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17606U - 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17606U
CN209917606U CN201920598731.9U CN201920598731U CN209917606U CN 209917606 U CN209917606 U CN 209917606U CN 201920598731 U CN201920598731 U CN 201920598731U CN 209917606 U CN209917606 U CN 2099176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rry
conveying pipe
pipe
desulfurization
buff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987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清潘
陈鸥
罗志刚
刘国栋
杨建辉
何子纯
陆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Lo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uodian Longyu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uodian Longyu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uodian Longyu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987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176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176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176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法脱硫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溢流浆液排出管道与吸收塔浆液池的上部连接,包括浆液缓冲箱,废水旋流站和真空皮带机;溢流浆液排出管道的出液口与浆液缓冲箱进液口连接,浆液缓冲箱的出液口连接有第一输送管,第一输送管的出液口处设置有落料器,落料器位于真空皮带机的传送带上形成固体滤饼的上方位置;第一输送管上还连接有第二输送管,第二输送管的出液口与废水旋流站连接,废水旋流站的溢流箱通过废水输出管与废水储箱连接,废水旋流站下方的底流箱通过底流运输管与第一输送管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效将浆液中的杂质从浆液循环系统中分离出来,从根源上避免浆液起泡。

Description

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法脱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火电厂烟气脱硫工艺中,由于锅炉燃烧不充分、电除尘效果不佳、工艺水水质达不到设计要求或石灰石中MgO含量超标等影响因素,会导致脱硫装置内的石膏浆液在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富集极细粉尘、不溶物、未燃尽物、重金属类以及油质类物质,这些杂质累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脱硫浆液起泡,影响脱硫装置的效率,甚至影响脱硫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大部分电厂通过加强石膏脱水和排放废水,降低杂质在石膏浆液中的含量;在起泡严重时添加消泡剂。但石膏排出泵抽取的为吸收塔底部浆液,而极细粉尘、不溶物、未燃尽物、重金属类以及油质类物质在吸收塔上部浆液中含量较高,且这些颗粒通过石膏石膏旋流站,绝大多数会随着溢流液重新返回吸收塔本体,而且消泡剂只能缓解起泡现象,不能消除吸收塔内引起浆液起泡的有害物质,起泡加剧至无法运行时,只能采取部分甚至全部置换浆液的措施,大大影响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针对性的抽取吸收塔中的上层浆液,将浆液中的杂质从浆液循环系统中分离出来,从根源上避免浆液起泡的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湿法脱硫中的浆液起泡情况严重,目前的石膏脱水或添加消泡剂的方式无法从根源上解决浆液起泡的问题,吸收塔浆液中引起起泡的杂质无法有效去除,在浆液循环的过程中逐渐累积,直接影响生产的稳定进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通过溢流浆液排出管道与吸收塔浆液池的上部连接,包括浆液缓冲箱,废水旋流站和真空皮带机;溢流浆液排出管道的出液口与浆液缓冲箱进液口连接,浆液缓冲箱的出液口连接有第一输送管,第一输送管的出液口处设置有落料器,落料器位于真空皮带机的传送带上形成固体滤饼的上方位置;第一输送管上还连接有第二输送管,第二输送管的出液口与废水旋流站连接,废水旋流站的溢流箱通过废水输出管与废水储箱连接,废水旋流站下方的底流箱通过底流运输管与第一输送管连。
本实用新型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塔的浆液池底部还连接有浆液排放管,浆液排放管的出液口与石膏旋流站连接,石膏旋流站的底流出口与真空皮带机的上方入料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进一步的,所述溢流浆液排出管道的进液口位于浆液池内运行液位下方0.5-1m处。
