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92832U - 一种水龙头阀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龙头阀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92832U
CN209892832U CN201920728761.7U CN201920728761U CN209892832U CN 209892832 U CN209892832 U CN 209892832U CN 201920728761 U CN201920728761 U CN 201920728761U CN 209892832 U CN209892832 U CN 2098928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ody
lower valve
valve
sealing ring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287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赛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batim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f Wenzhou City
Original Assignee
Verbatim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f Wenzhou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rbatim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f Wenzhou City filed Critical Verbatim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f Wenzhou City
Priority to CN2019207287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928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928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928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龙头阀芯,包括下阀体,所述下阀体底部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下阀体顶部设有上阀体,所述下阀体顶部与上阀体之间通过扣环与凸扣对接使下阀体相对于上阀体之间形成轴向固定周向可转动设置;所述下阀体外圆柱壁上设有至少一道下阀体外沟槽,所述下阀体外沟槽上设有第二密封圈。本实用新型具有可进一步降低装配时旋转给密封性能带来影响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水龙头阀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龙头阀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公开的专利号为CN201620427523 .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龙头阀芯,包括上阀体、下阀体,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上阀体的外侧壁还设置有与水龙头壳体连接的外螺纹,所述下阀体相对于所述上阀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密封圈;该水龙头阀芯在与水龙头壳体安装时,在上阀体的外螺纹与水龙头上相适配的内螺纹相互旋转连接时,由于下阀体与上阀体也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下阀体会随着上阀体一起旋转,在下阀体上的密封圈与水龙头壳体接触时,下阀体相对水龙头壳体转动,下阀体、密封圈以及水龙头壳体间相互挤压旋转摩擦使密封圈容易偏离所需要密封的位置造成水龙头漏水。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公开了专利号为ZL:201821396706 .4的公开了一种水龙头阀芯,包括上阀体、下阀体、密封圈,所述下阀体对应所述上阀体的一端设置有上端面,所述上阀体对应所述下阀体的一端设置有下端面,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下阀体相对于所述上阀体的另一端,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相套接,所述下阀体上设置有凸台,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相套接时,所述下端面与所述凸台相抵。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使水龙头阀芯在安装过程中不会对密封圈产生旋转摩擦让密封圈偏离需要密封的位置造成水龙头漏水。
