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05432U - 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05432U
CN209905432U CN201920279320.3U CN201920279320U CN209905432U CN 209905432 U CN209905432 U CN 209905432U CN 201920279320 U CN201920279320 U CN 201920279320U CN 209905432 U CN209905432 U CN 2099054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et
things
box body
plate
fold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7932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inq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ro-Qi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ro-Qi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ro-Qi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7932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054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054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054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包括箱体和上翻盖,前固定板与后固定板的两侧分别通过可折叠侧板相连,每块所述的可折叠侧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近侧之间转动相连,底板一端与所述的前固定板或后固定板转动相连,且所述的底板的另一端能由箱体内部向上翻折。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杜绝使用塑料胶带和塑料填充物,改善物流行业对生态环境的损害,降低物流行业包材成本,且节能环保,箱体折叠后能翻转容置于上翻盖内,方便运输和储存;通过物联网智能锁的结构设计,使得锁体的弹簧不参与开启过程,减少了电机负荷和耗电使得整体产品待机和使用工作时间大大延长。

Description

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储存转运箱内大多使用一次性的塑料或纸张填充物来缓冲保护并填满储存器物与箱体内之间空隙,存在不能反复使用、污染环境的问题且不能很好的起到缓冲和固定的作用,易造成所运输储存的器物损坏。
我国专利公开号CN108357751A公开了一种绿色环保折叠式物流快递箱,其采用的锁止机构是机械密码锁或普通的手拉式锁体结构,结合该专利申请的说明书附图图2可知,其在锁舌和挡块之间设有弹簧,且挡块是固定的,不随拉杆的移动而移动,当使用拉杆开启锁体时,需要克服弹簧的弹性力;同样,我国专利公开号CN208137678U公开了一种智能锁锁舌结构,结合该专利申请的说明书附图图2可知,在锁舌和固定的限位板之间设置有弹簧,当通过电磁铁对磁铁施加作用力开启锁体时,需要向下克服弹簧的弹性力。由此可知,现有技术的储存转运箱结构存在着锁止结构开启时需要克服弹簧弹性力的问题。此外,本申请实用新型人于我国专利公开号CN202558034U中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储存转运箱,箱体内六面均有可充放气气囊,箱内存放器物后充气使气囊充实箱体内多余的空隙并固定器物,起到保护和固定的作用。放气后即可取出器物。解决器物外形大小和箱体内空间不匹配而引起多余间隙的问题,在运输过程中使器物有可运动空间而撞击损伤器物,内部气囊也可在箱体受剧烈冲击时起到缓冲保护内部器物的作用,并可在箱体掉落水中时保证一定的浮力防止器物沉没灭失。但是其采用的箱体本身仍与现有技术的箱体相同,不易于折叠运输以及反复使用,且箱体本身也没有可供反复使用的锁紧结构,不具备防伪、防止非法接触和防止更换物流货物物品、保护个人隐私等功能,无法保障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进行,也没有可回溯调阅的后台数据记录。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设有可供反复使用的锁紧机构,易于折叠运输以及反复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包括可折叠的箱体和上翻盖,所述上翻盖的一侧与所述箱体的一侧转动相连,以使折叠后的所述箱体能翻转并容置于所述上翻盖的内部,所述上翻盖的另一侧设有限位结构,所述的箱体对应于所述的限位结构设有物联网智能锁,所述的物联网智能锁用于当所述的上翻盖盖合未折叠的所述箱体时与所述的上翻盖的限位结构相配合并固定所述的上翻盖进而实现对物联网循环使用箱的锁紧。
