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99240U - 一种焚烧马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焚烧马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99240U
CN209899240U CN201821718407.8U CN201821718407U CN209899240U CN 209899240 U CN209899240 U CN 209899240U CN 201821718407 U CN201821718407 U CN 201821718407U CN 209899240 U CN209899240 U CN 209899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inerator
collecting device
excrement
conveying
excrement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1840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敖齐
阮亮
阮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71840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99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99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992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Non-Flushing Toilets (AREA)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Abstract

一种焚烧马桶,包括:马桶体(1)和焚烧炉(2),马桶体(1)具有空腔(10)、排泄物入口(1a)和排泄物出口(1b);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收集排泄物的收集装置(4)和用于支撑收集装置(4)的传送机构(5),传送机构(5)将收集装置(4)从所述排泄物出口(1b)下方传送至焚烧炉(2)内再传送回排泄物出口(1b)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焚烧马桶无需使用纸盆、废物袋等一次性容器,进而降低使用成本,绿色环保且便于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焚烧马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焚烧马桶。
背景技术
常规水冲洗马桶是以水携带粪便,经虹吸送到污水管直至化粪池。它具有座便器、水箱、盖板及水控阀门等装置以及必须的污水管、化粪池、污水网。这种马桶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即使升级到真空马桶,还是离不开水,使得此类马桶的应用场地受到限制。
为此,申请号为CN201380046418.X的发明专利申请《焚化马桶》(授权公告号为CN104768438A)公开了一种焚化马桶,该马桶包括具有袋盆的厕椅。在袋盆中,可以放置废物袋。在袋盆下方,燃烧室上方有舱门机构。该舱门机构包括在袋盆后部的弹簧翻板,和覆盖在所述燃烧室开口上的舱门。该舱门通过保持传输装置连接到电机。所述电机被用于向上提所述舱门并使其向翻板后面旋转,以便翻板被释放,进而使所述废物袋落入所述燃烧室。
又如申请号为CN200680003474.5的发明专利《焚烧马桶》(授权公告号为CN100571591C)公开了一种马桶,包括焚烧容器,至少焚烧容器的下部至少在所述下部的下部分区域中至少是双壁的,包括:内壁和距内壁一距离的外壁;位于外壁中的下开口,在焚烧容器的所述下部分中;在内壁与外壁之间、与外壁中的所述下开口连通的空间。气体燃烧器位于外壁中的开口中或外壁中的开口的下方,用于加热焚烧室并用于至少部分地经由内壁与外壁之间的所述空间以及经由所述空间的区域中的内壁焚烧置于所述焚烧室中的废物。
上述公开的马桶均是通过焚烧处理排泄物,以将排泄物燃烧成灰烬,灰烬作为终产物可作为肥料等回收再利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现有的焚烧马桶均需借助纸盆、废物袋等来装排泄物方可使用,使用成本较高,且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如果忘记放置纸盆、废物袋,或发生纸盆、废物袋破裂等其他异常情形时就会比较麻烦,影响马桶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无需使用纸盆、废物袋等一次性容器,进而降低使用成本的焚烧马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焚烧马桶,包括:
马桶体,具有空腔,且马桶体的上、下部上具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排泄物入口和排泄物出口;
焚烧炉,用于焚烧从所述排泄物出口出来的排泄物;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收集装置,用于收集从所述排泄物出口出来的排泄物;
传送机构,设于所述马桶体的下方,用于支撑收集装置,并将收集装置从排泄物出口下方传送至焚烧炉内再传送回排泄物出口下方。
为使焚烧炉与马桶体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述焚烧炉设于所述马桶体的一侧并与马桶体相分离,所述传送机构设于所述马桶体和焚烧炉的下方,用于将排泄物出口下方的收集装置水平传送至焚烧炉内再传送回排泄物出口下方。
作为改进,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用于支撑收集装置的传送带、驱动传送带移动的驱动装置。
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传动连接的主动齿轮、设于主动齿轮一侧的从动齿轮,所述传送带绕过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后首尾相连,用于环向循环传送收集装置。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收集装置整体呈碗状,且收集装置的底部固定在所述传送带上随传送带同步移动。
为避免使用者等候,所述收集装置有至少四个,并间隔设于传送带上,且在其中一个收集装置从排泄物出口下方向前移动至焚烧炉内的状态下,与其相邻并位于其后方的收集装置移动至排泄物出口下方。如此,能保证排泄物出口下方始终具有收集装置,便于用户随时使用。
