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80761U - 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及其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及其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80761U CN209880761U CN201920733071.0U CN201920733071U CN209880761U CN 209880761 U CN209880761 U CN 209880761U CN 201920733071 U CN201920733071 U CN 201920733071U CN 209880761 U CN209880761 U CN 2098807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dissipation
- battery module
- power battery
- portable power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及其散热结构,应用于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所述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壳体,包括设于相对两侧的封板;所述散热壳体内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散热肋,所述散热壳体内通过散热肋分隔设置形成多个形状与电池匹配、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纳腔,所述封板位于容纳腔的两侧开口处以实现对容纳腔进行封闭;以及散热片组,设于散热壳体一侧,包括多个散热鳍片;其中,所述散热片组与散热壳体一体成型。本申请的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及其散热结构可以将电池所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大幅提高动力电池模组的散热水平,进而间接减小模组体积,以实现动力电池模组的便携可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蓄电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及其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设备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特别是电能设备,其污染排放量低的特点成为后续新能源发展的重点发展方向。
现有的电能设备会采用动力电池模组作为蓄电装置,并为电能设备中的用电器进行供电。动力电池模组因其对散热需求较高,需要安装相应的散热结构,而现有的散热方案使得其模组的体积较大、结构较为复杂,用户无法私自进行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及其散热结构,可以提高动力电池模组的散热性能,从而减小模组体积,以实现便携可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应用于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所述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所述散热结构包括:
散热壳体,包括设于相对两侧的封板;
所述散热壳体内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散热肋,所述散热壳体内通过所述散热肋分隔设置形成多个形状与电池匹配、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的容纳腔,所述封板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两侧开口处以实现对所述容纳腔进行封闭;以及
散热片组,设于所述散热壳体一侧,包括多个散热鳍片;
其中,所述散热片组与所述散热壳体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散热肋的相对两侧边均与所述散热壳体的内表面接触或连接。
可选的,所述散热肋与所述散热壳体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散热壳体包括相配合连接的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
所述散热肋包括相配合连接的第一散热肋以及第二散热肋;
其中,所述第一散热肋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二散热肋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第一散热肋与所述第二散热肋之间通过插接实现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散热肋在与所述第二散热肋的连接处设有横截面为“V”形的卡槽,所述第二散热肋在与所述第一散热肋的连接处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V”形的凸脊;或者
所述第二散热肋在与所述第一散热肋的连接处设有横截面为“V”形的卡槽,所述第一散热肋在与所述第一散热肋的连接处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实现插接的横截面为“V”形的凸脊。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在边缘处设有接合部,所述第二壳体在边缘处设有包边,所述接合部插接于所述包边的内侧,并与所述包边形成过盈配合;或者
所述第二壳体在边缘处设有接合部,所述第一壳体在边缘处设有包边,所述接合部插接于所述包边的内侧,并与所述包边形成过盈配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从所述接合部的一侧向外延伸出“L”形的定位结构,所述包边的边沿嵌入至所述定位结构与接合部形成的定位槽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包括:
散热结构;
容置于所述散热结构内的多个电池;以及
设于所述散热结构一侧的若干充放电接口,所述充放电接口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散热结构为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
可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散热结构的一侧的手提把手。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通过散热壳体的散热肋将电池进行分隔并进行导热,并与散热片组进行配合实现一体散热,可以将电池所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大幅提高动力电池模组的散热水平,进而间接减小模组体积,以实现动力电池模组的便携可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的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申请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上”、“下”、“前”、“后”、 “左”、“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请参阅图1-2,图1-2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该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应用于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该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20,该散热结构包括:
散热壳体10,包括设于相对两侧的封板13。
该散热壳体10内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散热肋110,该散热壳体10内通过散热肋110分隔设置形成多个形状与电池20匹配、用于容纳电池20的容纳腔,该封板13位于容纳腔的两侧开口处以实现对容纳腔进行封闭。
其中,该散热壳体10可以是铝、铁或其他合金材质制成的壳体,用于导出电池20所产生的热量并进行散热。该散热肋110可以是板状结构,并在与电池20组装时贴合于电池20的表面。该电池20设置在每两个散热肋110之间,可以同时通过两侧的散热肋110将热量进行导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散热肋110的相对两侧边均与散热壳体10的内表面接触或连接,实现热量传导。进一步的,散热肋110还可以与散热壳体10为一体成型,从而提高散热肋110与散热壳体10之间的热传导效率。
请结合图3,该封板13不仅将容纳腔进行封闭,使得不同电池20之间处于相互独立放置的状态,避免两电池20之间的热量造成相互影响,而且还可以贴合电池20表面,并与散热壳体10的其他部分配合使得与电池20贴合的面积更大,提高电池20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封板13可以通过紧固件131与各个散热肋110之间进行固定,以通过封板13加强散热肋110的强度,使得散热肋110不易变形。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对该容纳腔的形状不进行限定,只需与电池20匹配、使得散热肋110可与电池20尽可能贴合即可。
散热片组2,设于散热壳体10一侧,包括多个散热鳍片21。
具体的,该散热片组2可以从散热壳体10的一侧延伸而出若干散热鳍片21,并与该散热壳体10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散热片组2可以与该散热壳体10为同一材料加工而成,以加强散热片组2与散热壳体10之间的导热效率。该散热片组2可以位于该散热壳体10的顶部一侧,以避免受到碰撞而出现变形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散热片组2的两侧散热鳍片21上,可以在两侧分别增加一用于保护散热鳍片21、避免散热鳍片21变形的防护结构22,该防护结构22自散热片组2的侧边延伸而出,且往内侧弯曲。在该防护结构22的剖面中,该防护结构22与散热壳体10的连接处一端的宽度大于该防护结构22另一端的宽度,以强化结构强度,使得该防护结构22不易受碰撞影响而变形,降低了两侧防护结构22之间的多个散热鳍片21被碰撞后变形的概率。
为了提高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的组装或者维修效率,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散热壳体10包括相配合连接的第一壳体11以及第二壳体12;该散热肋110包括相配合连接的第一散热肋111以及第二散热肋121;其中,该第一散热肋111与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连接,该第二散热肋121与第二壳体12的内表面连接。
当需要组装或者拆卸时,可以将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进行接合或拆开,并对内部的电池20进行安装或者拿取。在安装过程中,该电池20可以通过第一散热肋111或者第二散热肋121实现安装定位,以准确放置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组成的散热模组内,提高组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第一散热肋111与第二散热肋121之间通过插接实现连接。通过插接实现连接,该插接的部位可以起到安装定位、防呆的效果,从而提高组装或拆卸时的效率。
进一步的,该第一散热肋111在与第二散热肋121的连接处设有横截面为“V”形的卡槽111’,该第二散热肋121在与第一散热肋111的连接处设有与卡槽111’配合的“V”形的凸脊121';或者第二散热肋121在与第一散热肋111的连接处设有横截面为“V”形的卡槽111’,该第一散热肋111在与第一散热肋111的连接处设有与卡槽111’配合实现插接的横截面为“V”形的凸脊121'。
可以理解的,该卡槽111’以及凸脊121'所设置的位置及其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申请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壳体11在边缘处设有接合部112,该第二壳体12在边缘处设有包边122,该接合部112插接于包边122的内侧,并与包边122形成过盈配合;或者该第二壳体12在边缘处设有接合部112,该第一壳体11在边缘处设有包边122,该接合部112插接于包边122的内侧,并与包边122形成过盈配合。
具体的,该包边122的内侧具有内凹结构,以使另一壳体的接合部112嵌入至该内凹结构以构成过盈配合。通过上述连接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的组装效率,使得散热壳体10的组装或者拆卸均较为方便。
在一种方案中,该第一壳体11从所述接合部112的一侧向外延伸出“L”形的定位结构113,该包边122的边沿嵌入至该定位结构113与接合部112形成的定位槽内。该定位结构113起到定位作用,避免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出现走位的情况,并具有强化结构的作用。
上述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通过散热壳体10的散热肋110将电池20进行分隔并进行导热,并与散热片组2进行配合实现一体散热,可以将电池20所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大幅提高动力电池模组的散热水平,进而间接减小模组体积,以实现动力电池模组的便携可拆。
请参考图3,图中的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除了电池20以及散热结构,还包括设于散热结构一侧的若干充放电接口30,该充放电接口30与电池20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充放电接口30可以包括凹槽以及设于该凹槽内的金属触点,该用电器可以设置凸出的导电结构与该金属触点进行触接,以实现电性连接。
可以理解的,除了金属触点,该处还可以采用金属弹片、顶针等结构实现接口30效果。
结合图4,为了进一步提高便携性,该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还包括设于散热结构的一侧的手提把手40。该手提把手40可以便于用户提拉该电池模组,从而方便电池模组的携带。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相对于现有的动力电池模组,因本申请中的散热结构的散热效率较高,并在散热结构上设计有充放电接口,因此该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的体积相对于现有的动力电池模组大幅减小,使得用户可以轻松地从电能设备上将耗尽电量的该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进行拆除,并将另一已充满电的模组进行替换,从而实现动力电池模组的便携可拆。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应用于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所述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