本实用新型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进一步的,所述浆液缓冲箱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和泡沫分离网,泡沫分离网水平设置在浆液缓冲箱内,位于浆液缓冲箱内运行液位上方;搅拌装置包括位于浆液缓冲箱上方的电机,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传动杆,以及位于传动杆上的桨叶。
本实用新型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进一步的,所述桨叶包括位于泡沫分离网上方的上搅拌桨和位于浆液缓冲箱下部的下搅拌桨,上搅拌桨与泡沫分离网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0-100mm,下搅拌桨与浆液缓冲箱底面之间的距离为0.5-1m。
本实用新型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进一步的,所述落料器与真空皮带机的出料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传送带长度的2/3。
本实用新型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管上依次串联有第一电磁阀、浆液泵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输送管的进液口与浆液泵和第二电磁阀之间的第一输送管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进一步的,所述落料器包括主输料管、分散管网和喷料管,主输料管的进料端与第一输送管的出液口连接,出料端与分散管网连接,分散管网水平设置,分散管网底部设置有一组喷料管,喷料管沿传送带的运行方向倾斜于传送带上表面设置。
本实用新型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喷料管与传送带上表面的夹角为100-130°;喷料管的出料口与传送带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5-1m。
本实用新型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结构简单,搭配湿法脱硫中常规使用的浆液石膏脱水系统使用,另外单独抽取位于浆液池上方的溢流浆液,这部分溢流浆液中集中有大量的极细粉尘、不溶物、未燃尽物、重金属类以及油质类物质,经过本实用新型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去除,避免其在无限的循环中累积过量,而影响生产的稳定进行。
本实用新型脱硫浆液的处理方法将单独抽取出的溢流浆液引入浆液缓冲箱中,在浆液缓冲箱中进行破泡和浆液混匀,避免细小的杂质在浆液缓冲箱中再次上浮,使得所有的细小杂质可以随浆液进入真空皮带机;混匀后的浆液喷洒在真空皮带机上已经形成的固体滤饼上,这时浆液中的少量石膏沉淀和大量的极细粉尘、不溶物、未燃尽物、重金属类以及油质类杂质,经过固体滤饼和滤布的双层过滤,会留在固体滤饼的表面和内部,而不会穿过滤布进入过滤水中,大大减少了循环浆液中细小杂质的含量,有效避免了浆液因细小杂质累积过多而导致的溢流现象,延长了生产周期,减少了停车检修的几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位即落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溢流浆液排出管道;11-电动关断阀;2-浆液缓冲箱;21-泡沫分离网;22-电机;23-传动杆;24-上搅拌桨;25-下搅拌桨;3-真空皮带机;4-废水旋流站;41-废水储箱; 5-落料器;51-主输料管;52-分散管网;53-喷料管;61-第一输送管;62-第二输送管;71-第一电磁阀;72-第二电磁阀;73-第三电磁阀;8-浆液泵;9-备用泵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通过溢流浆液排出管道1与吸收塔浆液池的上部连接,包括浆液缓冲箱2,废水旋流站4和真空皮带机3;吸收塔的浆液池底部还连接有浆液排放管,浆液排放管的出液口与石膏旋流站连接,石膏旋流站的底流出口与真空皮带机3的上方入料口连接,石膏旋流站底部含有大量石膏的浆液直接落入真空皮带机3上,在真空皮带机3内进行脱水过滤,大量的石膏在传送带上形成固体滤饼。
溢流浆液排出管道1的进液口位于浆液池内运行液位下方0.5-1m处,溢流浆液排出管道1的出液口与浆液缓冲箱2进液口连接,溢流浆液排出管道1上设置有电动关断阀11,用以控制溢流浆液的输出。
浆液缓冲箱2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和泡沫分离网21,泡沫分离网21水平设置在浆液缓冲箱2内,四周边沿与浆液缓冲箱2内壁连接,泡沫分离网21的孔径为5-20mm,位于浆液缓冲箱2内运行液位上方,在浆液落下时,将浆液中的气泡拦截在泡沫分离网21上;搅拌装置包括位于浆液缓冲箱2上方的电机22,与电机22输出轴连接的传动杆23,以及位于传动杆23上的桨叶;桨叶包括位于泡沫分离网21上方的上搅拌桨24和位于浆液缓冲箱2下部的下搅拌桨25,上搅拌桨24与泡沫分离网21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0-100mm,上搅拌桨24可将被拦截在泡沫分离网21上的难以破碎的气泡打碎,下搅拌桨25与浆液缓冲箱2底面之间的距离为0.5-1m;浆液缓冲箱2侧壁上还连接有溢流管和底排管,溢流管用以防止浆液缓冲箱2满溢,底排管用以清理浆液缓冲箱2底部的沉淀杂质。
