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90494U - 一种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90494U
CN209890494U CN201921354679.9U CN201921354679U CN209890494U CN 209890494 U CN209890494 U CN 209890494U CN 201921354679 U CN201921354679 U CN 201921354679U CN 209890494 U CN209890494 U CN 209890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oling
sheet glass
annealing device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546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德华
刘超
刘正斌
张�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SANXIA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SANXIA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SANXIA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SANXIA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546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90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90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904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所述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至少一个冷却组件、至少一个加热组件、以及流量控制组件;至少一个冷却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冷却水管组,至少一个冷却组件设置于平板玻璃的上方或下方,至少一组冷却水管组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相连通,至少一个加热组件包括至少一对电加热棒,至少一对电加热棒分别设置于沿平板玻璃运动方向的两侧边,流量控制组件用于调节进入冷却水管的水流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水冷不仅实现了对平板玻璃的冷却退火,避免空气冷却所引起的玻璃表面波纹,提高了玻璃的表面平整度;减少了平板玻璃表面的粉尘,降低了玻璃生产车间的噪音。

Description

一种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玻璃冷却改进,特别是一种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浮法工艺生产平板玻璃,玻璃在锡槽成形后进入退火窑冷却退火。现有浮法生产工艺中通常采用空气冷却的方式对平板玻璃冷却退火。采用空气冷却退火,需要采用大功率风机以及密集排布的出风口等。该工艺技术存在几个弊端。其一,采用空气冷却退火,增加冷却速度时通常需要提高风压,这极易在平板玻璃表面形成波纹,降低平板玻璃的表面平整度;其二、采用空气冷却退火,冷却空气在玻璃表面进行热交换后,冷却空气温度升高,并流动到生产车间,难以将空气所带走的热量回收利用,导致生产车间温度升高;其三,采用空气冷却退火时冷却空气易将空气中粉尘沉积到玻璃表面,导致玻璃后加工时必须进行表面处理;其四、采用空气冷却退火显著提高了生产车间的噪音水平。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更佳的冷却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所述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至少一个冷却组件、至少一个加热组件、以及流量控制组件;所述至少一个冷却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冷却水管组,所述至少一个冷却组件设置于平板玻璃的上方或下方,所述至少一组冷却水管组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相连通,所述至少一组冷却水管组包括至少一个冷却水管,所述至少一个加热组件包括至少一对电加热棒,所述至少一对电加热棒分别设置于沿平板玻璃运动方向的两侧边,所述流量控制组件用于调节进入冷却水管的水流量。
所述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包括两个冷却组件,所述两个冷却组件分别设置于平板玻璃的上方和下方。
所述至少一组冷却水管组设置于平板玻璃的两个输运辊道之间。
所述至少一个冷却水管与玻璃输运辊道平行。
所述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包括两个加热组件,所述两个加热组件分别设置于平板玻璃的上方和下方。
所述至少一组冷却水管组包括多个冷却水管,所述多个冷却水管均匀分布在平板玻璃输运辊道之间。
所述至少一个冷却水管的长度大于平板玻璃的宽度。
所述至少一组冷却水管组所构成的平面与平板玻璃平面间距为30-150mm。
平板玻璃输运辊道间的冷却水管与辊道的距离不小于2cm。
所述至少一个电加热棒排布宽度不大于平板玻璃输运辊道间距的70%,其具体为,当电加热棒为多个时,最左侧加热棒和最右侧加热棒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相邻两个输运辊道之间距离的70%。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通过在平板玻璃输运辊道之间布置上下对称的冷却水管,使用冷却水对平板玻璃进行冷却退火,结构简单;
