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15135U - 一种鞋面可全方位调整的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鞋面可全方位调整的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915135U CN209915135U CN201821992045.1U CN201821992045U CN209915135U CN 209915135 U CN209915135 U CN 209915135U CN 201821992045 U CN201821992045 U CN 201821992045U CN 209915135 U CN209915135 U CN 2099151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mp
- shoe
- adjusting
- sole
- adjus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96 hollow spac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31 hot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面可全方位调整的鞋,包括鞋底和鞋面,鞋舌口的外侧设有第一鞋带孔,鞋舌口的内侧设有第二鞋带孔,鞋面包括对应人体的脚掌前部的鞋头部、对应人体的脚后跟的后跟部以及设置在鞋头部与后跟部之间的鞋腰部,鞋头部与鞋腰部之间形成两个第一调整缝,两个第一调整缝分设在鞋面的内侧和外侧,鞋腰部与后跟部之间形成两个第二调整缝,两个第二调整缝分设在鞋面的内侧和外侧,鞋头部上设有供鞋带穿置的第三鞋带孔,后跟部上设有供鞋带穿置的第四鞋带孔,第一调整缝和第二调整缝均从鞋面的表面贯穿至里面,且第一调整缝和第二调整缝均从鞋舌口向鞋底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能使得鞋面更加贴合脚部,提升穿着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面可全方位调整的鞋。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运动鞋或者休闲鞋,包括鞋底和连接在鞋底上的鞋面,在鞋面上设有供足部穿入的鞋口和与鞋口连通的鞋舌口,鞋舌口的两侧设置鞋带孔,鞋带孔中穿设有鞋带,通过鞋带来调整鞋舌口,从而起到调整整个鞋面包裹度的作用,使得鞋子穿着后更加合脚,不会轻易脱落。这类鞋子,主要通过鞋带将鞋面的内侧部位(对应脚背内侧的位置)和外侧部位(对应脚背外侧的位置)拉紧在一起,通常只能实现鞋面内外侧包裹度的调整,难以进行前后方向的调整。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整灵活、更加合脚的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鞋面可全方位调整的鞋,包括鞋底和连接在鞋底上的鞋面,鞋面上形成供足部穿入的鞋口和与鞋口连通的鞋舌口,以鞋面对应人体脚掌前部的位置为前,对应人体脚后跟的方向为后,以鞋面面向观看者的一面为表面,相对的另一面为里面,以鞋面对应脚背内侧的方向为内,鞋面对应脚背外侧的方向为外,鞋舌口的外侧设有第一鞋带孔,鞋舌口的内侧设有第二鞋带孔,第一鞋带孔和第二鞋带孔中穿设有鞋带,所述鞋面包括对应人体的脚掌前部的鞋头部、对应人体的脚后跟的后跟部以及设置在鞋头部与后跟部之间的鞋腰部,鞋头部与鞋腰部之间形成两个第一调整缝,两个第一调整缝分设在所述鞋面的内侧和外侧,鞋腰部与后跟部之间形成两个第二调整缝,两个第二调整缝分设在所述鞋面的内侧和外侧,所述第一调整缝和所述第二调整缝均从所述鞋面的表面贯穿至里面,且所述第一调整缝和所述第二调整缝均从所述鞋舌口向所述鞋底方向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头部上设有供所述鞋带穿置的第三鞋带孔,所述后跟部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供所述鞋带穿置的第四鞋带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面于所述鞋腰部的外侧由多个第一调整套圈组成,第一调整套圈连接在所述鞋底上,多个第一调整套圈沿所述鞋面的前后方向布设,相邻多个第一调整套圈之间形成第一调整间隙,第一调整间隙从所述鞋面的表面贯穿至里面且从所述鞋舌口向所述鞋底方向延伸,所述鞋面于所述鞋腰部的内侧由多个第二调整套圈组成,第二调整套圈连接在所述鞋底上,多个第二调