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82146U - 一种绕线方便的电磁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绕线方便的电磁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82146U
CN209882146U CN201920159306.XU CN201920159306U CN209882146U CN 209882146 U CN209882146 U CN 209882146U CN 201920159306 U CN201920159306 U CN 201920159306U CN 209882146 U CN209882146 U CN 2098821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electromagnetic
wire
support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593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周少程
李�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593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821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821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821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绕线方便的电磁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内置于煲体内的内胆,所述煲体内在内胆的下方设有底部电磁线盘组件,所述煲体内在内胆的外侧设有侧部电磁加热组件,所述侧部电磁加热组件包括侧部支架和第一线圈,所述侧部支架的外壁面上设置有若干向下倾斜设置的挡筋,相邻的挡筋之间形成开口向下倾斜的卡线槽。本实用新型增加侧部电磁加热组件,与底部电磁线盘组件配合使内锅受热更均匀,加热效率更高;卡线槽并不是水平的,且卡线槽是开口朝下,绕线设备的压线头在绕完底部线盘后偏转相应角度即可继续绕制侧部线盘,无需更换绕线设备,便于绕线,节省绕线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绕线方便的电磁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家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绕线方便的电磁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磁加热式的电饭煲在工作过程中,线圈盘产生的磁力线切割内胆表面来使内胆表面产生热量,以此实现烹饪食物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电磁加热线圈工作时对内锅的不同位置加热不均匀,米饭质量比较差,而且还容易粘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增加了侧部加热线圈来保证加热的均匀性,然而现有的底部线圈绕线槽一般都是竖向的槽,而侧部线圈绕线槽是横向设置的槽,通过绕线设备进行线圈绕制时一般先进行底部线圈的绕制,再进行侧部线圈的绕制,由于底部绕线槽和侧部的绕线槽的朝向不同,需要不同的绕线设备进行分别绕线,绕线过程复杂,而且进行水平绕线的绕线设备需要另行购置或研制,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在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均匀、成本低、绕线方便的电磁烹饪器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绕线方便的电磁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内置于煲体内的内胆,所述煲体内在内胆的下方设有底部电磁线盘组件,所述煲体内在内胆的外侧设有侧部电磁加热组件,所述侧部电磁加热组件包括侧部支架和第一线圈,所述侧部支架的外壁面上设置有若干向下倾斜设置的挡筋,相邻的挡筋之间形成开口向下倾斜的卡线槽。本实用新型增加侧部电磁加热组件,与底部电磁线盘组件配合使内锅受热更均匀,加热效率更高;卡线槽并不是水平的,且卡线槽是开口朝下,绕线设备的压线头在绕完底部线盘后偏转相应角度即可继续绕制侧部线盘,无需更换绕线设备,便于绕线,节省绕线时间。
进一步,所述挡筋与侧部支架的壁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50°之间。由于现有的绕线设备的最大偏转角为50°,如果超过50°,绕线设备无法进行侧部绕线,需要研制新的设备,而且低于30°的话,绕制的线圈容易从卡线槽脱离,由此挡筋与侧部支架的壁面之间的夹角设置成30°~50°,侧部线圈在绕线设备绕制压紧后固定牢靠。
进一步,所述挡筋为沿侧部支架周向间隔均布。若卡线槽为连续的卡线环,这样在加工时,模具需要大大的滑块,不仅成本高而且极易粘模,由此将卡线槽断开设置,一来降低了成本,二来防止粘模。
进一步,所述底部电磁线盘组件包括底部支架、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所述第二线圈绕设在底部支架的底部,所述第三线圈绕设在底部支架的侧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面和邻近底面的侧部均设置线圈,增加受热面积,保证加热均温最大化,提高加热效率。
进一步,所述侧部支架与底部支架之间为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侧部支架与底部支架之间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固接后进行线圈的绕制,方便绕制。