所述的物联网智能锁包括运动部件,所述的运动部件包括柱塞、限位板及驱动机构,所述的限位板与柱塞之间通过弹簧相连,且所述的限位板与驱动机构相固定,当所述的上翻盖盖合未折叠的所述箱体后,所述的柱塞能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与限位结构相配合以实现对物联网智能锁的锁紧,且所述的限位板、弹簧及柱塞能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向远离限位结构的方向移动从而解除对物联网智能锁的锁紧,并能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向接近限位结构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所述的限位板、弹簧及柱塞能回复至原位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使柱塞与限位结构相配合以实现对上翻盖的固定,从而实现对物联网循环使用箱的锁紧。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箱体的内侧底部设有底部气囊,所述的箱体的内侧周向设有四周气囊,且所述的箱体的内侧顶部设有顶部气囊,所述的四周气囊通过四周气囊气管与第一气门芯相连,所述的顶部气囊和底部气囊通过气囊气管与第二气门芯相连,所述的第一气门芯用于实现对四周气囊的进放气,所述的第二气门芯用于实现对顶部气囊和底部气囊的进放气。
所述的四周气囊气管在位于所述箱体的折叠位置处设置有一段弧线段。
所述的第一气门芯和第二气门芯设置于箱体内侧。
所述的第一气门芯和第二气门芯设置于箱体的外表面,当所述的上翻盖盖合未折叠的箱体且所述的限位结构与所述的物联网智能锁相配合时,所述的限位结构能遮蔽所述的第一气门芯与第二气门芯。
所述的箱体的内侧底部设有底部气囊,所述的箱体的内侧周向设有四周气囊,且所述的箱体的内侧顶部设有顶部气囊,所述的四周气囊通过四周气囊气管与三通调节阀的一通路相连,所述的顶部气囊和底部气囊通过气囊气管与三通调节阀的另一通路相连,所述的三通调节阀的最后一通路与气门芯相连,所述的气门芯用于实现对四周气囊、顶部气囊和底部气囊的进放气。
所述的四周气囊、顶部气囊和底部气囊表面整体或局部设有柔性防穿刺材料和/或高回弹性柔性材料。
所述的箱体包括前固定板、后固定板、两块可折叠侧板及底板,所述的前固定板与后固定板的两侧分别通过可折叠侧板相连,每块所述的可折叠侧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近侧之间转动相连,且所述的第一侧板与前固定板的一侧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二侧板与后固定板的同侧转动相连,以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连接部能向箱体内侧移动并使得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外侧面相互贴合从而实现箱体的折叠,所述的底板与所述的箱体可拆卸相连或者所述的底板一端与所述的前固定板或后固定板转动相连,且当所述的底板的一端与所述的前固定板或后固定板转动相连时所述的底板的另一端能由箱体内部向上翻折。
箱体的底板和可折叠侧板的内侧或外侧设有柔性防水层,或在可折叠侧板的折叠缝隙处内侧或外侧设有柔性防水层。
所述的可折叠侧板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侧设有固定结构,用于对展开的可折叠侧板进行固定,所述的底板内侧设有固定结构,用于将底板固定于展开后的箱体底端。
所述的上翻盖和箱体之间通过双折铰链实现转动相连。
所述的箱体外表面设有用于与其他箱体相互连接的连接结构。
所述的限位结构与上翻盖转动相连,所述的上翻盖盖合未折叠的箱体时,能与箱体外侧壁面之间通过拉链结构实现连接,闭合拉链结构后拉链头能够容置于物联网智能锁内,并能被与物联网智能锁相配合的限位结构封闭于所述的物联网智能锁内。
所述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表面设有唯一识别码。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彻底保护森林资源,杜绝使用塑料胶带和塑料填充物,改善物流行业对生态环境的损害,降低物流行业包材成本,且节能环保,箱体折叠后能翻转容置于上翻盖内部,方便运输和储存;通过物联网智能锁的结构设计,使得锁体的弹簧不参与开启过程,减少了电机负荷和耗电使得整体产品待机和使用工作时间大大延长,并且其还能包括如下优点:
1) 防伪:箱体外部均有独立唯一的识别码作为设备码,且使用过程中需要和云端服务器数据交换和匹配才有进行正常工作,杜绝了伪造的可能性;
2) 防止非法调换和接触物流包装内的物品:通过物联网智能锁封闭箱体使外界无法调换和接触内部物品。如果非法打开,收货人能非常容易地发现此状况,从而索赔或拒绝收货;
3)当物联网循环使用箱内设有气囊时,能够将气路的气门芯设置于物联网智能锁位置处,通过物联网智能锁及气门芯的位置设置,使得当物联网智能锁锁止时,限位结构能遮蔽气门芯,外部没有任何肉眼可见部件,均是隐藏式的结构,从而使得箱体锁之后气囊无法被非法充放气,以免影响物品的运输环境,并对物品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物联网循环使用箱的展开状态俯视图。
图2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物联网循环使用箱的折叠过程俯视图。
图3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物联网循环使用箱折叠状态A俯视图。
图4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物联网循环使用箱折叠状态B俯视图。
图5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物联网循环使用箱展开状态侧视图。
图6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物联网循环使用箱折叠过程侧视图。
图7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物联网循环使用箱折叠状态A侧视图。
图8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物联网循环使用箱折叠状态B侧视图。