为收集回收利用排泄物焚烧后的灰烬,还包括有集灰器,为防止焚烧炉的高温影响集灰器,所述集灰器设于所述焚烧炉的外侧并与所述焚烧炉相分离,用于收集从所述焚烧炉出来的收集装置内的排泄物焚烧后的灰烬。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焚烧炉包括炉体、设于炉体内的加热器,所述炉体为能供收集装置进出的开合机构。
为使焚烧后的烟气能快速排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排烟机构,与所述焚烧炉相连,用于排出焚烧后的烟气。
最后,为防止臭味散出而影响用户体验,所述排泄物出口上设有可启闭排泄物出口的闸门。当使用时,闸门打开,收集装置露出;使用完毕后,闸门闭合而看不到收集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收集装置来收集排泄物,设置传送机构来传送收集装置,使得收集装置收集到排泄物物后可移动至焚烧炉内进行焚烧,最后再移动至马桶体下方等候收集排泄物,如此,无需使用纸盆、废物袋等一次性物品,具有成本低、可重复利用且绿色环保的优点;且由于免用纸盆、废物袋盛装排泄物,符合长期以往的使用习惯,有利于焚烧马桶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收集装置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焚烧马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焚烧马桶包括马桶体1、焚烧炉2、集灰器3、收集装置4、传送机构5和排烟机构6。
其中,马桶体1具有空腔10,且马桶体1的上、下部上具有与空腔10相连通的排泄物入口1a和排泄物出口1b,且马桶体1上设有马桶盖11,用于启闭排泄物入口1a,排泄物出口1b上设有可启闭排泄物出口1b的闸门12,该闸门12通过控制器13控制其启闭,本实施中,为实现闸门12的自动开合,控制器13包括有传感器(可以为重力感应、红外线感应、光幕感应等),当使用者坐在马桶体1上或马桶体1内有排泄物进入时,控制器13控制闸门12自动打开;当使用者离开后,控制器13控制闸门12自动闭合,防止臭气传出。
焚烧炉2,设于马桶体1的后侧并与马桶体1相分离,用于焚烧从排泄物出口1b出来的排泄物;焚烧炉2包括炉体21、设于炉体21内的加热器22(加热器选用电发热管),炉体21为能供收集装置4进出的开合机构。具体为,炉体21为可向两侧打开并闭合的方形结构,炉体21旁设有用于驱动炉体21开合的电机23。
上述收集装置4用于收集从排泄物出口1b出来的排泄物;上述传送机构5横向设于马桶体1和焚烧炉2的下方,用于支撑固定收集装置4,并将收集装置4从排泄物出口1b下方传送至焚烧炉2内再传送回排泄物出口1b下方(即从焚烧马桶的前侧移送至后侧进行焚烧后,再移送至前侧进行排泄物收集)。传送机构5包括用于支撑收集装置4的传送带51、驱动传送带51移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52、与驱动电机52的输出端相传动连接的主动齿轮53、设于主动齿轮53一侧的从动齿轮54,传送带51绕过主动齿轮53、从动齿轮54后首尾相连,用于沿着顺时针方向环向循环传送收集装置4(收集装置4整体呈碗状,且收集装置4的底部固定在传送带51上随传送带51同步移动)。本实施例中,为使排泄物出口1b下方始终有收集装置4,避免用户等待,收集装置4有四个,并间隔设于传送带51上,且在其中一个收集装置4从排泄物出口1b下方向前移动至焚烧炉2内的状态下,与其相邻并位于其后方的收集装置4移动至排泄物出口1b下方。使用时,当收集装置4收集到排泄物后,传送机构5工作,将收集装置4移送至焚烧炉2内,此时电机23驱动炉体21向两侧打开,待收集装置4进入炉体21内后,电机23再驱动炉体21从两侧向中央关闭,焚烧炉2内的加热器22升温焚烧排泄物,待排泄物焚烧成灰烬后,电机23再驱动炉体21打开,传送机构5将收集装置4传送至集灰器3进行灰烬回收。
上述集灰器3选用吸尘器,其设于焚烧炉2的外侧并与焚烧炉2相分离,用于收集从焚烧炉2出来的收集装置4内的灰烬。为保证收集装置4干净,便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焚烧马桶中还设有转刷等清洁工具(图中未示出),可对经过吸尘后的收集装置4进行清洁,保证回到马桶体1下方的收集装置4清爽干净。
为保证焚烧时焚烧炉2内的烟气能快速排出,上述排烟机构6设于焚烧炉2的上方并与焚烧炉2相连,用于排出焚烧后的烟气。排烟机构6具体结构为:包括排烟管、设于排烟管内的过滤器、催化剂及鼓风机61,其中排烟管呈Y型结构,包括左支管62、右支管63和连接左、右支管62、63的主排烟管64,上述过滤器选用活性炭过滤器,其设置在左支管62内,用于过滤吸收臭气、CO、水蒸气等;上述催化剂选用铂钯合金催化剂,其设置在右支管63内,用于催化烟气。工作过程为:当焚烧炉2内的温度上升到80℃以上时,焚烧炉2内的臭气、CO、水蒸气等很快多了起来,它们自动进入左支管62内,并大部分被左支管62内的过滤器吸收,大量水蒸气等通过左支管62进入主排烟管64内,并冷却。随着炉温升高至300℃以上时,此时的烟气自动进入右支管63内,并经过催化剂催化后进入主排烟管64内排出,烟气的排放质量将大大提高。
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焚烧炉2可以设于马桶体1的左侧、或右侧等位置,以设于马桶体1的右侧为例,此时,传送机构5横向设于马桶体1和焚烧炉2的下方,将收集装置4从排泄物出口1b下方传送至焚烧炉2内再传送回排泄物出口1b下方(即从焚烧马桶的左侧移送至右侧进行焚烧后,再移送至左侧进行排泄物收集)。

Claims (10)

1.一种焚烧马桶,包括:
马桶体(1),具有空腔(10),且马桶体(1)的上、下部上具有与所述空腔(10)相连通的排泄物入口(1a)和排泄物出口(1b);
焚烧炉(2),用于焚烧从所述排泄物出口(1b)出来的排泄物;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收集装置(4),用于收集从所述排泄物出口(1b)出来的排泄物;