或者,所述侧部支架与底部支架之间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将侧部支架与底部支架设置成一体结构,省去连接固定,节省装配时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分别为一层绕制于相应支架上或二层绕制于相应支架上。本实用新型根据不同的内胆进行不同的绕线布局,可以在温度低的区域增加绕线层数,在温度高的区域减少绕线层数,从而来平衡加热,内胆受热更均匀。
进一步,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设置成一体结构,便于统一控制加热。
或者,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为分段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对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分段布置,便于分别控制加热。
进一步,所述煲体包括金属外罩、中环组件、底座,所述底座与中环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金属外罩夹装于中环组件与底座之间,所述底部电磁线盘组件安装在底座上并与中环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侧部电磁加热组件安装于中环组件与底部电磁线盘组件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增加侧部电磁加热组件,与底部电磁线盘组件配合使内锅受热更均匀,加热效率更高;通过在底面和邻近底面的侧部均设置线圈,增加受热面积,保证加热均温最大化,提高加热效率。
2、卡线槽并不是水平的,且卡线槽是开口朝下,绕线设备的压线头在绕完底部线盘后偏转相应角度即可继续绕制侧部线盘,无需更换绕线设备,便于绕线,节省绕线时间;挡筋与侧部支架的壁面之间的夹角设置成30°~50°,侧部线圈在绕线设备绕制压紧后固定牢靠。
3、若卡线槽为连续的卡线环,这样在加工时,模具需要大大的滑块,不仅成本高而且极易粘模,由此将卡线槽断开设置,一来降低了成本,二来防止粘模。
4、侧部支架与底部支架之间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固接后进行线圈的绕制,方便绕制;也可以将侧部支架与底部支架设置成一体结构,省去连接固定,节省装配时间。
5、根据不同的内胆进行不同的绕线布局,可以在温度低的区域增加绕线层数,在温度高的区域减少绕线层数,从而来平衡加热,内胆受热更均匀。
6、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的布置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布置,可以将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设置成一体结构,便于统一控制加热;也可以对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分段布置,便于分别控制加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电磁线盘组件和侧部电磁加热组件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部电磁加热组件的侧部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部电磁加热组件的侧部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胆,2、侧部支架,3、第一线圈,4、卡线槽,5、挡筋,6、底部支架,7、第二线圈,8、第三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实用新型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绕线方便的电磁烹饪器具,可以是电饭煲、电压力锅等,包括煲体、内置于煲体内的内胆1,所述煲体包括外罩、中环组件、底座,所述底座与中环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外罩夹装于中环组件与底座之间,所述煲体内在内胆1的下方设有底部电磁线盘组件,所述煲体内在内胆1的外侧设有侧部电磁加热组件。本实用新型增加侧部电磁加热组件与底部电磁线盘组件配合,增加了对内胆1的加热面积,使内锅受热更均匀,加热效率高。
本实施例所述侧部电磁加热组件包括侧部支架2和第一线圈3,所述侧部支架2的外壁面上设置有若干向下倾斜设置的挡筋5,相邻的挡筋5之间形成开口向下倾斜的卡线槽4,卡线槽4的间距要满足不会顶线、跑线的要求,所述第一线圈3通过绕线设备绕制在卡线槽4内。本实用新型卡线槽4并不是水平的,且卡线槽4是开口朝下,绕线设备的压线头在绕完底部线盘后偏转相应角度即可继续绕制侧部线盘,无需更换绕线设备,便于绕线,节省绕线时间。所述挡筋5与侧部支架的壁面之间的夹角A范围在30°~50°之间,见图3。由于现有的绕线设备的最大偏转角为50°,如果超过50°,绕线设备无法进行侧部绕线,需要研制新的设备,而且低于30°的话,绕制的线圈容易从卡线槽脱离,由此挡筋与侧部支架的壁面之间的夹角设置成30°~50°,侧部线圈在绕线设备绕制压紧后固定牢靠。
本实施例所述挡筋5为沿侧部支架2周向间隔均布,见图2。若挡筋5是环形连续的,即卡线槽4为连续的卡线环,这样在加工时,模具需要大大的滑块,不仅成本高而且极易粘模,由此将卡线槽4断开设置,可以为4段或6段,一来减少挡筋的材料用量,以节约侧部支架的材料成本,降低了成本,二来在加工侧部支架时,可利用间隔放置模具,从而防止粘模,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施例所述底部电磁线盘组件包括底部支架6、第二线圈7和第三线圈8,所述底部支架6的底部和侧部均设置有竖直设置的绕线槽,底部支架6的侧部的弧度与内胆1底面边缘的弧度是一致的,所述第二线圈7绕设在底部支架6的底部绕线槽内,所述第三线圈8绕设在底部支架6的侧部绕线槽内,绕线槽的间距要满足不会顶线、跑线的要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部支架的底面和邻近底面的侧部均设置线圈,增加受热面积,保证加热均温最大化,提高加热效率。