图9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物联网循环使用箱的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物联网循环使用箱的可折叠侧板的内侧正视图。
图11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物联网循环使用箱的前固定板的内侧正视图。
图12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物联网循环使用箱前固定板的外侧正视图(限位结构未合上)。
图13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物联网循环使用箱中物联网智能锁的示意图。
图14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箱体开启时拉链结构的的示意图。
图15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箱体锁紧时拉链结构的示意图。
图16是另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物联网循环使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另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物联网循环使用箱的折叠过程示意图1。
图18是另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物联网循环使用箱箱体的折叠过程示意图2。
图19是另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物联网循环使用箱箱体的折叠过程示意图3。
图中: 1、限位结构 2、内圈挡条 3、上翻盖 4、气囊固定结构 5、第一侧板6、铰接结构 7、第二侧板 8、底板 9、物联网智能锁 10、前固定板 11、可折叠侧板12、后固定板 13、顶部气囊 14、四周气囊 15、底部气囊 16、固定夹 17、四周气囊气管 18、气囊气管 19、第一气门芯 20、第二气门芯 21、第一拉链结构闭合终点B 22、第一拉链结构 23、第一拉链结构闭合起点 24、第一拉链结构闭合终点A 25、第二拉链结构闭合终点A 26、第二拉链结构 27、第二拉链结构闭合起点 28、第二拉链结构闭合终点B 29、限位部 30、柱塞开口 31、弹簧行程段 32、驱动行程段 33、微型电机马达输出轴 34、微型电机马达 35、螺纹配合 36、第二连接板 37、弹簧 38、第一连接板39、柱塞 40、通孔 41、拉链头 42、外电源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固定板10、后固定板12、两块可折叠侧板11及底板8共同构成上侧开口的箱体,且能通过上翻盖3闭合所述的箱体的上侧开口,优选地,在箱体的底板和可折叠侧板的内侧或外侧敷设柔性防水层,或折叠缝隙处内侧或外侧敷柔性防水层,使得整个物联网循环使用箱具有充分防水功能,所述的柔性防水层为防水布、防水涂料或其他防水结构。所述的前固定板10的左侧与后固定板12的左侧通过一块可折叠侧板11转动相连,所述的前固定板10的右侧与后固定板12的右侧通过另一块可折叠侧板11转动相连,所述的底板8一端与所述的前固定板10的底端转动相连,底板8另一端可向下转动至箱体的底部并覆盖箱体底部,并能向上转动并使得底板8的上侧面与前固定板10的内侧面相贴合。且所述的底板8内侧设有固定结构,能将底板固定于展开后的箱体底端,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插销结构等公知的固定结构。所述的后固定板12的上端与上翻盖3一端转动相连,上翻盖3能向外翻转以露出所述的箱体的上端面,从而可以从箱体的上端面取出或放入物品,并能向内翻转以覆盖所述的箱体的上端面。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底板8一端也可与后固定板12的底端转动相连。或者所述的底板8也可与所述的箱体底部可拆卸相连,可拆卸相连包括卡接、通过尼龙搭扣、钦纽等连接,当折叠所述的箱体时,可将所述的底板8拆卸。
每块所述的可折叠侧板11包括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7,所述的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7的近侧之间转动相连,且所述的第一侧板5与前固定板10的一侧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二侧板7与后固定板12的同侧转动相连,以使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7的近侧能共同向箱体内侧移动并使得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7的外侧面相互贴合,从而缩短前固定板10与后固定板12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箱体的折叠。所述的可折叠侧板11的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7内侧设有固定结构,用于对展开的可折叠侧板进行固定,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插销结构等,以防止可折叠侧板11展开不充分。
