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38267U - 风道出风口结构 - Google Patents

风道出风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38267U
CN209938267U CN201920252503.6U CN201920252503U CN209938267U CN 209938267 U CN209938267 U CN 209938267U CN 201920252503 U CN201920252503 U CN 201920252503U CN 209938267 U CN209938267 U CN 209938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air
panel
air duct
damping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5250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安二
张
吴文山
张彪
李红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aiyu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edko (beiji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edko (beiji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edko (beiji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5250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38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38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38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道出风口结构,风道出风口结构包括:风道出风座体以及可转动安装于风道出风座体的出风口格栅组件;出风口格栅组件的左转动中心轴嵌入左装配面板的左转动中心轴轴孔,出风口格栅组件的左转动限位轴嵌入左装配面板的左转动限位弧形槽;出风口格栅组件的右转动中心轴嵌入右装配面板的右转动中心轴轴孔。优点为:出风口格栅组件可以相对于风道出风座体转动,从而在不同时刻,实现吹面或除霜功能。由于只需要设置一个风道出风口结构,即可同时实现吹面和除霜功能,因此,模具开发费用低,零部件的成本低;并且,占用的汽车仪表板的空间小,有利于在汽车仪表板上布置其他器件。

Description

风道出风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风道出风口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道出风口结构。
背景技术
现阶段汽车风道出风口结构主要采用以下方式设计:分别在汽车仪表板的不同位置设置吹面出风口和除霜出风口,其中,吹面出风口为固定角度的出风口,朝向车内乘坐人员面部;除霜出风口为固定角度的出风口,朝向车窗。吹面出风口和除霜出风口的进风端通过风道和鼓风机连接;在风道上安装转向阀门,通过对转向阀门控制,将鼓风机的气流引入吹面出风口或除霜出风口,以分别实现吹面、除霜功能。
上述汽车风道出风口结构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吹面出风口和除霜出风口单独设计,模具开发费用很高,零部件的成本高。(2)在汽车仪表板上设置两种出风口,占用了汽车仪表板的空间,不利于布置其他类器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道出风口结构以及风道出风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道出风口结构,包括:风道出风座体(100)以及可转动安装于所述风道出风座体(100)的出风口格栅组件(200);
所述风道出风座体(100)包括顶部悬吊板(101),所述顶部悬吊板(101) 的下部一体成形出风口格栅安装槽体(102);所述出风口格栅安装槽体(102) 包括左右对称的左装配面板(103)和右装配面板(104);所述左装配面板(103) 和所述右装配面板(104)均垂直设置;所述左装配面板(103)开设左转动中心轴轴孔(1031)、左转动限位弧形槽(1032)和左阻尼胶块装配孔(1033);所述右装配面板(104)开设右转动中心轴轴孔(1041)、右转动限位弧形槽(1042) 和右阻尼胶块装配孔(1043);
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包括出风口格栅框体(201),所述出风口格栅框体(201)的左侧面板固定设置左阻隔板;所述出风口格栅框体(201)的右侧面板对称固定设置右阻隔板(202);所述左阻隔板上固定左转动中心轴(2031) 和左转动限位轴(2032);所述右阻隔板(202)上固定右转动中心轴(2021) 和右转动限位轴(2022);
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左转动中心轴(2031)嵌入所述左装配面板 (103)的左转动中心轴轴孔(1031),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左转动限位轴(2032)嵌入所述左装配面板(103)的左转动限位弧形槽(1032);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右转动中心轴(2021)嵌入所述右装配面板(104) 的右转动中心轴轴孔(1041);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右转动限位轴(2022) 嵌入所述右装配面板(104)的右转动限位弧形槽(1042);
通过所述左阻隔板,使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左侧面板与所述风道出风座体(100)的左装配面板(103)之间具有间隙;左阻尼胶块(300)嵌入所述左阻尼胶块装配孔(1033),并使所述左阻尼胶块(300)的底面与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左侧面板紧贴;右阻尼胶块嵌入所述右阻尼胶块装配孔 (1043),并使所述右阻尼胶块的底面与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右侧面板紧贴。
