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91421U - 现浇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现浇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91421U CN209891421U CN201920350540.0U CN201920350540U CN209891421U CN 209891421 U CN209891421 U CN 209891421U CN 201920350540 U CN201920350540 U CN 201920350540U CN 209891421 U CN209891421 U CN 2098914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crete
- floor slab
- cast
- frame beam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包括:混凝土框架梁、混凝土叠合楼板;混凝土叠合楼板底层为预制层、上部为混凝土现浇层,其中: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时,叠合楼板预制层与混凝土框架梁在梁端1.5倍框架梁高范围内分缝脱开,分缝脱开范围内,叠合楼板预制层钢筋不伸出板边,通过设置叠合楼板预制层与现浇层交界面附加钢筋与混凝土框架梁进行连接;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时,叠合楼板预制层与混凝土框架梁在梁端1.5倍梁高以外范围重叠搁置,重叠搁置范围内,叠合楼板预制层钢筋伸入混凝土框架梁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建筑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达到“强柱弱梁”的概念设计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为积极响应国家及各地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的相关文件要求,各地正兴起装配式建筑热。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环保、高效优质等优点,符合建筑工业化的要求。
目前,受国家政策影响,装配式建筑正处于井喷式发展阶段。经过项目实践,我们理性思考总结后发现,现有装配式建筑仍存在不少问题:施工及运输成本较传统建筑结构高、竖向承重及抗侧力构件(如框架柱、剪力墙)主要拼装节点采用灌浆套筒等方式连接存在安全隐患及抗震缺陷、整体性不及现浇结构,抗震性能较差等。经历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我们国家在建筑结构抗震标准方面不断提高要求,装配式建筑存在的抗震方面的隐患或者缺陷明显与此背道而驰。叠合楼板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主要构件,由于施工构造及预制率方面原因,其厚度较现浇结构板厚较多,从而使得与之连接的框架梁承载力超强,无法真正实现建筑结构“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概念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实现建筑结构“强柱弱梁”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现浇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现浇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包括:混凝土框架梁、混凝土叠合楼板;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框架柱整浇连接;混凝土叠合楼板底层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预制层,预制层上部为混凝土现浇层,其中: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时,叠合楼板预制层与混凝土框架梁在梁端1.5倍框架梁高范围内分缝脱开,分缝脱开范围内,叠合楼板预制层钢筋不伸出板边,通过设置叠合楼板预制层与现浇层交界面附加钢筋与混凝土框架梁进行连接;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时,叠合楼板预制层与混凝土框架梁在梁端 1.5倍梁高以外范围重叠搁置,重叠搁置范围内,叠合楼板预制层钢筋伸入混凝土框架梁进行连接。
优选地,分缝缝宽5-10mm,脱缝处填充泡沫条,搁置深度10-15mm。
优选地,预制层内设置桁架钢筋,叠合楼板预制层通过桁架钢筋与叠合楼板现浇层连接。
优选地,叠合楼板现浇层与混凝土框架梁在混凝土框架梁全长范围内设置叠合楼板现浇层钢筋并整浇连接;叠合楼板现浇层钢筋伸入混凝土框架梁长度需满足锚固要求。
优选地,叠合楼板预制层与现浇层交界面附加钢筋伸入叠合楼板现浇层长度需满足锚固要求,伸入混凝土框架梁长度需满足不小于5倍叠合楼板预制层与现浇层交界面附加钢筋直径且需伸过混凝土框架梁中心线的要求;叠合楼板预制层与现浇层交界面附加钢筋数量与相应范围预制层钢筋相同。
优选地,伸入混凝土框架梁长度需满足不小于5倍叠合楼板预制层钢筋直径且需伸过混凝土框架梁中心线的要求。
上述的现浇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1)、生产叠合楼板预制层,按照叠合楼板预制层在1.5倍框架梁高范围内与现浇框架梁侧边分缝脱开及在1.5倍框架梁高范围外与现浇框架梁重叠搁置的要求确定平面尺寸;按照分缝脱开范围内叠合楼板钢筋不伸出板边及重叠搁置范围内叠合楼板钢筋伸出板边的要求布置叠合楼板预制层钢筋;
(2)、施工现场搭设楼盖梁板支撑系统;
(3)、按设计施工图及相关设计图集要求绑扎框架柱、框架梁钢筋;
(4)、吊装叠合楼板预制层,准确定位保证叠合楼板预制层在1.5倍框架梁高范围内与框架梁侧面分缝脱开,同时在1.5倍框架梁高范围外与框架梁需重叠搁置;
(5)、设置叠合楼板预制层与现浇层交界面附加钢筋,伸入叠合楼板现浇层长度需满足锚固长度要求,伸入框架梁长度需满足不小于5倍钢筋直径且伸过框架梁中心线的要求;
(6)、按设计施工图及相关设计图集要求绑扎叠合楼板现浇层钢筋;
(7)、封闭混凝土框架柱、混凝土框架梁模板;
(8)、在叠合楼板预制层与框架梁分缝脱开处设置泡沫条,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漏浆;