所述的转动相连是指所有能够使得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基本相对固定,但两者可以以连接部为旋转轴进行旋转的连接方式,例如铰接、通过合页结构相连接等。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的折叠流程如下,参见图1和图5,首先向左侧翻转所述的上翻盖3,以使所述的上翻盖3不再盖合于所述的箱体的上端,而后将底板8由箱体内侧向上转动并与前固定板10的内侧面相贴合,再将所述的前固定板10向靠近后固定板12的方向移动,即向左侧移动,以使两块所述的可折叠侧板11的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7的外侧面由分离状态变化至相互贴合,从而实现箱体的折叠,即图2和图6所示。如图3和图7所示,折叠完成后或在折叠过程中,可将所述的上翻盖3继续向下折叠,并使得上翻盖3与后固定板12的外侧面相贴近。或者如图4和图8所示,在折叠完成后,将所述的箱体沿箱体与上翻盖3的转动连接部转动,以使所述的箱体的前固定板10一侧能容置于所述的上翻盖3内,,即使前固定板10贴合于上翻盖3内侧。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6,为所述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展开时的示意图,参见图17,折叠时,首先将上翻盖3上翻,而后参见图18,将可折叠侧板11折叠,最后参见图19,将折叠后的可折叠箱体整体容置于上翻盖3的内侧,上翻盖3周向四周设有延伸段,以在内部形成空腔,可折叠箱体整体容置于上翻盖3的内侧后延伸段位于可折叠箱体的周向外侧,即可折叠箱体整体容置于上翻盖3的空腔内,从而进一步减小箱体折叠后的体积。
所述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的展开流程与上述的折叠流程的步骤顺序相反,以图8所示的状态为例,进行示例如下:首先沿箱体与上翻盖3的转动连接部转动所述的箱体,以使所述的箱体的前固定板10一侧离开上翻盖3的内侧,而后使所述的前固定板10向远离后固定板12的方向移动,以使两块所述的可折叠侧板11的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7的外侧面由贴合状态逐渐分离,再将所述的底板8向箱体底部转动并覆盖于所述的箱体底端表面,从而实现箱体的展开,所述的底板8与所述的箱体的内侧周向壁面通过过盈配合实现固定或者也可在底板8固定端的相对一侧,即本实施方式中的后固定板12一侧,设置用于与底板8的非固定端相配合的固定结构以实现底板8的固定,最后将所述的上翻盖3盖合于所述的箱体的上端即可。
参见图9,所述的箱体的内侧底部设有固定于底板8的底部气囊15,所述的箱体的内侧周向固定有若干四周气囊14,且所述的箱体的内侧顶部设有顶部气囊13,顶部气囊13一端固定在前固定板10或后固定板12内侧,顶部气囊13、底部气囊15及四周气囊14通过固定夹具或其他公知的固定结构实现固定,所述的前固定板10表面设有第一气门芯19和第二气门芯20,所述的四周气囊14通过四周气囊气管17与第一气门芯19相连,所述的顶部气囊13和底部气囊15通过气囊气管18与第二气门芯20相连,所述的第一气门芯19用于实现对四周气囊14的进放气,所述的第二气门芯20用于实现对顶部气囊13和底部气囊15的进放气,所述的四周气囊气管17和气囊气管18通过固定夹16或其他公知的固定结构固定在箱体的内侧壁面。优选地,参见图10,所述的四周气囊气管17在位于所述的可折叠侧板11的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7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一段弧线段,以便于折叠。并且,在所述的四周气囊、顶部气囊和底部气囊表面整体或局部设有柔性防穿刺材料和/或高回弹性柔性材料,以保护气囊并方便折叠及展开、充放气等操作。所述的高回弹性柔性材料可以采用弹力片、拉力片、素色乳胶片、本色胶片等。
在展开所述的箱体后,能够通过第一气门芯19对四周气囊14进行充气,通过第二气门芯20对顶部气囊13和底部气囊15进行充气,从而完成对四周气囊14、顶部气囊13和底部气囊15的充气;在折叠所述的箱体前,能通过第一气门芯19对四周气囊进行放气,通过第二气门芯20对顶部气囊13和底部气囊15进行放气,从而完成对四周气囊14、顶部气囊13和底部气囊15的放气。且当所述的上翻盖3盖合于未折叠的箱体的上端时后,并且上翻盖3的限位结构1与物联网智能锁9相配合锁紧箱体时,所述的限位结构1能够遮蔽所述的第一气门芯19和第二气门芯20。或者所述的第一气门芯19和第二气门芯20也可以设置于箱体的内侧,从而保证箱体锁紧时无法实现对四周气囊14、顶部气囊13和底部气囊15进行进放气。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四周气囊14通过四周气囊气管17与三通调节阀的一通路相连,所述的顶部气囊13和底部气囊15通过气囊气管18与三通调节阀的另一通路相连,所述的三通调节阀的最后一通路与一气门芯相连,所述的气门芯用于实现对四周气囊14、顶部气囊13和底部气囊15的进放气。
进一步地,参见图11和图12,所述的上翻盖3右侧与所述的后固定板12转动相连,本实施方式中此处的转动相连采用双折铰链实现,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采用转动轴实现转动相连。所述的上翻盖3左侧设有限位结构1,所述的前固定板10对应于所述的限位结构1的位置设有物联网智能锁9,当所述的上翻盖3盖合于未折叠的箱体的上端时与所述的上翻盖3的限位结构1能与物联网智能锁9相配合并固定所述的上翻盖3进而实现对物联网循环使用箱的锁紧。所述的物联网智能锁9包括运动部件,所述的运动部件包括一具有内腔的运动部件本体及驱动机构,所述的内腔内沿运动部件的运动方向设有通过弹簧37相连的第一连接板38和第二连接板36,第二连接板36即为所述的限位板,所述的第一连接板38外端设有柱塞39,所述的第二连接板36与所述的驱动机构相连,当所述的上翻盖3盖合于未折叠的箱体的上端时,所述的柱塞39能在弹簧37力的作用下与限位结构1相配合以实现对物联网智能锁9的锁紧,且所述的第一连接板38、弹簧37、第二连接板36及柱塞39能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向远离限位结构1的方向移动从而解除对物联网智能锁9的锁紧,并能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向接近限位结构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所述的第一连接板38、弹簧37、第二连接板36及柱塞39能回复至原位并在弹簧37力的作用下使柱塞39与限位结构1相配合以实现对上翻盖3的固定,从而实现对物联网循环使用箱的锁紧。参见图13,所述的运动部件的运动方向上,所述的隔板空腔的长度、所述的柱塞39的长度、所述的弹簧37未受力时的长度、所述的驱动机构的最大驱动行程均相等。