但是该专利虽然解决了现有专利下阀体与上阀体之间的固定连接问题,但是其密封方式是采用设置于下阀体与上阀体之间连接处的橡胶环实现密封,这会导致下阀体与上阀体由于存在密封环的原因而增加彼此间的摩擦力,使得上阀体在旋紧时会偶尔带动下阀体旋转导致密封圈容易偏离所需要密封的位置造成漏水隐患,因此针对该部位密封圈存在的不足之处,申请人对上述专利结构作进一步改进,使其进一步降低上阀体旋紧时对下阀体所产生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一步降低装配时旋转给密封性能带来影响的水龙头阀芯。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龙头阀芯,包括下阀体,所述下阀体底部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下阀体顶部设有上阀体,所述下阀体顶部与上阀体之间通过扣环与凸扣对接使下阀体相对于上阀体之间形成轴向固定周向可转动设置;所述下阀体外圆柱壁上设有至少一道下阀体外沟槽,所述下阀体外沟槽上设有第二密封圈。
上述结构中,通过在下阀体外沟槽上设置第二密封圈,将密封面转移到下阀体上,进一步减小现有专利中密封圈位于上阀体与下阀体对接处使得上阀体安装转动时带动下阀体一起转动的可能性,尽可能减小两者之间所能传递的扭矩,避免第一密封圈发生旋转摩擦造成漏水隐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阀体朝向下阀体的一端其外圆柱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扣环设置于上阀体朝向下阀体一端的内圆柱壁上;所述下阀体朝向上阀体的一端设有环形凸台,所述凸扣固定于环形凸台的外圆柱壁上,所述上阀体端面与下阀体相抵。
上述结构中,扣环与凸扣相互扣合可避免装配过程中上阀体与下阀体意外分离导致下阀体内部零件掉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阀体上设有按压钮,所述下阀体内设有与按压钮相抵且能沿下阀体轴向方向滑动的阀芯,所述阀芯上设有至少一道阀芯外沟槽,所述阀芯外沟槽上设有与下阀体内壁配合密封的第三密封圈。
上述结构中,按压钮用于下压控制阀芯滑动,第三密封圈用于密封阀芯与下阀体内壁避免出现漏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阀座,所述阀座上设有阀腔,所述阀座侧部设有与阀腔连通的进水口,所述阀腔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上阀体与阀腔顶部螺纹连接,所述下阀体置于阀腔内其第一密封圈与阀腔底部相抵密封,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进水口与上阀体之间的下阀体上与阀腔内圆柱壁配合密封。
上述结构中,第二密封圈与阀腔内圆柱壁配合密封可避免水从上阀体外螺纹处泄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阀体侧壁设有与进水口连通的第一分流孔,所述阀芯外圆柱壁上设有两条彼此间隔设置且均设有第三密封圈的阀芯外沟槽,所述第一分流孔位于两阀芯外沟槽之间。
上述结构中,第三密封圈可在阀芯关闭时彻底封死第一分流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阀体上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设有弹簧,所述阀芯通过弹簧向上阀体方向滑动使第一分流孔与第一出水口导通。
上述结构中,按压钮下压时,阀芯阻挡切断第一分流孔与第一出水口之间的连通,在按压钮再次下压后回弹时,弹簧用于给下压后的阀芯复位使其连通第一分流孔与第一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下阀体外沟槽上设置第二密封圈,将密封面转移到下阀体上,进一步减小现有专利中密封圈位于上阀体与下阀体对接处使得上阀体安装转动时带动下阀体一起转动的可能性,尽可能减小两者之间所能传递的扭矩,避免第一密封圈发生旋转摩擦造成漏水隐患;可用于控制水路的导通与断开。
一种水龙头阀芯,包括下阀体,所述下阀体底部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下阀体顶部设有上阀体,所述下阀体顶部与上阀体之间通过扣环与凸扣对接使下阀体相对于上阀体之间形成轴向固定周向可转动设置;所述下阀体外圆柱壁上设有至少一道下阀体外沟槽,所述下阀体外沟槽上设有第二密封圈。
上述结构中,上述结构中,通过在下阀体外沟槽上设置第二密封圈,将密封面转移到下阀体上,进一步减小现有专利中密封圈位于上阀体与下阀体对接处使得上阀体安装转动时带动下阀体一起转动的可能性,尽可能减小两者之间所能传递的扭矩,避免第一密封圈发生旋转摩擦造成漏水隐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阀体朝向下阀体的一端其外圆柱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扣环设置于上阀体朝向下阀体一端的内圆柱壁上;所述下阀体朝向上阀体的一端设有环形凸台,所述凸扣固定于环形凸台的外圆柱壁上,所述上阀体端面与下阀体相抵。
上述结构中,扣环与凸扣相互扣合可避免装配过程中上阀体与下阀体意外分离导致下阀体内部零件掉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阀体上设有按压钮,所述下阀体内设有与按压钮相抵且能沿下阀体轴向方向滑动的阀芯,所述阀芯上设有至少一道阀芯外沟槽,所述阀芯外沟槽上设有与下阀体内壁配合密封的第三密封圈。
上述结构中,按压钮用于下压控制阀芯滑动,第三密封圈用于密封阀芯与下阀体内壁避免出现漏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阀座,所述阀座上设有阀腔,所述阀座侧部设有与阀腔连通的进水口及位于进水口上方的第二出水口,所述阀腔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上阀体与阀腔顶部螺纹连接,所述下阀体置于阀腔内其第一密封圈与阀腔底部相抵密封,所述第二密封圈分别位于第二出水口与上阀体之间的下阀体上及第二出水口与进水口之间的下阀体上、并与阀腔内圆柱壁配合密封。