传送机构(5),设于所述马桶体(1)的下方,用于支撑收集装置(4),并将收集装置(4)从所述排泄物出口(1b)下方传送至焚烧炉(2)内再传送回排泄物出口(1b)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2)设于所述马桶体(1)的一侧并与马桶体(1)相分离,所述传送机构(5)设于所述马桶体(1)和焚烧炉(2)的下方,用于将排泄物出口(1b)下方的收集装置(4)水平传送至焚烧炉(2)内再传送回排泄物出口(1b)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焚烧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5)包括用于支撑收集装置(4)的传送带(51)、驱动传送带(51)移动的驱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焚烧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52)、与驱动电机(52)的输出端相传动连接的主动齿轮(53)、设于主动齿轮(53)一侧的从动齿轮(54),所述传送带(51)绕过主动齿轮(53)、从动齿轮(54)后首尾相连,用于环向循环传送收集装置(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焚烧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4)整体呈碗状,且收集装置(4)的底部固定在所述传送带(51)上随传送带(51)同步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焚烧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4)有至少四个,并间隔设于传送带(51)上,且在其中一个收集装置(4)从排泄物出口(1b)下方向前移动至焚烧炉(2)内的状态下,与其相邻并位于其后方的收集装置(4)移动至排泄物出口(1b)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焚烧马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集灰器(3),所述集灰器(3)设于所述焚烧炉(2)的外侧并与所述焚烧炉(2)相分离,用于收集从所述焚烧炉(2)出来的收集装置(4)内的排泄物焚烧后的灰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2)包括炉体(21)、设于炉体(21)内的加热器(22),所述炉体(21)为能供收集装置(4)进出的开合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马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排烟机构(6),与所述焚烧炉(2)相连,用于排出焚烧后的烟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泄物出口(1b)上设有可启闭排泄物出口(1b)的闸门(12)。
CN201821718407.8U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焚烧马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99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8407.8U CN209899240U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焚烧马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8407.8U CN209899240U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焚烧马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99240U true CN209899240U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28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1840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99240U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焚烧马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992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9306A (zh) * 2020-01-09 2020-05-08 云南自然空间门窗有限公司 一种固液分离型粪便回收马桶及其粪便回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9306A (zh) * 2020-01-09 2020-05-08 云南自然空间门窗有限公司 一种固液分离型粪便回收马桶及其粪便回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33873B2 (en) Incinerating commode
KR101237206B1 (ko) 전기소각식 변기 및 전기소각식 변기의 소각제어 방법
US6945180B1 (en) Miniature garbage incinerator and method for incineration
CN209899240U (zh) 一种焚烧马桶
US7127748B2 (en) Incinerating commode
WO2006079906A2 (en) Incinerator toilet
CN210511703U (zh) 一种便于回收热量的焚烧炉
US3807324A (en) Refuse disposing appliance
US3911506A (en) Incinerating commode
CN209944344U (zh) 多功能粪便焚烧处理装置
US2883947A (en) Incinerator
KR100337186B1 (ko) 소각식 변기
WO2023288328A1 (en) Two-chamber combustion system
CN209341253U (zh) 一种用于动物尸体焚烧的流动车
CN213089815U (zh) 一种家用卫生间垃圾处理器
US3516371A (en) Sanitary napkin incinerator
CN220489166U (zh) 碳化焚烧装置
CN220103135U (zh) 一种医疗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装置
CN210662876U (zh) 一种抗爆焚毁炉
CN209744379U (zh) 一种环保型垃圾处理装置
JP3314002B2 (ja) ごみ処理装置
KR200151789Y1 (ko) 소각용 보일러의 소용돌이 집진 및 음식찌꺼기 소각장치
JP3712779B2 (ja) ごみ処理装置
JP3011507U (ja) 焼却炉
JPH01281315A (ja) ごみ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07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