优选的,所述顶部悬吊板(101)采用螺栓安装方式装配到仪表板出风口 (400)内。
优选的,所述顶部悬吊板(101)包括一体成形并首尾相接的上悬吊平边 (1011)、弯曲过渡边(1012)、格栅装配平边(1013)、格栅装配斜边(1014) 和下悬吊平边(1015);所述上悬吊平边(1011)通过螺栓方式与仪表板出风口 (400)的口内顶面密封连接;所述下悬吊平边(1015)通过螺栓方式与仪表板出风口(400)的口内底面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阻尼胶块(300)和所述右阻尼胶块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外部压块(301)、内部压块(302)和连接轴(303);所述连接轴(303)上套设固定所述外部压块(301)和所述内部压块(302),并且,所述外部压块(301) 和所述内部压块(302)之间具有轴向间隔;所述轴向间隔的长度小于所述左阻隔板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风道出风口结构布置于仪表板沿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格栅框体(201)的框内水平等间隔固定布置多个格栅条(2011);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格栅条(2011)之间,分布多个导风板(2012);
其中,以所述出风口格栅框体(201)的径向中心线为对称线,位于所述径向中心线左侧的各个所述导风板(2012),其相对于竖直面向左倾斜呈α度角;位于所述径向中心线右侧的各个所述导风板(2012),其相对于竖直面向右倾斜呈α度角;α值等于:出风口格栅框体(201)的中心点到主驾驶座位或副驾驶座位中心的连接线,与径向中心线的夹角。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具有转动下限和转动上限;当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转动到下限位置时,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中心位置格栅条水平朝前;当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转动到上限位置时,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中心位置格栅条、与前风挡和人视野线交点位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转动范围为70度。
优选的,还包括海绵圈(500);所述海绵圈(500)安装于所述风道出风座体(100)的入风端与鼓风机出风口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出风口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出风口格栅组件可以相对于风道出风座体转动,从而在不同时刻,实现吹面或除霜功能。由于只需要设置一个风道出风口结构,即可同时实现吹面和除霜功能,因此,模具开发费用低,零部件的成本低;并且,占用的汽车仪表板的空间小,有利于在汽车仪表板上布置其他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出风口结构在仪表板上的布置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出风口结构在使用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出风口结构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出风口结构的前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出风座体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标注顶部悬吊板具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风口格栅组件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风口格栅组件装配到风道出风座体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尼胶块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尼胶块装配方式的一种剖面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尼胶块装配方式的另一种剖面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绵圈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道出风口结构,风道出风口结构的进风端仅通过一个风道连接到鼓风机的排风端,风道出风口结构布置于仪表板上特定位置,并且,出风口格栅组件可以相对于风道出风座体转动,从而在不同时刻,实现吹面或除霜功能。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只需要设置一个风道出风口结构,即可同时实现吹面和除霜功能,因此,模具开发费用低,零部件的成本低;并且,占用的汽车仪表板的空间小,有利于在汽车仪表板上布置其他器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道出风口结构,设计巧妙,独特,充分考虑了使用性能,保证了低成本、高质量设计。
1、风道出风口结构设计与传统风道设计相比,结构简单,安装简单;能够有效的降低模具开发费用,缩短开发周期;减小很多的潜在质量风险;
2、风道出风口结构设计与传统风道设计相比,明显减少了出风口的数量,除霜和吹面共用一个风道,极大简化了结构设计,降低了零部件的成本,但能满足除霜/除雾及吹面功能;
3、风道出风口结构设计与传统风道设计相比,采用一种独特的结构设计方案,可以实现调节力度适中,转动平稳,并且能停留在任意使用位置;