(9)、浇筑混凝土完成混凝土框架梁与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提高建筑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建筑结构内耗能构件(框架梁、剪力墙连梁)需在地震作用下先于框架柱、剪力墙屈服,即首先形成塑性铰。为确保框架梁等耗能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真正实现耗能,抗震设计需要做到“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强剪弱弯”三个方面。常规现浇混凝土梁板式楼盖结构,往往因楼板对框架梁的超强作用而无法首先形成塑性铰,即无法实现“强柱弱梁”的要求。本实用新型通过叠合楼板预制层四角一定范围内与混凝土框架梁连接的合理构造,有效削弱楼板对框架梁端的超强作用。从而使得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可按照预设的路径在框架梁端率先出现塑性铰,达到“强柱弱梁”的概念设计要求,大大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浇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A为现浇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的A-A剖面示意图;
图2B为现浇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的B-B剖面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框架梁,2、混凝土叠合楼板,3、混凝土框架柱,4、叠合楼板预制层,5、叠合楼板现浇层,6、叠合楼板预制层钢筋,7、叠合楼板预制层桁架钢筋,8、叠合楼板现浇层钢筋,9、叠合楼板预制层与现浇层交界面附加钢筋,10、泡沫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A、图2B所示,现浇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包括:混凝土框架梁1、混凝土叠合楼板2;混凝土框架梁1与混凝土框架柱3 整浇连接;混凝土叠合楼板2底层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预制层4,预制层4上部为混凝土现浇层5,预制层内设置桁架钢筋7,叠合楼板预制层4通过桁架钢筋7 与叠合楼板现浇层5连接;其中:
混凝土框架梁1与混凝土叠合楼板2连接时,叠合楼板预制层4与混凝土框架梁1在梁端1.5倍框架梁高范围内分缝脱开,缝宽5-10mm,脱缝处填充泡沫条10;分缝脱开范围内,叠合楼板预制层钢筋6不伸出板边,通过设置叠合楼板预制层与现浇层交界面附加钢筋9与混凝土框架梁1进行连接,其中:叠合楼板预制层与现浇层交界面附加钢筋9伸入叠合楼板现浇层5长度需满足锚固要求,伸入混凝土框架梁1长度需满足不小于5倍叠合楼板预制层与现浇层交界面附加钢筋9直径且需伸过混凝土框架梁1中心线的要求;叠合楼板预制层与现浇层交界面附加钢筋9数量与相应范围预制层钢筋6相同。
混凝土框架梁1与混凝土叠合楼板2连接时,叠合楼板预制层4与混凝土框架梁1在梁端1.5倍梁高以外范围重叠搁置,搁置深度10-15mm;重叠搁置范围内,叠合楼板预制层钢筋6伸入混凝土框架梁1进行连接,伸入混凝土框架梁1长度需满足不小于5倍叠合楼板预制层钢筋6直径且需伸过混凝土框架梁1 中心线的要求。
混凝土框架梁1与混凝土叠合楼板2连接时,叠合楼板现浇层5与混凝土框架梁1在混凝土框架梁1全长范围内设置叠合楼板现浇层钢筋8并整浇连接;叠合楼板现浇层钢筋8伸入混凝土框架梁1长度需满足锚固要求。
上述现浇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1)、生产叠合楼板预制层4,按照叠合楼板预制层4在1.5倍框架梁高范围内与现浇框架梁1侧边分缝脱开及在1.5倍框架梁高范围外与现浇框架梁1 重叠搁置的要求确定平面尺寸;按照分缝脱开范围内叠合楼板钢筋6不伸出板边及重叠搁置范围内叠合楼板钢筋6伸出板边的要求布置叠合楼板预制层钢筋 6;
(2)、施工现场搭设楼盖梁板支撑系统;
(3)、按设计施工图及相关设计图集要求绑扎框架柱3、框架梁2钢筋;
(4)、吊装叠合楼板预制层4,准确定位保证叠合楼板预制层4在1.5倍框架梁高范围内与框架梁侧面分缝脱开,同时在1.5倍框架梁高范围外与框架梁需重叠搁置;
(5)、设置叠合楼板预制层与现浇层交界面附加钢筋9,伸入叠合楼板现浇层5长度需满足锚固长度要求,伸入框架梁1长度需满足不小于5倍钢筋9直径且伸过框架梁1中心线的要求;
(6)、按设计施工图及相关设计图集要求绑扎叠合楼板现浇层钢筋8;
(7)、封闭混凝土框架柱3、混凝土框架梁2模板;
(8)、在叠合楼板预制层4与框架梁1分缝脱开处设置泡沫条10,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漏浆;
(9)、浇筑混凝土完成混凝土框架梁与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Claims (4)
1.一种现浇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包括:混凝土框架梁、混凝土叠合楼板,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框架柱整浇连接;混凝土叠合楼板底层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预制层,预制层上部为混凝土现浇层;其特征在于:叠合楼板预制层与混凝土框架梁在梁端1.5倍框架梁高范围内分缝脱开,分缝脱开范围内,叠合楼板预制层钢筋不伸出板边,通过设置叠合楼板预制层与现浇层交界面附加钢筋与混凝土框架梁进行连接;叠合楼板预制层与混凝土框架梁在梁端1.5倍梁高以外范围重叠搁置,重叠搁置范围内,叠合楼板预制层钢筋伸入混凝土框架梁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分缝缝宽5-10mm,分缝脱开处填充泡沫条,搁置深度10-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制层内设置桁架钢筋,叠合楼板预制层通过桁架钢筋与叠合楼板现浇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叠合楼板现浇层与混凝土框架梁在混凝土框架梁全长范围内设置叠合楼板现浇层钢筋并整浇连接;叠合楼板现浇层钢筋伸入混凝土框架梁长度需满足锚固要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50540.0U CN209891421U (zh) | 2019-03-19 | 2019-03-19 | 现浇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50540.0U CN209891421U (zh) | 2019-03-19 | 2019-03-19 | 现浇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91421U true CN209891421U (zh) | 2020-01-03 |