整套圈沿所述鞋面的前后方向布设,相邻多个第二调整套圈之间形成第二调整间隙,第二调整间隙从所述鞋面的表面贯穿至里面且从所述鞋舌口向所述鞋底方向延伸,所述鞋带绕穿在第一调整套圈和第二调整套圈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与人体足部对应的内筒,内筒安装在所述鞋面的里面,内筒至少包括与所述鞋面对应的鞋面支撑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调整套圈和所述第二调整套圈由一条绳体沿所述鞋面的周向周期性地固定在所述鞋底上形成,所述鞋底于所述后跟部设有连接套圈,所述绳体穿设在连接套圈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舌口从所述鞋口延伸至所述鞋头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面于所述鞋腰部的外侧分成多个第一调整片,多个第一调整片沿所述鞋面的前后方向布设,相邻第一调整片之间形成第一调整间隙,第一调整间隙从所述鞋面的表面贯穿至里面且从所述鞋舌口向所述鞋底方向延伸,每个所述第一调整片上均设有所述第一鞋带孔,所述鞋面于所述鞋腰部的内侧分成多个第二调整片,多个第二调整片沿所述鞋面的前后方向布设,相邻第二调整片之间形成第二调整间隙,第二调整间隙从所述鞋面的表面贯穿至里面且从所述鞋舌口向所述鞋底方向延伸,每个所述第二调整片上均设有所述第二鞋带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位于所述鞋面的外侧的第一辅助带,第一辅助带的前端固定在所述鞋面与所述鞋底的连接处,且该端位于所述鞋腰部或者鞋头部,第一辅助带的后端固定在所述鞋面与所述鞋底的连接处,且该端位于所述后跟部,所述鞋腰部上设有第一前导向孔,所述后跟部上设有第一后导向孔,第一辅助带穿设第一前导向孔和第一后导向孔中,第一辅助带于第一辅助带的前端与第一前导向孔之间形成第一前倒V形部,第一辅助带于第一前导向孔与第一后导向孔之间形成第一后倒V形部,所述鞋带绕穿在第一前倒V形部和第一后倒V形部中,第一前倒V形部对应第一调整间隙设置,第一后倒V形部对应第二调整缝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位于所述鞋面的内侧的第二辅助带,第二辅助带的前端固定在所述鞋面与所述鞋底的连接处,且该端位于所述鞋腰部或者鞋头部,第二辅助带的后端固定在所述鞋面与所述鞋底的连接处,且该端位于所述后跟部,所述鞋腰部上设有第二前导向孔,所述后跟部上设有第二后导向孔,第二辅助带穿设第二前导向孔和第二后导向孔中,第二辅助带于第二辅助带的前端与第二前导向孔之间形成第二前倒V形部,第二辅助带于第二前导向孔与第二后导向孔之间形成第二后倒V形部,所述鞋带绕穿在第二前倒V形部和第二后倒V形部中,第二前倒V形部对应第二调整间隙设置,第二后倒V形部对应第二调整缝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后跟部的后端设有第三导向孔,所述第一辅助带穿过第三导向孔和所述后跟部的内侧并延伸至所述鞋面与所述鞋底之间,所述第二辅助带穿过第三导向孔和所述后跟部的外侧并延伸至所述鞋面与所述鞋底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面为一体编织的网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面还具有对应所述鞋底的上表面的支撑部,支撑部复合在所述鞋底的上表面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鞋带除了具有传统的调整鞋面内外方向的包裹度的功能外,还可以通过对第一鞋带孔、第二鞋带孔、第三鞋带孔以及第四鞋带孔的拉扯,实现第一调整缝大小和第二调整缝大小的调整,从而实现鞋面前后方向包裹度的调整,提升整个鞋面的包裹度,使得鞋面更加贴合脚部,提升穿着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向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实施方式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A向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七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鞋底 20-鞋面
21-鞋头部 22-后跟部
23-鞋腰部 24-鞋口
25-鞋舌口 26-第二鞋带孔
27-第三鞋带孔 28-第四鞋带孔
29-第一鞋带孔 31-第一调整缝
32-第二调整缝 40-第一辅助带