浆液缓冲箱2的出液口连接有第一输送管61,第一输送管61的出液口处设置有落料器5,落料器5位于真空皮带机3的传送带上形成固体滤饼的上方位置,且落料器5与真空皮带机3的出料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传送带长度的2/3;第一输送管61上依次串联有第一电磁阀71、浆液泵8和第二电磁阀72,第一输送管61上还并联设置有备用泵组9;浆液泵8和第二电磁阀72之间的第一输送管61上还连接有第二输送管62,第二输送管62的出液口与废水旋流站4连接,第二输送管62上连接有第三电磁阀73;废水旋流站4的溢流箱通过废水输出管与废水储箱41连接,废水储箱41的出液口与废水处理系统连接,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废水旋流站4下方的底流箱通过底流运输管与第二电磁阀72和落料器5之间的第一输送管61连接。
如图2所示,落料器5包括主输料管51、分散管网52和喷料管53,主输料管51的进料端与第一输送管61的出液口连接,出料端与分散管网52连接,分散管网52水平设置,分散管网52底部设置有一组喷料管53,喷料管53沿传送带的运行方向倾斜于传送带上表面设置,喷料管53与传送带上表面的夹角为100-130°;喷料管53的出料口与传送带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5-1m;含有大量石膏的浆液倾斜喷射在传送带上的固体滤饼表面,喷射落点覆盖面积大,过滤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吸收塔的浆液池底部的浆液进入石膏旋流站,经过初步脱水后含有大量石膏的浆液进入真空皮带机3进行进一步脱水,在传送带上形成固体滤饼送出;
浆液池底部的浆液中含有大量的石膏沉淀,经过常规的石膏脱水系统进行脱水收集石膏;
步骤二、当浆液池上方浆液中出现大量溢流气泡时,开启电动关断阀11,浆液池内的上部溢流浆液通过溢流浆液排出管道1进入浆液缓冲箱2中,在浆液缓冲箱2中,石膏沉淀等固体杂质通过泡沫分离网21后落入浆液缓冲箱2下部,并在下搅拌桨25的持续搅动下避免沉淀落底集聚;浆液中的泡沫直接被拦截在泡沫分离网21上方并在上搅拌桨24的持续搅动下破碎,达到消泡的效果,而容易集中在浆液上方的极细粉尘、不溶物、未燃尽物、重金属类以及油质类物质等杂质,在上搅拌桨24和上搅拌桨24的搅动下均匀分布在浆液中;
步骤三、开启第一电磁阀71和浆液泵8,浆液缓冲箱2内混合均匀的浆液进入第一输送管61;
步骤四、当不需要产出废水时,开启第二电磁阀72,浆液经过落料器5喷洒在传送带上已经形成的固体滤饼表面,依次经过固体滤饼和滤布的双层过滤,浆液中的石膏和其他细小的杂质会留在固体滤饼的表面和内部,此时,真空皮带机3排出的过滤水中极细粉尘、不溶物、未燃尽物、重金属类以及油质类物质等杂质的含量大大减少,可以再返回吸收塔或制浆系统再利用;步骤五、当需要产出废水时,关闭第二电磁阀72、开启第三电磁阀73,浆液进入废水旋流站4,上部的溢流浆液进入废水储箱41,可经过废水处理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而底流浆液经过落料器5喷洒在传送带上已经形成的固体滤饼表面,依次经过固体滤饼和滤布的双层过滤,浆液中的石膏和其他细小的杂质会留在固体滤饼的表面和内部,此时,真空皮带机3排出的过滤水中极细粉尘、不溶物、未燃尽物、重金属类以及油质类物质等杂质的含量大大减少,可以再返回吸收塔或制浆系统再利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通过溢流浆液排出管道(1)与吸收塔浆液池的上部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浆液缓冲箱(2),废水旋流站(4)和真空皮带机(3);溢流浆液排出管道(1)的出液口与浆液缓冲箱(2)进液口连接,浆液缓冲箱(2)的出液口连接有第一输送管(61),第一输送管(61)的出液口处设置有落料器(5),落料器(5)位于真空皮带机(3)的传送带上形成固体滤饼的上方位置;第一输送管(61)上还连接有第二输送管(62),第二输送管(62)的出液口与废水旋流站(4)连接,废水旋流站(4)的溢流箱通过废水输出管与废水储箱(41)连接,废水旋流站(4)下方的底流箱通过底流运输管与第一输送管(61)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的浆液池底部还连接有浆液排放管,浆液排放管的出液口与石膏旋流站连接,石膏旋流站的底流出口与真空皮带机(3)的上方入料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浆液排出管道(1)的进液口位于浆液池内运行液位下方0.5-1m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缓冲箱(2)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和泡沫分离网(21),泡沫分离网(21)水平设置在浆液缓冲箱(2)内,位于浆液缓冲箱(2)内运行液位上方;搅拌装置包括位于浆液缓冲箱(2)上方的电机(22),与电机(22)输出轴连接的传动杆(23),以及位于传动杆(23)上的桨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包括位于泡沫分离网(21)上方的上搅拌桨(24)和位于浆液缓冲箱(2)下部的下搅拌桨(25),上搅拌桨(24)与泡沫分离网(21)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0-100mm,下搅拌桨(25)与浆液缓冲箱(2)底面之间的距离为0.5-1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器(5)与真空皮带机(3)的出料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传送带长度的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管(61)上依次串联有第一电磁阀(71)、浆液泵(8)和第二电磁阀(72),所述第二输送管(62)的进液口与浆液泵(8)和第二电磁阀(72)之间的第一输送管(61)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