散热壳体,包括设于相对两侧的封板;
所述散热壳体内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散热肋,所述散热壳体内通过所述散热肋分隔设置形成多个形状与电池匹配、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的容纳腔,所述封板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两侧开口处以实现对所述容纳腔进行封闭;以及
散热片组,设于所述散热壳体一侧,包括多个散热鳍片;
其中,所述散热片组与所述散热壳体一体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肋的相对两侧边均与所述散热壳体的内表面接触或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肋与所述散热壳体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2或3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壳体包括相配合连接的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
所述散热肋包括相配合连接的第一散热肋以及第二散热肋;
其中,所述第一散热肋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二散热肋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第一散热肋与所述第二散热肋之间通过插接实现连接。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肋在与所述第二散热肋的连接处设有横截面为“V”形的卡槽,所述第二散热肋在与所述第一散热肋的连接处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V”形的凸脊;或者
所述第二散热肋在与所述第一散热肋的连接处设有横截面为“V”形的卡槽,所述第一散热肋在与所述第一散热肋的连接处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实现插接的横截面为“V”形的凸脊。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在边缘处设有接合部,所述第二壳体在边缘处设有包边,所述接合部插接于所述包边的内侧,并与所述包边形成过盈配合;或者
所述第二壳体在边缘处设有接合部,所述第一壳体在边缘处设有包边,所述接合部插接于所述包边的内侧,并与所述包边形成过盈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从所述接合部的一侧向外延伸出“L”形的定位结构,所述包边的边沿嵌入至所述定位结构与接合部形成的定位槽内。
9.一种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结构;
容置于所述散热结构内的多个电池;以及
设于所述散热结构一侧的若干充放电接口,所述充放电接口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散热结构为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散热结构的一侧的手提把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33071.0U CN209880761U (zh) | 2019-05-21 | 2019-05-21 | 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及其散热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33071.0U CN209880761U (zh) | 2019-05-21 | 2019-05-21 | 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及其散热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80761U true CN209880761U (zh) | 2019-12-31 |
Family
ID=68947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3307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80761U (zh) | 2019-05-21 | 2019-05-21 | 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及其散热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8076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90354A (zh) * | 2019-05-21 | 2019-08-30 | 广东智科精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及其散热结构 |
-
2019
- 2019-05-21 CN CN201920733071.0U patent/CN20988076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90354A (zh) * | 2019-05-21 | 2019-08-30 | 广东智科精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及其散热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478099B2 (ja) | バッテリパック | |
KR101243411B1 (ko) | 배터리 팩 | |
KR20190064887A (ko) | 방열 플레이트를 구비한 배터리 모듈 | |
KR100717751B1 (ko) | 이차 전지 모듈 | |
CN209747613U (zh) | 电池模组 | |
JP5690844B2 (ja) | 二次電池 | |
JP2020017385A (ja) | 電池ユニット | |
KR102243578B1 (ko) | 이차전지 팩 | |
CN209880761U (zh) | 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及其散热结构 | |
CN211789135U (zh) | 电池组 | |
CN209880760U (zh) | 便携式动力电池模组及其防碰撞散热结构 | |
KR100684847B1 (ko) | 이차 전지 모듈 | |
CN211981935U (zh) | 一种带有无线充电的散热保护壳 | |
KR101537000B1 (ko) | 이차 전지 모듈 | |
CN215578808U (zh) | 电池 | |
CN221447290U (zh) | 电池组及电动设备 | |
CN218274769U (zh) | 散热型灯具用锂电池 | |
CN221447291U (zh) | 电池组及电动设备 | |
CN212137321U (zh) | 一种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 |
CN220606407U (zh) | 一种插座快充接口 | |
CN219981268U (zh) | 一种变换器和储能系统 | |
CN217903224U (zh) | 电池包 | |
CN219321436U (zh) | 一种电池 | |
CN220914368U (zh) | 电池的壳体结构、电池和心肺复苏设备 | |
CN216720127U (zh) | 电池箱和用电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31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