41-第四导向孔 50-第二辅助带
51-第二前导向孔 52-第二后导向孔
53-第五导向孔 60-鞋带
70-鞋楦 80-第三导向孔
90-第二调整套圈 201-第一调整片
202-第二调整片 203-第二调整间隙
300-内筒 400-绳体
500-连接套圈 600-鞋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为了使得整个鞋子更具立体感,以更好地观看鞋子的结构,在部分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将鞋子套穿在鞋楦40外。
参照图1至图10,一种鞋面可全方位调整的鞋,包括鞋底10和连接在鞋底10上的鞋面20,鞋面20可以采用粘接、热压以及缝接等常规方式连接在鞋底10上。鞋面20上形成供足部穿入的鞋口24和与鞋口24连通的鞋舌口25,以鞋面20对应人体脚掌前部的位置为前,对应人体脚后跟的方向为后,以鞋面20面向观看者的一面为表面,相对的另一面为里面(即更加靠近足部的一面),以鞋面20对应脚背内侧的方向为内,鞋面20对应脚背外侧的方向为外,鞋舌口25的外侧设有第一鞋带孔29,第一鞋带孔29 为多个,沿鞋面20的前后方向排布,鞋舌口25的内侧设有第二鞋带孔26,第二鞋带孔26为多个,多个第二鞋带孔26沿所述鞋面20的前后方向排布。第一鞋带孔29和第二鞋带孔26中穿设有鞋带60,鞋带60交替穿设在第一鞋带孔29和第二鞋带孔26中并在接近鞋口24的位置汇合并进行系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鞋面20包括对应人体的脚掌前部的鞋头部21、对应人体的脚后跟的后跟部22以及设置在鞋头部21与后跟部22之间的鞋腰部23,鞋头部21与鞋腰部23之间形成两个第一调整缝31,两个第一调整缝31分设在所述鞋面20的内侧和外侧,鞋腰部23与后跟部22之间形成两个第二调整缝32,两个第二调整缝32分设在所述鞋面20的内侧和外侧,所述第一调整缝31和所述第二调整缝32均从所述鞋面20的表面贯穿至里面,且所述第一调整缝31和所述第二调整缝32均从所述鞋舌口24向所述鞋底10方向延伸,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整缝31大体呈“V”形,第二调整缝32大体呈“V”形,所述第一调整缝31和所述第二调整缝32大体延伸至鞋底10。
优选地,所述鞋头部21上设有供所述鞋带60穿置的第三鞋带孔27,所述后跟部22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供所述鞋带60穿置的第四鞋带孔28。
参照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面于所述鞋腰部的外侧由多个第一调整套圈(图中被遮挡,未示出)组成,第一调整套圈连接在所述鞋底10上,多个第一调整套圈沿所述鞋面的前后方向布设,相邻多个第一调整套圈之间形成第一调整间隙,第一调整间隙从所述鞋面的表面贯穿至里面且从所述鞋舌口25向所述鞋底10方向延伸。所述鞋面于所述鞋腰部的内侧由多个第二调整套圈90组成,第二调整套圈90连接在所述鞋底10上,多个第二调整套圈90沿所述鞋面的前后方向布设,相邻多个第二调整套圈90之间形成第二调整间隙,第二调整间隙从所述鞋面的表面贯穿至里面且从所述鞋舌口25向所述鞋底10方向延伸,利用第一调整套圈的内圈作为第一鞋带孔,第二调整套圈90的内圈作为第二鞋带孔26,鞋带60采用常规的方式交替在第一调整套圈和第二调整套圈90中,采用这种结构,第一调整套圈、第二调整套圈90、鞋头部21以及后跟部22共同作为鞋面包裹足部,通过拉扯鞋带60可以使得第一调整套圈和第二调整套圈90相互靠近,调整鞋面内外方向的包裹度,同时可以调整第一调整套圈与鞋头部21之间的间隙(第一调整缝31)以及调整第一调整套圈与后跟部22之间的间隙(即第二调整缝32),调整第二调整套圈与鞋头部21之间的间隙(第一调整缝31)以及调整第二调整套圈(即第二调整缝32)与后跟部22之间的间隙,调整鞋面前后方向的包裹度。
参照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与人体足部对应的内筒300,内筒300安装在所述鞋面的里面,内筒300至少包括与所述鞋面对应的鞋面支撑部,鞋面支撑部用于遮挡足部的脚背部位,减少鞋面的镂空空间。内筒200还可以包括足底支撑部,足底支撑部对应鞋底10的上表面设置,鞋面支撑部和足底支撑部一体编织成型,形成袜筒状内筒,将足底支撑部采用粘贴的方式固定在鞋底10的上表面。参照图1和图2,在设置内筒300的情况下,还可以在内筒300对应鞋头部21的位置设置调整套圈(如图1所示),鞋带60穿过调整套圈并对调整套圈进行拉动,从而对鞋头部21的包裹度进行调整。