本实施例的侧部支架2代替了原有的保温罩,其材料与底部支架6的材料是一致的,均为注塑件,满足绝缘要求,不存在电气安全的问题,且无需接地。本实施例里所述侧部支架2与底部支架6之间为连接固定,可以通过螺钉固定,也可以通过卡扣连接固定,所述侧部支架2与底部支架6固接后通过绕线设备进行线圈的绕制,方便绕制。
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线圈3、第二线圈7、第三线圈8是通过绕线工艺绕制于相应支架上,即通过绕线设备进行绕制,第一线圈3可以是一层、二层、也可以是没有绕制于侧部支架2上,第二线圈7、第三线圈8可以是一层、二层、也可以是没有绕制于底部支架6上。本实施例在底部支架6的中部设置有感温元件,底部支架6的侧部也设置有感温元件,同样也可以在侧部支架2上设置感温元件,每个部位的感温元件对相应部位进行测温,不同的内胆1在不同的部位的加热温度,根据测得的温度进行不同的绕线布局,可以在温度低的区域增加绕线层数,在温度高的区域减少绕线层数,从而来平衡加热,内胆受热更均匀。所述第一线圈3、第二线圈7、第三线圈8绕制时,可以是一段结构绕制,即所述第一线圈3、第二线圈7、第三线圈8设置成一体结构,可以一次性进行绕制,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便于统一控制加热,均经一个IGBT与控制器连接由控制器控制加热。进行自动绕线时,线圈一端固定后另一端使用工装绕制完成。为了使电磁加热器具的内部走线更整洁,底部支架6、侧部支架2的出线端均设有用于卡线的走线扣位,线圈绕制完成后引出端通过走线扣位进行定位。
豆浆米饭是用豆浆代替水与米进行混合后烹饪成米饭,豆浆中具有很多细的粉末,豆浆米饭在烹饪时,处于高温时间过长,豆浆中细的粉末堆积在米饭表面,使得米饭发黄。传统的电磁烹饪器具,仅采用底部加热,加热面积小,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使整个烹饪腔尤其烹饪腔上部的米、豆浆混合物沸腾,如此,烹饪腔内部的米和豆浆处于高温时间过长,烹饪出的米饭发黄。本实用新型的侧部线圈与底部线圈之间存在第一空隙,底部与弧形部形成第二空隙,形成了侧部两环加热的效果,加热面积广,可以保证短时间内烹饪腔内的米和豆浆全部沸腾,且通过设置第一空隙,避免侧部磁场集中,保障豆浆煮米饭的沸腾效果,进而减少糊底,米饭发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烹饪器具进行豆浆米饭烹饪时,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分别形成了三个加热区域,增加了豆浆米饭的受热面积,使得饭煲工作时豆浆米饭受热更均匀,当豆浆里的固体沉淀物沉到内胆表面时也不会由于某处温度过高而糊锅,提高了烹饪质量。
另外,本实施例中,侧部线圈与底部线圈之间存在第一空隙,底部与弧形部形成第二空隙,形成了侧部两环加热的效果,且通过设置第一空隙,避免侧部磁场集中,保障豆浆煮米饭的沸腾效果,进而减少糊底。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述侧部支架2与底部支架6之间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将侧部支架2与底部支架6设置成一体结构,省去连接固定,节省装配时间。同时提高了整体支架的强度,避免了固接时可能存在误差的风险。
其余结构和功能都可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述第一线圈3、第二线圈7、第三线圈8为分段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对第一线圈3、第二线圈7、第三线圈8分段布置,比如第一线圈3与第三线圈8串联连接,由一个IGBT连接于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第三线圈8与第二线圈7并联连接,分别经一个IGBT连接于控制器有控制器控制,便于分别控制加热,即有针对性的对内胆1进行加热,以保证内胆1的各部位根据加热温度进行分段控制或交替控制,从而保证加热的均匀性,提高加热效率的同时保证烹饪质量。
其余结构和功能都可参考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上会有改变之处,而这些改变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绕线方便的电磁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内置于煲体内的内胆,所述煲体内在内胆的下方设有底部电磁线盘组件,所述煲体内在内胆的外侧设有侧部电磁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电磁加热组件包括侧部支架和第一线圈,所述侧部支架的外壁面上设置有若干向下倾斜设置的挡筋,相邻的挡筋之间形成开口向下倾斜的卡线槽,所述第一线圈绕制于卡线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方便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筋与侧部支架的壁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30°~5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方便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筋为沿侧部支架周向间隔均布。