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84587U - 一种充气翻身气垫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气翻身气垫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84587U
CN209884587U CN201920095869.7U CN201920095869U CN209884587U CN 209884587 U CN209884587 U CN 209884587U CN 201920095869 U CN201920095869 U CN 201920095869U CN 209884587 U CN209884587 U CN 209884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inflation
inflatable
air pump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9586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萍
梅晓敏
陈锁芹
李梦环
张玲玲
李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EST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EST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EST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EST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009586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84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84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845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气翻身气垫床,包括上充气层和设置在上充气层下方的下充气层,上充气层保留六个彼此相互独立的充气区域,各充气区域与气泵连接,每个充气区域均包括若干彼此连通的条形气囊,下充气层包括左右两个彼此相互独立的翻身充气单元,翻身充气单元充满气后其厚度由内侧至外侧逐渐增加,两个翻身充气单元与气泵连接。本气垫床通过上下两层设计,分别实现多区域交替充气和翻身效果,能够有效预防全身压疮,同时减少和避免因翻身造成的管道滑脱。上层多区域设置也能够有效提高整体气垫床支撑力,竖形充气条的使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通过自动充气方式实现姿态和压迫区域的自动调整,大大减少陪护及护理人员的体力支出。

Description

一种充气翻身气垫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床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于翻身的充气式气垫床。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医疗单位,有许多的危重病人受各种病情的影响,需要长时间的卧床治疗,以利于尽快康复。但在日常的临床治疗中,往往容易因长期卧床导致压疮的发生,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额外痛苦,为此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也针对此类情况设计了表面分布有凸起物的气垫床。气垫床在短期内使用时也能起到较好的预防褥疮的作用,但是长期使用褥疮仍然不可避免。
目前的气垫床虽由条状充气囊组成,但这些气囊彼此连通,病人身体的承重点容易落在同一位置,易造成局部压迫时间过长。因此,一般还需要定时调整病人的姿态,经常改变病人受压迫部位才能够有效预防褥疮、压疮生成。如要改变病人姿态,需要工作人员花费很大的气力,费时费力,且由于人工操作,很难保证固定的频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对气垫床的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分为上下两层式结构,下层用于产生翻身角度,上层分区域设置,各区域独立交替充气,从而达到极佳的防压疮效果。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气翻身气垫床,包括上充气层和设置在上充气层下方的下充气层,上充气层保留六个彼此相互独立的充气区域,各充气区域通过管道与气泵连接,每个充气区域均包括若干彼此连通的条形气囊,下充气层包括左右两个彼此相互独立的翻身充气单元,翻身充气单元充满气后其厚度由内侧至外侧逐渐增加,两个翻身充气单元通过管道与气泵连接。
进一步的,上充气层中的六个充气区域包括左上区、右上区、左中区、右中区、左下区、右下区。
进一步的,所述气泵与单片机连接。
进一步的,每根管道上均连接有一台气泵。
进一步的,所述气泵为多通道气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气垫床通过上下两层设计,分别实现多区域交替充气和翻身效果,达到自动调整压迫区域和改变姿态的目的,能够有效预防全身压疮,同时减少和避免因翻身造成的管道滑脱。
2.上层多区域设置也能够有效提高整体气垫床支撑力,竖形充气条的使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3.通过自动充气方式实现姿态和压迫区域的自动调整,大大减少陪护及护理人员的体力支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翻身气垫床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其中下充气层为部分充气状态。
图3为图2中下充气层左翻身单元满气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2中下充气层右翻身单元满气状态示意图。
图5为下充气层分区示意图。
图6为多通道充气泵和单片机连接框图。
图7为多台充气泵和单片机连接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充气层,1-1-左上区,1-2-左中区,1-3-左下区,1-4-右上区,1-5-右中区,1-6-右下区,2-下充气层,2-1-左翻身单元,2-2-右翻身单元,3-气泵,4-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5所示的一种充气翻身气垫床,包括上充气层1和设置在上充气层1下方的下充气层2,上充气层1左右对称,共分为左上区1-1、右上区1-4、左中区1-2、右中区1-5、左下区1-3、右下区1-6六个区域,每个区域中都包括若干条形气囊1-7,各区域内条形气囊1-7之间彼此连通,但各区域间彼此独立不连通,每个区域均通过独立的管道4与气泵3连接。图中气泵为示意图,可以根据需要为各条管道各自配备一个气泵,或将各管道连接至一台多通道气泵。为了表现连接关系,图中管道位于床垫外,但在生产实现时,充气管道均隐藏于气垫床下防止避免管道的缠绕。多区域设置方式,可以令上充气层具有更好的承托力,且可以通过独立调节各区域的充气状态来承托和抬高身体上、中、下部,改变人体重心位置,从而不停改变身体受压部位,避免同一部位长期受压,利于血液流通。
下充气层2分为左右两部分,左翻身单元2-1和右翻身单元2-2面积相同,左翻身单元为一个大气囊,其充满气后的侧面如图3所示,由内侧(以靠近充气层中心位置为内侧,远离充气层中心位置为外侧)至外侧厚度逐渐增加,为一个呈45度角的左高右低的三角形(或扇形),右翻身单元与左翻身单元对称,其充满气后的侧面如图4所示,由内侧至外侧厚度逐渐增加,为一个呈45度角的左低右高的三角形(或扇形)。两个翻身充气单元通过管道与气泵连接,与上充气层相同,两个翻身充气单元可再连接两台气泵,或直接与前述的多通道气泵连接。
使用本充气翻身气垫床时,上充气层中六充气区域交替充气(由左上至右下按照先左后右,整体从上到下的方式依次充气),可由气泵控制自动定时充气,不同区域充气方式形成波动,令病人身体承压部位经常得到改变,利于血液流通。充气后的区域过一段时间后自行放气。通常情况下,左右两个区域优选同时充气,这样可以抬高病人身体上半身或下肢,也令病人更为舒适。下充气层中左右两区域定时(如2小时一次)交替形成满气状态,形成左翻身或右翻身效果,保持翻身效果一段时间后可放气至初始状态。下充气层初始状态可以是完全泄气状态也可以充气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下充气层在部分充气状态下,气体在左右两侧翻身单元内均匀分布,形成一层平面充气层作为底部承托,效果更佳,也在上充气层部分区域泄气时对身体起到良好的缓冲。
气泵的充放气控制可由人工控制,如采用带有定时功能的气泵,或用定时器与气泵连接来也可起到自动定时启动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动化效果,可使用小型处理器——如单片机(优选采用51系列单片机)来控制气泵的充放气,能实现全自动充放气,完全无需人工操作,节省大量人力。此种情况下,如图6、图7所示,单片机与多台气泵或一台多通道气泵连接(可参考http://www.eeworld.com.cn/mcu/2015/0728/article_21270.html网页内控制程序,此为现有公开技术),控制气泵充放气。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充气翻身气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充气层(1)和设置在上充气层下方的下充气层(2),上充气层(1)保留六个彼此相互独立的充气区域,各充气区域通过管道(4)与气泵(3)连接,每个充气区域均包括若干彼此连通的条形气囊,下充气层(2)包括左右两个彼此相互独立的翻身充气单元,翻身充气单元充满气后其厚度由内侧至外侧逐渐增加,两个翻身充气单元通过管道与气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翻身气垫床,其特征在于:上充气层(1)中的六个充气区域包括左上区(1-1)、右上区(1-4)、左中区(1-2)、右中区(1-5)、左下区(1-3)、右下区(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翻身气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与单片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翻身气垫床,其特征在于:每根管道(4)上均连接有一台气泵(3)。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翻身气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3)为多通道气泵。
CN201920095869.7U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充气翻身气垫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84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95869.7U CN209884587U (zh)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充气翻身气垫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95869.7U CN209884587U (zh)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充气翻身气垫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84587U true CN209884587U (zh) 2020-01-03