Family
ID=68997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35054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91421U (zh) | 2019-03-19 | 2019-03-19 | 现浇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9142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12783A (zh) * | 2019-03-19 | 2019-11-29 | 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由现浇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构成的楼盖结构 |
CN111734029A (zh) * | 2020-06-23 | 2020-10-02 | 李伟峰 | 预制整浇楼盖在凸角柱位置的预制板缺口构造的处理方法 |
-
2019
- 2019-03-19 CN CN201920350540.0U patent/CN20989142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12783A (zh) * | 2019-03-19 | 2019-11-29 | 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由现浇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构成的楼盖结构 |
CN110512783B (zh) * | 2019-03-19 | 2020-09-08 | 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由现浇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构成的楼盖结构 |
CN111734029A (zh) * | 2020-06-23 | 2020-10-02 | 李伟峰 | 预制整浇楼盖在凸角柱位置的预制板缺口构造的处理方法 |
CN111734029B (zh) * | 2020-06-23 | 2022-03-15 | 李伟峰 | 预制整浇楼盖在凸角柱位置的预制板缺口构造的处理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18426B (zh) | 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地铁车站及装配方法 | |
CN103147526B (zh) | 长条形格栅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剪力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64529A (zh) | 一种预制装配式带暗支撑的大板剪力墙结构 | |
CN111424850A (zh) |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 | |
CN105569222A (zh) | 一种预制装配式带暗支撑大板剪力墙的上下连接技术 | |
CN109680841A (zh) | 混合式预制多腔钢筋混凝土墙、地下空间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113026993B (zh) | 一种装配式组合连接梁窗洞构件、结构及制作施工方法 | |
CN110616804A (zh)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9891421U (zh) | 现浇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 |
CN111877546B (zh) | 一种带屈曲约束支撑的装配式框架梁柱湿节点及施工方法 | |
CN207812741U (zh) | 预制钢构叠合剪力墙 | |
CN105220792A (zh) | 一种预制暗支撑耗能剪力墙及其组装方法 | |
CN112695914B (zh) |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6771182B (zh) | 一种电子厂房的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512783B (zh) | 由现浇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构成的楼盖结构 | |
CN109680833B (zh) | 自承式预制钢骨混凝土墙板构件、墙、结构体系及制作方法 | |
CN110939218A (zh) | 一种装配式压型钢板组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4983213U (zh) | 一种预制装配式带暗支撑的大板剪力墙结构 | |
CN214364217U (zh) |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 | |
CN214739012U (zh) | 一种装配式双连梁组合剪力墙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 |
CN210164103U (zh) | 混合式预制多腔钢筋混凝土墙、地下空间结构体系 | |
CN211690871U (zh) | 一种内浇加强型预制墙板、混凝土墙及其结构体系 | |
NL2027578B1 (en) |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 beam-column dry-wet combined connection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 thereof | |
CN210105041U (zh) | 自承式预制钢骨混凝土墙板构件、墙、结构体系 | |
CN114737608A (zh) | 基于自复位截断柱的叠合式地下结构抗震体系及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0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