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07559U - 一种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07559U
CN209907559U CN201920610132.4U CN201920610132U CN209907559U CN 209907559 U CN209907559 U CN 209907559U CN 201920610132 U CN201920610132 U CN 201920610132U CN 209907559 U CN209907559 U CN 2099075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pump station
pipes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1013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相傲
梁建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uquan Pump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uquan Pump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uquan Pump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uquan Pump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1013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075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075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0755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属于给排水技术领域。该泵站包括筒体和电控柜,筒体内设置有两根排水管,两根排水管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潜水泵,两根排水管的中部分别设置有进水支管,进水支管通过一个第一软接头与进水主管连接,进水主管上与每根进水支管连接的位置处均设置有进水止回阀;两根排水管的顶部通过汇水管与出水管连通;汇水管与两根排水管分别通过第二软接头连接,两根排水管上设置有出水止回阀;筒体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潜水泵分别与电控柜中的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该泵站采用管道压力反冲洗强制排水方式,避免清理垃圾,不需要额外电力消耗,有效增加了一体化泵站的运行可靠性、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
背景技术
现有小型一体化预制泵站集潜水泵、泵站设备、除污格栅设备、控制系统及远程监控系统集成的一体化的产品。一体化预制泵站筒体采用加厚型中等密度的玻璃钢材质铸造而成。泵站主体由GRP井筒、水泵、管道、阀门、传感器、控制系统和通风系统等部件组成。泵体和电气控制装置、电气控制装置与地面之间设有扶梯,泵体的底端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与一潜水污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潜水污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一不锈钢钢管,不锈钢钢管的顶端与设置在泵体顶端的出水管相连;泵体的顶端设有一污水泵检修盖板,污水泵检修盖板的下方设有检修爬梯。泵站筒体内壁中进水口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粉碎性格栅或除污格栅,进水口进入的固体杂质均落于粉碎性格栅内部;流入泵站内部的污水通过粉碎性格栅,使得污水内部含带的杂质受格栅影响停留在格栅内,而使得污水进入污水泵时,其不会因所含杂质造成污水泵的堵塞或损坏,进水经过提篮格栅过滤后由水泵排出。然而,粉碎格栅需要电力消耗,设备维护;提篮格栅需要定期清理垃圾,需要人力消耗。
作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技术改进,提供一种不需要粉碎格栅和提篮格栅的污水提升泵站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包括筒体和电控柜,所述筒体的内部竖直固定设置有两根排水管,两根所述排水管的底部分别通过90°弯管与一个潜水泵的出水口连接,两根所述排水管的中部分别倾斜向上设置有一根进水支管,每根所述进水支管分别通过一个第一软接头与进水主管连接,所述进水主管上与每根所述进水支管连接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进水止回阀;两根所述排水管的顶部通过一个倒置的U型汇水管相互连通,且所述U型汇水管的顶部与出水管连通;所述U型汇水管与两根所述排水管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软接头连接,两根所述排水管上与所述第二软接头连接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出水止回阀;所述筒体内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潜水泵分别与所述电控柜中的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的顶部设置有检修上盖,沿所述检修口向筒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检修爬梯,所述检修爬梯的顶部设置有爬梯扶手。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检修口还设置有防坠格栅。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潜水泵为自动耦合排污潜水泵。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筒体内还设置有维修平台,所述自动耦合排污潜水泵的耦合导轨与所述维修平台连接。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排气口。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保护管,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液位传感器保护管内。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液位传感器保护管为硬质透水管。