Family

ID=68991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9586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84587U (zh)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充气翻身气垫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8458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4889A (zh) * 2021-03-09 2021-06-08 浙江依健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护理气床垫
CN113069289A (zh) * 2021-03-23 2021-07-06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床
CN114081737A (zh) * 2021-11-05 2022-02-25 西南医科大学 一种适用于icu患者的床垫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4889A (zh) * 2021-03-09 2021-06-08 浙江依健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护理气床垫
CN113069289A (zh) * 2021-03-23 2021-07-06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床
CN114081737A (zh) * 2021-11-05 2022-02-25 西南医科大学 一种适用于icu患者的床垫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84587U (zh) 一种充气翻身气垫床
CN106806077B (zh) 一种自动翻身气囊护理床垫
US7464422B2 (en) Inflatable device for turning people on their side and back again
CN205411508U (zh) 一种防褥疮充气床垫
CN209790251U (zh) 屈腿、翻身、起背一体式防褥疮气床垫
CN204840038U (zh) 一种遥控式翻身褥疮垫
CN108652877A (zh) 多功能防褥疮充气床垫
CN207323638U (zh) 一种新型康复及防治褥疮的气垫床
CN106974788A (zh) 多功能充气护理床垫
CN114699257B (zh) 一种基于气囊护理床垫小翻身运动的压疮预防方法
US20200037779A1 (en) Area support surface seating system
CN214968515U (zh) 智能脊柱侧弯矫形器
CN209808834U (zh) 一种充气式医用床垫
CN211065851U (zh) 一种充气床垫
CN210020150U (zh) 一种交替充气式按摩体位垫
CN212940283U (zh) 俯卧位通气枕
CN211610424U (zh) 一种带有翻身功能的老年护理床
CN207837792U (zh) 多功能充气护理床垫
CN211156882U (zh) 一种医用充气床垫
CN210355154U (zh) 护理病床及其翻身床垫
CN202802017U (zh) 一种医用俯卧位床垫
CN207613997U (zh) 一种新型智能护理机器人
CN210472452U (zh) 一种多功能翻身枕
CN208319463U (zh) 防褥疮护理裤
CN216570560U (zh) 具有翻身辅助功能的护理床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03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