优选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箱体外表面设有用于与其他箱体相互连接的连接结构,例如凸块和用于与凸块相配合的凹槽,从而实现箱体的拼接。
优选地,所述的柱塞39外端的端部的外径由内端至外端逐渐收缩,即由右至左逐渐收缩,从而便于上翻盖3的限位结构1由上至下与柱塞39的端部逐渐接触时,能向柱塞39施加向柱塞39轴向方向的力,从而使得柱塞39能克服弹性力向右移动,而限位结构1的限位部29运动至相应位置时,所述的柱塞39能在弹簧37力的作用下与插入隔板空腔内的限位结构1的限位部29相配合以实现上翻盖3与箱体之间的锁紧,并且所述的柱塞39能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解除上翻盖3与箱体之间的锁紧。所述的限位部29为带有凹槽或通孔40或其他能与柱塞39相配合的结构的凸出段。
优选地,参见图14,所述的上翻盖3盖合于未折叠的箱体的上端时,能与箱体的上端壁面之间通过拉链结构实现连接,所述的拉链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拉链结构22和第二拉链结构26,第一拉链结构闭合起点23和第二拉链结构闭合起点27位于后固定板12的上端外侧,并且呈左右对称设置,第一拉链结构闭合起点23一侧的第一拉链结构22沿箱体的外壁面设置且其端部的第一拉链结构闭合终点A24位于前固定板10上端外侧,第一拉链结构闭合起点23另一侧的第一拉链结构22沿上翻盖3的上侧表面设置且其端部的第一拉链结构闭合终点B21位于上翻盖3远离箱体一端的上侧,同样地,第二拉链结构闭合起点27一侧的第二拉链结构26沿箱体的外壁面设置且其端部的第二拉链结构闭合终点A25位于前固定板10上端外侧,第二拉链结构闭合起点27另一侧的第二拉链结构26沿上翻盖3的上侧表面设置且其端部的第二拉链结构闭合终点B28位于上翻盖3远离箱体一端的上侧,第一拉链结构闭合终点B21和第二拉链结构闭合终点B28之间设置有所述的限位结构1,所述的限位结构1可以与所述的上翻盖3转动相连或非转动地固定相连,参见图15,闭合拉链结构后拉链头41能够容置于物联网智能锁9内,当上翻盖3被物联网智能锁9锁紧时,拉链头由于容置于物联网智能锁9内,也无法被拉开。
优选地,每个所述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的外表面设有与该物联网智能锁9相对应的唯一识别码,所述的唯一识别码包括条形码、二维码、RFID电子标签等。
优选地,所述的容纳腔室内设有控制器、通讯装置、感知传感器、时间记录设备、定位设备以及与控制器相连的移动电源或在所述的容纳腔室35的壁面外侧设有与所述的控制器相连的外电源接口4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外电源接口42为USB接口。在所述的物联网智能锁9内还设有微动开关,以向控制器传递所述的物联网智能锁9处于锁止状态或开启状态的信号,也起到防止假锁状态,即限位机构未与柱塞39正常配合接触,而柱塞39已经移动到锁闭位置情况的发生,只有限位机构在正确位置确保运动部件可正常锁止时,驱动机构才动作,如若不是将通过控制器反馈告知用户,请正确放置限位机构。微动开关可以设置于隔板空腔内位于柱塞39下侧的位置、设置于限位结构1处,或者设置于其他能实现相应效果的位置。所述的控制部件还包括受APP控制的发光体,APP可控制发光体亮起、熄灭、闪烁等功能,起到协助用户寻找和识别相关物联网智能锁9,以及辅助照明的功能。所述的通讯装置包括NFC模块、蓝牙模块、wifi模块等。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驱动部件采用微型电机马达34,通过微型电机马达输出轴33与运动部件相连,所述的运动部件本体的内腔由靠近微型电机马达34至远离微型电机马达34的方向依次设有驱动行程段32和弹簧37行程段31,所述的驱动行程段32与所述的微型电机马达输出轴33螺纹相连,所述的弹簧37行程段31的内径大于所述的驱动行程段32的内径,且所属的第二连接板36的外径大小介于弹簧37行程段31的内径与驱动行程段32的内径之间。
使用物联网循环使用箱并实现锁紧时,通过上翻盖3的限位结构1与物联网智能锁9相配合,使柱塞39能在弹簧37力的作用下与限位部29相配合以实现对上翻盖3的锁紧,物联网智能锁9在柱塞39下侧设有微动开关,所述的物联网智能锁9处于锁紧状态时上翻盖3的限位结构1能触碰所述的微动开关,从而由微动开关向控制器发出信号,并由控制器将该信号的发出时间作为物联网智能锁9的锁止时间进行记录并发送至服务器端,再通过移动设备将收货人识别码与物联网循环使用箱上设有的唯一识别码相配对并上传至服务器端。
需要开启锁紧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时,扫描物联网循环使用箱表面设有的唯一识别码并上传收货人识别码至服务器端以通过网络与服务器端实现数据交换与匹配,若扫描的唯一识别码及上传的识别码匹配,则由服务器端向物联网智能锁9发出开启的信号,并由物联网智能锁9的处理器启动所述的驱动机构,并通过所述的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所述的柱塞39移动以解除对上翻盖3的锁紧。
实施例1
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电机作为驱动机构,所述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的物联网智能锁9的关闭和开启过程如下。