62)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7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器(5)包括主输料管(51)、分散管网(52)和喷料管(53),主输料管(51)的进料端与第一输送管(61)的出液口连接,出料端与分散管网(52)连接,分散管网(52)水平设置,分散管网(52)底部设置有一组喷料管(53),喷料管(53)沿传送带的运行方向倾斜于传送带上表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料管(53)与传送带上表面的夹角为100-130°;喷料管(53)的出料口与传送带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5-1m。
CN201920598731.9U 2019-04-28 2019-04-28 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 Active CN2099176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98731.9U CN209917606U (zh) 2019-04-28 2019-04-28 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98731.9U CN209917606U (zh) 2019-04-28 2019-04-28 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17606U true CN209917606U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88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98731.9U Active CN209917606U (zh) 2019-04-28 2019-04-28 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176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9625A (zh) * 2019-04-28 2019-07-12 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9625A (zh) * 2019-04-28 2019-07-12 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O167183B (no) Fremgangsmaate for fremstilling av et utleveringssystem hvor kjernematerialet beskyttes av et matriks-belegg.
CN102631811B (zh) 一种电石渣脱硫石膏浆液分离除杂的装置和方法
CN207628209U (zh) 一种脱硫浆液净化回收利用系统
CN212068336U (zh) 白泥脱硫系统
CN209917606U (zh) 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
CN104478114A (zh) 一种焦油氨水的旋流气浮分离装置
CN204265551U (zh) 一种焦油氨水的旋流气浮分离装置
CN111347587A (zh) 废旧塑料清洗回收生产线
CN106006840B (zh) 一种工业循环水在线带油监测、除油装置
CN207371270U (zh) 粉剂复合肥生产中的除尘排水装置
CN209853876U (zh) 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
CN215480262U (zh) 一种改进型混凝气浮装置
CN201534056U (zh) 二步法无助力烧结机脱硫净化装置
CN109999625A (zh) 基于浆液品质优化的脱硫起泡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2279351B (zh) 一种石材废水的循环利用方法及系统
CN113291711A (zh) 糠醛生产原料输送除尘装置及原料净化输送方法
CN202700233U (zh) 一种用于制备树脂覆膜砂的循环水过滤装置
CN206858319U (zh) 一种油田废液处理混凝气浮装置
CN211424001U (zh) 石灰石浆液输送泵防堵塞结构
CN211611738U (zh) 用于浓密机溢流水的分离回收装置
CN112807912A (zh) 高效除尘装置
CN108786436A (zh) 一种中小型工业炉窑废气处理装置
CN207970500U (zh)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CN213375259U (zh) 高效脱硫废水沉淀设备
CN217549483U (zh) 一种电石渣浆液洗涤净化烟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39 room 901, 9 / F, building 1, yard 16, West Fourth Ring Middle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Guoneng Lo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39 room 911, 1 building, 16 West Fourth R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GUODIAN LONGYU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