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97363U -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97363U
CN209897363U CN201920456209.7U CN201920456209U CN209897363U CN 209897363 U CN209897363 U CN 209897363U CN 201920456209 U CN201920456209 U CN 201920456209U CN 209897363 U CN209897363 U CN 209897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computer vision
spring
pcb board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5620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Full Convergence Shape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Full Convergence Shape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Full Convergence Shape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Full Convergence Shape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5620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97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97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973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包括主体,还包括固定装置和连接装置,所述主体包括pcb板和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上夹板,所述上夹板位于pcb板的顶面,所述上夹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上夹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的上表面连接有导柱,所述下夹板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弧形板;通过设计安装了上夹板等,可增加第一接口与连接天线之间的紧密性,且天线与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的紧密度可调节,解决了现有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由于没有设置上夹板等装置,造成第一接口与连接天线连接的紧密性不佳,造成天线容易松动甚至掉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
背景技术
面对居高不下的交通事故率,良好的辅助驾驶系统成为一种日益迫切的需要。如果汽车本身能够检测到周围环境中的车辆,通过合理的控制策略,就能提前提醒驾驶员注意危险车辆甚至自行采取紧急措施。应用YOLO算法实现了车载视频中的车辆检测,解决了以往算法中目标检测实时性不足的问题。并针对传统车辆检测的局限性改进了YOLO算法,将传统的单维度检测拓展为多维度检测,给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实时检测提供了研究方向,且发现该改进模型可以很好地应用于车载摄像头领域中,在接下来将结合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信息,对多传感器信息进行融合,并把基于视觉的方位信息和预警信息作为一种辅助距离估计方式,提高整车感知系统的稳定性。
现有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由于无法将天线与第一接口进一步加固,造成在使用装置时,第一接口可能与连接天线出现的紧密性不佳的情况,造成天线容易松动甚至掉落,导致装置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由于无法将天线与第一接口进一步加固,造成在使用装置时,第一接口可能与连接天线出现的紧密性不佳的情况,造成天线容易松动甚至掉落,导致装置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包括主体,还包括固定装置和连接装置,所述主体包括pcb板和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上夹板,所述上夹板位于pcb板的顶面,所述上夹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上夹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的上表面连接有导柱,所述下夹板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底部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与第二弧形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承。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位于固定螺栓的底部,所述固定环与固定螺栓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固定螺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连接有弹簧垫片。
优选的,所述主体还包括底板和第二接口以及散热扇,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pcb板,所述pcb板的顶部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pcb板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接口,所述pcb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扇。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栓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且所述调节螺栓与第二弧形板之间通过固定轴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夹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卡扣,所述下夹板的一侧连接有限位凸起,且所述卡扣与限位凸起相互对应固定。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与第二弹簧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弹簧垫片与第二弹簧相互紧密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第一接口一侧的上夹板等,可增加第一接口与连接天线之间的紧密性,便于增加天线的稳定性,且天线与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的紧密度可调节,解决了现有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由于没有设置上夹板等装置,造成第一接口与连接天线连接的紧密性不佳,造成天线容易松动甚至掉落的问题。