还可以在内筒300对应后跟部22的位置设置调整套圈,鞋带60穿过该调整套圈,并对该调整套圈进行拉动,从而对后跟部22的包裹度进行位置调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调整套圈和所述第二调整套圈90由一条绳体400沿所述鞋面的周向周期性地固定在所述鞋底10上形成,具体是将绳体10的一端固定在鞋底10对应鞋头部21的位置,将绳体400弯折,形成倒“V”的调整圈套,再将绳体400局部固定在鞋底10 上,再将绳体400弯折,形成倒“V”的调整圈套,再将绳体400局部固定在鞋底10上,如此反复操作,沿鞋底10的周向形成多个调整套圈,最后将绳体400的另一端固定在鞋底10对应鞋头部21的另一侧,位于外侧的调整套圈即为第一调整套圈,位于内侧的调整套圈即为第二调整套圈90。为了引导绳体400的布设,在后跟部22的后侧的上部还设有第四导向孔41 和第五导向孔53,第四导向孔41位于外侧,第五导向到53位于外侧,绳体400从第四导向孔41和第五导向孔53中穿过,在所述鞋底10于所述后跟部设有连接套圈500,所述绳体400穿设在连接套圈500中(即其中一个调整套圈与连接套圈500相互窜套)。采用这种结构,通过拉扯鞋带60,还可以对后跟部22进行拉扯,实现后跟部22包裹度的调整。
参照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舌口25从所述鞋口24延伸至所述鞋头部21。本实用新型中,鞋带60可以采用扁平状的织带,也可以在鞋舌口25处设置相应的鞋舌600,避免鞋带60直接压在足部上,提升穿着的舒适性,鞋舌500的一端安装在鞋头部21的后端,另一端延伸至鞋口24位置,此时鞋面无需设置内筒。
参照图7至图9,在该实施方式中,采用调整片代替调整套圈,所述鞋面20于所述鞋腰部23的外侧分成多个第一调整片201,多个第一调整片 201沿所述鞋面20的前后方向布设,相邻第一调整片201之间形成第一调整间隙,第一调整间隙从所述鞋面20的表面贯穿至里面且从所述鞋舌口向所述鞋底10方向延伸,每个所述第一调整片201上均设有所述第一鞋带孔 29,所述鞋面20于所述鞋腰部23的内侧分成多个第二调整片202,多个第二调整片202沿所述鞋面20的前后方向布设,相邻第二调整片202之间形成第二调整间隙203,第二调整间隙203从所述鞋面20的表面贯穿至里面且从所述鞋舌口向所述鞋底10方向延伸,每个所述第二调整片202上均设有所述第二鞋带孔26。在实施例中,第一调整片201和第二调整片202均为两个,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两个,其可以为一个、三个或者四个等。在实施例中,第一调整间隙大体呈“V”形,第二调整间隙203大体呈“V”形。
本实用新型中,鞋面20可以直接选用网布,网布上的网孔直接作为第一鞋带孔29、第二鞋带孔27、第三鞋带孔27以及第四鞋带孔28。具体地,鞋面20可以采用纱线一体编织,为了提升后跟部22的支撑保护性能,后跟部22可以采用局部编织网孔,局部不编织网孔,也可以在后跟部22另外再设置支撑衬套等。当然本实用新型的鞋面并不局限于用网布,其也可以采用复合层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位于所述鞋面20的外侧的第一辅助带40,第一辅助带40的前端固定在所述鞋面20与所述鞋底10的连接处,且该端位于所述鞋腰部23或者鞋头部21,第一辅助带40的后端固定在所述鞋面20与所述鞋底10的连接处,且该端位于所述后跟部22,所述鞋腰部23上设有第一前导向孔,所述后跟部22上设有第一后导向孔,第一辅助带40穿设第一前导向孔和第一后导向孔中,第一辅助带40于第一辅助带40的前端与第一前导向孔之间形成第一前倒V形部,第一辅助带 40于第一前导向孔与第一后导向孔之间形成第一后倒V形部,所述鞋带60 绕穿在第一前倒V形部和第一后倒V形部中,第一前倒V形部对应第一调整间隙设置,第一后倒V形部对应第二调整缝32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位于所述鞋面20的内侧的第二辅助带50,第二辅助带50的前端固定在所述鞋面20与所述鞋底10的连接处,且该端位于所述鞋腰部23或者鞋头部21,第二辅助带50的后端固定在所述鞋面20与所述鞋底10的连接处,且该端位于所述后跟部22,所述鞋腰部23上设有第二前导向孔51,所述后跟部22上设有第二后导向孔 52,第二辅助带50穿设第二前导向孔51和第二后导向孔52中,第二辅助带50于第二辅助带50的前端与第二前导向孔51之间形成第二前倒V形部,第二辅助带50于第二前导向孔51与第二后导向孔52之间形成第二后倒V 形部,所述鞋带60绕穿在第二前倒V形部和第二后倒V形部中,第二前倒 V形部对应第二调整间隙203设置,第二后倒V形部对应第二调整缝32设置。