关闭过程:参见图13,上翻盖3的突出部插入物联网智能锁9的隔板空腔,迫使运动部件本体首部可伸缩柱塞39向后退缩,由于M=N=O,所以柱塞39可以退缩回去,待上翻盖3的限位结构1全部插入后,由于运动部件本体内腔弹簧37迫使运动部件本体首部可伸缩柱塞39穿过或顶住,使上翻盖3和箱体相固定。整个关闭过程无需驱动机构运动。
开启过程:电机接到控制器给予的开启信号,电机输出轴逆时针旋转与运动部件本体尾部内腔中心内螺纹配合35,促使运动部件在物联网智能锁9内部腔体内向后运动P距离,由于N=M=P,使柱塞39从上翻盖3的限位结构1上的限位部29退出,使上翻盖3和箱体开启。此项创新使运动部件本体内腔的弹簧37不参与开启过程,减少了电机负荷和耗电,使整体产品待机和使用工作时间大大延长。
复位过程:电机接到控制器给予的复位信号,电机输出轴顺时针旋转与运动部件本体尾部内腔中心内螺纹配合35,促使柱塞39在物联网智能锁9内部腔体内向前运动P距离,由于N=M=P,使运动部件本体首部的柱塞39穿过容纳腔室和隔板空腔之间的柱塞开口30并进入物联网智能锁9的隔板空腔,复位完毕。
实施例2
在物联网智能锁9外表面设有用于供感知传感器接触外界环境的传感器接触外界环境窗口,感知传感器包括温度/湿度/气压传感器,箱体外表面张贴有唯一识别码,如二维码、条形码、RFID。
物联网智能锁9内具有电路板,电路板上电性连接有控制模块,电源稳压降压模块,电源充放电保护模块,数据无线通信技术模块(蓝牙/GPRS/GSM/NFC/WI-FI等),感知传感技术模块(温度感知,湿度感知,气压感知,加速度感知等),时间记录模块,定位技术模块(GPS/LBS/北斗等),限位开关等。
物联网智能锁9外表面具有可开启和关闭的用于更换移动电源的可更换移动电源电池仓的可打开关闭外盖和/或外接外部电源的接口,在外接外部电源的接口外侧还设有防水防尘保护罩盖。物联网智能锁9的容纳腔室内部可以放置可更换移动电源或其他电源结构作为固定电源为各设备供电;当产品不设置任何内部电源时,设备在需要使用电源时,可通过电源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供电后,设备得到外部供电才可进行使用,从而将产品尺寸、重量、成本降到最低。
物联网智能锁9处于锁紧状态时能触碰所述的微动开关,从而由微动开关向控制器发出信号,并由控制器将此时的时间记录设备和定位设备当时的信息作为物联网智能锁9的锁止时间和位置信息进行记录并发送至服务器端,也可直接调用使用者手持的移动设备的时间和地理位置信息或云平台的服务器端的时间信息,且控制器收到微动开关发出的信号时即开启感知传感器开始进行传感器数据的记录,也可由使用者操作开启感知传感器开始进行传感器数据的记录,使用者启动关锁程序并锁闭的时刻作为感知器开始运行的时刻。
实施例3
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箱体的锁止也可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柱塞39移动而实现,其方法如下:首先沿箱体与上翻盖3的转动连接部转动所述的箱体,以使所述的箱体离开上翻盖3的内侧,而后使所述的前固定板10向远离后固定板12的方向移动,以使两块所述的可折叠侧板11的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7的外侧面由贴合状态逐渐分离,再将所述的底板8向箱体底部转动,从而实现箱体的展开,最后将所述的上翻盖3盖合于所述的箱体的上端,并使上翻盖3的限位结构1与物联网智能锁9相配合,使柱塞39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与限位结构1相配合以实现对上翻盖3的锁紧,驱动机构运动到位后向控制器发出信号,并由控制器将该信号的发出时间作为物联网智能锁9的锁止时间进行记录并发送至服务器端,再通过移动设备将收货人识别码与物联网循环使用箱上设有的唯一识别码相配对并上传至服务器端。
由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可知,收货人收到货物后扫描物联网循环使用箱的唯一识别码,连接云端数据服务器就可以在收货人手持的移动设备上查阅整个物流过程中的温度等各项物理参数变化,并可下载数据并打印保存。云端数据服务器也将保存这些数据直到物流结束或收货人下载相关数据使用完毕后。物联网智能锁9关闭后,只能由托运人/发货人、承运人、收货人指定的被授权人通过云端数据服务器匹配验证识别码后才能开启。何人何时何地开启物联网智能锁9,均会被云端数据服务器记录存档并可回溯查阅。物联网智能锁9哪怕丧失内部电源也处于关闭状态无法正常打开,如果使用外界外力非法暴力打开物联网智能锁9将无法复原,物联网智能锁9收货人非常容易清晰可辨地发现此种异常状态,收货人可拒绝收货。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防伪、防止非法接触和更换物流货物物品、保护个人隐私、厘清法律责任、指定唯一收货人、全程记录物流环境物理参数、有效管理和约束第三方物流平台和配送众包平台的物流质量,未经国家相关部门审核批准的人员无法参与运营,大大提高用户体验度,消除客户多项顾虑(个人隐私泄露、半路掉包、半路偷吃偷拿、非法接触等等)。物联网循环使用箱适用各种物流包装箱,且能够折叠和反复使用,适应性强,有利于减少一次性包装袋的使用,有利于环保节能并有效降低成本。

Claims (13)

1.一种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包括可折叠的箱体和上翻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盖的一侧与所述箱体的一侧转动相连,以使折叠后的所述箱体能翻转并容置于所述上翻盖的内部,所述上翻盖的另一侧设有限位结构,所述的箱体对应于所述的限位结构设有物联网智能锁,所述的物联网智能锁用于当所述的上翻盖盖合未折叠的所述箱体时与所述的上翻盖的限位结构相配合并固定所述的上翻盖进而实现对物联网循环使用箱的锁紧;