(2)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固定螺栓底部的第二弹簧等,便于增加固定螺栓与pcb板之间的紧密性,可防止pcb板与固定螺栓之间出现虚位,且可防止固定螺栓旋的过紧,解决了现有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由于没有设置第二弹簧等装置,造成pcb板与固定螺栓之间可能出现虚位,并且若固定螺栓旋的过紧,均不利于pcb板的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夹板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弧形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pcb板;2、底板;3、固定环;4、上夹板;5、第一接口;6、第二接口;7、散热扇;8、第一弹簧;9、第一弧形板;10、调节螺栓;11、导柱;12、下夹板;13、第二弧形板;14、固定轴承;15、固定螺栓;16、橡胶垫;17、第二弹簧;18、弹簧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包括主体,还包括固定装置和连接装置,主体包括pcb板1和固定螺栓15,固定装置包括上夹板4,上夹板4位于pcb板1的顶面,上夹板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9,第一弧形板9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上夹板4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夹板12,下夹板12的上表面连接有导柱11,下夹板12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弧形板13,第二弧形板13的底部连接有调节螺栓10,调节螺栓10与第二弧形板13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承14,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第一接口5一侧的上夹板4等,可增加第一接口5与连接天线之间的紧密性,便于增加天线的稳定性,且天线与上夹板4和下夹板12之间的紧密度可调节,解决了现有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由于没有设置上夹板4等装置,造成第一接口5与连接天线连接的紧密性不佳,造成天线容易松动甚至掉落的问题。
为了便于保证连接装置的正常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装置包括固定环3,固定环3位于固定螺栓15的底部,固定环3与固定螺栓15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6,固定螺栓1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7,第二弹簧17的底部连接有弹簧垫片18,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固定螺栓15底部的第二弹簧17等,便于增加固定螺栓15与pcb板1之间的紧密性,可防止pcb板1与固定螺栓15之间出现虚位,且可防止固定螺栓15旋的过紧,解决了现有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由于没有设置第二弹簧17等装置,造成pcb板1与固定螺栓15之间可能出现虚位,并且若固定螺栓15旋的过紧,均不利于pcb板1的使用的问题。
为了便于保证主体的正常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主体还包括底板2和第二接口6以及散热扇7,底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pcb板1,pcb板1的顶部连接有固定螺栓15,pcb板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接口5,第一接口5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接口6,pcb板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扇7。
为了便于更好的使用调节螺栓1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调节螺栓10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且调节螺栓10与第二弧形板13之间通过固定轴承14活动连接。
为了便于将上夹板4限位,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夹板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卡扣,下夹板12的一侧连接有限位凸起,且卡扣与限位凸起相互对应固定。
为了便于更好的增加装置的紧密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环3与第二弹簧17为一体式结构,且弹簧垫片18与第二弹簧17相互紧密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Yolo,且原理可概述为Yolo首先通过特征提取网络对输入图像提取特征,得到一定大小的特征表,比如13*13,然后将输入图像分成13*13个网格单元,接着如果groundtruth中某个object的中心坐标落在哪个网格单元中,那么就由该网格单元来预测该模型,因为每个网格单元都会预测固定数量的框(YOLOv1中是2个,YOLOv2中是5个,YOLOv3中是3个)CNN特征提取原理具体预测方法:目标可能位于图像的不同局部区域,因此,作者首先将图像分割成S*S个栅格单元,并同时期望每一个栅格单元能完成识别和检测落入到该单元的目标。基于此,作者提出对每一个栅格单元,主要预测以下几个值:1预测的B个Box的置信度;2每个Box的位置(Box中心坐标x,y以及Box的宽和高);3在当前栅格单元有对象的条件下,输入每个类别的概率;作者同时还指出,一个栅格单元只负责检测一个目标,并且B个Box只有一个用于预测目标的位置,这句话为我们对Train的Image的类别标记和计算loss值提供了依据。实验时,首先,我们在untubun系统下配置好yolo-darknet算法框架,并配置好了相应的环境(cuda9.0+tensrt),以此进行了基于yolo-darknet的行人车辆图片检测、行人车辆视频检测、实时摄像头检测。最初,我们修复了在SSD固态硬盘下调用darknet的路径问题。而后,在行人车辆图片的检测中发觉了精度不够(小物体不显示和物体重复显示)的问题,便在原代码后加入了置信度阈值的语句。然后在实时摄像头检测中发现了帧数太低(只有1.0上下)并时常在程序运行中被killed的问题,随后修改了yolo部分源代码(c语言),然后可以看到视频检测的帧数可以提高10左右(基本满足实时检测)。在这过程中,我们还对比了yolov3.weight、yolov3-tiny.weight、yolov2.weight等权重,并选出了yolov3.weight这一最佳权重(关于行人、车辆的检测有最佳精度)。