采用上述结构,鞋带26从第一前倒V形部、第一后倒V形部、第二前倒V形部和第二后倒V形部中穿过,通过拉扯鞋带26,可以调整第一前倒 V形部与第一后倒V形部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第二前倒V形部与第二后倒 V形部之间的间距,第一前倒V形部、第一后倒V形部、第二前倒V形部和第二后倒V形部可以带动整个鞋面甚至鞋底轻微调整,提升整个鞋面的包裹度,同时第一前倒V形部、第一后倒V形部、第二前倒V形部和第二后倒V形部也可以填补第二调整缝32、第一调整间隙以及第二调整间隙203,在保证鞋面包裹度可调整的情况下,同时对第二调整缝32、第一调整间隙以及第二调整间隙203对应的部位提供支撑,将第二调整缝32、第一调整间隙以及第二调整间隙203局部封堵,通过保证整个鞋面的支撑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后跟部22的后端设有第三导向孔80,第三导向孔80设置在后跟部22沿高度方向的中部,所述第一辅助带40穿过第三导向孔80和所述后跟部22的内侧并延伸至所述鞋面20与所述鞋底10之间,所述第二辅助带50穿过第三导向孔80和所述后跟部22 的外侧并延伸至所述鞋面20与所述鞋底10之间,第一辅助带40和第二辅助带50在第三导向孔80周围交叉形成“X”形交叉部,优先地,在后跟部 22的后侧的上部还设有第四导向孔41和第五导向孔53,第四导向孔41和第五导向孔53设置在接近鞋口的位置,第一辅助带40先穿过第四导向孔 41后再穿过第三导向孔80,第二辅助带50先穿过第五导向孔80后再穿过第三导向孔80。采用这种结构,在鞋带26拉扯时,“X”形交叉部可以拉压后跟部22,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后跟部22的包裹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面20还具有对应所述鞋底10 的上表面的支撑部,支撑部复合在所述鞋底10的上表面上,也即整个鞋面 20可以为一体编织的筒状鞋面。
本实用新型提及的第一前导向孔、第一后导向孔、第二前导向孔51、第二后导向孔52、第三导向孔80、第四导向孔41以及第五导向孔53可以为网布上的网孔,也可以通过短织带形成,即将短织带的两端固定在鞋面 20上,短织带的两端则不与鞋面连接,从而形成孔洞。
本实施例中的采用第一调整片代替第一调整套圈,采用第二调整片代替第二调整套圈,其余结构可以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或者第二种实施方式中。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鞋面可全方位调整的鞋,包括鞋底和连接在鞋底上的鞋面,鞋面上形成供足部穿入的鞋口和与鞋口连通的鞋舌口,以鞋面对应人体脚掌前部的位置为前,对应人体脚后跟的方向为后,以鞋面面向观看者的一面为表面,相对的另一面为里面,以鞋面对应脚背内侧的方向为内,鞋面对应脚背外侧的方向为外,鞋舌口的外侧设有第一鞋带孔,鞋舌口的内侧设有第二鞋带孔,第一鞋带孔和第二鞋带孔中穿设有鞋带,所述鞋面包括对应人体的脚掌前部的鞋头部、对应人体的脚后跟的后跟部以及设置在鞋头部与后跟部之间的鞋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头部与所述鞋腰部之间形成两个第一调整缝,两个第一调整缝分设在所述鞋面的内侧和外侧,所述鞋腰部与所述后跟部之间形成两个第二调整缝,两个第二调整缝分设在所述鞋面的内侧和外侧,所述第一调整缝和所述第二调整缝均从所述鞋面的表面贯穿至里面,且所述第一调整缝和所述第二调整缝均从所述鞋舌口向所述鞋底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面可全方位调整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头部上设有供所述鞋带穿置的第三鞋带孔,所述后跟部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供所述鞋带穿置的第四鞋带孔,所述鞋面于所述鞋腰部的外侧由多个第一调整套圈组成,第一调整套圈连接在所述鞋底上,多个第一调整套圈沿所述鞋面的前后方向布设,相邻多个第一调整套圈之间形成第一调整间隙,第一调整间隙从所述鞋面的表面贯穿至里面且从所述鞋舌口向所述鞋底方向延伸,所述鞋面于所述鞋腰部的内侧由多个第二调整套圈组成,第二调整套圈连接在所述鞋底上,多个第二调整套圈沿所述鞋面的前后方向布设,相邻多个第二调整套圈之间形成第二调整间隙,第二调整间隙从所述鞋面的表面贯穿至里面且从所述鞋舌口向所述鞋底方向延伸,所述鞋带绕穿在第一调整套圈和第二调整套圈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鞋面可全方位调整的