上述结构中,其中一第二密封圈与阀腔内圆柱壁配合密封可避免水从上阀体外螺纹处泄漏,另一第二密封圈用于密封进水口及第二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阀体侧壁设有与进水口连通的第一分流孔及与第二出水口连通的第二分流孔,所述阀芯外圆柱壁上设有两条彼此间隔设置且均设有第三密封圈的阀芯外沟槽,两阀芯外沟槽之间设有缩颈,所述缩颈在阀芯滑动时使第一分流孔分别与第二分流孔或第一出水口导通。
上述结构中,第三密封圈可在阀芯滑动时提供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阀体上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设有弹簧,所述阀芯通过弹簧向上阀体方向滑动使第一分流孔与第一出水口导通状态切换至第一分流孔与第二分流孔导通。
上述结构中,按压钮下压时,阀芯通过缩颈使第一分流孔与第二分流孔之间的连通,在按压钮再次下压后回弹时,弹簧用于给下压后的阀芯复位使其连通第一分流孔与第一出水口,实现水流的换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下阀体外沟槽上设置第二密封圈,将密封面转移到下阀体上,进一步减小现有专利中密封圈位于上阀体与下阀体对接处使得上阀体安装转动时带动下阀体一起转动的可能性,尽可能减小两者之间所能传递的扭矩,避免第一密封圈发生旋转摩擦造成漏水隐患;可用于水流方向的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上阀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上阀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0-下阀体;11-第一密封圈;12-凸扣;13-下阀体外沟槽;14-第二密封圈;15-环形凸台;16-阀芯;161-阀芯外沟槽;162-第三密封圈;163-缩颈;17-第一分流孔;18-弹簧槽;19-第二分流孔;20-上阀体;21-扣环;22-外螺纹;23-按压钮;30-阀座;31-阀腔;32-进水口;33-第一出水口;34-第二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考图1至图4,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水龙头阀芯,包括下阀体10,所述下阀体10底部设有第一密封圈11,所述下阀体10顶部设有上阀体20,所述下阀体10顶部与上阀体20之间通过扣环21与凸扣12对接使下阀体10相对于上阀体20之间形成轴向固定周向可转动设置;所述下阀体10外圆柱壁上设有至少一道下阀体外沟槽13,所述下阀体外沟槽13上设有第二密封圈14。
上述结构中,通过在下阀体外沟槽13上设置第二密封圈14,将密封面转移到下阀体10上,进一步减小现有专利中密封圈位于上阀体20与下阀体10对接处使得上阀体20安装转动时带动下阀体10一起转动的可能性,尽可能减小两者之间所能传递的扭矩,避免第一密封圈11发生旋转摩擦造成漏水隐患。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阀体20朝向下阀体10的一端其外圆柱壁上设有外螺纹22,所述扣环21设置于上阀体20朝向下阀体10一端的内圆柱壁上;所述下阀体10朝向上阀体20的一端设有环形凸台15,所述凸扣12固定于环形凸台15的外圆柱壁上,所述上阀体20端面与下阀体10相抵。
上述结构中,扣环21与凸扣12相互扣合可避免装配过程中上阀体20与下阀体10意外分离导致下阀体10内部零件掉落。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阀体20上设有按压钮23,所述下阀体10内设有与按压钮23相抵且能沿下阀体10轴向方向滑动的阀芯16,所述阀芯16上设有至少一道阀芯外沟槽161,所述阀芯外沟槽161上设有与下阀体10内壁配合密封的第三密封圈162。
上述结构中,按压钮23用于下压控制阀芯16滑动,第三密封圈162用于密封阀芯16与下阀体10内壁避免出现漏水。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阀座30,所述阀座30上设有阀腔31,所述阀座30侧部设有与阀腔31连通的进水口32,所述阀腔31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33,所述上阀体20与阀腔31顶部螺纹连接,所述下阀体10置于阀腔31内其第一密封圈11与阀腔31底部相抵密封,所述第二密封圈14位于进水口32与上阀体20之间的下阀体10上与阀腔31内圆柱壁配合密封。
上述结构中,第二密封圈14与阀腔31内圆柱壁配合密封可避免水从上阀体20外螺纹22处泄漏。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阀体10侧壁设有与进水口32连通的第一分流孔17,所述阀芯16外圆柱壁上设有两条彼此间隔设置且均设有第三密封圈162的阀芯外沟槽161,所述第一分流孔17位于两阀芯外沟槽161之间。
上述结构中,第三密封圈162可在阀芯16关闭时彻底封死第一分流孔17。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阀体10上设有弹簧槽18,所述弹簧槽18内设有弹簧(图中未示出),所述阀芯16通过弹簧向上阀体20方向滑动使第一分流孔17与第一出水口33导通。
上述结构中,按压钮23下压时,阀芯16阻挡切断第一分流孔17与第一出水口33之间的连通,在按压钮23再次下压后回弹时,弹簧用于给下压后的阀芯16复位使其连通第一分流孔17与第一出水口3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下阀体外沟槽13上设置第二密封圈14,将密封面转移到下阀体10上,进一步减小现有专利中密封圈位于上阀体20与下阀体10对接处使得上阀体20安装转动时带动下阀体10一起转动的可能性,尽可能减小两者之间所能传递的扭矩,避免第一密封圈11发生旋转摩擦造成漏水隐患;可用于控制水路的导通与断开。
实施例2