第二、通过调整冷却水管排布、冷却水流量、冷却水管与平板平板玻璃的距离等,可调整平板玻璃冷却退火的程度,避免平板玻璃表面产生波纹,显著提升平板玻璃的表面平整度,较少粉尘在平板玻璃表面的沉积,降低生产车间的噪音,并进一步为进行了热交换的冷却水余热的循环利用提供了条件。
第三、采用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与电加热装置,可以有效地调节玻璃板边部的冷却程度,改善平板玻璃边部的切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平板玻璃 2、冷却水管 3、电加热棒
4、冷却水管水阀 5、进水管水阀 6、进水管
7、第一电加热控制器 8、平板玻璃输运辊道 9、第二电加热控制器
10、出水管 11、出水管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一种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所述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包括进水管6、出水管10、一个冷却组件、一个加热组件、以及流量控制组件。该冷却组件设置于平板玻璃1的上方或下方,该冷却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冷却水管组。在本实施例中,该冷却组件包括多组冷却水管组。多组冷却水管组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6和出水管10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每组冷却水管组包括多个冷却水管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多对电加热棒3。多对电加热棒3分别设置于沿平板玻璃1运动方向的两侧边,并且多对电加热棒3沿着平板玻璃1运动的方向排布。流量控制组件用于调节进入冷却水管2的水流量。在本实施例中,流量控制组件包括进水管水阀5、出水管水阀11以及多个冷却水管水阀4。通过调整冷却水管2的排布、冷却水管2内的水流量、冷却水管2与平板玻璃1间的距离等,可调整平板玻璃1冷却退火的程度,避免平板玻璃1表面产生波纹,显著提升平板玻璃1的表面平整度,较少粉尘在平板玻璃1表面的沉积,降低生产车间的噪音,并进一步为进行了热交换的冷却水余热的循环利用提供了条件。
在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玻璃输运辊道8间冷却水管2与玻璃输运辊道8平行,且与平板玻璃运动方向(图1中箭头方向)垂直;电加热棒3与平板玻璃输运辊道8平行,且与平板玻璃运动方向(图1中箭头方向)垂直。冷却水管2均匀分布在平板玻璃输运辊道8间,冷却水管2的长度大于平板玻璃1的宽度,相邻的冷却水管2之间的距离(水管外表面距离)为20-100mm,优选距离为30-60mm。冷却水管2顶端连通,进水口与出水口处在相对的两个顶点;进水管6上设置有进水管水阀5作为总进水阀,平板玻璃输运辊道8间每个冷却水管2上分别设置冷却水管水阀4作为分进水阀。
在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冷却水管2材质为铸铁、铜、低碳钢等,优选为铜;冷却水管2内径为5-50mm,壁厚0.5-2.0mm,优选内径为10-30mm,优选壁厚为0.5-1.0mm。
在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多组冷却水管组构成的平面与平板玻璃1平面的竖直方向上的间距为30-150mm,优选距离为40-80mm。相邻平板玻璃输运辊道8之间的冷却水管2与输运辊道8间的距离不小于2cm。电加热棒3在平板玻璃输运辊道8间均匀布置。且电加热棒3排布宽度不大于相邻两个平板玻璃输运辊道8间距的70%。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当电加热棒为多个时,是指最左侧加热棒和最右侧加热棒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相邻两个输运辊道之间距离的70%。电加热棒3长度为10-60cm,优选长度为20-50cm。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利用第一电加热控制器7控制位于平板玻璃同侧的电加热棒3,利用第二电加热控制器9控制位于平板玻璃相对一侧的电加热棒3。
具体工作过程:
在平板玻璃1的平板玻璃输运辊道8间铺设冷却水管2与电加热棒3,并按照图1所示分别连接冷却水管2的冷却水管水阀4,进水管6的进水管水阀5与出水管10的出水管水阀11,以及第一电加热控制器7与第二电加热控制器9;上述冷却水管2与电加热棒3布置在相邻的平板玻璃输运辊道8之间。
将冷却水引入进水管6,打开进水管水阀5、出水管水阀11与冷却水管2的冷却水管水阀5,对平板玻璃1进行冷却;调整水压与进水管水阀5,进水管水阀11与冷却水管水阀4的开度对冷却水管2中的水流量进行调节,达到调节平板玻璃1冷却退火程度的目的。根据需要,打开第一电加热控制器7与第二电加热控制器9,对平板玻璃1边部进行电加热。
实施例二:
所述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包括进水管6、出水管10、两个冷却组件、两个加热组件、以及流量控制组件。两个冷却组件分别设置于平板玻璃1的上方和下方。每个冷却组件包括多组冷却水管组,多组冷却水管组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6和出水管10相连通,每组冷却水管组包括多个冷却水管2。两个加热组件中的电加热棒3分别设置于平板玻璃边部的上方和下方,同时对玻璃板1边部的上、下表面进行加热,以调节玻璃板1边部的冷却程度,本方案的其他内容与实施例一相同。