4、风道出风口结构,手动旋转出风口改变吹面和除霜双重功能,操作方便。
因此,风道出风口结构设计能够达到降低开发费用、缩短开发周期、降低零部件成本、满足使用功能的有益效果。
参考图1-图12,风道出风口结构包括:风道出风座体100以及可转动安装于风道出风座体100的出风口格栅组件200;
风道出风座体100包括顶部悬吊板101,,顶部悬吊板101采用螺栓安装方式装配到仪表板出风口400内,装配方式简单。在具体实现上,参考图6,顶部悬吊板101包括一体成形并首尾相接的上悬吊平边1011、弯曲过渡边1012、格栅装配平边1013、格栅装配斜边1014和下悬吊平边1015;上悬吊平边1011通过螺栓方式与仪表板出风口400的口内顶面密封连接;下悬吊平边1015通过螺栓方式与仪表板出风口400的口内底面密封连接。采用此种设计,由于上悬吊平边1011和下悬吊平边1015为水平布置,因此,易装配到仪表板出风口400的口内,并有利于密封。
参考图5,顶部悬吊板101的下部一体成形出风口格栅安装槽体102;出风口格栅安装槽体102包括左右对称的左装配面板103和右装配面板104;左装配面板 103和右装配面板104均垂直设置;左装配面板103开设左转动中心轴轴孔1031、左转动限位弧形槽1032和左阻尼胶块装配孔1033;右装配面板104开设右转动中心轴轴孔1041、右转动限位弧形槽1042和右阻尼胶块装配孔1043;
参考图7,出风口格栅组件200包括出风口格栅框体201,出风口格栅框体201 的左侧面板固定设置左阻隔板;出风口格栅框体201的右侧面板对称固定设置右阻隔板202;左阻隔板上固定左转动中心轴2031和左转动限位轴2032;右阻隔板 202上固定右转动中心轴2021和右转动限位轴2022;
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左转动中心轴2031嵌入左装配面板103的左转动中心轴轴孔1031,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左转动限位轴2032嵌入左装配面板103的左转动限位弧形槽1032;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右转动中心轴2021嵌入右装配面板104的右转动中心轴轴孔1041;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右转动限位轴2022嵌入右装配面板104的右转动限位弧形槽1042。
通过设置转动限位弧形槽,实现对出风口格栅组件200转动的限位作用。当出风口格栅组件200转动,使转动限位轴位于转动限位弧形槽的一端时,此时为一个极限位置,实现有效的吹面功能。而当转动限位轴位于转动限位弧形槽的另一端时,为另一个极限位置,实现有效的除霜功能。
通过左阻隔板,使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左侧面板与风道出风座体100的左装配面板103之间具有间隙;能够使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灵活的绕转动中心轴转动。
左阻尼胶块300嵌入左阻尼胶块装配孔1033,并使左阻尼胶块300的底面与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左侧面板紧贴;右阻尼胶块嵌入右阻尼胶块装配孔1043,并使右阻尼胶块的底面与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右侧面板紧贴。
在实际应用中,左阻尼胶块300和右阻尼胶块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外部压块 301、内部压块302和连接轴303;连接轴303上套设固定外部压块301和内部压块 302,并且,外部压块301和内部压块302之间具有轴向间隔;轴向间隔的长度小于左阻隔板的厚度。
风道出风口结构布置于仪表板沿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出风口格栅框体201的框内水平等间隔固定布置多个格栅条2011;在相邻的两个格栅条2011之间,分布多个导风板2012;
其中,以出风口格栅框体201的径向中心线为对称线,位于径向中心线左侧的各个导风板2012,其相对于竖直面向左倾斜呈α度角;位于径向中心线右侧的各个导风板2012,其相对于竖直面向右倾斜呈α度角;α值等于:出风口格栅框体201的中心点到主驾驶座位或副驾驶座位中心的连接线,与径向中心线的夹角。经本发明人不断试验,α值为23度值时,是一个最佳的吹面角度,实现对左右座椅上人员的吹面。
出风口格栅组件200,具有转动下限和转动上限;经过精细设计,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转动范围为70度。当出风口格栅组件200转动到下限位置时,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中心位置格栅条水平朝前;当出风口格栅组件200转动到上限位置时,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中心位置格栅条、与前风挡和人视野线交点位于同一水平面,此种角度下,经本发明人不断试验,是最佳的除霜角度,能够有效对前挡风玻璃进行除霜。
另外,还包括海绵圈500;海绵圈500安装于风道出风座体100的入风端与鼓风机出风口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基于风道出风口结构的风道出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风道出风口结构采用螺栓安装方式装配到位于仪表板中心位置的仪表板出风口400内;使鼓风机出风口通过风管道连接到风道出风口结构的进风端;
步骤2,当需要吹面时,对风道出风口结构进行控制,使出风口格栅组件200 绕转动中心轴转动到下限位置,此时,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位于径向中心线左侧的各个导风板2012正好朝向乘坐于左侧座椅的人员面部,实现对左侧人员吹面功能;同时,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位于径向中心线右侧的各个导风板2012正好朝向乘坐于右侧座椅的人员面部,实现对右侧人员吹面功能;