参考图4至图8,如图4至图8所示的一种水龙头阀芯,包括下阀体10,所述下阀体10底部设有第一密封圈11,所述下阀体10顶部设有上阀体20,所述下阀体10顶部与上阀体20之间通过扣环21与凸扣12对接使下阀体10相对于上阀体20之间形成轴向固定周向可转动设置;所述下阀体10外圆柱壁上设有至少一道下阀体外沟槽13,所述下阀体外沟槽13上设有第二密封圈14。
上述结构中,通过在下阀体外沟槽13上设置第二密封圈14,将密封面转移到下阀体10上,进一步减小现有专利中密封圈位于上阀体20与下阀体10对接处使得上阀体20安装转动时带动下阀体10一起转动的可能性,尽可能减小两者之间所能传递的扭矩,避免第一密封圈11发生旋转摩擦造成漏水隐患。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阀体20朝向下阀体10的一端其外圆柱壁上设有外螺纹22,所述扣环21设置于上阀体20朝向下阀体10一端的内圆柱壁上;所述下阀体10朝向上阀体20的一端设有环形凸台15,所述凸扣12固定于环形凸台15的外圆柱壁上,所述上阀体20端面与下阀体10相抵。
上述结构中,扣环21与凸扣12相互扣合可避免装配过程中上阀体20与下阀体10意外分离导致下阀体10内部零件掉落。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阀体20上设有按压钮23,所述下阀体10内设有与按压钮23相抵且能沿下阀体10轴向方向滑动的阀芯16,所述阀芯16上设有至少一道阀芯外沟槽161,所述阀芯外沟槽161上设有与下阀体10内壁配合密封的第三密封圈162。
上述结构中,按压钮23用于下压控制阀芯16滑动,第三密封圈162用于密封阀芯16与下阀体10内壁避免出现漏水。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阀座30,所述阀座30上设有阀腔31,所述阀座30侧部设有与阀腔31连通的进水口32及位于进水口32上方的第二出水口34,所述阀腔31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33,所述上阀体20与阀腔31顶部螺纹连接,所述下阀体10置于阀腔31内其第一密封圈11与阀腔31底部相抵密封,所述第二密封圈14分别位于第二出水口34与上阀体20之间的下阀体10上及第二出水口23与进水口32之间的下阀体10上、并与阀腔31内圆柱壁配合密封。
上述结构中,其中一第二密封圈14与阀腔31内圆柱壁配合密封可避免水从上阀体20外螺纹22处泄漏,另一第二密封圈14用于密封进水口32及第二出水口34。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阀体10侧壁设有与进水口32连通的第一分流孔17及与第二出水口32连通的第二分流孔19,所述阀芯16外圆柱壁上设有两条彼此间隔设置且均设有第三密封圈162的阀芯外沟槽161,两阀芯外沟槽161之间设有缩颈163,所述缩颈163在阀芯16滑动时使第一分流孔17分别与第二分流孔19或第一出水口33导通。
上述结构中,第三密封圈162可在阀芯16滑动时提供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阀体10上设有弹簧槽18,所述弹簧槽18内设有弹簧(图中未示出),所述阀芯16通过弹簧向上阀体20方向滑动使第一分流孔17与第一出水口33导通状态切换至第一分流孔17与第二分流孔19导通。
上述结构中,按压钮23下压时,阀芯16通过缩颈163使第一分流孔17与第二分流孔19之间的连通,在按压钮23再次下压后回弹时,弹簧用于给下压后的阀芯16复位使其连通第一分流孔17与第一出水口33,实现水流的换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下阀体外沟槽13上设置第二密封圈14,将密封面转移到下阀体10上,进一步减小现有专利中密封圈位于上阀体20与下阀体10对接处使得上阀体20安装转动时带动下阀体10一起转动的可能性,尽可能减小两者之间所能传递的扭矩,避免第一密封圈11发生旋转摩擦造成漏水隐患;可用于水流方向的切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水龙头阀芯,包括下阀体,所述下阀体底部设有第一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体顶部设有上阀体,所述下阀体顶部与上阀体之间通过扣环与凸扣对接使下阀体相对于上阀体之间形成轴向固定周向可转动设置;所述下阀体外圆柱壁上设有至少一道下阀体外沟槽,所述下阀体外沟槽上设有第二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龙头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朝向下阀体的一端其外圆柱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扣环设置于上阀体朝向下阀体一端的内圆柱壁上;所述下阀体朝向上阀体的一端设有环形凸台,所述凸扣固定于环形凸台的外圆柱壁上,所述上阀体端面与下阀体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龙头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上设有按压钮,所述下阀体内设有与按压钮相抵且能沿下阀体轴向方向滑动的阀芯,所述阀芯上设有至少一道阀芯外沟槽,所述阀芯外沟槽上设有与下阀体内壁配合密封的第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龙头阀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座,所述阀座上设有阀腔,所述阀座侧部设有与阀腔连通的进水口,所述阀腔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上阀体与阀腔顶部螺纹连接,所述下阀体置于阀腔内其第一密封圈与阀腔底部相抵密封,