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绕线方便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电磁线盘组件包括底部支架、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所述第二线圈绕设在底部支架的底部,所述第三线圈绕设在底部支架的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绕线方便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支架与底部支架之间为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绕线方便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支架与底部支架之间为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绕线方便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分别为一层绕制于相应支架上或二层绕制于相应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绕线方便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为一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绕线方便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为分段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方便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包括金属外罩、中环组件、底座,所述底座与中环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金属外罩夹装于中环组件与底座之间,所述底部电磁线盘组件安装在底座上并与中环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侧部电磁加热组件安装于中环组件与底部电磁线盘组件之间。
CN201920159306.XU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绕线方便的电磁烹饪器具 Active CN2098821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9306.XU CN209882146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绕线方便的电磁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9306.XU CN209882146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绕线方便的电磁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82146U true CN209882146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52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59306.XU Active CN209882146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绕线方便的电磁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821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02144A (zh) 一种多功能锅
US20150237682A1 (en) Wireless cooking appliance operated on an induction heating cooktop
CN105744666B (zh) 电磁线圈盘及具有该电磁线圈盘的电炊具
CN107734733A (zh) 电磁加热器具的多段控制线圈绕线结构及电磁加热器具
CN210961553U (zh) 具有炸锅功能的烹饪器具
CN209882146U (zh) 一种绕线方便的电磁烹饪器具
CN204291436U (zh) 电磁线圈盘及具有该电磁线圈盘的电炊具
CN106136875B (zh) 低噪音的电炊具
CN105682277B (zh) 一种自动烹饪机
CN204445299U (zh) 电炊具
CN209090834U (zh) 一种分体式电压力烹饪器具
CN108652440A (zh) 防溢养生壶
CN201948782U (zh) 锅盖带搅拌装置的煮汤且保温锅
CN205433293U (zh) 烹饪器具
CN203734867U (zh) 一种电磁加热线盘及电热锅
CN114343445A (zh) 烹饪器具
CN204427780U (zh) 用于电热锅的发热盘组件及具有其的电热锅
CN203263006U (zh) 一种带电源线卷盘的电热锅
CN205923716U (zh) 一种多功能烹饪机
CN208740624U (zh) 烹饪器具
CN216057542U (zh)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烹饪器具
EP3415045B1 (en) Separable rice cooker
JP2017174531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06251379U (zh) 电磁线圈盘组件及电磁烹饪装置
CN206963125U (zh) 用于电磁烹饪器具的线圈盘和具有其的电磁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