步骤3,当需要除霜时,对风道出风口结构进行控制,使出风口格栅组件200 绕转动中心轴转动到上限位置,此时,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各个导风板2012的出风方向正好朝向前挡风玻璃,实现对前挡风玻璃的除霜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出风口结构,具有以下设计特点:
(1)风道出风口结构的出风口格栅组件200为单一的注塑件,没有分件,成型简单,叶片不能调整,通过旋转出风口格栅组件200来实现除霜或吹面功能,模具开发费用很低;
(2)风道出风口结构安装在IP仪表板一个固定位置,另一端仅与一个风道相连,仅设计一个出风口,通过旋转出风口格栅组件200能够满足吹面、除霜两个特定方向的出风,能够实现吹面、除霜两个不同功能,通过CAE分析,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3)为了保证风口调整力度适中,并且能停留在任意使用位置,设计了阻尼胶块,材质为橡胶,做为阻尼结构;
(4)设计了风口转动中心轴及转动限位轴,同时在风道出风座体100设计了配合孔位及转动导向槽,保证了转动的平稳性,并对转对的两个极限位置进行限位。
(5)海绵圈粘在风道出风座体100的入风端与鼓风机出风口之间,防止漏风,保证风道总成的密封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道出风口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该风道出风口结构,除霜和吹面共用一个风道,安装简单,结构简单、便于生产,节省了开发费用,缩短了开发周期;
(2)该风道出风口结构,通过旋转出风口格栅组件就能够实现改变吹面和除霜两个方位的吹风,操作方便。能够除霜/除雾及吹面共用,降低了零部件成本;
(3)可以实现调节力度适中,并且能停留在任意使用位置;
(4)可以保证转动的平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风道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出风座体(100)以及可转动安装于所述风道出风座体(100)的出风口格栅组件(200);
所述风道出风座体(100)包括顶部悬吊板(101),所述顶部悬吊板(101)的下部一体成形出风口格栅安装槽体(102);所述出风口格栅安装槽体(102)包括左右对称的左装配面板(103)和右装配面板(104);所述左装配面板(103)和所述右装配面板(104)均垂直设置;所述左装配面板(103)开设左转动中心轴轴孔(1031)、左转动限位弧形槽(1032)和左阻尼胶块装配孔(1033);所述右装配面板(104)开设右转动中心轴轴孔(1041)、右转动限位弧形槽(1042)和右阻尼胶块装配孔(1043);
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包括出风口格栅框体(201),所述出风口格栅框体(201)的左侧面板固定设置左阻隔板;所述出风口格栅框体(201)的右侧面板对称固定设置右阻隔板(202);所述左阻隔板上固定左转动中心轴(2031)和左转动限位轴(2032);所述右阻隔板(202)上固定右转动中心轴(2021)和右转动限位轴(2022);
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左转动中心轴(2031)嵌入所述左装配面板(103)的左转动中心轴轴孔(1031),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左转动限位轴(2032)嵌入所述左装配面板(103)的左转动限位弧形槽(1032);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右转动中心轴(2021)嵌入所述右装配面板(104)的右转动中心轴轴孔(1041);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右转动限位轴(2022)嵌入所述右装配面板(104)的右转动限位弧形槽(1042);
通过所述左阻隔板,使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左侧面板与所述风道出风座体(100)的左装配面板(103)之间具有间隙;左阻尼胶块(300)嵌入所述左阻尼胶块装配孔(1033),并使所述左阻尼胶块(300)的底面与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左侧面板紧贴;右阻尼胶块嵌入所述右阻尼胶块装配孔(1043),并使所述右阻尼胶块的底面与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右侧面板紧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悬吊板(101)采用螺栓安装方式装配到仪表板出风口(40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悬吊板(101)包括一体成形并首尾相接的上悬吊平边(1011)、弯曲过渡边(1012)、格栅装配平边(1013)、格栅装配斜边(1014)和下悬吊平边(1015);所述上悬吊平边(1011)通过螺栓方式与仪表板出风口(400)的口内顶面密封连接;所述下悬吊平边(1015)通过螺栓方式与仪表板出风口(400)的口内底面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阻尼胶块(300)和所述右阻尼胶块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外部压块(301)、内部压块(302)和连接轴(303);所述连接轴(303)上套设固定所述外部压块(301)和所述内部压块(302),并且,所述外部压块(301)和所述内部压块(302)之间具有轴向间隔;所述轴向间隔的长度小于所述左阻隔板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出风口结构布置于仪表板沿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格栅框体(201)的框内水平等间隔固定布置多个格栅条(2011);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格栅条(2011)之间,分布多个导风板(2012);