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进水口与上阀体之间的下阀体上与阀腔内圆柱壁配合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龙头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体侧壁设有与进水口连通的第一分流孔,所述阀芯外圆柱壁上设有两条彼此间隔设置且均设有第三密封圈的阀芯外沟槽,所述第一分流孔位于两阀芯外沟槽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龙头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体上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设有弹簧,所述阀芯通过弹簧向上阀体方向滑动使第一分流孔与第一出水口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龙头阀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座,所述阀座上设有阀腔,所述阀座侧部设有与阀腔连通的进水口及位于进水口上方的第二出水口,所述阀腔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上阀体与阀腔顶部螺纹连接,所述下阀体置于阀腔内其第一密封圈与阀腔底部相抵密封,所述第二密封圈分别位于第二出水口与上阀体之间的下阀体上及第二出水口与进水口之间的下阀体上、并与阀腔内圆柱壁配合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龙头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体侧壁设有与进水口连通的第一分流孔及与第二出水口连通的第二分流孔,所述阀芯外圆柱壁上设有两条彼此间隔设置且均设有第三密封圈的阀芯外沟槽,两阀芯外沟槽之间设有缩颈,所述缩颈在阀芯滑动时使第一分流孔分别与第二分流孔或第一出水口导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龙头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体上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设有弹簧,所述阀芯通过弹簧向上阀体方向滑动使第一分流孔与第一出水口导通状态切换至第一分流孔与第二分流孔导通。
CN201920728761.7U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水龙头阀芯 Active CN2098928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8761.7U CN209892832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水龙头阀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8761.7U CN209892832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水龙头阀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92832U true CN209892832U (zh) 2020-01-03

Family

ID=69001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28761.7U Active CN209892832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水龙头阀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928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11427B2 (ja) 流路切換弁
EP2650573B1 (en) Valve and valve core assembly thereof
CN209892832U (zh) 一种水龙头阀芯
CN210859898U (zh) 出水切换阀和组合淋浴器
CN107575615B (zh) 水龙头
CN210440618U (zh) 四通阀
CN113494627B (zh)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US20200256472A1 (en) Valve
CN110925450A (zh) 流量控制机构及控制阀
CN214305369U (zh) 一种龙头及其分水阀芯
CN210372141U (zh) 一种三通阀及三通阀组件
CN114719058B (zh) 一种按压式节水水路切换结构
CN114811109A (zh) 电动阀
CN217108328U (zh) 一种按压式节水水路切换结构
CN110925474A (zh) 流道切换机构及控制阀
CN108775437B (zh) 一种驱动结构及阀
CN112283403A (zh) 一种燃油转换阀密封结构及燃油转换阀
CN111156320A (zh) 一种按压式角阀
CN210687095U (zh) 同步双开关阀片组件以及同步双开关阀芯
CN214008159U (zh) 一种切换阀
CN219994461U (zh) 螺纹球阀
CN219606124U (zh) 一种水路切换结构
CN219366822U (zh) 一种具有流量精调功能的阀
WO2022247530A1 (zh) 一种控制阀结构及切换器及投放装置
CN215806498U (zh) 旋转式阀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