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人体足部对应的内筒,内筒安装在所述鞋面的里面,内筒至少包括与所述鞋面对应的鞋面支撑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鞋面可全方位调整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套圈和所述第二调整套圈由一条绳体沿所述鞋面的周向周期性地固定在所述鞋底上形成,所述鞋底于所述后跟部设有连接套圈,所述绳体穿设在连接套圈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面可全方位调整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头部上设有供所述鞋带穿置的第三鞋带孔,所述后跟部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供所述鞋带穿置的第四鞋带孔,所述鞋面于所述鞋腰部的外侧分成多个第一调整片,多个第一调整片沿所述鞋面的前后方向布设,相邻第一调整片之间形成第一调整间隙,第一调整间隙从所述鞋面的表面贯穿至里面且从所述鞋舌口向所述鞋底方向延伸,每个所述第一调整片上均设有所述第一鞋带孔,所述鞋面于所述鞋腰部的内侧分成多个第二调整片,多个第二调整片沿所述鞋面的前后方向布设,相邻第二调整片之间形成第二调整间隙,第二调整间隙从所述鞋面的表面贯穿至里面且从所述鞋舌口向所述鞋底方向延伸,每个所述第二调整片上均设有所述第二鞋带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鞋面可全方位调整的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鞋面的外侧的第一辅助带,第一辅助带的前端固定在所述鞋面与所述鞋底的连接处,且该端位于所述鞋腰部或者鞋头部,第一辅助带的后端固定在所述鞋面与所述鞋底的连接处,且该端位于所述后跟部,所述鞋腰部上设有第一前导向孔,所述后跟部上设有第一后导向孔,第一辅助带穿设第一前导向孔和第一后导向孔中,第一辅助带于第一辅助带的前端与第一前导向孔之间形成第一前倒V形部,第一辅助带于第一前导向孔与第一后导向孔之间形成第一后倒V形部,所述鞋带绕穿在第一前倒V形部和第一后倒V形部中,第一前倒V形部对应第一调整间隙设置,第一后倒V形部对应第二调整缝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鞋面可全方位调整的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鞋面的内侧的第二辅助带,第二辅助带的前端固定在所述鞋面与所述鞋底的连接处,且该端位于所述鞋腰部或者鞋头部,第二辅助带的后端固定在所述鞋面与所述鞋底的连接处,且该端位于所述后跟部,所述鞋腰部上设有第二前导向孔,所述后跟部上设有第二后导向孔,第二辅助带穿设第二前导向孔和第二后导向孔中,第二辅助带于第二辅助带的前端与第二前导向孔之间形成第二前倒V形部,第二辅助带于第二前导向孔与第二后导向孔之间形成第二后倒V形部,所述鞋带绕穿在第二前倒V形部和第二后倒V形部中,第二前倒V形部对应第二调整间隙设置,第二后倒V形部对应第二调整缝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鞋面可全方位调整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跟部的后端设有第三导向孔,所述第一辅助带穿过第三导向孔和所述后跟部的内侧并延伸至所述鞋面与所述鞋底之间,所述第二辅助带穿过第三导向孔和所述后跟部的外侧并延伸至所述鞋面与所述鞋底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鞋面可全方位调整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还具有对应所述鞋底的上表面的支撑部,支撑部复合在所述鞋底的上表面上。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鞋面可全方位调整的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鞋舌口中的鞋舌,鞋舌的一端安装在所述鞋头部,另一端向所述鞋舌口延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92045.1U CN209915135U (zh) | 2018-11-29 | 2018-11-29 | 一种鞋面可全方位调整的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92045.1U CN209915135U (zh) | 2018-11-29 | 2018-11-29 | 一种鞋面可全方位调整的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915135U true CN209915135U (zh) | 2020-01-10 |