其中,以所述出风口格栅框体(201)的径向中心线为对称线,位于所述径向中心线左侧的各个所述导风板(2012),其相对于竖直面向左倾斜呈α度角;位于所述径向中心线右侧的各个所述导风板(2012),其相对于竖直面向右倾斜呈α度角;α值等于:出风口格栅框体(201)的中心点到主驾驶座位或副驾驶座位中心的连接线,与径向中心线的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具有转动下限和转动上限;当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转动到下限位置时,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中心位置格栅条水平朝前;当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转动到上限位置时,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中心位置格栅条、与前风挡和人视野线交点位于同一水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道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格栅组件(200)的转动范围为7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海绵圈(500);所述海绵圈(500)安装于所述风道出风座体(100)的入风端与鼓风机出风口之间。
CN201920252503.6U 2019-02-28 2019-02-28 风道出风口结构 Active CN209938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52503.6U CN209938267U (zh) 2019-02-28 2019-02-28 风道出风口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52503.6U CN209938267U (zh) 2019-02-28 2019-02-28 风道出风口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38267U true CN209938267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23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52503.6U Active CN209938267U (zh) 2019-02-28 2019-02-28 风道出风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382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0490A (zh) * 2019-02-28 2019-05-17 中瑞德科(北京)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风道出风口结构以及风道出风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0490A (zh) * 2019-02-28 2019-05-17 中瑞德科(北京)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风道出风口结构以及风道出风方法
CN109760490B (zh) * 2019-02-28 2024-05-03 北京开云汽车有限公司 风道出风口结构以及风道出风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04569B (zh) 空调柜机
CN209938267U (zh) 风道出风口结构
CN104501382A (zh)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结构
CN109760490B (zh) 风道出风口结构以及风道出风方法
CN103660854A (zh) 一种带有可拆卸空调出风口的汽车仪表板
CN209111890U (zh) 一种中央分风风道结构及风道系统
CN210310349U (zh) 一种倾斜角度可调的动车挡风板
CN211451324U (zh) 一种散风装置、导风门及空调器
CN209454507U (zh) 一种顶置式驻车空调室外机
CN209257838U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垂直叶片
CN207697423U (zh) 一种车用空调系统及客车
CN208332475U (zh) 出风孔板和空调器
CN210680323U (zh) 一种汽车空调风道结构
CN205736791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出风口安装结构
CN206265047U (zh) 一种和谐机车的空调出风口结构
CN215062413U (zh) 一种空调挡风板
CN203308773U (zh) 离心风机叶轮
CN106061773B (zh) 部件的安装结构
CN210882032U (zh) 旋转式除霜除雾装置及包括其的汽车吹风系统
CN215951718U (zh) 一种可调节挡风板以及空调结构
CN221315710U (zh) 一种汽车空调壳体降噪结构
CN220101590U (zh) 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车载风扇
CN213138438U (zh) 一种隐藏叶片的出风口结构
CN215921827U (zh) 一种弯折型车载空调出风口柔风罩
CN220817985U (zh) 一种有多向风口的通风设备管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06

Address after: No. 88, Beiyuan Ea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2

Patentee after: Beijing Kaiyun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02 Wangjing Garden 609 Building,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Level 11, 203

Patentee before: ZHONGRUI DEKE (BEIJING) INDUSTRIAL DESIG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