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为PLC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一种或多种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采用新型管道压力反冲洗强制排水方式,不需要粉碎格栅和提篮格栅,避免清理垃圾,而且,不需要额外电力消耗,减少了传统一体化泵站内部设备占用空间,有效增加了一体化泵站的运行可靠性、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在进水支管与进水主管之间以及排水管与汇水管之间均采用软接头连接,能够有效缓冲水压,降低排污噪音,并可对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起补偿作用,有利于连接处的密封和稳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中进水支管倾斜设置,能够使固体垃圾顺利地进入到排水管中,避免进水支管堵塞,影响排水效果。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包括筒体100和电控柜200,筒体100的内部竖直固定设置有两根排水管110,两根排水管110的底部分别通过90°弯管111与一个潜水泵120的出水口连接,两根排水管110的中部分别倾斜向上设置有一根进水支管112,每根进水支管112分别通过一个第一软接头113与进水主管130连接,进水主管130上与每根进水支管112连接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进水止回阀;两根排水管110的顶部通过一个倒置的U型汇水管140相互连通,且U型汇水管140的顶部与出水管150连通;U型汇水管140与两根排水管110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软接头114连接,两根排水管110上与第二软接头114连接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出水止回阀115;筒体100内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潜水泵120分别与电控柜200中的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污水从进水主管130进入,然后通过进水支管112进入排水管110,再依次经过潜水泵120的出水口和进水口,最终进入到筒体内腔空间中,即集水过程。
在集水过程中,由于90°弯管111的存在,大的固体垃圾将停留在所述进水止回阀与水泵之间的管道中。
当集水达到气动水位后,所述液位传感器会反馈一个信号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则启动潜水泵120,污水从潜水泵120的进水口进入,依次经过排水管110、出水止回阀115、U型汇水管140以及出水管150后排出。
由于所述进水止回阀的作用,潜水泵120产生的压力水会将截留在所述进水止回阀和潜水泵120之间的杂质排除泵站,实现无过滤反冲洗压力排水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采用新型管道压力反冲洗强制排水方式,不需要粉碎格栅和提篮格栅,避免清理垃圾,而且,不需要额外电力消耗,减少了传统一体化泵站内部设备占用空间,有效增加了一体化泵站的运行可靠性、稳定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在进水支管与进水主管之间以及排水管与汇水管之间均采用软接头连接,能够有效缓冲水压,降低排污噪音,并可对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起补偿作用,有利于连接处的密封和稳定。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中进水支管倾斜设置,能够使固体垃圾顺利地进入到排水管中,避免进水支管堵塞,影响排水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筒体100可以是混凝土筒体或金属筒体,也可以是其他材质的筒体,比如玻璃钢筒体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潜水泵120、所述液位传感器以及所述进水管止回阀和出水管止回阀115等器件均设置于筒体100的内腔中,为了方便对这些器件进行维护,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筒体100的顶部设置有检修口160,检修口160的顶部设置有检修上盖161,沿检修口160向筒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检修爬梯162,检修爬梯162的顶部设置有爬梯扶手163。检修口160和检修爬梯构成了检修通道,方便维护人员进入筒体100内部对器件进行维护。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维护人员需要从检修口160进入到筒体100内,因此,检修口160的口径通常都较大,虽然设置了检修上盖161,但是检修上盖有可能遗失,为了避免检修上盖161在遗失的情况下,有人掉落其中,引发安全事故,进一步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检修口160还设置有防坠格栅164。设置了防坠格栅164,能够在检修上盖161遗失的情况下防止有人掉落其中,提高了检修口160的安全性。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污水很脏,而潜水泵又设置于筒体100的底部,为了便于维护人员在潜水泵损坏时进行维修,进一步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潜水泵120具体采用自动耦合排污潜水泵。自动耦合排污潜水泵拆装方便,当泵体受损时,可以节省很多工序,缩短维修时间,比如不需要拆解管道,通过拉链就可以将水泵顺着耦合导轨从水下提上来检修,检修结束后,再沿着耦合导轨放到水下,水泵入位后,水泵出水口会在自藕装置的作用下与排水管良好对接并自动锁紧。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为了方便对所述自动耦合排污潜水泵的维修,进一步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筒体100内还设置有维修平台170,所述自动耦合排污潜水泵的耦合导轨121与维修平台170连接。通过设置维修平台,能够方便维护人员对所述自动耦合排污潜水泵进行维修。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污水中有很多垃圾和细菌,细菌子在分解垃圾的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为了能够及时排出有害气体,避免有害气体集聚,从而形成安全隐患,做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筒体100的顶部还设置有排气口180,使得有害气体在产生后能够及时被排出,确保安全。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潜水泵120的进水口在排水时会产生巨大的吸力,为了避免潜水泵120产生的吸力将所述液位传感器吸入管内,从而是液位传感器损坏,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筒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保护管190,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液位传感器保护管190内。有了液位传感器保护管190的保护,能够避免所述液位传感器被潜水泵120吸入,提高了液位传感器的安全性,延长了液位传感器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液位传感器需要感知筒体100中的液位变化,因此,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液位传感器保护管190具体采用硬质透水管。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潜水泵120工作,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所述控制装置具体采用PLC控制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发明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Claims (9)