Family
ID=69065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992045.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915135U (zh) | 2018-11-29 | 2018-11-29 | 一种鞋面可全方位调整的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91513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15873A (zh) * | 2018-11-29 | 2019-02-12 | 特步(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鞋面可全方位调整的鞋 |
-
2018
- 2018-11-29 CN CN201821992045.1U patent/CN209915135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15873A (zh) * | 2018-11-29 | 2019-02-12 | 特步(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鞋面可全方位调整的鞋 |
CN109315873B (zh) * | 2018-11-29 | 2024-03-29 | 特步(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鞋面可全方位调整的鞋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707114B2 (en) | Footwear fastening system | |
TWI574642B (zh) | 具有設置本體部及跟部之編織組件的鞋類物件 | |
US20220273074A1 (en) | Article of footwear | |
TWI633852B (zh) | 腳背蓋及鞋面 | |
JP6339594B2 (ja) | 伸張性ストランドを有するニット構成要素を組み込んだ履物製品 | |
US20180279720A1 (en) | Stretchable member for shoe and shoe including the stretchable member | |
CN107708468A (zh) | 具有链式连结的拉伸支撑结构的鞋类物品 | |
JP2016516458A (ja) | 一体化ニット輪郭部分を備えたニット構成要素を組み込んだ履物製品 | |
TW201801624A (zh) | 鞋類物件之鞋面 | |
JP2014012204A (ja) | 平編み甲部構成または他の甲部構成を有する履物物品 | |
JP2010508994A (ja) | 平編み甲部構成または他の甲部構成を有する履物物品 | |
CN102970889A (zh) | 具有可拆下的包裹物的鞋类物品 | |
CN101528073A (zh) | 具有双层鞋帮的鞋构造 | |
JP2017537715A (ja) | 複数の編組み構造を有する履物物品 | |
JP2016135251A (ja) | 靴構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10392534A (zh) | 带有浮动层的鞋面 | |
CN209915135U (zh) | 一种鞋面可全方位调整的鞋 | |
US12102177B2 (en) | Shoe | |
CN109315873B (zh) | 一种鞋面可全方位调整的鞋 | |
CN109259377B (zh) | 一种鞋面可调整的鞋 | |
CN105661754A (zh) | 一种无穿带贴脚背鞋面及鞋 | |
CN106723659B (zh) | 一种鞋舌贴脚背的鞋子 | |
CN205547597U (zh) | 一种无穿带贴脚背鞋面及鞋 | |
CN214414202U (zh) | 一种多功能病号裤 | |
CN216821967U (zh) | 一种全方位支撑飞织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29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