提供稳定的用水;不同的加压泵组4对应不同的水箱10主要为了降低管网压力,调节峰值用水;中区进水管11和高区进水管12为了适应不同高度楼层的用户而设置,可有效降低管网压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还包括水质监测系统17,所述水质监测系统17包括余氯仪和浊度仪,所述水质监测系统17的一端连接加压泵组4,所述水质监测系统17的另一端连接水箱10。所述水质监测系统17主要用于对水箱4中流出的水质量的监控,可以更加直观地获知流入用水管1的水的质量,以便于对净水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当发现水质较差时,就需要对第一处理系统8和粗过滤系统9进行维护和修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加压泵组4的加压泵均采用变频泵。变频泵的使用是为了降低管网压力,可根据某一时刻不同的用水来提供相应的供水压力,维持稳定的供水。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水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水管(1)、进水管(2)、出水管(3)、加压泵组(4)、供水闸阀(5)和若干个出水闸阀(6),所述用水管(1)的一端连接进水管(2)的一端,所述进水管(2)的另一端与加压泵组(4)的一端相连,所述加压泵组(4)的另一端分别与出水管(3)的一端和供水闸阀(5)的一端相连,所述出水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闸阀(6)的一端相连,所述供水闸阀(5)的另一端连接有供水管(7),所述出水闸阀(6)的另一端与用水管(1)的另一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闸阀(5)和若干个出水闸阀(6)均采用电子闸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水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闸阀控制器,各所述闸阀控制器与各所述出水闸阀(6)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若干个闸阀控制器均与供水闸阀(5)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一种水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处理系统(8),所述第一处理系统(8)的一端与加压泵组(4)相连,所述第一处理系统(8)的另一端分别与出水管(3)的一端和供水闸阀(5)的一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水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系统(8)包括超滤系统、药洗系统和反冲洗系统,所述超滤系统的一端与加压泵组(4)相连,所述超滤系统的另一端分别与出水管(3)的一端和供水闸阀(5)的一端相连,所述超滤系统还分别与药洗系统和反冲洗系统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水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粗过滤系统(9),所述粗过滤系统(9)的一端与第一处理系统(8)的一端相连,所述粗过滤系统(9)的另一端分别与出水管(3)的一端和供水闸阀(5)的一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一种水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箱(10),所述水箱(10)的一端连接加压泵组(4),所述水箱(10)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处理系统(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水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包括中区进水管(11)和高区进水管(12),所述加压泵组(4)包括中区加压泵组(13)和高区加压泵组(14),所述水箱(10)包括中区水箱(15)和高区水箱(16),所述中区进水管(11)的一端与用水管(1)相连,所述中区进水管(11)的另一端与中区加压泵组(13)的一端相连,所述中区加压泵组(13)的另一端与中区水箱(15)的一端相连,所述中区水箱(15)的另一端与第一处理系统(8)相连,所述高区进水管(12)的一端与用水管(1)相连,所述高区进水管(12)的另一端与高区加压泵组(14)的一端相连,所述高区加压泵组(14)的另一端与高区水箱(16)的一端相连,所述高区水箱(16)的另一端与第一处理系统(8)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水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质监测系统(17),所述水质监测系统(17)包括余氯仪和浊度仪,所述水质监测系统(17)的一端连接加压泵组(4),所述水质监测系统(17)的另一端连接水箱(10)。
10.根据权利要求1、2、3、5、6、8或9所述一种水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泵组(4)的加压泵均采用变频泵。
CN201920203998.3U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水质保障系统 Active CN209940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03998.3U CN209940627U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水质保障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03998.3U CN209940627U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水质保障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40627U true CN209940627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22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03998.3U Active CN209940627U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水质保障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406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46656B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水源水的公共建筑雨水净化与回用的精细化调控系统
CN101890300B (zh) 一种集成膜丝检测的一体化超滤膜水处理装置
CN205965523U (zh) 具有降低纯水tds值功能的净水器
CN106039822A (zh) 节水净水器及其后置复合滤芯
CN109336222A (zh) 浸没式重力流陶瓷膜微动力超滤系统污水处理设备及方法
CN209940627U (zh) 一种水质保障系统
CN201055753Y (zh) 一种家用全自动双膜自冲洗净水装置
CN210438529U (zh) 一种可再生的双膜过滤净水装置
WO2004094046A1 (fr) Systeme de separation par membrane a fibres creuses a pression externe
CN208684649U (zh) 一种带有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中央净水设备
CN206940615U (zh) 一种智能型中空纤维纳滤膜净水器
CN201791480U (zh) 集成膜丝检测的一体化超滤膜水处理装置
CN205838718U (zh) 节水净水器及其后置复合滤芯
CN109019912A (zh) 水处理系统、净水机及水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12712961U (zh) 一种全自动净水设备
CN109607683B (zh) 一种互相反洗超滤装置
CN114031229A (zh) 一种用于二次供水设备的净水装置
CN208747784U (zh) 水处理系统及净水机
CN209210442U (zh) 一种浸没式重力流陶瓷膜微动力超滤系统污水处理设备
CN207499062U (zh) 供水装置
CN208618494U (zh) 一种具备管网循环清洁功能的供水系统
CN105561792A (zh) 一种自来水水厂工艺排水回收的设备
CN220449955U (zh) 一种适用于乡村饮用水的智能节能供水装置
CN210457736U (zh) 一种可再生的净水后置过滤装置
CN215963005U (zh) 一种具有反洗清洗功能的滤水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0660 No.12 Zhongshan 1st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Water Suppl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00, No. 12, Zhongshan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dong, Guangzhou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Running Water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