所述的物联网智能锁包括运动部件,所述的运动部件包括柱塞、限位板及驱动机构,所述的限位板与柱塞之间通过弹簧相连,且所述的限位板与驱动机构相固定,当所述的上翻盖盖合未折叠的所述箱体后,所述的柱塞能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与限位结构相配合以实现对物联网智能锁的锁紧,且所述的限位板、弹簧及柱塞能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向远离限位结构的方向移动从而解除对物联网智能锁的锁紧,并能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向接近限位结构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所述的限位板、弹簧及柱塞能回复至原位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使柱塞与限位结构相配合以实现对上翻盖的固定,从而实现对物联网循环使用箱的锁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的内侧底部设有底部气囊,所述的箱体的内侧周向设有四周气囊,且所述的箱体的内侧顶部设有顶部气囊,所述的四周气囊通过四周气囊气管与第一气门芯相连,所述的顶部气囊和底部气囊通过气囊气管与第二气门芯相连,所述的第一气门芯用于实现对四周气囊的进放气,所述的第二气门芯用于实现对顶部气囊和底部气囊的进放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气门芯和第二气门芯设置于箱体内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气门芯和第二气门芯设置于箱体的外表面,当所述的上翻盖盖合未折叠的箱体且所述的限位结构与所述的物联网智能锁相配合时,所述的限位结构能遮蔽所述的第一气门芯与第二气门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的内侧底部设有底部气囊,所述的箱体的内侧周向设有四周气囊,且所述的箱体的内侧顶部设有顶部气囊,所述的四周气囊通过四周气囊气管与三通调节阀的一通路相连,所述的顶部气囊和底部气囊通过气囊气管与三通调节阀的另一通路相连,所述的三通调节阀的最后一通路与气门芯相连,所述的气门芯用于实现对四周气囊、顶部气囊和底部气囊的进放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周气囊、顶部气囊和底部气囊表面整体或局部设有柔性防穿刺材料和/或高回弹性柔性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包括前固定板、后固定板、两块可折叠侧板及底板,所述的前固定板与后固定板的两侧分别通过可折叠侧板相连,每块所述的可折叠侧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近侧之间转动相连,且所述的第一侧板与前固定板的一侧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二侧板与后固定板的同侧转动相连,以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连接部能向箱体内侧移动并使得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外侧面相互贴合从而实现箱体的折叠,所述的底板与所述的箱体可拆卸相连或者所述的底板一端与所述的前固定板或后固定板转动相连,且当所述的底板的一端与所述的前固定板或后固定板转动相连时所述的底板的另一端能由箱体内部向上翻折。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其特征在于箱体的底板和可折叠侧板的内侧或外侧设有柔性防水层,或在可折叠侧板的折叠缝隙处内侧或外侧设有柔性防水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折叠侧板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侧设有固定结构,用于对展开的可折叠侧板进行固定,所述的底板内侧设有固定结构,用于将底板固定于展开后的箱体底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翻盖和箱体之间通过双折铰链实现转动相连。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外表面设有用于与其他箱体相互连接的连接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结构与上翻盖转动相连,所述的上翻盖盖合未折叠的箱体时,能与箱体外侧壁面之间通过拉链结构实现连接,闭合拉链结构后拉链头能够容置于物联网智能锁内,并能被与物联网智能锁相配合的限位结构封闭于所述的物联网智能锁内。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表面设有唯一识别码。
CN201920279320.3U 2019-03-06 2019-03-06 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 Active CN2099054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79320.3U CN209905432U (zh) 2019-03-06 2019-03-06 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79320.3U CN209905432U (zh) 2019-03-06 2019-03-06 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05432U true CN209905432U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31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79320.3U Active CN209905432U (zh) 2019-03-06 2019-03-06 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054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5786A (zh) * 2019-03-06 2019-05-24 上海亲启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5786A (zh) * 2019-03-06 2019-05-24 上海亲启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29122B (zh) 循环使用快递包装箱及包括其的物流系统
