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16844U - 改良型心包引流袋 - Google Patents
改良型心包引流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916844U CN209916844U CN201920617929.7U CN201920617929U CN209916844U CN 209916844 U CN209916844 U CN 209916844U CN 201920617929 U CN201920617929 U CN 201920617929U CN 209916844 U CN209916844 U CN 2099168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ainage
- bag
- liquid storage
- connecting pipe
- storage ba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型心包引流袋,包括引流软管、三通连接管、导流管、储液袋,所述三通连接管一端连接所述引流软管,另一端连接所述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储液袋;所述导流管与所述储液袋采用螺旋方式连接,所述三通连接管分别与所述引流软管、所述导流管采用鲁尔方式连接。该改良型心包引流袋设置有调节组件,通过挤压气囊和调节阀协同作用,可以有效减少甚至避免引流管堵塞危险,防止血栓的形成,引流袋的导流管与储液袋采用螺旋方式连接,有效防止导流管与储液袋之间发生脱离,有效防止积液渗漏,减小了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降低医护人员和患者受病菌污染的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医学介入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型心包引流袋。
背景技术
对血管内疾病进行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心血管内科经常运用的一项技术手段,对心包积液进行穿刺引流、灌洗手术是心内科介入治疗的一项新技术,该项手术通过引流缓解了心包的被压迫状态,同时对引流液体进行医学检验,也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
在临床实践中,患者在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术后,因术中应用大量肝素及体外循环过程中血小板破坏、凝血因子丢失等原因,在术后4-6小时内存在凝血机制的异常,手术区域内的渗血较多。而人的心包腔为一狭窄的间隙,且心包的弹力有限,如容纳过多的液体即可限制血液回心和心脏跳动,引起急性循环衰竭,进而导致心跳骤停,所以需要将病人术后积液引导出来。目前常用的方法就是将引流管作为一个医用植入物,植入病人体内,帮助病人术后积液的排出。但是目前使用的心包引流袋出现诸多不足,首先引流管容易堵塞,在术后早期在其管道内形成血栓,堵塞引流管,进而引发心包填塞,危及病人生命;其次目前很多临床使用的导流管与储液袋大都是直接插入连接,导流管经常发生脱落现象;第三,很多临床使用的储液袋容量太小,若引流量大,需要医护人员经常更换引流袋,给医护人员观察病人引流计量带来不便,同时也增加了工作量和产生职业暴露和病菌污染的风险。
综上产生的技术问题,目前急需一种可减少引流管堵塞危险,能够较为精确的判断引流计量的高效安全的改良型心包引流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申请人发明了一种改良型心包引流袋,可以有效减少引流管堵塞危险,为医护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便于精确观察引流计量,减少职业暴露和病菌污染。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改良型心包引流袋,包括引流软管、三通连接管、导流管、储液袋、调节组件,其中三通连接管一端连接引流软管,另一端连接导流管,导流管的另一端连接储液袋;调节组件由挤压气囊和调节阀组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流管与所述储液袋采用螺旋方式连接,所述三通连接管分别与所述引流软管、所述导流管采用鲁尔方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导流管上,所述挤压气囊和所述调节阀分别位于近心端和远心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挤压气囊的容积为15ml。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挤压气囊最好为2个。根据不同的年龄人群和病人体征,多个挤压气囊可以提供不同的负压,若发生引流管堵塞时,可以选择使用挤压1个挤压气囊或者同时使用挤压2个挤压气囊。
作为优选方案,引流软管材料为无菌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软管上还设有魔术贴固定绑带。为了便于固定引流软管,可以将固定绑带绑于患者身体上,防止引流软管移动或者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软管在近心端每间隔1cm标注刻度。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袋上设置有抽液口,所述抽液口设有密封盖。
作为优选方案,储液袋上设置有容量刻度,所述储液袋的最大容量为1000m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一、该改良型心包引流袋设置有调节组件,通过挤压气囊和调节阀协同作用,可以有效减少甚至避免引流管堵塞危险,防止血栓的形成,减少患者痛苦,同时减少可能造成的,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情况。
二、该改良型心包引流袋的导流管与储液袋采用螺旋方式连接,有效防止导流管与储液袋之间发生脱离,有效防止积液渗漏,减小了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降低医护人员和患者受病菌污染的风险。
三、该改良型心包引流袋的引流软管上每间隔1cm标注刻度可以让医护人员精确观察引流管插入深度;储液袋的最大容量为1000ml且设有精确刻度,这些设计都能使医护人员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精度,为病人带来好的治疗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软管;2、三通连接管;3、导流管;4、储液袋;5、挤压气囊;6、调节阀;7、抽液口;8、密封盖;9、魔术贴固定绑带;10、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引流软管1、三通连接管2、导流管3、储液袋4,其中三通连接管2一端连接引流软管1,另一端连接导流管3,三通连接管2未连接引流软管1和导流管3的一端设有可关闭的盖子封闭。导流管3的另一端连接储液袋4;在导流管3的近心端和远心端依次设有挤压气囊5和调节阀6,共同构成调节组件。为了方便更换储液袋4,导流管3与储液袋4之间采用螺旋方式连接,同时为了连接简单,保证管件密封性,方便更换管件且三通连接管2与引流软管1之间、三通连接管2与导流管3之间均采用鲁尔方式连接。
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到患者个体差异性,如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如婴幼儿或者成人,或不同生命体征的患者,为了解决引流管堵塞且若引流负压过大易造成血流动力不稳定,导致心脏搏动不正常的问题,所以本实用新型设计有挤压气囊5和调节阀6共同构成调节组件用来控制气压,解决引流管堵塞问题,其中挤压气囊5设计有2个,每个挤压气囊容积为15ml,经过发明人长期的临床工作和实验后得知,一般成人适用于同时挤压2个气囊,而婴幼儿只需使用1个挤压气囊,医护人员可通过挤压气囊5和调节阀6组合使用以解决引流管堵塞问题,减少患者痛苦。