1.一种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和电控柜,所述筒体的内部竖直固定设置有两根排水管,两根所述排水管的底部分别通过90°弯管与一个潜水泵的出水口连接,两根所述排水管的中部分别倾斜向上设置有一根进水支管,每根所述进水支管分别通过一个第一软接头与进水主管连接,所述进水主管上与每根所述进水支管连接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进水止回阀;两根所述排水管的顶部通过一个倒置的U型汇水管相互连通,且所述U型汇水管的顶部与出水管连通;所述U型汇水管与两根所述排水管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软接头连接,两根所述排水管上与所述第二软接头连接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出水止回阀;所述筒体内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潜水泵分别与所述电控柜中的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的顶部设置有检修上盖,沿所述检修口向筒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检修爬梯,所述检修爬梯的顶部设置有爬梯扶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口还设置有防坠格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泵为自动耦合排污潜水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还设置有维修平台,所述自动耦合排污潜水泵的耦合导轨与所述维修平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排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保护管,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液位传感器保护管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器保护管为硬质透水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为PLC控制器。
CN201920610132.4U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075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0132.4U CN209907559U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0132.4U CN209907559U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07559U true CN209907559U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46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1013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07559U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075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6078A (zh) * 2020-07-25 2021-01-08 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体化预制泵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6078A (zh) * 2020-07-25 2021-01-08 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体化预制泵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510703U (zh) 一种管道连接装置
CN209907559U (zh) 一种反冲洗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
CN211200675U (zh) 一种方便异物清理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CN116556504A (zh) 一种智能防堵塞污水提升环保设备
CN203382581U (zh) 一种全自动隔油和提升一体化设备
CN212866221U (zh) 一种智能真空排水设备
CN209798980U (zh) 污水提升用防淤装置
CN111298517B (zh) 用于干旱地区的节水装置
CN210976011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市政排水管道
CN209040244U (zh) 一种街道用带有垃圾过滤功能的下水管道
CN209706901U (zh) 重力排水管道防返水倒灌报警装置
CN210315943U (zh) 污水污物自动分离与提升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CN208501860U (zh) 一种全自动一体化预制泵站
CN207511940U (zh) 一种可更换油脂储存器的全自动生活污水油脂杂质分离装置
CN214897648U (zh) 一种用于核电厂的地坑泵系统
CN206941696U (zh) 新型一体化预制泵站
CN105507416B (zh) 便于沤肥的分隔式污水收集与自动排放井
CN219931203U (zh) 一种污水提升装置
CN209397699U (zh) 一体化预制雨水泵站
CN215406479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泵站
CN214574552U (zh) 一种防堵塞双井筒串联预制泵站
CN209098345U (zh) 一种真空吸污系统
CN212742849U (zh) 一种工业或生活污水处理及雨水用泵站
CN211548004U (zh) 有垃圾粉碎功能的pe一体化预制泵站
CN219825559U (zh) 一种外置式污水提升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