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显著。该装置通过水冷不仅实现了对平板玻璃的冷却退火,避免空气冷却所引起的玻璃表面波纹,提高了玻璃的表面平整度;减少了平板玻璃表面的粉尘,降低了平板玻璃后续加工的处理难度;降低了玻璃生产车间的噪音,并为平板玻璃水冷退火所产生余热的循环利用提供了便利。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至少一个冷却组件、至少一个加热组件、以及流量控制组件;所述至少一个冷却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冷却水管组,所述至少一个冷却组件设置于平板玻璃的上方或下方,所述至少一组冷却水管组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相连通,所述至少一组冷却水管组包括至少一个冷却水管,所述至少一个加热组件包括至少一对电加热棒,所述至少一对电加热棒分别设置于沿平板玻璃运动方向的两侧边,所述流量控制组件用于调节进入冷却水管的水流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包括两个冷却组件,所述两个冷却组件分别设置于平板玻璃的上方和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冷却水管组设置于平板玻璃的两个输运辊道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冷却水管与玻璃输运辊道平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包括两个加热组件,所述两个加热组件分别设置于平板玻璃的上方和下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冷却水管组包括多个冷却水管,所述多个冷却水管均匀分布在平板玻璃输运辊道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冷却水管的长度大于平板玻璃的宽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冷却水管组所构成的平面与平板玻璃平面间距为30-150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平板玻璃输运辊道间的冷却水管与辊道的距离不小于2cm。
10.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电加热棒排布宽度不大于平板玻璃输运辊道间距的70%。
CN201921354679.9U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90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4679.9U CN209890494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4679.9U CN209890494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90494U true CN209890494U (zh) 2020-01-03

Family

ID=69022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5467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90494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904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19912A (zh) * 2023-01-31 2023-05-16 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退火窑及水冷退火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19912A (zh) * 2023-01-31 2023-05-16 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退火窑及水冷退火工艺
CN116119912B (zh) * 2023-01-31 2024-04-30 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退火窑及水冷退火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9880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焊带的铜基带表面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CN209890494U (zh) 一种平板玻璃水冷却退火装置
CN202099322U (zh) 一种铜及铜合金连续网链式退火炉
CN106766793A (zh) 一种一体式循环热气流气浮加热板带材装置及方法
CN203964712U (zh) 一种壳管式污水换热器
CN215947343U (zh) 一种金属材料热处理冷却装置
CN201463608U (zh) 高温物料气体快速喷射冷却单元
CN204824983U (zh) 长钢棒连续热处理炉正火风冷系统
CN116118214A (zh) 一种bopp薄膜压合方法及装置
CN201463609U (zh) 高温物料气体快速喷射冷却单元
CN202157091U (zh) 一种高温物料气体快速冷却装置
CN213968299U (zh) 一种金属压延用可调节装置
CN211247773U (zh) 一种带肋钢筋用冷却装置
CN214419379U (zh) 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压延机
CN204638742U (zh) 在线去除热处理钢管外表面氧化铁皮的装置
CN202747714U (zh) 水喷淋冷却装置
CN204388623U (zh) 一种可缩小宽截面烧成设备温差的间接冷却装置
CN208218673U (zh) 退火窑入口挡板
CN207432875U (zh) 一种具备散热功能的冷压机结构
CN206420275U (zh) 一种一体式循环热气流气浮加热板带材装置
CN205416273U (zh) 一种电子产品外壳注塑件侧风式强冷装置
CN204918677U (zh) 一种模具后钣件特殊热处理装置
CN110815780A (zh) 一种3d打印耗材生产用多段加温装置
CN204125344U (zh) 一种液晶玻璃基板连续加工的洁净冷却装置
CN220022075U (zh) 一种具有强散热功能的低压无功补偿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