最后,基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的要求,对yolo-darknet的源代码进行了关于拥挤路段的行人、车辆的数目检测,并分别在运行端和图片端进行显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使用时,分别将网线以及天线与第二接口6以及第一接口5相互对应固定,需要增加天线的稳定性时,将上夹板4以及下夹板12翻转,直至上夹板4与下夹板12相互卡合固定,即可将天线通过第一弧形板9和第二弧形板13夹持固定,需要增加紧密性时,旋紧调节螺栓10,调节螺栓10即可带动第二弧形板13向上移动,直至与天线紧密接触即可,在固定pcb板1时,旋紧固定螺栓15,固定螺栓15会向下挤压第二弹簧17和弹簧垫片18,第二弹簧17和弹簧垫片18可防止pcb板1与固定螺栓15之间出现虚位,可增加固定螺栓15与pcb板1之间固定的紧密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和连接装置,所述主体包括pcb板(1)和固定螺栓(15),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上夹板(4),所述上夹板(4)位于pcb板(1)的顶面,所述上夹板(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9),所述第一弧形板(9)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所述上夹板(4)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夹板(12),所述下夹板(12)的上表面连接有导柱(11),所述下夹板(12)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弧形板(13),所述第二弧形板(13)的底部连接有调节螺栓(10),所述调节螺栓(10)与第二弧形板(13)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位于固定螺栓(15)的底部,所述固定环(3)与固定螺栓(15)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6),所述固定螺栓(1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7),所述第二弹簧(17)的底部连接有弹簧垫片(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底板(2)和第二接口(6)以及散热扇(7),所述底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pcb板(1),所述pcb板(1)的顶部连接有固定螺栓(15),所述pcb板(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接口(5),所述第一接口(5)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接口(6),所述pcb板(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扇(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10)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且所述调节螺栓(10)与第二弧形板(13)之间通过固定轴承(14)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卡扣,所述下夹板(12)的一侧连接有限位凸起,且所述卡扣与限位凸起相互对应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3)与第二弹簧(17)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弹簧垫片(18)与第二弹簧(17)相互紧密连接。
CN201920456209.7U 2019-04-06 2019-04-06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97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56209.7U CN209897363U (zh) 2019-04-06 2019-04-06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56209.7U CN209897363U (zh) 2019-04-06 2019-04-06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97363U true CN209897363U (zh) 2020-01-03

Family

ID=69018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5620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97363U (zh) 2019-04-06 2019-04-06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973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4578A (zh) * 2021-02-05 2021-05-28 安徽领域无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通讯系统接受天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4578A (zh) * 2021-02-05 2021-05-28 安徽领域无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通讯系统接受天线
CN112864578B (zh) * 2021-02-05 2022-10-14 广东中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通讯系统接受天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37214B2 (ja) 逆走検出装置
CN104008645B (zh) 一种适用于城市道路车道线预测及预警方法
CN101837780B (zh) 使用虚拟分车道线的车道偏离报警方法和系统
KR101517181B1 (ko) 차선 이탈 경보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09168403U (zh) 超限高车辆预警系统
CN106355919B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弯道车速限速计算方法及超速警示装置
WO2022227766A1 (zh) 交通异常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176714A1 (en) Collision prevention warning method and device capable of tracking moving object
Yu et al. Traffic light detection during day and night conditions by a camera
CN101984478B (zh) 基于双目视觉车道线检测的非正常s型驾驶预警方法
US2015024877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Lane
CN105719482A (zh) 动态车辆信息采集装置
KR20210038852A (ko) 조기 경보 방법, 장치, 전자 기기,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저장 매체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US9665783B2 (en) Night parking detection
CN113724531B (zh) 一种车联网环境下路口人车路协作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07097794B (zh) 道路车道线的侦测系统及其方法
CN104282154A (zh) 一种车辆超载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3886753B (zh) 一种信号灯控制路口异常停车原因快速确认系统及方法
JPWO2014017600A1 (ja) 立体物検出装置および立体物検出方法
CN104916151A (zh) 基于互联网的交通报警系统和方法
CN204204198U (zh) 基于多摄像头实时联动跟踪的交通事故检测系统
CN202018744U (zh) 基于单目测距的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系统
CN209897363U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识别开发板
JP2007066003A (ja) 停止線検出装置
CN102169583B (zh) 基于车窗定位的车辆遮挡检测与分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