TWI515155B (zh) 運送袋系統
CN107600669B (zh) 一种共享快递袋
US20090266722A1 (en) Reusable shipping container and systems thereof
CN209905432U (zh) 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
EP3725701B1 (en) Internet of things smart clamp and usage method therefor
CN106494746A (zh) 智能安全快递箱
CN206187680U (zh) 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可循环使用快递包装箱
CN107380671A (zh) 一种可循环利用智能包裹盒
CN107176382A (zh)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快递包装箱
CN207057034U (zh) 一种快递箱和快递自动分拣系统
CN105700423B (zh) 基于物联网通信的环保包装物
CN109795786A (zh) 可折叠的物联网循环使用箱及其使用方法
CN106586176A (zh) 折叠物流箱
CN211663655U (zh) 一种循环使用的运输包装箱
CN206502147U (zh) 折叠物流箱
WO2018132001A1 (en) Flexible tamperproof suitcase locker
CN207826954U (zh) 一种气囊保护装置
CN107244497A (zh) NB‑IoT技术RFID超高频标签与振动传感的运转箱
CN217199200U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折叠式物流周转箱
CN207644925U (zh) 一种智能共享快递箱
CN205470273U (zh) 一种物流包裹箱
CN207645044U (zh) NB-IoT技术RFID超高频标签与振动传感的运转箱
CN212767662U (zh) 可重复利用快递包装盒
CN208544638U (zh) 环保可循环智能化标准快递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6

Address after: Room 301-7, building 7, No. 1158, Central Road, Jiuting Town,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615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Xinl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China (Shanghai) free trade trial area, No. 3, 1 1, Fang Chun road.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QINQI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05

Address after: 201600 block J, 7th floor, building 2, 2888 Jiuxin highway, Xinqiao Town,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herui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1-7, building 7, No. 1158, Central Road, Jiuting Town,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615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Xinl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0

Address after: 201203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China (Shanghai) free trade trial area, No. 3, 1 1, Fang Chun roa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Qinq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600 block J, 7th floor, building 2, 2888 Jiuxin highway, Xinqiao Town,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sherui Industri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