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的引流软管1的材料为无菌橡胶材料制成;目前临床使用的引流管制作材料不同,软硬不同,特别是较硬的引流管给医护人员工作带来不便,其容易对患者心包造成伤害,严重时可造成大量出血,危急病人生命。同时,为了防止引流软管1移动或者脱落,影响引流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引流软管1上还设有固定绑带9,固定绑带采用魔术贴方式,非常方便患者使用,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四:本实用新型的储液袋4上还设置有抽液口8与密封盖7,医护人员需要抽取引流液送检的时候,可打开储液袋4上的密封盖7,用注射器经过抽液口8抽取液体,非常方便安全,降低患者或者医护人员交叉感染或者职业暴露的风险。同时,在储液,4上也设有容量刻度10,方便医护人员观察记录引流计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改良型心包引流袋,包括引流软管、三通连接管、导流管、储液袋,所述三通连接管一端连接所述引流软管,另一端连接所述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储液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由挤压气囊和调节阀组成;所述导流管与所述储液袋采用螺旋方式连接,所述三通连接管分别与所述引流软管、所述导流管采用鲁尔方式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心包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导流管上,所述挤压气囊和所述调节阀分别位于近心端和远心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型心包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气囊的容积为15ml。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型心包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气囊为2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型心包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软管材料为无菌橡胶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型心包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软管上设有魔术贴固定绑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良型心包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软管每间隔1cm标注刻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良型心包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袋上设置有抽液口,所述抽液口设有密封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良型心包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袋上设置有容量刻度,所述储液袋的最大容量为1000ml。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17929.7U CN209916844U (zh) | 2019-04-30 | 2019-04-30 | 改良型心包引流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17929.7U CN209916844U (zh) | 2019-04-30 | 2019-04-30 | 改良型心包引流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916844U true CN209916844U (zh) | 2020-01-10 |
Family
ID=69089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617929.7U Active CN209916844U (zh) | 2019-04-30 | 2019-04-30 | 改良型心包引流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916844U (zh) |
-
2019
- 2019-04-30 CN CN201920617929.7U patent/CN20991684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H11500051A (ja) | 腹水バルブ | |
BR112012006271B1 (pt) | aparelho para tratar ferimentos com pressão negativa | |
CN103893839A (zh) | 测压无创防堵导尿装置 | |
CN203954431U (zh) |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 |
CN206434630U (zh) | 一种肝胆外科引流装置 | |
CN209916844U (zh) | 改良型心包引流袋 | |
CN206792716U (zh) | 一种负压引流器 | |
CN203710428U (zh) | 一次性快速多用途体腔积液引流装置 | |
CN209996542U (zh) | 一种心脏动脉瓣返流测试器 | |
CN214209121U (zh) | 一种心脏外科用静脉插管 | |
CN211157715U (zh) | 一种外科冲洗引流管 | |
CN108903959B (zh) | 一种硅胶导管用于双腔膀胱临床测压方法 | |
CN210520976U (zh) | 一种多功能双套管伤口测量尺 | |
Ducko et al. | The effect of valve type and drive line dP/dt on hemolysis in the pneumatic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 |
CN206630994U (zh) | 导尿管 | |
CN217697414U (zh) | 一种带有壶腹的胸腔引流装置 | |
CN215351044U (zh) | 皮下负压引流器 | |
CN215584983U (zh) | 新生儿气胸闭式引流装置 | |
CN211461438U (zh) |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装置 | |
CN220370244U (zh) | 一种膀胱冲洗器 | |
CN219001349U (zh) | 一种新型尿管 | |
CN213372363U (zh) | 一种术中甲状旁腺穿刺活检针 | |
CN213252375U (zh) | 一种可测压的颅内积血引流管 | |
CN215839546U (zh) | 左心室辅助重建装置 | |
CN214129907U (zh) | 可与三腔导尿管连接的多用途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